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珺,杨本建[1](2022)在《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的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在政策层面认识尚不够清楚。在理论层面,虽然有很多文献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的机制作过论述,但这些文献散落在多个学科当中。本文较为系统地整理了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总结了现有文献对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微观机制的论述,并提出影响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的路径。
邓玲,陈希勇,曾武佳[2](2021)在《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中心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八大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区位优势更为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区域协同步伐加快,但集聚辐射作用不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产业集群成链有待延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在借鉴东莞、佛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验的基础上,从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加强区域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对策建议。
毛艳华,信超辉,荣健欣[3](2021)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与集聚扩散特征》文中提出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既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引擎。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基于现有理论和方法,分别构建区域密度函数、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结构与集聚扩散特征,发现目前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和辐射效应显着增强,但存在过度集中、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对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应在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协作机制;深化市场一体化,激发集聚扩散效应;打造西岸增长极,优化大湾区空间结构三个方面推动制度创新与政策落地,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曹夏晗[4](2022)在《石家庄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研究》文中指出
洪丹丹,成丹,司亚伟[5](2021)在《新发展格局下发挥沈阳、大连辐射带动作用及相关财政政策优化》文中提出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尤其是打通国内大循环有赖于国内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市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梳理辽宁区域发展中沈大角色定位的基础上,从中心城市能级、辐射效应两个角度剖析沈大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中带动作用不足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财政政策的对策建议。
安江林[6](2021)在《现代化区域增长极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文中提出"十四五"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之一,是按照"三大增长支柱、三级聚集系统、一体化发展网络"的基本模式,建设由骨干企业、支柱行业、产业集群、多级中心城市、发达的城市群、贯通东西南北的经济带和发达的经济网络区构成的现代化区域增长极体系,在全国形成由500强企业、五大类支柱行业、400多个产业集群、20个中心城市、15个大型城市群、7条主轴经济带、8大经济网络区构成的多层次区域增长极体系,形成分工发达、地区互补、经纬国土、连通世界的经济空间组织体系,增强国民经济的创新驱动能力、内生增长能力和抗击外部干扰能力。
范晓鹏[7](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唐懿[8](2021)在《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群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多个城市的集合体。作为国际生产力体系与区域分工的重要空间组织,城市群内部分布了众多单体城市。这些城市通过经济、资源要素的流动产生了复杂的联系。由于城市的产业分工、资源禀赋差异使得城市间的联系形成了竞争或合作关系。然而,目前少有文献对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定量的测度研究。同时由于城际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动态联系对于城市自身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城际关系的研究分析城际关系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对于强化城市发展,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具有较大的实践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10-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与七个区域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基于竞合的视角运用考虑空间横向和纵向联系的Dendrinos-Sonis模型测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间的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构建了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城际间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对城市自身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城市发展质量为切入点,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研究时期内处于中心化的发展态势,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活跃的竞争,但同时更趋向于同化状态。初步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绕成都、重庆两核心城市中心化发展,区域城市间的竞合关系态势复杂,此消彼长但整体趋于同化发展状态。2.基于Dendrinos-Sonis模型分别以重庆与成都构建模型测度城际关系,测度结果表明由于重庆与成具备极高的地区经济势对外更多表现为辐射效应,在竞合关系态势上与其余的区域中心城市的竞合关系表现并不明显,其余中心城市在以成都市作为标准城市下宜宾、泸州、南充、黔江对外与其余中心城市主要表现为合作关系,绵阳、乐山与其余中心城市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而万州的竞合关系由于在空间距离上远离其余的区域中心城市,因此对外表现稍微薄弱。在以重庆市作为标准下的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在与其余的城市形成较强的领先优势的状况下,表现出更强的辐射效应,因此对其余城市并未表现出较显着的对等的竞合关系。万州表现了与成都、绵阳、泸州的合作关系;绵阳、黔江对外与其余中心城市表现为竞争关系;乐山、宜宾、泸州、南充分别与其余的中心城市表现出较好的合作协同关系;但整体趋势表现为合作协同关系。基于两次模型的测度结果,可以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存在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但总体呈现出合作趋势。3.实证分析城际间的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回归分析发现研究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城市发展有促进作用,表明成渝地区的竞争处于适度的程度,一定程度范围内的竞争对于城市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徐文明[9](2021)在《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由新常态运行阶段转入到高质量运行阶段,金融力量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它根植于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发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金融与财政相辅相成,可以说金融体系发展地越成熟、与实体经济的作用关系越紧密,则经济发展越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力和要素支撑;而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越优化,也就越能够引领要素在地区之间高效且平衡地配置,进而推进经济有序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立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充分体现出金融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空间结构是个多元化的复杂性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狭义上,金融活动主要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包括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广泛分布于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和调节部门。在广义上,金融活动则具有更为细致的划分,既包括基础层面的金融资源,也包括由金融资源所形成的金融业态、所组建的金融机构、以及所激发的金融创新。从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空间结构就是指广义和狭义的金融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空间集聚、辐射或者一体化的结构形态。金融集聚,往往会形成城市的中心地带,如中心商务区,或在城市群内形成金融中心或金融中心城市,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使所在地区享受集聚经济优势。金融辐射产生的空间溢出和部门间溢出,是金融集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对非金融领域或城市群中其他层级的城市所发挥的效应,往往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金融一体化是由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所形成的具有空间关联的发展形式。一体化发展的金融网络能够缩小地区资源配置的金融差距和收入差距,在地区之间整合金融资源、顺畅金融资源的流动。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地区之间市场的逐步开放、交通的日益便利,以及地区间政策配给与项目配置的日益交融与完善;除此之外,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在空间区位的集聚,形成金融中心,在存在一定的区位锁定效应的前提下,金融集聚也会向周边地区发出辐射,从而带动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的流动与共建,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优化,能够使金融力量发挥出更大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狭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以资金、货币、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资源,是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发展,主要体现为这类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中和不同经济体内部是相对集中还是相对分散,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效应。优化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能够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经济体,能够获得其发展所必须的金融支撑。其次,在广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传统金融以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为表现形式,新金融以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为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新金融使传统金融发展的技术、产品和运行方式得到翻新,传统业态为降低新业态的风险和满足更多的受众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的空间结构优化,能够弥补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小、微型经济实体在某些发展领域资金不足的空白,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经济体获得更为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效率、增进金融福利。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优化,则能够使传统金融和新金融,能够发挥出更为强劲的集聚资源、传导资源、整合资源的动能,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地配置。随着金融空间关联的逐步加深,金融空间结构更为容易地形成。但若超出所在地区实体经济所能够容纳的范围,或者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形成虚拟化的运行态势,再或者仅仅停留在空间结构的地级化发展阶段,也即只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等级相对较低的金融集聚,但尚未形成金融辐射或者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根据区位锁定的理论,这一金融集聚区域金融贫瘠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将继续扩大,从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空间结构发展有度、不断走向优化,都是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所需求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在“双循环”时代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够从城市和城市群的维度,解决投资、消费、需求、出口等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就更容易在产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三大领域打通国内循环。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首要,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理念科学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经济创新、经济协调、经济可持续,以及经济共享。这其中,经济协调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城市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城市发展各领域部门的协调等三大方面,没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发展差距就不会缩小,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均衡化,也就谈不上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创新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全新的动力模式、路径,以及空间网络增强城市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是创新的重要内涵,创新能够使城市之间的联系以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方式得到增强,创新及其溢出的程度越高,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会越顺畅;绿色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在发展城市群战略的同时,实现各城市的均衡福利最大化至关重要,节能减排是降低城市共同发展成本的有效路径;开放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连接,可以打通城市与城市的资源与要素交换的界限,形成有梯度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形成城市间的共同市场、共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体系,从而能够在物质基础上实现协调;共享是实现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城市群内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便利,城市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红利,以及由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也不尽相同。比如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协调性已经较高,那么共享和创新可能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再比如地区性城市群辽中南、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构性还没有解决,虽然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大,但是建立城市群内部的关联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金融空间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群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维度的金融活动的影响,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凸显,特别是金融集聚、金融辐射,从而形成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金融的城市群空间网络,对于我国城市群经济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反作用于金融空间结构,继而影响城市群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金融集聚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城市化经济等作用途径,直接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在城市群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或中心领域;金融辐射通过传递城市群中心区域的动能,使得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形成具有梯度发展特征的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基础;金融一体化实际上是区域与区域的金融资本自由的流动,金融的活动彼此相互渗透、彼此互相影响进而形成联动性的一个整体,是金融深入在维度空间的表现,引领并重新配置城市群资源和要素,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度融合基础。若忽视金融空间发展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可能忽略金融活动在城市群就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间分工协作、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产融结合等一系列方面的作用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虚拟化运行、产生金融风险,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短板、形成边界,影响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反之,掌握金融空间布局及其作用力的发挥水平,将会极大地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借助于金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重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运行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因地制宜地将不同城市群中的金融发展培育和调节到适宜其经济发展的发展质量、形态与状态,进而推进高质量的金融一体化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群借助于金融作用力来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问题同时也被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深度研究金融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本文分为相互关联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围绕着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挖掘现阶段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全面地梳理了有关于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发展、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将金融活动分为狭义金融活动和广义金融活动,由此金融空间结构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其中,狭义方面包括基础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广义方面包括金融业态与机构、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其次,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主要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进行诠释。再次,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从狭义金融空间结构和广义金融空间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同时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等在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三章主要分析样本城市群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时空演进状态、挖掘各维度城市群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描述各城市群金融资源(主要是存贷款)的时空分布演进状态、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效果和金融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以及各城市群的金融空间关联,构成对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第四章实证研究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从时空视角分析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与格局演进。第五章实证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城市群金融发展的质量、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状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城市群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宋苑震[10](2021)在《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城市群是在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下形成的、承载国际竞争、区际交流和国家发展的形式和空间主体。城市群空间结构作为城市群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表现形式,能够反映区域资源配置、要素流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联系和组合的重要特征,能够表征城市群发展阶段、预征发展方向、锁定发展结构。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的今天,有必要从空间结构视角对城市群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提升发展质量和促进城市群良性发展。北部湾城市群作为新兴的国家级城市群,2017年升格为国家级城市群,该城市群处于沿海沿边的双重区位限定下,其发展阶段、地域特征等时空特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并具有相当的引领价值。本文以准确掌握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时空特征演变及其形成机理、优化北部湾城市群发育方向、指导相关城市群发展为研究目标,以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空间范围,选取2000、2005、2008、2010、2015、2017和2019年作为研究时间范围的主要节点,主要进行以下研究:(1)为把握北部湾城市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小成本路径法对测度城市间联系的引力模型的“质量”和“距离”参数进行优化,作为城市群联系和空间结构分析的基础,以获取历年的城市群间联系以及关系矩阵。(2)在获取历年城市群联系及关系矩阵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北部湾城市群历年发展特征,随后对于城市群联系的整体态势和区域差异进行精准分析和总结,主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北部湾城市群历经多年快速上升态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一个以南宁、湛江、海口等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高速铁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相互之间具有较为密切联系的,且在国内外区域内起到一定的复合中心体系功能的趋向于成熟的城市群体系,但城市极化现象严重、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和交往密度仍有待提升。(3)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整体特征和节点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做出以下推断:北部湾城市群仍处在中心城市不断集聚的发展阶段,但得益于较短的特征路径长度,城市群内部联系的易达性好,城市群联系效率高,未来发展势头较好。(4)为研究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时空特征的形成机理,基于前文分析结果,在理论推导和政策解剖的基础上,制定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选取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建设用地面积、人口空间分异等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构成形成机理的指标体系,使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模型探究指标的作用强度和方向及其空间效应,把握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因素的差异化特征,为不同聚类城市的发展提出针对化建议,指明北部湾城市群未来发展思路和方向。
二、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的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的微观机制 |
三、影响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的因素 |
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的路径 |
1. 加强都市圈建设,增加中心城市的规模和等级。 |
2. 建立密集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市群的联系网络。 |
3.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 |
4. 加强政府的协调和推动作用 |
(2)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区域中心城市理论 |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
(三)区域协同创新理论 |
(四)比较优势理论 |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基础及面临的问题 |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基础 |
1.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
2.区位优势更为突出 |
3.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
4.区域协同步伐加快 |
(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 |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问题 |
1.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强 |
2.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 |
3.产业集群成链有待延伸 |
4.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 |
四、东莞、佛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借鉴 |
(一)东莞、佛山的比较优势 |
1.制造业发达 |
2.区镇经济特色明显 |
3.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
4.民营经济活跃 |
(二)东莞、佛山利用比较优势融入大湾区的经验 |
1.发挥制造业优势,实施“链长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1)实施“链长制”促进产业链升级 |
(2)依靠技术创新助推产业升级 |
2.发挥区镇经济优势,培育特色魅力城镇 |
3.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
4.发挥民营经济优势,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
五、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 |
(一)优化产业结构配置 |
1.立足产业优势,主动对接成渝主导产业发展 |
2.深入开展产业链研究,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 |
3.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双轮驱动 |
4.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
(二)加强区域合作 |
1.进一步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 |
2.增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1.打造高品质交通枢纽 |
2.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
1.分类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
2.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
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六、结论 |
(3)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与集聚扩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评述 |
二、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一)中心城市人口和主要经济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
(二)中心城市人口迁移的空间结构变化 |
(三)中心城市人均收入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变化 |
三、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集聚扩散特征 |
(一)中心城市的人口集聚扩散特征 |
(二)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扩散特征 |
1.中心城市对外联系强度与经济隶属度 |
2.中心城市辐射范围 |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5)新发展格局下发挥沈阳、大连辐射带动作用及相关财政政策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发展格局构建与中心城市发展间的关系 |
(一)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 |
(二)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
(三)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
二、辽宁省区域发展思路演变及沈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定位 |
(一)辽宁区域发展思路演变 |
(二)沈阳、大连区域内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路径 |
1.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从沈阳与各市间双边合作切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
2. 沿海经济带:提升大连核心城市能级增强大连辐射带动能力 |
三、发挥沈大辐射带动作用现存主要问题 |
(一)沈大核心城市能级下降,辐射能力不断减弱 |
1. 沈大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下降,省内吸附作用大于带动作用 |
2. 区域地位下滑,区域经济实力弱化 |
3. 沈大联动不足,存在内耗 |
(二)产业分工水平缓慢提升,仍存在产业同构、产业关联度低问题,中心城市扩散效应不显着 |
1. 区域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思路不够清晰,影响中心城市扩散作用发挥 |
2. 产业专业化水平缓慢提升,但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 |
3. 区域产业关联度低,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弱 |
(三)财政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加大,系统性、精准性有待提升 |
1. 支持沈大发展的举措“碎片化”,政策效果的发挥受限。 |
2. 对核心城市,尤其沈阳扶持力度不足,影响其辐射带动作用。 |
3. 支持领域偏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缺少对区域间协同、产业协同的支持政策。 |
4. 财政体制注重纵向利益关系调整、忽略横向协调机制建立,不利于产业布局优化调整。 |
四、发挥沈大辐射带动作用的财政政策建议 |
(一)做强沈大双核,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
1. 做大省会城市。 |
2. 支持沈大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样板。 |
3. 鼓励沈大对外开放载体建设。 |
4. 引导沈大开展互动合作。 |
(二)做大做强沈大优势产业,重点支持石化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1. 鼓励辽宁石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
2. 加大对石化产业技改研发支持力度。 |
3. 以新基建为契机带动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发展。 |
(三)支持产业链集群发展,通过省内强链、延链、补链发挥产业带动优化布局作用 |
1. 支持引进产业链重大项目,提升产业链层级。 |
2. 加大技改投资、促进两化融合,做强主导产业。 |
3. 支持军民融合发展,形成区域新增长点。 |
4. 提高配套能力,加大核心企业省内配套率。 |
(四)优化财政体制,调动政府主体发展积极性促进区域共建共享 |
1. 激励沈大加快培育新经济新动能。 |
2. 建立政府间利益财政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协作发展。 |
3. 以飞地经济为抓手促进区域间产业共建共享。 |
(五)用好外部资源、推动沈大加快发展 |
1. 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带动作用。 |
2. 鼓励央地深度合作,加强央企的地方带动作用。 |
3. 探索制度创新,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
(6)现代化区域增长极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区域增长极及其基本类型 |
二、建设三大“造血型”增长极 |
(一)建设现代化的骨干企业 |
(二)建设五大类新型支柱行业 |
(三)加快产业集群的升级 |
三、建设增长极体系的主导力量——高质量的多级中心城市 |
四、建设发达的城市群 |
五、建设贯通全国东西南北的大型经济带 |
(一)建设东西向的三条主轴经济带及其主要分支轴带 |
1.提高陇海兰新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建设水平 |
2.促进长江—雅鲁藏布江经济带(长江—雅鲁藏布江—南亚经济带国内区段)的形成和发展 |
3.建设粤桂黔滇经济带(中缅印孟走廊国内段) |
(二)建设南北向的四条主轴经济带及其主要分支轴带 |
1.建设哈大—东部沿海经济带 |
2.建设辐射功能更加强大的京广经济带 |
3.建设呼兰成昆经济带 |
4.建设北疆—南疆经济带 |
六、建设一体化经济网络区 |
七、建设以经济带网络为骨架的国家增长极体系 |
(一)区域增长极体系的基本模式——三大增长支柱、三级聚集系统、一体化发展网络 |
(二)全国最高层级增长极体系的结构特征 |
(三)以增长极体系建设落实新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 |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发展质量的测度与分析 |
3.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况与研究范围 |
3.2 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实证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际关系的判定与测度 |
4.1 城际关系的判定说明 |
4.2 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际竞合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1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9)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城市群经济发展 |
1.3.2 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 |
1.3.3 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
2.1 金融空间结构 |
2.1.1 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
2.1.2 狭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3 广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4 金融活动的空间关系演变 |
2.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1 城市群的演变 |
2.2.2 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
2.2.3 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2.3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1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2 狭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2.3.3 广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3.1 城市群金融的发展现状 |
3.1.1 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 |
3.1.2 城市群金融发展问题 |
3.2 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分析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3.2.2 因子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3 威尔逊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4 F-H模型和相关指标 |
3.3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测度 |
3.3.1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总体特征 |
3.3.2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的地理区位分布特征 |
3.4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度测度 |
3.4.1 城市群金融资源总量特征 |
3.4.2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特征 |
3.5 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测度 |
3.5.1 F-H模型 |
3.5.2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特征 |
3.6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状况 |
3.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 |
3.6.2 不同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
3.6.3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层级性特征 |
3.7 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4.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城市群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4.1.2 各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 |
4.2 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度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
5.1 金融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5.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5.2.1 解释变量选择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1 金融空间结构对不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的主要结论 |
6.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6.3 金融空间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第7章 金融空间优化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金融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1 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的优化措施,促进金融空间高效发展 |
7.1.2 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空间发展模式,促进金融空间一体化发展。 |
7.2 提升优化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
7.2.1 基础性金融资源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2 金融业态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3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群概念研究综述 |
1.3.2 城市群联系测算的研究综述 |
1.3.3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1.3.4 城市群发展阶段划分研究综述 |
1.3.5 研究综述总结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范围与方法 |
2.1 研究范围 |
2.1.1 研究空间范围 |
2.1.2 研究时间范围及节点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城市群界定与内涵 |
2.2.2 城市群空间结构界定与内涵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数据来源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城市间联系测度思路的确立和方法修正 |
3.1 引力模型的原理和改进思路 |
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综合质量修正 |
3.2.1 城市综合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指标处理 |
3.3 基于最小成本路径的距离修正 |
3.3.1 修正思路和方法 |
3.3.2 交通方式的空间化和成本系数赋值 |
3.3.3 自然因素的空间化和成本系数赋值 |
3.3.4 最小成本路径的计算 |
3.4 引力模型的修正结果和综合引力值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部湾城市群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 城市综合引力值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2 城市群联系整体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3 城市群联系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3.1 广东部分城市联系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3.2 广西部分城市联系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3.3 海南部分城市联系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5.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行性和适用性分析 |
5.2 城市群空间结构整体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
5.2.1 城市群空间结构完备性分析 |
5.2.2 城市群空间结构小世界特性分析 |
5.2.3 城市群空间结构整体特征总结分析 |
5.3 城市群空间结构节点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
5.3.1 点度中心度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
5.3.2 接近中心度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
5.3.3 中介中心度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
5.4 城市群空间结构节点聚类特征总结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形成机理分析 |
6.1 分析框架的制定和影响因素的选取 |
6.1.1 城市群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的理论分析 |
6.1.2 模型与变量设计 |
6.2 城市群空间结构整体特征形成机理研究 |
6.2.1 整体特征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6.2.2 基于线性回归的形成机理研究 |
6.3 城市群空间结构节点特征形成机理研究 |
6.4 优化对策和规划建议 |
6.4.1 总体优化对策和规划建议 |
6.4.2 基于形成机理的优化思路 |
6.4.3 基于城市差异的优化指导 |
6.4.4 区域协同合作的引导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的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 王珺,杨本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2]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研究[J]. 邓玲,陈希勇,曾武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与集聚扩散特征[J]. 毛艳华,信超辉,荣健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4]石家庄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研究[D]. 曹夏晗. 河北地质大学, 2022
- [5]新发展格局下发挥沈阳、大连辐射带动作用及相关财政政策优化[J]. 洪丹丹,成丹,司亚伟. 地方财政研究, 2021(09)
- [6]现代化区域增长极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J]. 安江林. 甘肃社会科学, 2021(04)
-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为例[D]. 唐懿.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9]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文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D]. 宋苑震. 广西大学, 2021(12)
标签: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