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屋顶网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1](2021)在《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研究 ——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旧城区,作为一个城市的时代印记和城市演变的见证者,曾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近些年我国快速城镇化历程中,旧城区在以地产导向为开发模式的背景下,逐渐透支着自己的文化价值而走向边缘化,大拆大建、城区活力丧失等问题层出不穷。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城市进入存量城市阶段,对城市建成区尤其是旧城区的提质与更新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微空间,作为旧城区一种既存已久而被长期忽视的空间资源,是构成旧城区公共空间和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大型公园、纪念性广场和城市绿地等大型公共空间曾经历过发展高潮,这种大规模建设行为不但忽视了市民最基本的行为活动需求,而且导致了城市空间尺度失衡、城市风貌同质化等问题。在如今倡导城市修补、小微渐进的城市更新模式背景下,充分挖掘微空间的利用价值、激活微空间的活力,成为提升旧城区公共空间品质与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的微空间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微空间的内涵、特性、成因和利用价值等进行了阐述,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街区空间特征以及微空间营造的条件进行了前期基础分析。其次,对街区内微空间的分布范围、形态类型、利用现状和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特征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微空间评价模型并进行样本试评价,归纳出街区微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前文的评价结果和反馈,以街区内的一处微空间为样本,提出了集宏观产业空间布局、中观功能组团植入、微观节点示范设计和后续实施维护机制于四位一体的微空间更新利用策略。
关伟锋[2](2021)在《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遗址展示在西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从1955年的《雅典宪章》到2008年《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出现,标志着遗址展示理论日渐达成国际共识。中国大遗址是追溯华夏之源、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科学艺术价值。然而,趋向于遗址“现状价值”还是文献研究的“历史原貌价值”的展示导向诉求博弈仍然存在,大遗址重保护而轻展示,展示方式多为静态展示,展示缺乏历史动态层次性,遗址潜在文化价值挖掘不够,由以上诸多问题导致的遗址展示效能差及遗址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当前急需应对的社会时代命题。本文选取我国大遗址中城址类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借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及遗产保护经典理论作为支撑,把大遗址中的遗址本体、本体复原再现形象、本体周边环境、人工辅助展示设施、人文场景实物再现及大遗址周边景观风貌等都作为遗址展示中的“景观要素”,探寻大遗址本体及遗址环境展示的景观策略。文章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运用到大遗址保护展示当中,微观层面,把遗址本体展示的时间纵轴转换为遗址空间展示横轴,形成遗址本体的现状价值展示、遗址历史原貌展示、非物质文化要素及叠压的遗产展示相融合的多维综合展示格局。以建筑类遗址本体展示为代表,提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展示、建筑原址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模拟示意展示等展示模式。宏观层面,景观规划指引下的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理念在大遗址展示中的运用能从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遗址区功能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重点展示节点控制及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控制给予探讨。同时提出更为宏观的大遗址地景文脉的展示,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分别从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规划思想、都城形态、水系格局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展示策略,拓宽了遗址展示的范畴,能更为有效的为公众提供更为详尽的城市信息,增强文化感知,更好地发挥大遗址历史文化传播功能。在此基础上,针对遗址展示效果的判定首次提出“展示效能”这一概念。借助对大遗址使用人群及互动性体验展示方式的研究,选取20个遗址展示景点,从遗址景点的真实性、遗址信息可读性、游客互动体验性、大遗址景观风貌四个方面构建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体系,通过实际调研游客驻足时间对遗址展示景点展示效能评价结果进行初步验证,评价模型的构建对于提升遗址展示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李瑞华[3](2020)在《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扩展。作为建筑遗产的新分支,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受到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关注。从2016年到2019年,中国文物学会共公布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396处遗产列入其中。我国20世纪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显着提高,相关保护工作已经从倡议阶段转向理论深化和利用策略研究阶段,各项工作都在加紧推进。20世纪建筑遗产种类多、数量大且分布广泛,本研究选取其中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类,即北京地区的博览类建筑遗产为具体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此类型建筑遗产的深入解析,从保护控制和利用引导的双重视角,提出层次化、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和策略,为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也为我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在行动上从消极、静态向积极、动态转变提供思路。在具体研究中首先通过基础信息整理和实地调研,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的特征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求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以期保护利用策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对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进行梳理和应用,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的特征及价值,进一步综合归纳此类建筑遗产的保护要点。同时在对相关国内外保护利用案例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建筑学科的分类和研究方法,归纳博览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加以阐释。为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方案参考和措施引导。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基于遗产价值的保护控制”“问题导向利用措施”观点,将价值保护理论与具体的保护利用实践相联系,提出针对20世纪建筑遗产中博览类建筑的保护利用途径及策略。
邱华栋[4](2020)在《北京传(下)》文中研究指明第七章:清京师八旗内城与民人外城清朝的北京以及附近地区,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分为京师、顺天府和京县三个层次。京师是首都的意思,指的就是北京城区,从外向内,包括了近郊、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一圈套一圈。顺天府,在清代管辖有二十四个州县。首先下辖了两个京县,也就是直辖县,这两个县的地位比一般的县要高,分别是大兴和宛平,大兴在东,宛平在西。其余
朱厢炜[5](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邓宇晨[6](2020)在《复合材料夹层板在板锥网壳结构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板锥网壳结构受力特性良好、施工便捷,是一种具有良好建筑性能、结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的新型结构体系。随着人民生活需求不断发展,建筑结构越来越追求轻质高强、绿色环保以及节能低碳,而复合材料夹层板具备轻质高强、节能低碳的特质,同时还能起到围护结构的作用。本文提出将复合材料夹层板作为承重板件应用到板锥网壳中,利用ANSYS对复合材料夹层板应用于板锥网壳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强度、局部屈曲能力进行了分析,对结构的静力性能、整体稳定性能、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和普通的板锥网壳结构作了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所述:(1)对于板锥网壳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NSYS对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输入少量几何参数,就能自动完成大部分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任务,大大提高了结构模型前处理的效率,为后续复合材料夹层板及结构的研究分析做出了良好的铺垫。(2)研究板锥网壳结构中四角锥型和凯威特型这两种典型形式,分析复合材料夹层板在板锥网壳结构中的强度及局部屈曲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夹层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分析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局部屈曲影响因素得到了可用于实际工程设计的重要结论。(3)对复合材料夹层板应用于板锥网壳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以及稳定性分析。通过对结构进行静力加载,分析结构的竖向位移、各组成构件的内力,对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总结,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较大整体刚度,与普通板锥网壳结构相比具有相同的静力规律;同时研究结构的特征值屈曲分析及非线性屈曲分析,显示出结构优良的稳定性能。(4)研究复合材料夹层板应用于板锥网壳的结构动力性能分析,首先进行模态分析,获得结构的自振频率及振型,结果表明结构各阶频率变化连续、密集分布,振型有水平、竖向及水平竖向耦合几类,但主要以水平振型为主;进一步研究结构在不同方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构的位移及杆件、板件的内力,总结出了相应的规律。(5)对复合材料夹层板与板锥网壳结构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与普通板锥网壳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对复合材料夹层板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复合材料夹层板和板锥网壳结构同步设计,使材料及结构的优点都能充分发挥。同时对比分析普通板锥网壳结构的力学性能等各方面,证明了复合材料夹层板在板锥网壳结构中应用的优越性。
刁苏娴[7](2020)在《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滨水区因为人们对水的喜爱而备受追崇,东太湖是太湖与苏州城区相结合的区域,浩渺的太湖的东端在此画上完美句号。近几年,苏州市政府在太湖新城开发过程中高度重视对滨湖水岸线景观带的生态建设,并试图协调好生态与人文,以人为本与以自然生态为本,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其达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状态。苏州是着名的江南水乡,有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京杭大运河绕古城而过,苏州建城至今已有2533年历史,水环境一直与苏州百姓生活密不可分,长期以来逐渐建立了人们与水的情感纽带。苏州历史的辉煌发展借助了其地理环境中水的优势,将人文历史和地理文化很好地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今天的影响力。在当今社会公共环境打造过程中,我们既负有历史传承的责任也肩负开创未来的义务,借助于对共生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建立起历史与当下、未来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共生,通过这些理念可以探索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遵循的原则、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加强滨水景观设计,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出发,从陆域空间、水域空间、水陆过渡空间全方位、无死角地科学设计,以共生方式推进滨水景观在当今社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共生思想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起源于生物学,后被运用到相关学科领域,坚持共生思想就是要了解对立双方的中间领域和圣域,并互相尊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与之而来,自然生态遭受人为破坏,历史文脉逐渐缺失,日益严重的生态文明危机导致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滨水区的建设。滨水景观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人文和经济效益的发展起着驱动作用,如何将共生思想运用在城市滨水景观中,让地域文化和景观相融,人与自然共生,现在与未来相接,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曹俊超[8](2020)在《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及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这一新型结构,使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编写了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结构参数化模型设计宏程序,并对相应结构的静力、动力性能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做出了分析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有:(1)探讨了不同类型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结构杆件和节点的分布规律,根据单层去顶结构和局部双层网壳结构的设计方法,分别对有代表性的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编写了参数化设计程序,建立了十二类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结构模型,实现了给定结构主要几何参数下的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的建模设计与对比选型。(2)根据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结构杆件和节点的分布规律,推导建立了六类初步选型后的局部双层去顶结构宏、微观几何关系式,为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的杆件设计与结构静、动力性能对比分析奠定了基础。(3)对比了六类典型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的静力性能,并对大跨度去顶网壳中的单层与局部双层结构做了对比分析;探究了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六类典型局部双层去顶网壳位移幅值、应力幅值所呈现的分布规律及其所在部位;总结出受力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为局部双层去顶网壳在大跨度露天结构中的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4)使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单层与局部双层去顶网壳自振性能表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类去顶网壳的振型以及自振频率;探究了不同的跨度、矢高、网壳厚度等主要几何尺寸对去顶网壳自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去顶网壳中的单层与局部双层去顶结构的自振性能表现做出了对比分析,为局部双层去顶网壳在三维地震波下的动力特性研究创造了条件。(5)使用有限单元软件ANSYS探究了局部双层去顶网壳在三维地震波下的双重非线性位移时程响应特性,得出了不同类型的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结构的位移幅值分布规律及结构位移时程曲线;探究了结构主要几何尺寸对网壳动力性能表现的影响规律,并对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出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为局部双层去顶网壳在实际工程中的动力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周国浩[9](2020)在《复合型高性能钢材轴压柱常温及火灾下整体稳定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钢材以其强度高、自重轻、韧性好等诸多优点成为结构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随着现代钢结构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其对承载性能、抗震性能、耐环境腐蚀性能和抗火性能的需求日益提高,相应地对钢材的高强度、高延性及耐蚀性和耐火性提出了全方位的综合需求;我国已开发出同时具备上述优势的复合型高性能钢材,但国内外缺乏针对其结构受力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技术,特别是缺乏针对复合型高性能钢材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本文将以该类新型复合型高性能钢材为对象,研究常温和火灾条件下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受压构件的失稳机理,为其工程应用和结构抗火设计提供试验与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进行了60个常温及高温下复合型高性能钢材的标准静力拉伸试验,测得不同温度下钢材的弹性模量及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提出相应的高温折减系数计算公式,并建立了不同温度下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模型。(2)进行了常温下6根复合型高性能钢材焊接工字形截面轴压柱的整体稳定性能试验研究,研究其失稳破坏形式和承载力;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拟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考虑几何初始缺陷、材料力学性能等影响,开展了广泛的参数分析,得到了常温下受压构件的失稳机理。(3)进行了火灾下10根复合型高性能钢材焊接工字形截面轴压柱的整体稳定性能瞬态试验研究,试件设计参数包括构件截面尺寸、荷载比、长细比等;研究了轴压柱在火灾下的温度分布、结构变形、耐火极限和破坏模式;建立了模拟轴压柱火灾下稳定性能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比本文及其他文献试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开展参数分析,定量研究了构件长细比、荷载比、初始缺陷和残余应力等对火灾下整体稳定性能的影响。(4)通过对复合型高性能钢材受压柱在常温、火灾下的整体稳定承载力与现行规范设计计算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现有稳定设计方法对该类新型钢材钢柱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常温和火灾下复合型高性能钢材焊接工字形截面轴压柱的整体稳定设计修正方法。
樊明慈[10](2020)在《城市滨水区观景平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中的滨水区由于开敞的水面和开阔的视野,成为城市中最具观赏性的城市区域之一。亮丽的滨水景致需要人去观赏才具有价值,观景平台设计为人们提供了观景场所。观景平台与滨水区景观是怎么样的联系,如何运用科学的美观的方式设计观景平台,以求达到在滨水区景观中最好的观景效果。本文针对观景平台的设计研究分为了一下四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为前两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运用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滨水区的场地属性和景观要素;另一方面是滨水区的观景优势以及人的观景方式。从理论的层面分析滨水区的属性及观景优势,了解其观景要素和视觉景观效果。同时研究人在滨水区景观中的观景行为,从不同尺度与方式的行为特点,根据视觉的美学规律剖析探索观景平台在滨水区中更具科学的建造,已达到最佳的视觉体验。本文第二部分为三、四章。第三章为观景平台在滨水区景观中的存在形式,从空间角度出发将观景平台分类,并探讨观景平台在景观中的空间维度变化,以及观景平台在城市滨水区的价值与作用。第四章以景观设计的角度探索观景平台在城市滨水区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本文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主要是针对观景平台的研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滨水区观景平台的案例,剖析案例中观景平台的特色形式以及在案例中的作用。本文第四部分是第六章。通过前几章的资料整理和理论研究,结合实际的设计,将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尝试性的应用,得出结论。以此指导城市滨水区中观景平台设计。
二、上海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屋顶网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屋顶网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研究 ——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而美”的空间是城市温度的体现者 |
1.1.2 城市微更新理念的提出 |
1.1.3 存量城市下盘活闲置空间的呼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旧城区更新国内外研究 |
1.5.2 微空间国内外相关研究 |
2 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微空间的内涵及特性 |
2.1.1 微空间的内涵 |
2.1.2 微空间的特性 |
2.2 旧城区微空间的成因及利用价值 |
2.2.1 旧城区微空间的成因 |
2.2.2 旧城区微空间的利用价值 |
2.3 微空间平面形态及构成要素 |
2.3.1 微空间的平面形态 |
2.3.2 微空间的构成要素 |
2.4 微空间更新利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城市触媒理论 |
2.4.2 拼贴城市理论 |
2.4.3 简·雅各布斯与城市“微空间” |
2.4.4 有机更新理论 |
2.5 相关实践案例 |
2.5.1 巴塞罗那城市微空间“针灸式”改造 |
2.5.2 纽约珍珠街三角广场与佩雷公园项目 |
2.5.3 上海市“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实践 |
2.5.4 北京茶儿胡同“微杂院”项目 |
2.6 本章小结 |
3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基础调研 |
3.1 近代旅顺太阳沟历史沿革及规划 |
3.1.1 太阳沟街区的历史沿革 |
3.1.2 太阳沟街区的人口构成 |
3.1.3 太阳沟街区的规划格局 |
3.2 太阳沟空间整体认知可视化分析 |
3.2.1 空间整合度(TNT)分析 |
3.2.2 空间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分析 |
3.2.3 空间可视域(VGA)分析 |
3.2.4 模拟人流(ABM)分析 |
3.3 太阳沟微空间的统计范围及位置分布 |
3.3.1 太阳沟微空间的统计范围 |
3.3.2 太阳沟微空间的位置分布 |
3.4 太阳沟街区微空间的空间类型 |
3.4.1 街头转角空间 |
3.4.2 广场绿地空间 |
3.4.3 建筑边界空间 |
3.4.4 滨水休闲空间 |
3.5 太阳沟微空间的承载功能及辐射半径 |
3.5.1 微空间的承载功能 |
3.5.2 微空间的辐射半径 |
3.6 本章小结 |
4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研究及品质评价 |
4.1 微空间使用者行为活动研究 |
4.1.1 使用者基本情况 |
4.1.2 活动场所选择倾向 |
4.1.3 空间品质关注点 |
4.1.4 行为活动类型 |
4.1.5 户外活动时间 |
4.2 微空间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
4.2.1 微空间评价模型构建的目的及原理 |
4.2.2 微空间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3 微空间评价模型的结构层次构建 |
4.2.4 微空间各指标层权重确立 |
4.3 微空间案例评价应用 |
4.3.1 案例评价样本选择 |
4.3.2 案例评价过程 |
4.3.3 案例评价结果 |
4.4 空间品质层面——功能匮乏特色欠缺 |
4.4.1 微空间功能布局不合理 |
4.4.2 微空间环境品质欠佳 |
4.4.3 微空间缺乏文化特色 |
4.5 规划管理层面——利用不当权属不清 |
4.5.1 微空间资源荒置严重 |
4.5.2 微空间权属不清、营造混乱 |
4.6 本章小结 |
5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策略与实践 |
5.1 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原则 |
5.1.1 动态渐进原则 |
5.1.2 整体协调原则 |
5.1.3 文脉延续原则 |
5.1.4 公众参与原则 |
5.2 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策略 |
5.2.1 化零为整,组团化功能整合 |
5.2.2 强化节点,构建城市历史轴线微场景系统 |
5.2.3 微空间设施模块化设计 |
5.2.4 因地制宜,功能多元化 |
5.2.5 微介入下基面要素微改善 |
5.3 太阳沟历史街区微空间更新利用实践 |
5.3.1 街区总体发展定位与目标 |
5.3.2 宏观层面——产业空间布局 |
5.3.3 中观层面——功能组团植入 |
5.3.4 微观层面——微空间试设计 |
5.4 实施保障与管理维护 |
5.4.1 实施保障措施 |
5.4.2 管理维护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微空间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专家问卷 |
附录B Matlab权重计算程序代码 |
附录C 图片索引 |
附录D 表格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研究范畴 |
1.2.2 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其对大遗址展示的启发 |
2.1 景观规划设计的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及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1.1 景观规划设计三个理论基础 |
2.1.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2 系统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2.1 系统论的概念认知 |
2.2.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3 遗址保护展示经典理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3.1 基于国际宪章的遗址展示分析 |
2.3.2 基于遗址保护展示原则的反思 |
2.3.3 基于经典保护理论的展示实践 |
2.4 小结 |
3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与历史动态层次设计模式 |
3.1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 |
3.1.1 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分歧 |
3.1.2 价值诉求分歧的景观设计思考 |
3.1.3 景观规划设计与遗址展示的内涵联系 |
3.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内涵与结构 |
3.2.1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内涵 |
3.2.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结构 |
3.2.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尺度 |
3.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模式 |
3.3.1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建筑遗址展示 |
3.3.2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城墙遗址展示 |
3.3.3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河渠遗址展示 |
3.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聚落遗址展示 |
3.3.5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手工业遗址展示 |
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遗址展示实例解析 |
3.4.1 明德门遗址展示 |
3.4.2 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展示 |
3.4.3 南宋皇城遗址展示 |
3.5 小结 |
4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模式 |
4.1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的内涵联系 |
4.1.1 景观规划的概念认知 |
4.1.2 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的内涵 |
4.1.3 景观规划运用于大遗址展示的思考 |
4.2 景观规划在大遗址展示中的应用模式 |
4.2.1 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 |
4.2.2 大遗址展示功能区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 |
4.2.3 大遗址展示重点节点控制 |
4.2.4 大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把控 |
4.3 大遗址地景文脉综合展示 |
4.3.1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 |
4.3.2 城址类大遗址规划思想 |
4.3.3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形态 |
4.3.4 城址类大遗址水系格局 |
4.4 小结 |
5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的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方式研究 |
5.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的认知与使用人群分类 |
5.1.1 互动体验展示的概念 |
5.1.2 大遗址互动体验人群分类及特点 |
5.1.3 互动体验展示与景观三个理论基础的关系 |
5.2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调查与特征提取 |
5.2.1 调查对象 |
5.2.2 调查目标 |
5.2.3 调查方法 |
5.2.4 数据获取 |
5.2.5 遗址展示中互动体验特征的提取 |
5.3 互动体验展示理念下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策略 |
5.3.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提升策略应用 |
5.3.2 单体建筑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
5.3.3 城址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
5.4 小结 |
6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 |
6.1 大遗址展示效能及研究对象选择 |
6.1.1 遗址展示效能 |
6.1.2 对象选择原则 |
6.1.3 研究对象概况 |
6.2 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构建 |
6.2.1 评价因子 |
6.2.2 评价方法 |
6.2.3 评价指标赋值 |
6.3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及分析 |
6.3.1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 |
6.3.2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分析 |
6.3.3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及应对策略 |
6.4 小结 |
7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及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 |
7.1 汉长安城遗址 |
7.1.1 汉长安城遗址概况及构成 |
7.1.2 汉长安城遗址价值 |
7.1.3 汉长安城遗址面临问题 |
7.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及展示现状 |
7.2.1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 |
7.2.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 |
7.2.3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的思考 |
7.3 景观规划在汉长安城遗址展示中的应用 |
7.3.1 展示主题拟定 |
7.3.2 遗址功能调整 |
7.3.3 重要节点控制 |
7.3.4 遗址风貌把控 |
7.3.5 周边风貌协调 |
7.4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 |
7.4.1 汉文化展示的作用 |
7.4.2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体系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 文中图片及表格说明 |
附录3:问卷调研 |
(3)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 |
1.3.2 关于北京20 世纪建筑遗产的研究 |
1.3.3 关于博览类建筑更新的研究 |
1.4 概念阐释与界定 |
1.4.1 20世纪建筑遗产及近义概念 |
1.4.2 文物建筑与建筑遗产 |
1.4.3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
2.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建造背景 |
2.1.1 社会背景:政治支配建筑活动 |
2.1.2 建设背景:博览建筑集中兴盛 |
2.1.3 建筑思潮: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
2.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研究对象 |
2.2.1 调研对象范围选择 |
2.2.2 调研对象分布状况 |
2.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
2.3.1 北京展览馆 |
2.3.2 北京天文馆 |
2.3.3 北京自然博物馆 |
2.3.4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 |
2.3.5 中国地质博物馆 |
2.3.6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2.3.7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3.8 全国农业展览馆 |
2.3.9 民族文化宫 |
2.3.10 中国美术馆 |
2.3.11 北京人民剧场 |
2.3.12 首都剧场 |
2.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特征归纳 |
2.4.1 建筑风格:苏式、宫殿式、新民族形式 |
2.4.2 建筑色彩:黄色、红色、绿色 |
2.4.3 建构体型:轴线对称、韵律秩序 |
2.4.4 装饰装修:细部构件、装饰装修 |
2.4.5 建筑外环境:内庭院、礼仪广场 |
2.5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总结 |
2.5.1 现状使用与运营情况 |
2.5.2 保护利用情况 |
2.5.3 问题梳理归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
3.1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
3.1.1 国际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
3.1.2 我国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
3.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与价值构成 |
3.2.1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 |
3.2.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
3.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价值分析 |
3.3.1 历史价值 |
3.3.2 艺术价值 |
3.3.3 科学价值 |
3.3.4 社会价值 |
3.3.5 文化价值 |
3.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要点 |
3.4.1 场地环境 |
3.4.2 立面形象 |
3.4.3 平面形制 |
3.4.4 内部装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措施研究 |
4.1 外部环境质量提升措施 |
4.1.1 规划交通流线 |
4.1.2 优化入口广场 |
4.1.3 增加景观绿化 |
4.1.4 整修配套用房 |
4.1.5 改进夜景照明 |
4.2 建筑整体形象整修措施 |
4.2.1 外立面修缮 |
4.2.2 外立面升级 |
4.2.3 加建新体量 |
4.3 建筑结构构件升级措施 |
4.3.1 补强原结构体 |
4.3.2 替换结构构件 |
4.3.3 替换原结构体 |
4.3.4 卸荷加固 |
4.3.5 消能减震 |
4.4 建筑内部功能优化措施 |
4.4.1 置换主要功能或局部功能 |
4.4.2 改善交通功能及空间形式 |
4.4.3 增加公众服务设施及空间 |
4.4.4 优化展陈功能及空间形式 |
4.5 相关保护利用案例解析 |
4.5.1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补同象 |
4.5.2 上海历史博物馆——外延同象 |
4.5.3 唐山博物馆——衬托异象 |
4.5.4 南澳博览建筑群衔接处与门厅——对比相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
5.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
5.1.1 基于价值分析的保护控制 |
5.1.2 将问题归类导向保护利用措施 |
5.1.3 保护与利用结合,生成方案 |
5.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
5.2.1 方案一:内部改造,功能更新 |
5.2.2 方案二:内庭院封顶,地下扩建 |
5.2.3 方案三:单侧扩建,改变次要立面 |
5.2.4 方案四:加建新馆,外观相异、对比衬托 |
5.3 以北京展览馆为例的保护利用方案探索 |
5.3.1 北京展览馆保护要点 |
5.3.2 北京展览馆现状问题 |
5.3.3 保护利用措施选择 |
5.3.4 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
5.4 保护利用工程前景展望 |
5.4.1 优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保护利用流程规范化 |
5.4.2 保护利用实践增加,保护利用形式多样化 |
5.4.3 科学技术手段进步,保护利用内容精深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国内外博览类建筑遗产改扩建典型案例 |
附录 B: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第一至四批) |
附录 C: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
附录 D: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认定标准 |
致谢 |
(4)北京传(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七章:清京师 |
八旗内城与民人外城 |
宫城皇城大城 |
三山五园 |
副章:恭王府与东交民巷 |
恭王府花园 |
东交民巷 |
第八章:民国北平市 |
“北洋”北京 |
市民公园 |
文化中心 |
日据时期 |
北平北京 |
老舍 |
副章:正阳门火车站和老舍 |
正阳门火车站 |
第九章:新中国首都 |
新首都的空间变化 |
天安门广场的改造 |
居民区的时空演变 |
北京城的代表色 |
副章:“梁陈方案”与“国庆十大建筑” |
“梁陈方案” |
“国庆十大建筑” |
第十章:国际化大都市 |
同心圆:六环大都市 |
金融街一瞥 |
立体交通网 |
奥林匹克中心区 |
南来的水 |
副章:长安街与北京天际线 |
长安街 |
北京天际线 |
第十一章:未来之城 |
京津冀区域大空间构想 |
雄安新区远景 |
世界城市之梦 |
副章:城市副中心与北京新机场 |
北京城市副中心 |
北京新机场 |
终章:智慧北京 |
智慧城市 |
比特之城 |
智慧北京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6)复合材料夹层板在板锥网壳结构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板锥网壳结构体系 |
1.2.1 板锥网壳结构的定义 |
1.2.2 板锥网壳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
1.2.3 板锥网壳结构的发展应用及研究 |
1.3 复合材料夹层板在建筑中的应用及研究 |
1.3.1 复合材料夹层板简介 |
1.3.2 复合材料夹层板在建筑中的发展应用 |
1.3.3 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力学性能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板锥网壳结构形态分析及模型建立 |
2.1 引言 |
2.2 板锥网壳结构的形体分析 |
2.2.1 锥体单元的选择 |
2.2.2 板锥网壳结构的成形技术 |
2.3 结构选型 |
2.3.1 选型原则 |
2.3.2 影响因素 |
2.4 板锥网壳结构的模型建立 |
2.4.1 几何参数确定 |
2.4.2 单元类型选择 |
2.4.3 APDL语言参数化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材料夹层板受力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复合材料夹层板基本理论 |
3.2.1 夹层结构主要分析与计算模型 |
3.2.2 夹层板的失效模式 |
3.2.3 夹层板局部强度分析方法 |
3.2.4 夹层板的屈曲 |
3.2.5 夹层板的结构特性和设计原则 |
3.3 计算模型确定 |
3.4 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强度分析 |
3.5 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局部屈曲分析 |
3.6 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算例分析 |
3.6.1 板锥柱面网壳结构分析算例 |
3.6.2 板锥球面网壳结构分析算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的整体分析 |
4.1 引言 |
4.2 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静力分析 |
4.2.1 板锥柱面网壳结构分析 |
4.2.2 板锥球面网壳结构分析 |
4.3 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 |
4.3.1 板锥柱面网壳结构分析 |
4.3.2 板锥球面网壳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动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模态分析 |
5.2.1 板锥柱面网壳结构分析 |
5.2.2 板锥球面网壳结构分析 |
5.3 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5.3.1 板锥柱面网壳结构分析 |
5.3.2 板锥球面网壳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设计及和普通板锥网壳对比分析 |
6.1 引言 |
6.2 复合材料板锥网壳结构设计 |
6.2.1 复合材料夹层板设计 |
6.2.2 算例分析 |
6.3 和普通板锥柱面网壳的对比分析 |
6.3.1 静力性能比较 |
6.3.2 稳定性能比较 |
6.3.3 局部屈曲能力比较 |
6.4 和普通板锥球面网壳的对比分析 |
6.4.1 静力性能比较 |
6.4.2 稳定性能比较 |
6.4.3 局部屈曲能力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共生思想下的城市滨水景观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共生思想的起源发展 |
一、共生思想的起源 |
二、共生思想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三、共生的构成 |
四、共生思想在相关领域的研究 |
第二节 城市滨水景观的理论阐述 |
一、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 |
二、滨水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三、城市滨水景观的演变和形成 |
第三节 共生思想对滨水景观的影响 |
一、共生思想在环境中的作用 |
二、共生思想对滨水景观规划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一、新加坡滨海花园 |
二、清溪川改造 |
第二节 国内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一、郑东新区 |
二、苏州环古城步行道 |
第三节 相关案例对课题研究的启示 |
一、人与自然的共生 |
二、人与文化的共生 |
三、人与技术的共生 |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策略与方法 |
第一节 城市滨水景观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一、我国城市滨水景观面临的问题 |
二、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
一、防洪排涝原则 |
二、自然生态原则 |
三、以人为本原则 |
第三节 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 |
一、自然生态共生策略 |
二、经济生态共生策略 |
三、人文生态共生策略 |
第四节 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方法 |
一、陆域空间设计方法 |
二、水域空间设计方法 |
三、水陆过渡空间设计方法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共生思想的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第一节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的概况 |
一、区域位置分析 |
二、周边资源分析 |
三、人文历史 |
第二节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现状分析 |
一、水体生态系统 |
二、滨水护岸 |
三、滨水区周边的过渡空间 |
第三节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
一、设计思路 |
二、专项设计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8)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及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网壳结构概述 |
1.2.1 网壳结构发展应用 |
1.2.2 网壳结构主要研究方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背景 |
1.3.2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局部双层去顶网壳模型设计程序与几何推导 |
2.1 局部双层去顶网壳设计 |
2.1.1 荷载设计 |
2.1.2 杆件设计 |
2.1.3 节点设计 |
2.2 局部双层去顶网壳对比选型 |
2.3 结构主要几何参数 |
2.4 六类局部双层去顶网壳参数化设计 |
2.4.1 肋环型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 |
2.4.2 联方型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 |
2.4.3 施威德勒型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 |
2.4.4 凯威特型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 |
2.4.5 短程线型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 |
2.4.6 三向格子型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 |
2.5 六类局部双层去顶网壳几何关系推导及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去顶网壳静力特性对比研究 |
3.1 前言 |
3.2 大跨度单层去顶球面网壳静力性能对比分析 |
3.2.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3.2.2 静力性能对比分析 |
3.3 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静力性能对比分析 |
3.4 局部双层与单层去顶球面网壳静力性能对比 |
3.5 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静力性能影响因素 |
3.5.1 跨度S对结构静力性能影响 |
3.5.2 矢高f对结构静力性能影响 |
3.5.3 厚度T对结构静力性能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去顶网壳自振性能研究 |
4.1 自振特性分析原理 |
4.2 结构基本参数 |
4.3 去顶球面网壳自振特性分析 |
4.4 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自振特性影响因素 |
4.4.1 跨度S对结构自振特性影响 |
4.4.2 矢高f对结构自振特性影响 |
4.4.3 厚度T对结构自振特性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去顶网壳地震响应研究 |
5.1 抗震研究方法 |
5.1.1 振型分解法 |
5.1.2 随机振动法 |
5.1.3 直接动力法 |
5.2 直接动力法基本理论 |
5.2.1 平衡微分方程 |
5.2.2 阻尼的选取 |
5.2.3 地震波的选取 |
5.3 结构基本参数 |
5.4 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地震响应分析 |
5.5 局部双层去顶球面网壳地震响应影响因素 |
5.5.1 跨度S的影响 |
5.5.2 矢高f的影响 |
5.5.3 厚度T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复合型高性能钢材轴压柱常温及火灾下整体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
1.2 高性能钢材发展现状及工程应用 |
1.3 轴压构件抗火性能研究现状 |
1.3.1 高温下钢材力学性能研究 |
1.3.2 常温下轴压柱整体稳定性能研究 |
1.3.3 火灾下轴压柱整体稳定性能研究 |
1.3.4 国内外现行规范的设计方法 |
1.3.5 现有研究和设计方法的不足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复合型高性能钢材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 |
2.1 常温下力学性能 |
2.1.1 试验方案 |
2.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3 常温下本构模型 |
2.2 高温下力学性能 |
2.2.1 试验方案 |
2.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3 高温下本构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型高性能钢材轴压柱常温下整体稳定性能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件设计 |
3.1.2 试验装置及测量方案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有限元模型与验证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4 参数分析 |
3.4.1 几何初始缺陷的影响 |
3.4.2 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
3.4.3 材料本构模型的影响 |
3.4.4 材料强度等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型高性能钢材轴压柱火灾下整体稳定性能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件设计 |
4.1.2 试验装置 |
4.1.3 量测内容及方案 |
4.1.4 试验步骤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4.2.2 温度-时间关系 |
4.2.3 变形-时间关系 |
4.2.4 耐火极限与分析 |
4.3 有限元模型与验证 |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4 参数分析 |
4.4.1 几何初始缺陷的影响 |
4.4.2 残余应力的影响 |
4.4.3 材料强度等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型高性能钢材轴压柱整体稳定性能设计方法 |
5.1 常温下整体稳定设计方法 |
5.1.1 现行规范设计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
5.1.2 修正设计方法 |
5.2 火灾下整体稳定设计方法 |
5.2.1 现行规范设计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
5.2.2 修正设计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城市滨水区观景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滨水区景观分析 |
2.1 城市滨水区场地属性 |
2.1.1 自然生态性 |
2.1.2 人文历史性 |
2.1.3 开放性与可达性 |
2.1.4 亲水性 |
2.2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要素 |
2.2.1 自然景观要素 |
2.2.2 人工景观要素 |
2.3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价值 |
2.3.1 观景优势 |
2.3.2 人的观景尺度与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滨水区观景平台的形式研究 |
3.1 城市滨水区的观景平台形式类型 |
3.2 观景平台形式的空间维度 |
3.3 观景平台的价值与作用 |
3.3.1 水利防洪 |
3.3.2 休闲游憩 |
3.3.3 美化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滨水区观景平台设计策略 |
4.1 城市滨水区观景平台设计原则 |
4.1.1 安全性原则 |
4.1.2 地方性原则 |
4.1.3 亲水性原则 |
4.1.4 整体性原则 |
4.2 城市滨水区观景平台设计方法 |
4.2.1 观景平台的选址要点 |
4.2.2 观景平台的营造方式 |
4.2.3 观景平台形式的抽象构成 |
4.2.4 立体维度的多元变化 |
4.2.5 与滨水界面的穿插组合 |
4.2.6 观景平台设施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滨水区观景平台设计案例分析 |
5.1 金华燕尾洲公园 |
5.2 美国猎人角南滨公园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滨水区观景平台设计实践 |
6.1 项目概况 |
6.1.1 区位分析 |
6.1.2 气候条件 |
6.1.3 自然资源 |
6.1.4 人文资源 |
6.1.5 基地现状 |
6.2 设计定位与思路 |
6.2.1 设计定位 |
6.2.2 设计思路 |
6.2.3 设计元素 |
6.3 设计方案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四、上海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屋顶网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旧城区微空间更新利用研究 ——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例[D]. 王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D]. 关伟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D]. 李瑞华.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北京传(下)[J]. 邱华栋. 芙蓉, 2020(04)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复合材料夹层板在板锥网壳结构的应用研究[D]. 邓宇晨. 广州大学, 2020(03)
- [7]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为例[D]. 刁苏娴. 苏州大学, 2020(03)
- [8]局部双层去顶网壳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及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D]. 曹俊超.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9]复合型高性能钢材轴压柱常温及火灾下整体稳定性能研究[D]. 周国浩. 清华大学, 2020(01)
- [10]城市滨水区观景平台设计研究[D]. 樊明慈.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