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脊柱结核手术后复发的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许子星,许卫红,张立群,陈宇帆[1](2022)在《脊柱结核手术失败的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初次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317例脊柱结核患者, 男206例、女111例;年龄(53.5±16.7)岁(范围11~86岁)。随访1年以上, 期间出现①~③中任意一条定义为手术失败:①同一结核病灶接受手术≥2次;②与结核病灶相关的非计划再入院次数≥1次;③结核耐药或迁延不愈, 出现冷脓肿或窦道;或合并其他细菌感染, 或发生内固定松动。未发生失败病例定义为治愈。收集两组患者症状、用药史、辅助检查、手术方案进行单因素分析, 对手术失败的潜在危险因素行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失败病例均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穿刺引流(含置管冲洗)14例、清创10例、内固定翻修3例。术中采集脓液、坏死或肉芽组织行结核杆菌培养+药敏试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确定手术失败27例。脓肿或窦道形成17例, 占63%(17/27);其中3例异烟肼或利福平单药耐药、2例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耐多药);经针对性抗结核治疗(17例)、穿刺引流或穿刺置管冲洗(14例)、清创缝合(3例)治愈。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7例, 占26%(7/27);其中病原菌检出5例, 均未检出结核耐药;经抗感染及清创缝合治愈, 其中2例取出内固定。内固定松动3例, 占11%(3/27), 经内固定翻修手术治愈。手术失败组与临床治愈组是否累及复合或跳跃节段、有无2型糖尿病史、有无三种以上基础疾病史、术后1周C反应蛋白、术后1周白细胞计数、首剂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累及复合或跳跃节段(OR=3.513, P=0.047)、术后1周C反应蛋白(OR=1.021, P=0.005)、首剂时间≥20周(OR=2.895, P=0.039)、出血量≥800 ml(OR=5.950, P=0.001)和患有三种以上基础疾病(OR=3.671, P=0.027)为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结核, 特别是耐药脊柱结核应早期诊断, 并尽早开始规范抗结核治疗;脓肿穿刺引流是治疗脓肿或窦道形成的有效手段;复合或跳跃节段的脊柱结核术后失败发生率高, 应强调手术病灶节段的稳定性重建。
周建伟[2](2021)在《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联合侧方单钉棒或后方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侧方单钉棒固定或后方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之间,我组收治的38例胸椎结核病例,清创植骨均从后外侧胸膜外入路进入,而根据病情不同,固定方式分别采用侧方单钉棒固定或后方钉棒系统固定,现回顾性分析此38例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38例病人随访均大于18个月(平均50.8±21.9个月)。平均手术时长297.0±68.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02.6±252.0ml,术后住院天数11.1±3.6天,术前CRP平均18.3±24.1mol/L,分别为1.1±1.2mol/L,8.2±4.4mm/h。术前VAS评分平均7.5±1.6,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0.6±0.8分,较术前显着降低。后凸畸形矫正度数平均6.3±4.7°,末次随访角度丢失约1.4±1.6°。神经功能评价按照ASIA分级,术前评价为B级共2例,C级3例,D级11例,E级22例。末次随访时,B级1例,E级37例,较术前显着改善。全部患者末次随访时均已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例于术后2个月出现手术切口部位窦道形成,经清创手术后治愈,并于二次手术后9个月复查时已形成骨性融合。2例患者术中出现壁层胸膜破裂,并于术中及时修补,对症治疗后痊愈。全部病例未出现脊髓损伤,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清创植骨融合术联合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治疗胸椎结核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后外侧胸膜外入路清除病灶的基础上,侧方单钉棒固定方式更适用于下段胸椎单节段病变及稳定性良好的病例,优势在于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而后方椎弓根固定强度更高,更适合于多节段病变,稳定性差,病情复杂的病例。
曾艳平[3](2021)在《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大量移民、HIV患者数量的增加及耐药菌株的传播,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大国,患者数量占全球结核总数的17%,防控形势严峻。脊柱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常见及最严重形式。该病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小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脊柱交界区结核,是处于脊柱特殊区域的结核,其发生在脊柱应力过渡区,存在进展为脊柱后凸畸形并发截瘫的高风险,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脊柱交界区结核可分为:颅颈交界结核、颈胸交界结核、胸腰交界结核及腰骶交界结核,其中胸腰椎交界结核最为常见,颅颈交界结核最为少见。目前,脊柱交界区结核的治疗并无相关指南。一般认为,轻、中度脊柱交界结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即:抗结核化学疗法、全身营养支持、部分制动)达到治愈效果。对于合并脊柱不稳、神经功能损害、大面积椎旁脓肿、严重后凸畸形,以及耐药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且各手术方式有其适应症及优缺点。各脊柱交界区结核存在局部解剖结构、承力特点、病灶范围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尚无统一的共识及标准,而当前其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少,严重影响着手术医生的决策。本研究通过三个部分研究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各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手术入路方式的适应症,以期能够帮助医道同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为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手术治疗和科研交流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一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颈胸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5例;B组,后入路,共18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2例。三组中共36例术前出现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NDI、JO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1±16.6 y、15.7±13.2 mon、21.4±9.7d,B组分别为26.4±12.9 y、21.8±13.0 mon、28.4±8.2 d,C组分别为31.3±15.9 y、23.4±12.8mon、26.3±6.8 d,各指标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分别为244.4±117.6 min、373.4±433.7 ml,B组为218.0±47.0 min、222.2±134.2 ml,C组为374.8±43.6 min、741.7±281.1 ml。三组中C组失血量最大,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2.9±23.5 mm/h、9.7±5.6 mm/h;B组,45.9±29.1 mm/h、5.7±3.1mm/h;C组,61.3±27.2 mm/h、6.3±3.4 mm/h。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15.7±10.6°、10.4±9.3°及11.0±7.7°;B组,19.8±7.7°、10.0±3.1°及11.0±3.2°;C组,13.8±5.3°、7.6±2.9°及8.3±2.8°。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明显改善,与各组术前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样,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JOA和NDI值,与术前相比,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第二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胸腰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7例;B组,后入路,共57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28例。三组中共46例术前伴发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中,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35.5±13.6 y、20.3±13.0 mon、22.4±4.7d,B组为42.5±15.6 y、18.8±13.7 mon、19.8±8.3 d,C组为35.7±14.2 y、23.4±10.6mon、27.5±10.9 d。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2.7±91.6 min,B组为319.4±137.0 min,C组为434.8±121.4 min,结果显示三组中C组平均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为923.8±421.3 ml,B组为967.5±813.5ml,C组为1157.1±994.6 ml。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53.9±25.0 mm/h、9.5±5.6 mm/h;B组,46.1±27.6 mm/h、12.4±11.9 mm/h;C组,49.2±27.0 mm/h、11.6±10.6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22.8±8.8°、14.9±5.3°及18.3±6.3°;B组,21.5±10.8°、7.4±4.9°及10.3±5.4°;C组,23.4±14.7°、9.7±6.0°及12.8±7.6°。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三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腰骶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4例;B组,后入路,共25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3例。三组共19例术前伴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为37.4±13.3 y、16.6±14.8 mon、16.6±4.3d,B组为42.7±15.2 y、23.1±25.1 mon、26.3±6.8 d,C组为33.5±13.5 y、20.3±11.4 mon、23.6±7.6 d。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为181.2±77.2 min、375.3±271.4 ml,B组为320.0±169.1 min、910.0±861.9 ml,C组为454.1±154.3 min、1046.2±598.1 ml,结果显示三组中A组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最短,与B、C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8.1±28.2 mm/h和13.3±16.3mm/h;B组,39.6±25.3 mm/h和21.0±22.5 mm/h;C组,52.8±32.3 mm/h和21.0±28.9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腰骶角分别为:A组,34.4±11.6°、36.7±6.5°及36.1±8.1°;B组,31.3±12.6°、34.6±7.8°及33.5±8.5°;C组,25.8±8.2°、34.3±6.8°及32.7±5.6°。而三组腰椎生理性前凸角(L1-S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45.0±14.7°、48.5±13.2°及47.6±12.5°;B组,40.2±16.2°、45.0±12.4°及43.7±13.7°;C组,31.8±15.6°、37.2±13.6°及36.5±13.2°。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腰骶角和腰椎生理性前凸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后入路适应症狭窄,应选择性使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创伤大、手术技能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其适应症,而前入路疗效好且其适应症较广;2、对于胸腰椎交界区结核,三种手术入路均能实现病灶的清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脊柱的稳定及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后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适应症广的特点,而对于前方巨大脓肿、多节段病变及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3、前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交界结核,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其适应症广,而对于严重后凸畸形或前中柱破坏严重仅通过前路难以有效固定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病灶位于后柱而无前方大脓肿的患者可采用后路手术;4、单靠任一手术入路不能治疗所有脊柱交界区结核患者,每种入路方案都有其适应症,应在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一般情况及术者的熟悉程度综合考虑。
余振阳[4](2021)在《β-磷酸三钙人工骨与自体髂骨植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背景腰椎结核可侵犯椎体及椎旁,因此在病灶清除后往往合并椎体的骨缺损,造成脊柱不稳。临床工作中需对骨缺损进行植骨填充促进椎体融合进而重建脊柱的功能。目前,自体骨因无免疫排斥反应、骨融合率高等优点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但自体骨也存在取骨量有限及供骨区慢性疼痛等问题。因此,寻求合适的植骨材料应用于脊柱结核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之一。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人工合成骨替代自体骨的报道,但该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与自体髂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与自体髂骨应用于腰椎结核植骨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临床工作中对脊柱结核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提供一定的证据支持。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了我院2014年6月1日到2018年6月1日诊断为单节段腰椎结核的患者61例,按照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33例行后路内固定及前路清除病灶自体髂骨块植骨术和人工合成骨组28例行后路内固定及前路清除病灶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植骨术。随访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指标、功能评分指标、影像学指标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等指标,随访时间18-24个月。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两组炎性指标包括术后1月及末次随访时血沉、C反应蛋白;功能评分指标包括术后1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植骨融合时间、矢状位Cobb角丢失度;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愈合不良、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障碍、结核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髂骨组术后住院时间小于人工合成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炎性指标的比较:两组术后血沉、C反应蛋白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1月时自体髂骨组较人工合成骨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降至正常,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功能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1月时自体髂骨组较人工合成骨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学评价指标比较:自体髂骨组融合时间为8.6±1.3(m)小于人工合成骨组的9.6±1.9(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髂骨组末次随访时矢状位Cobb角丢失度小于人工合成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两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合成骨组切口不愈合的发生率以及结核复发率较自体髂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腰椎结核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采用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植骨比自体髂骨块植骨存在更高的炎症反应的风险,同时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植骨融合较慢及结核复发的风险较高。对于腰椎结核患者采用β-磷酸三钙人工合成骨植骨仍应持谨慎态度,应优先采用自体髂骨植骨。
李绍平[5](2021)在《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与单纯后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对比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与单纯后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并根据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技术要点探讨该术式在西部地区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的优势。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3月~2019年3月诊断为腰骶部脊柱结核65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组、单纯后入路组。通过组内、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RP、ESR等各项化验指标、影像学指标及VAS评分、腰椎JOA评分,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根据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技术要点探讨该术式在西部地区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的优势。结果:1.一般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共纳入65例患者,其中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组29例(A组),单纯后入路组36例(B组)。在两组间一般数据的比较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A组均大于B组(P<0.05)。并发症方面:A组出现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髂骨供区疼痛,1例术后肝功能损伤病例;而B组出现3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例脑脊液漏,2例术后肝肾功能损伤,3例结核复发病例。2.组内比较:A、B两组腰骶角术前与术后相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段比较中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而B组术后三月腰骶角大于末次随访腰骶角(P<0.05),其余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前与术后各个时间段比较的CRP、ESR值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P<0.05);术后三月与末次随访的CRP、ESR值相比较P>0.05。B组除术后三月与末次随访时的ESP值比较P>0.05以外,其余各时间段ESR、CRP值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P<0.05)。3.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腰骶角比较各时间段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化验指标比较除术后三月CRP值A组小于B组(P<0.05)外,其余各时间段CRP、ESP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两组间VAS评分比较中,末次随访时A组评分数值小于B组数值(P<0.05),而其余无论从数值或临床疗效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两组腰椎JOA评分比较中,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A组好于B组(P<0.05),而其余无论从数值或是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与单纯后入路术式治疗轻型腰骶部脊柱结核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手术时长和术中失血量的控制上,单纯后入路术式优于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而在彻底清理病灶、预防术后结核复发、腰椎中远期功能的改善和疼痛控制上,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要优于单纯后入路术式。2.对于严重的腰骶部脊柱结核患者,单纯后入路术式会破坏腰骶部脊柱正常的中、后柱,且无法清除干净椎旁坏死组织及死骨,对腰大肌脓肿、髂窝脓肿及骶前脓肿更是束手无策,故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治疗严重腰骶部脊柱结核复发率及翻修率低于单纯后入路术式。3.在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在腰骶部脊柱结核的治疗上仍具有优势。需要经验丰富、技术基础坚实的骨科医生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以及加以指导或操作。
魏峰[6](2020)在《一期后路改良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胸椎是脊柱结核比较常发生的部位,近年来,后方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一期两路手术进行了切口改良,即采用弧形切口后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及脊柱内固定术,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本次临床研究我们对改良弧形切口一期后路与传统一期两路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证据支持。目的通过对一期改良弧形切口后入路与传统一期两路两种手术方式应用于胸椎结核治疗效果的对比,探讨两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为胸椎结核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6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胸椎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选择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即一期后路改良弧形切口入路组(行改良弧形切口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经肋横突关节病灶清除、植骨融合32例),对照组即传统一期两路组(行后路钉棒内固定、侧方入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术36例)。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影像学观察指标(Cobb’s角矫正角度)、实验室检验观察指标(血沉和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核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Cobb’s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s角矫正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1月、3月血沉与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2%,小于对照组复发率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采用一期后路改良弧形切口入路手术方法治疗比采用一期两路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后凸畸形矫正更好,脊柱稳定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
徐世保[7](2020)在《一期后入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骨关节系统中以脊柱结核最为多见,常破坏椎间盘及椎体,导致脊柱后凸发生,严重导致截瘫。当前手术治疗占据重要地位,前后路联合手术一直以来备受推崇,但其具有创伤大,风险高等不足。近来较多学者主张单纯后路手术,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核病灶清除后多伴骨缺损需结构性重建,目前可供植骨材料种类繁多,对于其选取尚无统一标准,笔者使用自体肋骨和髂骨钛网进行植骨重建脊柱骨性结构,并对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对比。目的研究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对比,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2015年07月至2019年08月期间,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胸椎结核患者,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8例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术(A组),30例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术(B组)。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Frankel分级、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54个月,随访中所有患者植骨均正常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沉及CRP和植骨融合时间比较,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A组较B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术后1周VAS评分A组较B组评分低(P<0.05),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较术前均得到良好的改善;A组Cobb角矫正度为(6.36±6.12)°,B组Cobb角矫正度为(6.20±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obb角丢失度为(2.71±1.58)°,B组Cobb角丢失度为(3.53±1.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更好的维持了Cobb角矫正度。A组1例患者出现术后胁部感觉麻木;B组2例髂骨取骨区脂肪液化(其中1例出现感染),1例钛网下沉,4例髂骨取骨区疼痛,上述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好转。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术对治疗胸椎结核均有良好的疗效,前者可以更好地维持脊柱Cobb角矫正情况,减少术中出血,同时有效的避免了骼骨取骨区并发症的发生。
陈林[8](2020)在《胸腰段脊柱结核术前短程化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术前短程强化化疗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手术治疗的123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术前化疗时间分为短程强化化疗组(1~7天)和传统四联化疗组(2~4周)。其中短程强化化疗组53例,男23例,女30例,年龄14~75岁,平均 45.3 岁,术前应用异烟肼(Isoinazid,INR)、利福平(Rifampicin,RFP)(INR300mg、RFP 600 mg 静脉滴注/天)、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EMB 750mg、PZA750mg,晨起顿服/天),强化抗痨;传统四联化疗组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12~77岁,平均46.4岁,术前传统四联化疗。通过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血沉(Eryr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水平(C-reactive protein,CRP)、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率、结核复发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上述两组患者ESR、CRP、术后并发症率及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所有收集的123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均顺利完成I期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短程强化化疗组53例,手术时间195~478 min,平均313 min;出血量50~1800 mL,平均338 mL;传统四联化疗组70例,手术时间197~498 min,平均327 min;出血量65~1500 mL,平均312 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组患者手术无死亡及脊髓受损病例,术后切口无延迟愈合,无结核杆菌的播散,术前经短程强化化疗与传统四联化疗后,血清ESR、CRP水平呈多样性,ESR于术后1~3个月降至正常水平、CRP于术后1~2.5个月至正常水平,上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ESR、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上述两组患者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短程强化化疗组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无截瘫的加重;除复发的患者外,上述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植骨融合时间,短程强化化疗组平均4.5个月,传统四联化疗组平均4.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复发共5例,其中术前短程强化化疗组2例,术前传统四联化疗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经术前短程强化化疗与传统四联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的疗效,对出现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应在术前强化抗结核治疗后,一般情况良好,化疗时间不足2周,可积极手术治疗。
粟艾[9](2020)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脊柱结核外科手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复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于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通过影像学检查(MRI和CT)及病理诊断确诊为脊柱结核的患者191例,其中术后未复发患者166例(对照组),术后复发患者共25例(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12个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融合材料(未使用、自体骨、自体骨+人工植入物),病灶范围(单节段≤2节段、>2节段)、营养状况(术前白蛋白<35g/L或BMI<18.5为营养不良)、病灶清除程度(术后影像学证实)、术前抗结核时间(<3周,3-5周,>5周)、术后是否规范化疗、其他器官结核伴随(有,否)、术前ESR(<40mm/h、>40mm/h)、手术方式(开放、微创)、病程长短(<6个月、6-12个月、>12月)。单因素分析的阳性结果确定为术后结核复发的影响因素,将其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得到的阳性结果确定为术后结核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清除程度、营养状况、术后规范化疗及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结核感染、术前esr、手术方式与脊柱结核术后复治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清除程度、营养状况、术后规范化疗及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结核感染是导致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灶清除程度、营养状况、术后规范化疗及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结核感染与脊柱结核术后复治具有明显联系。
王震[10](2020)在《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的构建及治疗兔脊柱结核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本研究制备了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通过实验评估了微球的体外药物释放特性、抗菌活性及组织相容性为后续实验提供依据。(2)本研究以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HA/β-TCP)复合材料为支架,负载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构建复合体。通过体外实验评价该复合体对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药物释放特性。(3)构建兔脊柱结核实验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对脊柱结核进行治疗,分别从脊柱结核病灶骨缺损处的组织修复效果及药物疗效两方面综合评估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为临床治疗脊柱结核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方法:(1)以利福喷丁为目标药物,聚乳酸为药物载体,通过优化复乳-溶媒挥发法制备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检测微球粒径、包封率及载药率,检测微球体外释放能力及抑菌能力;通过倒置显微镜、CCK-8法、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测定、茜红素染色方法检测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粘附、增殖、成骨及理化特性的影响。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及溶血实验评价其生物相容性。(2)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分离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了多向分化能力的考察。本研究以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HA/β-TCP)复合材料为支架,负载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构建复合体。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评价该复合体药物释放能力。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BMSCs)、诱导组(IBMSCs)、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诱导组(IBMSCs+RPSMs)、复合体诱导组(IBMSCs+RPSMs+HA/β-TCP)。通过碱性磷酸酶及茜红素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评价各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3)建立脊柱结核病灶缺损的实验动物模型,对模型进行X线、核磁共振、HE染色及细菌学评价。利用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对脊柱结核进行治疗。在术后6周及12周时,通过血沉、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评估复合体组对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治疗效果;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及Nilsson组织学评分综合评价证实复合体组对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组织修复效果。采用HPLC法对组织中药物的浓度进行检测,评价复合体的体内释药特性及分布。结果:(1)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外观呈砖红色,粉末状;在光镜及电镜下,呈圆球形,均匀分散;平均粒径为27.67±2.05μm;包封率为78.11±1.16%,载药率为35.57±0.85%。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体外持续释放药物达到48天。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在体外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共培养时茜素红及碱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与无微球组对比,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细胞迁移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溶血率为1.60%。(2)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显示所培养的细胞符合干细胞鉴定标准,细胞具备向成骨、成脂肪和成软骨方向分化能力。本研究构建的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药物释放更加稳定,释放时长为58天。复合体诱导组碱性磷酸酶及茜红素染色为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证明,与其他三组相比,复合体诱导组I型胶原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复合体诱导组骨钙素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微球诱导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复合体诱导组I型胶原和骨钙素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1)。(3)脊柱结核模型组X线及核磁共振结果显示感染节段脊柱融合、畸形及结核脓肿形成。HE染色发现结核结节等特征性病变,细菌学培养发现结核分支杆菌。利用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对脊柱结核进行治疗,结果显示12周时复合体组的血沉、CRP、TNF-α,对比结核感染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观察、免疫组织学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2周时,复合体组的缺损区由新生的骨组织替代,与周围骨组织无明显界限。Nilsson组织学评分结果显示,6、12周时复合体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体内药物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复合体药物稳定释放达60天,与体外释放结果一致,且其他组织中无明显药物积聚。结论:(1)制备的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具有较高包封率及载药率,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体外释放实验证实药物释放过程中对细胞增值、分化无不良影响,组织相容性好。(2)本研究构建的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药物释放更加稳定、缓释时间更长,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3)兔脊柱结核病灶缺损动物模型成功构建;使用复合体对脊柱结核模型进行治疗,显示出了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及组织修复效果;复合体体内药物释放稳定与体外释放结果类似。
二、影响脊柱结核手术后复发的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脊柱结核手术后复发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联合侧方单钉棒或后方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 |
1.2 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 |
1.3 脊柱结核的病理生理学 |
1.4 脊柱结核的诊断 |
1.5 脊柱结核的治疗发展历史 |
1.6 胸段脊柱结核的特殊性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一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处理 |
2.2.2 术中操作 |
2.2.3 术后处理 |
2.2.4 评价指标 |
2.2.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围术期相关资料 |
3.2 影像资料随访 |
3.3 并发症情况 |
3.4 神经功能情况 |
3.5 内固定不同组间比较的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后外侧胸膜外入路 |
4.1.1 手术操作要点 |
4.1.2 病灶清除范围的把握 |
4.1.3 入路优劣势和适应症探讨 |
4.2 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的比较 |
4.3 手术指征和时机的把握 |
4.4 植骨方式及植骨材料的选择 |
4.5 抗结核药物在胸椎结核治疗中的角色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胸椎结核手术入路的研究现况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对照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 |
2.1 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 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典型病例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典型病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耐药结核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结核疫苗研发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β-磷酸三钙人工骨与自体髂骨植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脊柱结核骨缺损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与单纯后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汇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腰骶部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
1.2 腰骶部脊柱及其周围解剖特点 |
1.3 腰骶部脊柱结核临床治疗的争议性 |
1.3.1 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
1.3.2 手术治疗方式的争议 |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及纳入排除标准 |
2.1.1 一般资料 |
2.1.2 纳入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诊断及治疗 |
2.2.2 手术时机 |
2.2.3 手术操作 |
2.2.4 术后处理 |
2.3 观察指标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 |
3.2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评价指标比较 |
3.3 两组患者腰骶角分析 |
3.3.1 两组患者腰骶角组间比较 |
3.3.2 两组患者腰骶角组内比较 |
3.4 两组患者检验指标分析 |
3.4.1 两组患者检验指标组间比较 |
3.4.2 两组患者检验指标组内比较 |
3.5 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JOA评分 |
3.5.1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JOA评分数值组间比较 |
3.5.2 两组患者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临床疗效组间比较 |
3.5.3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JOA评分组内比较 |
3.6 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病变椎体间融合情况及并术后发症情况 |
3.7 典型病例 |
3.7.1 典型病例1(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 |
3.7.2 典型病例2(单纯后入路术式) |
3.7.3 典型病例3(L4L5 椎体结核并伴有双侧腰大肌脓肿形成患者) |
第四章 讨论 |
4.1 结核病灶的清理 |
4.2 脊柱稳定性的恢复 |
4.2.1 后入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优势 |
4.2.2 脊柱后柱对腰骶部脊柱生物力学的重要性 |
4.2.3 前、后入路植入骨移植材料优劣 |
4.3 中远期腰椎疼痛以及功能 |
4.3.1 固定长度的影响 |
4.3.2 椎板切除的影响 |
4.4 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在西部地区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的优势 |
4.4.1 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技术要点 |
4.4.2 一期前后方入路术式的优势 |
4.5 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两种术式治疗效果 |
5.2 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术式在西部地区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的优势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骶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研期间成果 |
致谢 |
(6)一期后路改良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典型病例 |
综述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一期后入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脊柱结核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胸腰段脊柱结核术前短程化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检测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1 是否标准化疗 |
3.2 病灶清除完整性 |
3.3 术前营养状况 |
3.4 是否伴随其他部位结核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前后路联合结核病灶清除术的适应证 |
前后路联合结核病灶清除术的特点 |
前后路联合结核病灶清除术临床疗效评估 |
植骨技术在前后路联合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应用 |
前后路联合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并发症评估 |
前后路联合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的构建及治疗兔脊柱结核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制备、理化性质及体外药物释放的研究 |
1.2 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抗菌能力和组织相容性的研究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的构建及体外评价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多向分化能力 |
1.2 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的构建及体外评价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对脊柱结核的治疗及释药性质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1.2 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对兔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及释药性质研究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影响脊柱结核手术后复发的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脊柱结核手术失败的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J]. 许子星,许卫红,张立群,陈宇帆. 中华骨科杂志, 2022(02)
- [2]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联合侧方单钉棒或后方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分析[D]. 周建伟. 兰州大学, 2021(12)
- [3]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曾艳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β-磷酸三钙人工骨与自体髂骨植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余振阳.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5]一期前后方联合入路与单纯后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腰骶部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比较[D]. 李绍平. 兰州大学, 2021(12)
- [6]一期后路改良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分析[D]. 魏峰.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7]一期后入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植骨融合与髂骨钛网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对比[D]. 徐世保.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8]胸腰段脊柱结核术前短程化疗的临床研究[D]. 陈林.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9]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粟艾.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10]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复合体的构建及治疗兔脊柱结核的实验研究[D]. 王震.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