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读什么

2000年读什么

一、2000年读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朱原谅[1](2021)在《理学读书思想历史演变及其对当前经典阅读推广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理学读书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对程颐、程颢、朱熹、王应麟、程端礼、陆世仪等人的读书思想进行分析,研究理学读书思想的演变过程;针对当前经典阅读推广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借鉴理学读书思想的宗旨和《小学》处理五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认为在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利用《小学》在大学新生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帮助目前在应试教育下的大学生解决"失小学之序"的缺憾,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并提出理学思想的阅读推广书目。

高子阳[2](2021)在《做“四库”型教研员——一位普通教师对教研员的期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学教研员肩负着提高当地学科教学质量的重任,一线教师对教研员有诸多期许。一是期待教研员带着教师读起来,促进教师用读书智慧实现当地教学的变革;二是期待教研员带着教师创作起来;三是期待教研员带着教师上好课,并建立"优课"资源库;四是期待教研员带着教师创编"题库",让教学评价更高效,解决师生负担重的问题。

高子阳[3](2020)在《“快乐读书吧”读教评初探》文中认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了400万字的阅读量(2001年实验版首次规定,2011年正式版继续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将其体现于教材之中了,即通过1-6年级12册教材"快乐读书吧"的形式倡导学生读44本书,这也是我国百年小学语文教材首次如此编入。我算了一下44本书版权页上的字数,44本书1082万字,真正的字数应该500万字左右,其量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六年读145万字,也超过9年400万字的阅读量。至2020年2月,统编教材编写组编写的44本书(加了简单的"阅读指导"),全部出齐。我自费买全,阅读之后,有以下想法:

贾兴元[4](2020)在《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和南一书局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是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血浓于水,传统文化正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该且必须要承担的历史重任。古诗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历来都被收录到中小学语文(国文)教材之中,并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素材而被广泛使用。所以,如何才能学好和利用好古诗文教材就成为我们都关心的问题,而这也就考验到我们语文教材的选编这一话题。也正是因为两岸都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和教学方面也有值得互相借鉴的地方。本文以大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和台湾“南一书局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从两套教材古诗文选编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而来探究台湾“南一书局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文选编方面存在的优势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文选编方面的不足。同时,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的不足面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者和教材使用者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除引言与文献综述之外还包括四个章节:在第一章中,对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选编《课纲》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将大陆201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文中简称为《课程标准》)和台湾之前长期使用的民国97年颁布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在语文教材选编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作以呈现;然后分别就大陆教育部2011年制定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文中简称为《课程标准》)和台湾现行的民国107年颁布的《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国民中小学暨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语文领域——国语文》(简称为《课程纲要》)在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方面的建议和要求进行分析;最后就两岸教材选编依据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与分析。第二章对“统编版”和“南一书局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目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对两套教材中古诗文编写目标、选文内容和选文形式进行比较。第三章对“统编版”和“南一书局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选篇编排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两套教材古诗文选文呈现方式和组元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古诗文编排方式的特点。第四章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文选编方面存的不足和“南一书局版”教材古诗文选编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并且就“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的编选优化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马维玉[5](2020)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立德树人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我们教育的育人目标,它贯穿在所有教育学科中。从语文教育看,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要完成语文素养的培育,而语文素养培育的中心和关键,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过去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向“素养本位”“存在本位”转变。导学案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知识水平,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方法,有利于引领学生从占有式学习向存在式学习的转变,也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对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成果的整理,不难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中导学案早已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但从总体看语文导学案的开发和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就目前来看,如何提高语文导学案的使用效果,尤其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如何在中学语文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得以落实,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对大理州XX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的现状调查情况,从四个方面对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导学案的开发与使用做专题研究。本研究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小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与教案和学案的区别、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发和使用导学案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概述。第二部分,以大理州XX高中近几年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的现状调查为基础,总结高中语文教学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以下研究提供论证基础。第三部分,基于当前XX高中语文教学中导学案使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高中语文导学案的开发和使用原则,以及导前、导中、导后三个语文导学案使用环节中的具体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四部分,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导学案开发和使用的原则和方法为依据,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任务角度出发,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设计一个规范的语文导学案,指导一个规范的语文导学案实施过程,这既是对以上理论研究的具体实践,也可以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设计和实施导学案教学提供参考。

曹静[6](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 ——以“农业”专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后文中将其简称为《课标》)的颁布,各中小学开始针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实践,我国的专家学者积极探索着如何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更好的体现出“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在这一过程中,专家学者发现“专题教学”能够带动课堂转型,将知识整体化,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以核心素养与教材作为出发点,明确不同等级考试的要求,注重知识整体建构,促进深度学习,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同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主掌握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各类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让新的教学理念得以施展。综合上述原因,考虑到近年“农业”知识考查日趋情景化、综合化,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研究高中地理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并以“农业”专题为例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使用文献研究法,确定了相关的概念及含义,总结了国内外核心素养与专题教学的研究现状,发现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地理人文专题教学研究较少,且缺乏专题教学的整体设计。第二,使用问卷调查法,以高中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关于核心素养与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的调查问卷,发现高二、高三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落实尚有不足,缺少知识整体建构及学情分析的理念,且可利用教学资源较少。第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根据发现的问题,以“农业”专题为例,进行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设计,即分析总结近年天津市合格性水平考试题、高考题考点,分析该专题在不同级别考试中对核心素养与知识的考查方向;确定专题纵向与横向教学目标;开发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的教学资源,明确专题基本知识;设计学习评价,获得教学反馈;以高二二轮复习为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实现了知识的整体建构,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学发生于真实情境,促使学习真实、主动地发生。通过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的研究,对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落实地理四大核心素养,推动学生“深度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以及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但本研究切入点较小,未立足于更高视角进行研究,由于时间问题,未在一线教学中实践。下一步通过后期的实践,研究内容仍然可以不断优化,也可以尝试在其他学科领域应用。

王誉[7](2020)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统编本教材为例》文中提出现代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历来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是最新全面投入使用的教材,其中选编的现代散文相较于过去的教材选编有了创新性的改革,研究统编本初中现代散文教材有利于教学工作者更好地使用该套教材。情境教学法是教学课堂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教学艺术,当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课堂上的应用仍存在不少常见的问题。本文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从情境教学法入手,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课堂上应用的策略,以期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了情境教学法与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相关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指:基于教材文本内容,利用相应的图画、角色扮演、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境,形象地再现文本内容所要表现的情感、故事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认作者情感经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特点是:创设真切生动的“形象”;熔铸“情”的力量;挖掘文本蕴含的“理”。现代散文教学的意义为:彰显现代散文个性情思,启迪学生思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思想情操;遵循语文教育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章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统编本初中现代散文教材选文中蕴含丰富的情境教学因素;应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落实统编本初中现代散文教材编写理念;现代散文教学的宗旨与情境教学法旨趣相同。第三章从理论走向了应用实践,首先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应用的常见问题为:情境的创设脱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佳;情境的创设偏离学生的认知经验,学生被动融入情境;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脱离现代散文文本内容。其次概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情感真挚,切忌形式化;联系生活,引发共鸣;学生主体,启发引导;契合文本,紧扣目标。最后总结了以下几种具体的实施策略: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语表行为,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在现代散文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创设情境;教师还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借助情境教学法将学生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

孙俊杰[8](2020)在《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研究(1949-1966)》文中认为科技信息交流工作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信息工作基础薄弱,科技信息交流活动效率低下。随着党和政府对该问题的重视,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艰难探索,逐渐走上了有序发展的轨道,并在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新中国初期(1949—1966)的科技信息交流工作为研究对象,以中苏关系破裂为时间节点,将新中国初期的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以期给我国当前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除绪论、结语外,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初步开展(1949—1960)。面对贫弱的科技信息工作基础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新中国制定了相应的科技信息交流政策制度,逐步成立了专门的科技信息交流机构,并开展了对内对外的科技信息交流活动,初步建立起来了国家科技信息交流工作体系。第二部分为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调整与探索(1960—1966)。随着中苏关系的完全破裂和国家科技战略方向的调整,我国制订了新的科技信息交流工作方针政策,调整和优化科技信息交流机构体系,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渠道和活动内容,我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体系得到了有效地优化和完善。第三部分为新中国初期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特征和启示。新中国初期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具有以吸收国外科技信息为主、以重工业科技信息交流为中心及以正式交流渠道为主的时代特征,其发展历程也为我国当前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在政策制定、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启示。

王英华[9](2020)在《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卷作文命题研究》文中指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就被赋予极高的分值与比重,占语文总分的40%,占据着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可以说高考作文命题质量和高考作文分数事关考生命运,高考作文命题也一直备受社会热议和教育界关注。本文将对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梳理基础上,进行“考”“教”“写”一体化、系统化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高考作文的发展历程,把握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高考作文命题提供多角度的研究视角,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以高考作文命题演变历程为切入点,在回顾分析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基础上,将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作文命题划分为:高考恢复期(1977年-1979年)、高考变革期(1980年-1989年)、高考调整期(1990年-1998年)、课改实验期(1999年-2005年)、课改调整期(2006年—2014年)、课改深化期(2015年—2019年)六个阶段,并系统梳理总结各阶段高考作文命题突出特点。本文紧扣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命题形式、文体要求对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进行纵向、系统分析,并站在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理论前沿,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推断预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大胆探索,尝试构建“考”“教”互促、良性互动的体系。

徐雁平[10](2019)在《新学书籍的涌入与“脑界不能复闭”——孙宝瑄《忘山庐日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记载了他在光绪晚期大量阅读西学书籍的经历,从中可以看到孙氏逐渐接受西方婚育学及生理学的过程,其阅读目的在于探求强种、强国之道;日记还反映了孙宝瑄等人在接受西学思想的同时,也从传统的"异端"如颜李之学中寻找精神资源。西学书籍带来了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更替,以及"脑界"的逐渐打开,传统学问的框架被拆解、重构。孙宝瑄等人有关理想政体、国计民生的诸多思考,处处体现了西学书籍的影响。与晚清其他知识分子相比,孙宝瑄对西学书籍的阅读量更大、范围更广,他是在新学涌入、新词汇引进的大潮中学会使用新词汇、新概念思考的代表人物,由此可以管窥19、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二、2000年读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读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理学读书思想历史演变及其对当前经典阅读推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理学读书思想的历史演变
    1.1 从二程《论》《孟》到朱熹《四书》读书内容和次序的转变
    1.2 从王应麟、程端礼到集大成的陆世仪
        1.2.1 王应麟《三字经》对理学读书思想的继承
        1.2.2 程端礼对理学读书思想中蒙学内容与实用性的变革
        1.2.3 陆世仪对理学读书思想中读书年龄、次序、内容的规定
2 理学读书思想对经典阅读推广的启示
3 结论

(2)做“四库”型教研员——一位普通教师对教研员的期待(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一个本地区师生的“读库”
二、用本地区教师的作品建立教师喜欢的“创库”
三、用本地教师的“优课”创建高水平的“课库”
四、建立本地区师生喜欢的“评库”

(3)“快乐读书吧”读教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无论如何师生得共读一遍
二、以什么样的思想、方法来教学44本书呢
三、儿童喜欢的“快乐读书吧”评测

(4)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和南一书局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初中语文教材
        (二)统编版
        (三)南一书局版
        (四)古诗文
        (五)选编
    三、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选编课纲比较
    第一节 大陆《标准》对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的要求
        一、建国以来大陆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情况
        二、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稿)》古诗文编写建议
    第二节 台湾《纲要》对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建议
        一、《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古诗文编写建议
        二、《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语文领域)》古诗文编写建议
    第三节 两岸教材古诗文选编依据的比较与分析
        一、两岸教材古诗文选编依据的共性
        二、两岸教材选编依据的个性
第二章 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比较
    第一节 两岸初中语文(国文)教材古诗文编写目标比较
        一、大陆“统编版”语文教材古诗文编写目标
        二、台湾“南一书局版”国文教材古诗文编写目标
        三、两岸教材古诗文编写目标的异同
    第二节 两岸初中语文(国文)教材古诗文篇目内容比较
        一、两岸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统计
        二、选文作者比较
        三、选文题材比较
        四、助读系统比较
    第三节 两岸初中语文(国文)教材古诗文形式比较
        一、选文篇数比较
        二、选文时代比较
        三、选文体裁比较
第三章 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篇编排方式比较
    第一节 选文呈现方式的比较
        一、选文整体排版比较
        二、选文插图配置比较
    第二节 选文组元方式比较
        一、统编版教材——单元主题型
        二、南一书局版——文白混编型
    第三节 单篇课文编排方式比较
第四章 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对两岸教材古诗文选编的思考
        一、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的思考
        二、对“南一书局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的思考
    第二节 对大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的建议
        一、调整各个朝代古诗文比重
        二、平衡部分诗词作家古诗文数量
        三、适当调整古诗文作品主题
        四、继续完善教材助读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2.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
        3.打造高效课堂的需要
        4.存在式学习方式的另一种载体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1.研究意义
        2.研究目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访谈法
        (3)问卷调查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导学案的内涵研究
        2.导学案的编写研究
        3.导学案的设计展示
        4.导学案的实践运用
    (五)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六)相关概念界定
        1.语文核心素养
        2.语文导学案
        3.占有式学习
        4.存在式学习
二、导学案概述
    (一)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形成及使用
        1.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形成
        2.导学案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导学案与学案、教案的区别
    (三)开发与使用导学案的学理依据
        1.启发式教学理论
        2.自主学习理论
        3.最近发展区理论
        4.教学最优化理论
    (四)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发和使用导学案教学方法的意义
三、大理州XX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状况审视
    (一)XX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情况
        1.学校概况
        2.导学案的开发与使用
        3.导学案的使用流程
    (二)XX高中师生对语文教学中导学案及其使用的认识
        1.学生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问卷设计
        (4)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5)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教师访谈情况
        (1)访谈目的
        (2)访谈对象
        (3)访谈结果分析
    (三)对XX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的评价
        1.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现状中的成功经验
        2.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四、高中语文导学案的开发原则与使用方法探究
    (一)高中语文导学案的开发原则
        1.以“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为最高统摄
        2.扎实推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3.注重言语生命意识的牧养
    (二)高中语文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1.导前
        (1)明确学习目标:以新课标为指导
        (2)明确学生立场:以素养本位为方向
        (3)明确导写功能:转变教师角色
        2.导中
        (1)导字当头:践行“导学案”教学法
        (2)导中关注:使用过程最优化
        (3)导中对话:民主氛围的营造
        (4)导中评价:调控“教”与“学”
        (5)导中学习:从表面走向深度
        3.导后
        (1)导后评价:追踪反馈
        (2)导后反思:提前预设
        (3)导后更新:与时俱进
五、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案例设计
    (一)《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设计开发案例
    (二)《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实施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1.专着
    2.学位论文
    3.期刊文章
    4.报纸文章
    5.其他
附录
    附录一 高中语文导学案使用状况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高中语文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状况访谈提纲(教师)
致谢

(6)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 ——以“农业”专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 问卷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对象
    3.2 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4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业”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
    4.1 分析“农业”专题教学与考查内容
    4.2 编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4.3 开发“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资源,明确专题基本知识
    4.4 整合各类考题,进行教学评价
    4.5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业”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教学设计及分析
    4.6 进行师生反馈,总结专题教学整体建构效果
5 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统编本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情境教学法与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相关问题概述
    第一节 情境教学法相关理论概述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二、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三、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第二节 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相关问题概述
        一、初中现代散文的概念及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散文的分布情况
        二、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目标、要求
第二章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现代散文教材选文中蕴含丰富的情境教学因素
        一、“美”蕴其中
        二、“情”为枢纽
        三、“真”为源泉
    第二节 应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落实统编本初中现代散文教材编写理念
        一、立德树人,以德立学
        二、展现教材魅力,顺应学生发展
        三、彰显人文主题,落实语文素养
    第三节 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宗旨与情境教学法旨趣相同
        一、启迪学生思考
        二、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三章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应用的常见问题
        一、情境的创设脱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佳
        二、情境的创设偏离学生的认知经验,学生被动融入情境
        三、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脱离现代散文文本内容
    第二节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情感真挚,切忌形式化
        二、联系生活,引发共鸣
        三、学生主体,启发引导
        四、契合文本,紧扣目标
    第三节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二、媒体辅助,创新课堂
        三、利用语言活动,创设多彩情境
        四、切合学生实际,融入未来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主要的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初步开展(1949—1960)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开展的背景
        一、新中国科技信息工作基础薄弱
        二、国际科技信息交流环境复杂
    第二节 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初步探索
        一、相关科技信息政策制度制订
        二、科技信息交流机构成立
        三、科技信息交流流动开展
第二章 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调整探索(1960-1966)
    第一节 我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形势新变化
        一、国内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背景
        二、国际科技信息交流工作新形势
    第二节 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艰难调整
        一、新的科技信息交流方针政策提出
        二、科技信息交流机构调整
        三、科技信息交流活动深入开展
第三章 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特征和启示(1949-1966)
    第一节 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特征分析
        一、吸收国外科技信息为主
        二、以重工业科技信息交流为中心
        三、以正式交流渠道为主
    第二节 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的启示
        一、重视政府政策的科学性和导向性
        二、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注重科技信息人才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9)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卷作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创新之处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内高考作文命题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高考作文命题对比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77~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回顾
    一 高考恢复期的作文命题,突出政治导向色彩(1977—1979年)
    二 高考变革期的作文命题,关注社会人生(1980—1989年)
    三 高考调整期的作文命题,注重道德评价(1990—1998年)
    四 课改实验期的作文命题,人本命题显现(1999—2005年)
    五 课改反思期的高考作文命题,更加关注现实生活(2006—2014年)
    六 课改深化期的高考作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2015—2019年)
第二章 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分析
    一 高考作文命题内容特点及分析
        (一)命题内容从政治挂帅、社会热点、道德评说,逐步聚焦人文思考。
        (二)命题一直在谋求“窄”与“宽”的动态平衡
        (三)命题内容由“限制”走向“开放”
        (四)命题要求由表象化日趋具象化
    二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特点及分析
        (一)高考作文命题类型演变及特点
        (二)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特点及规律
    三 高考作文命题文体特点及分析
        (一)限定文体
        (二)文体不限
        (三)文体自选
        (四)确定文体
        (五)明确文体
第三章 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分析
    一 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内容趋势及分析
        (一)直面现实,关注社会热点
        (二)独抒心灵,注重生活体验
        (三)富含哲理,注重理性思辨
    二 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趋势及分析
        (一)重视任务驱动型作文
        (二)关注命题作文
    三 全国卷高考作文文体倾向及分析
        (一)注重文体特征已成共识
        (二)应用文体写作不容忽视
        (三)评述类文体命题或成热点
第四章 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 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一)以“考”促“教”,发挥命题的导向作用
        (二)以“考”促“学”,发挥命题的激励作用
        (三)以“教”促“写”,发挥课堂的引领作用
    二 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改进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二)改进高中作文训练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2000年读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理学读书思想历史演变及其对当前经典阅读推广的启示[J]. 朱原谅. 图书馆杂志, 2021(10)
  • [2]做“四库”型教研员——一位普通教师对教研员的期待[J]. 高子阳. 中国教师, 2021(03)
  • [3]“快乐读书吧”读教评初探[J]. 高子阳.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20(Z2)
  • [4]大陆和台湾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和南一书局版为例[D]. 贾兴元.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导学案开发与使用研究[D]. 马维玉. 大理大学, 2020(06)
  • [6]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专题教学的整体建构 ——以“农业”专题为例[D]. 曹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统编本教材为例[D]. 王誉. 扬州大学, 2020(02)
  • [8]新中国科技信息交流工作研究(1949-1966)[D]. 孙俊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卷作文命题研究[D]. 王英华.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新学书籍的涌入与“脑界不能复闭”——孙宝瑄《忘山庐日记》研究[J]. 徐雁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标签:;  ;  ;  ;  

2000年读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