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被子植物双受精”多媒体教学设计

浅谈“被子植物双受精”多媒体教学设计

一、浅谈“被子植物双受精”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田知文[1](2020)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情境创设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情境的创设要贴近生活,以体现学科社会价值;通过有探究价值的实验与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思维方法;用跨学科的思维,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重温旧知中,促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李晓敏[2](2020)在《ScreenFlash在幼师生物微课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成果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继而产生了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使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微课将教学内容以更加主题化且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这种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习者可能受到的时空限制,也使其个性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大量的教学资源保障了学习者后续学习的理解与巩固。因此,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微课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生物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行业中的发展趋势。当前,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微课,多以线性视频为主,缺乏交互性和实用性,幼师学校的生物微课设计同样如此,大多数教师设计不出比较完善的生物微课,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教学效能的提升。本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戴尔“经验之塔”理论及认知负荷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实际案例分析法,结合幼师生物学相关特点,选取《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这一章节,利用ScreenFlash软件设计和制作出符合幼师学校特点的系列生物学微课,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微课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论文以“叶的光合作用”这一节为例,详细阐述了微课的制作过程,并将完成的微课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及章节测验验证微课应用效果,得出结论:利用ScreenFlash软件制作的生物微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一线教师及学生们的认可。

穆翠侠[3](2017)在《微课与导学案的融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置身于一个全球飞跃的时代,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蔓延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对现如今的教育事业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书本和课堂不再是学生们获取知识来源的单一途径,网络平台也成为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情境下,微课应运而生,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众所周知,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很多学校也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等融入教学中,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局限于教材知识上,不利于学生的更深入探究学习。而把微课应用到教学中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有利于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为了使初中生物学达到高效课堂,笔者试图以短片视频形式的微课应用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再与笔者所任教学校原有的导学案实际教学相融合,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性的发展。本论文首先按照国内当下的教学背景,与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表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方向,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微课与导学案融合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微课和导学案的相关理论,目的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运用微课和导学案开展引导式教学,让学生们自主地构建重要知识。其次,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初中生物学科教师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分别进行了学生的微课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生物教师的微课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经过调查表明,微课很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其应用前景广阔。然后,根据相关理论实践的研究和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笔者提出不同模块内容的生物学都可以应用微课与导学案的融合进行实践教学,同时为了验证这种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笔者在大量阅读研究国内外有关微课和导学案的众多优秀的作品之后,参考先前研究者微课和导学案的相关设计,设立了四个相对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反思。提出了微课与导学案的融合需要的注意事项。教师在课前需要编制导学案,制作微课,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导学案和微课预习新课,完成自学任务;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和总结反馈,完成知识内化。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等多方面都有所提高。最后,笔者对论文做了总结反思,对微课与导学案的融合进行了展望。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生物学科当中,本身就具有挑战性,本文充分结合了微课和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将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总结归纳了微课与导学案融合进行教学后所取得一些教学效果,同时也分析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本。最后笔者希望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微课的设计制作中来,更加深入的、更加专业化的研究微课,更好的辅助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和学习,尤其是教学资源欠缺的乡镇农村中学,从而均衡发展乡镇学校的教学资源。

孟宪华[4](2016)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教育的很主要的特征之一是自主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自学的内涵指出:“自主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同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自主学习,尤其是借助教师的帮助进行自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具备无法替代的价值。”近年来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逐步倡导、实施新的学习方式。本研究旨在引导教师积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分析、处理和整合各种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化教学辅助手段进行课上和课下的自主学习,将纷乱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自主归纳,融汇贯通。在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尽快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时代变革。教师前期需要搜集课程相关的网络素材,并进行资源整合,将网络资源与生物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汇总成资源库,为学生利用信息化学习提供足够的直观的资源,教师在信息化备课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供充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让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时能学有所获,提升能力。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完成教师发布的自主学习任务。在研究开展过程中,教师教学过程也发生着改变,课堂由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转变为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变成信息化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成课堂上参与学生活动的互动者。本研究的根本宗旨是要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培养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

宋彩凤[5](2016)在《浅谈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中的合理运用》文中提出生物课堂要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利用图、文、声、像的结合,扩大知识信息量,使知识更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节省传授知识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探究、去观察、去实验,提高了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但是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科特点,运用电教媒体要适度,内容要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的时间要适宜。

董艳丽[6](2016)在《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效教学问题是贯穿于教学实践领域的共同话题,其对教师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而且是21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线索,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及有效教学的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课堂教学研究法等对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目的是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与生物学科特点相结合,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现状与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其内涵、标准与特征,为调查分析做理论准备;第三部分主要是在初中进行教学实践,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了的调查问卷(学生卷和教师卷),然后运用SPSS22.0技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低效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是本课题在分析了影响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①落实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②教学情境设计策略③课堂问题设计策略④实验教学设计策略,在这些策略中多以实际教学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说明;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提出的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实践检验,目的是检验其可行性,并列举了其中两个有效教学的案例加以分析。本研究以期能为广大的生物教师提供实践帮助和理论指导,进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以达到真正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与教师自身提升的终极目标。

张兴娟[7](2009)在《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验学习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养成,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师范生素质的养成。但是,在高等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评价研究中,对高等师范院校实验学习评价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我们以高等教育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高等师范教育对优秀教师的要求以及多元学习评价理论等为指导,以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为平台,尝试构建多元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改革的、具有高等师范院校特色的学习评价体系。本文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讨,明确了高等教育下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素质:梳理了学生在植物学实验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澄清了评价的误区;概括了国内外学习评价的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了行动研究的模式和步骤。这些理论的准备为课题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本文还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学校和学院对植物学教学的要求以及植物学实验学习评价的现状和需求。植物组教师对教学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造诣,原有的评价体系已经包括了绘图等终结性评价和实验操作等过程性评价,这是课题开展的基础。但是,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稍显单一,缺少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便于师生使用的评价体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学习植物学课程的2006级和2007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构建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两年研究,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手册(学生版)”和“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手册(教师版)”,评价内容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个性评价等多个方面;评价方法包括自评和互评等。这些都体现了多元学习评价的精神和要求。评价并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而是要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有效信息,使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中有所收获和发展。所以,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学生的自评,根据自评情况梳理出实验难点,解析之后反馈给学生,供其复习之用;将学生对实验和评价的建议整理出来反馈给教师,供其优化教学之用。针对师范院校的特色,本文还设计了锻炼学生师范能力,体现师范特色的活动和评价,如校园认植物中的角色转换及评价、期中考试时的角色体验及评价等。当然,师范生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师范素养的养成。对这些无法用具体评价体现的东西,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了适当引导,引导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注意观察和思考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学生和专家对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都持肯定态度,认为本研究视野开阔,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基本体现了多元学习评价的要求;基本实现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研”和“以评促改”的评价目标;评价以“为教与学服务”为原则,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融为一体,在不影响教与学的前提下,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供了有效信息,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设计组织方案和进行PPT交流等活动,体现了高等师范院校学习评价的特色,可以为我院生命科学其他学科和其他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验评价提供借鉴。本研究自评分数不计入总分,注重“对反馈的反馈”,有一定创新。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怎样克服课时紧张的困难,使评价更有效等。

刘,李凤兰[8](2009)在《植物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在植物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以学科最新进展的介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李新毅[9](2009)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心理的研究及对策》文中提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一般课件往往是从教师角度进行设计,更多地强调知识的体系,

高天鹏,谢艳斌,王小红,张鸣[10](2009)在《多媒体在基础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生命科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阐述了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及其应用效果,同时对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二、浅谈“被子植物双受精”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被子植物双受精”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情境创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用社会事件创设思维情境
二、利用科学探究活动创设思维情境
三、利用跨学科知识创设思维情境
四、利用重温旧知创设思维情境

(2)ScreenFlash在幼师生物微课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网络+教育”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1.1.2 幼师生物学教学与信息技术亟需融合
        1.1.3 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
        1.1.4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微课研究现状
        1.2.2 国内微课研究现状
        1.2.3 微课设计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
2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ScreenFlash
        2.1.2 微课
    2.2 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2.2.3 认知负荷理论
3 ScreenFlash软件综述
    3.1 ScreenFlash概述
    3.2 ScreenFlash的特点
    3.3 ScreenFlash在幼师生物微课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4 ScreenFlash在幼师生物微课设计中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
    4.1 设计原则
    4.2 设计方法
    4.3 设计步骤
5 应用ScreenFlash设计幼师生物微课
    5.1 教学内容的选择
    5.2 教学内容的分析
    5.3 相关微课的设计分析
    5.4 教学设计
        5.4.1 案例一:《叶的光合作用》
        5.4.2 案例二:《叶的呼吸作用》
        5.4.3 案例三:《叶的蒸腾作用》
    5.5 微课录制与编辑
6 基于ScreenFlash的幼师生物微课的应用及评价
    6.1 确定应用范围
    6.2 教学应用
    6.3 教师访谈
    6.4 学生调查
    6.5 结论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7.2.1 研究的创新点
        7.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3)微课与导学案的融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微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生物导学案的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节 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微课核心概念界定
        二、导学案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微型学习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四、混合学习理论
第三章 前期调查—微课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生物教师情况分析
    第三节 调查结论
第四章 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效果分析
    第一节 微课与导学案融合的条件
    第二节 微课与导学案融合的意义
    第三节 微课与导学案融合在初中生物教学研究的实施与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 1—第 2 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的形成
        二、教学案例 2—第 2 节 动物的行为
        三、教学案例 3—第 3 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四、教学案例 4(课前预习案例)—第 1 节 植物的生殖
        五、教学案例5(课前预习案例)—第 2 节 种子的结构
    第四节 实践效果分析与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本研究的总结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步骤和研究对象
        1.5.1 研究的主要步骤
        1.5.2 研究对象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2.1.1 自主学习的概念
        2.1.2 自主学习的特点
    2.2 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2.2.1 信息化教学的概念
        2.2.2 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格若(Grow)自我指导学习
        2.3.3 非正式学习
3. 信息技术环境下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探究
        3.1.1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的教学策略
        3.1.2 发展学生质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3.2 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策略
        3.2.1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方法的选择
        3.2.2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策略的实施
4. 课题研究过程与策略
    4.1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与方法
        4.1.1 自主预习,培养习惯
        4.1.2 课堂自学,突破重点
        4.1.3 课后自学,加强巩固
        4.1.4 课外学习,拓展视野
    4.2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果分析
        4.2.1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2.2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分析
5. 信息环境下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
    5.1 教学案例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5.2 教学案例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6.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主要成果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致谢

(5)浅谈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中的合理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物课堂中使用多媒体的优点
二、生物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要讲究方法
    1. 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2. 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合的教学软件
    3. 运用电教媒体的先后顺序要适宜
三、多媒体只用来辅助教学, 不能取代常规教学

(6)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学研究的需求
        (二)课堂效率的需求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有效教学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二)有效教学的标准
        (三)有效教学的特征
    二、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四)实用主义理论
第三章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二)分析与结论
    二、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二)分析与结论
第四章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一、落实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一)建立教学目标体系
        (二)构建落实目标的学习过程
        (三)选择目标教学的方法策略
    二、教学情境设计策略
        (一)场景再现情境
        (二)创设游戏情境
        (三)多媒体创情境
        (四)拓展生活情境
    三、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一)问题明确,难度适中
        (二)具有启发性的提问
        (三)提问时机要恰当
    四、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一)演示实验,增强真实感受
        (二)用摄像头,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进实验,助力有效教学
第五章 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检验
    一、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实施的目的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定
    二、教学实践案例及释析
        (一)《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的教学设计
        (二)《开花和结果》一课的教学设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业成绩分析
        (二)实验班学生的访谈情况分析
    四、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的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相关理论研究
    一、高师院校的历史使命
        (一) 高等教育的功能
        (二) 高等教育下人才应具有的素质
        (三) 高师院校教学活动的价值
        (四) 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五) 师范院校的教学原则
    二、植物学实验概述
        (一) 生命科学教与学应掌握的生命科学基本规律
        (二) 生命科学实验课的意义和类型
        (三) 植物学和植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四) 植物学实验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五) 植物学实验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三、多元学习评价概述
        (一) 评价的定义和主要类型
        (二) 评价的功能和误区
        (三) 学习评价的定义和概念区分
        (四) 国内外学习评价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五) 多元评价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六) 高等教育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七) 生命科学实验学习评价常用的方法
    四、行动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 行动研究的定义
        (二) 行动研究的几种模式
        (三) 行动研究的步骤
        (四) 行动研究的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实验学习评价的现状研究
    一、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课概述
        (一) 华东师范大学的战略定位和培养目标
        (二)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培养目标
        (三)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课程体系
        (四)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课的学习评价研究
    三、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教与学现状调查
        (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设置与教学环境
        (二) 实验课学习评价现状
        (三) 学生状态分析
    四、植物学实验课学习评价的需求分析
        (一) 对植物学实验的期待
        (二) 实验学习评价主体
        (三) 实验学习评价方式
        (四) 实验学习评价内容
        (五) 实验学习评价的困难
        (六) 对师范院校植物学实验特色的认识
        (七) 调查问卷小结
第三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课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基础
        (一) 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案
        (二) 确定评价原则
        (三) 确定评价主体
        (四) 确定评价目标
        (五) 确定评价内容
        (六) 确定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结果处理方式
        (七) 评价中的心理调控
    二、第一轮行动研究
        (一) 行动方案的设计依据
        (二) 行动方案解析
        (三) 行动方案的评价与反思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
        (一) 行动方案的修订
        (二) 修订后的评价方案示例
        (三) 修订方案的实施和反馈
        (四) 学生和专家对修订方案的评价
        (五) 修订方案的反思
第四部分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后记——持续的行动,崭新的起点
附录1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调查问卷(一)
附录2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附录3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手册(学生版)
附录4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手册(教师版)
附录5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反馈结果汇总(给教师)
附录6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反馈结果统计与难点解析(给学生)
附录7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调查问卷(二)
附录8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期中交流学生选题选编
附录9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期中交流照片
附录10 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专家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植物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充分体现植物学课程特点
    2. 用学科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 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9)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心理的研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起注意的设计策略
    (一) 运用“黄金分割率”, 合理布局
    (二) 善用变化, 引起无意注意
    (三) 化繁为简, 突出重点
    (四) 激发学习期望, 引导注意指向
    (五) 把握学生心理节奏, 保持稳定注意
二、增强感知觉的设计策略
    (一) 整合感知觉, 突出悦纳性
    (二) 把握内部联系, 强化知觉对象整体性
    (三) 适当留白, 保持感知的连贯性
三、促进记忆的设计策略
    (一) 合理组块
    (二) 及时反馈
    (三) 适当重复

(10)多媒体在基础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生命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及效果
    2.1 教学直观活泼, 信息量成倍增加
    2.2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减轻教师负担、利于师生互动, 强化教学效果
    2.3 杜绝粉尘污染、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主观能动性
3. 在生命科学教学中推广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措施
    3.1 强化教师综合素质
    3.2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3.3 加强优秀课件的资料共享, 开发制作高质量的生命科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3.4 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
    3.5 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学效果

四、浅谈“被子植物双受精”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情境创设策略[J]. 田知文. 青海教育, 2020(06)
  • [2]ScreenFlash在幼师生物微课设计中的应用[D]. 李晓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微课与导学案的融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 穆翠侠.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 [4]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 孟宪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5]浅谈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中的合理运用[J]. 宋彩凤. 新校园(中旬), 2016(08)
  • [6]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 董艳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7]华东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行动研究[D]. 张兴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8]植物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J]. 刘,李凤兰. 中国大学教学, 2009(04)
  • [9]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心理的研究及对策[J]. 李新毅. 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 2009(03)
  • [10]多媒体在基础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J]. 高天鹏,谢艳斌,王小红,张鸣. 甘肃高师学报, 2009(02)

标签:;  ;  ;  ;  ;  

浅谈“被子植物双受精”多媒体教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