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桑园常用农药防治效果比较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桑园常用农药防治效果比较

一、氨基甲酸类农药与桑园常用农药的防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蒋明明[1](2020)在《氟啶虫胺腈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选择性降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三唑酮、苯霜灵、丙环唑和氟啶虫胺腈为手性农药,在普洱茶中的使用和限量还未有明确的规定。本文通过建立普洱茶中4种手性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并考察氟啶虫胺腈异构体的稳定性和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氟啶虫胺腈等4种手性农药在普洱茶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方 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结合手性柱建立普洱茶中三唑酮、苯霜灵、丙环唑和氟啶虫胺腈4种手性农药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最终样品选择乙腈提取,通过改性的QuEChERS方法净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结合Chiralpak-IG手性色谱柱和CAPCELLPAK-C18色谱柱,分离氟啶虫胺腈4个立体异构体,考察其异构体在甲醇、水和乙腈溶液中的稳定性;通过普洱晒青毛茶小型渥堆发酵和实验室发酵实验以及不同含水率的茶鲜叶晒青实验,考察氟啶虫胺腈在发酵过程和晒青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 果]三唑酮、苯霜灵、丙环唑和氟啶虫胺腈单一异构体在5~10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1,单一异构体的检出限为1~2μg/kg,定量限为3~6 μg/kg。在单个异构体10、50、100 μg/kg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在70.1%~110.6%之间,RSD为1.2%~13.5%(n=6)。氟啶虫胺腈异构体在甲醇和水溶液中发生非手性对映体之间的转化,在乙腈溶液中能够保持稳定,7d转化率<10%。氟啶虫胺腈异构体1与异构体4之间互相转化,异构体2与异构体3之间互相转化。在甲醇溶液中转化速率为氟啶虫胺腈异构体4>异构体3>异构体2>异构体1,在水中转化速率为异构体4≈异构体3>异构体2>异构体1,且水>甲醇。在普洱晒青毛茶小型渥堆发酵和实验室发酵过程中,氟啶虫胺腈降解较为缓慢,小型渥堆发酵过程中降解约40%,实验室发酵过程中降解约10%~20%,而在不同含水率茶鲜叶晒青过程中氟啶虫胺腈含量快速下降,含量减少了70%~85%。在普洱茶发酵和鲜叶晒青实验中,氟啶虫胺腈4个立体异构体均未发现明显的选择性行为。[结 论]本实验建立了普洱茶中三唑酮、苯霜灵、丙环唑和氟啶虫胺腈4种手性农药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前处理条件。通过分离氟啶虫胺腈异构体,考察了其在甲醇、水和乙腈溶剂中的稳定性。通过普洱茶发酵和晒青实验考察了氟啶虫胺腈4个异构体的选择性降解行为。本实验可为三唑酮、苯霜灵、丙环唑和氟啶虫胺腈在普洱茶中的残留检测提供有效、便捷的分析方法,为制定氟啶虫胺腈在普洱茶中的安全使用限量以及氟啶虫胺腈的选择性环境行为等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李亚辉[2](2020)在《上海市稻米绿色生产农药筛查及替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玉米、水稻等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其中水稻具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特点。我国大约2/3左右人口以水稻作为主食。但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易遭受季度性病虫害侵袭,而稻瘟病就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由于化学防治具有高效经济特点,一直以来被作为防控稻瘟病的主要措施,但水稻种植过程中由于农药不规范使用易造成稻米中残留超标现象。当前步入以“绿色”为消费主题的年代,绿色食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水稻的质量审查及安全监管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进而此问题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为了解上海市售稻米的农药残留情况,建立了新型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对上海市售稻米样品实地采样和调研,检测结果显示上海市售稻米检出农药残留。因此,就当前稻米中存在的农药残留现象,本研究拟通过以南粳46为试验水稻种植品种,于2018年、2019年在上海市奉贤区进行两年田间试验,对不同处理下农药在水稻中的动态消解变化、最终残留含量及对稻瘟病的防效差异加以研究,从而为稻米生产绿色用药做出推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Qu ECh ERS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稻米和稻茎中42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42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R2>0.99,检出限为0.001~0.002 mg/kg。在0.01、0.02、0.05、0.1和0.2 mg/kg 5个添加水平下,42种农药在稻米和稻茎中的平均回收率均为70%~11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15%和0.9%~15%。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试验准则的要求,可以用于农药多残留的测定。(2)对上海市售稻米进行绿色生产农药筛查,稻米样品检出11种农药残留,结果表明所采稻米检出农药均满足无公害稻米要求,但若要进行绿色稻米认证,则需要对水稻生产用药加以指导。(3)通过室内实验,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对三环唑、嘧菌酯、醚菌酯、氟环唑四种杀菌药剂对稻瘟病菌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EC50=0.5595 mg/L,其次是氟环唑、三环唑,醚菌酯的抑菌活性最差,EC50=35.3353 mg/L。(4)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三环唑、嘧菌酯、醚菌酯、氟环唑农药在水稻茎秆、叶片上的动态消解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四种农药在水稻茎秆、叶片上的消解动态均满足一级动力学降解方程Ct=C0e-kt。2018年试验农药消解动态,三环唑在水稻茎秆、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2.4 d、2.8~5.1 d,嘧菌酯在水稻茎秆、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4~3.6 d、4.0~5.8 d,醚菌酯在水稻茎秆、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6~3.1 d、3.3~3.8 d,氟环唑在水稻茎秆、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3.7 d、2.4~4.2 d;2019年试验农药消解动态,三环唑在水稻茎秆、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0 d、3.9 d,嘧菌酯在水稻茎秆、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8 d、4.6 d,醚菌酯在水稻茎秆、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4 d、2.7 d,氟环唑在水稻茎秆、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5 d、4.4 d。四种农药在水稻茎秆、叶片中的半衰期均低于30 d,均属易降解农药。(5)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三环唑、嘧菌酯、醚菌酯、氟环唑农药在水稻上的残留规律。2018年试验残留结果表明,破口期处理下糙米中仅检出氟环唑,最终残留量为ND~0.025 mg/kg,抽穗期处理下糙米中仅检出三环唑、氟环唑两种农药,最终残留量分别为ND~0.096 mg/kg、ND~0.050 mg/kg,破口期和抽穗期均处理下糙米中仅检出三环唑、氟环唑两种农药,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09~0.126 mg/kg、0.011~0.095 mg/kg;2019年减药试验残留结果表明,糙米中三环唑残留含量为0.061~0.129 mg/kg,氟环唑残留含量为0.075~0.126 mg/kg,嘧菌酯和醚菌酯均未检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处理下,抽穗期处理较破口期处理三环唑、氟环唑更易发生残留,破口期、抽穗期叠加处理三环唑、氟环唑残留量较破口期或抽穗期处理一次高。(6)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三环唑、嘧菌酯、醚菌·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不同处理下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018年试验防效结果表明,三环唑、醚菌·氟环唑农药破口期和抽穗期两次处理的效果优于破口期一次处理效果,嘧菌酯在破口期一次处理效果优于两次处理效果,同时,嘧菌酯在破口期处理一次较其他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9.52 t/hm2;2019年试验防效结果表明,三环唑>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醚菌·氟环唑,但嘧菌酯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9.52 t/hm2。本研究表明,在水稻破口期喷施一次嘧菌酯能够较好的防治水稻稻瘟病,具有较高的产量,且不易残留,因此,嘧菌酯能够在绿色用药上替代三环唑。

汪金波[3](2020)在《辣椒碱类似物的合成及杀虫除草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辣椒碱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本研究以辣椒碱苄酰胺结构为模板设计合成了234个辣椒碱类似物,并对其杀虫和除草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苯甲胺、2-氟苄胺、3-氟苄胺、4-氟苄胺、2,4-二氟苄胺、2,6-二氟苄胺、3-甲氧基-4-羟基苄胺盐酸、2-噻吩甲酸、糠酸、2-(三氯乙酰基)吡咯为起始原料,通过N-酰化反应,设计合成了234个辣椒碱类似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2)采用叶碟法测定了辣椒碱类似物的杀虫活性。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目标化合物在10μg/片剂量下对供试的3龄东方黏虫(Mythimna seperata)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A30、D20、D30、D35、E30、F30、G07和G22在供试剂量下对3龄东方黏虫48 h的致死率达100%;化合物D19、D21、D22、D23、D31、E29和E31在供试剂量下对3龄东方黏虫48 h的致死率在90%以上;香兰素胺衍生物在供试剂量下未表现出明显杀虫活性。初步构效关系表明,苄胺苯环上氟原子单取代杀虫活性优于氟原子双取代衍生物,其中以2-氟苄胺衍生物(D系列)杀虫活性较好;此外,酰基为2-噻吩甲酰时杀虫活性明显优于其它取代基,表明酰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也有显着影响。(3)分别采用小杯法、土壤处理法和茎叶喷雾法测定了辣椒碱类似物的除草活性。小杯法测定结果表明,100μg/m 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既表现出抑制生长作用又表现出较好的白化作用。化合物A27和F27活性最为突出,10μg/m L浓度下,亦表现出了明显的白化症状。土壤处理法和茎叶喷雾法测定结果表明,在150g/hm2施药剂量下,化合物A27和F27表现出一定除草活性,土壤处理防效明显好于茎叶喷雾处理。

胡召彬[4](2019)在《10%溴氰虫酰胺OD对稻田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残留消解动态》文中认为稻虾共作是当前大力扶持和推广的一种高效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溴氰虫酰胺是防治水稻害虫的重要推荐药剂之一,目前在稻虾养殖生产中使用广泛。但是,有关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稻虾田中安全使用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评价了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田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稻蓟马(Chloethrips oryzae)、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防治效果,研究了溴氰虫酰胺在稻虾田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研究结果为制定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稻虾田中的合理使用准则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和稻蓟马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40 g/亩施药剂量下,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在施药3 d后达86.7-92.9%,在施药14 d后达88.5-94.3%;对稻蓟马的防效在施药3 d后达83.4-88.7%,施药21 d后达91.0-93.4%。与对照药剂相比,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和稻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具有一定的持效性。2、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常规稻田和稻虾田二化螟的防治效果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常规稻田和稻虾田二化螟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常规稻田水稻二化螟的防效达85.5-95.8%,对稻虾田二化螟的防效为80.7-96.1%;在40 g/亩施药剂量下,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常规稻田和稻虾田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显着高于对照药剂。方差分析显示,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常规稻田与稻虾田的防治效果无显着差异。3、溴氰虫酰胺在水稻植株、稻米、稻壳、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添加回收实验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在1-1000 μ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6;方法的检出限(LODs)和最低定量限(LOQs)分别为 0.489-1.320 μg·kg-1 和 1.132-4.061μg·kg-1;在 20、200、1000μg·kg-1 的添加水平下,水稻植株、稻米、稻壳、土壤和田水基质中溴氰虫酰胺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 71.5-76.7%、71.1-79.5%、75.5-114.2%、117.1-117.5%、110.5-119.9%,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03%。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以及灵敏度可满足溴氰虫酰胺在水稻5种基质中的残留分析要求。4、溴氰虫酰胺在稻虾田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田间消解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在30 mL/亩施药剂量下,溴氰虫酰胺在水稻植株、田水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曲线R2分别为0.9867、0.8078,半衰期分别为3.8 d,4.6 d;施药28 d后,溴氰虫酰胺在植株、田水中的消解率达99%以上。溴氰虫酰胺在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施药后14 d土壤中溴氰虫酰胺残留量相对较高,达0.004 mg·kg-1。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在30 mL/亩施药剂量下,溴氰虫酰胺在稻米、稻壳上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LOQ。

闫忠忠[5](2019)在《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发现高活性、低毒性农药分子为目的,采用嘧啶胺结构作为模板设计合成一系列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选择了嘧啶胺类杀菌剂乙嘧酚为模板,对其进行了结构改造,引入了巯基、硫醚、亚砜和砜并合成了10个乙嘧酚衍生物A1A10。通过将杀菌剂氟嘧菌胺、杀螨剂嘧螨醚和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唑虫酰胺等农药分子的活性片段利用拼合原理拼合在一起设计合成了化合物B1B11、C1和D1。初步生物活性显示,化合物C1和D1具备作为先导化合物的潜力。(2)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鉴于在拼合原理指导下所设计的化合物C1具有较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取代、还原、嘧啶环合等反应继续合成了化合物C2C13,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鉴于化合物D1同样具有很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插件法设计了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恶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相继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D2D25,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在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以及骨架跃迁等原理实现了将恶唑环替换成噻唑环的分子设计,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酰胺的硫代、噻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E1E27,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3)嘧啶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设计合成的嘧啶胺类化合物具有中等到优秀不同程度的杀蚕豆蚜虫和棉红蜘蛛活性。其中,化合物C9具有略优于对照螺虫乙酯的杀螨活性;化合物D16、D18、D20、E6、E7、E9、E15、E17、E20和E22均具有优于对照吡虫啉的杀蚜虫活性。在杀菌活性方面,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活性均表现一般,但其活体活性中表现出对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锈病很高的防效。其中,化合物D4、D9、E15具有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氟硅唑的预防小麦白粉病活性;化合物D20、D23、E13、E15、E21、E23和E25对玉米锈病防效均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戊唑醇。此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E15具有相对更低的细胞毒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前景。(4)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嘧啶环和苯环上取代基团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以及手性中心的引入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蚜虫活性和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预防玉米锈病活性分别展开3D-QSAR研究发现: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供受体场分别对于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并且在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预测和接下来的深入结构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文中部分嘧啶胺衍生物进行理论计算发现:苯基恶(噻)唑结构片段对于生物活性至关重要;对含有手性中心的目标化合物而言,其R构型可能具有更加突出的生物活性。

李人一[6](2016)在《苄嘧磺隆残留下烟草抗病虫效应及对生长调节剂反应》文中研究说明除草剂作为农业现代化产物,在生产应用方面有效杀灭害草,降低了劳动成本。苄嘧磺隆(bensulfuron-methyl,BSM)作为磺酰脲类除草剂(sulfonylurea herbicide)中重要成员,其由于高效、低毒、安全等特点,目前在大田中广泛被使用。但是在福建省等许多地区的烟稻轮作田中,前茬稻田中苄嘧磺隆等除草剂的残留给后茬烟草等经济作物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对于苄嘧磺隆危害下的烟草等敏感作物所带来的一些间接生态学效应,如对重要病虫害抗性的改变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且缺乏时效性,并且基于这种抗病虫害效应所带来的一些生理学变化,如JA与SA在除草剂胁迫下的反应也鲜有研究,而现有的除草剂药害修复手段具有局限性。本研究力图通过研究苄嘧磺隆对烟草所带来的对害虫、病毒等有害生物的抗性改变,并挖掘苄嘧磺隆胁迫下导致出现抗病虫害效应改变的包括JA/SA在内的一些因子的变化情况,并且对JA/SA等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于除草剂胁迫植株,观察其反应。本研究首先对福建省目前除草剂的使用及烟稻轮作田的烟草受害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福建省可对烟草造成危害的几种除草剂使用中,只有苄嘧磺隆用量在逐年大幅度递增。调查发现一些烟田出现了前茬稻田除草剂导致的间接危害,主要为苄嘧磺隆与二氯喹啉酸或其他药剂所形成的复配剂危害。因此本实验确定将苄嘧磺隆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对象。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施药量梯度苄嘧磺隆对烟草所造成的危害。本研究选取了2.0 mg·kg-1,1.0 mg·kg-1,0.25 mg·kg-1,0.1 mg·kg-1,0.05 mg·kg-1,0 mg·kg-1(CK)这几个施药量梯度毒土处理烟草,模拟田间的药害残留。不同组植株在药剂处理后2天(d)左右均发生了相应的药害症状,但随着浓度的改变轻重不一。通过症状分级评估,本研究选取了 0.25 mg·kg-1作为下一步研究使用的施药剂量,并且设定施药后10 d进行后续实验,同时证实了这种条件下其对叶长、叶宽均出现了显着性抑制。苄嘧磺隆在敏感植株上产生的症状如何影响植株的抗病虫效应?害虫侵袭实验中,苄嘧磺隆处理与健康烟草同时进行投喂烟粉虱(Bemisia tabaci)成虫,15 d后除草剂处理烟草上的成虫虫口密度小与对照组,而害虫在不同植株上产卵的密度没有显着差异。蚜虫(Myzuspersicae)取食了经过处理的叶片后,其虫体各个龄期持续时间、寿命以及繁殖能力均未收到显着影响。在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侵染实验中,同时对除草剂处理及对照组植株接种病毒,表型症状评估结果发现在病毒接种10d时处理组植株症状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同样处理组植株心叶所表现出来的病毒相关症状在10 d时轻于对照组植株,但是在15 d与20 d时重于对照组。本研究通过RT-qPCR方法检测植株的病毒量后发现,病毒侵染10 d时,除草剂处理组病毒量显着低于对照组,但是在20 d时则显着高于对照组,与所观察到的的表型较为吻合。病毒侵染低剂量苄嘧磺隆处理后烟草后,其积累量的波动性显着轻微了,证实了植株的药害程度影响了病毒的活性。基于除草剂处理后植株所表现出来的抗病虫害反应,本研究对除草剂胁迫下的植株的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进行检测。本研究应用RT-qPCR与LC-MS分别对JA/SA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及植株中JA/SA水平进行分析。在除草剂胁迫下,JA信号通路中的WIPK,SA通路中的PR1a与PAL表达水平均出现了显着性上调,同时JA/SA水平也相应出现了显着上调。而本研究针对除草剂胁迫后植株病毒量出现差异的时间点,对SA信号通路PR1a与PAL表达进行检测后发现,接种病毒后10d时除草剂处理组中其表达水平远低于对照组,说明SA的合成受到了阻碍,从而为病毒的爆发式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RDR家族受到SA调控,在植物的抗病毒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检测了病毒侵染前后各个时期RDR1与RDR6的表达水平发现,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苄嘧磺隆胁迫下没有受到显着影响,只在病毒侵染后期RDR1被抑制而RDR6则被诱导。那么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对药害胁迫植株施用JA/SA或它们的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iethyldithiocarbamic acid,DIECA)与水杨羟肟酸(salicylhydroxamic acid,SHAM)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表明施用后,苄嘧磺隆症状均不能够被抑制,且出现时间相近,但是实验通过症状评估与叶片生长统计结果发现,JA/SA对植株生长均具有恢复倾向,且SA效果更佳,而DIECA与SHAM混合施用更加抑制了苄嘧磺隆胁迫下植株的生长。通过SA合成阻断突变体拟南芥种子萌发研究发现,SA水平的抑制增加了植物对于除草剂的敏感性。本研究单独提高SA的施药频率后发现,植株生长仍未有显着性的改观。本实验再对提高SA施用频率下的植株进行抗氧化胁迫相关酶类基因表达水平检测,苄嘧磺隆处理10d时,在SA的作用下,除草剂胁迫下植株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出现了提高,植株中APX与SOD活性降低,而POD与CAT的活性却提高了。但是在除草剂处理植株20 d时,SA的存在对于植株清除体内活性氧物质的能力没有显着改变,其存在只显着降低了苄嘧磺隆胁迫烟草体内的POD水平。本研究通过氯化硝基四氮唑蓝(DAB)/3,3’-二氨基联苯胺(NBT)染色证实了这一点。SA对于没有苄嘧磺隆胁迫下的植株在前期显着提高了 POD与CAT水平,基本不影响ROS水平,但无法说明对烟叶质量是否有影响。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的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稻田除草剂苄嘧磺隆对后茬敏感作物烟草所造成的危害及其带来的间接的抗病虫害效应,并挖掘了基于这种现象下的生理反应,之后再基于这种生理现象本研究观察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对烟草所带来的影响。本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了除草剂残留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李继平[7](2013)在《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病害治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马铃薯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 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近年来在马铃薯主产区频频发生,造成严重损失。致病疫霉群体表型结构组成、品种抗病性、环境因子决定了病害的流行程度。本研究以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致病疫霉表型结构、土壤越冬卵孢子的活力与萌发、药剂的田间选择、品种抗病性测定和病害流行预警指导田间防控几方面进行研究,制定马铃薯晚疫病综合治理技术。1.采用国际已知含单显性抗病基因系列品系R1-R11对采自甘肃马铃薯不同生态种植区的75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的鉴定,共鉴定出45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l.2.3.4.5.6.7.8.9.l0.11出现频率最高,占被测菌株总数的22.67%,是甘肃省的优势生理小种。2.对186个菌株进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28.5%对甲霜灵表现敏感、15.6%表现中抗和55.9%表现高抗。各采集点均发现对甲霜灵表现高抗的菌株,这表明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产生抗药性的频率比较高。3.利用已知的A1、A2交配型标准菌株,对147个晚疫病菌株的交配型进行了测定,发现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有A1、A2、A1A2、SF(自育型)4类,分别占被测菌株的66.2%、20.4%、2.1%、16.3%。4.病原菌卵孢子存活和萌发试验发现在A1和A2交配型匹配,在黑麦培养基上产生卵孢子的量最大。越冬后卵孢子的存活率为19.57%24.59%、萌发率为3.58%8.49%。在全黑暗条件和光照黑暗交替条件下,卵孢子的萌发差异不明显。而土壤浸渍液比蒸馏水更适合培养卵孢子。5.利用PCR-RFLP方法对甘肃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mtDNA单倍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mtDNA单倍型为Ia和IIa,未发现Ib和IIb。Ia单倍型菌株分布在A1,A2和SF自育型交配型,分别占被测菌株的28.0%、40.0%和32.0%,90%IIa单倍型菌株为A1交配型。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与mtDNA单倍型无明显的相关性。Ia单倍型菌株均对甲霜灵表现抗性。6.对21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国瑞1号、临夏0308-2、0527-4、天水05-5-49-2和天水02-3-4对马铃薯晚疫病均表现高抗;天水05-7-5、天水06-3-4、陇薯6号、定西P2和27-7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均中抗;陇薯3号、中薯02175-200、0528-3、庄浪05-7-1和9901-10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中抗至感病;庄浪03-5-7、农大GDF、定西05A-1、LK99、生技所03-1和爱兰1号对马铃薯晚疫病均表现感病。7.选用8个不同生理小种菌株,对甘肃省主栽品种及新品系进行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陇薯7号、陇薯8号、庄薯3号和青薯9号对所用马铃薯晚疫病菌表现抗性,陇薯3号、陇薯5号、陇薯9号、陇薯11号对部分菌株表现感病。8.田间药剂筛选试验表明,亚磷酸-氢氧化钠盐病前500倍液喷雾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防效可达68.00%~74.59%;6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50%氟啶胺悬浮剂和DPX-QGU42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防效分别为91.45%、88.32%、85.01%;生防菌剂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防效达73.76%,而农用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防效仅为17.50%~43.78%。9.依据CARAH模型建立了病害预警预报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实践中加以运用;分析制定出适合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治理技术,为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及生产部门实际操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苏婷[8](2012)在《茶叶中啶虫脒残留检测方法及消解动态研究》文中提出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我国是茶叶生产和茶叶出口大国,每年出口茶叶20万吨左右,贸易金额约4亿美元。目前世界有6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100多个国家消费茶叶,在饮茶过程中不可忽视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农药残留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重要因素。啶虫脒,是一类新型、性能优良的烟碱农药,具有广谱、内吸、速效、低毒、活性高、用量少、持效期长等特性,在我国广泛用于防治茶园常见的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害虫,击倒力强,效果显着。农药残留是茶叶安全卫生的重要问题,2007欧盟公布的茶叶农残限量标准中规定啶虫脒残留限量标准(MRLS)为0.1mg/kg,日本规定茶叶中啶虫脒残留MRLS为50.0mg/kg,我国及CAC尚未制定茶叶中啶虫脒的MRLs标准。为了规范啶虫脒在茶叶中的安全使用及保证消费者饮茶安全,本文建立了茶叶中啶虫脒残留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并对不同季节茶鲜叶、绿茶、红茶及其加工过程和茶叶浸泡过程中啶虫脒降解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茶鲜叶、茶叶及茶汤中啶虫脒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研究不同提取溶剂对茶叶中啶虫脒残留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乙腈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效果好,基质干扰最少。进一步研究应用不同的SPE净化柱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Envi-Carb/NH2小柱时可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最终建立了茶叶中啶虫脒农药残留的HPLC残留方法:以乙腈为提取溶剂,震荡提取,Envi-Carb/LC-NH2柱净化,采用HPLC外标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对茶叶和茶汤中啶虫脒的残留进行检测。在茶鲜叶中的检测限为0.09mg/kg,啶虫脒在茶叶中的检测限为0.07mg/kg,在茶汤中的检测限是0.002mg/l;茶鲜叶、茶叶在0.1mg/kg、0.5mg/kg、1.0mg/kg水平上的添加回收试验表明:啶虫脒在茶鲜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68.46%103.61%,RSD为2.9%13.6%;茶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9.83%100.99%,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3%5.8%;茶汤在0.033mg/l、0.167mg/l、0.333mg/l水平上的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2.95%103.75%,RSD为3.5%7.6%。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等均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的要求,可用于茶鲜叶、茶叶及茶汤中啶虫脒残留量的分析。2、茶鲜叶及茶叶中啶虫脒残留的消解动态研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788-2004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4.1-4.6的要求,分别于2010年夏季和2011年春季,喷施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均按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2.5g/hm2)和加倍剂量(有效成分45g/hm2)进行田间降解动态试验,分别于施药后0、1、3、5、7、10、14、17、21、31天采集的样品,测定茶鲜叶、茶叶中啶虫脒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茶鲜叶和茶叶中啶虫脒的降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夏季茶鲜叶中啶虫脒在推荐剂量区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2.2918e-0.2499t,半衰期为2.77天;加倍剂量区:C=4.2968e-0.2533t,半衰期为2.74天。夏季采摘的茶鲜叶制成的绿茶中啶虫脒降解动态方程为:推荐剂量区:C=6.2817e-0.1744t,半衰期为3.97天;加倍剂量区:C=13.121e-0.1709t,半衰期为4.06天。2011年春季茶鲜叶中啶虫脒的降解动态方程:推荐剂量区为:C=1.9786e-0.2208t,半衰期3.14天;在加倍剂量区为:C=3.3387e-0.1732t,半衰期4.00天;春季采摘的茶鲜叶制成的中啶虫脒的消解动态方程为:推荐剂量区C=5.4252e-0.2193t,半衰期3.16天;加倍剂量区C=12.746e-0.2141t,半衰期3.24天;春季采摘的茶鲜叶制成的红茶中啶虫脒的消解动态方程为:推荐剂量区:C=5.9876e-0.1957t,半衰期3.54天;加倍剂量区:C=11.22e-0.1967t,半衰期3.52天。3、茶叶加工过程中啶虫脒残留的降解率2010年夏季,施药后0、1、3、5、7、10天采摘的茶鲜叶经加工成绿茶过程中啶虫脒的平均降解率,推荐剂量区分别为:15.0%、17.7%、17.7%、19.4%、5.1%、13.8%,均值为14.8%;加倍剂量区分别为:8.6%、1.1%、2.4%、3.5%、2.9%、2.8%,均值为3.6%。2011年春季,施药后0、1、3、5、7、10、14、21天在茶鲜叶加工成绿茶过程中的平均降解率,推荐剂量区分别为:41.2%、36.7%、31.3%、21.3%、16.8%、42.9%、45.5%、50.0%,均值为35.7%;加倍剂量区分别为:19.9%、29.4%、33.5%、14.6%、11.6%、21.6%、20.7%、54.8%,均值为25.8%。施药后0、1、3、5、7天在茶鲜叶加工成红茶过程中的平均降解率,推荐剂量区分别为:41.7%、36.2%、20.4%、26.5%、32.1%,均值为31.4%;加倍剂量区分别为:28.3%、39.9%、33.5%、26.7%、27.0%,均值为29.1%。4、茶叶浸泡过程中啶虫脒残留的溶出率及初步的安全性评价2010年夏季茶汤中啶虫脒的浸出率,施药后1、3、7、10天的茶汤中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4.2%、69.4%、77.7%、81.7%;2011年春季绿茶和红茶第5天样品浸泡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77.4%和84.1%,啶虫脒在茶叶浸泡过程中的平均浸出率80.8%。将欧盟、日本规定的啶虫脒MRLs值0.1mg/kg、50mg/kg作为农药的最终残留浓度,溶出率为80.8%,得出安全系数分别为1211和2.4,差异较大。以此次春季推荐剂量条件下田间试验为例,安全间隔期为14天采摘的茶鲜叶制成的绿茶中啶虫脒残留量0.12mg/kg作为啶虫脒的最终残留量,茶汤溶出率按80.8%计算,茶叶中啶虫脒残留的安全系数为1000。

钟勇[9](2011)在《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褐飞虱Niaparvata lugens(Stal)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常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长期以来的化学防治使褐飞虱对多种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为了解褐飞虱对一些常用杀虫药剂的敏感性,指导田间化学防治,本文监测了褐飞虱对一些药剂的敏感性并筛选了一批有效的防治药剂,取得结果如下:1、采用稻茎浸渍法、浸苗法、药膜法分别测定几种杀虫剂对褐飞虱三龄若虫的毒力。以LC5o值大小比较,稻茎浸渍法测定的6种杀虫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与浸苗法测定的结果一致,都为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吡虫啉>叶蝉散,除叶蝉散外,各药剂以稻茎浸渍法测定的毒力较高,但相差不大;药膜法测定的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毒死蜱>叶蝉散>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2、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2009和2010年度广西不同褐飞虱种群三龄若虫对吡虫啉、噻嗪酮的敏感性。2009和2010年度广西不同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都处于极高水平抗性,2009年度LC50值为16.8042~41.6262 mg ai L-1,抗性倍数为186.71~462.51倍,2010年度LC5o值为28.5239~41.4339 mg ai L-1,抗性倍数为316.93~460.38倍;2009和2010年度广西不同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低~中等水平抗性,2009年度LC50值为1.1110~6.6117 mg ai L-1,抗性倍数为4.15~24.69倍,2010年度LC5o值为3.2084~5.9352 mg ai L-1,抗性倍数为11.93~22.06倍。采用点滴法测定2010年度不同褐飞虱种群雌成虫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对吡虫啉的LD50值为0.0235~0.0496μg ai♀-1,抗性倍数为335.71~708.57倍,处于极高水平抗性;对叶蝉散的LD50值为0.0272~0.0424μg ai♀-1,抗性倍数为9.71~15.14倍,属低~中等水平抗性;对毒死蜱的LD50值为0.0191~0.0345μg ai♀-1;对噻虫嗪的LD50值为0.0015~0.0035μg ai♀-1.3、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1种杀虫剂对褐飞虱三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烯啶虫胺、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毒力较高,LC50值分别为0.4922、0.4793和0.6277mg ai L-1,(?)(?)虫嗪、毒死蜱、醚菊酯、噻嗪酮、乙虫腈、吡蚜酮毒力次之,LC50值在1~10 mg ai L-1之间,噻虫啉、啶虫脒、辛硫磷、氟硅菊酯LC50值在10~30 mg ai L-1之间,其余药剂对褐飞虱三龄若虫的毒力较低。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不同杀虫剂品种混配对褐飞虱的作用,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蚜酮(1.1:1)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最高,为489.67;噻虫嗪:噻嗪酮(3:1)、噻虫嗪:吡蚜酮(1.7:1)和噻虫嗪:吡蚜酮(1:3.6)的增效作用也较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410.73、439.79和404.09;共毒系数在300~400之间的混剂配方有4个,共毒系数在120~300之间的混剂配方有17个。4、采用喷雾法测定配方药剂在苗期和分蘖期水稻上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配方药剂在设定的浓度下在苗期、分蘖期水稻上对褐飞虱的防效以烯啶虫胺:醚菊酯(1:12)最优,该混剂在44 mg ai L-1浓度下药后3d、7d、14d对褐飞虱防效都在80%以上,以分蘖期药后14 d防效最高,为88.52%。其他配方药剂在设定的高浓度下对褐飞虱的防效显着优于对照药剂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各配方药剂对褐飞虱的防效随着浓度的提高有显着提高。混剂在水稻苗期和分蘖期上对褐飞虱的防效总体上差异不显着。

王丽慧[10](2010)在《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的防治及农药残留研究》文中提出油菜是甘肃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受多种害虫为害。本文从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防治春油菜苗期(子叶-7叶)害虫的现实需要出发,于2009年在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选择了5种中、低毒农药与甲拌磷对照来防治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油菜蚤跳甲(Psylliodes punctifrons Baly)、油菜茎象甲(Ceutorrhynchus asper Roel)),比较了6种农药及3种施药方法对害虫防效的差异,分析了防效与产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检测了油菜中的农药残留,并从中选择出适宜保苗、保产的农药和施药方法。对春油菜苗期害虫防治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这几种农药在油菜籽中的最高残留限量参考值,为甘肃省春油菜区害虫综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1油菜苗期主要害虫田间防治试验1.1对油菜蚤跳甲的防治效果不同处理被害指数及死苗率的比较结果表明:拌种处理中,毒死蜱被害指数最低(23叶期4.15%、45叶期20.38%、56叶期32.08%),氰戊·马拉松、甲维盐次之;拌种+喷雾处理中,氰戊·马拉松(1.83%、15.84%、25.16%)、甲维盐(6.20%、29.25%、29.24%)防效最佳,吡虫啉次之;喷雾处理中,氰戊·马拉松(5.24%、18.79%、29.17%)最佳,甲维盐、吡虫啉次之。氰戊·马拉松、辛硫磷、毒死蜱、甲维盐拌种、拌种+喷雾,甲维盐喷雾将最终死苗率控制在5%以内,大田示范试验中被害指数控制在40%以内,有效控制了油菜蚤跳甲对油菜的为害。由此,可以用毒死蜱、氰戊·马拉松、甲维盐、吡虫啉替代高毒农药甲拌磷等防治油菜蚤跳甲。1.2对油菜茎象甲的防治效果拌种处理中,辛硫磷和甲维盐防效最优;拌种+喷雾中,辛硫磷和氰戊·马拉松最优;喷雾处理中,氰戊·马拉松显着优于辛硫磷与对照,其它药剂之间差异不显着。不同施药方法中,喷雾方法最好。1.3不同处理之间产量的比较毒死蜱和甲拌磷拌种产量显着高于其它5个处理,但二者之间无显着差异;氰戊·马拉松拌种+喷雾处理产量高达586.8g/m2,显着高于其余6个处理;吡虫啉、甲维盐喷雾处理最优,产量显着高于其余处理。1.4苗期防治效果与产量的相关性油菜蚤跳甲为害之后,春油菜苗期最终的被害指数(5-6叶期)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7446,r>r0.01,被害指数与产量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极显着。春油菜苗期最终的死苗率与产量之间相关性系数r=0.5352,r>r0.01,死苗率与产量的相关性极显着。油菜茎象甲为害后,油菜幼苗被害率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r=0.4424,r>r0.01,被害率与产量的线性关系极显着。2农药残留检测本研究的色谱检测结果表明:甲拌磷拌种的油菜籽样品中残留量高于0.010mg/kg,而其它5种农药的残留量(<0.0083 mg/kg)均低于甲拌磷,可以替代惯用的甲拌磷等高毒有机磷农药,以保障双低春油菜的生产安全和品质。

二、氨基甲酸类农药与桑园常用农药的防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基甲酸类农药与桑园常用农药的防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氟啶虫胺腈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选择性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手性农药的概述
    1.1 手性农药的现状
    1.2 手性农药的选择性差异研究
        1.2.1 手性农药对映体的活性差异研究
        1.2.2 手性农药对映体的选择性毒性的差异研究
        1.2.3 手性农药对映体的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
    1.3 手性农药对映体比例的评价参数
        1.3.1 对映体分数(EF)
        1.3.2 对映体比例(ER)
        1.3.3 对映体选择性(ES)
        1.3.4 对映体过剩(ee)
        1.3.5 色谱纯度(cp)
        1.3.6 非对映体过量(de)
    1.4 手性农药选择性降解动力学研究
    1.5 本文涉及的手性农药的研究进展
        1.5.1 三唑酮的基本性质
        1.5.2 丙环唑的基本性质
        1.5.3 苯霜灵的基本性质
        1.5.4 氟啶虫胺腈的基本性质
        1.5.4.1 氟啶虫胺腈的生物学特性和毒性
        1.5.4.2 氟啶虫胺腈的应用现状
        1.5.4.3 氟啶虫胺腈的残留和环境行为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普洱茶中四种手性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3 样品提取和净化
        2.2.4 色谱条件
        2.2.4.1 液相色谱条件
        2.2.4.2 质谱条件
        2.2.5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和讨论
        2.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2.3.3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2.3.4 基质效应
        2.3.5 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定量线
        2.3.6 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
    2.4 小结
第三章 氟啶虫胺腈异构体的分离和转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材料
        3.2.2 农药溶液配制
        3.2.3 氟啶虫胺腈对映体分离和检测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3.3.2 氟啶虫胺腈异构体的转化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氟啶虫胺腈在普洱茶发酵和晒青过程中的选择性降解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材料
        4.2.2 普洱茶小型渥堆发酵实验
        4.2.3 普洱茶实验室发酵实验
        4.2.4 普洱茶鲜叶晒青实验
        4.2.5 样品处理
        4.2.6 含水率的测定
        4.2.7 氟啶虫胺腈的残留的分析方法
    4.3 结果和讨论
        4.3.1 氟啶虫胺腈在普洱茶发酵试验中的结果和讨论
        4.3.2 氟啶虫胺腈在普洱茶鲜叶晒青试验中的的结果和讨论
    4.4 小结
    4.5 本实验的不足和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综述 手性农药对映体的分离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上海市稻米绿色生产农药筛查及替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1.2.2 稻米农药残留状况
        1.2.3 水稻中农药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米和稻茎中42种农药残留快速筛查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样品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检测条件
        2.1.4 试验方法
        2.1.5 添加回收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检测条件的优化
        2.2.2 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
        2.2.3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2.2.4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售稻米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农药筛查指标
        3.1.3 评价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上海市售稻米中农药残留整体检出情况
        3.2.2 上海地产稻米中农药残留整体检出情况
        3.2.3 上海不同区域稻米中农药残留风险比较分析
        3.2.4 上海不同生产季节地产稻米中农药残留风险比较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农药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室外田间消解残留动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种与水稻品种
        4.1.2 供试药剂与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1.4 试验设计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农药处理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
        4.2.2 不同农药处理对稻瘟病菌的EC50及毒力
        4.2.3 不同农药处理在水稻上的残留及消解规律分析
        4.2.4 不同农药处理在水稻上的最终残留试验分析
        4.2.5 不同农药处理的田间药效评价
        4.2.6 不同农药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辣椒碱类似物的合成及杀虫除草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先导化合物发现
        1.1.1 随机筛选法
        1.1.2 模拟法
        1.1.3 天然产物的活性物质及仿生合成法
        1.1.4 CADD法
        1.1.5 中间体衍生法
    1.2 辣椒碱及其类似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1.2.1 辣椒碱全合成的研究进展
        1.2.2 辣椒碱类似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1.3 辣椒碱及其类似物的应用
        1.3.1 抑菌活性
        1.3.2 杀虫活性
        1.3.3 医用活性
        1.3.4 其他活性
    1.4 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理化性质及结构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方法
        (1)化合物A~F系列的合成
        (2)化合物G01~G06的合成
        (3)化合物G07~G12的合成
        (4)化合物G13~G21的合成
        (5)化合物G22~G30的合成
    2.2 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杀虫活性的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除草活性的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杯法测定结果
        4.2.2 土壤处理法测定结果
        4.2.3 茎叶喷雾法测定结果
第五章 结论
    5.1 结果
        5.1.1 化合物合成
        5.1.2 杀虫活性
        5.1.3 除草活性
    5.2 分析与讨论
        5.2.1 关于化合物的合成
        5.2.2 关于化合物的杀虫活性
        5.2.3 关于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10%溴氰虫酰胺OD对稻田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残留消解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注释表
1 文献综述
    1.1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及产业发展现状
        1.1.1 我国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历程
        1.1.2 稻田综合种养对稻田环境及病虫害的影响
    1.2 稻虾共作模式的研究进展
        1.2.1 稻虾共作模式概述
        1.2.2 稻虾共作模式下主要的病虫害与防治策略
        1.2.3 化学农药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的使用安全性研究
    1.3 稻田杀虫剂溴氰虫酰胺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1.3.1 溴氰虫酰胺概述
        1.3.2 溴氰虫酰胺防治稻田害虫的研究进展
        1.3.3 溴氰虫酰胺在环境中的残留行为研究进展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田间防效评价
        3.2.1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田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3.2.2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
        3.2.3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常规稻田和稻虾田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3.3 溴氰虫酰胺在水稻上的残留分析方法
        3.3.1 标准溶液的配置
        3.3.2 检测条件
        3.3.3 标准曲线与稳定性测定
        3.3.4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3.3.5 添加回收实验
    3.4 溴氰虫酰胺在水稻上的田间残留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试验
        3.4.1 田间消解动态试验
        3.4.2 最终残留试验
    3.5 结果计算
        3.5.1 样品中农药残留的计算
        3.5.2 添加回收率的计算
        3.5.3 相对标准偏差(RSD)
        3.5.4 消解动态方程
4 结果与分析
    4.1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4.2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
    4.3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常规稻田和稻虾田二化螟防治效果的比较
    4.4 溴氰虫酰胺在稻虾田不同基质上的残留分析方法
        4.4.1 方法线性关系、检测限及稳定性
        4.4.2 方法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
    4.5 溴氰虫酰胺在稻虾田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4.5.1 溴氰虫酰胺在水稻植株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4.5.2 溴氰虫酰胺在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4.5.3 溴氰虫酰胺在稻田水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4.6 溴氰虫酰胺在水稻上的最终残留量
5 讨论
    5.1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和蓟马的防效
    5.2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常规稻田和稻虾田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5.3 溴氰虫酰胺在稻虾田不同基质上的残留分析方法
    5.4 溴氰虫酰胺在稻虾田模式下的残留消解规律
6 总结
    6.1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和稻蓟马的防治效果良好
    6.2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虾田和常规稻田二化螟防效无显着差异
    6.3 建立了溴氰虫酰胺在水稻植株、稻米、稻壳、田水及土壤上的残留分析方法
    6.4 30mL/亩施药剂量下溴氰虫酰胺在稻虾田上的最终残留量低于MRL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农药概况与发展趋势
        1.1.1 农药概况
        1.1.2 农药发展趋势
    1.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菌方面的应用
        1.2.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虫方面的应用
        1.2.3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除草方面的应用
    1.3 课题的选择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选择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嘧啶胺先导化合物设计与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5-丁基-2-(乙氨基)-6-甲基嘧啶-4-醇(乙嘧酚)衍生物的合成
        2.2.3 嘧啶-4-胺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硫醚的氧化反应
        2.3.2 环合反应
        2.3.3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2.4 结构表征
        2.4.1 ~1H NMR分析
        2.4.2 ~(13)C NMR分析
        2.4.3 IR谱图分析
        2.4.4 GC-MS分析
    2.5 初步活性反馈
    2.6 小结
第3章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嘧啶中间体的合成
        3.2.3 苯氧基苄胺中间体的合成
        3.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羟基卤化反应
        3.3.2 氰基还原反应
    3.4 结构表征
        3.4.1 ~1H NMR分析
        3.4.2 ~(13)C NMR分析
        3.4.3 IR谱图分析
        3.4.4 GC-MS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2-取代苯基恶唑-4-基)甲胺(4-c)的合成
        4.2.3 1-(2-苯基恶唑-4-基)乙-1-胺(4-f)的合成
        4.2.4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恶唑成环反应
        4.3.2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4.4 结构表征
        4.4.1 ~1H NMR分析
        4.4.2 ~(13)C NMR分析
        4.4.3 IR谱图分析
        4.4.4 HPLC-MS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2 目标化合物E1和E2 的合成
        5.2.3 目标化合物E3和E4 的合成
        5.2.4 目标化合物E5~E26 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酰胺硫代化反应
        5.3.2 噻唑关环反应
    5.4 结构表征
        5.4.1 ~1H NMR分析
        5.4.2 ~(13)C NMR分析
        5.4.3 IR谱图分析
        5.4.4 GC-MS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杀虫活性
        6.2.1 供试靶标
        6.2.2 试验方法
        6.2.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虫活性
        6.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2.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2.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3 杀菌活性
        6.3.1 供试菌种
        6.3.2 试验方法
        6.3.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6.3.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3.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3.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4 除草活性
    6.5 细胞毒性试验
    6.6 小结
第7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研究
    7.1 引言
    7.2 初步构效关系
        7.2.1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2.2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2.3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7.3.1 3D-QSAR方法模型的建立
        7.3.2 CoMFA和 CoMSIA结果分析
    7.4 性质研究
        7.4.1 参数的获取
        7.4.2 参数的分析
        7.4.3 分子几何构型分析
        7.4.4 前线轨道分析
        7.4.5 静电势分析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 B: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 C:部分化合物谱图
致谢

(6)苄嘧磺隆残留下烟草抗病虫效应及对生长调节剂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除草剂的开发与应用
    2 磺酰脲类除草剂使用情况
        2.1 磺酰脲类除草剂
        2.2 苄嘧磺隆的开发应用
    3 除草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3.1 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研究现状
        3.1.1 农药的毒性
        3.1.2 除草剂滥用导致害草靶标抗性增强,甚至发生转移
        3.2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造成的危害
        3.3 除草剂残留危害一些相关对策的研究工作
        3.3.1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检测手段
        3.3.2 除草剂危害的修复补救工作研究
    4 本文研究内容的立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5 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方法
        5.1 RT-qPCR检测植株中内源基因或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5.2 相关生物学统计知识
        5.3 生命表的应用
    6 本研究中相关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福建省烟稻轮作田中除草剂的为害
    1 引言
    2 福建省烟稻轮作田耕种现状
    3 福建省除草剂使用情况
    4 福建省烟稻轮作田中稻田除草剂残留为害后茬烟草
    5 福建省烟田中除草剂残留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5.1 问题产生的原因
        5.2 针对这种问题的建议对策
    6 调查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第三章 除草剂苄嘧磺隆所致烟草症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植物材料
        2.1.2 供试除草剂剂
        2.1.3 其它材料
        2.1.4 培养条件
        2.2 实验方法
        2.2.1 症状的初步观察取证
        2.2.2 烟草症状的分级评定
        2.3 确定单一施药量下的烟草叶片长势统计
    3 结果
        3.1 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土壤中苄嘧磺隆残留对烟草的致害
        3.2 对不同施药量处理后的烟草的长势分级评定结果
        3.3 植株在0.25mg·kg~(-1)施药量下叶片生长所受到的抑制情况
    4 讨论
第四章 烟粉虱、烟蚜在苄嘧磺隆残留胁迫下烟草上行为的改变
    1 引言
        1.1 烟草上两种重要害虫——烟粉虱和烟蚜
        1.2 寄主植物-烟蚜/烟粉虱互作研究现状
        1.2.1 烟粉虱对寄主的选择性
        1.2.2 寄主植物与烟粉虱之间的互作
        1.2.3 寄主植物与烟蚜之间互作的研究
        1.3 烟粉虱与烟蚜的防治
        1.3.1 烟粉虱的防治
        1.3.2 烟蚜的防治
        1.4 提出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植株
        2.1.2 供试药剂
        2.1.3 虫源
        2.1.4 其它材料
        2.1.5 仪器设备
        2.1.6 培养条件
        2.2 方法
        2.2.1 烟粉虱对不同处理烟草选择偏好性实验
        2.2.2 不同处理烟草叶片饲喂后烟蚜的生命活动的观察
    3 实验结果
        3.1 烟粉虱对苄嘧磺隆胁残留迫下及健康烟草的选择行为
        3.2 烟蚜在不同处理烟草叶片上取食的生命活动
    4 讨论
第五章 烟草花叶病毒在苄嘧磺隆胁迫下烟草中侵染能力的改变
    1 引言
        1.1 烟草花叶病毒概述
        1.2 除草剂胁迫下植物抗病毒病的研究
        1.3 提出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植株与药剂
        2.1.2 供试病原
        2.1.3 其它材料
        2.1.4 供试试剂(盒)
        2.2 实验方法
        2.2.1 病原物的接种
        2.2.2 接种病毒后植株表型的观察与评定
        2.2.3 病株病毒量的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苄嘧磺隆处理后的烟草接种TMV后表型的变化
        3.2 TMV在苄嘧磺隆处理后烟草体内侵染能力的变化
        3.3 低剂量苄嘧磺隆残留对TMV侵染烟草的影响
    4 讨论
第六章 基于抗病虫害效应烟草在苄嘧磺隆胁迫下生理反应改变
    1 引言
        1.1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
        1.2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
        1.3 植物体内RDR家族对抗病毒反应的调控起到重要作用
        1.4 提出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植物材料、病原物、试剂盒及实验仪器设备
        2.1.1 供试植株及药剂
        2.1.2 供试病原
        2.1.3 其它材料
        2.1.4 供试试剂(盒)
        2.2 实验方法
        2.1.1 植株总RNA的提取
        2.1.2 反转录实验合成cDNA
        2.1.3 RT-qPCR法测定病株体内JA及SA响应及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采用2~(-ΔΔCt)方法)
        2.1.4 烟草中JA与SA的提取及测定(含检测平台)
        2.1.5 荧光定量PCR所使用的引物参考表6-1,6-2及6-3
    3 实验结果
        3.1 JA通路上相关基因在苄嘧磺隆胁迫下的改变
        3.2 SA通路上相关基因在苄嘧磺隆胁迫下的改变
        3.3 苄嘧磺隆胁迫下烟草中内源JA与SA含量的改变
        3.4 烟草接种TMV后SA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3.5 RDR家族基因表达量未受到苄嘧磺隆的影响,只受到病毒侵染的影响
    4 讨论
第七章 基于植物体内抗病虫效应的生长调节剂施用对苄嘧磺隆胁迫下烟草长势的改变
    1 引言
        1.1 JA、S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受除草剂剂药害植物下的研究
        1.2 植株体内相应的过氧化反应研究
        1.3 提出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植物材料
        2.1.2 供试药剂
        2.1.3 其它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区组设计
        2.2.2 实验方案
        2.2.3 统计分析
        2.2.4 对SA施用后的烟草进行H_2O_2,O_2~-的染色反应测定
        2.2.5 荧光定量PCR对施用SA处理后的植株体内的SOD、CAT、POD、APX等酶类的关键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2.2.6 荧光定量PCR所使用的引物参考表7-1
        2.2.7 NahG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突变体在含有苄嘧磺隆的MS培养基上的萌发率比较
    3 结果
        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苄嘧磺隆胁迫下出现症状时间的影响
        3.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苄嘧磺隆胁迫下植株长势的影响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恢复生长的影响
        3.4 SA缺失型突变体拟南芥在MS中萌发情况
        3.5 提高SA施用频度对BSM胁迫下烟草的生长状况
    4 讨论
        4.1 施用JA、SA有助于苄嘧磺隆胁迫下烟草恢复生长
        4.2 SA合成的阻断可降低敏感植株在苄嘧磺隆胁迫下的活性
        4.3 提高SA的施用频次对烟草症状减轻效果不显着,但改变了苄嘧磺隆胁迫下植株的抗氧化反应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1 全文总结
        1.1 福建省生产实际情况
        1.2 室内模拟除草剂浓度梯度下药害症状
        1.3 苄嘧磺隆胁迫下烟草对重要害虫及病毒的抗性的改变
        1.4 基于抗病虫害效应的一些生理现象变化
        1.5 利利用基于抗病虫害效应生理变化,使用相应生长调节剂对除草剂胁迫下植株的影响
    2 本文的创新点
    3 对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组培实验所用到的培养基的配方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7)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病害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群体结构
        1.1.1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概况
        1.1.2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分析
        1.1.3 马铃薯晚疫病菌抗药性
    1.2 马铃薯晚疫病菌多样性分析
    1.3 卵孢子在土壤中的存活与萌发
        1.2.1 卵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
        1.2.2 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存活能力与萌发
    1.4 马铃薯品种的抗病性及利用
    1.5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现状
        1.5.1 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模型
        1.5.2 马铃薯晚疫病电脑预测模型
    1.6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控
        1.6.1 化学药剂的防治
        1.6.2 生物防治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马铃薯致病疫霉的交配型
        2.2.2 生理小种组成与分析
        2.2.3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甲霜灵敏感性
    2.3 讨论
        2.3.1 交配型测定
        2.3.2 致病疫霉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2.3.3 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第三章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 DNA 单倍体型组成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1.3 基因组 DNA 浓度的检测
        3.1.4 PCR 扩增
        3.1.5 酶切分析
        3.1.6 基因型划分依据
    3.2 结果
        3.2.1 晚疫病菌 DNA 提取
        3.2.2 晚疫病菌 mtDNA 的 PCR 扩增
        3.2.3 晚疫病菌的 mtDNA 单倍型分析
        3.2.4 晚疫病菌的 mtDNA 单倍型与病菌表型结构的关系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致病疫霉卵孢子在田间越冬后的存活力及萌发率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卵孢子生产
        4.1.2 培养基
        4.1.3 卵孢子越冬试验温度条件
        4.1.4 卵孢子越冬试验
        4.1.5 卵孢子存活力试验
        4.1.6 卵孢子萌发试验
    4.2 结果
        4.2.1 不同培养基对卵孢子产生的影响
        4.2.2 卵孢子越冬后存活能力
        4.2.3 光照对越冬后卵孢子的萌发能力的影响
        4.2.4 土壤浸提液对卵孢子萌发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马铃薯晚疫病的治理技术
    5.1 马铃薯品种抗晚疫病鉴定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方法
        5.1.3 结果与分析
        5.1.4 讨论
    5.2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试验
        5.2.1 材料和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讨论
    5.3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预报技术及实践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3.3 讨论
    5.4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治理技术
        5.4.1 治理技术
        5.4.2 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具体措施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撰写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茶叶中啶虫脒残留检测方法及消解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1.2 茶叶中农药残留研究现状
    1.3 啶虫脒的研究进展
        1.3.1 啶虫脒理化性质
        1.3.2 啶虫脒的作用效果
        1.3.3 啶虫脒的应用现状
        1.3.4 啶虫脒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
        1.3.5 啶虫脒的消解动态的研究
        1.3.6 啶虫脒的降解途径
        1.3.7 影响啶虫脒降解的因素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
        2.2.2 固相萃取小柱的净化效果比较
        2.2.3 液相色谱检测
        2.2.4 啶虫脒在茶叶中的消解动态
        2.2.5 啶虫脒在茶叶浸泡过程中的残留溶出率
3 材料与方法
    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农药标准溶液配制
        3.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2.3 茶叶中啶虫脒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
        3.2.4 鲜茶中啶虫脒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
        3.2.5 茶汤中啶虫脒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
        3.2.6 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3.2.7 标准曲线
        3.2.8 添加回收实验
        3.2.9 结果计算
        3.2.10 田间试验设计
        3.2.11 采样与茶叶加工
4 结果与分析
    4.1 线性关系与检出限
    4.2 茶叶中啶虫脒的残留分析方法
        4.2.1 提取条件的选择
        4.2.2 净化方法选择
        4.2.3 准确度、精密度及最低检测限
    4.3 茶鲜叶、茶叶加工及茶汤中啶虫脒的残留动态研究
        4.3.1 茶鲜叶及茶叶加工中啶虫脒残留降解率
        4.3.2 茶鲜叶及茶叶中啶虫脒残留消解动态方程
        4.3.3 不同茶叶加工过程啶虫脒残留的降解率及半衰期比较
        4.3.4 茶叶浸泡过程中啶虫脒残留的溶出率及初步的安全性评价
5 结论
    5.1 茶叶中啶虫脒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5.2 啶虫脒在茶鲜叶及茶叶中残留动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9)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褐飞虱发生为害概况
    1.2 褐飞虱抗药性概况
        1.2.1 褐飞虱对有机氯类杀虫剂的抗性
        1.2.2 褐飞虱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1.2.3 褐飞虱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1.2.4 褐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1.2.5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
    1.3 褐飞虱化学防治概况
    1.4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虫源
    2.2 供试药剂及化学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试验方法
        2.4.1 褐飞虱若虫生物测定方法研究
        2.4.2 不同褐飞虱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2.4.3 褐飞虱防治药剂的筛选
        2.4.4 混剂配方对褐飞虱的盆栽药效试验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褐飞虱若虫生物测定方法研究
        3.1.1 稻茎浸渍法测定杀虫剂对褐飞虱若虫的毒力
        3.1.2 浸苗法测定杀虫剂对褐飞虱若虫的毒力
        3.1.3 药膜法测定杀虫剂对褐飞虱若虫的毒力
        3.1.4 不同生物测定方法测定杀虫剂对褐飞虱若虫的毒力比较
    3.2 不同褐飞虱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3.2.1 广西不同褐飞虱种群三龄若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3.2.2 不同褐飞虱种群雌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3.3 褐飞虱防治药剂的筛选
        3.3.1 单剂筛选
        3.3.2 混剂配方筛选
    3.4 混剂配方对褐飞虱的盆栽药效试验
        3.4.1 混剂配方在苗期盆栽水稻上对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3.4.2 混剂配方在分蘖期盆栽水稻上对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3.4.3 混剂配方在不同生育期盆栽水稻上对褐飞虱的药效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褐飞虱若虫不同生物测定方法研究
        4.1.2 不同褐飞虱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4.1.3 褐飞虱防治药剂的筛选
        4.1.4 混剂配方防治褐飞虱的盆栽药效试验
    4.2 讨论
        4.2.1 测定杀虫剂对褐飞虱毒力的生物测定方法
        4.2.2 广西不同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敏感性
        4.2.3 褐飞虱防治药剂筛选的意义
        4.2.4 影响混剂在不同生育期水稻上对褐飞虱防效的因素
    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的防治及农药残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春油菜苗期主要虫害研究及化学防治进展
        1.1 有机磷农药的生产、使用和污染
        1.2 国内外油菜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2 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2.1 提取
        2.2 净化
        2.3 浓缩
        2.4 测定
        2.5 我国油料作物农药残留检测现状
    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药剂防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油菜及主要防治对象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地概况
        1.4 试验设计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药方法及农药对油菜蚤跳甲的防治效果
        2.2 各药剂及施药方法对油菜茎象甲的防治效果
        2.3 不同药剂及施药方法对产量的影响
        2.4 防治效果和产量的相关性
        2.5 各药剂用量及成本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油菜籽中农药残留分析
    1 残留检测
        1.1 有机磷类(毒死蜱、马拉硫磷、甲拌磷、辛硫磷)
        1.2 氰戊菊酯残留量测定
        1.3 吡虫啉残留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2.2 油菜籽中最高残留限量的试制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对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
        1.2 处理间产量比较及防治效果与产量的相关性
        1.3 农药残留
    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氨基甲酸类农药与桑园常用农药的防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氟啶虫胺腈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选择性降解研究[D]. 蒋明明.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2]上海市稻米绿色生产农药筛查及替代研究[D]. 李亚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辣椒碱类似物的合成及杀虫除草活性研究[D]. 汪金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10%溴氰虫酰胺OD对稻田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残留消解动态[D]. 胡召彬.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4)
  • [5]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闫忠忠. 湖南大学, 2019(07)
  • [6]苄嘧磺隆残留下烟草抗病虫效应及对生长调节剂反应[D]. 李人一.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6)
  • [7]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病害治理技术研究[D]. 李继平.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4)
  • [8]茶叶中啶虫脒残留检测方法及消解动态研究[D]. 苏婷.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7)
  • [9]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D]. 钟勇. 广西大学, 2011(07)
  • [10]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的防治及农药残留研究[D]. 王丽慧.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桑园常用农药防治效果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