对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对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防疫体系建设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郑汝芸,罗鹏飞,舒展,李爱巧,夏江涛,王海燕[1](2022)在《阿勒泰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畜牧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更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关口。动物防疫体系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础环节,决定着疫病防控工作的成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交易日益频繁,动物疫情传入威胁和疫病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动物疫病发病种类不断增多,规律发生较大变化,动物及动物产品往来调运频繁,疫病一旦传入若防控不当将引起疫情蔓延。尤其是2008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基层动物防疫体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暴露出许多问题。目前,阿勒泰地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存在动物防疫体系管理机构职能虚化弱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被调配和借调、动物防疫"三结合"机制落实不到位、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兽医社会化服务有偿服务标准不一致等问题,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较大压力。阿勒泰地区作为新疆主要的畜牧业大区之一,畜牧业产值在当地国民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应从深化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积极性、规范兽医社会化服务主体、保障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经费等方面抓紧补齐短板漏洞,设置机构健全、职能明确、关系明朗的动物防疫工作体系。我国畜牧养殖业正处在一个从量到质转换的重要时期,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已成为制约推动畜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尤其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作为动物防疫、牲畜品种改良、产地检疫的中坚力量,他们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牧业经济发展。而动物防疫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建立体制健全、队伍稳定的动物防疫体系。因此,理顺机构体制、稳定队伍迫在眉睫,只有充分认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现状,才能明确其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才能针对性的对基层动物防疫体制进行改革,从而适应当前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郑玮,董葱,朱海深,薛澍寰,田君[2](2021)在《“健康+经济”双驱动下基层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短板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是公共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到绝大多数人基本卫生健康保障和身心安全。通过对基层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基础建设、防疫能力、人才梯队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基础建设、提升巩固防疫技能、建立健全人才梯队等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基层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董晴[3](2021)在《健康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卫生危机的爆发给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使健康城市的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对健康城市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而城市绿地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应该为此做出积极的响应。此前,城市绿地在公共健康领域的研究则多针对于常态的健康促进,缺乏对健康危机的关注,城市绿地防灾体系中也没有纳入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规划,随着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的全世界性爆发,风景园林学界也将焦点投向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相关研究迫切需要新的研究视角、方法和途径。基于此,本研究阐述了城市绿地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必要性,梳理了城市绿地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方面的相关理论,提出在常态与危机状态下共同发挥作用的城市绿地响应理论框架,将城市绿地对公众健康的促进效益与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结合起来,并提出了评价现状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响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城市绿地营建策略进行了探讨。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叙述了健康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响应与评价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分析了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二章为理论的梳理,分别从健康城市理论与实践发展、公共卫生危机与风景园林的学科渊源、城市绿地防灾避险体系及城市绿地公共健康促进研究归纳了相关理论基础,并对对城市绿地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使城市绿地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建立了关联性。第三章为具体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实例分析,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研究了公共卫生危机的特征、带来的健康危害、目前的应对现状和问题,并分析了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关键,以此提出城市绿地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框架体系,初步研究了城市绿地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响应和公共健康促进相结合的响应理论框架。第四章基于研究提出了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响应能力的评价体系,分别就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响应能力和公共健康促进响应能力提出评价体系。第五章对选择了样本绿地曲江文化运动公园进行评价,通过调研收取数据,代入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最后基于本文前部分的研究,对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城市绿地营建策略进行了探讨。第六章为结论部分,系统梳理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不足与展望。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出了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框架;(2)构建出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能力评价体系;(3)选取了曲江文化运动公园作为评价案例进行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能力评价体系的应用;(4)提出了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城市绿地营建策略。

郭文丹[4](2020)在《恩施州基层兽医机构建设与思考》文中认为从国家开始推行的基础服务体系市场化取向改革开始,恩施州乡镇畜牧兽医站整体转制,成立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中心人员退出事业,以农村公益性服务组织人员身份,以“以钱养事”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畜牧业健康发展开展服务。在基层兽医机构体制运行过程中,恩施州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一直按照相关改革文件精神,从2006年开始,公益性服务组织性质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总数只减不增,人员实行总量控制,逐年清理。经过多年的实践,恩施州基层兽医机构体制问题日益彰显,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政企不分市场化服务虚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紧缺及老龄化严重,身份与职能不适应等问题日益突出。恩施州是农业大州,农业是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撑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畜牧业综合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8%,占据极其重要地位。在畜牧生产发展中,作为为畜牧业保驾护航的兽医,其机构体制,特别是基层兽医机构体制是否完善,运行是否顺畅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近两年是全国机构改革的重要时期,对基层兽医机构体制现状进行研究意义大,对基层兽医机构体制改革指导作用强。基层兽医机构体制的完善和正常运转,是完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基层兽医机构是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石,基层兽医机构是否完善,关系到防疫、检疫、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养殖先进技术等工作是否能顺利高效开展并取得实效。特别是近年非洲猪瘟疫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完善的基层兽医机构体制对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保证一方安全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国家机构、乡镇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历程,农业主管部门和基层兽医管理部门是从国家到地方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形成当前兽医管理体制机构。从2003年推行基础服务体系市场化取向改革以后,我国基层兽医机构体制形成了三类体制模式,一是独立站所模式;二是延伸模式,三是“以钱养事”模式,以这三种兽医机构体制为研究讲究对象,对基层兽医机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对比,找出每种兽医机构体制模式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对恩施州兽医机构进行调研、调查、实地走访,分析当前恩施州兽医机构体制存在的问题:基层兽医整体转制为“以钱养事”公益性组织,使乡镇畜牧兽医行政监管缺位;基层兽医机构政企不分,因身份限制,兽医行政管理难以开展;人员力量不足且老龄化严重;资金投入不足,基层基础设备设施落后;基层兽医机构人员无编制、待遇差,难以引进兽医人才。最后,经过对比分析,找出解决恩施基层兽医机构体制问题的方法,为当前恩施州机构改革提供具体思路和合理性建议,进一步使恩施州兽医机构体制更加完善,运行更加顺畅。

王煜焜[5](2020)在《日本近代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初建》文中研究指明明治十年代始,霍乱数度横行日本。内务省调整卫生行政,初建颇有成效,但疫情处理缓慢,警察介入协助处理。形成路径依赖后,内务省出现懒政思维,不愿探索更有预防性的措施。地方的防疫制度尽管逐渐完善,但因事权、财权不匹配,故效果不佳。东京所推出的卫生警察模式渐次渗透到地方上。卫生行政部门随时依据疫情发展和部门运作情况调整措施。在长与专斋的努力下,地方的卫生工会同警察、防疫基建工程协同运作,构成完备的防疫体系。

郑小帅[6](2020)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与完善》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多次发生动物疫情,我国面临很大的外来疫病传入风险。北京市作为国际大都市,商品流通量大,贸易来往频繁,而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是重要的进京路口,又处于候鸟主要迁徙线路,外部疫源传入风险很大。从门头沟自身情况看,辖区内养殖户缺乏防疫意识,不注重生物安全防护。同时,农村地区养殖以散养畜禽为主,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同时,城镇居民文明养犬意识也有待提高,随着流量动物的增加,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仍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门头沟区为例,以突发性动物疫情为切入点,站在应急管理角度,分析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现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比较分析等方法,以H7N9疫情应急防控为案例分析手段,分析了现有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出门头沟区在疫情应急管理预防阶段风险评估能力不足、溯源工作不够重视;在准备阶段制度不够完善、机构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在反应阶段应急机制运转问题、队伍力量薄弱、检测力量不足;在恢复阶段疫病风险缺乏保障、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通过问题分析,提出完善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制度、完善预案、优化基层防控机构格局、强化队伍建设、加强财政保障、广泛宣传等对策和建议,以供政府决策者和管理者参考。

王绍光[7](2020)在《筑牢疾控体系:四次危机,一个教训》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我国"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显着特点,并显示了其辉煌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有时并未得到切切实实的贯彻。在过去70年,我国防疫/疾控体系曾出现过四次危机,这四次危机暴发的时代背景不同、具体原因不同、表现方式不同、严重程度不同、善后处置不同,但教训是同样的:偏离预防为主,就会遭受惩罚;必须时刻谨守"预防为主",筑牢公共卫生的第一道关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刘涛[8](2019)在《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大动物疫情不仅给养殖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有的甚至会人畜共患,通过发病动物或畜产品传染给人,影响人体健康,形成一定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质量安全的肉类食品,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重大动物疫情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事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各项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特别是通过对非洲猪瘟疫情的处理,绵阳市逐步完善了有效应对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动物疫情预防与应急处理并重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为全面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稳定地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但是,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发生和蔓延,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应急管理体系中仍然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得到解决的问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内容包括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法制和应急管理机制。本文以“一案三制”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指挥组织应急资源协调困难;二是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配置不足;三是应急预案编制不完整;四是应急管理机制运行有障碍。指挥组织应急资源协调困难的原因是应急管理指挥组织未形成协同治理合力;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配置不足的原因是基层管理体制影响了动物疫情防控队伍的稳定;应急预案编制不完整的原因是应急预案编制未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应急管理机制运行有障碍的原因是应急资源保障不能满足应急管理需要。包括监测预警信息网络不完整,畜禽无害化处理未形成规范化体系以及应急处理物资和管理经费缺乏稳定的长效保障机制。在借鉴国内外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完善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具有高效协同治理合力的应急管理指挥组织;二是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建立兽医分类管理制度、推进官方兽医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与绵阳市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应急预案体系;四是创新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主要是建立科学实用的预警指标体系、完善信息收集和报告体系、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多元化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和动物防疫经费保障机制。

雷秋瑾[9](2019)在《建国初期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构建及其启示 ——以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十八大以来,全民健康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最重要目标,基层卫生防疫体系作为保障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防线,在我国卫生事业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状况很差,人民不懂疾病防疫,各类疫情暴发,死亡率居高不下,基层卫生防疫形势严峻。新政权建立伊始,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基层卫生防疫体系。肆虐南方12省的血吸虫病是建国初期基层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江西省余江县在1958年率先消灭血吸虫病,人民日报对此连续报道,毛主席闻听此消息,夜不成寐,欣然做诗两首。江西省特别是余江县的血吸虫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与当地基层卫生防疫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迅速建立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学术论文、地方志、资料汇编、档案等相关资料,对建国初期和目前我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构建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建国初期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的成功经验以及构建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经验,对我国目前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完善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笔者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与江西省余江县血防站的基层血防人员交谈,提取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完善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有效经验,以小见大,以期为我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加快、加强和完善提供政策建议,使我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契合“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经初步研究,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七项措施:(1)加强对基层防疫工作的领导,为基层防疫提供坚强后盾;(2)加强基层防疫工作宣传力度,提升基层群众防疫意识;(3)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和队伍建设,合理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福利待遇;(4)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5)加强对基层防疫研究的科学引导,建立专项科研基金;(6)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防疫方面的作用;(7)拓展基层卫生防疫的工作领域,建立基层防疫与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的防疫工作机制。

齐晓钰[10](2019)在《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转折的重大时期,也是我国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时期。京津冀地区在这一时期多次经受传染病的侵袭,每年都有疫灾发生。从时间上来看,民国三十八年中有三个疫灾高峰期,80%的年份疫病种类在5种及以上,霍乱流传最广,天花的流行年数最长。从季节上看,夏秋季节是疫灾多发的季节,春季次之,冬季较少。从疫灾波及的区域范围来看,北京、天津、河北的疫灾频度、疫灾广度、疫灾密度都较高,京津的疫灾厚度也很高,河北稍低。分县域来看,北京发生疫灾的频度最高,其次是天津县。Arcgis Getis-ord Gi*空间聚类分析发现四个统计学意义上的集聚性地区,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形成了纺锤状的疫灾高发区;唐山-秦皇岛地区形成U型疫灾高发区;张家口附近地区形成三角形的疫灾区;石家庄-保定地区形成圆形的疫灾发病区。应用中位数中心和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发现,整个民国时期疫灾的中心分布在新镇县,疫灾扩散方向呈现东北西南走向,是受城市分布、人口流动和地理区位的影响。对单个疫种的分析发现,霍乱主要发生在港口城市,并向附近地区传播,天花主要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白喉主要在中心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分布,痢疾的发生相对其他疫种比较分散,鼠疫的发生以疫源地和铁路交通中心为主要地区。自然因素方面,京津冀地区平原广阔,人口稠密,便于疫情的爆发和传染。气候上,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滋生细菌和病毒。自然灾害频发,水、旱、蝗多种灾害伴生,成为细菌滋生的适宜环境。鼠疫自然疫源地使得疫灾具有周期性和反复性。社会因素方面,人口流动加速了传染病的扩散。火车、轮船等近代交通方式促进了传染病的跳跃传播。战争是瘟疫的催化剂,京津冀地区在民国时期饱经战火,也多次被战争造成的传染病侵袭。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差、卫生观念落后和不当的生活风俗容易造成传染病流行。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行政体系、服务体系和防疫体系的构建。卫生行政是否健全、服务体系是否完善、防疫体系是否到位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关键,三个体系的构建使得近代卫生事业逐步建立起来。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伴的是社会精英、政府和普通民众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社会精英始终走在公共卫生事业的前端,引导整个社会对公共卫生的认识;政府是卫生事业建设的主力,搭建了公共卫生的基本框架;普通民众逐渐接受公共卫生观念,改善卫生习惯,是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极大进步。

二、防疫体系建设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疫体系建设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阿勒泰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动物防疫体系管理机构职能虚化弱化
    1.2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虚化弱化
        1.2.1 动物防疫机构人员弱化
        1.2.2 动物卫生监督检疫机构人员弱化
    1.3 动物防疫体系被割裂
    1.4 兽医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1.5 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2 新形势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
    2.1 理顺动物防疫体系
    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2.1 充实畜牧兽医工作人员
        2.2.2 充实动物防疫人员
        2.2.3 建立规模养殖企业专业队伍
    2.3 提高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思想认识
    2.4 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积极性
    2.5 提升兽医社会化服务水平
    2.6 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保障
    2.7 规范基础设施建设
    2.8 做好牲畜疫苗免疫接种
    2.9 加大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
3 结论

(3)健康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频发
        1.1.2 健康城市建设发展受到公共卫生危机的冲击
        1.1.3 城市绿地公共卫生危机响应体系欠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健康城市
        2.1.2 公共卫生危机
        2.1.3 传染病疫情
        2.1.4 城市绿地
    2.2 健康城市相关研究梳理
        2.2.1 国外健康城市研究及建设情况
        2.2.2 国内健康城市研究及建设发展
        2.2.3 健康城市与公共卫生危机相关研究
    2.3 城市绿地应急防灾功能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
        2.3.1 传统防灾绿地的研究与建设发展
        2.3.2 城市绿地防灾体系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相关研究
    2.4 城市绿地健康促进功能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
        2.4.1 健康的定义
        2.4.2 城市绿地促进公众健康的理论模型
        2.4.3 城市绿地助益健康的研究方向
        2.4.4 城市绿地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相关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构建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框架
    3.1 公共卫生危机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分析及绿地响应现状
        3.1.1 公共卫生危机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
        3.1.2 公共卫生危机中绿地响应的相关案例分析
        3.1.3 公共卫生危机期间城市绿地居民使用情况调查
        3.1.4 城市绿地公共卫生危机期间响应不足分析
    3.2 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框架构建
        3.2.1 城市绿地响应的空间层次划分
        3.2.2 城市绿地疫时响应途径分析
        3.2.3 城市绿地常态响应途径分析
        3.2.4 城市绿地平疫空间转换响应框架提出
        3.2.5 城市绿地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模式构想
    3.3 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响应分析
        3.3.1 公共卫生危机中的的应急防疫空间需求分析
        3.3.2 城市各类应急防疫空间转换需求分析
        3.3.3 城市绿地转换为防疫空间的适宜性分析
    3.4 城市绿地公共健康促进响应分析
        3.4.1 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的公众健康需求分析
        3.4.2 疫时城市绿地健康促进功能适宜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响应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4.1 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响应能力评价方法选择
        4.1.1 常用评价方法研究
        4.1.2 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响应能力评价体系构建方法介绍
        4.1.3 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响应能力评价对象明确
        4.1.4 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响应能力评价技术平台选择
        4.1.5 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响应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4.2 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响应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4.2.1 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能力评价内容和目的
        4.2.2 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能力评价指标筛选及说明
        4.2.3 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能力评价目标导向分析
        4.2.4 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5 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能力评价步骤设计
    4.3 城市绿地健康促进响应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4.3.1 城市绿地健康促进能力评价内容和目的
        4.3.2 城市绿地健康促进能力评价指标筛选及说明
        4.3.3 城市绿地健康促进能力评价目标导向分析
        4.3.4 城市绿地健康促进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5 城市绿地健康促进能力评价步骤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能力评价体系应用及营建策略提出
    5.1 评价案例的选取与调研
        5.1.1 评价案例的选择与介绍
        5.1.2 评价案例调研方法与内容
        5.1.3 评价案例防疫空间转换能力调研分析
        5.1.4 评价案例公共健康促进能力调研分析
    5.2 案例评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5.2.1 案例评价指标赋分计算
        5.2.2 案例评价结果总结
        5.2.3 评价案例现状问题分析
    5.3 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城市绿地营建总体策略
        5.3.1 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能力提升策略
        5.3.2 城市绿地公共健康促进能力提升策略
    5.4 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城市绿地营建具体策略
        5.4.1 营建目标一:满足防疫空间转换需求的城市绿地营建
        5.4.2 营建目标二:减少防疫空间环境影响的城市绿地营建
        5.4.3 营建目标三:保障疫时安全使用的城市绿地营建
        5.4.4 营建目标四:强化身心健康功能的城市绿地营建
        5.4.5 营建目标五:促进社会交往功能的城市绿地营建
        5.4.6 响应公共卫生危机的城市绿地营建实施保障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新冠疫情各阶段城市居民绿地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2:城市绿地防疫空间转换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系统征询表
    附录3:城市绿地公共健康促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系统征询表
    附录4:曲江文化运动公园公共健康促进能力评价居民调查问卷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4)恩施州基层兽医机构建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CT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国家机构及兽医机构发展历程
    1.2 目前我国兽医管理体制
    1.3 兽医及兽医管理机构建设的重要性
    1.4 基层兽医机构的重要性及现状
        1.4.1 基层兽医机构的重要性
        1.4.2 我国基层兽医机构体制现状
    1.5 恩施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2 绪论
    2.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1.1 选题的背景
        2.1.2 选题的意义
3 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综合分析法
        3.2.2 对比分析法
        3.2.3 实证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恩施州兽医机构基本情况
        4.1.1 恩施州基本情况
        4.1.2 恩施州兽医体系建设情况
        4.1.3 恩施州兽医管理机构工作重点
        4.1.4 基层兽医机构建设现状
    4.2 基层兽医机构存在的问题
        4.2.1 任务重,人员力量不足且结构老龄化
        4.2.2 学历职称偏低,工资待遇不高
        4.2.3 部分乡镇中心无阵地
        4.2.4 乡镇兽医行政监管机构缺位
        4.2.5 基层兽医机构政企不分
        4.2.6 多头管理,职责不清
        4.2.7 基层兽医机构难以引进兽医人才
    4.3 讨论分析
        4.3.1 基层兽医机构建设的紧迫性
        4.3.2 恩施州基层兽医机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4.3.3 我国基层兽医机构管理模式分析探讨
5 结论与建议
    5.1 恩施州基层兽医机构建设建议
        5.1.1 健全基层兽医机构
        5.1.2 构建基层兽医行政执法和动物卫生监督体系
        5.1.3 构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5.1.4 构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
        5.1.5 加强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5)日本近代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初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防疫体系建立的路径初探:内务省卫生局的传染病应对与其界限所在
二、“明治十九年的顿挫”与防疫体系建构的调整:“卫生警察”和“卫生工程”计划的辅翼
三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完成:“卫生工会”的创设与其成果

(6)北京市门头沟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1.3.2 国内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研究
    1.4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动物疫病
        2.1.2 重大动物疫病
        2.1.3 应急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全面应急管理理论
        2.2.2 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
        2.2.3 应急管理过程论
        2.2.4 有准备的社区理论
        2.2.5 应急管理研究方法
        2.2.6 “一案三制”: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框架
3 门头沟区动物疫情防控现状及应急管理体系
    3.1 门头沟区畜牧业基本情况及防控基础
        3.1.1 门头沟区畜牧业基本情况
        3.1.2 门头沟区疫病防控基础
    3.2 门头沟区动物疫病防控现状
        3.2.1 动物疫病防控现状
        3.2.2 防控工作成效
    3.3 门头沟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现状
        3.3.1 门头沟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和保障措施
        3.3.2 突发性动物疫情的监测和预警
        3.3.3 疫情应急处置流程
4 门头沟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实例分析
    4.1 2013年H7N9禽流感应急防控工作
        4.1.1 门头沟区疫情应急反应
        4.1.2 疫情响应结束
    4.2 2017年阻击H7N9流感专项行动
        4.2.1 此次应急行动应对中采取的措施
        4.2.2 应急工作响应结束
    4.3 两次应急防控工作在恢复阶段总结经验教训
        4.3.1 H7N9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经验
        4.3.2 H7N9疫情防控工作凸显的主要困难
    4.4 门头沟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问题分析
        4.4.1 预防阶段问题分析
        4.4.2 准备阶段问题分析
        4.4.3 反应阶段问题分析
        4.4.4 恢复阶段问题分析
5 门头沟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改进建议
    5.1 在疫情应急预防层面
        5.1.1 完善动物疫病防控风险评估制度,确保应急预警机制的建立
        5.1.2 加强信息化建设
    5.2 在疫情应急准备层面
        5.2.1 完善预案
        5.2.2 强化指挥部和重大办职能,保证疫情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5.2.3 推进规范养殖,完善相关政策
    5.3 在疫情应急反应层面
        5.3.1 优化基层防控机构格局
        5.3.2 加强区级疫病防控队伍和应急队伍建设
        5.3.3 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5.4 在疫情应急恢复层面
        5.4.1 加强财政保障
        5.4.2 加强宣传,推广防控知识
参考文献
附录 A 门头沟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调查表
致谢

(8)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重大动物疫情
        2.1.2 应急管理体系
        2.1.3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一案三制”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
    3.1 绵阳市畜禽产业发展现状
    3.2 绵阳市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3.3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现状
        3.3.1 应急预案
        3.3.2 应急管理法制
        3.3.3 应急管理体制
        3.3.4 应急管理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
    4.1 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指挥组织应急资源协调困难
        4.1.2 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配置不足
        4.1.3 应急预案编制不完整
        4.1.4 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有障碍
    4.2 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应急管理指挥组织未形成协同治理合力
        4.2.2 基层管理体制影响了动物疫情防控能力的稳定
        4.2.3 应急预案编制未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4.2.4 应急保障与应急管理需要存在差距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经验
    5.1 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方面
    5.2 应急预案建设方面
    5.3 经费和物资储备方面
    5.4 动物疫情报告及处理方面
    5.5 畜禽无害化处理方面
    5.6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方面
        5.6.1 改革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
        5.6.2 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具有高效协同治理合力的应急管理指挥组织
    6.2 改进和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6.3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完善应急预案编制
    6.4 根据应急管理需要创新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6.4.1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预警功能
        6.4.2 建立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规范无害化处理
        6.4.3 建立多元化的应急物资储备和经费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思考与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建国初期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构建及其启示 ——以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
    1.3 创新点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3.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4 文献综述
        1.4.1 卫生防疫研究
        1.4.2 我国血吸虫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1.4.4 本选题研究资料来源
2 新中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初创时期血吸虫病的疯狂肆虐(1949—1952)
    2.1 全国基层卫生防疫状况
    2.2 全国血吸虫病肆虐状况
    2.3 江西省血吸虫病肆虐状况
        2.3.1 血吸虫病分布及疫情情况
        2.3.2 钉螺分布情况
        2.3.3 血吸虫病带来的灾难
    2.4 余江县血吸虫病肆虐状况
3 建国初期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防疫体系的构建历程
    3.1 第一阶段:初步构建阶段(1949-1954 年)
    3.2 第二阶段:完善阶段(1955-1958 年)
        3.2.1 制定卫生防疫法规
        3.2.2 广泛建立基层卫生防疫机构
        3.2.3 多渠道充实卫生防疫队伍
        3.2.4 配备专门的经费与编制
        3.2.5 多部门群防联治
    3.3 第三阶段:进一步巩固阶段(1959-1966 年)
    3.4 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4 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的经验
    4.1 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建设
        4.1.1 血吸虫病防治领导机构的建立
        4.1.2 血防队伍的建设
        4.1.3 全民血防运动
    4.2 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的经验
        4.2.1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关心支持血防工作
        4.2.2 血防机构不撤,并保持拥有一支稳固的血防专业队伍
        4.2.3 多部门联防联治,血防工作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
        4.2.4 解放思想,依靠科学,坚持监测
5 基于余江县的经验对加强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1 全国目前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基层卫生防疫人员数量少、待遇低
        5.1.2 基层卫生防疫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5.1.3 基层卫生防疫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5.1.4 基层群众卫生防疫意识薄弱
    5.2 加强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2.1 加强对基层防疫工作的领导,为基层防疫提供坚强后盾
        5.2.2 加强基层防疫工作宣传力度,提升基层群众防疫意识
        5.2.3 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和队伍建设,合理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福利待遇
        5.2.4 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
        5.2.5 加强对基层防疫研究的科学引导,建立专项科研基金
        5.2.6 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防疫方面的作用
        5.2.7 拓展基层卫生防疫的工作领域,建立基层防疫与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的防疫工作机制
6 研究总结
    6.1 本文研究特点
    6.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10)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京津冀地区的概况
    2.1 京津冀地区的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的政区沿革
        2.2.1 整体沿革变化
        2.2.2 县区沿革变化
3 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疫灾的时空分布
    3.1 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疫灾的时间变化
        3.1.1 年际变化
        3.1.2 季节变化
        3.1.3 周期变化
    3.2 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疫灾的空间分布
        3.2.1 整体特征
        3.2.2 单个疫种
    3.3 本章小结
4 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疫灾的影响因素
    4.1 自然因素
        4.1.1 地形
        4.1.2 气候
        4.1.3 自然灾害
        4.1.4 自然疫源地
    4.2 社会因素
        4.2.1 人口流动
        4.2.2 交通
        4.2.3 战争
        4.2.4 城市卫生
        4.2.5 生活习俗
    4.3 本章小结
5 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公共卫生体系
    5.1 公共卫生行政体系
    5.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5.3 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5.4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
    6.1 政府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
        6.1.1 从不作为到主动防疫
        6.1.2 从局部防疫到全面防疫
        6.1.3 从封建迷信到科学防疫
    6.2 普通民众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
        6.2.1 卫生意识缺失和迷信思想
        6.2.2 公共卫生意识的建立
    6.3 社会精英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
        6.3.1 对公共卫生的认识
        6.3.2 对公共卫生建设的批评
        6.3.3 关系到国家强盛
        6.3.4 关系到国家经济水平
        6.3.5 城市与乡村公共卫生建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四、防疫体系建设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勒泰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分析[J]. 郑汝芸,罗鹏飞,舒展,李爱巧,夏江涛,王海燕. 畜牧兽医杂志, 2022(01)
  • [2]“健康+经济”双驱动下基层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短板及对策[J]. 郑玮,董葱,朱海深,薛澍寰,田君.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1(04)
  • [3]健康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与评价[D]. 董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恩施州基层兽医机构建设与思考[D]. 郭文丹. 西南大学, 2020(05)
  • [5]日本近代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初建[J]. 王煜焜. 日本问题研究, 2020(04)
  • [6]北京市门头沟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与完善[D]. 郑小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筑牢疾控体系:四次危机,一个教训[J]. 王绍光. 开放时代, 2020(03)
  • [8]绵阳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9]建国初期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构建及其启示 ——以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为例[D]. 雷秋瑾.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D]. 齐晓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对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