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兽医学杂志》检索、评价数据及格式规范

《中华预防兽医学杂志》检索、评价数据及格式规范

一、《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检索、评价数据与编排格式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贾珊珊[1](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目的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中药提取精制的中药注射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前关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较多,但存在样本量小,结局指标不统一等问题。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还被用来治疗流感、手足口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热毒宁注射液也具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它的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故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稳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芯片分析方法对甲型H3N2流感有症状感染患者对比健康状态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及其甲型H3N2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足口病的分子机制进行预测,利用分子对接对结果进行初步检验,以期为之后的机制研究试验提供方向。研究方法1.Meta分析全面、系统的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热毒宁注射液对比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提取纳入文献信息,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应用Cochrane Handbook5.1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3.0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森林图并进行敏感性与漏斗图及发表偏倚分析,对不良反应信息进行记录总结。2.芯片分析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甲型H3N2流感感染患者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对基因进行感染前后有无症状分组,使用R软件的limma包分析各组差异基因,绘制韦恩图以观察各组间关系。对有症状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差异基因导入STRING网站或HINT网站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作图,通过MCODE与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相网络图进行模块分析与核心基因分析,并采用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包对蛋白互作网络中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分析。之后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对差异基因以及甲型H3N2流感相关其他基因的作用进行进一步预测。3.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全面检索关于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的中英文文献,获取热毒宁注射液化学成分。通过检索文献、SwissTargetPrediction、STITCH与SuperPred以获得化合物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DiGSeE以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运用Cytoscape进行“化合物-靶点”网络图、“疾病-靶点”网络图的绘制。利用Merge插件对化合物以及疾病的靶点进行取交集以获得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通过Cytoscape的MCODE以及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模块分析以及核心基因分析,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疾病的核心基因。采用DAVID及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对蛋白互作网络与潜在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以及疾病聚类分析以获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疾病的潜在途径。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化合物以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对化合物以及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评估与验证,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共纳入118篇研究,包括1546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六个结局指标的疗效均优于使用利巴韦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0001),且症状较轻。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对“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与“疾病-靶点”网络图进行合并取交集共得到8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流感的潜在靶点,CXCL10、CCL2、IL6、STAT1、PTPN11、TNF、BRAF和MMP9。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潜在靶点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ERK1和ERK2级联正调控”和“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KEGG结果表明潜在靶点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甲型流感”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三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与靶点均有良好的对接能力。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对GSE30550芯片进行分析,有症状感染组对比健康组差异存在48个上调基因,其中,XAF1、IFI44L、RSAD2、OAS1、MX1、IFIT2、OAS2、IFIT3、IFIT1 和 IFI44 为差异基因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明显富集于甲型流感通路。共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甲型H3N2流感的潜在靶点8个,分别为LPO、IL1B、EGFR、CCL2、CXCL10、LAP3、PTPN11与CSF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相应化合物与靶点结合能力均较好,其中,EGFR与芦丁的结合能力最佳。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靶点中,26个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5个与发热相关,251个靶点与ACE2共表达。度值最高的三个靶点分别是CA2、CA12和CA1。在化合物靶点PPI网络中HSP90AB1有着最高的度值。GO富集共得到FDR<1×10-6的条目1491项,KEGG富集分析得到FDR<1×10-6的通路113条,包括18条信号转导通路、12条免疫系统通路、6条细胞生长与死亡相关通路和10条病毒感染性疾病通路。疾病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富集水平最高的聚类7个项目中,3个与肺部疾病相关。富集分析得到3542条GO功能条目和147条KEGG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化合物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PLP、ACE2、Mpro有着较好的结合能力。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共得到130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作用于 MMP2、CA6、MMP13、ELANE、MMP1、MMP9、EGFR、TYR、ABCB1 和 APP 这十个靶点的化合物较多。但 AKT1、MAPK1、VEGFA、IL6、STAT3、TP53、IGF1、EGFR、HRAS和TNF这十个靶点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中有着核心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与对应的靶点都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研究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利巴韦林更好,安全性更高。基于芯片分析以及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能够通过多个活性成分协同调控多种靶点,对于感染类疾病能调节细胞因子风暴,并通过对于发热相关细胞因子调控达到解热的目的,调节多个靶点与通路共同达到治疗流感、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目的。本研究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了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以供临床借鉴,并为进一步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手足口病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于昊天[2](2020)在《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蓖麻毒素(Ricin Toxin,RT)为提取自蓖麻种子的植物毒素,属于Ⅱ型核糖体活性抑制剂,含有A亚基(Ricin Toxin A chain,RTA)和B亚基(Ricin Toxin B chain,RTB)。蓖麻毒素具有制备成本低廉、性质稳定、多种中毒途径和无特效解毒药等特点。蓖麻毒素作为生物战剂和恐怖剂,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目前蓖麻毒素无任何解毒剂,特异性抗体治疗可能成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 Fv)具有亲本单克隆抗体对于抗原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等优势,还拥有体内免疫原性低、容易透过体内的屏障组织等诸多优点。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将单链抗体基因重组至噬菌粒的特定位置,通过将单链抗体与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融合表达,最终得到噬菌体抗体。不但避免繁琐的免疫和细胞操作,并且易于对抗体改造,有利于提高抗体的亲和力。本研究为制备特异性抗蓖麻毒素的全人源单链抗体进行相关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的筛选本研究通过对Tomlinson I+J噬菌体抗体库循环4轮“吸附-洗涤-洗脱-扩增”的富集筛选,成功筛选得到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JE11。通过PCR和phage ELISA抗原交叉反应,对得到的阳性克隆进一步鉴定,筛选得到阳性率较高且假阳性率较低的克隆JE11。设计引物对筛选得到的JE11序列进行Ig BLAST,证明单链抗体为人源抗体,其VH属于VHⅢ亚群,VL为κ链,属于VκⅠ亚群。2.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的表达工艺研究为确定制备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的最优表达工艺,本研究通过SDS-PAGE和灰度分析,对比不同表达条件下的单链抗体表达量,确定JE11工程菌的最优诱导表达条件为:以0.5 mmol/L IPTG浓度,37℃诱导12 h。通过金属螯合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对单链抗体粗提液进行纯化,利用薄层扫描分析产物的纯度变化,最终确定JE11包涵体的纯化方法为:先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以50 mmol/L咪唑洗脱杂蛋白,以100 mmol/L咪唑洗脱目的蛋白。然后用p H=7.2的平衡液使目的蛋白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目的蛋白以流穿形式流出。本研究获得97.88%纯度的JE11抗体,为下一步体内外实验验证奠定了基础。3.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研究本研究利用ELISA法验证人源抗RT单链抗体JE11对RT呈剂量依赖性的特异性结合,其线性率R2为95.23%。另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验证人源抗RT单链抗体JE11对RT的特异性结合。通过MTT验证10μg/m L JE11可保护He La细胞抵御10×IC50RT毒性,对小鼠进行肌肉注射JE11与RT,证明320μg/只JE11可在72 h内保护小鼠抵御2×LD50的RT毒性。4.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抗体结合力的研究本研究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RT和JE11的分子模型进行对接,得到RT与JE11的复合物模型。由于结合界面的氨基酸大多集中在重链可变区,因此采用单点突变的策略,对于重链可变区CDR区或结合界面上的氨基酸向二十个天然氨基酸进行突变。通过软件组合、比较亲和力,最终设计出三株突变体进行下一步实验。通过ELISA方法比较JE11的三株突变体与JE11的亲和力区别,ELISA结果显示,JE11-5759的亲和力和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提高。综上,本研究通过筛选全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制备了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并对单链抗体进行表达条件、纯化的工艺优化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抗体结合力,并提高了该抗体的稳定性与亲和力。研究制备的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为蓖麻毒素检测、蓖麻毒素中毒的诊断或治疗奠定基础。

刘博洋[3](2020)在《中国裂谷热媒介分布、风险评估及传播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是由感染裂谷热病毒所导致的一种反刍动物和人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由以蚊子为主的媒介进行传播。裂谷热于1930年首次在肯尼亚裂谷地区暴发。随后在非洲范围内发生了广泛的传播,对非洲的反刍动物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2000年,裂谷热疫情首次到达欧亚大陆,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地区暴发,为亚洲和欧洲的疫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并且,裂谷热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不仅威胁动物健康,同时也在时刻威胁着人类健康。我国曾于2016年收治了我国首个输入性裂谷热人类病例。裂谷热为OIE规定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在我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裂谷热被列为需要重点防范的13种外来动物疫病之一。我国反刍动物产业规模巨大,牛羊肉、乳、毛等产品均与民生、经济息息相关,反刍动物经济占我国畜牧业中相当大的比重。对于裂谷热这种外来动物疫病,我国的反刍动物群体缺乏对其的抵抗力。除易感动物群体外,媒介的存在也是发生裂谷热疫情的必要条件。有多种已被证实在裂谷热的传播中具有媒介作用的蚊子在我国有广泛分布,一旦有传染源进入我国后,可以在我国形成“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这样完整的传播链。根据OIE对裂谷热风险的认定标准,我国应被视为存在裂谷热潜在风险的非疫区国家。OIE建议处于这一风险等级的国家,应加强进口检测、媒介控制以及公共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对于疾病的认知,以便尽早发现和遏制疫情。潜在的裂谷热疫情传入风险,对我国的反刍动物养殖业正造成巨大威胁,一旦国内暴发疫情,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在国际间交通、贸易日益频繁、紧密的今天,我国对于裂谷热的传入风险应时刻保持警惕。但目前国内对于裂谷热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对于其媒介生态学的了解也并不充分,难以对裂谷热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本研究从虫媒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入手,对中国裂谷热潜在媒介进行了分布预测建模、对中国裂谷热发生及传播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基于数学模型建立了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可为我国裂谷热防控策略的制订及防控措施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宝贵的资料。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基于2004年~2019年国际裂谷热动物疫情记录,利用空间流行病学的时空分析方法,分析了裂谷热动物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方向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2019年的裂谷热动物疫情依次呈现为在非洲西北部局部地区的散发(2004~2005)、非洲东南部地区较大面积的流行(2006~2009)、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的大流行(2010~2011)以及非洲中部地区较大面积的散发(2013~2019),分布方向均呈现为不同程度的西北-东南方向;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04年~2019年的裂谷热动物疫情存在八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时空聚集区,前三级聚集区分别位于非洲大陆东部、南部以及东南部,覆盖了研究时段内大部分的疫情数以及发病数,同时也是历史上裂谷热的传统疫区;(2)基于国内外文献记录和GBIF数据库中的媒介分布记录,以及反映中国气候条件的当前及未来高分辨率气象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了预测中国裂谷热媒介分布适宜性的生态位模型。模型揭示了六种裂谷热潜在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以及三带喙库蚊在中国当前的分布适宜性以及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适生区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模型AUC值在0.801~0.992,预测效果良好,六种媒介的适宜栖息地当前分布于中国的不同地区,在未来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向中国北方高纬度地区扩张的趋势;(3)基于2004年~2019年国际裂谷热动物疫情记录,以及反映疫区气候条件的高分辨率气象因子,建立Maxent生态位模型揭示了影响裂谷热疫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外推至中国。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897,预测效果良好,预测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具有与非洲裂谷热疫区相似的气候条件;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中国反刍动物分布密度以及媒介分布综合指数,揭示了中国有利于裂谷热发生的高风险地区;基于AHP层次分析,综合评估了中国交通贸易因素(公路、铁路、水路及活畜交易市场)、宿主以及媒介分布所可能引发的裂谷热在较大的空间规模上进行传播的风险,揭示了中国有利于裂谷热传播的高风险地区。最终将发生风险与传播风险进行综合叠加,得到了中国裂谷热综合风险地图;(4)基于经典仓室模型原理,根据裂谷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可对局部可能发生的裂谷热疫情的传播扩散趋势进行模拟。基于假设场景,对不采取干预措施和采取干预措施情况下的疫情发展进行了模拟,探究了包括灭蚊、免疫和扑杀在内的人工干预措施在疫情防控中的效果。结果显示,在本研究的假设场景中,采取预防性措施(预防性免疫和灭蚊)可以有效降低疫情暴发的强度,减少牲畜损失;采取紧急响应措施(紧急免疫和灭蚊)可以有效促进疫情的结束,减少牲畜损失。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多种空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数学建模技术,对裂谷热这种外来动物疫病进入中国这样的非疫区国家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开拓性的系统分析。预测了我国多种裂谷热潜在媒介的当前及未来适生区分布,填补了我国裂谷热媒介生态信息学知识的空白,可依据预测结果开展针对性的媒介及病原监测;根据得到的我国裂谷热综合风险地图,可对识别为具有裂谷热发生及传播风险的地区开展针对性的防控工作,为政府和防疫部门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建立的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可对可能发生的裂谷热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可对采取干预措施对于疫情防控的效果进行评价,为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张露珊[4](2020)在《芦丁对无乳链球菌分选酶A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又被称为B族链球菌,是一种会导致人体和动物患病的重要病原体,该菌也会引起水生物种的多种疾病。无乳链球菌在水产养殖中是导致罗非鱼患病的主要致病菌,抗生素是治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无乳链球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导致抗生素治疗效果下降甚至失败,严重威胁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亟待研发全新机制的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药物。中草药在我国具有长久的使用历史,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低毒或无毒性、活性物质多等优势,中草药成为代替抗生素治疗疾病的首要选择。分选酶A(Srt A)是一种转肽酶,是由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分泌的,与细菌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的过程有关,是研究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的靶标。本文以Srt A为靶标,研究了芦丁对无乳链球菌体外致病力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 本文首先对无乳链球菌ATCC 51487的Srt A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分子克隆、原核表达纯化和活性试验等一系列方法,探索了无乳链球菌重组Srt A的表达纯化条件和功能。结果显示,试验构建的srt A△N82-p GEX-6p-1载体转化至BL21(DE3)后,在37℃条件下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6 h后可得到大量的可溶性蛋白,通过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其纯度大于85%,纯化后的Srt A与底物作用后,可显着提高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表明得到的Srt A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2. 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法测定天然化合物芦丁对Srt A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芦丁对Srt A的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测试了芦丁对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生长曲线、对人纤维连接蛋白的粘附作用以及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芦丁对无乳链球菌的MIC>256μg/m L,芦丁在0-256μg/m L的浓度间不影响无乳链球菌的生长,芦丁浓度为16μg/m L及以上时,显着抑制无乳链球菌对人纤连蛋白的黏附,芦丁浓度为8μg/m L及以上时,能显着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3. 本文制备了兔源Srr1的多克隆抗体,研究了不同浓度芦丁对Srr-1在无乳链球菌细胞壁上的锚定作用。Dot-blot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Srr1在无乳链球菌表面的锚定逐渐减少,当药物浓度为32μg/m L时,没有明显的印迹。结果表明芦丁能通过抑制Srt A活性减少Srr1在无乳链球菌表面的锚定。综上所述,芦丁能在不抑制无乳链球菌生长的前提下抑制Srt A的活性;减少无乳链球菌对人纤连蛋白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减少毒力蛋白Srr-1在无乳链球菌表面的锚定。该研究提示芦丁可以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罗非鱼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

刘卫华[5](2019)在《动物源食品中氟甲喹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氟甲喹(flumequine,FLU)是一种动物专用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及水产类动物的疾病。但是,滥用或者超标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动物性食品中的氟甲喹残留问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世界各国都规定了动物性食品中氟甲喹残留的最大限量,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标准和依据,而建立简单、快速、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也很有必要。本研究采用活泼酯法合成氟甲喹完全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氟甲喹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cELISA);建立了氟甲喹固相膜免疫分析方法;制备了氟甲喹分子印迹膜,并将其作为人工抗体,建立了直接竞争仿生酶联免疫分析方法(BELISA)。建立的icELISA法和BELISA法适于大量样品的快速定量筛查,预处理简单,操作方便快速,检测限低;固相膜免疫分析方法适于快速定性筛查,准确可靠,简便易操作。氟甲喹完全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活泼酯法将FLU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BSA)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出FLU-BSA(免疫原)和FLU-OVA(包被原)。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和SDS-PAGE凝胶电泳两种方法确定人工抗原成功地合成。用免疫原FLU-BSA免疫两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抗血清(FLU-1和FLU-2);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价和亲和性,FLU-1与FLU-2效价相当(均为1:12800),经纯化后,FLU-1抗体(IC50为0.06 ng/mL)亲和性明显高于FLU-2(IC50为0.21 ng/mL),故选择FLU-1抗体进行后续免疫检测试验。氟甲喹残留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优化FLU的检测条件,最优条件为:包被量10 μg/mL,抗血清稀释度1:3200,封闭液为1%明胶,酶标二抗稀释度1:2500,pH值7.5,反应缓冲液是1×PBS,乙腈含量是0%~20%。在最优条件下建立间接竞争ELISA方法,该方法的IC50为2.03 ng/mL,最低检出限达1.21×10-4 ng/mL,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将FLU与其结构类似物左氧氟沙星(LVX)、加替沙星(GAT)和氧氟沙星(OFX)进行交叉反应试验,交叉反应率都很低,抗体特异性好。选择牛肉、猪肉、虾肉、牛奶、熟猪肝和生猪肝作为试样,研究基质影响的消除方法。牛肉、猪肉和牛奶经过超声提取后以PBS稀释10倍,虾肉需稀释20倍,猪肝等内脏类需要稀释40倍,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基质的影响。在加标回收试验中,在三个加标水平上的回收率在72.80%~97.30%之间。用HPLC法对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进行验证,其检测结果之间的拟合程度很高,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6,这可以说明所建立的ELISA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可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氟甲喹残留的快速定量分析。氟甲喹残留的固相膜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来胶体金,以胶体金标记FLU抗体制备出来免疫金。以硝酸纤维素(NC)膜作为固相载体,分别包被上FLU-OVA、酶标二抗作为T线、C线,对测定条件进行的优化结果是:封闭液为5%脱脂乳、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40倍、包被量1.0 μg、免疫金稀释度为1:5(v/v)、金标抗体与待测溶液的混合比例为1:5(v/v)在最优条件下,制成FLU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固相膜,最低检出限为40 μg/L。对牛肉、猪肉、虾肉、牛奶、熟猪肝、生猪肝进行基质影响的消除试验,牛肉、猪肉、虾肉基质的提取液需用1×PBS缓冲液稀释20倍,牛奶、熟猪肝、生猪肝稀释40倍,可以消除基质的影响。加标回收试验的结果用肉眼观察即可看到有明显的梯度,说明方法有效。建立的胶体金标记固相膜免疫检测方法是一种定性检测方法,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无需仪器,目测结果即可,时间较短,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现场快速定性筛选。氟甲喹残留的B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氟甲喹与甲基丙烯酸(MAA)结合的最佳摩尔比为1:2。以FLU为模板,以MAA作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作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以96孔酶标板作为固相载体,制备出了分子印迹膜(MIPs)。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吸附动力学试验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膜已经成功合成。采用活泼酯法制备酶标抗原,对BELISA反应体系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优条件是:酶标抗原的稀释倍数为8000倍,pH为7.1,甲醇含量为5%的PBST缓冲液。在此条件下建立直接竞争BELISA法,该方法检测线性范围是1~100000 ng/mL,灵敏度IC50为140.62 ng/mL,检测限为1.09ng/mL。与结构类似物左氧氟沙星(LVX)、氧氟沙星(OFX)和依诺沙星(ENX)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7.8%、17.5%和11.0%,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较高。采用直接稀释法进行基质消除,虾肉样品提取液经过20倍稀释、牛肉样品提取液经过40倍稀释后即可消除基质的干扰。三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在80.7%~92.3%之间,这即可表明此样品前处理方法可行。通过HPLC法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HPLC与BELISA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8以上,这说明建立的BELISA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氟甲喹残留的快速检测。

王昊宁[6](2019)在《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风险预测》文中研究指明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所引起的多宿主、高发性、接触性及致死性传染病,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该病的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更易继发其他病毒、细菌的二次感染,继发感染死亡率高达80%。犬科动物是犬瘟热的主要宿主,犬瘟热很容易通过许多犬科动物,例如狗和狐狸等的携带传播,引发大规模的犬瘟热疫情。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植被覆盖率高,是野生动物良好的繁育和栖息的场所,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犬瘟热疫情的流行对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为了系统的了解犬瘟热在该地区的生物安全风险,本研究首先通过MaxEnt模型探究犬瘟热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高发区域分布及各类环境因子与犬瘟热爆发之间的关系,寻找影响犬瘟热爆发的环境因素;其次通过对犬瘟热病毒进行时空动力学研究,总结分析犬瘟热的传播规律及进化特点;最后,结合野生动物精液病原监测方法于2018年分别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各地市对狐狸精液进行随机采样,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分析技术评估该地区犬瘟热流行的风险,验证前期风险评估的可靠性,为该地区犬瘟热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影响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bio3,贡献率60.1%)、11月最高温(tmax11,贡献率21.8%)和11月降水量(pre11,贡献率18.1%),其中以bio3对其分布影响最大。CDV易感野生动物分布概率自东向西、自北向南逐步降低,以佳木斯东部地区分布概率为最高;2.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影响犬瘟热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最热月份最高温(bio5,贡献率58.3%)、1月降水量(prec1,贡献率28.8%)和8月最高温(tmax8,贡献率12.9%),其中以bio5对其分布影响最大。犬瘟热分布概率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步降低,其中以牡丹江地区分布概率最高;3.通过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易感野生动物适宜分布图和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分布风险图进行叠加,获得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分布数据,其中高风险分布区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中部区域;4.全球犬瘟热贝叶斯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分析表明,美国是犬瘟热的起源地,并于1933年扩散到欧洲;犬瘟热病毒向中国扩散的两个渠道为欧洲-中国和美国-中国;利用该技术对中国犬瘟热病毒2种主要基因型(1型和11型)的扩散进行分析表明,贵州是中国犬瘟热病毒(1型)的起源地,于1964年传至北京,随后又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扩散。宿主间传播概率分析表明,犬科动物是犬瘟热的主要传染源;5.依据前述犬瘟热风险分布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两个不同风险区域,分别利用养殖狐狸精液构建高风险文库和低风险文库,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病毒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个文库中一共包含了 13个科24种真核病毒:小RNA病毒科(52.18%)、Smacoviridae科(18.64%)、细小病毒科(5.56%)、Genomoviridae 科(5.3%)、小双节 RNA 病毒科(4.69%)、圆环病毒科(4.34%)、囊泡病毒科(3.82%))、痘病毒科(2.3%)、Baculoviridae 科(1.55%)、疱疹病毒科(0.73%)、未分类病毒科(0.4%)、反转录病毒科(0.38%)、指环病毒科(0.12%)。低风险文库(Fox1)和高风险文库(Fox2)的病毒种类组成相似,但是检出的病毒序列数目有较大差异,其中高风险文库检出的病毒序列量是低风险文库的1.58倍。两文库内均未检出犬瘟热病毒,但其他病毒均不同程度检出,说明目标区域当前养殖狐狸的犬瘟热生物安全风险较低,但鉴于犬瘟热继发感染的高致死率,因此目标地区的犬瘟热风险依然较高。

王佩佩[7](2018)在《家禽屠宰场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大肠杆菌耐药性评估与ERIC-PCR分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作为危害严重食源性致病菌之一的大肠杆菌,其耐药性不断增强,多重耐药谱逐步变宽。肉鸡作为大肠杆菌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容易通过食物链传到人体,探究家禽屠宰场加工生产链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追踪大肠杆菌污染的主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浙江省某大型家禽屠宰场为采样点,检测空气沉降微生物的污染指标,评估屠宰场不同区域的微生物污染水平,以分离获得的大肠杆菌为主要研究对象,检测毒力基因并评估其耐药性,通过ERIC-PCR分型探究分离株的亲缘关系。(1)本实验取屠宰场厂房外部和内部空气沉降微生物,检测其污染指标,并通过16S rRNA V3-V4的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结果显示屠宰后八个车间的菌落总数、肠杆菌科、霉菌和酵母数量均有所增加,宰杀沥血间菌落总数达到最高达到1100 cfu/皿,浸烫脱羽间肠杆菌科数达到最高1500cfu/皿,宰杀沥血间霉菌、酵母数量分别最高达到175 cfu/皿、50cfu/皿。比较屠宰场厂房内外部的空气沉降细菌菌群结构,从门的水平上来看,屠宰场厂内和厂外优势门相同,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但从属的水平上屠宰场厂房外和屠宰场厂内优势属几乎都不相同,两者存在不同属类别的细菌污染。屠宰场厂房内空气中主要优势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而屠宰场厂房外空气中主要优势属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Phycicoccus),考克氏菌属(Kocuria)。(2)本实验取屠宰场的存在水体,以及用无菌纱布擦拭各区域的地面和器械表面采集微生物进行培养后,通过16S rRNA V3-V4的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并用PCR对细菌的9大类24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屠宰场不同区域水体、地面和屠宰器械表面微生物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5.18%87.74%、0.09%33.46%、3.34%28.09%;优势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水栖菌属(Enhydrobacter)、皮生球菌属(Derma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乳球菌属(Tetragenococcu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和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约占总类群40%。各样品中共检测到21种耐药基因,其中sulⅠ、sulⅡ、qnrS、blaTEM和aadA1的检出率为100%,floR、tetA和ereA的检出率为88.9%以上。(3)本实验从收集的屠宰场空气沉降微生物、存在水体、地面、器械表面和冷鲜鸡共240个样品中分离大肠杆菌,检测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并评估其耐药性。结果显示在预冷间的预冷水、外界的干净屠宰用水、包装间和冷藏间的空气中未检出大肠杆菌,但在其他区域均有检测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来源于冷鲜鸡表面ESBL型大肠杆菌检出率最高,对单环β内酰胺类的氨苄西林(62.0%)、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55.4%)耐药最明显,多重耐药菌株多达33株(35.9%),最多耐7种类型的抗生素;除了青霉素类基因(mecC)和多粘菌素类基因(mcr-1)未检出,耐药基因pmrA(92.4%)、blaTEM(78.3%)和qnrS(53.3%)检出率较高。此外,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毒力基因est检出率最高,高达31.5%。空气来源的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出率种类最多,检测出stx、est、elt和aggR这四种毒力基因。(4)本实验对分离获得的92株大肠杆菌进行ERIC-PCR分型分析,结果显示在以相似系数0.80的水平上,不同来源的家禽屠宰场大肠杆菌分离株可以分型为11种菌型(AH),其中E型有32株,为优势菌型,来源包括鸡肛门拭子、挂禽间冷鲜鸡、净膛间挂钩纱布和预冷间空气等不同环节的样品,由此可见同一屠宰场的空气、水体、器械、地面和冷鲜鸡相互之间存在着大肠杆菌的交叉污染。

陈秀琴,黄梅清,郑敏,陈少莺[8](2018)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在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中,病原微生物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对确保食品安全和保障人类健康意义重大。传统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如微生物培养法和菌落技术法耗时费力,远不能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要求。目前已报道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如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比较分析各项检测技术的特点,为新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张晓锋[9](2017)在《上海市金山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文中研究说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上呼吸道炎症和生殖道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毒能引起牛的免疫抑制,造成继发感染,严重影响牛的生产性能,临床上表现为发热、鼻炎、乳腺炎、流产等。目前,世界各主要养牛地区均有该病的报道,我国亦是该病的主要疫区之一,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发展。上海市金山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全区有10个中小型规模奶牛场,存栏量接近万头。因从国外或国内其他地区引进种牛频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金山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感染引起的奶牛肺炎、流产时有发生。但金山区奶牛系统缺乏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从该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建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定量PCR检测方法,形成一套结合金山区实际的综合防控方案,为当地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1.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利用商品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E特异性抗体检测剂试剂盒,对2016年在上海市金山区10个奶牛场采集的460份牛血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金山区奶牛场的抗体阳性率达到36.67%~97.37%,提示IBRV感染普遍,建议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有效控制该病造成的损失。2.Ⅰ型牛疱疹病毒gE基因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以Ⅰ型牛症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1,BHV-1)的gE基因序列,针对1607~1704bp区域分别设计1对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在建立和优化反应体系后,对经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进行扩增来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用于检测BHV-1,其灵敏度为10 copies/μL,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可用于BHV-1临床检测。3.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综合防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严重威胁着金山区乃至上海市的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该病具有潜伏感染和隐性感染的特性,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牛只的调运和病牛自愈后的持续排毒来感染健康牛,从而造成健康牛群感染该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针对该病的防控应当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从诊断、检测、监测、免疫、消毒、隔离、扑杀以及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做好防控工作。

陈希,侯向辉,李文平,赵丽丹[10](2017)在《畜牧兽医类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英文着录解析》文中指出指出了科技期刊中文参考文献对照补充英文着录的重要性,具体列出畜牧兽医类中文核心期刊的标准英文刊名,并对英文着录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参考文献着录错误的方法,以期供畜牧兽医期刊投稿作者和编辑人员参考。

二、《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检索、评价数据与编排格式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检索、评价数据与编排格式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方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的筛选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菌株与抗体库的保存
        1.2.2 抗体库的扩增
        1.2.3 噬菌体滴度的测定
        1.2.4 抗体库的富集
        1.2.5 阳性克隆菌株的鉴定
        1.2.6 分析阳性克隆序列
    1.3 实验结果
        1.3.1 噬菌体抗体库的扩增
        1.3.2 噬菌体抗体库富集筛选效率
        1.3.3 PCR鉴定阳性克隆
        1.3.4 Phage ELISA抗原交叉反应
        1.3.5 阳性克隆DNA序列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的表达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全人源抗蓖麻毒素scFv诱导表达工艺研究
        2.2.2 全人源抗蓖麻毒素scFv纯化工艺研究
        2.2.3 全人源抗蓖麻毒素scFv复性工艺研究
    2.3 实验结果
        2.3.1 全人源抗蓖麻毒素scFv诱导表达工艺研究
        2.3.2 全人源抗蓖麻毒素scFv纯化工艺研究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ELISA鉴定单链抗体的结合活性
        3.2.2 Western blot鉴定单链抗体的结合活性
        3.2.3 MTT鉴定单链抗体的中和活性
        3.2.4 体内鉴定单链抗体的中和活性
        3.2.5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ELISA鉴定单链抗体的结合活性
        3.3.2 Western blot鉴定单链抗体的结合活性
        3.3.3 MTT鉴定单链抗体的中和活性
        3.3.4 体内鉴定单链抗体的中和活性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抗体结合力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软件与在线平台
    4.2 实验方法
        4.2.1 同源建模与模型评价
        4.2.2 ZDOCK与 RDOCK
        4.2.3 点突变结合界面氨基酸
        4.2.4 突变体工程菌的制备
        4.2.5 表达与验证突变体亲和力
        4.2.6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构建与评价3D模型
        4.3.2 分子对接结果
        4.3.3 分析结合界面的氨基酸
        4.3.4 点突变结合界面氨基酸
        4.3.5 重链可变区突变体的设计
        4.3.6 ELISA验证亲和力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3)中国裂谷热媒介分布、风险评估及传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裂谷热概述
        1.1.1 病原学
        1.1.2 易感动物
        1.1.3 传播途径
        1.1.4 临床表现
        1.1.5 诊断方法
        1.1.6 流行历史
        1.1.7 防控措施
    1.2 空间流行病学在传染病领域的应用
    1.3 数学模型在传染病领域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国际裂谷热动物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1 方向分布分析
        3.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3.1.2 分析原理和方法
        3.1.3 结果
    3.2 时空聚集性分析
        3.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3.2.2 分析原理和方法
        3.2.3 结果
    3.3 小结
4 中国裂谷热潜在媒介当前及未来分布预测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1.1 媒介分布数据
        4.1.2 环境因子数据
    4.2 Maxent生态位模型的建立
        4.2.1 模型原理
        4.2.2 建模方法
    4.3 结果
        4.3.1 埃及伊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2 白纹伊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3 刺扰伊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4 淡色库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5 致倦库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6 三带喙库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4 小结
5 中国裂谷热发生及传播综合风险分析
    5.1 中国裂谷热发生风险分析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5.1.2 分析方法
        5.1.3 结果
    5.2 中国裂谷热传播风险分析
        5.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5.2.2 分析方法
        5.2.3 结果
    5.3 中国裂谷热综合风险分析
        5.3.1 分析方法
        5.3.2 结果
    5.4 小结
6 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仓室模型简介
    6.2 模型设计
        6.2.1 仓室模型结构
        6.2.2 模型空间结构
        6.2.3 常微分方程
        6.2.4 干预措施
    6.3 系统实现
        6.3.1 系统功能界面
        6.3.2 系统模拟演示
    6.4 小结
7 讨论
    7.1 国际裂谷热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7.2 中国裂谷热潜在媒介当前及未来分布预测
    7.3 中国裂谷热发生及传播综合风险分析
    7.4 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芦丁对无乳链球菌分选酶A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无乳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1.1.1 无乳链球菌的流行病学
        1.1.2 无乳链球菌的发病机理
        1.1.3 无乳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和血清学
        1.1.4 无乳链球菌的检测方法和分子分型
    1.2 药物与细菌性疾病治疗研究进展
        1.2.1 化学性药物
        1.2.2 植物性药物
        1.2.3 疫苗
        1.2.4 微生物类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无乳链球菌分选酶A的表达、纯化与活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rt A-p GEX-6p-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2.2.2 SrtA的表达与条件优化
        2.2.3 蛋白纯化
        2.2.4 分选酶活性测定
        2.2.5 分选酶的Km值测定
    2.3 讨论
第三章 芦丁对分选酶SrtA活性的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芦丁对SrtA的活性抑制效果
        3.2.2 芦丁对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生长曲线
        3.2.3 芦丁与无乳链球菌对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作用
        3.2.4 芦丁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生长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芦丁对Srr1在无乳链球菌表面锚定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Srr1核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
        4.2.2 Srr1抗原诱导表达
        4.2.3 Srr1抗原蛋白纯化结果
        4.2.4 Srr1抗体纯化效价、浓度及表达
        4.2.5 Srr1的Dot-blot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动物源食品中氟甲喹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兽药残留
        1.1.2 氟甲喹概述
        1.1.3 研究意义
    1.2 喹诺酮类及氟甲喹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喹诺酮类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2 氟甲喹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氟甲喹完全抗原合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1 材料与试剂
        2.1.1 药品及试剂
        2.1.2 缓冲溶液体系
        2.1.3 仪器及设备
        2.1.4 试验动物
    2.2 方法
        2.2.1 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2.2.2 氟甲喹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2.3.2 氟甲喹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氟甲喹残留的ELISA检测方法研究
    3.1 材料与试剂
        3.1.1 药品及试剂
        3.1.2 缓冲溶液体系
        3.1.3 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包被原最适浓度和抗血清最适稀释度的确定
        3.2.2 间接竞争ELISA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
        3.2.3 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
        3.2.4 ELISA方法的稳定性
        3.2.5 抗体的特异性
        3.2.6 样品的测定
        3.2.7 ELISA方法的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包被原最适浓度和抗血清最适稀释度的确定
        3.3.2 间接竞争ELISA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
        3.3.3 间接竞争ELISA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3.3.4 ELISA方法的稳定性
        3.3.5 抗体的特异性
        3.3.6 样品的测定
        3.3.7 ELISA方法的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氟甲喹残留的固相膜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4.1 材料
        4.1.1 药品及试剂
        4.1.2 仪器及设备
        4.1.3 试验样品
    4.2 方法
        4.2.1 胶体金及金标抗体的制备
        4.2.2 胶体金标记固相膜的制备
        4.2.3 胶体金标记固相膜检测条件的优化
        4.2.4 最低检出限的确定
        4.2.5 样品的基质消除
        4.2.6 样品的加标回收测定
    4.3 结果及分析
        4.3.1 胶体金的制备及质量鉴定
        4.3.2 胶体金与FLU抗体结合最适pH值的确定
        4.3.3 胶体金标记最佳抗体加入量的确定
        4.3.4 胶体金标记固相膜检测条件的优化
        4.3.5 最低检出限的确定
        4.3.6 样品基质的消除
        4.3.7 样品的加标回收测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氟甲喹残留的仿生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5.1 材料
        5.1.1 药品及试剂
        5.1.2 仪器及设备
        5.1.3 实验样品
        5.1.4 溶液体系的配制
    5.2 方法
        5.2.1 氟甲喹分子印迹膜(MIPs)的制备及表征
        5.2.2 酶标抗原的制备
        5.2.3 仿生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操作过程
        5.2.4 BELISA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及方法的建立
        5.2.5 样品检测
        5.2.6 BELISA方法的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氟甲喹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表征
        5.3.2 仿生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及建立
        5.3.3 方法的特异性
        5.3.4 样品测定
        5.3.5 BELISA方法的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1.1 氟甲喹完全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6.1.2 氟甲喹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1.3 氟甲喹固相膜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1.4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氟甲喹仿生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作者简介
致谢

(6)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风险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介绍
        1.1.1 气候变迁与犬瘟热的发生密切相关
        1.1.2 黑龙江省东部干旱化成为犬瘟热发生的潜在风险条件
        1.1.3 利用MaxEnt预测疾病分布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1.1.4 黑龙江省东部犬瘟热溯源工作亟待开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犬瘟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1 犬瘟热的发现
        1.2.1.2 犬瘟热的病原生物学特征
        1.2.1.3 犬瘟热的流行病学研究
        1.2.1.4 防控措施
        1.2.1.5 犬瘟热检测方法概述
        1.2.1.6 野生动物疾病空间过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7 犬瘟热的进化遗传学研究进展
        1.2.2 目前该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
2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及对气象要素响应的效应区间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和数据收集
        2.1.1.1 研究区域
        2.1.1.2 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数据的收集
        2.1.1.3 环境变量数据的收集
        2.1.2 空间建模数据的预处理
        2.1.2.1 空间自相关的避免
        2.1.2.2 环境变量的筛选
        2.1.3 MaxEnt模型预测与检验
    2.2 结果
        2.2.1 物种分布点的过滤和环境变量的选择
        2.2.1.1 物种分布点的过滤
        2.2.1.2 环境变量的选择
        2.2.2 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预测
        2.2.2.1 模型精度评价
        2.2.2.2 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2.2.3 环境变量的效应区间分析
        2.2.2.4 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区预测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空间分布及对气象要素响应的效应区间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和数据收集
        3.1.1.1 研究区域
        3.1.1.2 犬瘟热发生分布数据的收集
        3.1.1.3 环境变量数据的收集
        3.1.2 空间建模数据的预处理
        3.1.2.1 空间自相关的避免
        3.1.2.2 环境变量的筛选
        3.1.3 MaxEnt空间模型预测与检验
        3.1.4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高发地风险分布预测
    3.2 结果
        3.2.1 犬瘟热分布点的过滤和环境变量的选择
        3.2.1.1 犬瘟热分布点的过滤
        3.2.1.2 环境变量的选择
        3.2.2 犬瘟热分布预测
        3.2.2.1 模型精度评价
        3.2.2.2 犬瘟热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2.2.3 环境变量的效应区间分析
        3.2.2.4 犬瘟热适宜分布区预测
        3.2.3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高发地风险分布预测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全球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病毒序列的获取及数据的处理
        4.1.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1.3 系统进化及种群动态分析
        4.1.4 贝叶斯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分析
    4.2 结果
        4.2.1 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4.2.2 犬瘟热的进化特征分析
        4.2.2.1 模型收敛情况评价
        4.2.2.2 系统发育分析
        4.2.2.3 种群动态分析
        4.2.2.4 不同宿主间传播概率的分析
        4.2.3 系统发育地理学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及黑龙江省犬瘟热溯源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病毒序列的获取及数据的处理
        5.1.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5.1.3 系统进化及种群动态分析
        5.1.4 贝叶斯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分析
    5.2 结果
        5.2.1 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5.2.2 犬瘟热的进化特征分析
        5.2.2.1 模型收敛情况评价
        5.2.2.2 系统发育分析
        5.2.2.3 种群动态分析
        5.2.3 系统发育地理学分析
        5.2.4 黑龙江省犬瘟热溯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养殖狐精液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1.1 狐狸精液样品的采集
        6.1.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6.1.1.3 主要实验设备
        6.1.2 实验方法
        6.1.2.1 狐狸精液的前处理
        6.1.2.2 狐狸精液的核酸酶消化
        6.1.2.3 病毒核酸的提取
        6.1.2.4 逆转录和双链DNA的合成
        6.1.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6.1.2.6 文库的扩增
        6.1.2.7 文库的纯化
        6.1.2.8 文库DNA片段的筛选
        6.1.2.9 病毒文库质量的检测
        6.1.2.10 病毒文库的Miseq深度测序
        6.1.2.11 文库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2 结果
        6.2.1 病毒宏基因组DNA文库的质量检测
        6.2.1.1 文库中DNA片段分布检测
        6.2.1.2 病毒文库的Bioanalyzer检测
        6.2.1.3 Miseq测序质量分析
        6.2.2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狐狸精液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6.2.2.1 狐狸精液病毒群落的序列分析
        6.2.2.2 狐狸精液病毒群落的分类
    6.3 补充材料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文缩略语
附录2 黑龙江省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
附录3 中国犬瘟热的地理发生位点
附录4 全球犬瘟热H基因序列背景信息表
附录5 中国犬瘟热病毒毒株H基因全序列背景信息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家禽屠宰场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大肠杆菌耐药性评估与ERIC-PCR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冷鲜鸡概述
        1.1.1 冷鲜鸡定义
        1.1.2 冷鲜鸡屠宰加工中微生物的污染
    1.2 大肠杆菌概述
        1.2.1 大肠杆菌的生长培养特性及生化特点
        1.2.2 致病性大肠杆菌
    1.3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相关研究
    1.4 禽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1.5 大肠杆菌鉴定方法
        1.5.1 传统鉴定方法
        1.5.2 新型鉴定方法
    1.6 细菌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1.6.1 表型分型法
        1.6.2 分子分型法
    1.7 高通量测序技术
        1.7.1 第二代测序技术
        1.7.2 单分子测序技术
        1.7.3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优点
        1.7.4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2 家禽定点屠宰场空气微生物分布结构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2 样本的采集
    2.2 结果
        2.2.1 屠宰场空气菌落总数污染情况
        2.2.2 屠宰场空气肠杆菌科污染情况
        2.2.3 屠宰场空气沉降真菌污染情况检测
        2.2.4 屠宰场空气沉降细菌菌群结构
    2.3 讨论
        2.3.1 屠宰前后屠宰场空气中菌落总数变化对比
        2.3.2 屠宰前后屠宰场空气中肠杆菌科数量变化对比
        2.3.3 屠宰前后屠宰场空气中霉菌和酵母数量变化对比
        2.3.4 屠宰前后屠宰场空气沉降菌群结构变化对比
3 家禽屠宰场环境和屠宰器械表面微生物菌群结构和耐药基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2 样品来源
        3.1.3 样品处理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3.1.4 耐药基因的PCR扩增
        3.1.5 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样品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
        3.2.2 屠宰区域水体、地面和屠宰器械表面细菌菌群结构
        3.2.3 样品的聚类与主坐标分析
        3.2.4 屠宰区域水体、地面和屠宰器械表面微生物样品的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3 讨论
4 大肠杆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1.2 样品来源
        4.1.3 大肠杆菌的分离
        4.1.4 大肠杆菌的鉴定
        4.1.5 分离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测定
        4.1.6 分离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测定
        4.1.7 分离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PCR检测
    4.2 结果
        4.2.1 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分离情况
        4.2.2 分离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检测情况
        4.2.3 分离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检测情况
        4.2.4 分离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测情况
        4.2.5 分离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检测情况
    4.3 讨论
5 大肠杆菌ERIC-PCR分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ERIC-PCR基因型鉴定
        5.2.1 引物的选择
        5.2.2 ERIC-PCR反应
        5.2.3 ERIC-PCR分型及指纹图谱分析
    5.3 结果
        5.3.1 ERIC-PCR指纹图谱
        5.3.2 不同来源大肠杆菌分离株的ERIC-PCR分型
        5.3.3 屠宰场空气来源大肠杆菌分离株的ERIC-PCR分型
        5.3.4 屠宰场水体、地面和器械来源大肠杆菌分离株的ERIC-PCR分型..
        5.3.5 屠宰场冷鲜鸡来源大肠杆菌分离株的ERIC-PCR分型
    5.4 讨论
6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学检测技术
    1.1 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1.2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 (Immunomagneticseparation, IMS)
    1.3 免疫荧光技术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IFT)
    1.4 免疫胶体金技术 (Immunegoldlabelling technique, IGLT)
    1.5 乳胶凝集法 (Latex agglutination, LA)
2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2.1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2.1.1 多重PCR (mPCR)
        2.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
    2.2 恒温基因扩增技术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2.2.1 环介导恒温扩增 (LAMP)
        2.2.2 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 (NASBA)
    2.3 基因芯片技术
3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4 代谢学检测技术
5 结语与展望

(9)上海市金山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研究进展
    1 流行现状
        1.1 国外流行情况
        1.2 国内流行现状
    2 病原学
        2.1 gB囊膜蛋白基因
        2.2 gC囊膜蛋白基因
        2.3 gD囊膜蛋白基因
        2.4 gE囊膜蛋白基因
    3 流行病学
        3.1 疾病传播
        3.2 感染表现
        3.3 感染机制
    4 诊断
        4.1 病原学诊断
        4.2 血清学诊断
        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5 防治
        5.1 疫苗免疫
        5.2 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养殖现状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牛场和试验动物选择
        1.2 试剂
        1.3 试验方法
        1.4 统计与分析
    2 综合防控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奶牛养殖现状
        2.2 奶牛饲养管理和繁殖状况
        2.3 疫病综合防控情况
        2.4 投入品管理
        2.5 粪尿处理
        2.6 标准化及减排项目建设
        2.7 人员管理
        2.8 生鲜乳质量管理
        2.9 风险防控
    3 问题分析
        3.1 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能力必须加强
        3.2 综合防控能力不足,造成疫病控制不力
        3.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造成技术支撑不够
        3.4 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利益联结机制低下
        3.5 土地承载力限制,造成规模与环境脱节
        3.6 绿色发展要求提高,种养结合模式探索不够
    4 IBR的危害性及金山区防控IBR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时间及采样地点
        1.2 采血器械
        1.3 牛尾静脉采血方法
        1.4 血清分离与保存
        1.5 ELISA检测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Ⅰ型牛疱疹病毒GE基因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和细胞
        1.2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盒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1.5 病毒扩增
        1.6 病毒DNA的提取
        1.7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8 PCR产物克隆与测序
        1.9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1.10 临床样品检测
    2 结果
        2.1 BHV-1病毒扩增
        2.2 Real-time PCR标准曲线
        2.3 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
        2.4 特异性试验
        2.5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综合防控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临床诊断
        1.2 综合检测
    2 防控物资储备
        2.1 生物制品
        2.2 消毒物资
        2.3 防疫物资
    3 防控技术队伍
        3.1 防控机构
        3.2 专家委员
        3.3 技术保障
        3.4 人员素质
    4 IBR综合防控
        4.1 总体规划
        4.2 严格检疫
        4.3 规范隔离
        4.4 全面封锁
        4.5 彻底消毒
        4.6 隔离治疗
        4.7 结合免疫
        4.8 积极扑杀
        4.9 综合保险
        4.10 风险防控
        4.11 应急管理
        4.12 粪污处理
    5 防控成效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10)畜牧兽医类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英文着录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期刊补充参考文献英文着录的重要性
2 常用畜牧兽医类期刊刊名中英文对照详解
3 参考文献英文着录应注意的问题
    3.1 格式问题
    3.2 缩写问题
4 避免参考文献英文着录差错率的有效方法

四、《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检索、评价数据与编排格式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D]. 贾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全人源抗蓖麻毒素单链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D]. 于昊天. 军事科学院, 2020
  • [3]中国裂谷热媒介分布、风险评估及传播模型研究[D]. 刘博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芦丁对无乳链球菌分选酶A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D]. 张露珊.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5]动物源食品中氟甲喹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D]. 刘卫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6]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风险预测[D]. 王昊宁.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家禽屠宰场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大肠杆菌耐药性评估与ERIC-PCR分型研究[D]. 王佩佩.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8]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陈秀琴,黄梅清,郑敏,陈少莺. 福建农业学报, 2018(04)
  • [9]上海市金山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D]. 张晓锋.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畜牧兽医类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英文着录解析[J]. 陈希,侯向辉,李文平,赵丽丹. 中国兽药杂志, 2017(05)

标签:;  ;  ;  ;  ;  

《中华预防兽医学杂志》检索、评价数据及格式规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