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乙抒情——论戴望舒诗歌的意义

别乙抒情——论戴望舒诗歌的意义

一、别一抒情话语——论戴望舒诗歌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朱春蓉[1](2019)在《新时期以来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学术空间》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已有的学者多将抒情作为诗歌艺术,将抒情问题局限于文本或诗人主体范畴内来进行谈论,较少对"抒情""抒情性""抒情主义"等相关概念进行细致地区分,在具体进行论文写作时也存在一些混淆。而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研究抒情,将其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审美想象、生活态度在新诗研究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就九十年代诗歌而言,其叙事性特征已得到较为丰富的研究,而对其抒情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站在新诗史的视域下来揭示九十年代诗歌情感的发展变化,探究情感与诗歌语言、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联还较为缺乏,关于诗歌的"情感文化修辞论"还有待研究与确立。

杨柳[2](2017)在《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国古典传统的关系问题是涉及新诗合法性、新诗本体、新诗评价标准与新诗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传统是一个被延传的“变体链”,它不是单线的、稳定的、被动的,而是复杂多线的、变动不居的,并且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部分现代派诗人基于对晚唐诗歌绮丽含蓄、幽深婉美风格的喜爱,对温庭筠、李商隐诗词在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集体性的讨论与借鉴,为新诗学习古典传统做出了良好示范。此现象后来被学界称为现代派的“晚唐诗热”。以往的“晚唐诗热”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三十年代新诗观念的变革,新诗本质的探寻,以及古典传统、现代诗歌与西方资源三者关系等基本问题。晚唐诗歌流派众多,或承袭元白一派,描写民生疾苦;或如温李一派,表现艳情声色;或延续贾姚一派,作避世苦吟。其中,温李诗词属于中国诗歌流脉中非功利、非理性倾向的一派,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独立性,注重自由想象和内心表现,追求语言艺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晚唐诗风的特征主要有:一、偏离“诗教”传统,社会担当意识削弱,文学功利性降低,主体性增强,注重表现丰富的“内宇宙”。二、一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传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情韵缠绵、感伤忧郁、纵情声色、颓然自放的特征。三、在意象使用和象征手法上超越了感物吟志的比兴传统,以心灵主观化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组合诗歌意象,诗意因此晦涩朦胧,远离盛唐平易近人的诗歌传统。四、雕琢文字,锻炼音韵,注重对仗和典事的使用,语言因此典丽精工,具有密丽的形式美和音韵美,追求视觉美感和感官刺激。西方现代主义象征派诗学在三十年代中国新诗诗坛被广泛接受。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属于追求纯艺术的文学潮流;都致力于创造以意象体系为核心的、以朦胧晦涩为外形的新型诗歌表意模式;都具有颓废、唯美的审美特征;都注重诗歌的色彩、视觉化和装饰性,崇尚精致、炫丽的语言美。北平现代派群体与京派文人群多有重合、互有交流。他们都要求诗歌与现实保持距离,排斥诗歌文学的“工具性”,反对浪漫主义式的滥情宣泄,强调更节制、更敏锐的诗的“感觉”,注重诗歌表现的“情趣”。他们推崇诗歌的含蓄朦胧美,强调诗歌与“谐隐”的关系,重视诗歌想象、象征和梦幻手法的运用。他们都具有“唯美”倾向,相对于意义领悟和价值判断,他们认为诗歌欣赏和批评中的美感体验更为重要。有关现代派诗歌创作与晚唐诗风的联系,废名、卞之琳、何其芳、朱英诞等人都有相关的论述或自白,其中以废名诗论最有代表性。对晚唐“温李”的讨论是废名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废名在晚唐温李的再阐释中发现了新诗“诗的内容”,他推崇晚唐温李诗词中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对晚唐温李诗词中的诗意幻想和典事想象手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倡晚唐温李诗词中哀伤缠绵的非功利审美形态。晚唐诗风对现代派诗人创作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表层的意象、典故和具体诗句的化用;中层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类似;深层的内在精神、审美和诗歌观念上的相通。戴望舒被看做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能够较好地将法国象征主义诗风与民族传统相融合,表现出与晚唐诗风深刻的联系。戴诗以象征主义手法打破即景抒情的传统表达方式,以感觉创造幻境,组织起一个相对单纯完整、精致艳丽的古典意象世界;其意象使用具有跳跃性、多重修饰、感觉敏锐和迷离惝恍的特点。戴望舒偏爱使用冷艳凄迷的自然意象、感官化强烈的女性身体意象和琐碎晦暗的人工意象。其诗歌中多表现情爱感伤中的痴情缠绵和自伤自悼,并同时有着商业化影响下从“爱情”通向“情爱”欲望化倾向。卞之琳写诗尤其注重技巧和语言,他从晚唐五代诗风中袭取的也是技巧和语言方面的资源。卞诗在坚持使用现代白话口语的前提下,熔铸古典雅言诗语,从词汇、语法和语义层面改造新诗语言工具,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新诗诗意表达和诗体要求的、与散文白话相区别的新诗白话。卞之琳具有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他和晚唐诗人一样,注重诗歌语言和音韵的精雕细琢,致力于打造精美细巧、色彩斑斓的诗歌意象。他还注重诗歌典故的使用,在新诗中融入古典典事,形成了一种古今交错、情感沟通的诗语风格。何其芳身上的晚唐色彩更为浓厚。他改造古典思妇诗,直接承袭温词,在新诗中塑造了富丽多姿的古典女性形象,又根据自身经历,创造了明丽忧伤的纯洁少女形象。其女性书写中充满了密丽冶艳、脂粉香泽的阴柔美。何其芳还以“梦幻”方式带动诗歌想象,以梦幻逻辑串联诗歌意象、铺陈典事,借鉴李商隐和艾略特诗歌用典的“互文性”方式,创造出了新诗用典的奇观。现代派借鉴晚唐传统可以从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和接受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晚唐与民国三十年代都属于思想较为自由开放、社会动荡不安,但仍能继续维持基本稳定的特殊时期。晚唐是古典诗歌经历高峰过后的转轨期,诸多前近代-现代性因素在此时破土而出;而三十年代新诗艺术发展过程中对精工雅丽、朦胧蕴藉的诗质的寻求,决定了新诗探索者选择晚唐诗歌作为参照。三十年代年轻诗人们获得了重新审视传统的空间,能够辩证地、平等地面对传统,以现代的眼光去发现传统。他们在关注晚唐的过程中体现出非学理、自由化、多面向的特征。现代派受晚唐传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古典与西方的互动、感觉与诗质的关系、技巧与语言的探索、接受与审美的转向四个方面。现代派能够在中西诗歌中发现共同点,以东方品格为本,接纳西方影响,在融通中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们注重“诗的感觉”的书写,开掘人的内心世界,善于表现敏锐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细微感情;在诗歌中多写日常生活中平凡、细小的事物,力图从平淡中见新奇,诗歌境界由此愈加狭窄化、精致化。现代派对晚唐诗艺术的继承,是对初期白话诗观的全面反思,也是新诗试图从古典传统中获取“现代性”的过程。诗歌梦幻想象手法的运用,独特的意象塑造和组织,含蓄晦涩的传达方式以及精致典雅、绮艳华丽的语言特征是现代派学习晚唐诗歌技巧的具体表现。现代派在学习晚唐的过程中还就诗歌语言的朦胧晦涩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读者的诗歌接受观,更新读者的审美思维定式。传统是新诗存在的必然基础,新诗却建立在反叛传统的前提之上,新诗的价值正体现在继承传统与反叛传统之间。新诗从其产生、存在和评价三个方面,都与古典传统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现代派借鉴传统有得也有失: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拟古,散发出某种陈腐、空洞、华而不实的气息;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注重词藻的锤炼雕饰、细节的刻画描绘,导致部分与整体的失衡;还有些诗作意象过于跳脱、意脉过于隐藏而使人摸不着头脑,从而丧失了晦涩诗美应该有的魅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诗借鉴传统之路上应该吸取的教训。

胡玥[3](2015)在《浅谈戴望舒诗歌中独特的距离意识》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一生都在对诗歌的艺术形式进行探索。其中,独特的距离意识是他在探索中取得的一大成果。戴望舒的多首诗作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距离的设定而产生了美感,不一样的时空感,独特的文化视角,以及不一样的个人阅历而产生不一样的距离感使得戴望舒的距离意识值得关注。

高博涵[4](2014)在《复杂的人生地带——戴望舒早期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文中认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对戴望舒的评价可谓大落大起、向度不一,但其焦点价值从来毋庸置疑。①多样化的评判尺度与评判角度除了与研究框架的导向有关,更与戴望舒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的复杂性有关。戴望舒绝非象牙塔里的诗人,"国民革命"及抗日战争时期都曾有具体的政治活动,但他又算不上真正的革命者;文艺上虽与左翼文人过从甚密,但他的诗歌主题多样,整体的基调更偏重绮丽哀怨,不可一概而论。故而,讨论戴

王珍[5](2015)在《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文中提出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和中西方现代哲学大背景下,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以现代性为研究视域对戴望舒新诗艺术进行论述与阐释,以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为切入点,通过其新诗艺术的“言”、“象”、“意”所具有的现代性特征,及其诗歌文本继承与开创所起的作用,来透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规律与发展特点,同时从中也能呈现出文学史以外更为广袤的艺术史空间。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不仅是跳出传统的角度重新阐释戴望舒的新诗艺术,发现与传统阐释的不同之处,还是在现代性的审美范畴中发现其文本中西交汇的因素。这种研究不是孤立的存在,还可以拓展到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诗人文本艺术的现代性研究,从而能够以一种更为宏观的视野去研究中国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最终为求在更深层次和更宽广领域解读戴望舒的新诗文本及其文学思想,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追求的“未完成的方案”做出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包含“言、象、意”三个方面的九个现代性的特征。首先,戴望舒新诗语言具有现代性的探索。1.戴望舒通过对新诗外在音乐性、内在音乐性、内外调和的音乐性的追求来展现其对音乐性现代性讹而新的探索。2.戴望舒新诗语言的非线性断续、心理语言的断裂、电影和绘画手法的运用展现出了戴望舒现代性写作的断续性特征。3.戴诗通过与其译诗的互文性、与传统文化的互文性两个方面实现了新诗语言的现代性转换。其次,戴望舒新诗意象具有现代性的展现。1.戴望舒新诗意象的繁复性。这主要是指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感给人视觉化的呈现,意象网络的多形式组合以及日常意象所具有的多义性喻指。2.戴望舒新诗意象的碎片化。碎片化的人物——“孤独的个体”、意象拼贴的新意义呈现以及碎片中的整体性意义构成了碎片化的特点。3.戴望舒新诗意象的易失性。意象在时间和空间的存在状态是转瞬即逝的,然而这种瞬间的呈现却是对永恒美的追求。最后,戴望舒新诗意蕴具有现代性的表达。1.戴望舒新诗具有世纪末情绪。分别表现在人生的孤独、失意和漂泊上,从而生发出一种时间陷落的焦灼。2.戴望舒新诗中还呈现出精神的颓废特征,其表现在过度描写、迷恋细节以及少女情结上,然而这种颓废与进步是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结构,其颓废的哲学根基与庄禅的影响是分不开的。3.戴望舒新诗呈现出反思的现代性,这是后“五四”时代的动力源,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反“五四”的启蒙现代性,戴望舒从艺术的角度提倡“纯诗”写作来反对破坏诗意的启蒙。他的反思性困惑与自我认同的现代性危机驱使他在新诗艺术中寻觅已逝的美。总之,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指向的是未来的终极价值与思考。

李艳[6](2014)在《《望舒草》之于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意义》文中认为《望舒草》是戴望舒创作的第二本诗集,1933年由现代书局出版。集子收录了戴望舒1927-1932年之间创作的作品,诗集删除了诗人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中不满意之作,加入新作,共收录诗歌41首。这本诗集被施蛰存称之为有一种特殊的"情绪的魅惑"。这"情绪的魅惑"正是戴望舒在诗集中所传达的忧郁,这种无处不在的忧郁情绪控制了诗人的所有创作。一、《望舒草》中的悲情思想从整部《望舒草》诗集来看,戴望舒还是沉浸在第一部诗集伤感的情绪基调里,诗集里的自我形象、女性形象

林奇涵[7](2014)在《戴望舒诗歌创作研究 ——以其对中西文学资源的吸收、整合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视角下,本文既从历时性的文本分析入手,阐述三个时期戴望舒创作的转向与不同特色,又从共时性的诗歌音乐性、自然表现与个体抒情三个维度对戴望舒的诗作进行考察。本文集中于对戴望舒创作中展现的诗歌音乐性特点、自然表现与个体抒情三方面的特色进行论述,并将其置于新诗发展的历程中来看戴望舒创作的贡献,同时在具体的诗作中以这三方面为切入点看戴望舒对中西文学资源的取与舍。中国新诗的发展虽有抗拒传统的一面,然归根依然是传统文学一脉而下的延续,西方文学的吸收在新诗的进程中也表现出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戴望舒为我们呈现了新诗人融汇中西文学资源的个例。早期戴望舒诗歌中传统文学色彩较浓,然已显示出来自西方文学的异质性色彩;中期诗歌中呈现出援引西方资源时的本土化不足;后期诗歌在中西资源的共通与交融中戴望舒达到了其创作生涯的顶峰。所以,透过他的创作,戴望舒在中西文学交融整合上所做的努力,可以得知,中西文学并非全然不同,有其互异的地方,却也有相通共融的一致之处。

沈菲[8](2011)在《戴望舒诗歌创作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戴望舒作为我国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代表诗作《雨巷》、《我底记忆》在当时曾备受推崇。戴望舒的诗歌具有中西诗艺馨香兼容的独特魅力,这与他并行而进的个人创作与西方诗歌翻译工作是分不开的。对于戴望舒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关系问题,先前的研究者们大都从宏观角度切入,探究戴诗在整体上对于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借鉴和学习(如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未来主义诗歌、超现实主义诗歌等等);而较少直接从具体文本入手去分析戴望舒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关系问题。戴望舒作为一个诗人与诗歌翻译者,其主体选择作用在先前的研究中也较少涉及或虽有涉及而不太深入。笔者通过本篇论文尝试着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戴望舒的诗作与其汉译诗之间存在着一种文本间的相互阐释关系,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而目前尚没有研究者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将戴望舒的全部诗作和他所翻译的西方诗歌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四章内容,从文本层面、主体层面和文化层面三个层面入手对这二者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首先,在文本层面中,通过诗歌意象、诗歌情感、诗歌主题、诗歌结构四个部分具体的实例分析,展现戴望舒诗歌创作中所采用的具体的互文性手法,以及戴望舒诗作和其汉译诗之间的互文性阐释关系(包括同步递进式关系和互补性关系);其次,从主体层面入手,分析戴望舒诗作和其译诗具有互文性现象的原因,突出其兼具诗人、读者、译诗者的三重身份所体现出的主体选择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最终跨度到文化意义层面,从中西文化大的背景下,在一个更宽泛的语境中来重新认识戴望舒诗歌的跨文本的文化意义。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这种对照和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情况。

王布新[9](2009)在《论戴望舒诗歌抒情自我的嬗变》文中研究指明戴望舒创造性地将中国诗的诗骚传统与现代情绪融合,以对现实政治的有意规避与消极抗争来坚守个人性抒情话语,其诗歌中的抒情自我具有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并始终体现着对自身情感的迷恋与坚守。抒情自我的忧郁气质与唯美的理想诉求之间的情感裂隙是推动其诗歌创作的内在因素。其后期诗歌主要成就仍然是面向个体抒情的诗作,而所谓的诗风转型,实际上只是诗人对现实政治消极抗争的结果。

胡来彦[10](2009)在《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文化心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戴望舒是中国诗歌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可跨越的重要环节,为我们留下了独具诗学价值与审美意义的文本。本文力求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戴望舒诗歌作品的阐释,挖掘戴望舒诗歌创作所蕴含的文化心理内涵。文章首先从戴望舒诗作的主导情绪——忧郁来剖析诗作,探讨诗人的忧郁心理、产生忧郁的文化原因与意义。戴望舒具有忧郁感伤的性格气质,他的大部分诗篇笼罩着忧郁的浓雾。在社会环境的乌烟瘴气、忧郁的爱情体验以及外来诗潮的忧郁情愫等因素影响下诗人尽情地抒写悲苦心境。他真诚质朴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趣,不越过他的感官境界,也不掩饰自己的感伤。其次,从“怀乡”这一古典原型主题探究戴望舒的回归与怀旧心理。戴望舒诗歌中的乡愁情结的抒写,是在对传统意象的现代性经营中展开的。“乡愁”在这里是对自己出生的田园的怀想,对精神家园的追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皈依。生活地域不断变迁的艰辛劳累、现实的不断遇挫导致的迷惘困惑使他具有中国式的土地情结、怀旧意识,并表现出对自然的亲和力。现代人精神无所归依、生命漂泊无向的慨叹在戴望舒诗作里带着乡愁的游子意象中沉潜。戴望舒受传统阴柔文化因素影响形成了崇尚阴柔的审美心理。阴柔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儒家温雅好礼、谦让仁爱的思想和雅正平和、温柔敦厚的诗教本身明显地蕴含着阴柔的特色。道家“安时顺天”、“淡泊宁静”的处世哲学显然缺乏壮大、阳刚之气,而呈现出逍遥、阴柔的品格。再加上南方长期以来承传的尚阴柔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传统文化的阴柔性因素促成了戴望舒女性化性格倾向的形成,表现出阴柔的审美心理,其诗歌具有显在的阴柔美。而他的这种阴柔的审美心理及诗歌表现也正代表了一种无奈而柔弱的东方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哀痛与弱国子民的民族情结。最后,文章着重探析了突出表现他在自省中深度开掘内心的诗人后期诗作,从诗歌创作来看诗人精神与现世追求中所表现的现代知识分子幻灭而不甘沉沦的心理。执着的追求是诗人情感个性的表现之一,他是一个孤独的夜行者,是一个默默的有韧性的求索者,他把寂寞当作一种存在状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理性的客观化的思索;但他始终心怀民族与国家,在特殊的环境下表现了中国文人不屈服的人格与气节。

二、别一抒情话语——论戴望舒诗歌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一抒情话语——论戴望舒诗歌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学术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以来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现状
二、对“抒情”及其相关概念的论述
三、新诗抒情问题的学术空间

(2)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传统
    第二节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群体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研究综述
第一章 晚唐诗歌传统溯源
    第一节 晚唐概念的历史流变
        一、晚唐政治历史概况
        二、晚唐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分期
        三、晚唐诗坛概况与诗歌流派
    第二节 晚唐诗风的代表:李商隐与温庭筠
        一、独辟宇宙的李商隐
        二、开启词派的温庭筠
    第三节 晚唐诗风的评价与特征
        一、晚唐诗歌的历代评价
        二、晚唐诗风的特征
        三、晚唐诗歌传统的功能
第二章 现代派诗歌理论与晚唐诗风
    第一节 接受背景:三十年代新诗理论建构
        一、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的契合
        二、北平诗坛理论建设的共鸣
    第二节 共同关注: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接受
    第三节 理论阐释:废名诗论与晚唐诗风
        一、超越诗形的“诗的内容”
        二、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
        三、诗意幻想与典事想象
        四、哀伤缠绵的审美形态
第三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上篇)
    第一节 戴望舒:感伤爱情书写与晚唐诗情
        一、清丽流美的古典象征
        二、精致哀艳的意象世界
        三、忧伤寂寥的爱情苦痛
    第二节 卞之琳:古典语言意识与晚唐诗语
        一、融通古今的现代诗语构建
        二、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
        三、典丽精工的晚唐诗语品格
    第三节 何其芳:绮丽梦幻想象与晚唐诗美
        一、女性塑造中的阴柔美
        二、孤寂心灵的梦幻抒情
        三、铺陈典事的互文写作
第四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下篇)(待完成)
    第一节 废名:直觉写作中的禅意诗美与晚唐禅诗
        一、朴讷浑然的直觉写作方式
        二、禅悟思维中构造禅意诗美
        三、禅理意象系统的典事想象
    第二节 林庚:从自由到格律的“晚唐的美丽”
        一、自然静美的展现
        二、清丽疏朗的格调
        三、寂寞迷茫的抒情
    第三节 朱英诞:“真诗无题”追求中的晚唐风调
        一、沉静气质中的渊奥诗思
        二、纤丽物象中的冲淡诗境
        三、“天真”表达中的自然诗美
第五章 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借鉴与融合
    第一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原因与机制
        一、时代背景
        二、主体特征
        三、接受机制
    第二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表现与特征
        一、在与西方诗学的互动中选择传统
        二、在感觉世界的书写中寻找诗质
        三、现代性表现手法与语言艺术的探索
        四、接受方式的转向与多元审美的提倡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的启示
        一、新诗与传统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新诗传统观的形成与更新
        三、现代派借鉴传统的得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3)浅谈戴望舒诗歌中独特的距离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时空中遥望——独特的审美视角
二、在传承中建构——独特的文化视角
三、在生活中拔节——独特的阅历视角

(5)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及思考
    三、内容结构与现代性特征的界定
    四、研究价值、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语言的现代性探索
    第一节 讹而新:音乐性的追求
        一、声之美:外在音律的跳动
        二、情之魅:内在音乐的精神
        三、意之昧:内心深处的和谐
    第二节 断续性:语言链条的非直线结构
        一、线性连续和非线性断续
        二、心理语言的断裂
        三、画面的时空交错
    第三节 互文性:文本间性的阐发
        一、文本间性与戴诗文本
        二、戴诗与其译诗的互文性
        三、戴诗与古典文化的互文性
第二章 意象的现代性展现
    第一节 繁复性:视觉盛宴
        一、意象繁复的视觉化呈现
        二、意象网络的多形式组合
        三、意象形态的复义性喻指
    第二节 碎片化:游离组合
        一、“游荡者”:孤独的个体
        二、意象拼贴:新意义文本
        三、碎片化中的整体性记忆
    第三节 易失性:转瞬即逝
        一、意象时间的流动性
        二、意象空间的消隐性
        三、瞬间即永恒的审美
第三章 意蕴的现代性表达
    第一节 世纪末情绪:时间断裂的焦灼
        一、孤独:性格上的忧郁
        二、失意:情感上的伤逝
        三、漂泊:精神上的流浪
    第二节 颓废:审美抒情的冒险
        一、颓废诗风的诸多表现
        二、颓废与进步的二元结构
        三、颓废与庄禅的文化渊源
    第三节 反思性:后“五四”时代的动力源
        一、审美反思性的多角度呈现
        二、对“纯诗”的阐释和试验
        三、反思性困惑与自我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6)《望舒草》之于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望舒草》 中的悲情思想
二、 《望舒草》 引领现代派诗风

(7)戴望舒诗歌创作研究 ——以其对中西文学资源的吸收、整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早期诗作中中西文学交融的浅尝——《我底记忆》
    第一节 音乐性追求:古典格律借鉴与象征主义音乐性的吸收
    第二节 传统主观化自然手法的借鉴与拓展兼及波德莱尔式恐怖的吸收
    第三节 寂寞自我的描绘:传统孤独者形象的延续与现代意味的缺失
第二章 西方象征主义资源的本土化吸收——《望舒草》
    第一节 从“外在律”到“内在律”:追摹耶麦、果尔蒙、保尔·福尔
    第二节 “超验象征主义”汲取的先天不足与启示
    第三节 传统“回归”主题的现代表达——兼论俄苏文学对戴望舒的影响
第三章 后期戴望舒诗歌中中西文学的碰撞与交融——《灾难的岁月》及其它
    第一节 半格律半自由体写作的探索及其借鉴
    第二节 融于大化:道家思想与许拜维艾尔诗学在戴诗中的碰撞与互补
    第三节 战争抒情下的个体与“我们”
结语
参考文献

(8)戴望舒诗歌创作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题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论题的研究现状
    1.3 论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戴望舒诗歌和其译诗的创作及其互文性现象
    2.1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情况
        2.1.1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
        2.1.2 戴望舒的诗歌翻译
    2.2 戴望舒诗歌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现象
        2.2.1 诗歌意象的相似性
        2.2.1.1 自我形象类意象
        2.2.1.2 家园类意象
        2.2.2 诗歌情感的共鸣性
        2.2.2.1 对苦闷情绪的抒写
        2.2.2.2 对超脱精神的弘扬
        2.2.3 诗歌主题的相通性
        2.2.3.1 爱情主题
        2.2.3.2 死亡主题
        2.2.4 诗歌结构的相近性
第三章 戴望舒诗歌和其译诗互文性现象的原因探究
    3.1 诗人的人生经历
        3.1.1 不幸的爱情悲剧
        3.1.2 勤勉的学习生活
        3.1.3 复杂的社会环境
    3.2 个人的艺术审美追求
    3.3 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诉求
    3.4 诗人的性格及诗人的翻译风格
第四章 戴望舒诗歌与其译诗互文性关系的文化意义(结论)
    4.1 诗歌理论的汇通与变异
    4.2 诗歌情感的交融与分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论戴望舒诗歌抒情自我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10)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文化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忧郁的诗神
    第一节 忧郁的抒情诗人气质
    第二节 悲苦心境的尽情抒写
    第三节 忧郁之源及其意义
第二章 怀乡情结
    第一节 "乡愁"重释
    第二节 乡土想象与描写
    第三节 中国诗歌传统主题原型的现代化用
第三章 阴柔的审美心理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柔特征
    第二节 阴柔对戴望舒及其诗作的影响
    第三节 戴诗阴柔美的表现方式
第四章 执着的寻梦人
    第一节 生命之感
    第二节 寂寞虚无的超脱
    第三节 理想追求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别一抒情话语——论戴望舒诗歌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学术空间[J]. 朱春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10)
  • [2]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D]. 杨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3]浅谈戴望舒诗歌中独特的距离意识[J]. 胡玥. 青年文学家, 2015(30)
  • [4]复杂的人生地带——戴望舒早期经历及其诗歌创作[J]. 高博涵.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4(02)
  • [5]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D]. 王珍.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6)
  • [6]《望舒草》之于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意义[J]. 李艳. 长城, 2014(08)
  • [7]戴望舒诗歌创作研究 ——以其对中西文学资源的吸收、整合为中心[D]. 林奇涵. 复旦大学, 2014(04)
  • [8]戴望舒诗歌创作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研究[D]. 沈菲. 延边大学, 2011(04)
  • [9]论戴望舒诗歌抒情自我的嬗变[J]. 王布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0]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文化心理研究[D]. 胡来彦.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别乙抒情——论戴望舒诗歌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