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钟文[1](2021)在《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被誉为“中国发展奇迹”,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国家制度变革、区域政策及科学技术等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往往忽视了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重要作用。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重要引擎,尤其是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所酝酿的土地财政构成了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财政促使土地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巨大且不断增值的信用来源,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一次性的投资融资。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土地制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这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专题研究。具体而言,我们关心的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因为相对于其他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因素而言,土地财政是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关注了土地财政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影响效应及优化路径等内容,但缺乏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什么?二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三是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四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是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全面考察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视角提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体系。本文首先对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并做理论延伸分析;其次,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找出中央政府的政策脉络;再次,本文就土地财政模式下的各种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本文综合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剖析,在实证研究方面,以2002-2017年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一是建立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调节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激励下的“以地生财”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二是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晋升激励下的“以地引资”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三是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机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投资偏向与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两条路径的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度;在案例分析方面,以2007-2017年浙江省与云南省各地级市为比较研究样本,对两省的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做了比较回归分析,以考察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既有正向效应,也存在负向效应,二者是非线性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对待土地财政发展应该具有区域差别化管理的理性态度,切忌一刀切;区域协调发展三大目标有效调节了“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中介效应存在,对“以地引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中介效应达到0.009。土地财政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但投资偏向效应也会引发区域发展差距扩大与地区收入差距恶化等问题,两大机制共同解释了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29.63%。相关研究结论对完善国家土地财政经营策略、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一是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改革。二是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深化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三是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制定区域差别化土地财政发展政策,充分释放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红利效应。四是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方式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加强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的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研判精准度,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张延曼[2](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彭谦益[3](2019)在《对外开放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选择。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都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期间,东部地区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率先实现了“走出去”,成为了“先富起来”的地区,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这就造成了我国内部的一种类似于“中心-外围”结构的“沿海-内陆”的不均衡发展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促进落后区域经济水平提升的战略举措,但是大都收效甚微,并没有很好地抑制这种区域间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一次突出强调了实现区域协调的重要性,而区域之间过大的经济差异也正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所不能回避的一大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内容、方法的基础上,梳理引起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对对外开放程度这一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文章整体采用理论推导分析和实证检验进行研究分析,实证方面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为实证对象分析,建立1998年-2017年的四大区域面板数据,通过对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相关模型,研究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的相关关系并对四大区域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模型以各区域的人均GDP(GDP)作为被解释变量,重点研究对外开放度(EO)、资本投入(K)和劳动力数量(L)等指标对其的影响作用。基于实证研究发现:对外开放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即四大区域都符合促进论的观点,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最明显,其对外开放弹性系数为0.6282;在西部地区次之,其对外开放弹性系数为0.5012;再次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弹性系数为0.3891;东北地区则最弱,其对外开放弹性系数为0.2324。同时,资本投入的促进作用在所研究的各变量中是最大的,技术的不断进步会使我国现阶段相对过剩的资本得到正确的引导,因此资本的积累将持续对区域经济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劳动力数量的促进作用在所研究的各变量中介于资本投入和对外开放度之间,虽然我国的人口红利有逐渐消失的趋势,但是由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产业转移带来了新一轮的劳动力资源回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各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在整体上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不同区域的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方式不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均是存在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影响资本投入来对区域经济造成的间接影响,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则会对GDP冲击和资本投入冲击带来负向响应,但是其对外开放度冲击对劳动力数量却存在持续的正向响应,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方向不稳定,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投入进行传导。根据本文研究的结论,从四大区域的特点出发提出建议:四大区域应分别从对外贸易和引资外资的质量、数量、结构和观念出发进行相应的改进,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郭先登[4](2019)在《新时代绘就时空布局新版图研究——笃定改革开放40年周期再出发的新命题》文中研究说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鲜明特征的习近平治国理政伟大学说为行动指南,笃定改革开放四十年周期再出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国家大战略为新起点新命题新蓝图,使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进入"一以贯之与刮目相看"的、绘就适应"强起来"的时空布局新版图的新时代。
李彦博[5](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郭先登[6](2016)在《践行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呢?这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需要透彻认识指导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新跨越科学全面缜密的理性逻辑;全面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深入对接国家实施区域发展计划大工程;需要以"五大理念"指导"五个统筹",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伟大跨越;需要精准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落地,创新符合域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操作模式。
黄笑[7](2014)在《五个统筹目标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绩显着,但是随之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度,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我国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等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严重障碍。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根据中央的各个文件和会议指示,说明我国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基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着重利用定性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重点强调在五个统筹目标要求下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研究。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分别从经济发展理念、制度调整和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理论概述。这部分主要阐述了“五个统筹”的基本理论,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概述。第二部分:五个统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本部分主要强调五个统筹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强调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以五个统筹为目标。第三部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和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本部分着重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顺利转变。第四部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本部分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深层次上分别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剖析。第五部分:以五个统筹为目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本部分以前四部分为基础,分别从经济发展理念、制度调整和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这四个方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力求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王倩[8](2014)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统筹”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在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海洋在新一轮沿海大开发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海洋开发活动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这会导致海陆关系的演变具有两个维度的趋势。一是由于海、陆产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伴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深入,海陆之间的产业关联性、资源互补性以及经济互动性将进一步增强;二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排他性,倘若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对海洋活动与陆地活动进行合理的约束和引导,海陆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所以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对海陆关系的演变进行人为干预和引导,一方面有效规避海陆之间无序竞争,抑制海陆巨系统的内部熵增,维持系统的有序性和协调性:另一方面放大海陆互动、互补效应,促进技术、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在海陆间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以开放的视野、陆海双向的思维,加强海陆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在海陆互补、互动过程中突破各自发展瓶颈,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与空间,充分发挥海陆巨系统的涌现性,释放海陆整体所蕴藏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种现实发展需求下“海陆统筹”应运而生,《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明确提出标志着“海陆统筹”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新模式的示范区也在其发展规划中对落实“海陆统筹”战略,实现海陆互动、互补、协调发展给予了足够重视,海陆统筹已然成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特性和亮点。实施“海陆统筹”,加强海陆之间的协调性、互补性,不但是实现沿海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沿海地区的“海陆统筹”问题是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人地关系理论、共生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以及环境生态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政策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沿海地区的“海陆统筹”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对“海陆统筹”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从“统筹”基本要素的角度对“海陆统筹”的概念进行阐释,对“海陆统筹”的内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通过与相关概念的比对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海陆统筹”的认识,提出实施“海陆统筹”应遵循的原则,丰富“海陆统筹”的基础理论体系。第二部分从必要性、基础和机遇、以及困难和挑战三个方面对沿海地区“海陆统筹”的实施进行现实分析。第三部分将沿海地区“海陆统筹”所包含的经济、环境、社会问题转化为对海陆共生系统的分析,从而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沿海地区的“海陆统筹”问题进行探讨,重点回答其发生机理、实施目标以及实现途径三个问题。第四部分以共生相变原理为理论依据确定海陆共生关系的主要调控点,并且与沿海地区实施“海陆统筹”的现实分析相结合,提出促进沿海地区海陆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统筹主体、统筹对象、统筹环境和统筹目标四个方面对“海陆统筹”的概念进行较为新颖的阐释;提出了“海陆统筹”是由不同范畴海陆复合空间与不同层次统筹主体构成的具有层次性的有机整体,依据陆域行政区划体系、海洋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以及海洋国土各部分的法律地位差异性,将“海陆统筹”划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层、紧密层、外围层、拓展层。(2)以海、陆经济为共生单元,以海陆复合的生态环境、海陆融合的文化内容以及区域间关系为共生环境构建沿海地区海陆共生系统,将沿海地区“海陆统筹”所包含的经济、环境、社会问题转化为对海陆共生系统的分析研究。对海陆经济共生模式以及海陆经济共生体与共生环境的共生模式进行现状判定,并对上述共生模式的理想状态进行分析,从而以共生的角度阐释实施“海陆统筹”的目标体系。(3)依据共生相变原理得出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α、全要素共生度δ、以及能量使用选择系数β、事前分工机制、主导共生界面、信息丰度、海陆一体的环境保护制度、海洋文化产业是促进沿海地区海陆共生系统向理想状态演变的重要调控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对沿海地区实施“海陆统筹”的现实分析,提出了推进沿海地区海陆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王佳宁,罗重谱[9](2012)在《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实定位与管理体制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产业功能区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质资源的主要集聚地,集中了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区位理论、创新产业集聚论、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天津滨海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功能区在发展资源禀赋、发展重点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在产业功能区发展程度、发展基础、享有的优惠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功能区发展的比较可以得到启示:产业功能区定位是对中央赋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定位的细化;产业功能区承载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使命;产业功能区发展应结合地区要素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功能区发展与功能区管理体制密切关联。
易大东[10](2012)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地大物博,疆域面积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历来就极不平衡。作为执政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一直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从毛泽东重点发展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到邓小平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江泽民协调发展思想到胡锦涛的统筹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区域经济思想日臻成熟与完善,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标志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新发展为选题,主要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一、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依据或基础。党的区域经济思想主要是中国产党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自主艰辛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其主要理论依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理论,包括生产地域分工与协作论、生产力平衡分布论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论;二是西方经典经济学家的区域经济理论,包括平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二、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提出前,我党的区域经济思想及战略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调整。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生产力布局和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局势,做出了以内陆地区为重点,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具体而言,从建国到6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是以平衡沿海与内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目标,将经济布局中心放在内地尤其是中部地带,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基地。60年代中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急剧变化,多方面的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接踵而至,党中央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不得不首先考虑国防安全,由此形成了以备战为中心的,重点建设“三线”地区的思想。长达10多年的“三线建设”,使广大的战略后方基本上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布局的大调整。但因过于注重政治和国防意义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了过去30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逐步提出了“两个大局”、“共同富裕”等思想。区域经济政策也按照邓小平的战略构想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片面强调区域均衡发展转向着重利用和发挥区域优势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允许、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形成了以东部沿海为重点,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国民经济建设的中心逐渐向东部沿海倾斜。为了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党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灵活的特殊政策,先后开辟了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由此形成了一条从南到北沿海岸线延伸的对外开放地带。与此同时,党中央还着手解决贫困问题。1982年,我党率先在甘肃、宁夏等地开展扶贫试点工作,以此为起点,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开始由局部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这是党的区域经济战略的第二次重大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地发展起来,但同时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以江泽民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由此形成了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新的区域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做出了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体系、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部署。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党中央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形势下,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十六大的战略部署,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我国。非典的侵袭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弊端,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发展。以此为契机,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指导思想,并由此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针。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而形成的。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主要包括: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崛起。针对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党中央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确立了九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坚持抓好两型社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制。这些举措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和谐西部,也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的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了有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金融政策,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树立了长远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等。为了继续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党中央确立了东部地区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率先在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节地节水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率先加快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目标。为了帮助“中部崛起”,党中央提出了在中部地区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促进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群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主体功能区;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党中央为加快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完善管理机构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各种援助政策。针对我国区域开发的无序状况,党中央将我国国土划分为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为我国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党中央还要求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并以此作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六、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前景展望。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新特点。经过60多年的探索,党的区域经济思想已日趋完善和成熟,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更具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使党的区域经济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二是区域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与挑战,包括生命周期理论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区域病,梯度理论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群体、地区的固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规律的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的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三是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来确保和推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由于本人理论水平和研究方向的局限,经济学知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尚属开创性的工作,因此文中错漏、不足之处必然很多,敬请专家指正。
二、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 |
一、论文可能的边际贡献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土地财政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区域协调发展 |
四、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土地财政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土地财政研究综述 |
一、国外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
二、国内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
第四节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综述 |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内涵研究 |
二、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政策研究 |
三、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问题研究 |
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机制与制度框架研究 |
五、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一、已有研究成果证实了土地财政问题的复杂性 |
二、已有文献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土地财政、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制度安排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土地财政相关制度 |
一、中国特有土地制度 |
二、分税制改革制度 |
三、政绩考核制度 |
第二节 土地财政的规模与变化趋势 |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 |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度及变动趋势 |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算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生财”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第一节 全文作用机制分析 |
一、机制分析的逻辑主线 |
二、“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全样本回归分析 |
二、分区域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引资”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第一节 “以地引资”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
四、空间权重确定 |
五、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基准回归检验 |
二、分区域回归检验 |
三、中介效应检验 |
第四节 全文作用机制检验 |
一、研究设计 |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浙滇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比较区域选择 |
第二节 浙滇两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状况分析 |
一、浙江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
二、云南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比较 |
第四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对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分析与比较 |
一、研究设计 |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一、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 |
二、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 |
三、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 |
四、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3)对外开放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差异性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的概念与分类 |
2.1.2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衡量方法 |
2.1.3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
2.1.4 对外开放的概念及度量 |
2.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2.3 梯度转移理论 |
2.3 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
2.3.1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 |
2.3.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
2.3.3 经济增长发动机理论 |
2.3.4 “中心-外围”理论 |
2.4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
2.4.1 “双缺口”理论 |
2.4.2 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区域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四大区域的经济现状与比较 |
3.1.1 GDP角度的四大区域经济现状与比较 |
3.1.2 人均可支配收入角度的四大区域经济现状与比较 |
3.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角度的四大区域经济现状与比较 |
3.1.4 一般预算收入角度的四大区域现状经济现状与比较 |
3.2 我国总体对外开放情况分析 |
3.2.1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演进 |
3.2.2 我国对外开放环境分析 |
3.3 我国四大区域的开放现状与比较 |
3.3.1 进出口总额角度的四大区域开放现状与比较 |
3.3.2 外商直接投资角度的四大区域开放现状与比较 |
3.3.3 对外投资角度的四大区域开放现状与比较 |
3.3.4 外贸依存度角度的四大区域开放现状与比较 |
3.3.5 外资依存度角度的四大区域开放现状与比较 |
3.3.6 四大区域开放水平的比较分析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区域间差异显现 |
4.1.2 市场分割导致我国区域间差异进一步扩大 |
4.2 对外开放影响区域经济的机制 |
4.2.1 对外贸易影响区域经济的机制 |
4.2.2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区域经济的机制 |
4.2.3 对外开放影响区域经济机制的分析结论 |
4.3 对外开放与其他影响区域经济的因素间的关系 |
4.3.1 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4.3.2 对外开放与市场化程度的关系 |
4.3.3 对外开放与制度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方法选择 |
5.2 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模型原理及结构 |
5.2.2 模型的扩展 |
5.2.3 指标体系构建 |
5.2.4 对外开放度指标的建立及测算 |
5.3 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实证检验 |
5.3.1 实证研究目的 |
5.3.2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
5.3.3 单位根检验 |
5.3.4 协整检验 |
5.3.5 对外开放度与GDP的相关性分析 |
5.3.6 稳健性检验 |
5.3.7 对外开放度对GDP作用机制的脉冲响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对外开放、资本和劳动力均对区域经济有促进作用 |
6.1.2 不同区域对外开放对经济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 |
6.2 政策建议 |
6.2.1 东部地区应提升外贸和引资的质量 |
6.2.2 中部地区应提升外贸和引资的数量 |
6.2.3 西部地区应调整外贸和引资的结构 |
6.2.4 东北地区应转变外贸和引资的观念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新时代绘就时空布局新版图研究——笃定改革开放40年周期再出发的新命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绘就时空布局新版图 |
(一) 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为引领, 把城市经济圈群时空布局推进到发展新阶段。 |
(二) 以省域建设主体功能区为引领, 把省域时空布局推进到发展新阶段。 |
(三) 以城市实现“五个统筹”为引领, 把建制市发展推进到城乡时空布局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
(四) 以自贸区和自由港建设为引领, 把开放型经济全域时空布局推进到发展新阶段。 |
(五) 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 瞄准建设现代化经济新体系的既定目标,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新布局。 |
二、新时代绘就时空布局新版图, 要加快集聚域际协调协同效应力 |
三、新时代绘就时空布局新版图, 要不断提高执行组织力、创新创造力、洞察行动力的“三力”综合发力 |
(一) 执政组织力是绘就时空布局新版图的第一要素。 |
(二) 创新创造力是绘就时空布局新版图的基础性要素。 |
(三) 洞察动员力是绘就时空布局新版图的关键要素。 |
(5)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五个统筹目标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基本理论概述 |
(一) 五个统筹的基本理论 |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概述 |
二、 五个统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
(一) 五个统筹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二)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五个统筹为目标 |
三、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
(一)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条件 |
(二)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 |
四、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一)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
五、 以五个统筹为目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
(一) 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五个统筹为指导 |
(二) 加快制度调整与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四) 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建立自主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统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基本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 “海陆统筹”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海陆统筹”的概念与内涵 |
2.1.1 “海陆统筹”的概念 |
2.1.2 “海陆统筹”的内涵 |
2.2 “海陆统筹”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2.2.1 “海陆统筹”与“海陆一体化”、“海陆互动” |
2.2.2 “海陆统筹”与“五个统筹” |
2.2.3 “海陆统筹”与“海岸带综合管理” |
2.3 “海陆统筹”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人地关系、人海关系理论 |
2.3.3 产业关联理论 |
2.3.4 超循环系统论 |
2.4 实施“海陆统筹”应遵循的原则 |
2.4.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4.2 开放性、整体性与协调性相统一原则 |
2.4.3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2.4.4 政府主导原则 |
3. 沿海地区实施“海陆统筹”的现实分析 |
3.1 沿海地区实施“海陆统筹”的必要性 |
3.1.1 沿海地区实施“海陆统筹”是我国海陆兼备属性的本质要求 |
3.1.2 沿海地区“海陆统筹”关乎我国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 |
3.1.3 沿海地区“海陆统筹”拉动就业关乎社会稳定 |
3.1.4 沿海地区“海陆统筹”关乎我国海洋生态安全 |
3.2 沿海地区实施“海陆统筹”的基础与机遇 |
3.2.1 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为实施“海陆统筹”奠定物质基础 |
3.2.2 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关联度较高 |
3.2.3 沿海区域整体经济框架已形成,海洋经济发展上升国家战略高度 |
3.2.4 “海陆统筹”已基本形成共识,并取得一定实践成果 |
3.3 沿海地区实施“海陆统筹”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3.3.1 缺乏成熟、完善的海洋战略体系的指导 |
3.3.2 “重陆轻海”思想严重,国民海洋意识薄弱 |
3.3.3 海洋划界争端限制“海陆统筹”空间范围的扩展 |
3.3.4 能有力推动“海陆统筹”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
3.3.5 海陆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 |
3.3.6 海洋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
3.3.7 海陆产业结构衔接错位,影响海陆互动局面的形成 |
3.3.8 沿海建设尚未充分重视海洋灾害风险评估 |
4 基于共生理论的沿海地区“海陆统筹”机理分析 |
4.1 共生理论概述 |
4.1.1 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 |
4.1.2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
4.2 共生理论在沿海地区“海陆统筹”问题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
4.2.1 研究对象兼容性分析 |
4.2.2 遵循理念共鸣性分析 |
4.2.3 研究内容一致性分析 |
4.3 “海陆统筹”视阈下的沿海地区海陆共生系统分析 |
4.4 基于共生理论的沿海地区“海陆统筹”机理分析 |
4.4.1 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共生模式的识别 |
4.4.2 “海陆统筹”实施下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共生模式演进方向与路径分析 |
4.4.3 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共生体与共生环境的双激励状态分析 |
5 推进沿海地区海陆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
5.1 共生相变原理视阈下的推进海陆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
5.1.1 共生相变原理概述 |
5.1.2 沿海地区海陆统筹发展的推进机制分析 |
5.2 推进沿海地区海陆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
5.2.1 完善海洋发展战略体系,减小非对称分配因子α |
5.2.2 提高海陆产业关联度,增大全要素共生度δ |
5.2.3 完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减小界面特征系数λ 118 |
5.2.4 海陆一体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减小界面特征系数λ |
5.2.5 建立海陆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减小界面特征系数λ |
5.2.6 建设海陆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减小界面特征系数λ |
5.2.7 因地制宜发展临海产业,减小界面特征系数λ |
5.2.8 构建相互支撑的海陆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能量使用选择系数β |
5.2.9 海陆统一规划,完善海陆经济共生体的事前分工机制 |
5.2.10 合理选择海洋主导产业,确定海陆经济共生的主导界面 |
5.2.11 增大海陆经济共生系统的平均信息丰度D |
5.2.12 建立海陆一体的环境保护机制 |
5.2.13 海陆联动科学发展循环经济 |
5.2.14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之处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9)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实定位与管理体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理论依据 |
(一)制度创新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 |
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载的历史使命 |
(一)从整体上推动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
(二)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五个统筹” |
(三)探索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
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取向 |
(一)全面系统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与目标取向 |
(二)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与目标取向 |
(三)专项型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与目标取向 |
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管理体制及其变革 |
(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管理体制的界定 |
(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管理体制变革 |
第一,只涉及单一行政区域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管理体制变革。 |
第二,涉及多个行政区域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管理体制变革。 |
五、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
(一)在职能创新上做好“加减法”,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
(二)在组织架构创新上强调扁平化,注重部门间的横向协调 |
(三)在外部支持系统加强创新,创造各方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
(10)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的研究 |
1.2.2 关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研究 |
1.2.3 以往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 |
2.1 党的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列主义关于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理论 |
2.1.2 西方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 以内陆地区为重点,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2.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 |
2.2.2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
2.3 以东部沿海为重点,鼓励优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1) |
2.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
2.3.2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 |
2.4 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1991—2003) |
2.4.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确立 |
2.4.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
第3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 |
3.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
3.1.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 |
3.1.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的理论依据 |
3.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
3.2.1 初步探索阶段 |
3.2.2 发展丰富阶段 |
3.2.3 整体完善阶段 |
3.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和目标 |
3.3.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 |
3.3.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 |
第4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 |
4.1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 |
4.1.1 西部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2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 |
4.1.3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
4.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4.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主要问题 |
4.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启动 |
4.2.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 |
4.3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
4.3.1 东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2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优势 |
4.3.3 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
4.4 中部崛起 |
4.4.1 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
4.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形成 |
4.4.3 中部崛起战略的主要任务 |
4.4.4 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 |
第5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 |
5.1 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5.1.1 加快革命老区的发展 |
5.1.2 加快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5.1.3 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5.2 划分主体功能区 |
5.2.1 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
5.2.2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
5.2.3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意义 |
5.3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
5.3.1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5.3.2 加强城市群的发展 |
5.3.3 加强县域经济的发展 |
5.4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圈和经济带的发展 |
5.4.1 我国主要经济圈和经济带发展现状 |
5.4.2 经济圈和经济带的发展方向 |
第6章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其前景展望 |
6.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特点 |
6.1.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时代性 |
6.1.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可操作性 |
6.1.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科学性 |
6.1.4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系统性 |
6.1.5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主动性 |
6.2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
6.2.1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的区域病 |
6.2.2 梯度理论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群体、地区的固化 |
6.2.3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规律之间的矛盾 |
6.2.4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 |
6.2.5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浪潮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冲击 |
6.3 加强党的建设,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
6.3.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 |
6.3.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 |
6.3.3 加强党的创新能力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 |
6.3.4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统筹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 钟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3]对外开放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 彭谦益. 重庆大学, 2019(01)
- [4]新时代绘就时空布局新版图研究——笃定改革开放40年周期再出发的新命题[J]. 郭先登. 环渤海经济了望, 2019(01)
- [5]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6]践行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J]. 郭先登. 环渤海经济了望, 2016(04)
- [7]五个统筹目标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黄笑.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3)
- [8]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统筹”问题研究[D]. 王倩.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0)
- [9]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实定位与管理体制创新[J]. 王佳宁,罗重谱.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6)
- [10]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党的区域经济战略思想的新发展[D]. 易大东. 湘潭大学, 2012(02)
标签:五个统筹论文; 土地财政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