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上交通事故系统要素分析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昊彦[1](2021)在《以信用为基础的海事安全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我们国家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强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需要政府部门做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工作,即要深化“宽进严出”的政府工作标准,放宽事前准入门槛,减少事前进入壁垒,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信用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是提高监管效力的有效手段。为了促进交通行业健康发展,完善综合交通安全体系,国家强调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于此,本文从信用角度出发,研究海事安全监管问题,旨在分析海事安全监管中信用监管的影响因素,探讨信用管理在海事安全监管的作用,为提升海事信用监管效力提供对策。本文研究包含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分析海事信用监管内部影响因素。通过信用管理、海事安全监管等理论分析,挖掘海事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有效信用信息,基于灰色理论和信息熵理论,分析了信息中存在的信用监管因素,运用灰关联度、灰关联熵和关联吻合度方法综合分析信用监管因素与海事信用监管之间的关联程度。(2)第二部分为构建海事管理部门监管策略与航运企业经营行为选择的博弈模型。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海事管理部门与航运企业的传统博弈模型,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完全理性下纯策略和混合策略政府信用监管与船舶守信经营问题,分析概率与参数之间的正负相关性;在传统博弈的基础上,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主体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演化稳定策略。(3)第三部分为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提升海事信用监管方法。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绘制海事信用监管系统因果关系图,构建系统流图;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影响航运企业守信经营概率的因素,探讨在海事管理部门信用监管下提升航运企业守信经营概率的策略。
陈永军[2](2020)在《脆弱性视角下长江口交通流密集水域船舶通航风险研究》文中指出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单位运输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推动流域的经济发展。但水路运输运营环境复杂,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这对风险应急管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水上贸易货物量的增加,通过深水航道进出通航水域的船舶数量不断攀升,通航船舶航线交叉密集度不断扩大。如果发生突发险情或事故,受短时间内船舶数量多、航线交叉错综复杂、应急救援不便等诸多因素限制,极易造成水上交通拥堵与通航网络紊乱,进而引发船舶通航系统的脆弱性风险。因此,如何运用恰当的模型与方法辨识通航系统的脆弱性、刻画风险演化机理,并对船舶交通流拥堵、突发事件两个主要风险场景进行分析,显得尤为紧迫。论文以系统理论、脆弱系统、水上交通安全、深度学习、复杂网络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从脆弱性角度出发,结合交通流密集水域特殊性,对船舶通航风险进行深度剖析,辨识影响船舶通航系统的主要脆弱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关键脆弱性因素进行层级结构划分和基于脆弱因子的风险演化,对船舶交通流拥堵和突发事件作为风险场景进行了剖析,并以长江口交通流密集水域为研究背景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船舶通航系统的风险管控和应急安全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包括:(1)划分了脆弱性视角下交通流密集水域船舶通航系统的风险场景。总结归纳不同领域对脆弱性概念、脆弱性内涵及脆弱性特征要素的界定,对脆弱性重大事件进行了梳理,解析了脆弱性与脆性、反脆弱、韧性、弹性、鲁棒性等概念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船舶通航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结合交通流密集水域的特征,将船舶通航系统风险场景划分为船舶拥堵和突发事件,并对风险场景进行了描述。(2)分析了船舶通航系统的脆弱性因素,并构建了脆弱性辨识模型。从船舶通航系统载运能力、环境能力和管控能力3个角度出发,划分出3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船舶通航系统的脆弱性因素;综合运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理论方法的优点,构建脆弱性辨识模型,得出脆弱性因素间的关联程度,生成脆弱性因素的整体影响矩阵,获得经熵权法修正过的脆弱性因素权重值。(3)分析了船舶通航系统脆弱性因素的层级关系,并构建了风险演化模型。在船舶通航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脆弱性因素层级划分方法;结合交叉影响矩阵分析了各脆弱性因素的驱动力与依赖度,生成脆弱性因素层级关系图;根据筛选出的影响船舶通航系统的关键脆弱性因素,构建基于脆弱因子的传染病动力学风险演化模型,剖析了关键脆弱节点对风险演化过程的影响。(4)针对船舶交通流拥堵的应用场景,构建了船舶交通流拥堵风险预判模型。分析了交通流主要预测参数的特征和聚类映射关系,并以模糊均值聚类算法和k最近邻算法拟映射该关系;运用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构建交通流预测模型,实现对船舶交通流流量和密度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完成交通流流量和密度的聚类分类,最终获得船舶交通流的拥堵风险等级。(5)针对脆弱性视角下交通流密集水域突发事件通航系统风险应用场景,提出了通航系统脆弱性测度和风险评价模型。运用原点映射法构建了船舶通航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并构建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脆弱性测度模型。针对船舶通航系统可能受到的不同形式的攻击或干扰,分析了通航系统在干扰作用下的“脆弱点”变化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脆弱性测度指标,构建通航系统风险评价模型,实现对通航系统脆弱点的测度和风险评价。论文对通航系统脆弱性因素辨识、脆弱性演化、拥堵风险预判、脆弱性测度的研究,丰富了船舶通航风险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基于长江口船舶通航的相关数据建模及实证分析表征,提出的脆弱性辨识模型能够较好地辨识影响船舶通航系统的关键脆弱性因素;构建的基于脆弱因子的船舶通航系统风险演化模型能够实现脆弱性因素的层级结构划分,刻画出脆弱性因素随时间的风险演化规律;提出的船舶交通流拥堵风险预判模型,能从时空角度分析船舶交通流的拥堵风险;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的脆弱性测度和风险评价方法能够实现对关键脆弱节点和航线的测度,并实现节点的风险评价。论文研究成果对船舶通航安全管理与船舶运输组织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
孙海秀[3](2020)在《循(化)—隆(务峡)高速公路黄河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建设交通强国号角的吹响,西部高速公路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高速公路时常穿越在高山峡谷中,这类公路具有线路长、结构庞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组织复杂等特点。尤其在受峡谷库区地质构造、水文条件以及环保影响的地段,修筑传统施工便道几无可能,利用水上船舶运输代替传统施工便道成为结合地形地貌做出的施工创新,施工方法的创新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便利,但也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本文依托“国道310线循化至隆务峡段高速公路项目”(文中简称“循隆高速”),研究穿越黄河公伯峡库区高速公路施工船舶在安全风险管控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循隆高速的建设特点引申出峡谷库区公路“循隆高速”跨越黄河公伯峡库区时施工船舶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实地调查分析黄河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运输的安全现状,包括施工组织状况、库区自然地理条件、库区船舶的运营现状、库区施工作业运输船舶安全现状四方面。根据安全现状分析的结果进行风险源辨识,将影响黄河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的安全影响因素归类为人、物、环境、管理四大类。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结合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营运安全的相关影响因素按照不同层次,分别建立库区高速公路施工船舶在运输中人的因素的指标,船舶因素的指标,环境因素的指标,管理因素的指标。再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四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得出比较矩阵。计算比较矩阵的权重系数,将权重系数带入一致性检验公式进行一致性检验。紧接着进行二级指标权重系数和一致性检验计算。待得出权重矩阵后,再次进行调查与打分,结合现场实际调研情况,得出库区各因素下施工船舶运输的安全风险评价矩阵,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分析得出,“循隆高速”穿越公伯峡库区高利用施工船舶辅助运输的安全风险可有效控制,且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的安全性较好。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在有效识别安全风险源的基础上,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风险可控;二是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备一定的适用性。三是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应急方案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有实用价值。库区施工船舶运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以及船上人员的自我约束管理。本文通过对黄河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风险评价,得出合理完整的安全指标体系,分析出对施工船舶运输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提出了施工船舶运输详细可行的安全应急方案,同时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为今后类似库区修建高速公路有实用价值。
赵羿[4](2020)在《基于组合优化模型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水路运输的持续稳定发展,导致船舶数量日益增加,水上交通事故潜在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建立合适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对理清水上交通事故发生数量与事故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控制水上交通事故发生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组合预测三个方面,归纳了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五种单项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的理论和预测性能评价方法;应用博德理论,深入研究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人为因素、船舶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经济因素五个方面,对水上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找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在综合分析水上交通系统的非线性、随机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和各单项预测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选择灰色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误差修正技术的方式进行组合,建立组合优化模型。最后,以2001年-2014年水上交通事故数据为样本数据,2015年~2016年水上交通事故数据为测试数据,分别用两种单项模型和组合优化模型进行实例预测,通过预测性能评价方法,比较组合优化模型和灰色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两种单项模型的预测结果,实例验证表明:组合优化模型的预测结果误差更小、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基于组合优化方法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水上交通事故预测的研究方法,可有效地帮助降低了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避免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海事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和决策水平。
杨学钱[5](2020)在《西部内河应急捜救能力评价模型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以及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内河贸易往来频繁不断,水上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另外现阶段中央政府及地方主管部门出台了对西部内河水运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对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为研究对象,建立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的评价模型,为改善西部内河应急搜救体系提供决策支持。通过研究内河应急搜救的相关应急搜救体系和咨询西部内河应急搜救方面的专家学者,总结出影响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的因素,包括搜救环境、搜救设备及设施、搜救人员三个方面。为了确定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指标预选集,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评价指标预选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构建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搜救环境、搜救设备及设施、搜救人员3个一级指标,气象条件、水流条件、航道条件、水上交通条件、作业地理环境、助航信息、通信系统完备性、应急计划表、应急搜救设施、演练与培训、技能训练1 1个二级指标。本文概述各种评价方法,基于模糊理论和粗糙集理论,建立了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模型。在该模型中,用专家调查的方法得到各个指标的隶属度;然后分别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网络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大小,最终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到评价结果。最后以澜沧江为实例,对比三种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模糊网络分析法最优,并验证了澜沧江应急搜救能力。结果表明该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模型合理有效,能够为改善应急搜救体系提供决策支持。
李奕良[6](2020)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致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自沉事故作为严重的水上交通事故之一,虽然在所有事故类型中占比不大,但其往往具有发生速度快、救援难度大等特点,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船员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同时,干散货船舶作为自沉事故中最主要的船舶类型,造成其自沉事故多发的原因不仅与运载货物的特性,如精矿粉或者是陶土等货物所具有的流态化危险性有关,人员对货物的装卸操作是否合理、船舶载货情况、船体自身的结构强度、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遭遇的大风浪天气等因素都会成为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多发的重要诱因。本文针对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频发的问题,利用贝叶斯网络,同时结合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层次分析法,从“人—船—环境—货物”四个方面对事故致因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到对事故具有重要影响的致因因素,同时得到导致事故的致因链条,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风险控制措施。论文具体的工作如下:(1)根据船舶自沉事故概念的定义,有针对性的从“人—船—环境—货物”四个角度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和挖掘,将人为因素分为人为失误和导致人为失误的个人因素;货物因素的影响考虑了货物流态化的危险性,以及货物配积载、系固绑扎、平舱、货物是否超载的情况;船舶因素主要考虑船体自身的结构缺陷、船龄和船舶吨位、船舶设备故障的影响;对环境因素主要考虑自然环境和通航环境中的因素影响。对整理分析出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致因相关的层次结构,对每个风险因素赋予了权重,一方面对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同时也为后文中应用相关因素进行贝叶斯网络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对贝叶斯网络的概率理论基础的学习以及对模型构建步骤的确定,以从各海事机构和海事事故案例集中的搜集到的船舶自沉事故案例为样本数据,对各风险因素进行提取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节点,定义节点值域,进行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和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在结构学习过程当中,引入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中的故障树方法辅助构建网络结构,在参数学习过程中,将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对部分节点条件概率进行了修正,将专家知识和数据学习较好的融合在一起。(3)利用贝叶斯网络可视化软件GeNIe对文中建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验证和推理,通过对事故样本数据的有效性验证,推导了事故发生的后验概率,证明了所建立网络结构的客观正确性。通过诊断推理的方式,提取了影响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的最大致因链,确定了各风险因素对于船舶自沉事故的影响程度,同时为减少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的发生提出了相关风险控制措施。
汤团[7](2020)在《内河船舶应急能力脆弱性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物流量的快速增加,中国内河航运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内河航运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内河船舶事故多发。本论文根据内河航运安全发展需要,寻求提高航运各方面应急处置能力的路径和对策,提出科学、合理、实用的对策,保障内河船舶航行安全。首先,按照内河船舶发生事故类型、内河船舶类型、事故危险级别等方面对内河船舶事故进行分类,根据内河船舶常见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影响内河船舶事故的“人—机—环境—管理”等主要影响因素,为内河船舶模型构建验证、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内河船舶事故致因路径及对策提出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根据专家确定贝叶斯网络结构设计的方式,确定具有代表性、有效性、相互独立性的重要节点,分析研究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Ge NIe贝叶斯网络软件对内河船舶事故致因链的分析,结合实际内河船舶事故案例进行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内河船舶事故致因链中占比高的因素,像了望不足、对危险预估不足、未选定合适航线等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内河船舶日常运营状态下,加强对应因素方面的安全演练和采取发生事故时的相应应急措施,可以大大提升内河船舶的应急能力。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所建模型的实用性、合理性、科学性、可靠性,达到了提升内河船舶应急处置能力和提出相应对策的目的。同时,根据对证据理论算法的分析研究,提出船舶整体及子系统应急脆弱性的量化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评估流程。针对船舶子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给予改进和完善,进而加强内河船舶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保障内河船舶航行的安全运行。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提出提高船员职业素养、加强船舶设备日常维护、及时把控船舶和运营环境的现状、加强船舶应急演练及管理等对策,并提出基于“人—机—环境—管理”四个维度上相应的应急对策和演练方案,为内河船舶运营安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宋祖春[8](2020)在《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研究 ——以张家港为例》文中指出水上运输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九成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新时期,国家提出交通强国战略,对水路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上交通安全就成为了首要条件,国家在安全生产提出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指导思想,矿产、化工等重点行业均在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并且取得明显的成效。水上交通运输行业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也在加速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但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摸索推进过程中,每个地方的进程不同,有的是生搬硬套借鉴其他行业,有的是结合实际进行修改,尚未形成全行业统一的做法。论文通过对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并以内河第一大港张家港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理论,并通过实际案列分析,探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得出完善的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议,为进一步科学建设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从本质上提升水上交通安全。论文通过查阅政府公共管理、事故致因理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结合实践研究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深入调研长江张家港段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和隐患,获得了大量“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资料和重要数据,通过对张家港港口特点资料和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数据分析,掌握了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工作得出完善建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发现,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或者说是误区,主要集中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政策改变后监管方式相对滞后、监管设施不能满足长江大流量船舶交通组织的需求、存在部门保护主义思想等方面。同时论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有关学者的观点,在风险、隐患和危险源的关系,在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的关系,在“双重预防机制”与传统监管手段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观点,理顺他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提出风险是危险源的外化、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管控不周全或管控措施失效就会演变成隐患,隐患数量的增加,就会导致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对完善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庞婧[9](2020)在《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贸易往来的需要,水上交通运输业务不断增多,频发的水上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水域污染问题不容小觑。其中,水上交通从业者和航运管理者的过失行为成为制约水上交通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水上交通领域的犯罪问题甚少引起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对于水上交通领域的过失犯罪问题更是缺乏系统性的整合。理论上的空白导致司法实践中无法规范化认定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化海洋刑事法治功能的实现。在充分考察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立法和司法现状的基础之上,本文致力于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探讨,期待能够为我国刑事立法设置合理的罪刑标准提供建议,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水上交通过失犯罪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司法路径选择,从而为推动当今语境下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理论体系的完善略尽绵力。本文主要围绕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展开研究。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介绍,在明确当前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本文具有的研究价值进行论述。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基本理论。本章结合中外学者对交通过失犯罪的定义,从狭义层面对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进行界定并明确其在刑法典中的归类依据。在进一步认识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典型特征之后,分别从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主体范围、过失原因、过失内容层面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类型和存在范围进行明确,从而方便下文的研究论述。此外,本章还针对传统的航运免责思维误区指出刑法介入水上交通过失犯罪需要兼顾的因素。第二章论述了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的界定。首先从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实行行为进行阐述,并区分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不同类型的实行行为表现形式。对于其中较为典型的水上交通阶段过失中实行行为的认定提出应当以过失阶段说为路径选择。第三章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危害结果的标准与认定进行探讨。就目前所适用的法律规范中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标准设置合理性问题分析,并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特有的结果形态即人员落水失踪、船舶溢油污染提出司法适用路径。第四章着重论述了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因果关系的判断路径。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具有多因一果性、受介入因素影响因果进程、因果联系本身具有复杂性等特征,在理解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判断应当分为事实归因和结果归责两个阶段进行,并分别适用条件因果关系理论和客观归责理论完成因果关系的判断任务。第五章重点研究不同过失类型下水上交通犯罪主体的范围和特殊情形下的责任主体限定。在总结不同过失类型水上交通过失主体范围的基础上,指出应当对值班水手、引航员这两类在司法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的刑事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并对船舶组织体系内部具有监督职责的主体层级以逆向原则进行限定。另外,对常见的一般管理情形和管理错位情形中责任主体分别进行明确。第六章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主观特征之注意义务进行论述。文章分别从注意义务的内容、根据以及履行三方面对水上交通过失主体的注意义务进行分析;另外,对水上交通不同过失类型中信赖原则的适用进行探讨。在肯定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运输领域以及船舶组织体系内进行适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信赖原则的适用限制,提出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领域得以适用的首要基础是实行船舶定线制的水域。另外,基于保障水上交通公共安全法益的需要和严格航运管理者管理义务的导向,提出在航运管理者未履行建立安全管理体制的情形下应否定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管理过失犯罪中的适用。第七章是对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主观特征之注意能力判断的阐述,着重对影响水上交通从业者注意能力的因素进行揭示,进而提出在对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选择时,应当充分考察具体水上交通业务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以实际行为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的主观说作为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相应地,对于航运管理者的注意能力判断标准应当坚持以一般航运管理主体的注意能力为基础的客观说,从而严格其履行安全管理义务。第八章是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完善建议。针对当前水上交通领域的存在问题,从立法和司法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从立法层面提出应当增设独立罪名并完善非刑事法律规范中的罪刑规范;从司法层面提出应当以宣告死亡作为处理水上交通事故致人落水失踪的路径选择,以溢油吨数作为衡量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中环境法益遭受侵害的标准,同时提高人员伤亡的入罪标准,转变财产损失的认定模式。另外,在司法层面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提出应当以“救助义务的履行”为规范保护目的并关注水上交通责任主体主观明知的认定。
周如[10](2020)在《重庆水上交通安全事件风险识别与风险类别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内河航运的高速发展,近年来重庆辖区内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针对风险类别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是防范和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为了提升重庆市水上交通风险管控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对重庆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识别和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对近6年重庆市水上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水上交通事故的特点,揭示了交通事故发生的人为原因和环境原因。(2)根据重庆市水运发展现状,参考《重庆市突发事件风险管理操作指南》,提出了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识别方法。该方法运用专家研判、实地调研和资料查询等多种方式识别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种类,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水上运输和港口营运两个方面,对引起水上交通突发事件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总结了266项风险因素。(3)根据重庆市水上交通突发事故的特点,本文在调研港航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将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根据风险损害后果值和风险发生可能性值得大小,查询风险评估矩阵,得出某种突发事件的风险等级。本文为重庆市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管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进行提升水上交通安全。
二、水上交通事故系统要素分析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上交通事故系统要素分析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以信用为基础的海事安全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事安全监管研究现状 |
1.2.2 信用研究现状 |
1.2.3 海事信用监管研究现状 |
1.2.4 博弈理论在监管中应用现状 |
1.2.5 研究现状论述 |
1.3 研究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信用的内涵 |
2.1.1 信用与信任的关联 |
2.1.2 信用与诚信的关联 |
2.2 基本理论概念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2 海事监管理论 |
2.2.3 信用管理理论 |
2.3 海事安全监管分析 |
2.3.1 海事安全监管要素 |
2.3.2 海事安全监管类型 |
2.3.3 海事安全监管行为 |
第三章 海事安全监管信用影响因素研究 |
3.1 基本方法 |
3.1.1 灰关联度 |
3.1.2 灰关联熵 |
3.1.3 关联吻合度 |
3.2 信用信息数据分析处理 |
3.2.1 信用信息数据采集 |
3.2.2 信用信息数据预处理 |
3.3 基于灰色信息熵的海事信用监管影响因素研究 |
3.3.1 水上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3.2 海事行政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3.3.3 规费稽查影响因素分析 |
3.3.4 其他信用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
3.3.5 海事信用监管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事信用监管策略博弈研究 |
4.1 基于传统博弈的策略研究 |
4.1.1 条件假设 |
4.1.2 参数设定 |
4.1.3 纯策略博弈模型 |
4.1.4 混合策略博弈模型 |
4.2 基于演化博弈的策略研究 |
4.2.1 条件假设 |
4.2.2 参数设定 |
4.2.3 构建演化博弈模型 |
4.2.4 稳定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事信用监管提升方法 |
5.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5.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5.1.2 建模步骤 |
5.2 系统动力学建模 |
5.2.1 建模目标 |
5.2.2 界定系统范围 |
5.2.3 说明参数变量 |
5.2.4 分析因果关系 |
5.2.5 构建系统流图 |
5.3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及分析 |
5.3.1 模型假设赋值 |
5.3.2 模型分析 |
5.4 海事信用监管提升方法 |
5.4.1 以信用为基础的海事安全监管模式 |
5.4.2 以信用为基础的海事安全监管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脆弱性视角下长江口交通流密集水域船舶通航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选题来源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交通流密集水域通航风险的研究 |
1.2.2 通航系统脆性(点)辨识研究 |
1.2.3 交通流预测及拥堵方法研究 |
1.2.4 脆弱性测度模型方法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组织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交通流密集水域船舶通航系统脆弱性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脆弱性 |
2.1.2 通航系统脆弱性的内涵及特征 |
2.1.3 通航系统风险态势的界定 |
2.1.4 通航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 |
2.2 交通流密集水域特征 |
2.3 脆弱性视角下交通流密集水域的风险场景 |
2.3.1 船舶交通流拥堵风险 |
2.3.2 突发事件扰动下的风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通流密集水域通航系统脆弱性因素辨识 |
3.1 问题描述 |
3.2 研究方法及选定 |
3.2.1 辨识的原则 |
3.2.2 方法的选定 |
3.2.3 船舶通航系统脆弱性熵 |
3.2.4 德尔菲法的相关方法 |
3.3 交通流密集水域船舶通航系统脆弱性因素 |
3.3.1 船舶交通流子系统 |
3.3.2 通航环境子系统 |
3.3.3 航行管控子系统 |
3.4 脆弱性辨识模型的构建 |
3.4.1 DEMATEL模型的构建 |
3.4.2 AHP-熵权法的运用 |
3.5 实证分析 |
3.5.1 案例背景 |
3.5.2 长江口交通流密集水域的脆弱性分析 |
3.5.3 基于AHP-熵权法的通航系统关键脆弱性因素筛选 |
3.5.4 实证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脆弱因子的交通流密集水域通航系统风险演化机理 |
4.1 问题描述 |
4.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4.2.1 基于脆弱因子的风险演化的研究思路 |
4.2.2 ISM的相关方法 |
4.2.3 传染病动力学的相关方法 |
4.2.4 传染病动力学的适用性 |
4.3 基于脆弱因子的风险演化模型的构建 |
4.3.1 脆弱性因素间的层级关系 |
4.3.2 脆弱性传播过程中节点的含义 |
4.3.3 脆弱性节点转换规则 |
4.3.4 基于脆弱因子风险传播模型构建 |
4.4 实证分析 |
4.4.1 脆弱性因素关系结构 |
4.4.2 脆弱性因素节点随时间的风险演化过程 |
4.4.3 实证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脆弱性视角下交通流密集水域船舶拥堵风险预判 |
5.1 问题描述 |
5.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5.2.1 方法的选定 |
5.2.2 船舶交通流拥堵风险预判的研究思路 |
5.2.3 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流拥堵风险预判方法 |
5.3 交通流密集水域交通流预测相关参数 |
5.3.1 交通流的预测参数 |
5.3.2 交通流的主要参数特征 |
5.4 船舶流量和密度预测模型构建 |
5.4.1 CNNc模型框架 |
5.4.2 基于时空特征的输入矩阵确定 |
5.4.3 CNNc网络模型构造 |
5.5 船舶交通流拥堵风险预判模型构建 |
5.6 实证分析 |
5.6.1 数据描述和模型对比方案 |
5.6.2 模型参数的评价指标 |
5.6.3 时间维度 |
5.6.4 空间维度 |
5.6.5 船舶交通流拥堵风险分析 |
5.6.6 实证结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脆弱性视角下交通流密集水域突发事件通航系统风险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6.2.1 方法的选定 |
6.2.2 脆弱性测度的研究思路 |
6.2.3 交通流密集水域突发事件风险评价研究思路 |
6.2.4 基于复杂网络的脆弱性测度方法 |
6.3 交通流密集水域通航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6.3.1 基于原点映射法的通航系统网络建模 |
6.3.2 通航系统网络拓扑统计特征分析 |
6.4 交通流密集水域通航系统突发事件攻击形式 |
6.5 通航系统脆弱性测度指标和风险评价模型 |
6.5.1 通航系统网络性能分析 |
6.5.2 通航系统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模型 |
6.5.3 通航系统风险评价模型 |
6.6 实证分析 |
6.6.1 长江口通航系统网络模型的构建 |
6.6.2 长江口通航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特征 |
6.6.3 不同攻击策略下长江口通航系统的网络效率变化情况 |
6.6.4 长江口通航系统脆弱性测度分析和风险评价 |
6.6.5 不同方法对比 |
6.6.6 实证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3)循(化)—隆(务峡)高速公路黄河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主要思路 |
2 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基本过程 |
2.2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
2.3 库区航运安全风险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循隆高速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工程概况 |
3.2 循隆高速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现状分析 |
3.2.1 施工组织状况 |
3.2.2 库区自然地理条件 |
3.2.3 库区船舶的运营现状 |
3.2.4 库区施工船舶安全现状 |
3.3 循隆高速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风险识别 |
3.3.1 施工船舶运输安全典型问题 |
3.3.2 公伯峡库区水域通航安全环境分析 |
3.4 循隆高速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4.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步骤 |
3.4.3 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循隆高速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风险评价 |
4.1 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 |
4.1.1 概述 |
4.1.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4.3 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运输安全风险评价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循隆高速黄河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及应对策略 |
5.1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5.1.1 .管理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5.1.2 人的因素的风险控制 |
5.1.3 船舶因素的风险控制 |
5.1.4 环境因素的风险控制 |
5.2 应急应对策略 |
5.2.1 安全应急预案组织体系 |
5.2.2 安全预警工作内容 |
5.2.3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措施及现场安全保障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参与科研情况及论文发表情况 |
(4)基于组合优化模型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定性预测方法的研究 |
1.3.2 定量预测方法的研究 |
1.3.3 组合预测方法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2 预测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预测理论基础 |
2.1.1 水上交通事故预测含义 |
2.1.2 水上交通事故预测的研究步骤 |
2.2 单一预测方法 |
2.3 组合预测方法 |
2.4 预测性能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水上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3.1 水上交通事故发生机理 |
3.2 水上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 |
3.2.1 人为因素 |
3.2.2 船舶因素 |
3.2.3 环境因素 |
3.2.4 管理因素 |
3.2.5 经济因素 |
3.3 水上交通事故的灰色关联分析实例 |
3.3.1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理论及计算步骤 |
3.3.2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水上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组合优化模型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 |
4.1 灰色预测模型 |
4.1.1 灰色预测模型原理 |
4.1.2 模型精度检验 |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
4.2.1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2.2 遗传算法的基本要素和计算流程 |
4.2.3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计算流程 |
4.3 基于误差修正的组合优化模型 |
4.3.1 误差修正组合优化模型的提出 |
4.3.2 误差修正组合优化模型的计算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水上交通事故预测实例应用 |
5.1 基于灰色模型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实例 |
5.1.1 灰色模型预测过程 |
5.1.2 灰色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实例 |
5.2.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构建 |
5.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 |
5.3 基于组合优化模型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实例 |
5.4 模型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西部内河应急捜救能力评价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应急搜救系统 |
1.3.2 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模型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2 应急搜救能力评价理论 |
2.1 综合评价方法 |
2.2 搜救能力评价方法 |
2.2.1 网络分析法 |
2.2.2 专家调查法 |
2.2.3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应急搜救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3.1 应急搜救能力的介绍 |
3.1.1 应急搜救能力的定义 |
3.1.2 评价指标的功能 |
3.1.3 评价指标的特点 |
3.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和类型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指标的类型 |
3.3 影响因素 |
3.3.1 搜救环境 |
3.3.2 搜救设备及设施 |
3.3.3 搜救人员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1 设置指标预选集 |
3.4.2 指标的筛选 |
3.4.3 构建指标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4 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模型 |
4.1 模糊理论的相关概念 |
4.1.1 模糊概念及模糊集 |
4.1.2 模糊关系 |
4.1.3 模糊数 |
4.1.4 模糊算子 |
4.2 构建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 |
4.2.1 因素集 |
4.2.2 评语集 |
4.3 构建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函数 |
4.4 权重的确定方法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4.3 模糊网络分析法 |
4.5 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
5.1 澜沧江水域基本概况 |
5.2 构建因素集和评语集 |
5.3 各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5.4 权重的确定 |
5.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AHP) |
5.4.2 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F-AHP) |
5.4.3 模糊网络分析法确定权重(F-ANP) |
5.4.4 评价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判断矩阵的构建与计算 |
附件B 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模型隶属度调查表 |
附件C 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件D 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件E 西部内河应急搜救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致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舶事故致因研究 |
1.2.2 贝叶斯网络在事故致因分析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风险因素识别 |
2.1 船舶自沉事故概念 |
2.2 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风险因素分析 |
2.2.1 人为因素 |
2.2.2 船舶因素 |
2.2.3 货物因素 |
2.2.4 环境因素 |
2.3 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风险因素权重确定 |
2.3.1 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风险因素层次模型 |
2.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 |
2.3.3 各风险因素权重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贝叶斯网络模型相关理论 |
3.1 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 |
3.1.1 概率论基础 |
3.1.2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构成 |
3.1.3 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步骤 |
3.2 贝叶斯网络学习 |
3.2.1 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
3.2.2 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
3.3 贝叶斯网络推理 |
3.3.1 推理方式 |
3.3.2 联结树推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干散货船自沉事故致因模型构建 |
4.1 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样本选择 |
4.2 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贝叶斯网络节点分析 |
4.2.1 贝叶斯网络节点定义 |
4.2.2 贝叶斯网络节点值域确定 |
4.3 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贝叶斯网络结构分析 |
4.3.1 贝叶斯网络结构确定的方法 |
4.3.2 本文贝叶斯网络结构的构建 |
4.3.3 本文条件概率表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贝叶斯网络模型验证与推理 |
5.1 贝叶斯网络模型验证 |
5.1.1 GeNIe软件的应用 |
5.1.2 贝叶斯网络模型有效性验证 |
5.2 贝叶斯网络模型推理 |
5.2.1 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致因链分析 |
5.2.2 贝叶斯网络模型节点敏感度分析 |
5.3 针对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的预防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致因研究专家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内河船舶应急能力脆弱性评价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内河船舶事故类型与影响因素 |
2.1 内河船舶事故类型 |
2.2 内河船舶事故案例 |
2.3 内河船舶事故统计 |
2.4 内河船舶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内河船舶事故致因链分析 |
3.1 贝叶斯网络概述 |
3.1.1 贝叶斯网络介绍 |
3.1.2 贝叶斯网络数学模型基础 |
3.2 内河船舶事故贝叶斯网络节点确定 |
3.2.1 贝叶斯网络节点 |
3.2.2 内河船舶事故贝叶斯网络节点的值域确定 |
3.3 内河船舶事故贝叶斯网络构建 |
3.3.1 构建贝叶斯网络 |
3.3.2 确定贝叶斯网络节点概率 |
3.4 基于GeNIe贝叶斯网络软件的内河船舶事故致因链分析 |
3.4.1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软件实现 |
3.4.2 贝叶斯网络模型验证 |
3.4.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内河船舶事故致因链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河船舶应急处置能力的特征与评价 |
4.1 内河船舶应急能力的特征 |
4.1.1 内河船舶应急任务与应急部署特征 |
4.1.2 内河船舶的应急脆弱性 |
4.2 内河船舶应急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船舶应急脆弱性评估体系框架 |
4.2.2 证据理论算法 |
4.2.3 内河船舶应急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
4.3 内河船舶应急能力验证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内河船舶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 |
5.1 提升船员安全意识、素质和技能 |
5.1.1 培养船员安全意识 |
5.1.2 提高船员应急素养和应急技能 |
5.1.3 加强航行了望 |
5.2 加强船舶设备和货物的管理 |
5.2.1 做好船舶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工作 |
5.2.2 加强船上货物的管理 |
5.3 加强对船舶及周边环境的掌控 |
5.3.1 培育良好的船舶文化环境 |
5.3.2 加强对航行环境的掌控 |
5.4 提升船舶应急管理能力 |
5.4.1 完善应急组织系统 |
5.4.2 建立健全船舶事故预警机制 |
5.4.3 加强船舶应急演练 |
5.4.4 加强船舶应急管理 |
5.5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船舶应急能力 |
5.5.1 物联网在船舶应急中的数据获取能力 |
5.5.2 大数据在船舶应急中的运用 |
5.5.3 云计算在船舶应急中的应用前景 |
5.5.4 人工智能在船舶应急中的使用探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8)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研究 ——以张家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上交通的本质安全 |
1.1.2 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由来 |
1.1.3 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引入使海事活动增加新的内容 |
1.1.4 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对海事监管提出新的要求 |
1.1.5 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健全对监管主体与制度提出的新要求 |
1.2 研究的目的 |
1.2.1 研究海事部门在水上交通双重预防机制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2 研究安全风险管控在水上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在水上交通领域引入“双重预防机制” |
1.6.2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升水上交通本质安全 |
第二章 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 服务型政府理论概述 |
2.2 两类危险源理论 |
2.3 双重预防机制理论 |
2.3.1 危险源、风险和隐患之间的关系 |
2.3.2 风险管理概述 |
2.3.3 隐患治理概述 |
第三章 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实际运行及其成效 |
3.1 管理的主体 |
3.2 不同管理主体的职能 |
3.3 安全管理机制 |
3.4 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成效 |
3.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 |
3.4.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
第四章 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问题与根源 |
4.1 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 |
4.1.1 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主体存在的问题 |
4.1.2 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3 未厘清风险与隐患的关系 |
4.1.4 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
4.2 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问题产生的根源 |
4.2.1 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
4.2.2 政策改变后监管方式相对滞后 |
4.2.3 监管设施不能满足长江大流量船舶交通组织的需求 |
4.2.4 存在部门保护主义思想 |
第五章 完善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议 |
5.1 优化海事监管方式 |
5.1.1 转变思想观念 |
5.1.2 正确看待监管与服务的关系 |
5.1.3 结合水上交通安全领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风险分级管控机制运行模式 |
5.1.4 制定科学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
5.2 建立共享共治机制 |
5.2.1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5.2.2 建立综合监管机制 |
5.3 建设智能化监管体系 |
5.3.1 提升VTS系统智能化水平 |
5.3.2 优化船-船与船-岸通信设施 |
5.4 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
5.4.1 海事部门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责任追究 |
5.4.2 涉水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责任追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概念及归类依据 |
一、交通过失犯罪的定义 |
二、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定义 |
三、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在刑法典中的归类依据 |
第二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特征 |
一、危害结果严重于道路交通领域 |
二、介入因素具有多重复杂性 |
三、过失竞合的情形较为常见 |
四、由不负责任的心态引发的犯罪 |
第三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类型与存在范围 |
一、基于客观行为表现形式不同的分类 |
二、基于主体范围不同的分类 |
三、基于主观过失原因不同的分类 |
四、基于过失内容不同的分类 |
第四节 刑法介入水上交通过失犯罪需要兼顾的因素 |
一、水上交通运输环境的高风险性 |
二、水运经济与航行危险之间的平衡 |
三、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对水上交通从业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
第二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实行行为界定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实行行为判断内容 |
一、形式要件——违反特殊注意义务 |
二、实质要件——具有法益侵害的紧迫危险或者危险升高 |
第二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实行行为表现形式 |
一、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作为形式认定 |
二、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不作为认定 |
第三节 水上交通阶段过失中的实行行为界定 |
一、阶段过失中实行行为界定的学说争论 |
二、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实行行为的阶段性类型 |
三、水上交通阶段过失中实行行为认定的路径选择 |
第三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危害结果的标准与认定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危害结果的标准探索 |
一、人员伤亡作为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危害结果适用标准之反思 |
二、财产损失作为水上交通过失犯罪危害结果适用标准之反思 |
第二节 水上交通事故致落水失踪的法律后果定性分析 |
一、水上交通事故致落水失踪处理路径的学理争论 |
二、涉水行政、司法机关处理致人落水失踪的不同处理路径 |
三、以宣告死亡论认定致人落水失踪的合理性证成 |
第三节 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的法律后果定性分析 |
一、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定性路径的学理争论 |
二、司法实践中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的处理路径 |
三、以环境法益侵害衡量水上交通事故致溢油污染的合理性分析 |
第四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判断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特征 |
一、以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为主要表现形式 |
二、介入因素影响因果进程 |
三、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因果联系具有复杂性 |
四、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的因果关系认定困难 |
第二节 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判断难点 |
一、条件说的判断难点 |
二、原因说的判断难点 |
三、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判断难点 |
第三节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因果关系的判断路径选择 |
一、以条件说作为结果归因的重要理论 |
二、以客观归责理论进一步检验结果归属 |
第五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主体范围及认定 |
第一节 水上交通业务过失犯罪的主体范围及认定 |
一、船舶组织体中业务过失主体范围和界定标准 |
二、值班水手作为水上交通业务过失犯罪责任主体的案例审视 |
三、引航员作为水上交通业务过失犯罪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二节 水上交通监督过失犯罪的主体范围及认定 |
一、船舶组织体内监督过失主体范围界定 |
二、船舶组织体系内部监督过失主体追责层级的限定 |
第三节 水上交通管理过失犯罪的主体范围及认定 |
一、水上交通管理过失犯罪主体范围和责任主体认定 |
二、一般管理情形下责任主体限定 |
三、管理错位情形下责任主体限定 |
第六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主观特征之注意义务分析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注意义务内容与根据 |
一、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结果预见义务内容 |
二、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结果避免义务内容 |
三、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注意义务根据 |
第二节 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注意义务履行 |
一、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的注意义务履行内容 |
二、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违反注意义务的程度 |
第三节 水上交通过失与信赖原则 |
一、信赖原则的一般理论 |
二、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领域中的适用分析 |
三、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监督过失中的适用分析 |
四、信赖原则在水上交通管理过失中的适用分析 |
第七章 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主观特征之注意能力判断 |
第一节 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注意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心理状态对水上交通业务过失主体的注意能力影响 |
二、生理状态对水上交通业务过失主体的注意能力影响 |
第二节 水上交通过失不同主体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 |
一、注意能力判断标准的学说争鸣 |
二、水上交通从业者的注意能力判断标准选择 |
三、航运管理者的注意能力判断标准选择 |
第八章 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刑法完善思考 |
第一节 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立法完善 |
一、增设“水上重大航行事故罪”的理论意义与实践需要 |
二、由附属刑法规范配合刑事立法进行规制 |
第二节 我国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司法完善 |
一、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的入罪标准完善 |
二、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特殊结果形态的法律适用完善 |
三、水上交通过失犯罪中逃逸行为的司法认定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重庆水上交通安全事件风险识别与风险类别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重庆市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
2.1 重庆水运发展现状 |
2.2 水上交通事故统计 |
2.3 水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庆市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识别及风险因素分析 |
3.1 重庆市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识别 |
3.2 水上运输风险因素分析 |
3.2.1 人的因素 |
3.2.2 物(船舶)的因素 |
3.2.3 水上基础设施的因素 |
3.2.4 通航环境的因素 |
3.2.5 安全管理的因素 |
3.2.6 危险货物的因素 |
3.3 港口营运风险因素分析 |
3.3.1 人的因素 |
3.3.2 物的因素 |
3.3.3 港口基础设施的因素 |
3.3.4 环境的因素 |
3.3.5 安全管理的因素 |
3.3.6 危险货物的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庆市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方法 |
4.1 评估方法比选 |
4.2 事故风险发生概率计算 |
4.2.1 各风险因素权重确定 |
4.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事故风险概率计算 |
4.3 风险矩阵法 |
4.3.1 基本概述 |
4.3.2 优缺点分析 |
4.3.3 判定准则 |
4.4 构建风险评估矩阵 |
4.5 水上交通突发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
4.6 风险损害后果 |
4.7 风险发生可能性 |
4.8 风险评估案例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水上交通事故系统要素分析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以信用为基础的海事安全监管研究[D]. 王昊彦.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脆弱性视角下长江口交通流密集水域船舶通航风险研究[D]. 陈永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3]循(化)—隆(务峡)高速公路黄河公伯峡库区施工船舶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孙海秀.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组合优化模型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研究[D]. 赵羿.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西部内河应急捜救能力评价模型及应用[D]. 杨学钱.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干散货船舶自沉事故致因分析[D]. 李奕良.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内河船舶应急能力脆弱性评价与对策研究[D]. 汤团.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研究 ——以张家港为例[D]. 宋祖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水上交通过失犯罪研究[D]. 庞婧.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10]重庆水上交通安全事件风险识别与风险类别评估研究[D]. 周如.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