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同志与中国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宋月红,周进[1](2022)在《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与正确党史观的确立和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正确党史观就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而得出正确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在百年奋斗进程中形成了三个历史决议,一以贯之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中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守正创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三个历史决议确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正确党史观。
曹应旺[2](2021)在《从毛泽东诗词看百年党史》文中指出诗人政治家是毛泽东的一大特点,毛泽东诗词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向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凸显了遵义会议前14年党的革命历史特征;"而今迈步从头越"体现了遵义会议后14年党的革命历史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气概,改变了中国经济技术和科学文化落后的面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发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大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惊世界殊"!
刘建军,王丽[3](2022)在《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坚定理想信念——基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制定历史决议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方式。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曾制定过三个历史决议,它们都结合当时历史条件有效地维护和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第一个历史决议即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纠正了党内三次"左"倾路线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维护和坚定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理想信念;第二个历史决议即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纠正了"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但同时维护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使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把理想信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即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走向新征程的理想信念。
田莉[4](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政治建设的开创期和探索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展现出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建设伟大工程中的突出地位,也呈现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可以说是我们党政治建设史上的一座“富矿”,蕴藏着丰富历史经验和卓越历史智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成长为一个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究其根源就在于抓住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党的根本性建设。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凭空创造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延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外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对内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加之苏德战争爆发,导致共产国际和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分歧剧烈,这些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为什么行?如何才能够行?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等历史拷问,中国共产党在国破家亡的重要关头找到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个解答历史谜题的钥匙。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建思想中关于党的政治目标、政治立场和政治要求等思想理论,是延安时期党政治建设的直接理论来源,为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是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至延安时期之前我们党在革命实践中对政治建设进行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推进的。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围绕坚定党的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升政治能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方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主要包括:继承性与创造性双重凸显、整体性和重点性有机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阶级性和人民性辩证统一。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党历史使命的完成。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思想在中国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党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在马克思主义党建中国化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建设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始终牢固树立党员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强力提升全党政治能力、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对新时代我们党持续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深入学习和借鉴延安时期我们党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宝贵的延安精神中汲取政治建设的伟大力量,以历史智慧推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孟旭琼[5](2021)在《中国共产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新华社[6](2021)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序言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刘书林[7](2021)在《百年党史与科学评价毛泽东》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百年走过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为我们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通过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全面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通过中苏两国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比较,坚持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对待和评价开国领袖毛泽东。
欧阳雪梅[8](2021)在《略论重大历史关头的陈云》文中认为陈云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关键时刻,他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勇于担当,出色履行了党赋予他的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云之所以如此卓越,是因为他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坚守为民情怀,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滋养,践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陈云的行为世范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史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百年大党的答案。
唐亚林[9](2021)在《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着标志》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重大命题,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的比较视角入手。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与实践、人民与政党、党员与党组织、一党长期执政与权力制约监督等关系方面,在坚持和继承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显着标志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立场"和"自我革命""两大显着标志说"。基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提炼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着标志,即以人民解放为使命,中国共产党奉行共产主义的崇高政治理想;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中国共产党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理论创新为指引,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思想发动机;以先进性纯洁性为根本,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重视政治建设;以人民立场为方法,中国共产党奉行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观;以人民情怀为取向,中国共产党运用群众路线的情感方法;以人民监督为镜鉴,中国共产党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以自我约束为手段,中国共产党践行自我革命的创新品格;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以贡献人生为职志,中国共产党弘扬自我奉献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着标志,可以汇结为一个根本公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功之道的具体公式("中国共产党公式"),可以概括为"先锋队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分子+政治家集团+铁的纪律+民主集中制+统一战线+自我革命等等等等++=总和=中国共产党"。
刘涛,陈答才[10](2021)在《《群众》周刊(1937—1949)传播毛泽东思想的文本样态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的党刊,《群众》周刊在传播毛泽东思想方面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且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主要是:立足解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在特殊地域刊发毛泽东把脉时局、提出政策的重要着作或言论;满足群众渴望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人物的愿望,多视角登载反映毛泽东生平和传记的文章;发表学习体会文章,积极推动毛泽东思想与着作的学习和研究;数次刊登毛泽东的照片肖像,宣传介绍领袖形象,彰显党的组织形象。《群众》周刊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办刊实践,在特殊境遇中推进了党的创新性理论大众化,对于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办好党报党刊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二、毛泽东同志与中国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同志与中国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与正确党史观的确立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奠定正确党史观,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党史、如何认识和研究党史的重大问题 |
(一)党史研究、文献编纂为第一个历史决议的制定,提供了深厚的认识和研究基础 |
1. 以蔡和森为代表的党史研究。 |
2. 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党史研究。 |
3. 系统开启党史文献编纂。 |
4. 毛泽东发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
(二)第一个历史决议的重大判断深刻蕴涵正确党史观的基本要义 |
(三)第一个历史决议对共产党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深远影响 |
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丰富和发展了正确党史观,深刻回答了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等若干重大历史问题 |
(一)党史研究的迅速发展、重要文献的编辑出版为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基础和文献准备 |
1. 胡乔木撰写《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
2. 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 |
3. 中国史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发展。 |
4. 党史研究的发展。 |
(二)第二个历史决议的重大判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正确党史观 |
1. 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地揭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 |
2. 坚持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辩证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
3. 改革开放之初就鲜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点。 |
(三)第二个历史决议及其发展的正确党史观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
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化和拓展正确党史观,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 |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为深化和拓展正确党史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其理论渊源是唯物史观。 |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正确党史观的基本内涵。 |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彰显大历史观。 |
(二)第三个历史决议通过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 |
(三)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共产党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深远指导意义 |
四、制定党的历史决议与确立和发展正确党史观的经验启示 |
(2)从毛泽东诗词看百年党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特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与“而今迈步从头越” |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的历史特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史特征:“天翻地覆慨而慷”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当惊世界殊” |
(3)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坚定理想信念——基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结历史经验是理想信念建设的重要方式 |
二、在纠正三次“左”倾路线、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中坚定理想信念 |
三、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维护毛泽东思想中坚定理想信念 |
四、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生成逻辑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 |
(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外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
(二)国内形势复杂对内阶级矛盾更加突出 |
(三)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分歧剧烈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建学说 |
(二)列宁政党建设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经验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实践逻辑 |
(一)加强党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 |
(二)实现全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在需要 |
(三)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迫切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二)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
(三)坚决站稳人民群众政治立场 |
二、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
(一)维护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
(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
(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
三、提高政治能力 |
(一)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二)彰显边区各级机关政治属性 |
(三)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 |
(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 |
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
(三)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
(四)严格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 |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继承性与创造性双重凸显 |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 |
(二)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 |
二、整体性和重点性有机结合 |
(一)始终坚持整体规划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
(二)善于抓住党的政治建设中的关键要害 |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联结 |
(一)始终贯彻党的政治建设的普遍性原则 |
(二)始终立足延安时期的具体实际具体分析 |
四、阶级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 |
(一)始终坚定无产阶级政治立场 |
(二)始终忠诚于人民的根本利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地位 |
一、统领了延安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
(一)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供政治方向 |
(二)决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效果 |
二、保障了延安时期党历史使命的完成 |
(一)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
(二)培养了大批政治能力强的党员干部 |
(三)营造了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
(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 |
(二)架构并奠定了党的政治建设基础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牢固树立党员政治信仰 |
(二)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
(三)强力提升全党政治能力 |
(四)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地位 |
(二)必须坚定政治信仰巩固全党思想基础 |
(三)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掌稳政治建设之舵 |
(四)必须提升政治能力增强党的政治建设内生动力 |
(五)必须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政治局面 |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
▌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
▌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 |
(二)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
(三)在经济建设上 |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 |
(五)在政治建设上 |
(六)在全面依法治国上 |
(七)在文化建设上 |
(八)在社会建设上 |
(九)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
(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
(十一)在维护国家安全上 |
(十二)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 |
(十三)在外交工作上 |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
▌六、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
▌七、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
(7)百年党史与科学评价毛泽东(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过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全面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 |
二、通过中苏两国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比较,坚持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对待和评价开国领袖毛泽东 |
(8)略论重大历史关头的陈云(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9)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着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从比较中认清“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 |
二、从毛泽东“三大显着标志说”到习近平“两大显着标志说”: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说”的内涵扩展 |
三、政治理想、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着标志分析 |
1.显着标志之一:以人民解放为使命,中国共产党奉行共产主义的崇高政治理想 |
2.显着标志之二: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中国共产党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3.显着标志之三:以理论创新为指引,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思想发动机 |
4.显着标志之四:以先进性纯洁性为根本,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重视政治建设 |
5.显着标志之五:以人民立场为方法,中国共产党奉行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观 |
6.显着标志之六:以人民情怀为取向,中国共产党运用群众路线的情感方法 |
7.显着标志之七:以人民监督为镜鉴,中国共产党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 |
8.显着标志之八:以自我约束为手段,中国共产党践行自我革命的创新品格 |
9.显着标志之九: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
10.显着标志之十:以贡献人生为职志,中国共产党弘扬自我奉献的革命精神 |
四、结语:一个新的“中国共产党公式”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功之道 |
(10)《群众》周刊(1937—1949)传播毛泽东思想的文本样态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答时代问题,在特殊地域刊发毛泽东把脉时局的重要着作或言论 |
第一,科学判断世界局势和大国态势。 |
第二,透彻分析国内形势及政策主张。 |
二、满足大众需要,多视角登载毛泽东生平和传记文章 |
第一,关于毛泽东的经历与领导地位。 |
第二,关于毛泽东的生活情况和性格特点。 |
第三,关于毛泽东对于时局的政治观点。 |
第四,关于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
三、以“文”说理,积极推动毛泽东思想与着作的学习和研究 |
第一,从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刊登学习文章。 |
第二,从提高毛泽东思想重要理论观点认识水平的视角登载学习文章。 |
四、传播领袖与组织形象,高频刊登毛泽东照片和画像 |
第一,《群众》周刊在重庆办刊期间,7次刊登毛泽东照片,1次刊登画像。 |
第二,《群众》周刊在香港办刊期间,16次刊登毛泽东照片,1次刊登画像。 |
五、《群众》周刊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启示 |
四、毛泽东同志与中国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与正确党史观的确立和发展[J]. 宋月红,周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2(01)
- [2]从毛泽东诗词看百年党史[J]. 曹应旺.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1(12)
- [3]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坚定理想信念——基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J]. 刘建军,王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D]. 田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中国共产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D]. 孟旭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J]. 新华社. 当代贵州, 2021(Z4)
- [7]百年党史与科学评价毛泽东[J]. 刘书林.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8]略论重大历史关头的陈云[J]. 欧阳雪梅. 毛泽东研究, 2021(05)
- [9]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着标志[J]. 唐亚林. 学术界, 2021(10)
- [10]《群众》周刊(1937—1949)传播毛泽东思想的文本样态及启示[J]. 刘涛,陈答才.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