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德红[1](2021)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容轻视。城镇化建设、应对金融危机等,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这一骨干力量。在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地方政府需要大量资金增加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受分税制改革的影响,财权事权的不匹配使得大多数地方政府收不抵支。于是,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平台公司等渠道举债融资来弥补赤字,这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开始不断扩张,不断积累的债务甚至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见,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中共十九大明确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曾多次被国家重要会议所提及。其中,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重点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18年12月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本文按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度量、传导及影响-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基本特征与实施困境-债务风险化解模式困境的破解-债务风险化解的路径”的设计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运用基础统计数据分析和风险度量模型KMV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度量,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及影响,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基本情况。其次,基于各地方政府探索出的多种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模式,通过对其中主流的八种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实施困境进行分析,在综合既有研究以及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各种模式实施困境的成因,并提出了破解各种困境的主要方法与具体措施。最后,归纳总结各地方政府运用各种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分析可取之处,并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实际状况,探索化解债务风险的具体操作路径。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2015-2019年,全国政府基于自身综合财力对债务风险的控制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2019年,部分地方政府依靠当地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或当地的综合财力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其债务风险;未来三年(2020-2022年),除上海、浙江、广东、宁夏四个省份外,其余省份利用可支配综合财力来偿还地方债及城投债的违约风险较高。而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不可持续性。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模式有八种,不同模式的特征存在某种异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应按照债务清理、控增量、去存量、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以及债务绩效评价的路径操作。
武超群[2](2021)在《基于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期背景下的财政运行风险防控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财政应该实现从宏观调控作为政府短期、应急公共风险干预,转变为注重国家公共风险管理,防范中长期风险同时化解短期风险实现从社会福利最大化向公共风险最小化转变。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指出要健全财政风险防控体系,着力防范化解债务、社保基金、“三保”等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财政环境。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西省的重大使命。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山西省地方财政所面临着财政收入增长较慢、财政支出刚性较大、财政收支缺口不断增大等问题会影响其财政的健康平稳运行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财政风险的相关理论着手,根据山西省转型发展期与财政运行及财政风险的相关性,进而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债务三个方面分析了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山西省财政运行的现状,由此找出目前财政运行中存在着风险点及成因。定性研究发现山西省财政运行风险主要源于财政收入过度依赖煤炭资源且不稳定、财政支出依赖上级转移支付且刚性较大、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大且债务风险突出等方面。由于财政风险表现为目前政府的偿债能力及其未来恶化的风险。因此,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KMV模型相比指标法不只倾向于是一个定性的指标优势,通过选取山西省1991-2018年近30年的数据,对财政收入、用于偿还的财政收入进行预测,进而计算出财政收入的波动率及增长率,从而得到不同担保比例下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进而对财政风险进行预测并测算风险大小,发现山西省2019—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预期违约风险不大且总体可控。最后本文根据目前山西省财政运行中出现的风险点及实证分析结果,主要从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提升财政收入质量;提升转移支付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事权与支出责任,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等方面提出防范化解山西省财政运行风险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是区别于共性指标下的逻辑推演,对经济转型发展期的省份的财政运行风险的研究并利用KMV模型测算山西省财政运行风险程度大小,对其他具有类似的经济转型发展地区的财政运行风险的防控具有借鉴意义。
匡萍[3](2021)在《中国县级财政压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毛周俊鹏[4](2020)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文中研究说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现阶段我国重大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容小觑,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地方政府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然而,地方政府债务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能给社会经济体制带来巨大的风险。在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受到分税制改革的影响,财事权不匹配令多数地方政府入不敷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弥补赤字,不断积累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隐患。此外,相比显性债务,不透明、多样化、难统计的隐性债务部分更值得大家关注。本文基于风险的角度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数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预警,并提出相应合理的建议。本文按照“政府债务理论基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组成及现状-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成因-债务风险预警”的设计思路展开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政府债务的相关理论,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和主要构成。其次,在理论和定义的基础上介绍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和风险类型。然后,从财政关系、宏观经济、政府行为和监督管理四个层面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最后,运用风险度量模型中的KMV模型计算全国31个省的债务预期违约率,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数对各省的债务风险情况进行预警分析,并依此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陈建宇[5](2020)在《中国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举债融资是现代经济发展一项常用的政策手段之一。发行政府债券作为政府举债融资最为主要的实现途径,为现代市场经济各国政府所普遍采用。在金融市场上,政府债券的持续发行必然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政府债券市场规模的不断积累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但因客观上存在着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债券的市场规模经过持续累积,一旦超过经济增长的潜在需求之后,则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在政府债券发行之后,政府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流通状况亦需引起高度关注,这就延伸出政府债券的市场流动性问题。政府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因其拥有良好的市场流动性而能够促进储蓄向投资的顺畅转化,故市场流动性愈益成为成熟发达的债券市场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国际上发达国家成熟的债券市场发展经验显示,良好的债券市场流动性能够在宏观层面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功能,进而实现一定的宏观政策目标;在微观层面能够发挥市场所特有的资源配置优化功能,进而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投融资需求。而政府债券的市场流动性不仅涉及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金融市场运行规则、金融市场容量以及金融市场交易对象及交易行为等市场问题,还与政府债券发行的源头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而言,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在总量上的适度、结构上的合理,政府债券的市场流动性与实际经济增长和潜在经济增长的适应度、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流动性的经济效应,以及规模和流动性二者之间的协调匹配问题均至关重要。本文从市场规模和流动性入手,研究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问题。本文研究涉及政府债券的发行和市场流通、政府债券的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等系列问题,还关乎到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良性发展以及二者的协调运作等市场基础问题;研究政府债券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效应影响,不仅需要研究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二者各自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还需要研究其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二者之间产生的相互效应以及互动协调等深层次问题。2008年发源于美国次贷问题、随后快速在国际范围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后全面引爆的欧洲国家政府主权债务危机,对全球各国政府债务管理问题敲响了警钟,也给各国政府在开展举债融资背景下,加强和改善政府债券的市场规模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此同时,在此轮世界性大规模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试图分别启动财政政策的再度扩张,以及货币政策的更大规模宽松刺激经济运行,以期摆脱危机阴影,再一次推动政府债务规模的新一轮快速扩张。此轮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扩张在对低迷的经济增长以一定支撑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包括政府债券市场在内的债券市场和整个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泡沫积累和风险隐患集聚。2018年底,全球范围内各国债务的总规模冲到244万亿美元的新高。据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预测,2019年全球债务总规模或将创下逾255万亿美元的纪录高位,是全球年度经济产值的三倍多,全球债务杠杆空前高企,债务压力也达到空前严重的峰值水平。中国的政府债券市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伴相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发挥了支持和推动作用。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开始超过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券,其中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在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中占比达到57.66%的历史高位。为此,本文立足政府债券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视角,研究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问题,兼具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政府债务与政府债券等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回顾分类与总结述评。文献中对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及其经济效应问题研究较多,但对于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研究偏少,且存在较大局限,有少量研究尝试开展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测度和比较,但对于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宏观经济效应方面的研究尚属薄弱。因此,本文立足于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的双重视角,研究政府债券的宏观经济效应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通过文献回顾和相关理论准备,对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的概念及中国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厘清和回顾,并提出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融入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元素的新IS-LM模型,尝试从理论源头视角研究政府债券的市场规模及市场流动性的效应问题;进一步,构建一个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我国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效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模拟;然后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从时变参数视角,分别对政府债券、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政府债券、债务杠杆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开展动态研究;最后,在对国际27个样本国家(地区)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国际视角的经验印证。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张总体上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2)政府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张容易推动金融杠杆的提升;(3)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增强总体上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4)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的过度增强容易引发金融风险的积聚;(5)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的协调运作。本文研究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1)政府债券的市场规模要与宏观经济运行基本面基本匹配,总体市场规模的基本适度和期限结构上的优化同样重要;(2)政府债券的市场流动性管理既要注重市场规则的改进完善,也要注重市场投资者基础的拓展;(3)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的匹配和良性互动应引起足够重视,要进一步深化拓展政府债券市场发展;(4)政府债券在市场规模上的扩张不仅要适应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即以潜在的经济增长为准绳,还需关注通货膨胀发展态势;(5)政府经济调节中须注重各类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当前须实施好逆周期调节的各项相关政策措施,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支持政府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运作。
费睿[6](2020)在《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影响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绩效评价是对未来的投资。2012年至今,我国已连续八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但随着内外环境变化及社会经济转型,单纯依据财政投入规模扩大来推动教育的发展难以为继,提高教育经费绩效,兑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承诺势在必行。同时,在我国行政层级及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中,县级政府承上启下,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以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及顶层规划,探讨县本级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的关系是绕不开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必然性和迫切性。依据区域发展与教育发展、财政分权及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梳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与现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三个代表性县(区)进行预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目标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作为层次分析法特例,构建包括财政能力、投入规模、投入结构等三项一级指标的县本级财政投入指标体系和包括决策论证、过程监管、目标实现、满意度等四项一级指标的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7年广东全121个县(市、区,当年行政区域数)教育经费绩效进行实证评价,并对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整体教育经费绩效水平以及教育公众满意度不高;财政教育投入综合指数与教育经费绩效评分呈正相关,即一般而言,财政教育投入愈丰富的县(市、区)教育经费绩效也愈高,但公众教育满意度偏低且与财政教育投入水平不匹配,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和财政教育投入规模与教育经费绩效正向相关,高中教育阶段财政投入占比越高教育经费绩效越高。上述结果的成因复杂,引发思考。从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视域分析,主要在于:目前的财政体制要求县级政府承担重要的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但不同区域县级政府财力差异悬殊,虽然标尺式竞争及行政约束下能确保县级财政完成“任务目标”,但实际上不可持续,并衍生新的问题与矛盾。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不合理、不完善造成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的失衡,加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县级政府财政效率制约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县级财政投入分化,优质基础教育供给不足与公众对教育产品的高期待形成落差,降低了公众教育满意度。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改善,将影响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公众对基础教育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财政绩效评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工具—价值”视角,针对广东省教育发展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距,公众教育满意度偏低,各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追求教育经费绩效最大化,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应深化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以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关注欠发达县区及低收入阶层、城市外来人口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水平,依据实际情况,逐步实现财政支出责任上移,推动基础教育供给全国性均等化,等等。本文构建县本级财政投入指数与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财政绩效评价及县本级财政的视域审视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量化关系,并取得广东全省两万多样本的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库,力图在理念和数源上有所创新,同时提出驱动教育经费绩效最大化应改革投入体制,促使基础教育供给及财政支出责任上移。但基于抽样调查数源获取及统计数源不完整等限制,研究未能进行历史性比较,对实证结果诠释亦欠缺更系统的理论高度,这也是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张国良[7](2020)在《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逐年递增,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我国从2017年起已连续两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加强防范债务风险。究其原因,我国地方政府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施后,就一直面临财政“收不抵支”的严重现实问题,2008年提出的“四万亿”货币政策进一步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加之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官员考核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造成地方政府出现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债务风险急剧上升的局面。截至2018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18万亿元,相较2017年增长11.21%,政府债务规模风险尤为突出。此外,由于早期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不规范等原因,使得地方政府还存有大规模的隐性债务,进一步放大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水平。此时,运用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来测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水平,既可以评估政府债务的管理工作成效,又可以提出切合实际的风险预警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地方政府债务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风险成因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选取上海市为案例对象进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实证评估。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总结分析提出研究问题;其次,对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归纳,进而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紧接着,运用统计数据等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展开研究,对债务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定性分析;然后,借助KMV模型和ARMA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结合现状分析和实证结果,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共经历五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债务探索时期、债务规模稳步发展时期、债务首次爆发时期、债务“井喷式”增长时期及债务“收紧”时期。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主要包括债务规模大且增速较快;政府债务省际差距不仅体现在债务规模上,还体现在债务负担率上;政府融资渠道单一,债务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潜在风险;偿债资金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矛盾、城镇化发展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短期逐利思想、风险防范体制建设的不完善。实证结论表明,上海市本级及16个区级政府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债务风险水平整体较低,但随着到期债务规模的增大,也存在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并据此预测上海市未来三年的最大到期债务规模为2000亿元、2100亿元和2000亿元。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建议中央政府要合理控制地方政府的到期债务规模;及时关注局部风险,加强西部地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和税收体系的建设工作;丰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并规范渠道管理;加快构建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孟小非[8](2019)在《社会预警论》文中研究指明最大的风险往往不在于风险自身,而是人们对于风险的无意识和无准备。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与各种社会风险共存共舞的阶段,因此,通过社会预警活动对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展开超前性认识,构成了当前哲学认识论,尤其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预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识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态的反思性认识,是人类追求在更高程度上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本质性活动。人类实践活动中实践预期与实践结果始终存在着一致与冲突两种可能性,而正是后一种可能性构成了社会风险的存在论之基。社会预警就是通过识别、分析、预测、监测、评估和反馈等一系列认知环节对这一社会风险所展开的超前性认识活动。这一认识活动的特殊性表现为时间向度上的超前性,价值向度上的批判性,认识过程上的复杂性,认识结果上的客观性;这一认识活动的根本功能在于通过划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边界,并对其逼近这一边界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评估和预测,并以警报的形式反馈给社会,以更好地规范和引导社会良性发展,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功能的实现包含着社会现象的认识与评价、社会实践的规范和引导、社会系统的优化与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四个基本层次。从社会预警活动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不同时代的社会预警活动映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世界观、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等的差异,而正是这些因素塑造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预警活动的独特历史样式。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更多依赖于人们的感性想象能力,形成一种带有浓烈神秘色彩的神灵性预警方式,主要包括通过神话传说进行的社会预警、通过占卜进行的社会预警以及通过宗教禁忌进行的社会预警;农业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主要依赖于人们的直观经验能力,形成了通过自然经验进行的“天人感应”式社会预警,以及通过社会历史经验进行的“史鉴”式社会预警;工业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进入了科学化发展的阶段,伴随着理性的觉醒形成了理性思辨式的社会预警,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形成了实证科学式的社会预警;信息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主要是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形成的数字化社会预警,具体表现为运用计算机仿真模型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展开的社会预警活动。从社会预警活动的内在结构来看,社会预警系统就是社会预警主体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以及各种物质的、理论的中介工具作用于社会预警客体的动态的认知活动系统。社会预警主体是处在一定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社会关系当中的有着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现实的人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不同层级的社会组织;社会预警的客体是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风险;社会预警的中介是被社会预警主体用来对社会预警客体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并发出警报的各种认识工具、手段和方法构成的集合。从社会预警活动的现实发生来看,社会预警活动现实发生的前提既不是某种作为最高存在者的“实体”,也不是意识范围内的某个最高范畴,而是现实的感性实践活动。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认识活动是一个由多种相互关联的认知环节逐步展开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现和辨识各种警兆、明确和判定具体警情、反思和探寻深层警源、划定和确认明确警限、预测和监测动态警势、评估和划分不同警级、反馈和发布梯级警报、决策和生成对应预控方案等具体认知环节。并且在这些认知环节在展开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社会预警主体的有限性与社会预警客体的复杂性问题,社会预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反射性问题,社会预警中的“偶然性”与“自风险性”问题,社会预警活动中关涉的正义问题,社会预警中警报信息社会化面临的信任问题等等。超越社会预警现实发生过程中的认知难题,科学推进社会预警活动既需要完善原有的方法,也需要探索新的方法,但无论是原有方法的改善还是新方法的发现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原则,本着“如何做到更科学地社会预警”这一总体目标,这一方法论原则至少应该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时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事实性研究、价值性研究与实践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等。运用业已获得的社会预警的理论认识来反观当前中国社会预警发生的独特境遇,是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呈现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揭示其历史进步与现实问题,最后探索其未来发展的对策与方案,以期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推进社会预警理论研究,并为实践方向提供规范与指引。
戴玉娇[9](2019)在《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的传递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一路高歌猛进,贸易自由化也大步流星地发展,国际间贸易越来越繁荣的同时金融危机也频发,这种由于经济的高联动性、高关联性或者高相似性所导致的金融危机的跨国传递现象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已有学者指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变化使得金融危机像流行性病毒一样传递开来,并且危机传递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肯定经济一体化带给我们积极影响的同时,关注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机制变动、传递效应以及如何防御金融危机的全球传递也刻不容缓。探究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的传递不仅因为金融危机传递显示出的网络化属性,更因为危机网络传递中存在的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本文与一般的关于金融危机全球传递的文章不同。首先,引入社会网络和复杂网络这一新鲜视角,构造全球41个国家无权和加权贸易网络的基础上,刻画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凝聚子群、核心-边缘地位等,具体分析国际贸易网络的现状以及演化特征。其次,在金融危机跨国传递一般机理与路径、级联放大效应、SI模型金融危机传递、贸易网络结构与金融危机传递关系等理论机制下,进一步探讨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传递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回归模型和指数随机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传递特点,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对策建议。经过理论和实证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目前国际贸易网络仍呈现较强的无标度属性,是个负向匹配网络,且存在“富人俱乐部”和“轮轴-辐条”现象。第二,世界各国子群归类仍离不开地理距离、政治文化因素的主导,核心-边缘结构显示世界各国的地位差异化仍然存在,但核心位置国家越来越多,边缘位置国家在逐渐减少。第三,金融危机会在具有高互惠性、存在重要出口市场关系的国家间传递,并且,各国在国际贸易网络下受到的风险冲击更大,表现为国际贸易网络对金融危机传递的扩散性和放大效应,即金融危机会通过国际贸易网络将危机传递给有联系的国家。但是,由于各国间宏观经济、国际收支、金融环境等自身因素的不同,承受危机扩散冲击与治愈恢复的能力也不同,表现为国际贸易网络对金融危机传递的吸收性,即国际贸易网络中国家属性的不同情况会对危机传递与否造成一定影响。为预防和控制金融危机传递提供了解决思路,即网络中各国应加强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健,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被金融危机传染的风险,具体措施建议为大力推进去杠杆、控制财政赤字与债务、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等。
林博[10](2018)在《宏观经济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政策制定更关注民生,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经济研究者的努力方向。如何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居民金融资产选择更加多样化成为重要选项之一。优化家庭资产配置,提高家庭资产收益水平是提高人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资产管理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特征和影响机制的研究成为重要方向,也是政策制定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宏观政策制定更贴近民生,经济结构调整除了考虑全局趋势外,逐渐注重对微观家庭的影响,而微观家庭的行为变化最终反馈到宏观经济中。经济政策制定者更加考虑民生和居民财富的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改革同居民资产配置的变化趋势密切相关。经济结构和金融改革对家庭资产选择具有影响作用,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同样要考虑其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具备微观基础的政策制定和调整成为热点方向。在此背景下,近年来金融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家庭金融研究,开始关注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外部环境变化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发生的改变,这使得微观家庭金融研究更加具有宏观视角。本文基于家庭金融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试图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和调整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并探讨这一影响的机制和途径,进而横向拓展到对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制约下流动人口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特点的讨论。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现实基础,本文提出以下核心观点: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于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具有影响,经济预期和背景风险是两个主要的影响途径,受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制约的家庭留守成员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对核心观点的分析、实证研究和阐述是本文的主要贡献。本文首先沿着研究框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为后续研究的展开寻找文献和理论支撑;其次通过趋势研究和时间序列实证研究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对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影响和冲击;再次通过微观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验证经济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之后通过微观家庭追踪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检验背景风险程度不同的家庭其金融资产配置受到政策变动的差异化影响;然后通过流动人口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验证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下家庭留守成员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最后得出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具有影响。其中,政策变量和政策中间目标变量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在时序上具有相互关联波动趋势,居民储蓄存款意愿和股票基金配置意愿此消彼长且受政策变量和政策中间目标变量影响。(2)在政策影响下的家庭经济预期是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经济走势的“悲观”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中风险资产配置有负向影响,而对现金和储蓄存款为代表的无风险资产配置有正向影响。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和对货币中介指标的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具有差异化影响,考虑到家庭持有差异化预期,发现背景风险因素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此外,教育程度和理财规划对于预期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接受理财规划会促进悲观预期的家庭有更多配置风险资产的可能。(3)家庭所面临的背景风险是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家庭所面临的背景风险水平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动,体现在引发背景风险差异的变量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程度的变动上。不同背景风险的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在受到货币政策冲击下,金融资产选择出现差异,面临背景风险较低的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货币效应较低。此外,通过房产税征收试点的案例分析,发现以房产税征收为代表的财税政策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中风险资产配置具有显着影响。(4)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制约下流动人口群体,家庭留守成员对其金融资产选择具有影响。留守家庭成员会降低流动人口居民家庭对风险资产的配置,增加对无风险资产的配置,留守家庭成员越多这种影响程度越大。进一步发现,财富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和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的交易和预防性动机可能是留守家庭成员影响金融资产选择的深层次因素。此外,具有长期和较为稳定的劳务合同会增加流动居民家庭在同等留守家庭成员情况下风险资产配置的比重,背景风险的降低会抵消留守人口的影响。本文可能的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基于宏观视角,落脚于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强调在经济政策调整下,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冲击下,家庭相应金融资产选择的改变。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视角,在以往家庭金融研究中相对较少。第二,本文将居民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纳入分析和实证研究,利用央行这一每季度全国范围2万户居民的调查分析,有效地反映出金融资产选择意愿随政策和经济走势的变动情况。同时,基于国内主要微观家庭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进行特征分析和结果报告,增加数据分析的可靠性。第三,本文将预期的影响和背景风险的影响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发现虽然存在共同影响因素和复杂机制,这两个方向的作用途径依然存在,为分析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框架性研究思路。第四,以往家庭金融研究大多利用横截面数据,而利用面板数据并观察时序上效应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应用微观家庭面板数据,分析由于收入水平、财富、保障水平、房产等差异下背景风险程度不同的家庭面临的货币政策环境变化,其金融资产配置的变动差异。第五,作为经济政策的延伸和深层次探讨,本文提到了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政策调整下的相关问题,对流动人口这一规模在2.92亿人群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展开探讨。
二、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
2.1.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关定义 |
2.1.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 |
2.1.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度量 |
2.1.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
2.2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研究 |
2.2.1 从风险成因出发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2.2.2 从具体方法出发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概述 |
3.1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分类 |
3.1.1 地方政府债务概念与内涵 |
3.1.2 地方政府债务分类及其内部结构 |
3.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 |
3.2.1 财政体制成因 |
3.2.2 政治体制成因 |
3.2.3 宏观政策成因 |
3.2.4 金融体制成因 |
3.2.5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运用的低效率 |
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 |
3.3.1 基于基础统计数据观察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 |
3.3.2 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 |
3.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 |
3.4.1 金融交易传导路径 |
3.4.2 财政传导路径 |
3.4.3 实体经济传导路径 |
3.4.4 资本市场传导路径 |
3.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
3.5.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区域金融市场的影响 |
3.5.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
3.5.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地方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 |
3.5.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5.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基本特征与实施困境分析 |
4.1 出租出售资产模式 |
4.2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模式 |
4.3 售股还债模式 |
4.4 债转股模式 |
4.5 混改模式 |
4.6 资产证券化模式 |
4.7 PPP模式 |
4.8 并购上市溢价套现模式 |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模式困境的破解 |
5.1 出租出售资产模式困境的破解 |
5.2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模式困境的破解 |
5.3 售股还债模式困境的破解 |
5.4 债转股模式困境的破解 |
5.5 混改模式困境的破解 |
5.6 资产证券化模式困境的破解 |
5.7 PPP模式困境的破解 |
5.8 并购上市溢价套现模式困境的破解 |
第6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路径研究 |
6.1 债务清理 |
6.2 控制增量 |
6.3 去存量债务 |
6.4 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
6.5 债务绩效评价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2)基于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期背景下的财政运行风险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济转型与财政风险的基础理论 |
2.1 经济转型与财政运行风险的特征 |
2.1.1 经济转型及特征 |
2.1.2 地方财政运行风险及特征 |
2.1.3 经济转型过程对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的影响 |
2.2 财政风险基础理论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2.2.2 公共风险理论 |
2.2.3 财政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期财政收支运行现状 |
3.1 经济转型发展期经济运行状况 |
3.1.1 山西省经济发展规模 |
3.1.2 山西省经济发展结构 |
3.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状况 |
3.2.1 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 |
3.2.2 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 |
3.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状况 |
3.3.1 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 |
3.3.2 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 |
3.4 地方政府债务状况 |
3.4.1 山西省政府债务规模 |
3.4.2 山西省政府债务结构 |
第4章 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期财政运行的主要风险及成因 |
4.1 财政收入风险及成因 |
4.1.1 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
4.1.2 税收结构不合理,地方税种占比小 |
4.1.3 土地收入占比较大,财政收入质量低 |
4.2 财政支出风险及成因 |
4.2.1 基层三保支出压力大,财政支出刚性大 |
4.2.2 上级配套的政策较多,基层支出规模失控 |
4.2.3 财政自给率低,转移支付依赖程度高 |
4.3 财政收支缺口风险及成因 |
4.3.1 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清晰,财政赤字加大 |
4.3.2 债务存在的风险高,财政收支压力大 |
第5章 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期财政运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的确定与变量的选取 |
5.1.1 模型的确定 |
5.1.2 变量的选取 |
5.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5.2.1 实证分析过程 |
5.2.2 实证分析结果 |
第6章 防范化解山西省财政运行风险的对策建议 |
6.1 财政收入方面 |
6.1.1 加快推进转型综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
6.1.2 健全地方税体系,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
6.2 财政支出方面 |
6.2.1 加强预算支出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6.2.2 优化上级配套政策,控制基层支出规模 |
6.3 财政收支缺口方面 |
6.3.1 优化事权与支出责任,减少财政赤字 |
6.3.2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降低财政收支压力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研究 |
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的研究 |
2.4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和防范的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3 政府债务的理论基础 |
3.1 公共产品理论 |
3.2 财政分权理论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3.4 公共选择理论 |
4 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风险 |
4.1 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构成 |
4.1.1 地方债 |
4.1.2 城投债 |
4.1.3 PPP |
4.2 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
4.2.1 债务规模现状 |
4.2.2 债务来源现状 |
4.2.3 区域结构现状 |
4.2.4 期限现状 |
4.2.5 利率现状 |
4.3 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类型 |
4.3.1 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扩张的风险 |
4.3.2 政府债务结构风险 |
4.3.3 政府债务投资效率风险 |
4.3.4 政府债务违约引发的外在风险 |
4.4 本章小结 |
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 |
5.1 财政关系层面的成因 |
5.1.1 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
5.1.2 政府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严重 |
5.1.3 财政来源单一,过分依赖土地收入 |
5.2 宏观经济层面的成因 |
5.2.1 城镇化和经济建设是债务增长的重要外因 |
5.2.2 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债务快速膨胀 |
5.3 政府行为层面的成因 |
5.3.1 地方政绩考核机制有缺陷 |
5.3.2 政府债务期限错配带来流动性风险 |
5.3.3 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模式落后且缺乏盈利性 |
5.4 监督管理层面的成因 |
5.4.1 收付实现制的预算管理模式掩盖了政府或有债务。 |
5.4.2 我国缺乏权威的债务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 |
5.4.3 我国政府债务缺乏足够的预警机制 |
6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
6.1 KMV模型测算预期违约率 |
6.1.1 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 |
6.1.2 KMV模型计算方法 |
6.1.3 地方政府偿债收入的数据获取 |
6.1.4 估算地方政府应偿还债务规模 |
6.1.5 预期违约率结果 |
6.2 选取风险指标 |
6.3 熵值法赋权 |
6.3.1 计算方法 |
6.3.2 实证过程 |
6.4 TOPSIS构建综合评价指数 |
6.4.1 计算方法 |
6.4.2 实证过程 |
6.5 结果分析 |
7 政策建议 |
7.1 建立债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透明度 |
7.2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实现财权和事权匹配 |
7.3 合理分配事权财权,缓解地方支出压力 |
7.4 健全预算监督体制,硬化财政预算约束 |
7.5 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政府投融资监管 |
参考文献 |
(5)中国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本文研究背景 |
二、本研究的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政府债务作为国家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的研究 |
二、政府债务适度规模及其效应问题的研究 |
三、债券市场流动性方面的研究 |
四、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对政府债务作用发挥的效应研究 |
五、政府债务的金融效应研究 |
六、动态研究方法 |
七、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政府债务与政府债券市场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政府债务的产生和发展 |
一、中央政府债务 |
二、地方政府债务 |
第二节 中国政府债券市场 |
一、国债(中央政府债券)市场 |
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债券市场的金融功能探析 |
一、中国政府债券发行的信用属性和市场交易属性 |
二、中国政府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属性与交易属性 |
第四节 中国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财政领域相关理论 |
(一)政府债务理论 |
(二)预算约束理论 |
二、金融领域相关理论 |
(一)金融市场理论 |
(二)市场流动性理论 |
三、经济社会领域相关理论 |
(一)经济增长理论 |
(二)规模经济理论 |
(三)通货膨胀理论 |
(四)经济周期理论 |
(五)风险管理理论 |
四、动态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一、理论推导 |
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债券、宏观效应与政策调节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
第一节 DSGE模型构建 |
一、家庭部门 |
二、银行部门 |
三、生产部门 |
四、政府部门和货币政策 |
五、市场出清 |
第二节 参数校准和估计 |
一、部分参数校准 |
二、贝叶斯估计 |
第三节 数值模拟 |
一、政府债券市场规模扩张效应分析 |
二、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增强效应分析 |
三、银行机构持有政府债券规模权重改变下的流动性冲击 |
四、政策调节 |
第四节 本章研究结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债券的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效应 |
第一节 政府债券、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 |
第二节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模型适用性分析 |
二、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流动性变动的波动率特征分析 |
三、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效应的脉冲响应分析 |
四、政府债券市场规模和市场流动性互动时变特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研究结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债券的债务杠杆与通货膨胀效应 |
第一节 政府债券、债务杠杆与通货膨胀的逻辑关系 |
第二节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模型适用性分析 |
二、脉冲响应分析 |
第四节 本章研究结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府债券市场发展宏观效应的国际经验验证 |
第一节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二、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基准回归 |
二、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回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本文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总结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项目 |
致谢 |
(6)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影响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县级政府教育履职与县本级财政教育投入 |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教育经费绩效 |
三、基础教育与义务教育 |
四、公众绩效满意度与公众教育满意度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研究 |
二、关于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研究 |
三、关于财政投入与教育经费绩效关系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一节 理论基础:财政教育投入与支出绩效评价 |
一、财政教育投入的理论依据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公共产品特征 |
(三)政府教育供给的必要性 |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体制嬗变:财政分权与教育投入体制改革 |
一、财政分权理论与我国财政体制 |
(一)财政分权理论发展 |
(二)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变迁 |
二、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
(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进程 |
(二)政府间教育支出分担体制改革 |
(三)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现状审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及县域教育发展困境 |
一、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现状分析 |
二、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国际比较 |
三、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困境 |
(一)区域发展失衡 |
(二)县级政府角色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预研究:代表性县域案例及比较分析 |
一、案例选择及简介 |
二、案例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政策逻辑模型与教育经费绩效评价 |
一、政策逻辑模型视角下教育经费绩效生成逻辑 |
二、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实践探索 |
(一)评价意义 |
(二)实践历程 |
第三节 变量设定与指标体系建构 |
一、财政教育投入综合指数构建 |
二、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价值定位 |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论证 |
第四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一、假设提出 |
二、模型与分析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结果 |
第一节 实证对象及数源说明 |
一、实证对象选择 |
二、数源说明 |
(一)客观指标数源 |
(二)主观指标数源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结果 |
一、自变量: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 |
(一)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指数及特点 |
(二)按经济水平分类结果 |
二、因变量:教育经费绩效 |
(一)绩效评价结果及特点 |
(二)按地理区域分类结果 |
(三)按经济水平分类结果 |
(四)按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分类结果 |
(五)按指标层级分类结果 |
第三节 回归分析结果 |
一、总体回归结果 |
(一)变量描述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回归分析 |
二、具体指标回归结果 |
三、分样本回归结果 |
(一)按财政投入指数高低分组 |
(二)按县级行政区划类型分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诠释与影响 |
第一节 实证检验结论梳理 |
一、教育经费绩效总体水平及满意度偏低 |
二、财政投入多项指标与教育经费绩效正相关 |
(一)财政能力各项指标对教育经费绩效均呈正向影响 |
(二)财政投入规模指标对教育经费绩效均呈正向影响 |
(三)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对教育经费绩效的影响各异 |
三、教育发展满意度受财政投入各项指标影响较少 |
四、教育经费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并非简单的正比关系 |
第二节 成因诠释 |
一、财政教育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正向效应诠释 |
二、教育发展和投入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偏位 |
(一)教育发展水平和投入不均衡 |
(二)教育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偏离及成因 |
三、标尺竞争下教育投入意愿差异化 |
(一)政绩导向的“标尺竞争” |
(二)财政教育投入意愿差异化 |
四、教育支出责任划分导致搭便车与责任转嫁并存 |
五、公众教育满意度受主客观因素复合影响 |
六、其他多重因素影响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对教育产品有效供给的影响 |
二、对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影响 |
三、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四、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影响 |
五、对基础教育全过程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议与讨论 |
第一节 国外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及启示 |
一、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财政体制 |
(一)巴西:基于税收三级政府共同投入 |
(二)印度:中央与各邦政府共同分担 |
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财政体制 |
(一)日本: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 |
(二)美国:地方政府投入为主 |
三、对中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
第二节 提高财政教育经费绩效的思路建议 |
一、保障财政教育经费稳定和持续增长 |
(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教育领域的财权事权关系 |
(二)节流与开源并举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 |
二、以结构调整优化财政教育经费配置 |
(一)以财政改革提升教育经费配置科学性 |
(二)教育经费分配力求兼顾公平和质量 |
(三)与教育扶贫工作联动凸现教育经费公共价值 |
三、完善及改进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 |
(一)构建满意度导向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
(二)强化教育经费绩效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度 |
(三)加强教育经费使用单位的内部管理 |
四、探索优化教育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和使用绩效 |
五、整合优化县级各类教育专项资金 |
六、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逐步推广普及基础教育 |
第三节 若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
一、关于衡量县级教育财政投入合理性的标准 |
二、关于县级财政教育投入与教育公平性 |
三、关于贫困县教育财政精准扶贫与农村教育发展 |
四、关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权责划分 |
五、关于家庭教育支出负重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抽样调查问卷 |
附录2:代表性县域深度访问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政府性债务 |
2.1.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理论” |
2.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3.3 文献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债务分析及债务风险成因分析 |
3.1 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历程 |
3.1.1 地方政府债务探索时期(1950年~1960年) |
3.1.2 地方政府债务稳步发展时期(1979年~1993年) |
3.1.3 地方政府债务首次爆发时期(1994年~2008年) |
3.1.4 地方政府债务“井喷式”增长时期(2008年~2010年) |
3.1.5 地方政府债务“收紧”时期(2010年~至今) |
3.2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
3.2.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问题 |
3.2.2 地方政府债务省际差异问题 |
3.2.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问题 |
3.2.4 地方政府债务偿还资金问题 |
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 |
3.3.1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问题 |
3.3.2 经济发展问题 |
3.3.3 地方官员绩效考核问题 |
3.3.4 风险防范体系建设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债务实证分析—基于上海数据 |
4.1 实证模型—KMV模型介绍 |
4.2 样本数据来源与实证步骤 |
4.2.1 样本来源 |
4.2.2 实证的主要步骤 |
4.3 地方债务风险实证过程 |
4.3.1 预算上海市及16个区的本级政府财政收入 |
4.3.2 可偿债财政收入预测 |
4.3.3 计算可偿债的财政收入波动率σ_C及增长率g |
4.3.4 计算债务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 |
4.4 实证结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
5.1 循序渐进推进债务置换工作,合理控制到期债务规模 |
5.2 重点关注局部风险,加强西部地区政府债务管理工作 |
5.3 完善财政体制和税收体系的建设工作 |
5.3.1 完善分税制改革,优化税收制度 |
5.3.2 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建设 |
5.4 加强债务机制体系建设,完善政府债务融资渠道 |
5.4.1 完善机制体系建设,加强债务风险管理 |
5.4.2 丰富融资渠道,完善筹资方案 |
5.5 增加债务信息透明度,推进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
5.5.1 增强债务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信心 |
5.5.2 完善债务风险预警制度,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工作 |
5.6 落实配套政策,加强中央监管 |
5.6.1 加快落实存量债务置换工作 |
5.6.2 杜绝隐形担保,完善债务预算工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社会预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2 社会预警的基本规定 |
2.1 社会预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2.2 社会预警内涵的多维界定 |
2.3 社会预警的特殊性规定 |
2.4 社会预警的功能性规定 |
3 社会预警的历史形态演进 |
3.1 社会预警历史形态演进考察的维度 |
3.2 原始社会的社会预警 |
3.3 农业社会的社会预警 |
3.4 工业社会的社会预警 |
3.5 信息社会的社会预警 |
4 社会预警的系统结构 |
4.1 社会预警主体 |
4.2 社会预警客体 |
4.3 社会预警中介系统 |
5 社会预警的现实发生 |
5.1 社会预警现实发生的实践根基 |
5.2 社会预警现实发生的认知过程 |
5.3 社会预警现实发生的认知难题 |
6 科学社会预警的方法论原则 |
6.1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原则 |
6.2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时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
6.3 事实性研究、价值性研究与实践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
7 社会预警的当代中国境遇 |
7.1 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7.2 当前中国社会预警的历史进步与现实问题 |
7.3 当前中国社会预警未来发展的对策与方案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的传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国际贸易网络的文献回顾 |
1.2.2 关于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传递的文献回顾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国际贸易网络的特征和结构分析 |
2.1 国际贸易网络的构建 |
2.1.1 国际贸易拓扑网络的构建 |
2.1.2 国际贸易权重网络的构建 |
2.2 国际贸易网络的特征分析 |
2.2.1 国际贸易网络的网络特征 |
2.2.2 国际贸易网络的功能定位 |
2.2.3 国际贸易网络的协作关系 |
2.3 国际贸易网络的结构分析 |
2.3.1 凝聚子群分析 |
2.3.2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第三章 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传递:理论分析 |
3.1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一般机理与路径 |
3.1.1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一般机理分析 |
3.1.2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一般路径分析 |
3.2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的网络效应分析 |
3.2.1 级联放大效应 |
3.2.2 基于SI模型的金融危机跨国传递模型 |
3.2.3 贸易网络结构与金融危机传递关系的分析 |
3.3 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传递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整体传递效应的影响因素 |
3.3.2 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个体传递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传递:实证分析 |
4.1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效应的静态分析:网络传递回归模型 |
4.1.1 网络传递回归模型的建立 |
4.1.2 网络传递回归模型简化及指标描述 |
4.1.3 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下的传递系数分析 |
4.1.4 金融危机在国际贸易网络下的传递效应分析 |
4.2 金融危机跨国传递效应的ERGM模型 |
4.2.1 金融危机传递网络的建立 |
4.2.2 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传递的ERGM模型的建立 |
4.2.3 2008年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ERGM模型 |
4.2.4 2010年欧债危机国际传递的ERGM模型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宏观经济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家庭金融成为新兴研究热点 |
1.1.2 家庭金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特色与创新点 |
1.3.3 研究不足之处 |
1.4 论文主体结构 |
1.4.1 每章主要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和理论综述 |
2.1 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特征 |
2.2 货币政策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2.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
2.2.3 利率变动的影响 |
2.3 财政政策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2.3.1 财政支出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
2.3.2 税收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
2.3.3 社会保障制度和居民金融资产选择 |
2.4 宏观经济政策对居民资产选择影响机制 |
2.4.1 预期影响机制 |
2.4.2 背景风险影响机制 |
2.5 城乡二元结构与区域差异对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
2.5.1 城乡二元结构下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差异 |
2.5.2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和收入差距 |
2.5.3 区域差异的影响 |
2.5.4 税收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
2.6 文献评述 |
2.7 本文理论基础概述 |
2.7.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理论 |
2.7.2 政策传导与金融市场理论 |
2.7.3 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2.7.4 家庭金融市场有限参与理论 |
2.7.5 预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 |
2.7.6 生命周期理论和家庭金融背景风险理论 |
2.7.7 流动人口预防动机和消费抑制理论 |
2.7.8 “新二元结构”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微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3.1 引言 |
3.2 政策调整与家庭资产选择意愿 |
3.2.1 经济政策与经济波动 |
3.2.2 政策变动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3.2.3 研究假设 |
3.3 政策变动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影响 |
3.3.1 趋势分析和数据统计描述 |
3.3.2 模型设定 |
3.3.3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
3.3.4 货币、财政变量和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协整分析 |
3.3.5 货币、财政变量冲击的结构VAR模型 |
3.4 政策冲击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波动性分析 |
3.4.1 多元GARCH模型构建 |
3.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模型估计方法 |
3.4.3 货币政策、居民意愿波动估计结果及分析 |
3.4.4 财政政策、居民意愿波动估计结果及分析 |
3.4.5 不同经济运行期间居民的资产选择 |
3.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中介效应 |
3.5.1 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3.5.2 变量选取 |
3.5.3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3.5.4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测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期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4.1 引言 |
4.2 宏观经济政策和家庭预期 |
4.2.1 宏观经济走势和家庭预期偏差 |
4.2.2 货币、财政政策对家庭预期的影响 |
4.2.3 研究假设 |
4.3 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4.3.3 对比分析 |
4.3.4 家庭预期变量选择 |
4.3.5 计量模型设定 |
4.3.6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因素 |
4.4 预期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家庭预期因素和家庭特征变量相关性分析 |
4.4.2 家庭预期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回归结果分析 |
4.4.3 内生性处理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因子分析构建经济预期综合指标 |
4.5.1 因子分析 |
4.5.2 预期因子的差异化影响 |
4.5.3 预期影响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PSM分析 |
4.6 家庭差异化预期下背景风险的影响 |
4.6.1 差异化预期下收入水平的影响 |
4.6.2 差异化预期下房产的影响 |
4.6.3 差异化预期下健康和保险的影响 |
4.7 预期和教育水平、理财规划对金融资产选择的交互影响 |
4.7.1 预期和教育水平对金融资产选择的交互影响 |
4.7.2 预期和理财规划对金融资产选择的交互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调整、背景风险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5.1 引言 |
5.2 政策调整和家庭背景风险 |
5.2.1 货币政策调整和家庭背景风险 |
5.2.2 财政政策调整和家庭背景风险 |
5.2.3 研究假设 |
5.3 微观家庭面板数据应用 |
5.3.1 数据和变量说明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模型和估计方法选取 |
5.3.4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 货币政策调整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双重差分法研究 |
5.4.1 差分模型介绍和假定条件 |
5.4.2 货币政策松紧时间段界定 |
5.4.3 DID模型的设定与变量定义 |
5.4.4 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
5.4.5 实证结果分析 |
5.4.6 稳健性检验 |
5.5 财政政策冲击的DID模型检验——以房产税试点为例 |
5.5.1 房产税试点政策冲击DID模型设定 |
5.5.2 变量定义和模型假定条件的满足 |
5.5.3 实证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乡政策、留守成员和流动人口金融资产选择 |
6.1 引言 |
6.2 城乡二元结构和流动人口家庭特征 |
6.2.1 流动人口和城乡二元结构 |
6.2.2 城乡二元结构和留守人口 |
6.2.3 研究假设 |
6.3 家庭留守成员对流动人口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
6.3.1 描述性统计和模型构建 |
6.3.2 Tobit模型及回归结果 |
6.3.3 内生性处理 |
6.3.4 不同组别之间差异化影响 |
6.3.5 金融资产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和结论 |
6.4.1 无风险金融资产 |
6.4.2 倾向得分匹配(PSM) |
6.5 背景风险差异下留守成员的影响 |
6.5.1 劳动收入水平 |
6.5.2 劳务合同性质 |
6.5.3 健康水平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与路径研究[D]. 唐德红.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基于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期背景下的财政运行风险防控研究[D]. 武超群.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中国县级财政压力问题研究[D]. 匡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
-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D]. 毛周俊鹏. 浙江大学, 2020(02)
- [5]中国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陈建宇. 南京大学, 2020(09)
- [6]县本级政府财政投入对教育经费绩效影响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费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国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社会预警论[D]. 孟小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国际贸易网络下金融危机的传递机制研究[D]. 戴玉娇.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10]宏观经济政策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D]. 林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