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图书馆实现交互式咨询的障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温芳芳,冯玲玲,王春迎,曹芬芳,李斯,魏银珍[1](2021)在《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数据可视化服务实践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对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可视化服务进行调查,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采用网络调研法与主题内容分析法,分析总结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数据可视化服务的实践及其特点。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科学数据建设为契机,设计数据可视化服务框架体系;丰富数据可视化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工具与学习资源;整合图书馆内外部师资,开展数据可视化用户咨询服务;加强用户培训,将数据可视化纳入信息素养课程;举办比赛推动多方广泛参与,搭建跨学科的合作交流平台。
钟欢[2](2021)在《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图书情报新需求交织在一起,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学科服务平台的与时俱进问题:传统型学科服务平台到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的进阶。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作为传统型学科服务平台的2.0模式,对于缓解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严峻现状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立足学科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剖析高校内用户对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的需求,期望通过设计构建契合需求的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和智慧学科服务功能,来探索平台由传统向智慧转型的可行思路。本文按照平台现状、用户需求、核心架构、核心模块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通过网络调研发现42所“双一流”高校中图书馆官网已建有学科服务平台的高校有18所,但现有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尚不成熟,仍存在学科服务平台目标定位和服务体系不清晰、服务内容较为传统、维护更新机制缺位、智慧化程度低等问题。其次,通过访谈和扎根理论研究分析方法总结出用户具有信息查询和预约需求、资源获取需求、反馈管理需求、信息推送需求、虚拟服务需求、指导辅助需求、素养提升和教育需求、社交互动需求、空间服务需求、决策服务需求、针对性需求等11个方面的需求,继而依据KANO模型将各方面需求划分为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三个层次。再次,基于前期现状调查和需求调研展开平台设计,构建了包含用户交互层、智慧服务层、信息处理层、技术支持层、数据资源层五个层面的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描述了各层设计思路和理念;设计了兼具数据采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智能标签系统、行为预测系统、服务应用系统、数据交换系统的的业务处理流程结构;提出了以数据感知与监控、数据采集与计算、智能分析与处理、服务智能化为诉求的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架构。最后,文章设计了用户服务管理、学科资源服务、学科知识服务、学科空间服务、学科产品服务、特色专项服务等六大服务模块,及各个模块下的具体服务功能,以精准对接用户对于平台的多类型需求。面临多重挑战与考验,学科服务平台向智慧型进阶已成必然。本研究设计的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核心架构和服务模块,将有助于丰富当前关于学科服务平台的研究体系,亦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研究和实践提供新思路。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3](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冯银花[4](2020)在《VR助力图书馆数字资源传播实现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加速数字资源的交流与传播,探讨了VR在图书馆数字资源传播中的应用。"VR+数字资源"实现途径有VR数字资源导航、VR数字资源宣传、VR数字资源检索和VR数字资源参考咨询。"VR+数字资源"打破了时空限制传播知识,能够挖掘人的潜能,提高数字资源经费分配效益,缩小知识势差,加快图书馆转型,巩固数字资源版权。最后提出了VR数字资源的应用对策:加快VR硬件开发以提升VR技术环境,统一交互方式建立完善VR行业标准,降低VR成本提高资金回收效益。
王铎[5](2020)在《虚拟现实环境下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虚拟现实设备为代表的新一代人机交互系统具有以人为本、多模式、智能化等特点。随着数字媒介不断丰富,富媒体正在成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带给读者的感知性,可以让读者通过肢体、声音与虚拟场景中的阅读内容进行互动,体验到的不同于平面阅读的三维立体的全新阅读模式。虚拟现实阅读当前的目标和挑战仍然是如何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然而对用户在虚拟现实体验中的行为和动机的特征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探索。由于用户在虚拟环境中处理信息的行为和方式不同,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深入了解虚拟现实阅读用户的交互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交互效果的评价有助于功能的设计和开发针对不同类型用户有所侧重满足更广泛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产品推广和市场影响方面可以细分用户群体制定更好的销售策略和产品推荐,对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交互行为理论体系构建也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虚拟现实用户交互和阅读用户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6个部分:第2章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梳理,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从人机交互过程的视角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机理进行分析,形成了5个要素、3个层次、2重环境的用户交互过程机理模型,构成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框架;第4章通过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第5章通过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扩展并结合信息度和交互度构建影响因素模型,使用结构方程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第6章从用户交互行为过程出发通过5个维度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效果进行全面地评价和分析;第7章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服务创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各章研究的虚拟内容如下:第2章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以及展开研究所必要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首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与特征、虚拟现实阅读体验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人机交互的相关概念以及虚拟现实用户交互行为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介绍。最后,对虚拟现实用户交互行为的相关理论,具体包括人机交互过程理论、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理性行为理论以及视觉感知理论等,从而为本研究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具体研究和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以人机交互过程理论为基础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的基本要素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将虚拟现实阅读中用户的人机交互过程解构为:交互主体、交互系统、交互功能、交互内容、交互界面5个要素;用户感知层、交互系统层以及交互行为层3个层次;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2个用户交互环境;并且构建了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动机以及机理系统模型。通过系统地分析用户交互行为所涉及的相关要素、环境以及过程,为后续具体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和理论支撑。第4章使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在量化分析阶段通过实验获取了71位受试者在虚拟现实阅读体验中的交互次数、交互成功率、虚拟环境探索和阅读体验时长四个维度的交互行为数据,然后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用户划分为虚拟探索型、交互体验型和传统阅读型三类,并对用户交互行为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其中虚拟探索型用户体验时长最长且频繁地进行观察和探索虚拟环境,交互体验型用户普遍使用交互功能次数最多并且成功率相对更高,而传统阅读型用户则体验时长最短并且交互成功率最低。在质性研究阶段,通过对14位不同用户类型的受试者在阅读交互体验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进行深度访谈,探究用户交互行为的主观动机以及影响用户交互行为的潜在因素。这一结果对用户交互行为的理解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升用户交互体验的设计和市场推广的研究有很强的借鉴价值。第5章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视觉感知理论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首先通过结合本研究第3章所得到的两个关键的用户感知层要素,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合理地扩展,构建了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然后通过实验和问卷获取了296位受试者在虚拟现实阅读体验中的影响因素数据,并将数据导入Amos 24.0对结构方程模型及假设进行检验。根据数据结果显示,感知信息度是影响感知有用性重要因素,感知交互度对感知娱乐度影响最大,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度又是影响使用态度和交互意愿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多群组分析研究了不同用户性别对于本章所构建的影响因素模型起到的调节作用。数据结果发现女性用户在感知交互度对易用性和娱乐度的影响更显着,且女性用户更关注VR阅读的效用,而男性用户更倾向与VR阅读为其带来的愉悦感。这一结果也为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第6章在现有虚拟现实体验及信息系统服务的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阅读的特点对虚拟现实阅读人机交互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首先人机交互过程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交互主体、交互系统、交互功能、交互内容、交互界面5个维度和20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和修正。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VIVEPAPER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交互系统是VR用户最受关注的指标,交互内容和交互界面在VR用户交互式阅读体验中给用户带来的影响是相对其它一级指标而言影响最弱,因而VR设计开发商应该更为关注VR交互系统的设计;二级指标数据结果表明,交互可靠性是用户最为关注的性能指标,用户对交互功能和系统本身的关注度要高于VR提供的阅读内容。第7章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首先指出了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创新服务策略的重要性,然后针对虚拟现实阅读人机交互过程三个层次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服务策略。从人机交互行为层的角度提出了用户交互体验服务策略,从人机交互感知层的角度提出了用户信息素养引导策略,从人机交互系统层的角度提出了人机交互系统服务策略,最后从用户交互行为过程角度结合虚拟现实阅读体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了虚拟现实阅读产品创新的服务策略。本研究的成果对深入了解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提升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体验和交互效果以及虚拟现实阅读应用的普及和推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层面本研究为虚拟现实阅读的用户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虚拟现实阅读平台建设和系统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层面,本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虚拟现实阅读交互体验和交互功能的优化,为虚拟现实阅读交互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虚拟现实阅读体验的内容创新提供对策和建议,并为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和用户虚拟现实素养的提高提供引导。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继续深入探究不同交互方式对虚拟现实阅读用户的交互行为和感知产生的影响,以及用户在不同信息类型的时间分布特征与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的关系,还包括用户信息素养和虚拟现实素养对用户信息获取效果的影响。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陈慧香[7](2018)在《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精准服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传统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用户画像是建立在用户数据上的用户模型,能够形象、准确地勾画出图书馆用户属性、用户行为、用户兴趣、用户能力等模型,实现图书馆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用户兴趣推荐、用户行为预测等精准服务,从而满足用户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图书馆领域用户画像、其他领域用户画像、国内外图书馆领域精准服务的研究综述,借鉴已有的用户画像模型,结合图书馆的服务情况,构建了图书馆用户画像模型,并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进行应用探究。文章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理论研究,主要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综述,总结了用户画像相关的基础理论,为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后半部分为实证研究,构建了图书馆用户画像模型,并进行实例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用户画像和精准服务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用户画像作为实现精准服务的描述工具之一,将其应用与图书馆领域,重新审视图书馆的服务系统,实现精准服务,是图书馆领域新的研究点。第二章基础理论与相关概述,介绍了相关基础理论、用户画像模型、精准服务模式。用户画像标签是用户画像的核心,通常可以分为基本属性标签、社会属性标签、用户行为标签、用户兴趣标签、用户能力标签等多种类别。精准服务的基本模式有触发模式、提供模式等,常见的触发模式有三种,分别是主动式、交互式和定制式。常见的信息提供模式有按需搜索、智能推送、关联查询、个性化推荐等多种。第三章是现状调查,选取了我国七大地理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和少数民族图书馆五类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问这些图书馆的官网和微信来了解它们精准服务的现状。第四章模型构建部分,借鉴其它领域已有的用户画像模型,结合图书馆的服务情况,构建了包括资源层、数据层、存储层、处理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图书馆用户画像模型框架图,并详细分析了层与层间的联系以及每个结构层中涉及的内容,构建了图书馆个人用户画像和群体用户画像。第五章应用探究部分,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借助python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展示,从相似用户推荐、用户兴趣推荐、用户行为预测等方面实现了图书馆精准服务。在此基础上,文章也进一步提出了五点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建议。第六章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文章的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S.Adams Becker,M.Cummins,A.Davis,A.Freeman,C.Giesinger Hall,V.Ananthanarayanan,K.Langley,N.Wolfson,赵艳,魏蕊,高春玲,王丹丹,杨志刚[8](2018)在《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文中认为[目的 /意义]探讨关键趋势、重要挑战和技术发展对图书馆的学习、创新探索及信息管理的战略、业务和服务方面产生的影响,为图书馆员、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工作人员、政策制定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技术规划指南。[方法/过程]由来自5大洲14个国家的教育和技术专家组成专家组,通过系统查阅与新技术有关的相关文献、讨论其应用、头脑风暴聚焦报告的核心内容,最后基于改良的德尔菲法最终确定纳入报告的内容。[结果/结论]提出6项关键趋势、6项重要挑战以及6项技术的重要发展,主要包括:图书馆仍然是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守门人,将新媒体和技术纳入战略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图书馆必须适应与紧跟数据存储和发布,学术记录与出版物的格式的发展演变,开放获取是图书馆应对财政拮据问题的一个潜在解决办法,图书馆必须平衡其作为独立学习和合作场所的空间职能,数字学术技术支持图书馆界研究领域不断演变,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将扩大图书馆服务的效用和边界,等。
李昆[9](2016)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媒体对图书馆学科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国内各大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部门纷纷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社交媒体账号等新媒体平台,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科服务。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环境和学科信息需求变得复杂多样,用户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要求、服务方式和方法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不再满足简单的文献服务,越来越倾向于基于专业知识或知识解决方案的服务,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因受到学科馆员能力和精力的限制,用户信息环境日益复杂与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复杂多元化,单一的学科馆员因胜任力偏低,学科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满足学科用户的需求。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主导形式正经历着学科馆员单一服务向团队服务方式转变的过程。新媒体为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使得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共享变得更加便捷、成本更加低廉。高校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平台能够即时快捷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交流,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效率和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科服务团队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知识服务成为当前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研究热点。知识生态理论是研究人、知识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可以为新媒体环境下学科服务团队知识的组织、共享技术和知识共享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因此,本文借鉴知识生态理论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机理、影响因素、探索知识共享的模式,提出一种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方法,并针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现状和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和创新:首先,本文基于知识生态理论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机理模型,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和特点,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知识生态系统,对知识共享知识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要素知识、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同时也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知识生态链,知识生态链的形成和知识流转情况。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的类型分为星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Y型拓扑结构和网状拓扑结构四种结构形式。借助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分析了知识共享过程的每个阶段。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动力主要是以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和知识固有属性刺激影响的外部动力和以知识共享主体和学科服务团队的需求驱动的内部动力,受到两种动力的共同作用。本部分的研究奠定了全文理论研究的整体框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知识生态系统角度,借鉴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对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影响因素分为知识、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及知识共享网络结构五个方面,共设计提出了16项影响因素。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了276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17.0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并对每一类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的可及性、时效性、丰富性、知识质量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意向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主体的利他主义、自我效能以及互惠对知识共享意向产生正向影响。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内外部环境中的信任环境、团队文化氛围、激励制度都对知识共享主体的意向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技术的易用性、可靠性以及新媒体平台流畅性对知识共享行为直接存在正向影响。图书馆学科团队知识共享形成的知识共享网络中的知识共享主体在网络中的位置、知识共享网络的稳定性都与知识共享主体的意向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主体之间的网络距离对知识共享意向产生负向的影响。第三,对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模式进行分析。结合知识生态理论,依据新媒体的类型和功能特点以及知识共享主体发挥的作用,将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模式分为资源推送式、任务驱动式、即时交互式、流媒体直播式四种类型。分别选取每种模式的典型新媒体应用,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使用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借助知识生态理论,从知识、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四个方面分析各类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和作用,并针对四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第四,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方法,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选取评价指标,结合知识生态理论将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分为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过程、团队和图书馆组织四个维度,选取了25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绩效的评价,并选取吉林省某大学理工科学科服务团队作为应用评价对象,验证本研究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开展学科服务知识共享的困境,分别从知识、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环境、知识共享技术和知识共享网络结构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这些研究结论的得出,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共享和知识生态的理论研究,更是为高校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开展学科服务知识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效率和水平,对于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的学科服务水平和质量都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意义。
兰国帅[10](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二、数字图书馆实现交互式咨询的障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图书馆实现交互式咨询的障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数据可视化服务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3 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可视化服务特点 |
3.1 确定数据可视化指南,指导服务与学习 |
3.2 建设可视化物理空间,提供多样化工具 |
(1)建设可视化物理空间,促进创新与合作 |
(2)提供数据可视化工具,增强交互式呈现 |
3.3 成立可视化专业团队,开展全方位咨询服务 |
3.4 推动数据可视化工作坊,提升知识与技能 |
3.5 举办可视化竞赛与论坛,推动用户参与和合作 |
4 思考 |
4.1 利用科学数据建设契机,设计数据可视化服务框架体系 |
4.2 丰富数据可视化的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工具与学习资源 |
4.3 整合图书馆内外部师资,开展数据可视化用户咨询服务 |
4.4 加强数据可视化的培训,将数据可视化纳入信息素养课程 |
4.5 举办竞赛推动用户广泛参与,搭建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平台 |
(2)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学科服务 |
2.1.2 学科服务平台 |
2.1.3 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驱动理论 |
2.2.2 协同理论 |
第3章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结果 |
3.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分析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系统分析 |
4.1 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开发的意义 |
4.1.1 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
4.1.2 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是创新和完善学科服务体系的可行之路 |
4.1.3 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是智能时代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
4.2 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分析 |
4.2.1 用户需求获取 |
4.2.2 用户需求结果与分析 |
4.3 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开发的总体原则 |
4.3.1 自由开放、科学规范 |
4.3.2 交互泛在、运作智能 |
4.3.3 内容精准、服务赋能 |
4.3.4 集成生态、持续发展 |
第5章 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 |
5.1 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5.1.1 数据资源层 |
5.1.2 技术支持层 |
5.1.3 信息处理层 |
5.1.4 智慧服务层 |
5.1.5 用户交互层 |
5.2 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业务处理流程结构设计 |
5.2.1 数据采集模块 |
5.2.2 需求分析模块 |
5.2.3 智能标签模块 |
5.2.4 行为预测模块 |
5.2.5 服务应用模块 |
5.2.6 数据交换模块 |
5.3 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架构设计 |
第6章 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的核心服务模块设计 |
6.1 用户服务管理 |
6.1.1 资源监控与管理 |
6.1.2 服务发现与管理 |
6.1.3 平台伦理规约 |
6.2 学科资源服务 |
6.2.1 资源智能检索 |
6.2.2 资源智能推送 |
6.2.3 资源共享进化 |
6.3 学科知识服务 |
6.3.1 指导与辅助 |
6.3.2 伙伴精准匹配 |
6.3.3 智慧素养教育 |
6.4 学科空间服务 |
6.4.1 学科研讨空间 |
6.4.2 教育虚拟空间 |
6.4.3 虚拟仿真空间 |
6.5 学科产品服务 |
6.5.1 咨询类决策产品 |
6.5.2 情报类发展产品 |
6.5.3 工具类应用产品 |
6.6 特色专项服务 |
6.6.1 智慧发现 |
6.6.2 智慧获取 |
6.6.3 智慧共享 |
6.6.4 智慧创造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
(一)史前医学时期 |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
一、心脏主题展 |
二、大脑主题展 |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与致谢 |
附件 |
(4)VR助力图书馆数字资源传播实现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VR技术 |
2“VR+数字资源”的实现途径 |
2.1“VR+数字资源”导航 |
2.2“VR+数字资源”宣传 |
2.3“VR+数字资源”检索 |
2.3.1 VR与可视化知识图谱结合 |
2.3.2 VR与资源内容结合 |
2.3.3 VR互动式检索 |
2.4“VR+数字资源”参考咨询 |
3“VR+数字资源”的价值 |
3.1 打破时空界限传播知识 |
3.2 挖掘人的潜能 |
3.3 提高数字资源经费分配效益 |
3.4 缩小知识势差 |
3.5 加快图书馆转型 |
3.6 巩固数字资源版权 |
4“VR+数字资源”的应用对策 |
4.1 加速VR技术环境升级,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
4.2 完善VR行业标准,统一交互系统 |
4.3 降低VR制作成本,提高资金回收效率 |
5 结语 |
(5)虚拟现实环境下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虚拟现实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2 用户交互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3 阅读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虚拟现实阅读的相关概念 |
2.1.1 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及特征 |
2.1.2 虚拟现实阅读的内涵 |
2.1.3 虚拟现实阅读的特征 |
2.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相关概念及特征 |
2.2.1 人机交互的内涵 |
2.2.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内涵 |
2.2.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的特征 |
2.3 虚拟现实用户交互行为的相关理论 |
2.3.1 人机交互过程理论 |
2.3.2 活动理论 |
2.3.3 分布式认知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3.5 视觉感知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机理分析 |
3.1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体验的组成要素 |
3.1.1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主体要素 |
3.1.2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系统要素 |
3.1.3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功能要素 |
3.1.4 虚拟现实阅读信息内容要素 |
3.1.5 虚拟现实阅读交互界面要素 |
3.1.6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要素模型 |
3.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环境 |
3.2.1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的虚拟环境 |
3.2.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的现实环境 |
3.2.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环境结构模型 |
3.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分析 |
3.3.1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过程的感知层 |
3.3.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过程的系统层 |
3.3.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过程的行为层 |
3.4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人机交互行为动机 |
3.4.1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信息需求 |
3.4.2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需求 |
3.5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过程机理系统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特征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虚拟现实阅读体验中的用户交互行为 |
4.2.1 虚拟现实阅读中的用户交互 |
4.2.2 虚拟环境的体验和探索 |
4.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4.3.1 混合研究方法 |
4.3.2 前测 |
4.3.3 受试者 |
4.3.4 实验素材与设备 |
4.3.5 实验过程 |
4.4 用户交互行为特征的量化分析 |
4.4.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4.2 用户交互行为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3 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分析 |
4.4.4 不同类型用户交互行为特征的差异化分析 |
4.5 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分析 |
4.5.1 访谈对象的选取 |
4.5.2 访谈过程与资料整理 |
4.5.3 编码过程与结果 |
4.5.4 用户交互行为特征分析 |
4.6 讨论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虚拟现实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及概念模型 |
5.2.1 技术接受模型 |
5.2.2 感知信息度和感知交互度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
5.2.3 用户交互意愿的影响因素 |
5.2.4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
5.3 研究设计 |
5.3.1 实验设计 |
5.3.2 问卷设计 |
5.3.3 实验过程与数据收集 |
5.4 数据结果 |
5.4.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2 模型与假设检验 |
5.4.3 基于性别的多群组分析 |
5.4.4 基于交互方式的多群组分析 |
5.5 讨论分析 |
5.5.1 感知信息度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2 感知交互度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3 感知愉悦度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4 感知有用性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5 感知易用性对用户交互的影响 |
5.5.6 用户性别的调节作用 |
5.5.7 不同交互方式的调节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效果评价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评价指标构建 |
6.2.1 评价指标构建的理论依据 |
6.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3 问卷设计与前测 |
6.2.4 正式测量与评价指标构建 |
6.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6.3.1 构建评价层次模型 |
6.3.2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6.3.3 指标权重与一致性检验 |
6.3.4 基于FEC的综合评价 |
6.4 验证分析 |
6.4.1 实验设计与数据获取 |
6.4.2 评价过程与结果 |
6.4.3 评价结果讨论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的创新服务策略 |
7.1 创新服务策略问题的提出 |
7.2 虚拟现实阅读人机交互系统的服务策略 |
7.3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交互体验的服务策略 |
7.4 虚拟现实阅读用户的信息素养引导策略 |
7.5 虚拟现实阅读产品创新的服务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精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用户画像研究综述 |
1.2.3 图书馆精准服务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五要素”理论 |
2.1.2 图书馆学五定律 |
2.2 用户画像模型 |
2.2.1 标签分类 |
2.2.2 模型架构 |
2.2.3 构建工具 |
2.2.4 相关算法 |
2.3 精准服务模式 |
2.3.1 触发模式 |
2.3.2 信息提供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图书馆精准服务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2 调查分析 |
3.2.1 公共图书馆精准服务调查分析 |
3.2.2 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调查分析 |
3.2.3 其他图书馆精准服务调查分析 |
3.3 调查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书馆用户画像的模型构建 |
4.1 模型架构 |
4.1.1 资源层 |
4.1.2 数据层 |
4.1.3 存储层 |
4.1.4 处理层 |
4.1.5 模型层 |
4.1.6 应用层 |
4.2 图书馆用户画像模型 |
4.2.1 个体用户画像模型 |
4.2.2 群体用户画像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书馆用户画像精准服务的应用 |
5.1 数据来源 |
5.2 应用工具 |
5.3 图书馆用户画像实例 |
5.3.1 个体用户画像 |
5.3.2 群体用户画像 |
5.4 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实现 |
5.4.1 相似用户推荐 |
5.4.2 用户兴趣推荐 |
5.4.3 用户行为预测 |
5.5 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建议 |
5.5.1 持续优化用户画像 |
5.5.2 拓展精准服务形式 |
5.5.3 注重用户隐私保护 |
5.5.4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
5.5.5 建立服务评估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南京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部分后台数据 |
附录B 硕士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8)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介绍 |
3 驱动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技术应用的关键趋势 |
3.1 概述 |
3.1.1 长期趋势:未来5年及以上驱动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技术应用的趋势 |
3.1.2中期趋势:未来3-5年驱动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技术应用的趋势 |
3.1.3短期趋势:未来1-2年驱动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技术应用的趋势 |
3.2 长期趋势 |
3.2.1 跨机构合作 |
3.2.1. 1 概述 |
3.2.1.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3.2.1. 3 推荐阅读 |
3.2.2 学术记录的发展本质 |
3.2.2. 1 概述 |
3.2.2.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3.2.2. 3 推荐阅读 |
3.3 中期趋势 |
3.3.1 用户即创造者 |
3.3.1. 1 概述 |
3.3.1.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3.3.1. 3 推荐阅读 |
3.3.2 反思图书馆空间 |
3.3.2. 1 概述 |
3.3.2.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3.3.2. 3 推荐阅读 |
3.4 短期趋势 |
3.4.1 科学数据管理 |
3.4.1. 1 概述 |
3.4.1.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3.4.1. 3 推荐阅读 |
3.4.2 重视用户体验 |
3.4.2. 1 概述 |
3.4.2.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3.4.2. 3 推荐阅读 |
4 影响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技术应用的重要挑战 |
4.1 概述 |
4.1.1 可解决的挑战:理解并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 |
4.1.2 有难度的挑战:理解但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
4.1.3 严峻的挑战:复杂而难以定义和解决的问题 |
4.2 可解决的挑战 |
4.2.1 提高图书馆服务与资源的可访问性 |
4.2.1. 1 概述 |
4.2.1.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4.2.1. 3 推荐阅读 |
4.2.2 提升数字素养 |
4.2.2. 1 概述 |
4.2.2.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4.2.2. 3 推荐阅读 |
4.3 有难度的挑战 |
4.3.1 变革组织结构以适应未来工作 |
4.3.1. 1 概述 |
4.3.1.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4.3.1. 3 推荐阅读 |
4.3.2 持续发展图书馆集成、互操作与合作项目 |
4.3.2. 1 概述 |
4.3.2.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4.3.2. 3 推荐阅读 |
4.4 严峻的挑战:复杂而难以定义和解决的问题 |
4.4.1 经济和政治压力 |
4.4.1. 1 概述 |
4.4.1.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4.4.1. 3 推荐阅读 |
4.4.2 应对彻底变革的需求 |
4.4.2. 1 概述 |
4.4.2. 2 政策、引领或实践的启示 |
4.4.2. 3 推荐阅读 |
5 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技术的重要发展 |
5.1 1年以内被广泛采用的技术 |
5.1.1 大数据 |
5.1.1. 1 概况 |
5.1.1. 2 与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相关性 |
5.1.1. 3 大数据实践案例 |
5.1.1. 4 推荐阅读 |
5.1.2 数字学术技术 |
5.1.2. 1 概况 |
5.1.2. 2 与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相关性 |
5.1.2. 3 数字学术技术实践案例 |
5.1.2. 4 推荐阅读 |
5.2 2-3年内被广泛采用的技术 |
5.2.1 图书馆服务平台 |
5.2.1. 1 概况 |
5.2.1. 2 与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相关性 |
5.2.1. 3 图书馆服务平台实践案例 |
5.2.1. 4 推荐阅读 |
5.2.2 网络身份识别 |
5.2.2. 1 概况 |
5.2.2. 2 与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相关性 |
5.2.2. 3 网络身份识别实践案例 |
5.2.2. 4 推荐阅读 |
5.3 4-5年内被广泛采用的技术 |
5.3.1 人工智能 |
5.3.1.1概况 |
5.3.1. 2 与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相关性 |
5.3.1. 3 人工智能实践案例 |
5.3.1. 4 推荐阅读 |
5.3.2 物联网 |
5.3.2. 1 概况 |
5.3.2. 2 与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的相关性 |
5.3.2. 3 物联网实践案例 |
5.3.2. 4 推荐阅读 |
6 方法 |
(9)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研究现状 |
1.3.2 图书馆知识共享研究现状 |
1.3.3 图书馆知识生态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 |
2.1.1 新媒体概念与特点 |
2.1.2 新媒体的分类 |
2.1.3 新媒体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 |
2.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 |
2.2.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概念及其特征 |
2.2.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服务现状分析 |
2.2.3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组织结构模型 |
2.2.4 图书馆学科团队的服务内容 |
2.3 知识共享理论 |
2.3.1 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
2.3.2 知识共享的内涵 |
2.3.3 知识共享的过程 |
2.3.4 知识共享模式 |
2.4 知识生态理论 |
2.4.1 知识生态学 |
2.4.2 知识生态因子 |
2.4.3 知识生态系统 |
2.5 社会网络理论 |
2.5.1 社会网络相关概念及核心理论 |
2.5.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机理 |
3.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及其特征 |
3.1.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 |
3.1.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特征 |
3.2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知识生态系统构建及要素分析 |
3.2.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知识生态系统构建 |
3.2.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知识生态系统的要素分析 |
3.2.3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知识生态链 |
3.3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拓扑结构 |
3.3.1 星型拓扑结构 |
3.3.2 总线型拓扑结构 |
3.3.3 Y型拓扑结构 |
3.3.4 网状拓扑结构 |
3.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动因分析 |
3.4.1 知识共享环境和技术影响刺激的外部动因 |
3.4.2 知识共享主体需求驱动的内部动因 |
3.5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方式和过程 |
3.5.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方式 |
3.5.2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团队知识共享过程 |
3.6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机理模型构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知识生态理论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
4.1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 |
4.2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1 知识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2 知识共享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3 知识共享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4 知识共享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5 知识网络结构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3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3 结构模型检验 |
4.4 结果讨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模式 |
5.1 基于知识生态理论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模式的内涵 |
5.1.1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模式的定义 |
5.1.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一般模式构建 |
5.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资源推送式知识共享模式 |
5.2.1 资源推送式知识共享模式 |
5.2.2 案例分析 |
5.3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任务驱动式知识共享模式 |
5.3.1 任务驱动式知识共享模式 |
5.3.2 案例分析 |
5.4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即时交互式知识共享模式 |
5.4.1 即时交互式知识共享模式 |
5.4.2 案例分析 |
5.5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流媒体直播式知识共享模式 |
5.5.1 流媒体直播式的知识共享模式 |
5.5.2 案例分析 |
5.6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模式比较与选择 |
5.6.1 模式比较研究 |
5.6.2 模式选择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 |
6.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 |
6.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构建思路 |
6.2.1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6.2.2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
6.3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
6.3.1 指标选取 |
6.3.2 指标说明 |
6.4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6.4.2 构建两两比较矩阵 |
6.4.3 指标的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6.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方法 |
6.6 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
6.6.1 背景介绍 |
6.6.2 评价指标量化及数据获取 |
6.6.3 评价方法计算过程 |
6.6.4 评价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策略 |
7.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策略的制定原则 |
7.2 知识方面的促进策略 |
7.2.1 丰富共享知识的类型和形式 |
7.2.2 提高学科服务知识的质量和相关性 |
7.2.3 了解用户的个性化知识需求和服务要求 |
7.2.4 注重共享知识的组织和保存 |
7.3 知识共享主体方面的促进策略 |
7.3.1 提高知识共享主体的共享意向和积极性 |
7.3.2 发挥学科服务团队核心馆员的知识共享示范作用 |
7.3.3 注重知识共享主体的知识培训和学习 |
7.3.4 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管理者的能力和积极性 |
7.4 知识共享环境方面的改善策略 |
7.4.1 加强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团队文化建设 |
7.4.2 改善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环境氛围 |
7.5 知识共享技术方面的促进策略 |
7.5.1 搭建便于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的新媒体平台 |
7.5.2 创建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地图 |
7.6 知识共享网络结构方面的策略 |
7.6.1 创建扁平化的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组织结构 |
7.6.2 保持学科服务团队的稳定性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
四、数字图书馆实现交互式咨询的障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数据可视化服务实践与启示[J]. 温芳芳,冯玲玲,王春迎,曹芬芳,李斯,魏银珍.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1
- [2]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设计研究[D]. 钟欢.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VR助力图书馆数字资源传播实现机制[J]. 冯银花. 图书馆学刊, 2020(12)
- [5]虚拟现实环境下阅读用户交互行为研究[D]. 王铎. 吉林大学, 2020(03)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精准服务研究[D]. 陈慧香. 南京大学, 2018(01)
- [8]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J]. S.Adams Becker,M.Cummins,A.Davis,A.Freeman,C.Giesinger Hall,V.Ananthanarayanan,K.Langley,N.Wolfson,赵艳,魏蕊,高春玲,王丹丹,杨志刚. 图书情报工作, 2018(03)
- [9]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 李昆. 吉林大学, 2016(03)
- [10]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