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国贸中心大厦带扶壁柱(垛)地连墙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宋广明,王志勇[1](2014)在《天津轧三钢厂高线旋流池地下连续墙及顺施法施工工艺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旋流池施工形式一般分大开挖、沉井、灌注桩及止水帷幕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等,文章对地下连续墙在旋流池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形成了一套比较详尽的施工全过程。
郭宏智[2](2008)在《江苏检察院办案楼承重地连墙支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多来,随着城市建筑物向高层化和地下室多元化方向发展,地连墙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车库、地铁、船坞等地下结构的围扩结构和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和施工中。在挡土和防渗方面,地下连续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却极少用做主体结构。主要原因有:地连墙的承重机理还没有完全搞清,承重地连墙的设计要严于挡土墙,施工技术要高于挡土墙等。因此,大刚度的地下连续墙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被白白浪费掉,大大制约了地连墙的推广应用。在地下连续墙的内力分析、位移计算和结构设计中,承重地连墙的水平位移的允许值要比作为支护结构的地连墙小的多,传统上依规范选取的m值的范围过大,不能满足承重设计的要求。本文拟利用现场的三根试桩模拟基坑开挖过程,根据现场测得的试桩内力变形数据,把不同m值下的理正基坑支护程序计算位移值与试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位移反分析找出最符合地层特征的m值,代入理正程序,准确地计算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等数据,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并对理正程序进行修正,使设计更为合理。对承重地连墙来说,地下连续墙与桩筏基础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必须解决地连墙与桩筏基础的变形协调问题。本文运用桩筏基础共同作用理论,将地下连续墙引入到桩筏基础的整体计算中,进行墙-桩-筏共同作用分析计算,研究表明地下连续墙用于承重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地连墙作为地下室外墙和承重墙,提高了对墙面平整度、墙体垂直度、槽底沉渣厚度的要求,从而对传统地连墙的施工技术提出挑战。本文将对施工过程中粘土槽壁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泥浆护壁条件下的槽壁稳定问题,以保证墙面平整度;通过方案比选,研究新型的底板、楼板与地连墙的连接方式;改进了成槽和清槽方法,提高墙体垂直度和承载能力保证了地连墙与桩筏基础的变形协调一致。本文将以上研究成果应用于江苏省检察院办案技术楼工程的实践,优化工程设计,并进一步检验研究结论。
曹少卫[3](2007)在《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为了节约用地,不断有高层建筑出现在建筑密集地带。建设场区狭小,给工程施工留有的空间很小,在基坑开挖时,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就必须给予更加重要的考虑。逆作法是一项新兴的基坑支护技术。实践证明,利用逆作法施工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和其他多层地下结构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论文探讨了逆作法的设计方法,同时与顺作法进行了对比,并结合工程实践研究了逆作法施工中的多项关键性技术,如地下连续墙与中间支撑柱设计与施工、基坑内降水、土方开挖、地下结构逆作施工、周围建筑物保护、施工监测等。逆作法技术不是一项单纯的施工技术,它要求将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本论文对逆作法施工工艺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介绍,详细说明了逆作法的效果,重点研究了地下水平支撑体系和竖直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基坑变形等内容。在逆作法施工中,地下连续墙和支撑立柱共同构成了地下结构承载体系。地下连续墙和立柱,既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护体系,同时又要作为地下结构的永久结构体系,因此逆作法设计不仅是施工设计同时也是结构设计,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地下连续墙在逆作法施工中既是挡土墙又是结构墙和防水墙,“三墙合一”。由于逆作法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进行的,这对降水工程和土方工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信息化施工是逆作法施工这一新技术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施工监测设计是逆作法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对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和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一方面验证了本论文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对今后的逆作法设计提供了参考。本论文结合某金融中心逆作法施工工程,对逆作法施工工艺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介绍,详细说明了逆作法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文章还总结并提出了逆作法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及应努力解决的问题。
翟喜武,宋小军,田德利[4](2002)在《天津国贸中心大厦带扶壁柱(垛)地连墙施工技术》文中指出天津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采用地下连续墙进行基坑支护 ,由于直线槽段长 ,为控制其位移 ,设计了带扶壁柱(垛 )的地连墙 ,介绍了其施工方法以及对地下连续墙体稳定起到的辅助作用。
二、天津国贸中心大厦带扶壁柱(垛)地连墙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国贸中心大厦带扶壁柱(垛)地连墙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轧三钢厂高线旋流池地下连续墙及顺施法施工工艺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和原理 |
2.1 施工工艺 |
2.2 基本原理 |
2.3 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 |
2.4 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图 (见图2) |
3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
3.1 导墙的作用 |
3.2 槽段的划分 |
3.3 泥浆制备及作用 |
4 墙体施工 |
4.1 先导孔施工 |
4.2 成槽 (特殊工序) |
4.3 修槽 |
4.4 清槽换浆 |
4.5 接头管的安放与拔出 (关键工序) |
4.5.1 接头管安放 |
4.5.2 接头管的拔出 |
4.6 钢筋笼加工、制作、安放 (关键工序) |
4.7 水下混凝土施工 (关键工序) |
5 结语 |
(2)江苏检察院办案楼承重地连墙支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地下连续墙概述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 |
2 地下连续墙设计中M值的确定 |
2.1 地下连续墙的土压力计算 |
2.1.1 地下连续墙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
2.1.2 常用静力计算方法 |
2.1.2.1 自由端法 |
2.1.2.2 等值梁法 |
2.1.2.3 竖向地基梁法 |
2.1.2.4 有限元接触处理的方法 |
2.1.3 目前方法存在的问题 |
2.2 弹性地基梁法中M值的分析 |
2.3 基坑支护设计中M值的确定 |
2.3.1 内力分析方法 |
2.3.2 m值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地下连续墙与桩筏基础的相互作用分析 |
3.1 承重地下连续墙受力分析 |
3.1.1 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力与沉降试验 |
3.1.2 地下连续墙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与变形计算 |
3.1.3 嵌岩地下连续墙的受力性能 |
3.2 承重地下连续墙与桩筏基础共同作用的计算 |
3.2.1 墙-桩-土体系的支承刚度 |
3.2.2 基础筏板的分析 |
3.2.3 墙-桩-筏复合基础共同作用位移方程 |
3.2.4 三种复合基础工作性状的比较分析 |
3.2.4.1 基础沉降 |
2.2.4.2 墙顶、桩顶反力分布 |
3.2.4.3 荷载分担 |
3.2.4.4 筏板内力 |
3.3 承重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计算 |
3.3.1 地下连续墙设计计算要点 |
3.3.1.1 验算3种情况中地下连续墙身产生的应力 |
3.3.1.2 地下连续墙设计要点 |
3.3.2 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承重地下连续墙M法支护计算和设计 |
4.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4.1.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4.1.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4.1.3 地基承载力评价 |
4.2 地下连续墙内力计算 |
4.2.1 基坑支护计算条件分析 |
4.2.1.1 工程地质参数 |
4.2.1.2 工程设计概况 |
4.2.2 基坑支护内力计算 |
4.2.2.1 AB、CD计算区段 |
4.2.2.2 BC计算区段 |
4.2.2.3 DE、FA计算区段 |
4.2.2.4 EF计算区段 |
4.2.2.5 计算结果汇总 |
4.3 地下连续墙结构配筋设计 |
4.3.1 地下连续墙纵筋配筋优化 |
4.3.2 地下连续墙配筋设计 |
4.4 基坑支撑体系计算 |
4.4.1 内支撑梁设计计算 |
4.4.2 圈梁设计计算 |
4.4.3 立柱强度设计计算 |
4.5 基坑支护细部设计 |
4.5.1 地下连续墙与底板、楼板、支撑梁等的连接 |
4.5.2 槽段间接头的连接 |
4.5.3 支撑梁节点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承重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 |
5.1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 |
5.1.1 导墙施工 |
5.1.2 槽壁稳定分析和泥浆护壁设计 |
5.1.3 成槽 |
5.1.4 清槽 |
5.1.5 钢筋网片加工 |
5.1.6 大型钢筋网片吊装技术分析 |
5.1.7 灌注混凝土 |
5.1.8 承重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标准 |
5.1.9 墙顶冠梁施工 |
5.2 承重地连墙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5.2.1 预埋设施的准确定位 |
5.2.2 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措施 |
5.2.3 提高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力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6 基坑开挖、支撑拆除和检测数据分析 |
6.1 基坑开挖 |
6.2 支撑拆除 |
6.3 基坑监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
1.2 本文工程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本文工程背景 |
1.2.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逆作法理论 |
2.1 概述 |
2.2 施工流程及工作机理 |
2.2.1 流程设计 |
2.2.2 工作机理 |
2.3 技术优势 |
2.4 施工难题 |
2.5 施工程序 |
第3章 地下结构承载体系 |
3.1 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 |
3.1.1 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布置方式 |
3.1.2 地下连续墙的理论计算 |
3.1.3 地下连续墙施工 |
3.2 竖向支撑体系 |
3.2.1 竖向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原则 |
3.2.2 立柱设计 |
3.2.3 立柱桩设计 |
3.2.4 立柱及立柱桩基调垂方法 |
3.3 沉降差异控制 |
3.3.1 基坑开挖对立柱桩竖向位移的影响 |
3.3.2 立柱桩沉降差异控制 |
3.4 节点构造设计 |
3.4.1 地下连续墙接头 |
3.4.2 地下连续墙与梁节点连接 |
3.4.3 墙与底板连接节点 |
3.4.4 中间支承柱与梁连接节点 |
第4章 廖创兴金融中心大厦逆作法施工研究 |
4.1 工程简介 |
4.2 研究内容 |
4.3 施工技术 |
4.3.1 降水设计 |
4.3.2 地下主体结构施工 |
4.3.3 节点设计 |
4.3.4 土方施工 |
4.3.5 施工特殊过程控制措施 |
4.3.6 格构柱受力转换及拆除措施 |
4.3.7 格构柱的拆除方案 |
4.3.8 大底板抗浮措施 |
4.4 施工现场监控量测 |
4.4.1 施工量测技术 |
4.4.2 逆作法施工监测 |
第5章 基坑稳定性研究 |
5.1 共同作用理论 |
5.1.1 地下连续墙整体稳定性 |
5.1.2 深基坑隆起稳定性(TU) |
5.2 施工工况及计算 |
5.2.1 设定基本工况 |
5.2.2 计算条件 |
5.2.3 监测点布置 |
5.3 各工况结果 |
5.3.1 逆作法施工中间支撑柱变形 |
5.3.2 地下连续墙变形 |
5.3.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天津国贸中心大厦带扶壁柱(垛)地连墙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带扶壁柱 (垛) 地连墙成槽工艺 |
3 加垛钢筋笼的加工工艺方案 |
4 加垛钢筋笼吊装工艺 |
5 加垛槽段灌注工艺 |
6 质量效果 |
7 监测结果 |
(1) 墙顶位移观测: |
(2) 墙体位移观测: |
(3) |
8 结语 |
四、天津国贸中心大厦带扶壁柱(垛)地连墙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轧三钢厂高线旋流池地下连续墙及顺施法施工工艺应用[J]. 宋广明,王志勇. 安徽建筑, 2014(04)
- [2]江苏检察院办案楼承重地连墙支护关键技术研究[D]. 郭宏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3]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技术研究[D]. 曹少卫.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
- [4]天津国贸中心大厦带扶壁柱(垛)地连墙施工技术[J]. 翟喜武,宋小军,田德利.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