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级对上级预报补充订正方法和技术流程(论文文献综述)
唐健,代刊,宗志平,曹勇,刘凑华,高嵩,于超[1](2018)在《主客观融合定量降水预报方法及平台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天气预报业务现代化的发展,预报员面临气象数据爆发增长、服务前端需求不断提高以及客观预报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挑战。传统以手工绘制降水落区为主的定量降水预报(QPF)技术流程已经不能帮助预报员在更高层面体现附加值。为支撑预报员在QPF流程中的核心作用,设计和开发了主客观融合QPF平台。该平台从海量预报数据选取、多源QPF集成、QPF调整和订正、格点化处理和服务产品制作五个方面帮助预报员控制数字化预报全流程。发展了多项关键技术支持平台的智能化,包括多模式QPF数据集构建技术、多模式QPF集成技术、QPF预报场调整和订正技术以及格点场后处理技术。基于MICAPS4系统,实现了主客观融合QPF平台的主要功能,发布了"QPF Master Blender 1.0"版本,并在2017年5月投入业务应用,取得良好反馈和效果。最后,对平台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包括发展数值模式检验评估工具支持预报员做出最优判断,研究多尺度模式信息的融合技术等。
张建辉[2](2018)在《基于分布式技术的气象预报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气象预报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气象预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采集的气象数据量较少且数据精度不高,气象预报系统采用单一的数据库和服务器,而且没有指导预报数据;气象预报员主要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制作小范围的气象预报,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制作效率较低。随着气象科学、雷达卫星事业的飞速发展,气象预报理论研究更趋于理论化和规范化,数据采集设备更加的精确化和多样化。为了更加理论化和规范化的制作气象预报,完善气象数据存储管理,提高预报制作效率并简化制作流程,进行气象预报业务系统的开发。国内外进行气象预报制作的方法有很多,当今比较流行方法的是格点化全范围覆盖预报。本系统应用此方法来实现区域全范围定点定时预报。本系统气象预报过程如下:首先,通过FTP客户端定时请求自动站的原始报文站点数据和指导预报数据;然后,将站点数据运用插值算法转换为二维格点数据,并通过Gis技术将格点数据展示在地图中;然后,预报员以展示的站点数据为参考,运用格点制作工具订正预报指导数据,进行气象预报格点制作,制作过程中借助格点协同方案来简化制作流程;最后,以制作的格点数据为基础,根据服务需求和服务制作规则来制作不同的服务。本系统根据上述气象预报过程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根据功能需求分为四大模块,综合分析,预报制作,服务制作,预报检验。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气象预报系统开发所需的相关技术,包括分布式系统搭建,Java线程池,Modjk中间件,Memcache技术,MyCat技术,系统业务相关技术等。2)运用以上技术搭建了分布式系统框架,借助Modjk和MyCat中间件来搭建系统开发所需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并借助Memcache来优化系统性能。3)根据系统需求设计了系统整体功能模块,包括综合分析,预报制作,服务制作和预报检验四大模块。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每个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其中综合分析包括天气实况和数值预报,预报制作根据格点预报制作流程进行开发,其间借助空间和时间协同算法来提高制作效率,服务制作以预报制作的格点数据为基础并根据天气现象规则进行服务制作,预报检验根据区域、要素、检验规则来分类检验历史预报数据。4)设计和实现了系统气象数据管理功能模块,包括气象数据收集(一种是FTP请求报文数据,一种是HTTP请求CIMISS数据)、归一化处理(将报文数据和中间数据转换为特定气象格式的文件,.nc格点文件或.mic气象文件)等设计与实现。
任奇才[3](2018)在《基于气象保障信息网络分析研究强对流天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对流天气预报是气象保障的一个难点,现阶段对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还十分困难。华南前汛期广东省强对流天气频繁,雨量大,常常造成严重灾害,因此,如何提高汛期强对流天气预报保障能力是气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强对流天气预报高度依赖于信息网络的建设,构建结构合理、集约高效、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气象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的应用十分必要。本文基于现有气象业务系统,构建了固定和机动气象保障信息网络,整合综合观探测、信息接收、天气雷达、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等业务体系,组建集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应用为一体的集约高效综合预报保障平台。测试结果表明,组建的气象保障信息网络,能够实现多源气象数据信息化传输、储存和处理。通过对各类气象数据分类存储,网络传输共享,用人工智能与人工分析方法分析各类气象数据,特别是强对流参数数据,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数据处理可靠,极大地提高了多源气象数据的分析应用能力。利用气象信息网络组网数据,对1951—2017年华南前汛期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前汛期具有较为典型的强对流天气特征和较为规律的降水特征,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系统有锋面、切变线(低涡)和高空槽(南支槽)等,2—5月的强对流天气主要受到地面锋面系统的影响,占比达到87%。利用组网多源数据,分析了2013年3月26日广东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形势、探空图、不稳定能量、数值预报产品、卫星和多普勒雷达图像等。测试结果表明,气象信息网络稳定可靠,实现了气象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的应用。通过对华南前汛期多个个例的统计分析,以及近年来在本级台站汛期保障强对流天气案例,提出了华南前汛期强对流天气系统概念模型,即“锋面系统型强对流”和“高空槽型强对流”模型,根据强对流参数和指数,提出了强对流天气分析模型和预报模型,确定了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比对标准和预报参考指标。在2017年汛期气象保障中应用了强对流天气系统分析模型和预报模型,重点比对了“4·21强对流雷暴·冰雹”、“5·7·8短时强降水”、“韶关6·4强降水”三个典型强对流天气过程,检验了强对流天气系统模型的预报效果和分析预报比对标准的可靠性,为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借鉴参考。
刘慧,张志刚,张恒德[4](2016)在《全国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指出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问题异常严峻,气象部门是大气环境观测监测、预报预警、评估服务的主体部门,发展好环境气象业务是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和公众对气象部门的新期待。分析了气象预报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章国材[5](2015)在《气象云建设的研究与思考》文中认为气象云建设是气象信息化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加强气象云建设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气象信息化的现状与需求,提出了气象云建设的四条原则,即满足各种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需求、有利于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集约高效和数据共享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象云的设计思路:气象云应包括云存储、云计算和云服务,云存储为云计算提供支撑,云存储、云计算为云服务提供支撑。最后,对气象云建设中的数据获取途径进行了概括:一是国外气象数据,二是国内气象观测数据,三是国内加工的产品。
秦爱民,朱玉洁[6](2015)在《省级以下现代天气业务集约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梳理中国气象局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特别是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思路和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分析了省级以下现代天气业务集约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优化省市县三级的重点业务分工、改进预报预警技术和业务流程、完善相关业务标准、创新基层一体化业务服务方式、进而推进核心气象业务集约化发展的建议,包括:1实施"预报核心上移、服务重心下沉"战略,逐步建立适应气象服务体制改革要求的业务布局。强化省级大数据(基础数据、预报服务产品库和综合一体化平台等)环境部署、精准化天气预报技术路线及流程的革新、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把关等业务核心地位,强化市级短期精细化要素预报订正和气象服务社会化的组织与协调,强化县级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的社会化组织和协调、灾害性天气及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职能。2创新基层海量数值天气预报(NWP)产品集成应用方式,关注气象要素格点、情景预报技术发展,探索综合业务平台升级以及预报产品无缝隙、网格化、精细化制作技术。3进一步理清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的上下级分工,创新管理模式,完善集约化业务平台和流程,整合专业化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流程。4完善产品格式、标准和方法,推进业务质量检验评估体系建设。5强化多方式业务培训,提升业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县级监测、预报和服务业务的一体化,全面提升县级精细化预报、灾害性天气及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
邓红[7](2013)在《关于省级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提升预报服务能力是气象部门现阶段的重点任务。本文以武汉中心气象台为例,通过对省级天气业务发展现状与需求的分析,总结出现行业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推进省级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朱筱英,钱鹏,孙翠梅,周晨,张瑞花[8](2012)在《市级气象台如何适应预报预测业务调整,提升预测预报能力》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开展了预报预测业务调整试点工作,《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构建"流程优化、分工合理、科学高效、持续发展"的现代天气业务,为全面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监测预报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为推进预报预测业务持续发展,中国气象局选取江苏、甘肃两省作为试点单位,首先开展预报预测业务调整,而镇江就是江苏省气象局指定的预报预测业务调整试点单位,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从2010年4月1日起,由市气象台承担县局的长中短期预测预报、乡镇精细化预报、短时临近预报等业务,通过一年由市气象台和县局同时制作预报的双轨运行模式后,于2011年4月1日起,县局预报完全由市气象台制作,县局主要依据市气象台的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和开展服务。本文分别从项目质量、季节/月质量、市县个人预报质量、各年龄段/各级职称预报员质量等方面对双轨运行期间市代县预报和县局预报的评分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反映,市代县的各类预报成绩几乎均高于县局预报的成绩,可以代替县局制作预报。介绍了预报预测业务调整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找出了市代县后市级气象台站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五点建议:1、完善预报员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2、省市县之间合理分工、加强沟通;3、提高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精细化程度;4、制定完善业务考核制度;5、建立完善的预报员选拔、考评、奖惩、晋级和职称评定制度。使市级气象部门在预报预测业务调整后预报预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今后业务调整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段景瑞[9](2011)在《对指导预报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1需求与现状分析为了提高上级气象台对下级气象局站的预报指导能力,满足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需要,充分发挥指导预报的功能和气象服务的效益,在分析现行的预报逐级指导和省地县各级气象台(站)的优势与薄弱环节基础上,为提高预报指导能力和解
姜冬梅,韩国泳[10](2011)在《关于淄博市县预报业务布局的分析与探讨》文中指出文章对淄博市预报业务人员队伍现状和业务布局进行了调查,对市气象台指导预报和区县局的订正预报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当前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应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市县预报业务布局和流程,为实现省、市、县天气预报业务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地级对上级预报补充订正方法和技术流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级对上级预报补充订正方法和技术流程(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分布式技术的气象预报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项目背景 |
1.1.2 项目的研究任务 |
1.1.3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分布式系统 |
2.2 系统实现相关技术 |
2.2.1 Java线程池 |
2.2.2 Mod_jk中间件 |
2.2.3 Memcache技术 |
2.2.4 MyCat技术 |
2.3 系统业务相关技术 |
2.3.1 高低温时间协同算法 |
2.3.2 降水时间协同算法 |
2.3.3 高低湿度时间协同算法 |
2.3.4 空间协同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气象预报 |
3.2 功能需求 |
3.2.1 天气资料收集 |
3.2.2 气象资料统计 |
3.2.3 气象预报制作 |
3.2.4 气象预报检验 |
3.2.5 系统预报气象要素 |
3.3 性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象预报系统设计 |
4.1 系统业务设计 |
4.1.1 整体业务设计 |
4.1.2 综合分析模块设计 |
4.1.3 预报制作模块设计 |
4.1.4 服务制作模块设计 |
4.1.5 预报检验模块设计 |
4.2 数据管理设计 |
4.2.1 数据管理流程设计 |
4.2.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2.3 数据库表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象预报系统实现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5.2 应用服务器框架 |
5.2.1 整体架构 |
5.2.2 Mod_jk调度器 |
5.2.3 Session同步方案 |
5.2.4 Mod_Pagespeed运用 |
5.3 系统业务实现 |
5.3.1 系统业务实现架构 |
5.3.2 实现策略 |
5.3.3 综合分析模块实现 |
5.3.4 预报制作模块实现 |
5.3.5 服务制作模块实现 |
5.3.6 预报检验模块实现 |
5.4 数据管理实现 |
5.4.1 数据来源 |
5.4.1.1 报文数据收集 |
5.4.1.2 业务数据收集 |
5.4.2 归一化处理存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功能测试 |
6.1.1 综合分析模块测试 |
6.1.2 预报制作模块测试 |
6.1.3 服务制作模块测试 |
6.1.4 预报检验模块测试 |
6.2 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气象保障信息网络分析研究强对流天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象信息网络研究现状 |
1.2.2 强对流天气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气象保障信息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
2.1 引言 |
2.2 现状与需求 |
2.2.1 网络现状 |
2.2.2 需求分析 |
2.3 组网设计 |
2.3.1 构想与策略 |
2.3.2 气象保障固(机)组网设计 |
2.3.3 测试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象组网数据处理及应用 |
3.1 气象信息接收与处理 |
3.2 气象组网处理应用 |
3.2.1 气象数据资料共享应用 |
3.2.2 气象雷达组网应用 |
3.3 对流参数的计算应用 |
3.3.1 对流有效位能CAPE |
3.3.2 K指数、沙氏指数SI和抬升指数LI |
3.3.3 假相当位温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前汛期强对流天气分析及平台测试 |
4.1 强对流天气概述 |
4.2 华南前汛期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
4.2.1 要素特征 |
4.2.2 天气系统特征 |
4.3 华南前汛期强对流天气历史个例分析 |
4.3.1 强对流天气实况 |
4.3.2 强对流天气形势分析 |
4.3.3 强对流天气探空分析 |
4.3.4 强对流天气不稳定能量分析 |
4.3.5 强对流天气数值预报产品分析 |
4.3.6 遥感遥测数据分析论证 |
4.3.7 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前汛期强对流天气建模分析与预报 |
5.1 华南前汛期强对流天气系统概念模型 |
5.1.1“锋面系统型强对流”天气系统概念模型的建立 |
5.1.2“高空槽型强对流”天气系统概念模型的建立 |
5.2 华南前汛期强对流天气分析模型和预报模型及比对标准 |
5.2.1 强对流天气分析模型 |
5.2.2 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比对标准 |
5.2.3 强对流天气预报模型 |
5.2.4 强对流天气预报参考指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南前汛期强对流天气保障检验分析 |
6.1 华南前汛期强对流天气系统概念模型 |
6.1.1 过去天气回顾分析 |
6.1.2 华南前汛期天气实况预报分析 |
6.1.3 华南前汛期保障分析 |
6.2 汛期气象保障分析应用 |
6.2.1“4·21 强对流雷暴·冰雹”的分析预报 |
6.2.2 强对流冰雹的规避应用 |
6.3 汛期强降水诊断及预报检验分析 |
6.3.1“5·7·8 短时强降水”诊断分析 |
6.3.2“韶关 6·4 强降水”预报检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 |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全国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发展现状 |
2.1 顶层设计 |
2.2 业务体系 |
2.3 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 |
2.4 科技支撑 |
2.4.1 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研究 |
2.4.2 环境气象预报方法研究 |
2.5 环境气象预报业务标准规范 |
2.6 部门合作 |
3 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存在的问题 |
3.1 环境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及观测数据质量不能满足预报业务需求 |
3.2 环境气象预报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
3.3 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有待优化 |
3.4 预报技术和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
3.5 业务平台、标准体系有待建立 |
3.6 部门合作有待加强 |
4 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建设对策措施 |
4.1 形成分工合理的业务布局 |
4.2 完善科学化集约化的业务流程 |
4.2.1 国家级业务 |
4.2.2 区域中心业务 |
4.2.3 省级业务 |
4.2.4 地县级业务 |
4.3 加强环境气象观测能力建设 |
4.4 科技引领, 大力提升环境气象模式水平和预报技术 |
4.5 建设集约化全国环境气象分析预报平台 |
4.6 夯实环境气象预报业务标准规范基础 |
4.7 建立健全有效的业务运行和保障机制 |
4.7.1 改革完善省级单位机构, 完善运行机制 |
4.7.2 建立开放合作机制, 推动环境气象预报业务深入发展 |
5 结语 |
(5)气象云建设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需求与现状分析 |
1. 1需求分析 |
1. 2现状分析 |
2气象云建设原则 |
2. 1满足各种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需求 |
2. 2有利于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 |
2. 3集约高效 |
2. 4数据共享 |
3气象云总体设计思路 |
3. 1云存储 |
3. 1. 1数据存储模型的选择 |
3. 1. 2气象云存储需要解决的问题 |
3. 1. 3气象大数据中心的设计 |
3. 2云计算 |
3. 2. 1气象部门如何应用Saa S、Paa S和Iaa S |
3. 2. 2如何应用Paa S平台进行气象信息加工 |
3. 2. 3 Saa S的应用 |
3. 3云服务 |
4气象云建设中的数据获取 |
(6)省级以下现代天气业务集约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化”“集约化”的内涵分析 |
2 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思路和成效简述 |
3 现代天气业务发展面临改革的新形势 |
3.1 对天气业务提出的新要求 |
3.2 国内外先进的核心技术发展 |
3.3 省级以下天气业务集约化可能面对的问题 |
4 省级以下现代天气业务集约化发展建议 |
4.1 整合省市县业务布局 |
4.2 加强新技术集成应用 |
4.2.1 加强研究高效集成应用海量NWP产品的方式 |
4.2.2 加强对NWP产品的精细化分析评估 |
4.2.3 加强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预警技术研究 |
4.2.4 探索研究更多新预报业务 |
4.2.5 适量吸纳省级NWP研发资源 |
4.3 创新管理模式 |
4.3.1 完善集约化预报业务平台 |
4.3.2 优化集约化预警产品制作业务流程 |
4.3.3 整合专业化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流程 |
4.4 完善标准和方法 |
4.5 强化多方式业务培训 |
(7)关于省级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现状分析 |
1.1 天气预报水平明显提高 |
1.1.1 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显着增强 |
1.1.2 气象要素预报质量稳步提升 |
1.1.3 精细化预报业务逐步建立 |
1.2 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着 |
1.3 气象科技成果丰硕 |
1.4 人才结构得到优化 |
2 需求分析 |
2.1 决策气象服务要求更高 |
2.2 社会公众对预报要求更多更细 |
2.3 专项预报服务需求更具多样化 |
2.4 长江流域气象服务需求增多 |
3 存在的差距 |
3.1 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3.2 天气预报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
3.3 集约高效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尚未形成 |
3.4 预报员队伍总量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
4 省级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4.1 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 |
4.1.1 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识别能力 |
4.1.2 强化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业务 |
4.1.3 推动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运行 |
4.2 提高常规要素及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水平 |
4.2.1 建立大城市精细化指导预报业务系统 |
4.2.2 推进乡镇精细化要素指导预报业务建设 |
4.2.3 改进定量降水估测预报业务质量 |
4.2.4 提升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水平 |
4.3 深化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 |
4.3.1 进一步开展中尺度天气机理研究 |
4.3.2 开展中尺度天气订正预报技术研究 |
4.3.3 改进强天气落区预报技术 |
4.4 完善预报预警产品检验业务 |
4.4.1 改进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检验业务 |
4.4.2 建立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及落区预报检验业务 |
4.4.3 完善产品质量检验评估业务系统 |
4.5 推进流域气象中心服务业务体系建设 |
4.5.1 推进流域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 |
4.5.2 加强流域气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4.5.3 深化多部门长效合作交流机制 |
4.6 进一步健全科技管理机制 |
4.6.1 搭建气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 |
4.6.2 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气象科技管理体制 |
4.6.3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
4.7 进一步加强预报员队伍建设 |
(9)对指导预报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需求与现状分析 |
2 指导预报的含义 |
3 指导预报的需求 |
3.1 要明确盟市气象台对自治区气象台指导预报的需求 |
3.2 要明确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需求 |
3.3 要明确“两个体系”建设的需求 |
3.4 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 |
4 指导预报产品性能 |
4.1 指导产品分类 |
4.2 指导产品规范化建设 |
4.3 指导预报产品制作自动化建设 |
4.4 预报指导能力和解释应用能力 |
5 指导预报发展建议 |
5.1 指导预报业务体制要进一步完善 |
5.2 建立指导预报方法应以分乡 (镇、苏木) 为预报落区或更小 |
5.3 市气象台特别要着力开展集合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5.4 客观预报方法的预报对象要标准化 |
5.5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
四、地级对上级预报补充订正方法和技术流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主客观融合定量降水预报方法及平台实现[A]. 唐健,代刊,宗志平,曹勇,刘凑华,高嵩,于超.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0 深度信息化:应用支持与智能发展, 2018
- [2]基于分布式技术的气象预报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建辉. 东南大学, 2018(01)
- [3]基于气象保障信息网络分析研究强对流天气[D]. 任奇才.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4]全国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发展研究[J]. 刘慧,张志刚,张恒德. 绿色科技, 2016(20)
- [5]气象云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 章国材.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4)
- [6]省级以下现代天气业务集约化发展研究[J]. 秦爱民,朱玉洁. 科技与创新, 2015(03)
- [7]关于省级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邓红. 农业与技术, 2013(02)
- [8]市级气象台如何适应预报预测业务调整,提升预测预报能力[A]. 朱筱英,钱鹏,孙翠梅,周晨,张瑞花. S1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 2012
- [9]对指导预报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 段景瑞. 内蒙古气象, 2011(06)
- [10]关于淄博市县预报业务布局的分析与探讨[J]. 姜冬梅,韩国泳. 山东气象,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