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隔药饼灸对老年人垂体-甲状腺、性腺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健濠[1](2020)在《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灵龟八法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穴灸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组织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灵龟八法预防组,神阙预防组,灵龟八法治疗组,神阙治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其余5组大鼠连续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在造模的同时,预防组分别予以灵龟八法开穴灸和神阙穴灸,连续42天。造模结束后,治疗组分别予以灵龟八法开穴灸和神阙穴灸,连续28天。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含量水平;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NF-κB、NF-κB P65和IκBα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NF-κB P65、IκBα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显着升高(P<0.01);灵龟八法预防组、神阙预防组、灵龟八法治疗组、神阙治疗组4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两预防组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大鼠脾脏组织中NF-κB、NF-κB P65、IκBαm 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灵龟八法预防组、神阙预防组、灵龟八法治疗组、神阙治疗组4组大鼠脾脏组织中NF-κB、NF-κB P65、IκBαm 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两预防组脾脏组织中NF-κB、NF-κB P65m RN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大鼠脾脏组织中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灵龟八法预防组、神阙预防组、灵龟八法治疗组、神阙治疗组4组大鼠脾脏组织中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两预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灵龟八法开穴灸和神阙穴灸均能降低衰老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水平。(2)灵龟八法开穴灸和神阙穴灸均能降低衰老大鼠脾脏组织中NF-κB、NF-κB P65、IκBαm RNA的表达,抑制NF-κB P65、IκBα蛋白的磷酸化。(3)灵龟八法开穴灸和神阙穴灸对衰老大鼠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灵龟八法开穴灸对衰老大鼠的预防作用可能要优于神阙穴灸。(4)灵龟八法延缓衰老的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有关。
赵丽君[2](2020)在《针灸“心身同调”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优甲乐对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心”、“身”两个方面总体健康状况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减提供一种“心身同调”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符合课题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优甲乐组)与治疗组(针灸结合优甲乐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甲功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积分。并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客观、准确评价针灸结合优甲乐对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减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课题纳入患者72例,在研究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各脱落4例,共计脱落8例,实际最终完成64例,每组32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HAMD量表评分、甲功(TSH、FT3、FT4)、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医症候积分比较:(1)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侯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各项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项目畏寒肢冷、神疲倦怠、腰膝酸软、颜面或肢体浮肿、纳呆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6个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肤粗糙、健忘方面无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上述6项积分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肤粗糙、健忘两项症状无差异(P>0.05)。4.甲功(TSH、FT3、FT4)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TSH、FT3、FT4检验结果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TSH、FT3、FT4三项检验结果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AMD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针灸结合优甲乐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减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优甲乐。2.针灸结合优甲乐口服疗法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畏寒肢冷、神疲倦怠、腰膝酸软、颜面或肢体浮肿、纳呆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甲功(TSH、FT3、FT4)、HAMD量表积分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优甲乐。3.对于肌肤粗糙、健忘两项中医单项症候,两种疗法均无明显改善。
张亚微,王海泉,尚颖,程宽,罗萌萌,王伟,王娜娜[3](2019)在《艾灸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艾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常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笔者通过对艾灸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检索,发现艾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激素水平,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希望对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有所帮助,现报道如下。
夏云,文钱,孙冰,姜鹏,娄必丹[4](2018)在《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尿失禁程度及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排尿次数及临床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差值及临床症状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武帅,高天舒[5](2016)在《灸法辨治甲状腺功能减退》文中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归属"虚劳""虚损""水肿""痴呆"等范畴,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多由情志内伤、水土失宜、饮食劳倦,及误治失治等所致。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以致运化失司,生化乏源,气化无权,多脏腑功能失调,形成虚劳。单纯甲状腺激素长期替代治疗,可使甲状腺功能正常但持续有症状,副反应常发。灸法不仅具有温热效应,还可通过光谱辐射、生物热及生物非热效应等刺激腧穴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免疫等变化调整机体以达防治疾病目的,可改善症状,增强垂体、甲状腺合成分泌功能。有报告艾灸脾俞、肾俞、命门,隔药饼灸大椎、双侧肾俞、双侧脾俞、膻中、中脘、神阙、关元、双侧足三里,增强垂体、甲状腺的合成分泌功能,促进老年机体代谢,增加机体机能活动。
任大蔚[6](2014)在《艾灸刺激不同穴组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艾灸刺激由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肾阳虚大鼠的四个不同穴组,分别观察艾灸“肾俞、关元”,“肾俞、足三里”,“关元、足三里”,“肾俞、关元、足三里”四组穴位对肾阳虚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的含量的不同影响。探讨艾灸对于因使用氢化可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的肾阳虚证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寻一组最佳的治疗配穴处方,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动物实验为临床上在治疗相关疾病时提供一些取穴参考。材料与方法:将健康的SD大鼠以25mg/Kg·d的标准在其双后肢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以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造模时间持续14d。本次实验的分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造模阶段,将健康的SD大鼠借助随机数字表的帮助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8只)、造模组(52只)。第二阶段当造模完成后,首先将造模组里已经死亡的大鼠与不能坚持后续艾灸治疗的大鼠排除,然后把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同样按随机数字表分成5组(每组8只),分别是肾阳虚模型组、艾灸治疗1组、艾灸治疗2组、艾灸治疗3组、艾灸治疗4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组从第15d开始,艾灸1组温和灸大鼠的“肾俞”、“关元”两穴,艾灸2组温和灸大鼠的“肾俞”、“足三里”两穴,艾灸3组温和灸大鼠的“足三里”、“关元”两穴,艾灸4组温和灸大鼠的“肾俞”、“关元”,“足三里”三穴。艾灸每日进行一次,需要连续灸14d。第29d,对所有大鼠从腹主动脉中提取血液并且分离出血清。得到血清之后,需要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结果:1.大鼠造模后表现出了一定的阳虚状态,有反应迟钝、蜷缩、畏寒、体毛疏松、多尿、泄泻等变化。经检测后得知造模使得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ACTH、皮质酮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的大鼠比较有明显降低。说明造模成功。2.四个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CTH含量同模型组大鼠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其中艾灸4组的提高幅度最大(P<0.05)。艾灸4组“肾俞、关元、足三里”的治疗效果强于其余三组(P<0.05)。艾灸1组“肾俞、关元”的治疗效果稍弱于艾灸4组,强于其余两组(P<0.05)。3.四个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同模型组大鼠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其中艾灸4组的提高幅度最大(P<0.05)。艾灸4组“肾俞、关元、足三里”的治疗效果强于其余三组(P<0.05)。艾灸1组“肾俞、关元”的治疗效果稍弱于艾灸4组,强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1.艾灸刺激不同穴组均能改善肾阳虚大鼠HPA轴抑制状态。2.艾灸4组(肾俞、关元、足三里)对肾阳虚大鼠的治疗效果最好。3.在三个双穴组中,艾灸1组(肾俞、关元)对肾阳虚大鼠的治疗效果比其余两组效果好。
李林[7](2014)在《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床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指标的评价,来探讨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结合优甲乐组)与对照组(优甲乐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的变化情况来判定临床疗效。治疗3个疗程后,对所有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及甲状腺功能五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五项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针灸结合优甲乐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疗效显着。2.针灸治疗能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3.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具有疗效显着、无毒副作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黄德才[8](2014)在《灸法美容相关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总结灸法美容的理论基础、宝贵经验、疗效特点及作用机制;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探究现代临床应用中的腧穴配伍及治法结合规律,以促进灸法美容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灸法美容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1979年至2013年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有关灸法美容、灸法机制和常见损容性疾病临床研究的文献,并采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阅相关着作。经过人工筛查,剔除重复和不合格文献。对灸法美容相关理论和灸法机制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和总结。对常见损容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le和Spss Clementine12.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和Apriori关联分析。结果:(1)频次统计结果显示:悬灸的使用频次最高,在斑秃的治疗中为15次,痤疮的治疗中为8次,分别占其灸法总频次的53.57%和32.0%。其次为隔物灸(隔姜灸),再次为点灸,其他灸法的使用较少;阿是穴是两种疾病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分别为25次和13次,占其总频次的43.86%和20.31%。(2)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灸法治疗斑秃的文献中,“悬灸-梅花针”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均为最高,分别为48.148%和86.667%;“肾俞-阿是穴”、“脾俞-肾俞”、“神门-阿是穴”的支持度最高均为14.815%。在灸法治疗痤疮的文献中,“悬灸-针刺”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分别为27.273%和75.0%;“气海-关元”、“足三里-阿是穴”的支持度最高,均为18.182%,且两者的置信度分别为100%和66.667%。结论:(1)灸法美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灸法的特殊治疗作用为基础,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2)灸法治疗损容性疾病疗效显着,以悬灸在斑秃和痤疮的治疗中使用率最高,隔物灸(隔姜灸)次之。(3)阿是穴是灸法治疗斑秃和痤疮使用率最高的腧穴,表明灸法的局部治疗作用是其治疗斑秃和痤疮的关键。(4)“悬灸-梅花针”是灸法治疗斑秃的最佳治法组合。
赵静洁,马文珠[9](2011)在《艾灸干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本文以内分泌代谢疾病为切入点,综合近10年来相关临床研究,对艾灸干预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和分析。
叶时镜[10](2010)在《艾灸延缓衰老的理论探微》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将通过对古今关于衰老、灸法以及近十年艾灸抗衰文献的研究,从理论上探讨、研究灸法延缓衰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为有效延缓衰老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可行性借鉴。方法:在认真查阅和研读有关衰老和灸法的古医籍文献如《黄帝内经》,魏晋·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窦材的《扁鹊心书》和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等的基础上,结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维普期刊数据库)对近十年有关衰老、灸法及灸法延缓衰老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归纳。比较古今关于衰老、灸法以及艾灸延缓衰老的异同点。1目前对于衰老的自由基损伤及酶类衰老学说的研究最多最广泛,其次是端粒衰老学说与神经内分泌学说,但是这些学说都不能完整的解释人体衰老的整个过程;2目前对于灸法抗衰老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衰老产生机理的各个方面当中,同时灸法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各个层面都有很好的良性的调整作用;3灸法在近代中医药延缓衰老领域占据的比例远远少于中药和针刺延缓衰老的研究;而灸法特别是瘢痕灸在古代延缓衰老方面,应用广泛并且认为是延缓衰老的最好方法;4现代用于延缓衰老,艾灸的方法主要以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为主,而古代最常用的是瘢痕灸法;5补脾益肾法是古代延缓衰老的治疗大法,而壮阳在现代灸法抗衰老应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6现代抗衰老督脉的穴位应用较多,而古代医家多采用任脉以及足阳明经的三里穴。1衰老是一种整体的生理病理的复杂的过程。2灸法是较好的抗衰老的方法。3灸法抗衰老的研究及应用应引起人们的重视。4艾灸的方法以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为主。5壮阳补脾益肾法是现代灸法抗衰老的治疗原则。6现代抗衰老、保健灸的主穴是足三里、肾俞、命门、百会、大椎、关元、悬钟、神阙。7从理论上得出灸法适合于抗衰老的临床应用。
二、隔药饼灸对老年人垂体-甲状腺、性腺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隔药饼灸对老年人垂体-甲状腺、性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灵龟八法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现代医学对衰老的研究 |
1.1 关于衰老的主要学说 |
1.2 现代医学延缓衰老的方式 |
2.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
2.1 中医学关于衰老的主要学说 |
2.2 中医学延缓衰老的方式 |
3.灵龟八法的相关理论 |
3.1 时间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
3.2 灵龟八法的定义 |
3.3 灵龟八法的组成 |
3.4 灵龟八法的开穴方法 |
3.5 灵龟八法的现代研究 |
3.5.1 灵龟八法的临床研究 |
3.5.2 灵龟八法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各种抗体 |
1.4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动物饲养条件 |
2.3 造模方法 |
2.4 各组处理方法 |
2.5 标本采集 |
2.6 指标及检测方法 |
2.7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 |
3.2 ELISA检测结果 |
3.3 RT-PCR检测结果 |
3.4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关于衰老动物模型的研究 |
2.本实验动物模型选择 |
3.本实验选穴依据 |
3.1 灵龟八法延缓衰老的依据分析 |
3.2 神阙穴延缓衰老的依据 |
3.3 实验结果讨论 |
3.3.1 对衰老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的影响 |
3.3.2 对衰老模型大鼠血清中IL-1的影响 |
3.3.3 对衰老模型大鼠血清中IL-6的影响 |
3.3.4 对衰老大鼠脾脏组织中NF-κB、NF-κB P65、IκBα mRNA的影响 |
3.3.5 对衰老大鼠脾脏组织中NF-κB P65、IκBα磷酸化程度的影响 |
4.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灸法延缓衰老的研究机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针灸“心身同调”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2.5 剔除、脱落标准 |
1.2.6 终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对照组 |
2.2.2 治疗组 |
2.2.3 穴位选取 |
2.2.4 腧穴定位标准 |
2.2.5 材料 |
2.2.6 具体针刺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病程 |
2.3.2 安全性指标 |
2.3.3 疗效观察指标 |
2.3.4 疗效判定标准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对比 |
3.2 治疗前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可比性分析 |
3.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分析 |
3.3.1 总体疗效比较 |
3.3.2 中医证侯积分比较 |
3.3.3 甲功(TSH、FT3、FT4)水平的比较 |
3.3.4 HAMD量表积分比较 |
3.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中医学对原发性甲减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甲减的认识 |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抑郁状态之间的联系 |
4.针灸治疗原发性甲减的可行性分析 |
4.1 甲状腺与经脉、脏腑的相关性 |
4.2 针刺的作用 |
4.3 艾灸的作用 |
5.穴位选取的根据 |
6.研究结果分析 |
6.1 疗效评价比较 |
6.2 中医症候积分方面比较 |
6.3 甲功(TSH、FT3、FT4)水平比较 |
6.4 HAMD积分比较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存在的问题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知情同意书 |
附表2:中医症候评分表 |
附表3: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艾灸对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
2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2.1 雌激素 |
2.2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
2.2.1 对围绝经期激素水平的调节 |
2.2.2 对卵巢组织的调节 |
2.2.3 其 他 |
2.3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 |
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
4 讨 论 |
(4)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1.2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1.1 针刺治疗 |
2.1.2 药物治疗 |
2.2 对照组 |
2.3 治疗组 |
3 治疗效果 |
3.1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治疗结果 |
3.3.1 两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比较 |
3.3.2 两组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
4 讨论 |
(5)灸法辨治甲状腺功能减退(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西医治疗 |
3 灸法 |
3.1 起源 |
3.2 作用机理 |
3.2.2头针 |
3.3 中药提取物 |
4 小结 |
(6)艾灸刺激不同穴组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综述一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祖国医学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认识 |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医治疗 |
三、现代医学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认识 |
临床研究 |
一、一般资料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病例脱落标准 |
六、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灸法美容相关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灸法美容的发展简史 |
一 灸法美容的萌芽时期 |
二 灸法美容理论基础的初步形成时期 |
1 《内经》对颜面五官相关理论的阐述 |
2 《内经》对灸法理论体系的论述 |
三 灸法美容的发展时期 |
四 灸法美容的鼎盛时期 |
五 灸法美容的衰落与复兴 |
第二章 中医学对美容的认识 |
一 脏腑与美容的关系 |
1 心与美容的关系 |
2 肺与美容的关系 |
3 脾胃与美容的关系 |
4 肝与美容的关系 |
5 肾与美容的关系 |
二 经络与美容的关系 |
三 气血津液与美容的关系 |
四 影响容貌的因素 |
第三章 灸法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 |
一 热效应 |
二 红外光谱特性 |
三 改善血液循环 |
四 提高机体免疫力 |
五 调节内分泌 |
六 延缓衰老 |
第四章 灸法美容临床应用的现代文献研究 |
一 研究方案 |
二 研究结果 |
三 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艾灸延缓衰老的理论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衰老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于衰老的研究 |
1 自由基损伤及酶类活性变化学说 |
2 细胞凋亡假说 |
3 端粒衰老假说(基因程控学说) |
4 免疫功能减退致衰论 |
5 神经内分泌学说和激素学说 |
6 自身中毒学说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衰老的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于影响衰老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
2 祖国医学对于衰老的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延缓衰老的原则及方法 |
第二章 灸法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中医对灸法的认识 |
1 灸法的发展简史 |
2 古代灸法的作用 |
第二节:灸法的现代研究 |
1 灸法的机理的研究 |
2 艾灸对机体的调控作用 |
第三章 灸法抗衰老的现代研究 |
第一节 关于艾灸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
1 抗自由基延缓衰老 |
2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3 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 |
4 抑制细胞凋亡 |
5 抗端粒衰老 |
第二节 关于艾灸抗衰老的临床研究 |
1 改善全身症状和调节生理功能 |
2 调整免疫系统功能 |
3 调节心血管系统 |
4 调节神经内分泌 |
5 防治老年病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衰老的机理分析 |
2 灸法抗衰老的分析 |
3 中医抗衰老的方法分析 |
第二节 灸法延缓衰老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隔药饼灸对老年人垂体-甲状腺、性腺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灵龟八法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D]. 杨健濠.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针灸“心身同调”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D]. 赵丽君.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艾灸对激素水平的影响[J]. 张亚微,王海泉,尚颖,程宽,罗萌萌,王伟,王娜娜. 中医外治杂志, 2019(05)
- [4]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 夏云,文钱,孙冰,姜鹏,娄必丹. 上海针灸杂志, 2018(01)
- [5]灸法辨治甲状腺功能减退[J]. 武帅,高天舒.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08)
- [6]艾灸刺激不同穴组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D]. 任大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06)
- [7]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D]. 李林.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14(03)
- [8]灸法美容相关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黄德才.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4(03)
- [9]艾灸干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A]. 赵静洁,马文珠.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 2011
- [10]艾灸延缓衰老的理论探微[D]. 叶时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