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种方法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亮,徐永清,何晓清,李川[1](2019)在《三种内固定器械固定中足损伤的生物力学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新型镍钛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在治疗中足损伤中的固定稳定性,通过比较3种内固定在中足外侧柱移位性损伤中对前足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并对其生物力学进行分析,为选择内固定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取6只成人下肢尸体冷冻标本。制成第4、5跗跖关节骨折脱位模型,对4、5跗跖关节进行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固定,H型接骨板固定,2.0 mm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分别从4、5跖骨打入骰骨。经加载600 N后,通过Tekscan压力传感器,测量前足足底压力的变化,应用ElectroForce?3510高精度生物材料试验系统机进行轴向压缩力学测试,分别计算刚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4、5跗跖关节分别用三角固定器、钢板、克氏针固定后,第4、5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则较骨折脱位状态有所增大,第2、3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较骨折脱位状态下都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固定器组第4、5跖骨头下压力峰值与正常组相近。钢板固定组、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克氏针固定组组对外侧柱脱位固定后与正常组相比足部总体压缩刚度值无显着差异(P>0.05),疲劳试验后克氏针固定组静态压缩刚度较疲劳试验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治疗跗跖关节外侧柱损伤其恢复足底压力的能力及生物力学稳定性良好,为镍钛记忆合金三角固定器内固定器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薛朝亚,刘学辉,杨凯,钟美蓉,刘峰,高怀银,王相利[2](2018)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VSD治疗严重开放性跗跖、跗中关节骨折脱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跗跖、跗中关节骨折脱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9—2016-09诊治的27例严重开放性跗跖、跗中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VSD治疗。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跗跖、跗中关节骨折脱位复位良好,内固定在位。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8(12~4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8.3(5~10)个月。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足踝功能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2%。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VSD治疗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跗跖、跗中关节骨折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创面愈合速度加快,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柳丹屏[3](2018)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跗跖关节损伤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中足(跗跖关节)损伤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跗跖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传统屏-片系统X线摄影(作为对照组)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显示骨折38例,脱位9例;足位置形态、软组织显示满意度分别为94.4%、90.0%;对照组经传统屏-片系统X线摄影检查显示骨折29例,脱位9例,漏诊9例;且经传统屏-片系统X线摄影检查显示满意度分别为38.9%、36.7%,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屏-片系统X线对比,DR影像可更清晰的显示足及周围软组织情况,并可提高骨折脱位的检出率,可推广应用。
施蕾,罗宇鹏,邓振华[4](2018)在《足部残疾标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足部残疾评定是法医临床实践中下肢残疾评定的难点之一。2017年1月1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实施,足部残疾划分指标、评定原则与方法与国外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比较了包括《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等国内标准与国外其他伤残标准中足部残疾的相关内容,探讨国内外标准的异同,在比较中为我国标准相关内容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
冯斌军,吴小刚,白亮[5](2018)在《跗跖关节脱位的术后影像学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跗跖关节脱位的术后影像学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跗跖关节脱位患者,依据美国骨科矫形足踝协会(AOFAS)相关标准对患者的术后影像学进行评价。结果:进行复位治疗后,其中19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为优,26例患者为良好,14例患者为一般,5例患者为差。。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中与术后影像学检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并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刘帅,徐永清,张旭林,孙培栋,梁栋柱[6](2018)在《3种固定器在治疗Lisfranc损伤中的生物力学比较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四角固定器在治疗跗跖关节损伤中的固定稳定性,并与空心拉力螺钉、背部钢板的固定强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6具新鲜下肢标本中,利用Electr0Force?3510高精度生物材料实验系统按以下分组顺序在600 N轴向载荷下测试标本整体的静态刚度。A组为空白对照组,为无损伤状态;B组为损伤组,人为建立跗跖关节损伤模型;C组为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四角固定器固定组;D组为背部钢板固定组;E组为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组。其中B、C、D组分别给予3000个疲劳循环,测试其疲劳前后的及时稳定性及疲劳稳定性。结果 3种内固定方式疲劳前后的自身比较中,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比较各组,B组与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刚度B组小于A组。A组、C组、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刚度小于E组。结论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四角固定器在治疗Lisfranc损伤中可以提供充足的固定强度,这为临床实施镍钛记忆合金四角固定器内固定术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马海东,高岩,李绍光,白洁,杜晓健,刘洪达,李建军,梁卫东,曹立海,曲家富[7](2017)在《负压封闭引流在足部闭合复杂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辅助治疗足部闭合复杂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足部闭合复杂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病例108例。受伤机制为压砸伤、挤压伤、车祸伤。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VSD组56例及对照组52例,伤足消肿后分别行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关节融合术。VSD组应用VSD技术覆盖伤口及创面,术后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适度缝合伤口,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定期换药治疗。结果 VSD组与对照组术前住院时间(16 d比28 d)、总住院时间(33 d比53 d)、伤口一期愈合(29例比12例)、延长换药后愈合(16例比13例)、植皮后愈合(9例比17例)、皮瓣转移术后愈合(2例比10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足部Maryland评分,VSD组均值88.8(5598,中值:91.5)分;对照组均值:84.9(3897,中值:91.00)分,应用中值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5,P<0.05。后期恢复效果评级:VSD组:优39例,良12例,可5例,差0例;对照组:优29例,良8例,可11例,差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辅助治疗足部闭合复杂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临床效果显着,缩短了术前等待及总住院时间,提高了伤口的直接愈合率,降低了后期植皮或皮瓣转移等替代治疗率,减少了副损伤,增加了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概率,降低了关节融合率。
薛朝亚,刘学辉,高怀银[8](2017)在《接骨七厘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接骨七厘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解剖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创面换药、抗感染,治疗组术后口服接骨七厘片并创面负压封闭引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d疼痛、肿胀及瘀斑等症状评分及ESR、CRP等指标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d血浆黏度较术前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7d疼痛、肿胀及瘀斑等症状评分及血浆黏度、ESR、CRP等指标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软组织损伤术后7d总有效率及跗跖关节骨折脱位术后28d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七厘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显着改善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症状及临床理化指标水平,有助于促进软组织损伤的恢复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愈合。
陈华勇,刁峰明,袁昆,陈海曼,周春生[9](2016)在《多层螺旋CT及不同重组方法在跗跖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不同重组方法在跗跖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足部外伤患者进行X线和MSCT检查,并对MSCT原始容积数据采用MPR、SSD、VRT等技术方法进行图像重组并观察损伤细节,同时与X线平片、轴位CT图像进行对比,并对X线摄片和MSCT扫描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骨折检出率进行简要统计学处理。结果:MSCT可以清晰显示跗跖关节骨折的细节,跗跖关节骨折检出率明显优于普通X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及不同重组方法在跗跖关节骨折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弥补常规X线检查中的不足,为临床治疗及患者术后复查提供及时有价值的信息。
曹博[10](2016)在《Lisfranc损伤临床研究进展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搜索所有关于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与关节融合(arthrodesis)手术治疗Lisfranc损伤的疗效的文献,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行Meta分析,从多个角度对这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上治疗Lisfranc损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15年5月)、Embase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15年05月)、Medline数据库(1966年1月至2015年5月)、Science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5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年1月至2015至05月)、维普全文数据库(VIP,1995年1月至2014年12月);通过手工检索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华外科杂志(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华创伤杂志(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关于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关节融合术治疗跗跖关节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完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及半随机对照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CCT)),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研究的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根据MINOR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对纳入研究的随机对照文献根据改良Jadad量表进行评分,采用Cochrane协作网出品的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连续性变量的表达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均数差(SMD)及95%的置信区间(95%CI作为效应尺度指标,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RR(相对危险度)或OR(比值比)及95%的置信区间(95%CI)做为效应尺度指标,根据异质性的大小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根据漏斗图判断偏倚情况。结果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一共有11篇文献符合本研究,所有文献均为对照研究,其中4篇文献为随机对照试验,7篇为临床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优良率、Maryland评分、术后不愈合率方面优于关节融合术,关节融合术在内固定物取出方面更有优势。两种手术方式在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疼痛率、术后伤口感染率等比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优良率、Maryland评分、术后不愈合率方面的比较优于关节融合术,关节融合术在内固定物取出方面更有优势。两种手术方式在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疼痛率、术后伤口感染率方面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于轻度Lisfranc损伤来说,由于手术并发症少,术后优良率高,应该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严重Lisfranc损伤的患者来说,二次手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由于关节融合术可以不取出内固定物,所以首选关节融合术。
二、三种方法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方法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内固定器械固定中足损伤的生物力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器材 |
1.3 实验方法 |
1.3.1 标本实验前处理 |
1.3.2 标本模型制作 |
1.4 数据采集 |
1.4.1 足底压力 |
1.4.2 压缩刚度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足底压力比较 |
2.2 压缩刚度比较 |
3 讨论 |
3.1 中足损伤的治疗原则 |
3.2 治疗中足外侧柱损伤中内固定物的选择 |
3.3 本实验的不足 |
(2)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VSD治疗严重开放性跗跖、跗中关节骨折脱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跗跖关节损伤摄影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设备: |
1.2.2 诊断方法: |
1.3 诊断依据: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对比: |
2.2 两组检查显示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4)足部残疾标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评价指标概述 |
(一) 足部缺失 |
(二) 足部关节活动 |
1. 足部关节 |
2. 关节活动度 |
(1) 足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
(2) 足部关节功能位 |
3. 足部关节功能障碍 |
(三) 足弓损伤 |
(四) 足部骨折 |
1. 跟骨骨折 |
2. 距骨骨折 |
3. 舟骨骨折 |
4. 骰骨骨折 |
5. 跖跗关节骨折 |
6. 跖骨与趾骨骨折 |
(五) 软组织损伤 |
二、国内标准足功能条款比较 |
三、国外标准足功能条款比较 |
(一) 美国AMA指南第六版 |
1. 概述 |
2. 评定方法 |
(1) 诊断性伤残评定 |
(2) 肢体缺失伤残评定 |
(3) 关节活动度伤残评定 |
3. 应用实例 |
【例1】肢体缺失伤残评定 |
【例2】诊断性伤残评定 |
(二) 澳大利亚昆士兰指南第二版 |
1. 概述 |
2. 评定方法 |
1) 功能性伤残评定 |
2) 解剖性伤残评定 |
a.关节强直 (指南中同关节融合术) |
b.关节炎 |
c.肢体缺失 |
3) 诊断性伤残评定 |
(三) 韩国KAMS指南 |
1. 概述 |
2. 评定方法 |
(1) 解剖性伤残评定 |
a.肢体缺失 |
b.强直固定 |
(2) 功能性伤残评定—活动受限 |
(3) 诊断性伤残评定 |
(四) 欧洲 |
1. 肢体缺失 |
2. 关节强直 |
3. 关节活动受限 |
四、国内外标准的比较分析 |
(一) 从评定方法而论 |
(二) 从伤残等级划分依据而论 |
(三) 从条款涉及的残情而论 |
1. 共有残情的评定指标对比 |
(1) 足缺失 |
(2) 足部关节功能障碍 |
2. 其余损伤类型 |
(1) 足弓损伤 |
(2) 软组织损伤 |
(四) 总结 |
(5)跗跖关节脱位的术后影像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患者的术后影像学特征 |
3 讨论 |
(6)3种固定器在治疗Lisfranc损伤中的生物力学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设备及器材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分组 |
1.3.2 各组生物力学试验前处理 |
1.4 数据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生物力学测试 |
3 讨论 |
3.1 对于跗跖关节损伤模型的建立 |
3.2 治疗跗跖关节损伤中内固定物的选择 |
3.3 本实验的不足 |
(8)接骨七厘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9)多层螺旋CT及不同重组方法在跗跖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设备与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MSCT不同重组方法的价值 |
3.2 MSCT及不同重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
(10)Lisfranc损伤临床研究进展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文献检索 |
1.1.2 文献纳入标准 |
1.1.3 文献排除标准 |
1.1.4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 |
1.1.5 观察指标 |
1.1.6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检索结果 |
1.2.2 文献质量 |
1.2.3 对比指标分析结果 |
1.3 讨论 |
1.3.1 统计方法的讨论 |
1.3.2 相关知识点的讨论 |
1.3.3 本次研究指标的讨论 |
1.4 本次研究的不足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Lisfranc损伤临床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和发生率 |
2.2 解剖 |
2.3 损伤分型 |
2.4 受伤机制 |
2.5 临床表现 |
2.6 影像学检查 |
2.7 治疗 |
2.8 关于治疗的一些争论 |
2.9 损伤结局 |
2.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三种方法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内固定器械固定中足损伤的生物力学比较[J]. 李亮,徐永清,何晓清,李川.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02)
- [2]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VSD治疗严重开放性跗跖、跗中关节骨折脱位[J]. 薛朝亚,刘学辉,杨凯,钟美蓉,刘峰,高怀银,王相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10)
- [3]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跗跖关节损伤摄影中的应用价值[J]. 柳丹屏. 中国医药指南, 2018(27)
- [4]足部残疾标准比较研究[J]. 施蕾,罗宇鹏,邓振华. 证据科学, 2018(03)
- [5]跗跖关节脱位的术后影像学评价[J]. 冯斌军,吴小刚,白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12)
- [6]3种固定器在治疗Lisfranc损伤中的生物力学比较与分析[J]. 刘帅,徐永清,张旭林,孙培栋,梁栋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8(02)
- [7]负压封闭引流在足部闭合复杂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J]. 马海东,高岩,李绍光,白洁,杜晓健,刘洪达,李建军,梁卫东,曹立海,曲家富. 中华医学杂志, 2017(35)
- [8]接骨七厘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J]. 薛朝亚,刘学辉,高怀银. 河北医学, 2017(08)
- [9]多层螺旋CT及不同重组方法在跗跖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陈华勇,刁峰明,袁昆,陈海曼,周春生. 华夏医学, 2016(06)
- [10]Lisfranc损伤临床研究进展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的Meta分析[D]. 曹博. 华北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