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超声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介入超声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一、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翠红[1](2020)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超声定位女性肛瘘内口》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项研究主要探讨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部超声检查定位女性肛瘘内口的诊断价值。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检查定位肛瘘内口,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显示肛瘘内口的位置以及瘘管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分析获得的超声图像的特征,并探讨两种探头检查肛瘘内口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两种不同探头作比较,显示端扫式凸起腔内探头在术前定位肛瘘内口中的价值,为临床医生在诊断治疗肛瘘疾病中提供又一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推广普及此项检查方法。方法本项研究观察2016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39例女性肛瘘患者,术前通过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对患者进行检查,(已婚女性经阴道超声检查,未婚女性经会阴超声检查)。按照截石位12点时钟方法记录肛瘘内口的位置及大小,显示瘘管的数量及走形。手术病理结果做为参照标准,分析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的超声波频率为3~10MHz。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诊断的女性肛瘘患者;(2)肛门形态与功能正常的患者;(3)无明显呼吸疾病、血液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且肝肾功能满足治疗标准的患者;(4)患者需要并允许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和诊断;(5)拟在本院接受手术的肛瘘患者;超声诊断肛瘘的标准:(1)肛管直肠黏膜的位置存在低回声的裂口。(2)肛门内括约肌的环状肌部分缺损;(3)强回声的肛门外括约肌回声中断,肌层受损,显示为低回声图像。符合上述标准中的一项即可诊断为肛瘘内口。结果患者均能接受检查,肛管可以分为三段,超声检查过程中肛门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采用横断面图像将肛门外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的形状进行区分,可以显示高回声的耻骨肌是U形,而内括约肌呈环形,低回声的是上段,女性肛管内外括约肌处于闭合高回声和低回声为中段,女性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高回声为下段。而女性肛管纵切面将肛管划分为不同结构:高回声黏膜层、低回声内括约肌以及高回声外括约肌,将肛管直肠角清晰的呈现出来,采用动态超声可以对患者直肠壶腹部气液流动情况进行实时观察。39例患者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肛周脓肿,其中36例患者可以观察到流动的液性回声,为较明显的肛周脓肿形成;39例患者手术共发现肛瘘内口 51个,瘘管58条。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术前共诊断肛瘘内口 46个,瘘管52个。超声术前共检测出46个肛瘘内口,其中28个内口位于5~6点钟方向,7个内口位于1~2点钟方向,6个内口位于10~11点钟方向,3个内口位于7~8点钟方向,2个位于4~5点钟方向;46个内口中,肛门外括约肌回声中断范围:1.8~7.6mmm,平均(3.8±1.2)mm。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肛瘘内口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521),漏诊5个肛瘘内口,误诊3个肛瘘内口。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肛瘘瘘管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449),诊断肛瘘内口的灵敏度90.2%、特异度66.7%,诊断肛瘘瘘管的灵敏度89.6%、特异度62.5%。因此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女性肛瘘内口、瘘管数量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结论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女性肛瘘内口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经阴道或会阴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术前定位女性肛瘘内口的价值:①术前定位肛瘘内口与手术符合率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②探头并非直接放置于病变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耐受经肛管内检查的急性期炎症患者,患者接受程度高,更加利于诊断。③端扫式腔内探头具有很高的普及性,而且经济、便捷。综上所述,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超声术前诊断定位女性肛瘘内口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王海燕,孙莉姬[2](2019)在《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和进展》文中提出妇产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救护责任。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在妇产科中,超声医学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中重要的价值。加强对妇产科超声新技术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妇产科超声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叙述了妇产科应用超声新技术的重要性,还阐述了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以及发展。

赵巍[3](2019)在《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在卵巢癌腹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分析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对卵巢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的患者120例,将其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分别对上述患者采用常规超声、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并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将常规超声诊断检查的结果作为常规组,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的结果作为介入组,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联合诊断检查的结果作为联合组。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与患者术后病理送检分析结果比较,联合组患者的诊断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9.13%、100.00%、99.17%,常规组检查诊断各项为93.04%、20.00%、90.00%(χ2=5.667、6.672、9.841,P<0.05);介入组诊断各项值为93.91%、40.00%、91.67%,联合组与介入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2、4.286、7.717,P<0.05)。结论在疑似卵巢癌腹膜转移患者临床中采用常规超声与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对患者卵巢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伟[4](2019)在《超声新技术助力妇产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超声探头工艺和晶片制作技术的进步,超声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妇产科超声检查技术已由单纯性的腹壁超声检查方式发展衍生出了众多新型检查方式,有了更多的发展方向,除了常规的经腹壁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技术逐渐成熟的三维超声检查、介入性超声以及超声造影等新技术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临床诊断的精度不断得到提升。

沈玥[5](2018)在《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和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现今,我国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较为迅猛,超声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给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方面的实际应用,给广大女性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综述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方面的具体发展情况,对三维超声以及超声造影技术在妇产科临床疾病诊断中应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发展。

冯慧俊,江峰[6](2017)在《介入性超声在治疗腹部器官和腹腔感染性病灶中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介入性超声在治疗腹部器官和腹腔感染性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从我院-2017年2月收治的腹部器官和腹腔感染性病灶患者中收集86例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48例,女38例。纳入本次研究的86例患者均采取介入性超声治疗的方式,在超声定位和引导下实施穿刺置管引流手术,采用Seldinger与套管针法经皮穿刺,置入引流管。结果:本次研究的86例患者中,有81例患者在第一次穿刺置管引流就取得了成功,1次穿刺成功率为94.19%;有5例患者的第一次穿刺置管未能取得成功,采取了重复穿刺。86例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出血、损伤临近器官以及针道周围感染等情况。患者被抽出的脓液为55620m L,引流管留置时间为725d,平均(13.7±3.9)d。所有患者在穿刺引流手术后,其病灶均逐渐好转,且有84例患者病灶完全痊愈,一次治疗成功率达97.67%;有2例患者需要重新进行手术治疗,占研究总例数的2.33%;住院时间为1045d,平均(15.7±6.9)d。结论:介入性超声用于腹部器官和腹腔感染性病灶的治疗,其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可多次操作、对临近器官的损伤性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引用。

代琳[7](2017)在《超声检查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该文主要从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的发展历程、三维超声技术在妇产临床中的应用以及超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最新应用等方面探究了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介入性超声技术、三维超声技术以及超声造影技术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董雪菲[8](2015)在《妇产科超声检查及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检查途径、三维超声对妇产科疾病诊断的影响、介入性超声、超声造影技术四个方面对妇产科超声检查及诊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李静[9](2014)在《妇产科超声新技术的应用和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推动了超声医学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但是也对医疗工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因此,如何能够在妇产科超声新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下,对超声技术加以合理和正确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由此,本文对当前妇产科超声中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带来借鉴和思路。

王海龙[10](2014)在《彩超在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相结合检查乳腺肿块,并对肿块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最后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制定乳腺肿块的手术方案及判断乳腺肿块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乳腺肿块的患者,共92例,143个肿块。其中乳腺肿块91个(包括10例乳腺囊肿),非哺乳期乳腺炎20个,副乳32个。对于乳腺肿块来说,先用彩超对乳腺进行放射状扫查,发现病灶后,记录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及后方回声、血供丰富程度。然后按大小不同将肿块分为三组:≤1cm,1~3cm和3~6cm。对于副乳来说,要标记出副乳的范围。然后在局麻下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直至肿物及周围少量正常组织完整切除,彩超反复探查无肿物残存,将抽吸出的组织条用无菌镊子将其取出,送快速冰检。手术过程中要记录乳腺肿块及副乳的切除例数,术中出血的例数,计算并比较不同大小乳腺肿块的切除率,非哺乳期乳腺炎及副乳的切除率。结果:92例乳腺肿块病人(143个肿块)的病理检查结果乳腺肿块:42个为乳腺纤维腺瘤,21个为乳腺瘤样增生,10个为乳腺囊肿,13个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个为浸润性导管癌。非哺乳期乳腺炎:12例为慢性炎症伴肉芽肿组织,8例为慢性炎症伴小脓肿。副乳:32例均为皮下脂肪及少量腺体组织。三组乳腺肿块切除率比较:≤1cm肿块的切除率100%(33/33);1~3cm肿块的切除率96.8%(30/31);3~6cm肿块的切除率74.0%(20/27)。经SPASS19.0统计软件分析,P=0.001(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切除率随肿块的增大而降低,10例乳腺囊肿均可完整切除。≤1cm的肿块无出血;1~3cm的肿块有2个发生出血;3~6cm的肿块有5个发生出血。P=0.007(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表明术后出血率随肿块的增大而增高。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切除率75%(15/20);副乳的切除率100%(32/32)。结论:大小不同的乳腺肿块切除率不同,肿块越大,完整切除率越低,术中出血率越高;乳腺囊肿可完整切除;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来说应用麦默通乳腺旋切术会有一定的残留;副乳通过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均可完整切除。因此,掌握麦默通的适应症,在术前通过彩超筛查出适宜做麦默通微创手术的患者,可以进一步提高了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乳腺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二、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超声定位女性肛瘘内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阴道超声在女性小骨盆的临床应用进展
        1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在检查中的应用
        2 超声探头与成像原理
        3 女性小骨盆基本解剖结构
        4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5 经阴道超声在产科中的应用
        6 女性盆底组织结构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肛瘘的诊断进展
        1 肛管的解剖结构
        2 肛瘘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3 肛瘘的病因及分类
        4 肛瘘的影像学诊断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型号
        2.3 研究方法
        2.4 超声检查过程及图像储存、数据记录
        2.5 肛瘘的分型
        2.6 统计学处理
        2.7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肛管结构的显示
        3.2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对肛瘘不同类型的诊断
        3.3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对肛瘘内口及瘘管的诊断
    4 讨论
        4.1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肛瘘内口的分析
        4.2 影像学方法诊断肛瘘内口分析比较
        4.3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的应用及对肛瘘内口定位意义
结语
    1 结论
    2 研究的不足
    3 创新点
    4 展望
附图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妇产科应用超声新技术的重要性
2 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2.1 产科方面
    2.2 妇科方面
3 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发展
4 结语

(3)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在卵巢癌腹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超声新技术助力妇产科(论文提纲范文)

三维超声
介入性超声
超声造影技术

(5)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的发展
2 三维超声在妇产科临床疾病诊断中应用产生的影响
    2.1 三维超声的基本概念
    2.2 三维超声的优点
        2.2.1 超声扫查的标准化
        2.2.2 三维立体超声图像数据库
        2.2.3 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
    2.3 三维超声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影响
3 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发展
4 超声造影技术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影响分析

(6)介入性超声在治疗腹部器官和腹腔感染性病灶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超声检查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检查技术在妇产科应用途径的发展
2 超声检查技术在妇产科应用最新进展
    2.1 介入性超声技术的应用
    2.2 三维超声技术在妇产临床中的应用
    2.3 超声造影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检查中的价值
3 超声检查技术在妇产科应用的前景展望
4 结语

(8)妇产科超声检查及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查途径
2 三维超声对妇产科疾病诊断的影响
3 介入性超声
4 超声造影技术

(9)妇产科超声新技术的应用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妇产科检查途径的发展
2 临床妇产疾病诊断中实时三维超声起到的重要作用
3 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的发展
4 妇产科疾病诊断过程中的超声造影技术
5 结束语

(10)彩超在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常规超声二维成像
    1.2 多普勒超声技术
    1.3 超声造影技术
    1.4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1.5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1.6 超声引导下介入性穿刺技术
    1.7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
    1.8 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
第2章 前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研究对象
        3.1.2 试验病例纳入标准
        3.1.3 试验病例排除标准
        3.1.4 试验病例临床情况
    3.2 设备和材料
    3.3 试验研究方法
        3.3.1 试验检查方法
        3.3.2 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分级判定标准
        3.3.3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技术的应用
    3.4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乳腺肿块的病理检查结果
    4.2 常规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
    4.3 不同大小的乳腺肿块切除率之间的对比分析
    4.4 不同大小的乳腺肿块出血率之间的对比分析
    4.5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切除效果
    4.6 副乳的切除效果
第5章 讨论
    5.1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基本原理
    5.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
    5.3 彩超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影响因素
    5.4 彩超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未来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附录A 附录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超声定位女性肛瘘内口[D]. 张翠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和进展[J]. 王海燕,孙莉姬. 继续医学教育, 2019(11)
  • [3]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在卵巢癌腹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赵巍. 世界复合医学, 2019(10)
  • [4]超声新技术助力妇产科[J]. 张伟.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07)
  • [5]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和进展[J]. 沈玥. 中国处方药, 2018(12)
  • [6]介入性超声在治疗腹部器官和腹腔感染性病灶中的临床观察[J]. 冯慧俊,江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17)
  • [7]超声检查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探讨[J]. 代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14)
  • [8]妇产科超声检查及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J]. 董雪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2)
  • [9]妇产科超声新技术的应用和进展[J]. 李静. 影像技术, 2014(05)
  • [10]彩超在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D]. 王海龙. 河南科技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介入超声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