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ffect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on insulin a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sulin-induced resistance in C_2C_(12) muscle cells(论文文献综述)
李盛[1](2021)在《PGC-1β在应激肉鸡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应激时糖皮质激素释放增加,调控家禽机体能量代谢用于生存。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细胞内的能量代谢依赖于线粒体的稳态,包括线粒体功能的维持,线粒体数量的平衡以及线粒体形态的完整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辅助活化因子1(PGC-1)在哺乳动物中被认为是调控线粒体稳态的关键共激活因子,其家族成员PGC-1α、PGC-1β和PRC行使不同而又互补的作用共同维持正常状态下线粒体的功能。为探明PGC-1在应激肉鸡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外源糖皮质激素导入的方法建立应激模型,通过对家禽骨骼肌线粒体的深入探究,阐明了应激条件下,家禽骨骼肌线粒体稳态的变化及调控途径。(1)皮质酮对肉鸡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分别在肉鸡生长前期(3-10日龄)和生长后期(30-37日龄)开展试验,通过饲喂方式(30mg/kg皮质酮)建立应激模型,观察肉鸡生长发育状况与线粒体功能变化。在生长前期,饲喂皮质酮引起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显着下降(P<0.05),料重比显着上升(P<0.05),肉鸡胸肌和腿肌绝对重量降低(P<0.05),胸肌指数下降(P<0.05),骨骼肌氧化损伤指标MDA、8-OHd G和PCG含量显着提升(P<0.05),线粒体内PDH、NAD-MDH活性降低(P<0.05),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I、III和IV活性降低以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提示皮质酮诱导骨骼肌线粒体功能障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发现,皮质酮处理降低了肉鸡胸肌和腿肌中线粒体质量,表现为线粒体空泡化以及线粒体嵴断裂。皮质酮降低了生长前期肉鸡胸肌中线粒体DNA拷贝数(P<0.1),线粒体数量显着减少(P<0.05),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NRF-1、ATP5A、Cyt C表达没有变化(P>0.05);但是在腿肌中皮质酮诱导线粒体DNA拷贝数增加(P<0.05),并且促进了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NRF-1、ATP5A、Cyt C表达(P<0.05),线粒体数量显着增加(P<0.05),表明皮质酮对骨骼肌线粒体数量的影响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肉鸡的生长后期饲喂皮质酮降低了胸肌和腿肌绝对重量(P<0.05),显着增加了骨骼肌MDA和PCG水平(P<0.05),线粒体PDH、NAD-MDH、CS以及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体I、IV活性显着降低(P<0.05),并同时下调了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P<0.05),提示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状态的下降。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皮质酮处理造成胸肌和腿肌中线粒体形态结构明显缺陷,损伤率显着增加(P<0.05)。皮质酮显着降低了生长后期肉鸡胸肌中线粒体DNA拷贝数(P<0.05),线粒体数量减少(P<0.05),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NRF-1表达有下降趋势(P=0.077),显着下调了ATP5A、Cyt C表达(P<0.05);皮质酮对于生长后期肉鸡腿肌线粒体DNA拷贝数没有影响(P>0.05),线粒体数量仅有下降的趋势(P=0.081),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表达没有变化(P>0.05)。此外,在生长前期饲喂皮质酮诱导了肉鸡胸肌中PGC-1β蛋白水平降低(P=0.087),显着抑制了腿肌中PGC-1β表达(P<0.05);在生长后期,皮质酮处理降低胸肌中PGC-1β表达(P<0.05);在不同生长时期,皮质酮处理均未影响胸肌和腿肌中PGC-1α以及PRC表达(P>0.05)。这些结果表明皮质酮处理破坏了线粒体结构,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骨骼肌发育,而PGC-1β可能参与这个过程。(2)皮质酮对成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应用14胚龄鸡胚胸肌建立了成肌细胞培养模型,通过不同浓度皮质酮(200n M,1000n M)处理细胞不同时间(6h,24h),探究皮质酮对成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皮质酮处理6h后能够显着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及ATP含量(P<0.05),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到24h,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含量显着下降(P<0.05),表明线粒体功能活性降低。同时,在皮质酮(1000n M)处理24h后,成肌细胞内PGC-1β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显着下降(P<0.05),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NRF-1、ATP5A、Cyt C表达被抑制(P<0.05)。结果提示皮质酮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随处理时间而变化,长时间处理(1000n M,24h)会降低PGC-1β表达水平并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3)PGC-1β对成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通过构建PGC-1βsh RNA载体建立了成肌细胞PGC-1β敲减模型,探究PGC-1β敲减对成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染48h后sh RNA质粒转染效率达到90%以上,PGC-1β表达被显着抑制(P<0.05),提示sh RNA有效转染。PGC-1β敲减增加了PGC-1α的蛋白表达(P<0.05),显着降低了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NRF-1、ATP5A、COX IV以及Cyt C的表达(P<0.05)。PGC-1β敲减降低了成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含量,增加了ROS的产生(P<0.001)。同时,敲减PGC-1β降低了线粒体DNA拷贝数以及Mito Tracker Red荧光强度,表明PGC-1β的缺失不利于线粒体维持正常功能状态和数量。通过构建PGC-1β腺病毒载体建立了过表达模型,腺病毒转染细胞48h后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PGC-1β表达增加1.5倍(P<0.05),提示腺病毒的有效转染。PGC-1β过表达降低PGC-1α的蛋白水平(P<0.05),显着增加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NRF-1、ATP5A、COX IV表达(P<0.05)。试验结果显示PGC-1β过表达显着提高了成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含量(P<0.001),抑制了ROS的产生(P<0.05)。PGC-1β过表达显着增加了线粒体DNA拷贝数和Mito Tracker Red荧光强度,以上结果表明PGC-1β对维持肉鸡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4)PGC-1β表达水平对成肌细胞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构建PGC-1β过表达模型及PGC-1β敲减模型来探究PGC-1β在家禽成肌细胞内发挥的生物学功能。GO注释结果显示,相比于干扰PGC-1β,过表达会独立上调成肌细胞抗氧化活性(Antioxidant activity)和电子传输活性(Electron carrier activity)。Pathway注释结果显示,PGC-1β过表达会显着上调成肌细胞能量代谢(Metabolic pathway)、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钙离子信号途径(Calcium signal pathway)和三羧酸循环(TCA cycle)相关蛋白表达。表明PGC-1β广泛地参与了成肌细胞内生物学过程,其最主要的作用仍然是调控线粒体功能,同时PGC-1β能够调控抗氧化系统并参与MAPK和Ca2+信号途径。(5)PGC-1β对皮质酮处理成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为了研究PGC-1β过表达对于皮质酮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过表达Ad-PGC-1β之后使用皮质酮(1000n M)处理建立联合处理模型。结果表明,皮质酮处理引起PGC-1β表达降低(P<0.05),而在过表达Ad-PGC-1β的细胞中皮质酮处理仍然保持高水平的PGC-1β表达;皮质酮处理降低成肌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以及ATP含量,提高了ROS水平(P<0.05);与之相比,Ad-PGC-1β过表达与皮质酮联合处理则显着提高了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含量,抑制了ROS产生(P<0.05),并将上述指标恢复至对照水平,提示过表达PGC-1β抵消了皮质酮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皮质酮处理在对照组细胞和过表达Ad-PGC-1β的细胞中均降低了mt DNA拷贝数(P<0.05),与皮质酮单独处理组相比,Ad-PGC-1β过表达与皮质酮联合处理则显着提高了mt DNA拷贝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Ad-PGC-1β过表达与皮质酮联合处理促进了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NRF-1、ATP5A、COX IV和Cyt C表达(P<0.05),并显着高于对照组和皮质酮处理组,提示联合处理组具有更高的线粒体生物发生活性,PGC-1β过表达缓解了皮质酮诱导的线粒体数量减少。研究表明PGC-1β对于皮质酮调控线粒体功能是必要的,PGC-1β过表达能够缓解甚至抵消皮质酮带来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数量减少。综上所述,PGC-1β具有调控家禽骨骼肌以及成肌细胞线粒体功能、数量的作用。并且PGC-1β参与了皮质酮对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调控,皮质酮通过抑制PGC-1β表达可以进一步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线粒体数量减少,影响骨骼肌能量供给。
曾正中[2](2021)在《细胞自噬在运动干预延缓衰老性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运动是延缓或治疗衰老性肌萎缩最有效的干预手段之一,然而,其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的研究发现衰老骨骼肌中存在异常的细胞自噬功能状态,因此,本研究建立了自然衰老大鼠模型以观察运动干预对衰老大鼠骨骼肌萎缩的抑制作用,探讨运动诱导细胞自噬以延缓衰老性肌萎缩的分子机制。并且,构建长期药源性(氯喹)细胞自噬抑制的自然衰老小鼠模型和细胞自噬关键基因Beclin1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以探讨运动干预在氯喹抑制细胞自噬功能状态下和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状态下对骨骼肌萎缩的影响,从而论证细胞自噬功能状态在运动干预骨骼肌萎缩中的调控作用。研究方法:1)为了探讨运动干预诱导细胞自噬以延缓衰老性肌萎缩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用6月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50只自然饲养至21月龄后,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C组)、跑台运动组(OE组)、爬梯运动组(OR组)、跑台运动和爬梯运动交替运动组(OM组)、自由转轮组(OV组),每组10只。另外10只6月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在自然衰老模型构建与运动干预后直接购入作为青年对照组(YC组)。跑台运动最大运动强度为12m/min;爬梯运动采用大鼠尾部负重抗阻爬梯的运动方式,以大鼠体重的20%开始,逐周增加体重的20%直至大鼠体重的60%作为负重量;跑台与爬梯交替运动组采用大鼠跑台与负重爬梯交替进行方式,运动强度与跑台及爬梯运动组相同;自由转轮组采用在转轮中自由饲养方式,总训练时间为12周。2)而细胞自噬功能状态是否介导了运动干预延缓衰老性肌萎缩的机制,接下来本研究观察了在氯喹抑制细胞自噬条件下,运动干预对衰老性肌萎缩的影响。取3月龄SPF级ICR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C组)、长期抗阻运动组(LR组)、长期氯喹组(LCQ组)、长期抗阻运动加氯喹组(LCQR组),每组8只。另外8只3月龄SPF级ICR雄性小鼠在自然衰老模型构建与运动干预后直接购入作为青年对照组(YC组)。抗阻运动采用小鼠尾部负重爬梯的运动方式,以小鼠体重的20%开始,逐周增加体重的20%直至小鼠体重的60%作为负重量;氯喹组和长期抗阻加氯喹组的实验小鼠按照每天4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给药(上午9:00-11:00),每周五次,对照组、氯喹组及运动组干预时间均为55周。3)为了进一步论证细胞自噬功能状态在运动干预衰老性肌萎缩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探析运动干预对骨骼肌萎缩的影响。取经鉴定后的3月龄SPF级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Beclin1纯合子不运动对照组(Q+BECN1f/f,QBf/f)、Beclin1纯合子运动对照组(R+BECN1f/f,RBf/f)、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不运动对照组(Q+BECN1c KO,QBc KO)、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运动组(R+BECN1c KO,RBc KO),每组6只。采用小鼠尾部负重抗阻爬梯的运动方式,以小鼠体重的20%开始,逐周增加体重的20%直至小鼠体重的60%作为负重量;训练时间为8周。所有动物完成运动干预周期后,采用腓肠肌重量/体重比值间接评估骨骼肌萎缩状况,HE染色评估骨骼肌组织结构,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泛素化相关蛋白Atrogin-1、Mu RF1,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yt-C,Akt/Fox O3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 Ser473、Fox O3a、p-Fox O3aSer253,AMPK/PGC-1α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MPK、p-AMPKThr172、PGC-1α以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和GAPDH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衰老大鼠腓肠肌重量/体重较青年大鼠降低约40%(P<0.001),而不同形式运动干预均有效延缓了衰老所致骨骼肌质量的下降,其中,跑台运动干预增加了衰老大鼠腓肠肌重量/体重约16%(P<0.05),爬梯运动增加约28%(P<0.001),跑台-爬梯交替运动增加约15%(P<0.05),自由转轮运动增加约21%(P<0.01),爬梯运动的效果最为明显。HE染色观察到衰老大鼠腓肠肌纤维间隙增大,形状不规则并出现了核居中的现象,肌纤维横截面积较青年大鼠降低约27%(P<0.01),不同形式的运动干预尤其是爬梯运动组大鼠腓肠肌纤维间隙变小,排列致密,肌细胞形状得到改善,细胞核分布规则,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其中,跑台运动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约13%(P<0.05),爬梯运动组增加约23%(P<0.05),跑台-爬梯交替运动组增加约10%,自由转轮运动组增加约15%(P<0.05)。透射电镜则观察到衰老大鼠腓肠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出现肿胀空泡化现象,而各运动干预组大鼠腓肠肌纤维结构清晰,线粒体形态正常,并观察到自噬小体形成。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运动干预上调了衰老大鼠腓肠肌低下的细胞自噬水平,改善了腓肠肌细胞自噬通量,并且相应地降低了衰老大鼠腓肠肌凋亡水平,同时抑制了腓肠肌蛋白泛素化。研究还发现,运动干预抑制了衰老大鼠腓肠肌Akt/Fox O3a信号通路,促进了Fox O3a转录活性的提高,同时激活了大鼠腓肠肌AMPK/PGC-1α信号通路,改善了衰老大鼠腓肠肌低下的能量代谢水平,并且通过促进衰老大鼠腓肠肌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水平的提高,维持了大鼠腓肠肌线粒体稳态。2)自然衰老小鼠腓肠肌重量/体重较青年小鼠降低约22%(P<0.001),而长期抗阻运动增加了衰老小鼠腓肠肌重量/体重约12%(P<0.01),明显延缓了衰老小鼠腓肠肌重量/体重的下降。长期氯喹作用降低了衰老小鼠腓肠肌重量/体重约25%(P<0.001),加重了衰老小鼠腓肠肌质量的丢失,而长期抗阻运动增加了小鼠腓肠肌重量/体重约22%(P<0.001),部分改善了氯喹介导的细胞自噬低下所致肌萎缩的影响。HE染色观察到衰老小鼠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较青年小鼠降低约17%(P<0.05),长期抗阻运动改善了衰老小鼠腓肠肌纤维结构,增加肌纤维横截面积约16%(P<0.01)。长期氯喹组小鼠腓肠肌纤维间隙增大更明显,形状不规则,肌核分布不均,肌纤维横截面积降低约15%(P<0.01),而长期抗阻运动增加肌纤维横截面积约13%(P<0.01),改善了氯喹的不利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到长期抗阻运动改善了衰老小鼠腓肠肌纤维结构和线粒体形态,并观察到了自噬小体的出现,而长期氯喹组小鼠腓肠肌纤维排列则更加紊乱,线粒体肿胀程度更大,空泡化现象更明显,长期抗阻运动改善了氯喹诱导的细胞自噬抑制对小鼠腓肠肌纤维的损害。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长期抗阻运动改善了衰老小鼠腓肠肌细胞自噬通量,缓解了氯喹对小鼠腓肠肌细胞自噬流的抑制,并且抑制了衰老小鼠腓肠肌细胞过度的凋亡,改善了氯喹通过阻断细胞自噬引起的凋亡的增加。研究还发现长期抗阻运动明显抑制了衰老小鼠腓肠肌蛋白泛素化,并且能够一定程度地缓解氯喹抑制细胞自噬引起的腓肠肌蛋白泛素化水平的提高。同时,研究观察到长期抗阻运动抑制了衰老小鼠腓肠肌Akt/Fox O3a信号通路,提高了Fox O3a转录活性,氯喹在抑制细胞自噬的同时造成了小鼠腓肠肌Akt/Fox O3a信号通路的抑制加剧,进一步提高了Fox O3a的转录活性,促进了对靶基因的调控,而长期抗阻运动干预部分改善了氯喹的影响,降低了对小鼠腓肠肌Akt/Fox O3a信号通路的抑制。研究还观察到长期抗阻运动激活了衰老小鼠腓肠肌AMPK/PGC-1α信号通路,提高了小鼠腓肠肌能量代谢水平,而氯喹在抑制细胞自噬的同时加剧了对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抑制,导致了衰老小鼠能量代谢的恶化,长期抗阻运动改善了氯喹对小鼠腓肠肌能量代谢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能量代谢水平。研究还发现长期抗阻运动提高了衰老小鼠骨骼肌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水平,而长期的氯喹作用抑制了衰老小鼠骨骼肌PINK1/Parkin信号通路,同时,长期抗阻运动干预改善了氯喹的毒性作用,部分恢复了线粒体自噬水平,维持了线粒体稳态。3)在细胞自噬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抗阻运动增加了小鼠腓肠肌重量/体重约10%(P<0.01),而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诱导的细胞自噬功能缺陷引起了小鼠腓肠肌重量/体重降低约8%(P<0.001),诱发了小鼠腓肠肌质量的下降,并且,抗阻运动降低了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腓肠肌重量/体重约9%(P<0.01),加剧了肌肉质量的丢失。HE染色观察到,在细胞自噬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抗阻运动增加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约20%(P<0.001),促进了肌纤维粗大,而在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诱导的细胞自噬功能缺陷状态下,小鼠腓肠肌细胞形状不规则,核居中现象明显,肌纤维横截面积降低约18%(P<0.001),出现肌萎缩表征,并且,抗阻运动降低了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肌纤维横截面积约20%(P<0.01),进一步加剧了的骨骼肌萎缩。透射电镜观察到,在细胞自噬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抗阻运动促使小鼠腓肠肌纤维排列更加致密有序,线粒体增大,而在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诱导的小鼠腓肠肌细胞自噬功能缺陷状态下,小鼠腓肠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明显,并且,抗阻运动加剧了小鼠腓肠肌纤维排列紊乱和线粒体空泡化现象。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细胞自噬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抗阻运动降低了小鼠腓肠肌细胞凋亡,而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诱导的细胞自噬功能缺陷促进了小鼠腓肠肌细胞凋亡,并且发现抗阻运动进一步加剧了小鼠腓肠肌细胞凋亡。同时,研究发现在细胞自噬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抗阻运动降低了小鼠腓肠肌蛋白泛素化水平,而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诱导的细胞自噬功能缺陷引起了小鼠腓肠肌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增加,并且发现抗阻运动进一步增加了小鼠腓肠肌蛋白泛素化水平,加剧了腓肠肌蛋白降解。研究还发现在细胞自噬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抗阻运动激活了小鼠腓肠肌Akt/Fox O3a信号通路,而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诱导的细胞自噬功能缺陷小鼠腓肠肌Akt/Fox O3a信号通路受到抑制,并且发现抗阻运动加剧了其抑制作用,进一步促进了Fox O3a的转录活性的提高。同时,研究观察到在细胞自噬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抗阻运动激活了小鼠腓肠肌AMPK/PGC-1α信号通路,增强了肌细胞能量代谢水平,而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诱导的细胞自噬功能缺陷小鼠腓肠肌AMPK/PGC-1α信号通路受到抑制,并且发现抗阻运动加剧了其抑制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细胞能量代谢水平的降低。研究还观察到在细胞自噬功能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抗阻运动激活了小鼠腓肠肌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而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诱导的细胞自噬功能缺陷引起了小鼠腓肠肌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抑制,并且发现抗阻运动加剧了其抑制作用,进一步破坏了线粒体稳态。研究结论:21月龄Wistar大鼠骨骼肌出现显着的衰老性肌萎缩,然而,12周的运动干预可通过抑制Akt/Fox O3a同时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衰老大鼠骨骼肌细胞自噬、降低细胞过度凋亡、抑制蛋白泛素化、改善骨骼肌能量代谢及维持线粒体质量控制,延缓衰老性肌萎缩,抗阻爬梯运动可能是对抗衰老性肌萎缩的优化运动干预方式;长期氯喹干预抑制了衰老小鼠骨骼肌细胞自噬通量,导致代谢废物及受损细胞的累积,加重了衰老小鼠骨骼肌萎缩,而长期抗阻运动改善了氯喹对小鼠骨骼肌细胞自噬通量的阻断,缓解了肌萎缩;Beclin1基因骨骼肌条件性敲除所致的细胞自噬功能缺陷导致了小鼠骨骼肌萎缩,抗阻运动加剧了Beclin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骨骼肌萎缩,说明细胞自噬功能状态在运动干预骨骼肌萎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魏文婷[3](2021)在《胰岛素抵抗下DHA和EPA对肌肉因子介导白色脂肪褐变的作用及基于Ca2+通路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胰岛素抵抗(IR)是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的关键病理环节之一。骨骼肌产生的肌肉因子通过介导白色脂肪褐变对改善IR有突出作用。运动是肌肉因子表达和分泌的主要原因,然而鲜少有探讨膳食因素对肌肉因子作用和机制的研究。DHA和EPA可以刺激脂肪褐变、改善IR,但是否通过调节肌肉因子参与其中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IR状态下混合补充DHA和EPA对骨骼肌产生Irisin、IL-6、FGF21、IL-15的影响,并从Ca2+信号通路出发,阐明DHA和EPA调节肌源性Irisin和IL-6产生的分子机制,明确DHA和EPA是否通过调节肌肉因子的表达和分泌参与白色脂肪褐变并改善IR,为合理利用DHA和EPA靶向肌肉因子以防治NCDs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1、高脂膳食喂养C57BL/6J小鼠16周建立IR小鼠模型,用4%(w/w)构成比不同的 DHA 和 EPA(DHA/EPA=3:1 或 1.5:1 或 1:1 或 1:1.5 或 1:3)干预 IR小鼠12周。测小鼠体重、体成分;HE观察小鼠腹股沟白色脂肪(iWAT)形态变化;氧化酶法检血糖(FBG)、血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s)、血脂水平;OGTT测葡萄糖耐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李氏指数(Lee’s index);Western blot测骨骼肌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免疫组化测iWAT中UCP1的阳性情况,qPCR测iWAT中褐变标记基因、骨骼肌Irisin、FGF21、IL-6、IL-15的mRNA水平;ELISA测小鼠血清 Irisin、FGF21、IL-6、IL-15 含量。2、采用100-500μM棕榈酸(PA)处理C2C12肌管细胞6-24 h建立IR细胞模型,采用100μM DHA和EPA混合物(DHA/EPA=3:1或1:1或1:3)干预IR肌管细胞24 h,用或不用BAPTA-AM、STO-609、Compoud C抑制Ca2+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测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因子、NFATc1、PGC-1α蛋白水平;qPCR测肌管细胞Irisin、FGF21、IL-6、IL-15的mRNA水平;ELISA测肌管细胞上清Irisin、FGF21、IL-6、IL-15含量;钙离子荧光探针测肌管细胞Ca2+浓度。3、采用10 ng/ml TNF-α处理3T3-L1脂肪细胞48 h建立IR细胞模型,用IR肌管细胞上清处理IR脂肪细胞24h。qPCR测iWAT中褐变标记基因。结果1、高脂膳食喂养小鼠体重、内脏脂肪量、Lee’s index、TG、TC、HDL-c、FFAs、FBG、FINS和HOMA-IR升高,ISI下降,糖耐量受损,骨骼肌IRS-1、p-AKT表达下调。混合补充DHA和EPA小鼠内脏脂肪含量减少(3:1组和1:3组),体脂率减低(1:3 组),FBG(1.5:1 组)、FFAs(3:1 组、1.5:1 组和 1:3组)、HOMA-IR(1:1组除外)下降;iWAT发生米色脂肪样变(3:1组和1:3组)、UCP1等褐变标记基因表达上调(3:1组和1:3组效果较突出);骨骼肌Irisin、IL-6、FGF21、IL-15 表达(1:1.5 组除外)上升,血清 Irisin(3:1 组、1.5:1 组和1:3 组)、IL-6(1.5:1 组和 1:3 组)、FGF21(1:1 组、1.5:1 组和 1:3 组)和 IL-15(1.5:1组和1:3组)水平增加。2、经500 μM PA处理12 h肌管细胞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及IRS-1、p-AKT表达下调的效果最佳。DHA/EPA干预刺激IR肌管细胞表达和分泌Irisin、IL-6、FGF21和IL-15(3:1组和1:3组效果较1:1组突出),上调NFATc1、PGC-1α蛋白表达,抑制Ca2+信号后Irisin和IL-6的表达和分泌减少。3、经10 ng/ml TNF-α处理48 h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下降,IRS-1表达下调。肌管细胞上清干预后脂肪细胞褐变标记基因表达上升,抑制肌管细胞Ca2+信号后褐变标记基因表达下调。结论1、DHA和EPA混合干预诱导IR小鼠骨骼肌表达和分泌Irisin、IL-6、FGF21和IL-15,刺激皮下脂肪组织发生褐变并改善小鼠IR。2、DHA/EPA通过调节Ca2+/CaMK信号通路刺激IR肌管细胞表达和分泌Irisin,通过调节Ca2+/CaN信号通路刺激IR肌管细胞表达和分泌IL-6,并刺激3T3-L1脂肪细胞发生褐变。
裴华莲[4](2021)在《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膳食相关风险模型构建及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膳食质量及其肌肉衰减综合征患病现状,分析肌肉衰减综合征膳食相关风险因素,并从氨基酸代谢物角度探讨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病因,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精准防控及靶向干预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第一部分,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子课题“新疆区域多民族自然人群队列建设及随访研究”在伊犁及乌鲁木齐现场招募的35-74岁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体成分测量及血样采集。风险模型构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各诊断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区线(ROC)下面积(AUC)进行模型验证。2)从第一部分研究对象中选取48名COPD伴有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者为病例组,56名COPD不伴有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C)方法进行氨基酸代谢组学检测,并应用随机森林法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出肌肉衰减综合征相关的特征氨基酸标志物。3)对第二部分筛出的特征氨基酸标志物分别进行基于降秩回归法的膳食模式构建与体外细胞实验,以验证对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作用。细胞实验方法是通过不同浓度的特征氨基酸干预小鼠成肌细胞,评价细胞增殖活性,应用RT-q PCR方法检测成肌细胞增殖活性标记蛋白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m RNA的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以上两种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第一部分:1)共纳入COPD患者672人,基于膳食平衡指数(DBI-16)进行膳食质量调查,结果发现,95.24%的患者存在低、中、高度摄入不足,98.21%的患者存在低、中度膳食不均衡;以B膳食模式(摄入不足为主)占比最大(56.25%);91.52%、88.84%、75.45%的居民分别存在鱼虾、奶类、蔬菜摄入不足;64.58%、55.80%、41.52%的居民分别存在水果、豆类、食物种类摄入不足。2)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患病率为28.72%。3)膳食质量不同指标对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影响的风险模型构建结果:膳食类型分析中,低度摄入过量对肌肉衰减综合征起到保护作用(OR=0.650,95%CI:0.425~0.994);膳食模式分析中,B膳食模式是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OR=5.244,95%CI:1.692~16.247);具体食物组分析中,谷物(OR=1.334,95%CI:1.012~1.758)、蔬菜(OR=3.394,95%CI:1.161~9.916)、奶类(OR=2.377,95%CI:1.445~3.911)、食物种类(OR=2.933,95%CI:1.588~5.417)的摄入不足均是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膳食类型、膳食模式及食物组对肌肉衰减综合征影响的回归模型验证的AUC分别为0.866,0.868,0.882。膳食摄入不足模式及食物种类不足是肌肉衰减综合征及其组分共同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1)氨基酸代谢组学检测,共筛出9种差异氨基酸(P<0.05),其中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在病例组中表达下调,而精氨酸、苏氨酸、天门冬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在病例组中表达上调。2)基于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差异氨基酸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的重要变量为BMI,缬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此5个变量使病例组与对照组区分度最好,分类正确率为80.77%。3)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BMI、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P<0.05)。两模型筛出的所有变量,模型验证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AUC大于0.70)。两模型筛选出共同的氨基酸为酪氨酸与缬氨酸。第三部分:1)采用降秩回归法构建酪氨酸、缬氨酸相关膳食模式为“低谷物蔬菜豆制品,高肉类食用油”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评分与肌肉衰减综合征及其组分中的低肌肉质量与低步速均具有正向关联作用,OR值分别为2.053(95%CI:1.244~3.393)、2.463(95%CI:1.181~5.135)、1.865(95%CI:1.131~3.073)。该膳食模式评分对肌肉衰减综合征风险诊断模型AUC为0.942,优于第一部分建立的膳食质量各指标对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模型AUC(P<0.05)。2)体外氨基酸细胞干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酪氨酸干预使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对细胞增殖活性标记蛋白Pax7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浓度升高,Pax7m RNA表达量逐渐下降(P<0.05),对能量代谢相关蛋白PGC-1αm RNA表达同样呈现下降趋势,高浓度组Pax7蛋白表达量最低,中高浓度组PGC-1α蛋白表达量最低。同样,不同浓度缬氨酸干预使C2C12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最大浓度组对Pax7m RNA抑制作用最强,中、高浓度组对Pax7蛋白抑制作用最强。中高浓度对PGC-1αm RNA表达具有最强抑制作用,高浓度组对PGC-1α蛋白表达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表达量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1)所调查COPD患者膳食总体不均衡,膳食摄入不足模式及食物种类不足是肌肉衰减综合征及多个组分共同的危险因素,为COPD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精准膳食干预策略提供了最新证据。2)检测并筛选肌肉衰减综合征相关的特征氨基酸代谢标志物,用于高危人群及早预测、识别,并为进一步探索病因机制提供重要线索。3)缬氨酸、酪氨酸代谢标志物在膳食与肌肉衰减综合征之间起到重要关联作用,高浓度酪氨酸、缬氨酸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初步验证了特征氨基酸对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病因作用,并为其靶向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陈樽[5](2020)在《肌肉减少症和炎症细胞因子CHI3L1对肝移植受者肝癌复发的预警价值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成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之一,如何降低肝移植受者肿瘤复发转移率至关重要。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肌量和功能下降的疾病,其发生与机体营养状况、运动量以及是否存在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炎症细胞因子能够激活多种分子途径参与骨骼肌消耗,造成肌肉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失衡,从而导致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既往研究已表明肌肉减少症能影响肝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因此,开展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肌肉减少症对肝移植受者预后影响的研究,筛选、确立敏感的炎症细胞因子并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实现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有效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目的:旨在研究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合并肌肉减少症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基于炎症相关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筛选并确立肌肉减少症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炎症细胞因子;针对上述研究所确立的关键炎症细胞因子,开展肌肉减少症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潜在机制研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因肝癌在本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病人136例。获取其临床资料与随访信息,勾画并测量了受者术前CT图像中第3腰椎水平骨骼肌的面积,将骨骼肌肌量(Skeletal muscles mass,SMI)<43.75 cm2/m2定义为肌肉减少症。应用Cox回归分析了有无肌肉减少症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对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并根据多因素分析所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基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明确肌肉减少症对肝癌肝移植受者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影响。同时,对肝癌病人发生肌肉减少症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应用Bio-Plex Pro?技术检测了136例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血清中的38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获得了基于这38种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炎症相关蛋白质组学数据。通过肌肉减少症与非肌肉减少症受者的对比分析,确立了与肌肉减少症发生相关的候选炎症细胞因子,并开展了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应用Cox回归分析以明确上述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设立各自的cut-off值,基于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确定不同水平的炎症细胞因子对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第三部分:上述研究发现炎症细胞因子CHI3L1与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相关,利用质粒在小鼠肝癌细胞系Hep1-6及人肝癌细胞系Huh7中过表达chi3l1,探索CHI3L1蛋白对肝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了肿瘤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研究了成肌细胞C2C12在分化过程中的形态改变以及CHI3L1蛋白的表达量变化,探索了C2C12在过表达chi3l1后其增殖、凋亡情况的改变。将过表达chi3l1的C2C12与小鼠肝癌细胞系Hep1-6共培养,研究成肌细胞CHI3L1表达情况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TNF-α或LPS作为炎症刺激条件,并通过小干扰RNA敲低了C2C12细胞中的chi3l1,再次将C2C12与Hep1-6共培养,研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所纳入的136例肝癌肝移植受者中有29例在术前合并肌肉减少症,占比21.3%。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AFP>250 ng/ml(HR=1.708,p=0.042),超出杭州标准(HR=2.066,p=0.006),超出米兰标准(HR=2.057,p=0.015),PVTT(HR=2.206,p=0.003),合并肌肉减少症(HR=2.153,p=0.007)均与肝癌肝移植受者的OS相关。且其中的AFP水平(p=0.011)、存在PVTT(HR=2.014,95%CI=[1.182,3.433],p=0.010)、合并有肌肉减少症(HR=1.982,95%CI=[1.129,3.479],p=0.017)是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这3个因素构建了预测肝癌肝移植受者总体生存的列线图模型。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术前合并肌肉减少症是肝癌肝移植受者OS及RFS的不利影响因素(p分别=0.007和0.041)。根据受者是否符合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本研究又对肌肉减少症进行了亚组分析。超出杭州标准且合并有肌肉减少症的肝癌肝移植受者,其OS及RFS明显劣于其余3组。最后,研究发现受者术前的BMI水平与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负相关(21.2±2.0 vs.23.7±2.7,p<0.001),BMI指数越低的人群,发生肌肉减少症的风险相对越高。第二部分:利用炎症相关蛋白质组学的数据,我们发现CHI3L1、TNFSF13B和IL-19这3种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与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相关,在肌肉减少症组及非肌肉减少症组中它们的含量分别为13271.64±3897.01 pg/ml和11400.77±3833.07 pg/ml(p=0.026),154013.92±75095.85 pg/ml和127301.49±62482.11pg/ml(p=0.026),97.03±33.57 pg/ml和81.10±38.95 pg/ml(p=0.033)。且CHI3L1与TNFSF13B含量之间存在弱相关性,相关系数r=0.37。以16500 pg/ml作为TNFSF13B含量的cut-off值,发现高TNFSF13B组受者的OS及RFS均劣于低TNFSF13B组(p均<0.001)。以13800 pg/ml作为CHI3L1含量的cut-off值,高CHI3L1组受者的OS(p=0.024)及RFS(p=0.020)均劣于低CHI3L1组。第三部分:在小鼠肝癌细胞系Hep1-6及人肝癌细胞系Huh7中过表达chi3l1可以上调肿瘤侵袭相关蛋白,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能力。成肌细胞C2C12在分化过程中,其CHI3L1表达量逐渐升高。过表达chi3l1可以提高成肌细胞C2C12的增殖能力,减少C2C12在LPS刺激下的细胞凋亡。过表达chi3l1的成肌细胞能够促进肝癌细胞上调侵袭相关蛋白,促进其迁移、侵袭能力。TNF-α或LPS引起的炎症刺激能够使C2C12细胞上调CHI3L1,使成肌相关蛋白表达升高。TNF-α预处理的C2C12能够促进肝癌细胞Hep1-6的迁移、侵袭能力,经过TNF-α预处理但敲低了chi3l1的C2C12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能力明显变弱。研究结论:术前合并肌肉减少症会增加肝癌肝移植受者的肿瘤复发率,减少受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是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炎症细胞因子CHI3L1、TNFSF13B和IL-19可以作为肌肉减少症的生物标志物,受者术前血清中高水平的CHI3L1和TNFSF13B与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不良相关,这两种炎症细胞因子有望成为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不良的预警分子。炎症刺激下成肌细胞会上调CHI3L1,后者能促进成肌细胞本身的增殖、分化、抗凋亡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
邓燕[6](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状调查及临床与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现状调查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常合并内分泌代谢异常。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历史悠久,并且在慢性代谢性疾病领域中应用广泛,但目前缺乏中医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方面的调查资料,尤其是针对西医医生的调查。因此我们开展了一项关于西医妇产科和生殖专科医生应用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情况调查,以了解其应用现状。方法:在国内最大的妇产科学术培训平台上发起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基本人口统计学资料;(2)PCOS诊治经验;(3)PCOS诊断标准选用情况;(4)PCOS相关代谢问题的评估;(5)西医治疗情况;(6)中药治疗应用情况。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以频数和百分比形式展示,采用卡方检验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分析影响PCOS诊治经验、PCOS相关代谢问题的评估、医生规范应用PCOS诊断标准和PCOS治疗相关因素。结果:共收到3213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最终纳入2328份进行统计分析。(1)基本资料:94.5%调查对象中为妇产科医生,5.5%为生殖专科医生。77.2%调查对象年龄在36岁及以上,73.8%具备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86.5%来自二级或三级医院。(2)PCOS诊治经验:95.2%调查对象诊治PCOS年数超过1年,53.5%诊治PCOS年数超过5年。69.5%调查对象年诊治PCOS例数在50例以内,23.0%在50-200例,200例以上者占7.6%。生殖科、诊治PCOS年数长、三级医院的医生年诊治PCOS例数更多。(3)PCOS诊断标准选用情况:生殖科、年诊治PCOS病例数超过200例以及三级医院的医生更倾向于选用Rotterdam标准。PCOS诊断标准规范应用率约为1/3,生殖科、诊治PCOS年数在1年以上、年诊治PCOS例数超过200例以及三级医院的医生对所选择的诊断标准的规范应用率更高。(4)PCOS相关代谢问题的评估:93.9%调查对象询问PCOS患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PCOS家族史。88.6%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糖耐量评估,其中47.7%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糖耐量检查,52.3%仅对肥胖患者进行评估。诊治PCOS年数长、年诊治PCOS例数多以及三级医院的医生更重视代谢问题评估。(5)西医治疗;对无生育要求患者的治疗,口服避孕药应用率最高(85.4%),其次是调整生活方式(75.4%),二甲双胍仅占53.4%。对有生育要求者的治疗,调整生活方式(90.8%)应用率最高,其他常用的药物依次为二甲双胍(67.5%)、克罗米芬(59.5%)、来曲唑(55.0%)。年龄、专业、PCOS诊治经验以及医院类型是相关影响因素。(6)中药治疗应用情况:70.4%调查对象应用中药治疗PCOS。年龄在56岁及以上、年诊治PCOS例数在50-200以及非三级医院的医生应用中药的比例更高。最常用的三种中成药依次为定坤丹,麒麟丸和六味地黄丸。结论:大部分妇产科和生殖科医生对PCOS诊断标准的认识不足,规范应用率低下。大部分医生在临床主动评估PCOS相关代谢问题,但一半以上的医生没有根据指南推荐进行规范化性评估。对于无生育要求患者的西医治疗,口服避孕药应用率最高,生活方式调整应用率有待提高。对于有生育要求患者的西医治疗,更多医生选择二甲双胍而非指南推荐的口服促排卵药物。提示医生的PCOS诊疗临床实践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强针对医生的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医药在PCOS治疗中应用广泛,年龄56岁及以上、年诊治PCOS例数在50-200以及非三级医院的医生应用中医药的比例更高。第二部分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试验背景和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机制不明,无根治性疗法,目前所有治疗手段均为对症治疗,最常用药物为口服避孕药,但口服避孕药可能会损害糖、脂代谢、增加血栓风险。传统中医药治疗PCOS应用范围广泛,临床观察报道有效,且副作用相对较少,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其中传统中药定坤丹治疗妇科疾病历史悠久,在PCOS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缺乏相关临床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本部分拟研究中药定坤丹单独或联合口服避孕药治疗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设计临床试验,将117名PCOS患者随机分配到三个组:中药定坤丹组(A组)、西药达英-35组(B组)和中药定坤丹联合西药达英-35组(C组),治疗3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患者月经、高雄体征、性激素、血糖和血脂变化。结果:110名患者(94.0%)完成了试验(A组36人,B组35人,C组39人)。(1)月经:A组月经规律来潮发生率为25%,B组94.3%,C组87.2%,经统计分析:A组与B组(P=0.000)、A组与C组(P=0.000)组间有显着性差异,B组与C组差异无显着性(P=0.435)。(2)高雄体征:治疗3个月后,各组痤疮评分均显着降低(P<0.001)、毛发评分均无显着变化(P>0.05),三组间痤疮评分(P=0.877)和毛发评分(P=0.255)均无显着差异。(3)性激素:治疗3个月后,B组和C组总睾酮、DHEAS、LH、LH/FSH均显着性降低(P<0.001),A组无显着性变化(P>0.05)。(4)糖代谢:治疗3个月后,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I在A组(P=0.0288)和C组(P=0.0350)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B组无明显变化(P=0.902),治疗后三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803);HOMA-IR在C组较治疗前显着性降低(P=0.04),A组(P=0.383)和B组(P=0.424)则无显着性变化,治疗后三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855);各组OGTT 2h血糖较治疗前均无显着性变化(P>0.05),治疗后三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24),A组显着低于B组(P=0.007),A组与C组,B组与C组间无显着差异。(5)脂代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各组组内变化:TC:A组显着降低,B组无显着性变化,C组显着升高;LDL-C:A和B组均显着降低,C组无显着变化;HDL-C:A组无显着变化,B组显着升高,C组无显着变化;TG:在A、B、C三组中均显着升高;FFA:A组显着下降,B组合C组无显着变化。治疗3个月后三组间比较,TC:A组显着低于B组(P=0.042)和C组(P=0.002);HDL-C:A 组显着低于 B 组(P=0.002)和 C 组(P=0.005);LDL-C:三组间无差异;TG:三组间无差异;FFA:A组显着低于B组,(P=0.004),与C组无显着性差异(P=0.147);B与C组间各项血脂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即与B组和C组相比,A组可有效降低TC和FFA;B组与C组对血脂的影响组间无差异。结论:中药定坤丹可以有效改善PCOS血糖和血脂代谢,但在改善月经周期和高雄激素血症的效果不及口服避孕药达英-35。而联合用药可有效调整月经周期和降低雄激素,同时改善血糖代谢,提示联合用药或许将成为更佳治疗方案。第三部分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础试验背景:论文第二部分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治疗PCOS,但目前缺乏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代谢组学的方法可用来研究药物干预后机体整体代谢物的变化,这种整体研究的方法与中医药理论中的整理观高度契合。本部分拟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本文第二部分临床试验中三个组110例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和3个月后的血清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分析中西药治疗对血清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影响。结果:中药定坤丹、西药达英-35以及中西药联合治疗均可引起PCOS患者血清代谢物分布发生改变。治疗3个月后,中药定坤丹组代谢物分布不同于西药达英-35和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代谢物分布与达英-35组相同。92种代谢物在三个组中呈现出相同变化趋势,包括多种氨基酸、脂肪酰胺和维生素含量升高、雄烯二酮含量降低。对治疗3个月后中、西药组代谢物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为磷脂酰胆碱和游离脂肪酸,大多数磷脂酰胆碱和游离脂肪酸在定坤丹组被下调,而在西药组下调不显着。结论:中药定坤丹与西药达英-35组对PCOS患者血清代谢物的调节存在差异,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对血清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与达英-35相同。治疗后,大多数血清代谢物,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雄烯二酮等在三个组中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与达英-35相比,定坤丹显着下调多种磷脂酰胆碱和游离脂肪酸,这可能是中药定坤丹改善PCOS代谢的作用机制之一。
许可[7](2018)在《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及其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了解贵州省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初步探索脂肪肌肉比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价值及恰当切点。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对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的20到80岁汉族及布依族人群进行了横断面调查,本研究共纳入4,553人;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标准定义代谢综合征;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脂肪肌肉比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切点。研究结果:贵州省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1.38%(男9.76%,女12.72%),布依族为4.78%(男4.43%,女5.3%)。男性脂肪肌肉比诊断切点为0.3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4和0.85。女性脂肪肌肉比诊断切点为0.55,ROC曲线下面积为0.9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3 和 0.79。研究结论:脂肪肌肉比对中国贵州省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目的:了解贵州省汉族人群中脂肪因子(glypican-4,asprosin)和肌肉因子(musclin,irisin)的水平,并探讨上述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对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的20到80岁汉族及布依族人群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身体成分、空腹血糖、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多项生理指标。在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以代谢综合征(IDF诊断标准)患者158例作为病例组,按性别与年龄1:1频数匹配,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取15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ELISA方法测量血清中各因子水平。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定义代谢综合征。计量资料2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各因子与代谢综合征患者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对危险因素综合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脂肪因子和肌肉因子断代谢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切点。结果:男性的asprosin和irisin在代谢综合征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musclin和glypican-4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usclin p=0.75,glypican-4 p=0.07)。在女性中,代谢综合征组患者仅musclin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asprosin,irisin 和 glypican-4 均显着高于对照组(asprosin p<0.01,irisin p=0.02,glypican-4 p=0.02)。asprosin和irisin随着三分位中浓度水平的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增加,其趋势在女性中存在边缘统计学意义结果(p=0.05),男性中无统计学意义(p=0.09)。在多因素Logitsic回归分析中,asprosin经过多个混杂因素校正后,第三分位浓度比第一分位浓度有更高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男性OR:5.96,95%CI(2.01-17.69);女性 OR:3.02,95%CI(1.41-6.45)]。而 irisin 和 glypican-4分别仅在校正年龄、城乡、教育水平、吸烟史、饮酒史、运动量、工作强度的模型和未校正的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分析肌肉因子和脂肪因子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男性musclin,asprosin,irisinh和glypican-4的AUC分别为:0.54,0.71,0.65 和 0.59;女性分别为:0.52,0.64,0.61 和 0.61。均以 asprosin 为最高,但上述四个因子的血清水平并不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理想指标。结论:贵州省汉族人群中,脂肪因子asprosin和肌肉因子irisin与代谢综合征呈显着正相关;首次发现脂肪因子asprosin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血清水平存在性别差异,且与绝经与否和脂肪肌肉比无关;脂肪因子:asprosin,glypican-4和肌肉因子:irisin,musclin均不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理想指标。目的:研究脂肪因子(glypican-4,asprosin)和肌肉因子(musclin,irisin)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及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3T3-L1细胞和C2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用基础培养基培养24小时。细胞贴壁后用1*PBS冲洗2遍,换含有不同浓度各种因子的培养基继续培养(每种因子的每个浓度梯度刺激8个孔,重复3次实验),不加因子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每48小时换液一次。最后加CCK-8后用酶标仪测定450nm处测吸光度来反映细胞增殖情况。结果:musclin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且除0.8μg/L刺激组外,各浓度组从12小时起就有促增殖作用(P<0.01)。0.2和0.4μg/Lmusclin刺激组分别在24小时(p=0.29)和48小时(p=0.22)时促增殖作用消失,而0.6和0.8μg/Lmusclin刺激组的促增殖作用抑制持续到72小时,其OD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pican-4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3μg/L glypican-4刺激组仅在36小时组的OD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时间点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6μg/L glypican-4刺激组在实验的12小时起对3T3-L1细胞有显着的增殖作用(P<0.01),该作用一直持续到60小时。9ug/l和12μg/L glypican-4刺激组均在24小时起表现出对3T3-L1细胞显着的增殖作用(P<0.05),且增殖作用一直持续到72小时。Asprosin和irisin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无促进或抑制作用。Asprosin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3ng/mL asprosin刺激组的OD值均高于对照组,但仅在36小时(p=0.04)和72小时(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ng/mL asprosin刺激组在24小时就表现出促进C2C12增值的作用,除60小时外,其余时间点的OD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9 ng/mLasprosin刺激组在24小时时表现出促进C2C12增值的作用,且一直持续至72小时。12ng/mL asprosin刺激组也是在24小时时促进C2C12的增殖,除48小时外,其余各时间点的OD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中首次在3T3-L1细胞上验证了脂肪因子(glypican-4,aprsoin)和肌肉因子(musclin,irisin)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作用。发现irisin和asprosin对3T3-L1细胞的增殖无促进或抑制作用;而musclin和glypican-4对3T3-L1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Asprosin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
吴希[8](2017)在《辅助降糖颗粒干预ZDF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组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由综述、文献研究及实验研究三部分构成。综述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动态、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代谢组学研究进展构成。文献研究通过对5年来收录于中国三大主要中文数据库有关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文献用药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探讨核心用药、药对、基础方等用药规律,进一步归纳总结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机。实验部分由辅助降糖颗粒对ZDF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辅助降糖颗粒对ZDF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两部分构成。[目的]探讨辅助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以及单独使用对ZD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从小分子代谢物角度探讨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及药物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及基础。[方法]8周龄雄性ZDF大鼠诱导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二甲双胍组(X)、辅助降糖颗粒组(Z)、联合组(辅助降糖颗粒+二甲双胍)(L)各12只,以及同系非糖尿病ZL组(N)大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大鼠一般情况、摄食量、体质量等变化,治疗12周后进行血糖、OGTT、糖化血清蛋白、血脂四项、空腹胰岛素等指标检测。同时各组随机抽取血清样本10个,进行GC-TOFMS检测。[结果]相对于N组,M组摄食量及体质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GTT空腹及各时间点血糖均升高(P<0.05);OGTT曲线下面积(AUC)升高(P<0.05);Fins升高及ISI下降(P<0.05);糖化血清蛋白(GSP)升高(P<0.05);TC、TG、HDL、LDL升高(P<0.05)。与M组相比,X、Z、L三组摄食量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M组大鼠体重逐渐增加,分别从8周、1 1周及12周开始X、Z及L组与M组差异持续有统计学意义(p<0.05);OGTT空腹时点Z组及L组血糖下降(P<0.05),30、60和120分钟时点L组血糖下降(P<0.05);AUC比较,X组及Z组具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组下降(P<0.05);X组、Z组的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的Fins下降(P<0.05);X组及L组ISI升高(P<0.05);X组、Z组及L组的GSP下降(P<0.05);X组、Z组及L组的TC、HDL、LDL均降低(P<0.05),三组的TG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X组,Z、L两组的摄食量及体质量组间差异均不明显;OGTT则只有L组120分钟时点血糖下降(P<0.05);X组、L组在AUC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Fins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I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组、L组的G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的TC、HDL、LDL均降低(P<0.05),TG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由5组大鼠的PCA散点图可见,M组和N组样本各自集中,分离显着。X组、Z组及L组样本各自集中,尽管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有明显分离趋势。依据代谢物与质谱检测峰的匹配度大于80%的标准,M组对N组差异代谢物显着下调的包括苏氨酸、甘氨酸、脯氨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缬氨酸、肌醇、丙氨酸、氧代脯氨酸、氨基丙二酸、磷酸盐、花生四烯酸,显着上调的包括天冬氨酸、油酸;X组对M组差异代谢物未见显着下调,显着上调的包括甘油酸、棕榈酸、乙醇酸、2-羟基丁酸、2-羟基吡啶、磷酸盐、花生四烯酸;Z组对M组差异代谢物显着下调的包括天冬氨酸,显着上调的包括甘油酸、乙醇酸、羟胺、琥珀酸、花生四烯酸;L组对M组差异代谢物显着下调的包括天冬氨酸,显着上调的包括甘氨酸、脯氨酸、棕榈油酸、异亮氨酸、肌醇、丙氨酸、磷酸盐、亚油酸、羟胺、花生四烯酸;L组对X组差异代谢物未见显着下调,显着上调的包括羟胺和花生四烯酸;L组对Z组差异代谢物未见显着下调,显着上调的包括硬脂酸、甘氨酸、棕榈油酸、异亮氨酸、肌醇、丙氨酸、磷酸盐、油酸、花生四烯酸。[结论]辅助降糖颗粒可以降低ZDF大鼠的摄食量和体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及TC、LDL。联合组可以降低摄食量和体质量、OGTT当中0’、30’、60’、120,血糖、AUC、Fins、GSP、TC、LDL,并升高ISI。联合用药相比较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更加有利于降低120’血糖、TC、LDL及改善ISI。由此得出辅助降糖颗粒可以改善T2DM大鼠摄食量、体质量及糖脂代谢,联合组除了以上作用外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对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起到增效的作用。同时代谢组学提示辅助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或者单独使用的良好药效,可能是通过干预能量代谢、氧化应激、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代谢、嘧啶代谢以及胰岛素信号传导等途径来实现的。饱和脂肪酸可以加重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具有增加饱和脂肪酸浓度的副反应,联合用药则可以避免这一不利影响。因此辅助降糖颗粒可以起到减轻副反应的作用。
康健[9](2016)在《脱氢表雄酮对饲喂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生物化学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是动物体内一种肾上腺类固醇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在血液中的主要形式是酸盐形式(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有报导指出,DHEA 具有控制脂肪沉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等生物学效应,但其具体的生物化学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DHEA在家禽、大鼠等动物具有明显的降脂效应。众所周知,机体中糖代谢与脂代谢存在密切的关系,而DHEA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的报道甚少。本研究以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下的SD大鼠为对象,研究长期灌喂DHEA对糖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旨在从糖代谢的角度阐明DHEA调控机体脂肪代谢的生物化学机制,为DHEA在人类保健和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1.脱氢表雄酮对饲喂普通日粮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6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各处理组大鼠分别灌胃0、25、50、100mg/(kg·d)的DHEA(以体质量计),连续灌胃8星期,检测大鼠血糖、肝糖原、肌糖原、相关激素水平、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及有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中剂量DHEA处理组大鼠的平均日增重、体增重、终体重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料重比有明显提高。中、高剂量的DHEA处理可明显增加肌、肝糖原含量,中剂量的DHEA可显着降低血糖水平。血清中相关激素水平结果分析表明:低剂量和高剂量DHEA处理均可增加血清中T4的水平;血清中T3的含量在中剂量的DHEA处理中有明显降低。糖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DHEA处理可显着提高6-磷酸果糖激酶2(6-phosphofructokinase2 PFK-2)活性;低剂量、中剂量DHEA处理可显着提高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PK)活性;低剂量DHEA处理可显着提高丙酮酸脱氢酶系E1(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1)活性;中剂量的DHEA可显着提高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活性;低、高剂量DHEA处理可显着增加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性。关键因子基因表达的结果分析表明:高剂量DHEA处理可显着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kinase。PEPCK)mRNA 表达水平;低剂量 DHEA处理可显着提高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ofructokinase1.PFK1)mRNA表达水平;低剂量组和高剂量中,高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mRNA表达有了明显提高;低、中剂量组中,处理显着提高了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mRNA表达;中、高剂量DHEA处理可显着提高胰岛素受体底物 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IRS-2)mRNA 表达水平;中剂量DHEA处理可显着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表达水平;高剂量DHEA处理可显着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2,GLUT-2)mRNA表达水平。以上结果提示,DHEA可通过促进葡萄糖的转运、糖原的合成、葡萄糖的有氧分解而降低血糖,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进而激活糖代谢相关信号通路而实现的。2.脱氢表雄酮对饲喂高脂日粮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6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普通日粮对照组(NCG)、高脂日粮对照组(HCG)、高脂日粮低剂量组(HLG)、高脂日粮中剂量组(HMG)和高脂日粮高剂量组(HHG),分别以0、25、50、100mg/(kg·d)剂量的DHEA(以体质量计)灌胃处理,普通日粮结照组灌胃等量的介质,连续8周。测定大鼠体重、平均日采食量、肥胖指数、血糖、肝糖原、肌糖原、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HMG处理组大鼠的体重、平均日增重、Lee’s指数和BMI均明显低于HCG处理组。高脂日粮DHEA处理组血糖水平与HCG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与HCG组相比,HMG和HHG处理组的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而HLG和HMG处理组肌糖原的含量明显升高。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HCG组相比,HMG和HHG处理组大鼠肝脏中6-磷酸果糖激酶2(6-phosphofructokinase2PFK-2)活性显着升高,HMG处理组大鼠肝脏中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活性显着升高,HLG、HMG和高HHG处理组大鼠肝脏中丙酮酸脱氢酶系E1(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E1)活性均显着升高;HMG处理组大鼠肝脏组织中高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活性显着升高,HMG和HHG处理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性显着升高。关键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结果表明:与HCG组相比较,HMG和HHG处理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磷酸烯醇式丙自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mRNA表达水平有所下降,HMG处理组大鼠肝脏中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PYGL)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提高,HMG处理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糖原合成酶2(glycogen synthase 2,GYS-2)mRNA表达水平显着提高。中剂量的DHEA可显着提高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表达水平在HMG处理组、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2,GLUT-2)mRNA表达水平在HMG和HHG处理组与HCG处理组相比有明显提高。与HCG组相比,不同剂量DHEA处理对大鼠血清中胰高血糖素(glucogan)水平均无显着变化,而在HMG和HHG组中,大鼠血清中瘦素(leptin)含量显着升高,HMG处理组大鼠血清中胰岛素(insulin)含量明显升高。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mRNA表达水平在HMG处理组、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IRS-2)mRNA表达水平在HMG和HHG处理组明显高于HCG处理组。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mRNA 表达水平在HMG处理组、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水平在HMG和HHG处理组均显着高于HCG处理组。以上结果提示,DHEA可增强葡萄糖的转运、糖原的合成、葡萄糖氧化分解,从而维持高脂日粮诱导的大鼠血糖的正常水平,且DHEA对高脂日粮诱导大鼠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增强胰岛素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而激活PI3K/Akt-PFK-2信号通路而实现。
鲁彩霞[10](2014)在《补肾化痰方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和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化痰方对痰湿型PCOS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应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索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6例,符合2003年鹿特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为痰湿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月经周期或孕激素撤退性出血第三天采集临床资料及血清样本。采用补肾化痰方(成分:黄芪,仙灵脾,苍术,茯苓,丹参,黄连)治疗3个月经周期,方药均来自江苏江阴天江中药配方颗粒配伍。受试者每个月月经周期第2 2天测定血清孕酮结果,孕酮值小于3ng/ml的受试者于月经第22天给予孕激素撤退性出血治疗,如此干预3个月经周期。干预结束后于月经或孕激素撤退性出血第三天完善临床资料和血清样本采集。血清于-8 0摄氏度冰箱保存待试验结束后统一进行血脂、性腺激素的检测,并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筛选补肾化痰方治疗痰湿型P C O S前后血清代谢组学差异物。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①补肾化痰方治疗PCOS患者3个月经周期后,PCOS患者中医体质痰湿证候评分显着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补肾化痰方治疗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显着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③补肾化痰方治疗后空腹血糖、60min血糖和HOM A-IR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④补肾化痰方治疗后CHOL、LDL-C和ApoB水平显着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⑤补肾化痰方治疗后,体重、BMI、臀围、腰围,黑棘皮评分显着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⑥补肾化痰方治疗过程中,有6例妊娠,共98个月经周期,发生12个排卵周期,周期排卵率为12.2%。⑦补肾化痰方干预过程中,每个月进行定期随访,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记录,干预结束后,检测肝功、肾功安全性指标,也未发现对肝、肾功能的不良反应。⑧亚组分析临床基线水平显示:P C O S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组SHBG水平低于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COS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血症组的OGTT试验30min、60min葡崔萄糖水平、空腹、30min、60min、1 20min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及HOMA-IR均高于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COS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血症组HDL-C水平低于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而TG、ApoB水平高于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PCOS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血症组腰臀比WHR高于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根据筛选出的差异变量,补肾化痰方治疗后共计鉴定出4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途径。补肾化痰方治疗后,与脂质代谢有关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显着下降,磷脂酰胆碱水平显着升高,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鸟氨酸水平显着升高,甘氨酸水平显着下降。亚组分析代谢组学差异物显示: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PCOS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血症组共鉴定出32个显着性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途径。与脂质代谢相关的游离脂肪酸(FFA20:0、FFA22:0、FFA24:0、FFA 24:1和FFA 24:2)水平;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2:0、磷脂酰胆碱(PC32:0、PC3 2:1、PC32:2、PC33:1、PC34:2、PC34:3、PC34:4、PC36:1、PC36:2、PC36:3、PC36:4、PC36:5、PC36:6、PC38:6、PC38:7、PC40:5)、磷脂酰乙醇胺 PE40:5、神经鞘磷脂(SM34:0、SM34:1、SM34:2、SM36:2、SM(d18:1/14:0)和 SM(d18:1/15:0))水平高于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血症组,具有显着性差异;与氨基酸代谢有关蛋氨酸和苯丙氨酸水平低于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而与嘌呤代谢有关的尿酸水平高于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补肾化痰方可显着降低痰湿型PCOS患者中医体质痰湿证候评分,改善PCOS痰湿证候。(2)补肾化痰方通过改善痰湿型PCOS患者性激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痰湿型PCOS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和臀围,改善黑棘皮外在体征。(3)补肾化痰方可降低痰湿型PCOS患者关于脂质代谢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揭示补肾化痰方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4)在干预结束后发现,PCOS胰岛素抵抗伴/不伴高胰岛素血症两组间的临床血清学指标和体格检查存在差异,PCOS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组SHBG、HDL-C水平低于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PCOS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血症组空腹、30min、60min、120min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曲线下面积、HOMA-IR、TG、ApoB水平和腰臀比均高于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5)在干预结束后发现,PCOS胰岛素抵抗伴/不伴高胰岛素血症两组间的血清代谢物存在差异,PCOS胰岛素抵抗伴高胰岛素血症组尿酸、游离脂肪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鞘磷脂水平高于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而蛋氨酸、苯丙氨酸水平低于PCOS胰岛素抵抗不伴高胰岛素血症组。
二、Effect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on insulin a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sulin-induced resistance in C_2C_(12) muscle cell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on insulin a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sulin-induced resistance in C_2C_(12) muscle cells(论文提纲范文)
(1)PGC-1β在应激肉鸡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应激与骨骼肌能量代谢 |
1.1.1 应激的概念 |
1.1.2 应激与骨骼肌葡萄糖代谢 |
1.1.3 应激与骨骼肌脂肪代谢 |
1.1.4 应激与骨骼肌蛋白质代谢 |
1.1.5 应激与线粒体能量代谢 |
1.2 线粒体 |
1.2.1 线粒体的发现与分布 |
1.2.2 线粒体的功能 |
1.2.3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
1.2.4 线粒体的生物发生 |
1.3 PGC-1 |
1.3.1 PGC-1家族概述 |
1.3.2 PGC-1与线粒体 |
1.3.3 PGC-1调控线粒体生物发生的机制 |
1.3.4 调控PGC-1激活的因素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AA肉仔鸡 |
2.1.2 SPF鸡胚 |
2.1.3 试验试剂 |
2.1.4 试验耗材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1.6 工具软件与数据库 |
2.1.7 PCR引物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一皮质酮对肉鸡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2.2.2 试验二皮质酮对成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2.2.3 试验三PGC-1β对成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2.2.4 试验四PGC-1β表达对成肌细胞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2.5 试验五PGC-1β对皮质酮处理成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2.3 检测方法 |
2.3.1 线粒体功能指标的测定 |
2.3.2 线粒体数量指标的测定 |
2.3.3 细胞活力测定 |
2.3.4 细胞转染 |
2.3.5 蛋白质组学 |
2.3.6 氧化损伤指标的检测 |
2.3.7 透射电镜超薄切片制备 |
2.3.8 相关基因mRNA丰度的测定 |
2.3.9 蛋白水平的检测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皮质酮对肉鸡骨骼肌发育的影响 |
3.1.1 皮质酮对生长前期肉鸡骨骼肌发育的影响 |
3.1.2 皮质酮对生长后期肉鸡骨骼肌发育的影响 |
3.2 皮质酮对肉鸡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3.2.1 皮质酮对生长前期肉鸡骨骼肌线粒体的影响 |
3.2.2 皮质酮对生长后期肉鸡骨骼肌线粒体的影响 |
3.3 皮质酮对成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3.3.1 皮质酮对成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3.3.2 皮质酮对成肌细胞PGC-1家族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PGC-1β对成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3.4.1 PGC-1β敲减对成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3.4.2 PGC-1β过表达对成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3.5 PGC-1β表达对成肌细胞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3.5.1 PGC-1β敲减和过表达调控共差异蛋白分析 |
3.5.2 GO注释 |
3.5.3 Pathway代谢通路注释 |
3.6 PGC-1β对皮质酮处理成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3.6.1 PGC-1β对皮质酮处理成肌细胞PGC-1家族表达的影响 |
3.6.2 PGC-1β对皮质酮处理成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3.6.3 PGC-1β对皮质酮处理成肌细胞线粒体数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皮质酮处理对肉鸡骨骼肌发育的影响 |
4.2 皮质酮处理对肉鸡骨骼肌和成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4.3 皮质酮调控骨骼肌线粒体数量变化具有组织特异性 |
4.4 PGC-1β参与了皮质酮对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调控 |
5 结论 |
6 创新与展望 |
6.1 课题创新 |
6.2 研究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2)细胞自噬在运动干预延缓衰老性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名词缩略表 |
1 引言 |
1.1 衰老性肌萎缩的研究现状 |
1.1.1 细胞自噬与衰老性肌萎缩 |
1.1.2 泛素化与衰老性肌萎缩 |
1.1.3 凋亡与衰老性肌萎缩 |
1.1.4 能量代谢与衰老性肌萎缩 |
1.1.5 线粒体质量控制与衰老性肌萎缩 |
1.2 运动与衰老性肌萎缩 |
1.3 运动与细胞自噬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假设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动物及分组 |
2.1.1 运动干预通过诱导自噬延缓衰老性肌萎缩 |
2.1.2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氯喹对衰老小鼠骨骼肌的损害 |
2.1.3 抗阻运动加剧Beclin1 基因骨骼肌条件性敲除小鼠肌萎缩 |
2.2 运动方案 |
2.2.1 运动干预通过诱导自噬延缓衰老性肌萎缩 |
2.2.2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氯喹对衰老小鼠骨骼肌的损害 |
2.2.3 抗阻运动加剧Beclin1 基因骨骼肌条件性敲除小鼠肌萎缩 |
2.3 实验技术路线图 |
2.3.1 运动干预通过诱导自噬延缓衰老性肌萎缩 |
2.3.2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氯喹对衰老小鼠骨骼肌的损害 |
2.3.3 抗阻运动加剧Beclin1 基因骨骼肌条件性敲除小鼠肌萎缩 |
2.4 实验动物取材 |
2.5 HE染色 |
2.5.1 .主要仪器 |
2.5.2 主要试剂 |
2.5.3 HE染色实验步骤 |
2.6 透射电镜观察 |
2.6.1 主要仪器 |
2.6.2 主要试剂 |
2.6.3 透射电镜实验步骤 |
2.7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 |
2.7.1 主要仪器 |
2.7.2 主要试剂 |
2.7.3 组织蛋白提取 |
2.7.4 SDS-PAGE电泳 |
2.8 DNA提取及电泳 |
2.8.1 主要仪器 |
2.8.2 主要试剂 |
2.8.3 DNA提取及电泳步骤 |
2.9 统计学分析 |
3 运动干预通过诱导细胞自噬延缓衰老性肌萎缩 |
3.1 研究结果 |
3.1.1 运动干预逆转衰老大鼠骨骼肌重量/体重下降 |
3.1.2 运动干预改善衰老大鼠骨骼肌形态 |
3.1.3 运动干预改善衰老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 |
3.1.4 运动干预提高衰老大鼠骨骼肌细胞自噬水平 |
3.1.5 运动干预降低衰老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 |
3.1.6 运动干预降低衰老大鼠骨骼肌E3 泛素连接酶表达 |
3.1.7 运动干预抑制衰老大鼠Akt/Fox O3a信号通路 |
3.1.8 运动干预激活衰老大鼠AMPK/PGC-1α信号通路 |
3.1.9 运动干预促进衰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 |
3.2 讨论 |
3.2.1 运动干预改善衰老大鼠骨骼肌质量及形态结构 |
3.2.2 运动干预激活衰老大鼠骨骼肌细胞自噬并抑制细胞凋亡 |
3.2.3 运动干预抑制衰老大鼠骨骼肌细胞泛素化并改善能量代谢 |
3.2.4 运动干预改善衰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质量控制 |
3.3 小结 |
4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氯喹对衰老小鼠骨骼肌的损伤 |
4.1 研究结果 |
4.1.1 长期抗阻运动逆转实验小鼠骨骼肌重量/体重下降 |
4.1.2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实验小鼠骨骼肌形态 |
4.1.3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实验小鼠骨骼肌超微结构 |
4.1.4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实验小鼠骨骼肌细胞自噬障碍 |
4.1.5 长期抗阻运动降低实验小鼠骨骼肌细胞凋亡 |
4.1.6 长期抗阻运动降低实验小鼠骨骼肌E3 泛素连接酶表达 |
4.1.7 长期抗阻运动对实验小鼠Akt/Fox O3a信号通路的影响 |
4.1.8 长期抗阻运动对实验小鼠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
4.1.9 长期抗阻运动促进实验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 |
4.2 讨论 |
4.2.1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实验小鼠骨骼肌质量及形态结构 |
4.2.2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实验小鼠细胞自噬障碍并抑制细胞凋亡 |
4.2.3 长期抗阻运动抑制实验小鼠骨骼肌泛素化并改善能量代谢 |
4.2.4 长期抗阻运动改善实验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质量控制 |
4.3 小结 |
5 抗阻运动加剧Beclin1 基因骨骼肌条件性敲除小鼠肌萎缩 |
5.1 研究结果 |
5.1.1 骨骼肌表达Cre重组酶小鼠鉴定 |
5.1.2 Beclin1 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鉴定 |
5.1.3 骨骼肌Beclin1 条件性敲除小鼠的繁殖与鉴定 |
5.1.4 抗阻运动降低BECN1~(cKO)小鼠骨骼肌重量/体重 |
5.1.5 抗阻运动损伤BECN1~(cKO)小鼠骨骼肌形态 |
5.1.6 抗阻运动损伤BECN1~(cKO)小鼠骨骼肌超微结构 |
5.1.7 抗阻运动促进BECN1~(cKO)小鼠骨骼肌细胞凋亡 |
5.1.8 抗阻运动促进BECN1~(cKO)小鼠骨骼肌E3 泛素连接酶表达 |
5.1.9 抗阻运动对BECN1~(cKO)小鼠Akt/Fox O3a信号通路的影响 |
5.1.10 抗阻运动对BECN1~(cKO)小鼠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
5.1.11 抗阻运动降低BECN1~(cKO)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 |
5.2 讨论 |
5.2.1 抗阻运动加剧BECN1~(cKO)小鼠骨骼肌萎缩 |
5.2.2 抗阻运动加剧BECN1~(cKO)小鼠骨骼肌细胞凋亡 |
5.2.3 抗阻运动促进BECN1~(cKO)小鼠骨骼肌泛素化及降低能量代谢 |
5.2.4 抗阻运动加剧BECN1~(cKO)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质量控制紊乱 |
5.3 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主要创新 |
6.3 研究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胰岛素抵抗下DHA和EPA对肌肉因子介导白色脂肪褐变的作用及基于Ca2+通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研究假设 |
技术路线 |
创新性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DHA和EPA对IR小鼠肌肉因子及其介导的白色脂肪褐变的作用 |
第一节 IR动物模型的建立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膳食补充DHA/EPA对IR小鼠糖脂代谢、皮下脂肪褐变及肌肉因子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DHA和EPA对IR肌管细胞肌肉因子及其介导的白色脂肪褐变的作用 |
第一节 DHA/EPA干预对IR肌管细胞表达和分泌肌肉因子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DHA/EPA刺激产生的肌肉因子对IR脂肪细胞褐变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HA和EPA调控肌肉因子介导的白色脂肪褐变的机制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本章小结 |
全文讨论 |
一、高脂膳食、饱和脂肪酸及促炎因子干预可有效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 |
二、DHA和EPA通过Ca~(2+)信号通路刺激肌肉因子的表达和分泌 |
三、刺激肌肉因子表达和分泌是DHA和EPA介导白色脂肪褐变的分子机制 |
四、DHA和EPA在调节肌肉因子介导的白色脂肪褐变中可能存在作用差异 |
五、DHA和EPA通过调节肌肉因子介导的白色脂肪褐变改善IR |
六、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抗体信息及使用情况 |
附录2 相关引物序列 |
附录3 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膳食相关风险模型构建及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COPD患者膳食质量调查及其肌肉衰减综合征风险模型构建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血浆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与装置 |
1.3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4 具体实验方法 |
1.5 数据分析方法 |
1.6 质量控制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氨基酸对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作用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研究创新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代谢标志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肌肉减少症和炎症细胞因子CHI3L1对肝移植受者肝癌复发的预警价值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1 第一部分 肌肉减少症对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2 第二部分 炎症相关蛋白质组学揭示肌肉减少症影响肝癌肝移植术预后的关键分子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第三部分 成肌细胞在炎症刺激下通过CHI3L1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6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肌肉减少症对原发性肝癌预后的评估价值 |
1 肌肉减少症的定义及评估方式 |
2 发病机理 |
3 肌肉减少症与肝癌之间的关系 |
4 干预手段 |
5 总结与展望 |
6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状调查及临床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现状调查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 调查对象 |
2. 调查设计 |
3. 数据收集 |
4. 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1. 基本信息 |
2. PCOS诊治经验 |
3. PCOS诊断标准的应用情况 |
4. PCOS相关代谢问题评估 |
5. 常见西医治疗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6. 中药治疗应用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7. 最常用的中药处方 |
四、讨论 |
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点分析 |
2. PCOS诊治经验 |
3. PCOS诊断标准的应用情况 |
4. PCOS相关代谢问题评估 |
5. 常见西医治疗方法的应用现状和相关因素分析 |
6. 中药治疗的应用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
7. 最常用的中药处方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试验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目的 |
2. 试验设计 |
3. 试验对象 |
4. 试验药物和分组 |
5. 实施步骤 |
6. 观察指标 |
7. 临床试验工作流程 |
8. 不良事件与严重不良事件 |
9. 质量控制 |
10. 伦理审查 |
11. 统计分析 |
三、结果 |
1. 实验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 |
3. 疗效指标分析 |
4. 安全性指标分析 |
四、讨论 |
1. 月经周期、高雄体征和性激素 |
2. 血糖 |
3. 血脂 |
4.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的基础试验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标本采集 |
2. 代谢组学分析 |
3. 代谢物的鉴定 |
4. 统计分析 |
三、结果 |
1. 治疗前后三组代谢物分布变化 |
2. 治疗前后组内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 |
3. 治疗后组间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 |
四、讨论 |
1. 治疗前后三组代谢物分布变化 |
2. 治疗前后组内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 |
3. 治疗后组间差异性代谢物和代谢通路 |
4.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五、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三组治疗前后所有差异性代谢物汇总 |
附录2. 三组治疗前后变化方向一致的差异性代谢物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试验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及其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表 第一部分 |
脂肪肌肉比:预测中国贵州省人群代谢综合征的人体测量学指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不足与展望 第二部分 |
脂肪细胞因子和肌肉细胞因子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不足与展望 第三部分 |
脂肪因子和肌肉因子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及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
(8)辅助降糖颗粒干预ZDF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组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动态 |
1. 炎症与胰岛素抵抗 |
2. 组织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 |
3. 肥胖、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 |
4. 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 |
5. 内质网应激与胰岛素抵抗 |
6.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 |
7. 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 |
8. 微量元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 |
9. 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 |
10. 其他 |
11.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1. 古文献中对糖尿病病因病机和治疗的认识 |
2. 中医药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药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 代谢组学概念及流程 |
2. 代谢组学与糖尿病的研究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胰岛素抵抗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辅助降糖颗粒对ZDF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辅助降糖颗粒对ZDF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9)脱氢表雄酮对饲喂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生物化学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糖代谢概述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
1. 糖的生理功能 |
1.1 糖是动物机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
1.2 糖是动物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
1.3 糖是动物机体重要功能物质 |
1.4 血糖 |
2. 糖代谢及其调节 |
2.1 糖原代谢 |
2.1.1 糖原的分解代谢 |
2.1.2 糖原的合成 |
2.2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
2.2.1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
2.2.2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
2.3 糖异生途径 |
3. 糖代谢调切相关信通路 |
3.1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 |
3.1.1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与调控 |
3.1.2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糖代谢 |
3.2 cAMP/PKA/CREB信号传导通路 |
3.2.1 cAMP/PKA/CRE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与调控 |
3.2.2 cAMP/PKA/CREB信号传导通路与糖代谢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脱氢表雄酮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
1. DHEA的合成、代谢与分布 |
2 DHEA的生物学功能 |
2.1 DHEA对代谢的影响 |
2.2 DHEA与抗衰老和抗氧化 |
2.3 DHEA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2.4 DHEA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
2.5 DHEA对骨质代谢的影响 |
3 DHEA与糖代谢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脱氢表雄酮对饲喂普通日粮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其处理 |
1.2 血糖及糖原含量检测 |
1.3 相关内分泌激素的检测 |
1.4 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检测 |
1.5 Real-time PCR检测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HEA对大鼠体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的影响 |
2.2 DHEA对大鼠血糖、糖原和血清中胰岛素含量的影响 |
2.3 DHEA对大鼠糖代谢部分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2.4 DHEA对糖代谢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2.4.1 DHEA对糖异生途径关键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
2.4.2 DHEA对糖原代谢途径关键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
2.4.3 DHEA对葡萄糖运转载体mRNA水平的影响 |
2.4.4 DHEA对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mRNA水平的影响 |
2.4.5 DHEA对葡萄糖分解途径中关键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脱氢表雄酮对饲喂高脂日粮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其处理 |
1.2 血糖及糖原含量检测 |
1.3 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检测 |
1.4 相关内分泌激素的检测 |
1.5 Real-time PCR检测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HEA对高脂日粮诱导的大鼠体重、平均日增重、BMI及Lee's指数的影响 |
2.2 DHEA对高脂日粮诱导的大鼠血糖和糖原含量的影响 |
2.3 DHEA对高脂日粮诱导的大鼠糖代谢部分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2.4 DHEA对高脂日粮诱导的大鼠糖代谢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 |
2.5 DHEA对高脂日粮诱导的大鼠糖代谢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2.5.1 DHEA对糖异生途径关键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
2.5.2 DHEA对糖原代谢途径关键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
2.5.3 DHEA对葡萄糖运转载体mRNA水平的影响 |
2.5.4 DHEA对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mRNA水平的影响 |
2.5.5 DHEA对肝脏中PI3K和AKT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10)补肾化痰方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和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多囊卵巢综合征概述 |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 |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 |
1.2.1 垂体功能紊乱 |
1.2.2 高雄激素 |
1.2.3 胰岛素抵抗 |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评估 |
1.4 胰岛素抵抗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障碍 |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紊乱 |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近期影响与远期并发症 |
1.7.1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1.7.2 多囊卵巢综合征远期并发症 |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干预治疗 |
1.9.1 生活方式干预 |
1.9.2 胰岛素增敏剂 |
1.9.3 补充替代医学 |
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概述 |
2.1 多囊卵巢综合征“痰瘀胞宫”理论基础 |
2.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
2.2.1 肾虚温化失职 |
2.2.2 脾虚运化失司 |
2.2.3 肝郁疏泄失常 |
2.2.4 痰、瘀-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因素 |
2.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 |
2.3.1 辨证论治 |
2.3.2 专方治疗 |
2.3.3 中药人工周期 |
2.4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预防 |
2.4.1 调体治未病 |
2.4.2 促进生育,改善生殖结局 |
2.4.3 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3. 代谢组学研究概述 |
3.1 代谢组学简介 |
3.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
3.3 代谢组学的应用领域 |
3.3.1 代谢组学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3.3.2 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4.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组学研究 |
4.1 代谢组学在PCOS诊断中的应用 |
4.2 代谢组学在PCOS治疗中的应用 |
4.3 代谢组学与PCOS风险预测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
1.2.2 中医痰湿证型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纳入 |
2.1.1 纳入方法 |
2.1.2 干预措施 |
2.2 临床数据的采集 |
2.2.1 病史情况 |
2.2.2 体格检查 |
2.3 血清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
2.4 血清标本检测 |
2.4.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 统计学方法 |
4. 知情同意与伦理 |
5. 研究结果 |
5.1 补肾化痰方治疗前后痰湿证评分变化 |
5.2 补肾化痰方治疗前后性腺激素水平变化 |
5.3 补肾化痰方治疗前后OGTT试验葡萄糖、胰岛素水平变化 |
5.4 补肾化痰方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 |
5.5 补肾化痰方治疗前后体格检查各指标变化 |
5.6 补肾化痰方治疗对排卵和妊娠的影响 |
5.7 补肾化痰方对安全性指标的的影响 |
5.8 亚组分析 |
6. 讨论 |
6.1 补肾化痰方配伍原则及相关研究 |
6.1.1 补肾化痰方配伍原则及特色 |
6.1.2 补肾化痰方诸药现代药理研究 |
6.1.3 “补肾化痰方”前期实验研究 |
6.2 补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
6.2.1 补肾化痰方对PCOS女性痰湿证候的影响 |
6.2.2 补肾化痰方对PCOS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6.2.3 补肾化痰方对PCOS女性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
6.2.4 补肾化痰方对PCOS女性血脂水平的影响 |
6.2.5 补肾化痰方对PCOS女性体格检查的影响 |
6.4.6 补肾化痰方对PCOS女性排卵、妊娠的影响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 样品的收集及预处理 |
3. 代谢组学分析 |
4. 数据提取与分析 |
5. 结果 |
5.1 补肾化痰方治疗PCOS女性治疗前后代谢物差异图谱模式识别 |
5.2 补肾化痰方治疗PCOS女性治疗前后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5.3 补肾化痰方治疗PCOS女性治疗前后血清样本差异物总结 |
5.3.1 补肾化痰方治疗前后血清样本差异物结 |
5.3.2 IR不伴HI组、IR伴HI组代谢差异物总结 |
6 讨论 |
6.1 脂质代谢 |
6.1.1 游离脂肪酸 |
6.1.2 溶血磷脂酰胆碱 |
6.1.3 磷脂酰胆碱与磷脂酰乙醇胺 |
6.1.4 神经鞘磷脂 |
6.2 氨基酸代谢 |
6.2.1 甘氨酸 |
6.2.2 鸟氨酸 |
6.2.3 蛋氨酸 |
6.2.4 苯丙氨酸 |
6.3 嘌呤代谢 |
6.3.1 尿酸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Effect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on insulin a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sulin-induced resistance in C_2C_(12) muscle cells(论文参考文献)
- [1]PGC-1β在应激肉鸡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D]. 李盛.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细胞自噬在运动干预延缓衰老性肌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曾正中. 武汉体育学院, 2021(12)
- [3]胰岛素抵抗下DHA和EPA对肌肉因子介导白色脂肪褐变的作用及基于Ca2+通路的机制研究[D]. 魏文婷.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4]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膳食相关风险模型构建及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D]. 裴华莲.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 [5]肌肉减少症和炎症细胞因子CHI3L1对肝移植受者肝癌复发的预警价值及其机制研究[D]. 陈樽. 浙江大学, 2020(01)
- [6]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状调查及临床与基础研究[D]. 邓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及其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 许可.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8]辅助降糖颗粒干预ZDF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组学机制研究[D]. 吴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9]脱氢表雄酮对饲喂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生物化学机制的研究[D]. 康健.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10]补肾化痰方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和代谢组学研究[D]. 鲁彩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