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吊罗山与尖峰岭热带林区气象要素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秦鑫婷[1](2020)在《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南岛是我国唯一全热带性岛屿,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集中在吊罗山、尖峰岭和霸王岭,植物区系研究尚不完整。本研究旨在针对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和区系进行研究。通过样带法对黎母山苔类、藓类和角苔类植物进行采集,记录每种苔藓植物的详细信息。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鉴定苔藓植物,制作苔藓植物物种名录,确定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明确优势科属、新记录种及濒危物种;确定黎母山苔藓植物分布区类型、生态类型、垂直分布格局,与邻近区系吊罗山、霸王岭和尖峰岭的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1.在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采集9个样带,鉴定出苔藓植物64科129属286种,所含种数≥10种的优势科有9个(其中苔类4科,藓类5科),包括51属144种,占总属数的39.53%和总种数的50.35%;所含种数≥5种的优势属有14个(其中苔类9属,藓类5属),包含113种,占总种数的39.51%;海南新记录属1属、海南新记录种19种;根据红色名录统计出黎母山保护区2种极危、1种易危;2.黎母山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可划分为13个地理成分类型,其中热带亚洲成分最为丰富,有95种(34.67%),其次是东亚成分,有56种(20.44%);3.黎母山苔类植物生态类型:树生(44.60%)>土生(33.09%)>干石生(28.78%)>湿石生(23.74%)>叶附生(20.86%)>腐木生(19.42%);苔类植物专性的生境习性中木生类型占比最高为30.22%,兼性的生境习性木生兼石生占比最高为15.11%;黎母山藓类植物生态类型:土生(47.95%)>干石生(34.25%)>湿石生(33.56%)>树生(31.51%)>腐木生(10.96%)>叶附生(2.05%);藓类植物专性的生境习性石生类型占比最高为43.84%,兼性的生境习性木生兼石生占比最高为17.81%;4.黎母山苔藓植物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科属种数和各海拔梯度独有物种数都大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都在中海拔阶段达到峰值;5.相对于吊罗山、霸王岭和尖峰岭保护区的苔类植物,黎母山与吊罗山的属种相似性系数最高(种相似性系数为46.06%,属相似性系数为81.04%),四个区系苔类植物都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其次是东亚成分。黎母山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由独特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形、多样的生态类型及高海拔的热带山地云雾林造成的。
姜乃琪[2](2019)在《海南五指山畅好乡低地次生林群落演替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南省五指山畅好乡低地次生林位于海南中部热带雨林区,自然资源丰富,并拥有多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海南岛中部的五指山、南部尖峰岭、甘什岭,中南部的鹦哥岭以及位于东南部山区的吊罗山等山区做了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研究,但是针对海南五指山低地次生林群落演替特征及多样性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拟通过海南五指山畅好乡低地次生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开展次生林植被的区系研究、地理成分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变化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研究、成熟群落种间关联性等方面的研究,达到掌握畅好乡低地次生林演替特征理论数据,完善和充实畅好乡不同阶段低地次生林演替特征研究资料的目的。以期更好地指导人们经营管理森林的干扰方式和强度,追溯森林过去的群落特征,掌握森林群落目前的基本状况,预测森林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五指山地区因其良好的水热条件,形成了多样化的植被生态系统,产生了较为丰富的植物区系。调查结果表明维管束植物122种,隶属于60科116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6科112属118种。有部分古老孑遗物种,拥有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同时区内拥有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等珍贵树种。群落的优势科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樟科(Lauraceae)、茜草科(Rubiaceae)等,但属内种系相对贫乏、分化程度弱。(2)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质明显,过渡性突出,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起源古老,群落内的种子植物科可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和4个亚型,热带分布的57科占非世界分布科比例最大,为89.09%,其次是温带分布的科共7个,占总科数的10.9%;显示很明显的热带性质特征。116个属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11个亚型,其中占热带分布的最大为81.42%,温带分布的属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18.6%,决定了本区系的性质为复杂多样的地理成分及其比例关系,一方面显示出五指山低海拔区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广泛地联系性,另一方面,显示出该区域次生林植物区系具有过渡性和热带性的特点。(3)本研究表明,五指山畅好乡低地次生林多样性在向顶级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在演替初期至演替中期过程中多样性指数呈现升高趋势,再由演替中期至演替中后期时呈现出下降趋势。同时,本次研究中各个阶段优势树种变化较大。其中在演替初期夹竹桃科占据本阶段优势乔木树种,在演替中前期阶段占据本阶段的优势乔木树种为大戟科,在演替中期与演替中后期阶段中占据优势的为樟科;优势树种逐渐由阳性树种向中性或阴性树种演变。说明,随着时间推移,次生林演替为正向演替。(4)本次研究中,各阶段物种多样性均有变化,但是各个林层的Simpson指数与Shanoon-wiener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具体表现为乔木与灌木在演替初期到演替中期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而演替中期到演替中后期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草本随着演替的进行,两项指数逐渐增加。物种数量与物种丰富度在各个阶段亦出现相同变化,物种数量由演替初期至演替中期阶段,物种由45种上升至102种,种类数量明显增长,增长幅度为127%。其中乔木种类增加最为明显由演替初期的21种增加至演替中前期的35种,随着演替的进行,至演替中期时增加至51种。而由演替中期至演替中后期阶段,数量由102种降低为83种;其中乔木由51种减少至43种,灌木由38种减少至26种。原因可能是由于一些先锋树种如倒吊笔等个体的不断死亡和中性或萌阴种类不断侵入,乔木层的种类数量在演替中期以前都呈增加趋势,但随着演替的深入,可能由于森林恢复时间较长,郁闭度增加,导致该区域内树龄偏大的植物或喜阳的先锋树种死去;同时由于灌木数量增加导致林下生存空间及养分竞争加剧;以上两种原因可能导致了物种数量的减少。所以为了林下植被的恢复和林木自身的生长,当次生林恢复到25 a左右时,建议进行适当间伐,保持合理的密度。(5)海南五指山低地次生林成熟群落总体上表现为不显着正关联,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松散,优势种的种间关系整体不紧密;其中乔木层和灌木层均为正相关,处理优势乔木种19个物种共171个种间关系对,其中70对为正相关,9个物种对为显着正相关;65对物种为负相关,8个物种对为显着负相关。灌木层优势种15个,共105对,其中正相关的物种对有42对,显着正相关有2对,负相关的种间关系对有35对,不相关的种对数为28对。综上所述检验结果表明海南五指山低地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为不显着正关联,乔木层与灌木层皆表现为正关联物种对接近一半,多于负关联物种。海南五指山低地次生林群落总体上虽然表现为较多的正联结,但显着联结的种对占比例较小,大部分种对间呈现弱联结的性质。原因可能为处于演替初级阶段。
张永贵[3](2018)在《岑王老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与植被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岑王老山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密集采样(n=200),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在垂直剖面,水平方向以及空间格局上的分布特征,并与植物多样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与植物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和科学的采样方法;更好的认识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土壤空间分布特征,并且为进一步探明该地区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在垂直剖面方向上,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全钾含量随垂直剖面加深而增大,有机质、全氮、全磷随随垂直剖面加深而减小。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A.B层极显着相关,土壤含水量、容重、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A.B分布都达到中高程度变异,PH值在A.B层分布均呈现弱变异。在水平方向上,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在南坡、山谷、山脊数值较大,北坡数值较小,说明坡向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地形因子关联发现坡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在空间分布上,土壤含水量、容重、有机质、全氮分布由峰值区向周围递减;土壤PH与全磷由样地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全钾含量由西向东递减。2、植物多样性通过样地内植物调查表明样地内共有胸径(DBH)≥1cm的树木4561株,隶属于27科59属130种,其中落叶树种398株,隶属于10科10属11种,占个体数8.7%,占科数37%,占属数16.9%,占种数8.4%。对优势种频度进行分析发现优势种优势种分布频度在样地内差异性大,主要分布在样地中部和东北部。对样地内植物多样性指数研究发现丰富度Gleason指数为5.36±1.11,丰富度Margalef 指数为 6.10± 0.90,多样性 Shannon-Weaner 指数为 2.76± 0.23,均匀度 Peilou指数为 0.80±0.06,优势度 Simpson指数为 0.11±0.05。其中 Gleason 指数、Margalef 指数、Simpson指数达到中度变异,Shannon-Weaner指数、Peilou指数为弱变异。3、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关联①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关联丰富度指数与有机质、全氮呈正相关,与全磷、全钾、PH、含水量、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多样性Shannon-Weaner指数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呈正相关与全磷、全钾、PH、含水量、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均匀度peilou指数与全氮、全磷、全钾、PH呈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优势度Simpson指数与全磷、全钾、PH、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全氮呈负相关。②土壤理化性质与优势种分布频度猴头杜鹃、十齿花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较弱,广东琼楠与土壤容重、含水量、全氮含量极显着相关。硬壳柯与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显着相关,与PH极显着相关。甜槠与含水量、PH、全磷、全钾极显着相关。
汪晓春[4](2017)在《海南省旅游时空格局演变及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海岛已经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海岛旅游是全球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海岛旅游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中,又以热带海岛的游客吸引力最强。发展海岛旅游,已经成为各国抢占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一个热带海岛,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与知名国际旅游岛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旅游发展中亦存在国际影响力较低、区域分工不明确、旅游产品同质化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但通过与全球180个主要海岛与50个主要半岛的综合比对发现,海南岛属于典型的“大型-依附型-多产业-多中心”海岛,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对其进行研究,既有利于解决海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又有利于拓展海岛旅游发展理论,为同类海岛旅游空间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探索。为此,本文拟在深入分析海南旅游在时间和空间格局上的演变特点及规律,进而发现海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并在对海南各市县空间旅游发展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全省旅游发展空间协调度及障碍因子诊断,进而制定全省旅游协同发展策略,为海南省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制定、投资方向的引导等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一、从海南省建省开始,从时间序列分析海南省旅游发展历程,并从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和国际游客量三个指标,来寻找海南省旅游发展时间演变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海南从1988年建省到1996年期间,旅游飞速发展,但受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发展波动较大,发展规律不够明显;1996年之后,海南省旅游步入平稳发展阶段,且受交通、政策等因素的主要影响,在1996年、2004年、2009年和2014年又出现明显的变化拐点。从游客、旅游收入、国际游客、星级旅游景区和星级饭店建设等多个角度,研究自1996年以来随时间推移,海南省旅游在空间格局上的演变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各个指标看,海南省都经历了海口一家独大,三亚的崛起并逐渐超过海口,再到海口—琼海—万宁—三亚线状延伸,逐渐发展到海口、三亚、万宁、琼海、陵水、保亭、儋州等市县全面展开,完成由点到线再到面状辐射的演变过程。但从空间差异性来看,海南省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双核特点,海口市和三亚市两个核心在在各项旅游发展指标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其他市县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差距明显。从游客重心和消费重心演变规律看,二者在空间上和移动轨迹上具有一致性,但又有显着差别:一是海南省旅游接待重心和旅游消费重心都始终处在海南省地理几何中心稍偏东的位置,且呈现出逐年向南移动的演变态势,说明全省旅游发展在空间上不均衡,东部要优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二是全省旅游接待重心和旅游消费重心始终不重合,说明全省旅游发展质量差异显着,部分地区以观光旅游为主旺丁不旺财,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从海南省旅游空间演变驱动力来看,资源条件、政策支持和交通干线的布局是影响旅游发展和空间布局的主要诱因。二、为科学评判海南省旅游发展空间竞争力水平、空间协调性及障碍因子,本文构建了包含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服务设施水平、国土空间集约利用水平、旅游发展现状水平、旅游增长潜力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从各市县旅游发展竞争力水平来看,三亚市和海口市最高,且远高于其实市县,万宁市、文昌市、琼海市和儋州市处于第二层次,陵水县、保亭县、乐东县处于第三层次,其他旅游发展竞争力水平较低。研究结果表明,各市县旅游发展竞争力与现状旅游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亦有明显差异,旅游发展竞争力高于旅游现状发展水平的市县主要有文昌市、儋州市、保亭县和乐东县,文昌市和儋州资源禀赋较高,属于典型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的市县,且文昌市依托文昌火箭发射基地和航天主题公园的建设,旅游发展潜力无限,儋州市处于西部核心位置,属于西部地区核心城市,社会经发达,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驱动力和增长潜力较高;保亭县和乐东县这两个城市处于热带,气候环境质量较高,本身资源条件较好,又属于南部大三亚组团,受三亚市辐射带动影响较强,增长潜力较大。从全省旅游发展空间耦合协调关系来看,三亚市协调度最高,始终处于优良的状态,各指标发展水平均处于高位;海口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服务设施比较完备,但资源禀赋条件不高,各指标发展不太均衡,整体处于中级协调状态;万宁市、琼海市、文昌市、儋州市和陵水县则处于勉强协调或濒临协调的阶段,这几个市县资源禀赋条件较高,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基础服务设施水平不够健全,土地利用效益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的发展;其他市县各项指标发展水平都较低,旅游发展空间耦合协调度也较低。从空间协调障碍影响因子来看,星级酒店数量及等级、住宿接待能力、市场影响力、A级以上景区数量及等级、固定资产投资、航空便利度、旅游用地面积、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级公路里程等指标影响程度较大。三、本文通过概念界定,在全球180个海岛和50个典型半岛中进行筛选,得出与海南岛同为“大型-依附型-多产业-多中心”热带海岛的有爪哇岛、吕宋岛、苏门答腊岛、台湾岛、棉兰老岛、苏拉威西岛、西西里岛、四国岛等8个海岛,以及佛罗里达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克里木半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等4个半岛,共12个同类典型案例,并通过综合比选,最终锁定了佛罗里达这一旅游发展最为成功典型案例。佛罗里达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实现“大型-依附型-多产业-多中心”海岛旅游的协同发展,首先,各区域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形成良好的城市竞合关系;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资源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各区域之间形成旅游产品互补,有效避免产业雷同;第三,要建立便利的交通体系,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状交通格局,提高各区域之间游客共享和转移的便利度;第四,必须要有在全球具有独特性、主题鲜明、吸引力较强的旅游产品;第五,立足国内游客市场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服务水平,做好海外市场营销,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四、海南省要开展全域旅游并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要按照“将全省作为一个市来经营”的理念进行全省的旅游开发,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统一规划全省旅游资源,明确功能分区和产品定位,切实做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互通有无。首先,在区域合作上,要充分发挥区域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海口市为中心的北部组团、以三亚市为核心的南部组团、东部琼海市和万宁市组团、以儋州市为中心的西部组团和以五指山市为中心的中部组团,各组团在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下,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其次,在产业分工上,各组团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产品,避免造成产品雷同和重复建设。北部主推商务会展+娱乐,南部主打休闲度假+高端旅游,东部强调康养+乡村田野休闲,西部发展工业旅游+商贸服务,中部则重点发展生态雨林探险+民俗文化旅游,形成全省区域分工明确、产品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最后,必须要做好交通便利度提升、信息一体化共享等关键要素的提升,破除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障碍,降低游客选择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最终形成全省各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产品互相补充,全省旅游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杨怀[5](2017)在《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碳氮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热带雨林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探索土壤碳库增汇措施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北纬5°至20°森林经受更加频繁或猛烈的飓风或台风袭击。尖峰岭是海南岛目前热带森林保存最为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而热带山地雨林则是尖峰岭地区发育最为完善、结构最为复杂的类型,且时常遭受台风威胁。本研究依托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的60 ha热带山地雨林动态监测样地,调查林窗特征和林窗内外环境异质性,研究土壤有机碳及其物理化学稳定性、土壤全氮及有效氮、土壤呼吸等的空间分布,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旨在探明台风是否会增加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窗和增加林窗内外环境的异质性,进而改变热带森林土壤碳氮的稳定性和空间分布,并揭示该地区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以期为进一步阐明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尖峰岭60 ha热带山地雨林动态监测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4.36 g/kg,变异系数为27.53%。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7.94 g/kg,占总有机碳比例为23.1%;重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6.43 g/kg,占总有机碳76.9%。土壤烷基碳(41.61%)>氧烷基碳(33.00%)>羧基碳(23.78%)>芳香碳(2.60%);土壤惰性指数(烷基碳+芳香碳)/(氧烷基碳+羧基碳)平均为79%,有机碳分解程度系数(烷基碳/氧烷基碳)平均为1.26。(2)半方差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轻组、重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的空间结构比C1/(C0+C1)范围是0.555-0.713,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依赖程度,然而土壤烷基碳、氧烷基碳的空间结构比范围是0.758-0.986,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程度。普通克里格插值及绘制的空间分布轮廓图表明: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沿山脊线增加,总体呈现斑块状与带状分布结合的空间结构。土壤烷基碳、氧烷基碳沿着山脊线增加,但土壤烷基碳以斑块状分布为主、氧烷基碳以带状分布为主。利用多元回归树(MRT)的方法对60个20m×20m样方分成3类,并对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进行RDA分析,表明非生物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影响明显大于生物因素,且二者存在协变现象。对土壤碳化学组分的RDA分析表明,非生物因素对土壤碳化学组分的影响明显大于生物因素,且二者存在协变现象。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前两轴上的梯度变化是一致的,随着胸高断面积、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增加而增加。轻组有机碳随着植物个体数、物种数量、豆科植物个体数、细根生物量(0-10 cm)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烷基碳随着胸高断面积、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氧烷基碳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pH值的增加而减少。(3)土壤总氮的空间结构比是0.485,表明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依赖程度。铵态氮、硝态氮的空间结构比范围是0.775-0.842,表明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程度。土壤氮的空间分布沿山脊线有增加的趋势,且斑块状和带状分布相结合。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空间相似,从西到东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且以带状分布为主。(4)土壤总呼吸、根系呼吸、凋落量的空间结构比范围是0.289-0.62,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依赖程度。土壤呼吸的空间分布在西南角平坦区域较高,沿着山脊线有减少的趋势,且斑块状和带状分布相结合。(5)分析土壤碳氮与环境的关系得出,随着海拔、平均树高、铵态氮、土壤脲酶在环境第一和第二主成分上的梯度增加,土壤碳水、氮水、碳氮水等分布叠加的梯度也增加。随着胸高断面积、土壤烷基碳、生物量、土壤过氧化氢酶在环境上的梯度增加,土壤碳氮分布叠加的梯度也增加。(6)自1949年以来,台风次数减少但强度显着增强。受海南岛台风风向的影响,样地东北方向林窗较多。树冠林窗面积大多数(85%)<200 m2。林窗的最大年龄为23.5年,林窗主要分布于20°-35°斜坡上,林窗形成木的木材密度为0.6g·cm-3-0.7g·cm-3。N2O排放量异质性较强,在林窗内和雨季时较高。林窗内N2O排放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呈现明显的关系。如果忽略林窗将导致该区域N2O排放量被低估18%。
司婷婷,罗艳菊,毕华,赵志忠,黄宇,张振磊[6](2015)在《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含量变化特征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空气负离子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达到一定含量后还对人体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森林空气中丰富的负离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研究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为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吊罗山热带雨林为研究区,分析热带雨林中空气负离子含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气负离子含量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春、夏、秋3季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含量的日变化曲线近似双峰型(M型),两个波峰分别为9—10时左右和15—16时左右,波谷均出现在12时左右。冬季近似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5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12—13时左右。3)夏季空气负离子含量与风速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秋季空气负离子含量与气温、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
司婷婷,罗艳菊,黄宇,赵志忠,毕华,张振磊[7](2015)在《吊罗山热带雨林雾天空气负离子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监测雾天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含量,探索其与雾等级(强度)以及风速、气温等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轻雾条件下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显着高于晴天及雾强度更高条件下的空气负离子含量;2)随着雾强度从大雾升至特强浓雾,空气负离子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有雾条件下,气温对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含量的影响显着,具体表现为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负离子含量增多,反之减少.风速对雾天空气负离子含量的影响不显着.
李骜,宋希强[8](2015)在《海南岛华石斛根部可培养的共生细菌的多样性》文中指出采集3个居群的野生华石斛根系,从中分离到130株内生细菌,并对细菌进行16S r DNA序列谱系分析,结果表明:华石斛根部内生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藤黄杆菌属(Lutei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西地西菌属(Cedecea)7个属的15个种。其中优势类群为Bacillus,次优势类群为Enterobacter和Burkholderia。优势内生细菌Bacillus spp.在3个不同的居群华石斛根部均有出现,且频率相近。环境因子差异最大、附生宿主组成最相近的霸王岭与吊罗山之间,华石斛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说明附生宿主植物差异是附生植物根部内生细菌物种组成差异的重要驱动因子。
王帅,李佳灵,王旭,朱美玲,王文蕾,邹耀进,梁卿雅,龙文兴,文关四,刘海伟[9](2015)在《海南吊罗山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以吊罗山3块不同海拔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树高和径级分布以及不同起测胸径各样地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样地群落有强的热带性,但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样地乔木科属种组成丰富,单种科和单种属有较高的比例,不同海拔样地乔木树种都有较高的丰富度,中等海拔的样地最高。整个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缺乏大乔木,群落整体低矮,胸径较小,目前未达顶级状态,植被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群落整体多样性较高,随起测胸径的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中海拔样地由于有3个优势种,影响了其整体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递减,但高海拔样地中≥2 cm起测胸径的Simpson指数由于富集种占比较高而较低。均匀度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增加,优势集中性指数显示出群落优势种的优势并不明显。与其它地区比较,吊罗山的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生物多样性较高。
王帅[10](2015)在《海南岛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及其分布特征对研究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森林的质量评价、养分循环提供依据,进而为人工林速生丰产培育和天然林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本文以海南岛儋州、屯昌、文昌、三亚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和儋州、屯昌、琼海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以及吊罗山不同恢复阶段的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同时将各类型森林按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划分,对比分析了三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储量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储量介于7.89-12.19t/hm2,刚开割的10年林氮储量最低,30年林最高。橡胶人工林土壤层氮储量为7.49-11.26t/hm2,占生态系统氮储量的91.7%-97.8%。乔木层氮储量受生物量影响,随林龄增加生物量增加,氮储量增加,其变化范围为0.13-0.92t/hm2。林下植被层氮储量为0.02-0.05t/hm2,凋落物层变化范围为0.04-0.06t/hm2。2.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储量介于10.60t/hm2-12.25t/hm2,氮储量随桉树人工林林龄增加而增大。桉树人工林土壤层氮储量占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的97.5%-99.0%。乔木层氮储量变化范围是0.01-0.23t/hm2,占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的比例范围为0.1%-1.8%。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层氮储量变化范围为0.067-0.074t/hm2,凋落物变化范围为:0.04-0.07t/hm2。3.天然林生态系统氮储量为12.00-18.83t/hm2,氮储量随恢复时间增加而增加,原始林生态系统氮储量最高。天然林土壤层氮储量为10.90-17.24t/hm2,占生态系统氮储量的90.8%-92.5%。天然林乔木层氮储量变化范围为0.68-1.19t/hm2,林下植被层变化范围为0.07-0.10t/hm2,凋落物层变化范围为0.12-0.31t/hm2。4.将三种类型森林按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进行划分,由于接近森林生态系统的实际状态,能显示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和氮储量分配格局间的差异:(1)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最高的是天然林成熟林(16.02t/hm2),最低的是橡胶人工林幼龄林(9.71t/hm2);只有天然林成熟林达到估算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平均水平。不同类型、不同龄级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的分配不一样,土壤层是三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氮储存体;(2)乔木层氮储量和生物量均为天然林>橡胶人工林>桉树人工林,这是由于树种本身的特点不同造成的。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氮储量在各龄级上均表现为:天然林>桉树人工林>橡胶人工,这主要是由于管理方式以及树种本身特点不同造成的;(3)在各龄级上橡胶人工林土壤层氮储量都是最低的,桉树人工林在中龄林阶段土壤氮储量高于天然林。三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层氮储量除天然林成熟林(14.69t/hm2)外,其余各类型、各龄级森林生态系统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13.2t/hm2)和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平均水平(13.64t/hm2);(4)天然林成熟林和橡胶人工林幼龄林生态系统较脆弱,应加强保护,减少人为干扰;(5)目前海南岛橡胶人工林、桉树人工林、天然林三种类型森林都有一定的固氮潜力,其中人工林潜力更高。延长橡胶人工林割胶年限,延长目前桉树人工林6年的轮伐期,培养大径级桉树人工林以及加强天然林保护,防止人为干扰能够有效提升海南岛森林生态系统的固氮、固碳能力,同时能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二、海南吊罗山与尖峰岭热带林区气象要素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吊罗山与尖峰岭热带林区气象要素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国苔藓植物研究历史 |
1.2 海南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 海南岛自然概况 |
2.2 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2.3 其它保护区自然概况 |
3 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查阅 |
3.2.2 标本采集 |
3.2.3 标本鉴定 |
3.2.4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和讨论 |
4.1 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
4.1.1 苔类优势科、优势属 |
4.1.2 藓类优势科、优势属 |
4.1.3 单属科、单种科、单种属 |
4.1.4 海南新记录种 |
4.1.5 黎母山濒危苔藓植物物种 |
4.2 苔藓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 |
4.2.1 世界广布成分(Cosmoplitans) |
4.2.2 泛热带成分(Pantropical elements) |
4.2.3 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mericadisjuncted) |
4.2.4 旧世界热带成分(Old World Tropics elements) |
4.2.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ustralasia) |
4.2.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frica) |
4.2.7 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成分(Tropical Asian(Indo-Malesia)elements) |
4.2.8 北温带成分(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
4.2.9 东亚-北美洲间断分布(East Asia-North America disjuncted) |
4.2.10 旧世界温带成分(Old World Temperate elements) |
4.2.11 温带亚洲成分(Temperate Asian elements) |
4.2.12 东亚成分(East Asian elements) |
4.2.13 中国特有成分(Endemic to China elements) |
4.3 黎母山苔藓植物的生态类型 |
4.3.1 生态类型种类及比例 |
4.3.2 专性及兼性生态类型分析 |
4.4 黎母山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4.5 黎母山苔类与海南其他地区苔类的比较 |
4.5.1 海南岛4个自然保护区苔类物种多样性比较 |
4.5.2 海南岛4个自然保护区苔类物种相似性比较 |
4.5.3 海南岛 4 个自然保护区苔类分布区类型比较 |
4.6 黎母山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 |
4.6.1 气候条件 |
4.6.2 地理特征 |
4.6.3 生态类型多样性 |
4.6.4 地理距离的影响 |
4.6.5 海拔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海南五指山畅好乡低地次生林群落演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生态系统群落演替研究进展 |
1.2.2 森林生态系统群落演替研究方法 |
1.2.3 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概述 |
1.2.4 植被关联性特征概述 |
1.2.5 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物 |
2.1.6 样地区域位置图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海南五指山低地次生林维管束植被区系研究方法 |
2.2.3 海南五指山低地次生林地理成分研究方法 |
2.2.4 重要值计算方法 |
2.2.5 多样性指数测度方法 |
2.2.6 种间关联性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群落种类组成基本情况 |
3.1.1 科的组成成分分析 |
3.1.2 属的组成成分分析 |
3.2 植被区系地理特征 |
3.2.1 群落区系成分特点 |
3.3 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不同层次优势种组成变化 |
3.3.1 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乔木优势种组成变化 |
3.3.2 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灌木优势种组成变化 |
3.3.3 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草本优势种组成变化 |
3.4 植物群落的物种演替动态分析 |
3.4.1 不同演替阶段不同层次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变化 |
3.4.2 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比较 |
3.5 主要群落乔灌层关联性分析 |
3.5.1 群落主要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 |
3.5.2 乔木层优势种对联结性 |
3.5.3 灌木层优势种对联结性 |
4 讨论 |
4.1 海南五指山低地次生林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 |
4.1.1 科属种的组成比较丰富,但属内种系相对贫乏、分化程度弱。 |
4.1.2 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
4.2 物种多样性特征 |
4.2.1 群落层次间的物种多样性比较 |
4.2.2 群落类型间的物种多样性比较 |
4.3 种间关联性特征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就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1. 海南五指山低地次生林植物名录 |
附件2. 项目实施图片 |
(3)岑王老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与植被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研究 |
1.2.2 土壤与植被关系研究进展 |
1.2.3 土壤与植被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3.1 回归分析法 |
1.2.3.2 主成分分析法 |
1.2.3.3 灰色关联法 |
1.2.4 大样地研究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研究进展 |
1.2.5 岑王老山土壤及植被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位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概况 |
2.1.4 植被特征 |
2.2 样地设置 |
2.3 调查采样方法 |
2.3.1 土样的采集 |
2.3.2 土样的实验室处理 |
2.3.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方法 |
2.3.4 植物调查分析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3.1.1 土壤物理性质垂直剖面分布特征分析 |
3.1.1.1 土壤含水量分析垂直剖面分布特征 |
3.1.1.2 土壤容重分析垂直剖面分布特征 |
3.1.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垂直剖面分布特征分析 |
3.1.2.1 土壤PH垂直剖面分布特征分析 |
3.1.2.2 土壤有机质垂直剖面分布特征分析 |
3.1.2.3 土壤全养分垂直剖面分布特征分析 |
3.1.3 土壤不同深度理化性质相关性与变异性分析 |
3.1.4 土壤理化性质水平分布特征分析 |
3.1.4.1 土壤理化性质水平在不同区位的分布特征分析 |
3.1.4.2 土壤理化性质与地形因子相关性 |
3.1.4.3 土壤空间分布特征 |
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
3.2.1 物种组成分析 |
3.2.2 优势种分布特征 |
3.2.3 植物多样性指数 |
3.3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关系 |
3.3.1 土壤理化性质数据处理 |
3.3.2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关联 |
3.3.3 基于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的回归分析 |
3.3.3.1 丰富度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
3.3.3.2 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
3.3.3.3 均匀度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
3.3.3.4 优势度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
3.3.4 优势种频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 |
4.1.2 植物多样性 |
4.1.3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关联 |
4.1.3.1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关联 |
4.1.3.2 土壤理化性质与优势种分布频度 |
4.2 讨论与展望 |
4.2.1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讨论 |
4.2.2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关联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海南省旅游时空格局演变及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理论及概念辨析 |
1.2.1 相关理论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文献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思路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框架 |
第二章 海南旅游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人口和经济 |
2.1.3 交通 |
2.1.4 旅游资源 |
2.2 海南旅游发展时间演变 |
2.2.1 海南旅游发展历程 |
2.2.2 关键时间节点分析 |
2.3 海南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演变 |
2.3.1 空间格局演变 |
2.3.2 空间差异演变 |
2.3.3 空间重心演变 |
2.3.4 空间演变驱动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海南省旅游发展竞争力及空间协调度研究 |
3.1 旅游发展竞争力评价 |
3.1.1 评价指标体系 |
3.1.2 评价方法 |
3.1.3 评价结果 |
3.2 空间耦合协调研究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结果 |
3.3 空间协调障碍因子诊断 |
3.3.1 诊断方法 |
3.3.2 诊断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及成功经验借鉴 |
4.1 典型案例的比选 |
4.1.1 比选方法和过程 |
4.1.2 同类型筛选 |
4.1.3 最优性比选 |
4.2 佛罗里达州基本概况 |
4.2.1 佛罗里达州概况 |
4.2.2 佛罗里达州发展历程 |
4.2.3 佛罗里达州与海南省的相似性 |
4.3 佛罗里达州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
4.3.1 以航天科技带动产业发展 |
4.3.2 以特色主题公园吸引游客 |
4.3.3 区域分工合作 |
4.3.4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
4.3.5 可持续发展理念 |
4.4 对海南的启示和建议 |
4.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岛同城效应 |
4.4.2 引进娱乐主题公园,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 |
4.4.3 做好文昌航天主题,打造海南新的旅游增长极 |
4.4.4 旅游产品错位开发,建立良好的城市竞合关系 |
4.4.5 立足国内市场,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
4.5 小结 |
第五章 海南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
5.1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5.1.1 区域空间合作 |
5.1.2 产业分工协作 |
5.2 障碍因素提升策略 |
5.2.1 区域障碍因素提升 |
5.2.2 整体障碍因素提升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5)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碳氮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碳氮空间异质性研究 |
1.2.2 地统计学在土壤碳氮空间分布上的应用进展 |
1.2.3 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1.2.4 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 |
1.2.5 土壤氮 |
1.2.6 土壤呼吸 |
1.2.7 土壤微生物 |
1.2.8 林窗内外N_2O排放量的异质性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与实验地概况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实验地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3.1 气候环境监测 |
2.3.2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实验 |
2.3.3 土壤碳化学组分 |
2.3.4 土壤氮及有效氮实验 |
2.3.5 土壤呼吸实验 |
2.3.6 大样地林窗实验 |
2.3.7 林窗内外N_2O排放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异质性实验 |
2.3.8 海南岛典型热带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实验 |
2.3.9 土壤氮矿化实验 |
2.3.10 土壤酶实验 |
2.3.11 土壤微生物实验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4.1 空间分布 |
2.4.2 土壤碳化学组分 |
2.4.3 生物量估算 |
2.4.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3.1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3.1.1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统计描述 |
3.1.2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空间分布 |
3.1.3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相关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 |
3.1.4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逐步回归 |
3.1.5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
3.1.6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
3.1.7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相关环境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
3.1.8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组分的方差分解 |
3.2 土壤碳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3.2.1 土壤碳化学组分的统计描述和形态特征 |
3.2.2 土壤碳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 |
3.2.3 土壤碳化学组分相关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 |
3.2.4 土壤碳化学组分与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的逐步线性回归 |
3.2.5 土壤碳化学组分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
3.2.6 土壤碳化学组分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
3.2.7 土壤碳化学组分相关环境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
3.2.8 土壤碳化学组分的方差分解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土壤有机碳及物理分组 |
3.3.2 土壤碳化学组分 |
第四章 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氮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4.1 土壤氮及有效氮含量的统计特征 |
4.2 土壤氮及有效氮的空间分布 |
4.3 土壤氮及有效氮相关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 |
4.4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的逐步线性回归 |
4.5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
4.5.1 土壤氮及有效氮的多元回归树 |
4.5.2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
4.5.3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生物因子的偏RDA分析 |
4.5.4 土壤氮及有效氮与非生物因子的偏RDA分析 |
4.6 土壤氮及有效氮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
4.7 土壤氮及有效氮相关环境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前两轴上的分布 |
4.8 土壤氮及有效氮的方差分解 |
4.9 土壤碳氮与环境的关系初探 |
4.9.1 土壤碳氮水的叠加 |
4.9.2 环境、微生物、植物的关系 |
4.10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呼吸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1 温度和降雨的月变化 |
5.2 土壤呼吸的月变化 |
5.3 凋落物的月变化 |
5.4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及相关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 |
5.5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的逐步线性回归 |
5.6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
5.6.1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的多元回归树 |
5.6.2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生物、非生物因子的RDA分析 |
5.6.3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生物因子的偏RDA分析 |
5.6.4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非生物因子的偏RDA分析 |
5.7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前两轴上的分布 |
5.8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相关的环境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前两轴上的分布 |
5.9 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的方差分解 |
5.10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热带山地雨林的林窗特征和林窗内外环境异质性 |
6.1 林窗特征 |
6.1.1 台风干扰的频率和强度 |
6.1.2 台风累积频率与风向的关系 |
6.1.3 林窗大小 |
6.1.4 林窗结构和恢复时间 |
6.1.5 林窗形成木的数量 |
6.1.6 林窗和坡度、木材密度 |
6.1.7 讨论 |
6.1.8 小结 |
6.2 林窗内外的N_2O排放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异质性 |
6.2.1 林窗内外的环境差异 |
6.2.2 林窗内部和外部N_2O通量的变化 |
6.2.3 N_2O排放的驱动因子 |
6.2.4 讨论 |
6.2.5 小结 |
第七章 海南岛典型热带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素 |
7.1 纵向拟合法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 |
7.2 分层估算法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 |
7.3 植被、地形和土壤主要性质与土壤碳密度的相关性 |
7.4 小结与讨论 |
7.4.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 |
7.4.2 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土层中的垂直变化 |
7.4.3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因素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含量变化特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研究区概况 |
2研究方法 |
2.1监测地点 |
2.2监测时间 |
2.3测量仪器及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季节变化特征 |
3.2不同季节NAIC的日变化特征 |
3.3NAIC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
4结论与讨论 |
(8)海南岛华石斛根部可培养的共生细菌的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讨论 |
(9)海南吊罗山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研究区概况 |
1.2样地建立和调查方法 |
1.3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乔木物种丰富度 |
2.2各样地物种组成 |
2.3树高和径级分布 |
2.4不同径级物种多样性分析 |
3讨论与结论 |
(10)海南岛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研究进展 |
1.3.2 海南岛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研究进展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地选择 |
2.2.2 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 |
2.2.3 样品分析 |
2.3 氮储量计算方法 |
2.4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储量 |
3.1.1 乔木氮储量 |
3.1.2 林下植被氮储量 |
3.1.3 凋落物氮储量 |
3.1.4 土壤氮储量 |
3.1.5 生态系统氮储量 |
3.2 桉树人工林氮储量 |
3.2.1 乔木氮储量 |
3.2.2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氮储量 |
3.2.3 桉树人工林凋落物氮储量 |
3.2.4 桉树人工林土壤层氮储量 |
3.2.5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储量 |
3.3 天然林生态系统氮储量 |
3.3.1 乔木层氮储量 |
3.3.2 林下植被层的氮储量 |
3.3.3 凋落物氮储量 |
3.3.4 天然林土壤氮储量 |
3.3.5 天然林生态系统氮储量 |
3.4 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的比较研究 |
3.4.1 乔木氮储量的比较研究 |
3.4.2 林下植被层氮储量的比较研究 |
3.4.3 凋落物氮储量的比较研究 |
3.4.4 土壤氮储量的比较研究 |
3.4.5 生态系统氮储量的比较研究 |
3.4.6 生态系统氮储量的分配 |
4. 讨论 |
4.1 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储量 |
4.2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储量 |
4.3 天然林生态系统氮储量 |
4.4 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 |
5. 结论 |
6. 创新与不足 |
6.1 论文创新之处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项目经费及来源 |
致谢 |
四、海南吊罗山与尖峰岭热带林区气象要素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D]. 秦鑫婷. 海南大学, 2020(02)
- [2]海南五指山畅好乡低地次生林群落演替特征研究[D]. 姜乃琪. 海南大学, 2019(01)
- [3]岑王老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与植被关系研究[D]. 张永贵. 广西大学, 2018(01)
- [4]海南省旅游时空格局演变及协同发展研究[D]. 汪晓春.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5]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碳氮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D]. 杨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6]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含量变化特征初探[J]. 司婷婷,罗艳菊,毕华,赵志忠,黄宇,张振磊. 林业资源管理, 2015(04)
- [7]吊罗山热带雨林雾天空气负离子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 司婷婷,罗艳菊,黄宇,赵志忠,毕华,张振磊.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8]海南岛华石斛根部可培养的共生细菌的多样性[J]. 李骜,宋希强. 热带生物学报, 2015(03)
- [9]海南吊罗山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J]. 王帅,李佳灵,王旭,朱美玲,王文蕾,邹耀进,梁卿雅,龙文兴,文关四,刘海伟. 热带作物学报, 2015(05)
- [10]海南岛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研究[D]. 王帅. 海南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