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选择题的讲评教学中培养数学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历史讲评课研究 ——以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试题题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薛毅敏[2](2021)在《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文中指出
刘霄[3](2021)在《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演变 ——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试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考作为高中学生数学学业中最重要的终结性评价,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业质量进行考核评价。高考数学试题可以检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达成效果,分析高考试题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好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推动数学课程改革,也可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共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立体几何试题可以集中考察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成为高考全国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恢复高考以来1978至2020年共计43年的全国卷(理科数学)中立体几何试题,探析其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的变化情况:将立体几何试题结构研究分为题型、题量、分值与比例三个方面;将立体几何试题内容研究分为考核知识点、阅读量、图形模型、综合难度四个方面。通过对相关具体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结构演变情况:1.考核的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在选择题中考核最多,填空题中考核较少,解答题中考核比较稳定,特别是试卷中每年都考核解答题。2.历年考核题量呈稳定波动的趋势,不同年份题量均值为3.42,考核频率较高。3.整卷考核分值由变化较大逐渐趋于稳定,整卷考核比例呈稳定波动,不同年份试卷中立体几何试题考核分值均值与比例均值分别为22.14与16%,考核比重较大。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内容演变情况:1.重点考核知识点保持稳定,与其它部分知识交汇点较少。2.阅读量通过字符数来进行说明,所有试题的平均字符数为63,各题型平均字符数差距较小,阅读量相对均衡,立体几何试题注重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三者之间转化能力的考核。3.考核图形模型时一般会直接给出抽象化的数学图形模型,与实物模型结合较少,其中锥体出现频率最高。4.根据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得到:不同年份综合难度系数均值为14.37,对于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考核较稳定;多借助于图形拓展思维空间,解决计算或证明问题;逐步注重立体几何综合性问题的考察,探索性问题设置较少。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教学建议:立足教材,注重空间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转化;立足基础,掌握立体几何试题通性通法;立足课堂,注重直观感知与思辨论证;发展素养,循序渐进地安排推理训练。在命题中应设置多元化试题情境,增设开放性问题并避免单一命题方式,在知识交汇处挖掘更多结合点。希望本文的研究会对课堂教学、试题命制提供一些帮助。
汪子怡[4](2021)在《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解题研究 ——以漳州市中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首先对漳州市近十年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进行了分析,利用波利亚怎样解题的四阶段具体分析了部分试题的求解过程。通过分析学生期末考试答卷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针对问卷情况进行访谈,对学生解决发展性试题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再结合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研究进而为教师的发展性试题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依据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将发展性试题的解决过程分为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这四个阶段,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结果,结合教师教学实际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2016年前,漳州市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涉及知识模块较为分散,在2017年全省统一命题之后,近四年来漳州市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考查情况较为稳定,主要考查的知识模块是函数,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为二次函数和根的判别式,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为反比例函数,解答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为二次函数。(2)学生对于发展性试题认知方面存在恐惧心理,存在直接放弃发展性试题的情况。基于怎样解题表调查学生解决发展性试题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审题并理解题目的意思,执行方案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解题思路和运算能力方面问题,学生缺乏检验回顾的意识,并且对于练习和考试中的错题不够重视,没有做到及时整理和归纳。(3)最后,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波利亚的解题四阶段,给出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教学建议:在理解题目环节要引导提取信息,培养理解能力、帮助调整认知,提高知识储备;在拟定方案环节,分类归纳题型,建立知识结构、教授解题策略,培养解题思想;在执行方案环节,进行显性教学,外化思维过程、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运算能力;在回顾环节,要重视检验答案,养成反思习惯、正确对待错题,及时进行复习。
丽丽[5](2021)在《2012-2020年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文中认为中考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考试题也在不断的变化,试题呈现方式也多样化发展,不仅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迁移、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希望通过分析和研究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试卷,能够了解试题的变化规律、命题思路以及发展态势,进而结合相关课堂教学和教材,在以后的教学上能改进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以2011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为基本理论指导,研究并深层分析2012—2020年呼伦贝尔市初中地理中考试题并进行梳理。全文包含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本文特点及创新之处及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试题分析,主要包括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概况及对试题内容、结构、试题当中地理图表的呈现方式、归纳总结试题特点分析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试题得分率进行分析及学生答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等内容。第四部分为基于试题分析对课堂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策略及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从各年考点分析来说考查内容的覆盖面不太全面,但都是立足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的考查形式相对较稳定,主要就是主观题和客观题。试题考查的内容深浅度搭配相对合理。2.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多元化发展,重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并逐年加大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3.试题体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每年试卷的考查都离不开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地理核心素养的四类类型在试卷的考查中是稳中有变的。9套试卷中考查类型最多的核心素养就是综合思维,贯穿着试卷,其次是区域认知,而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在试卷中考查的比例也是较大,因此会发现呼伦贝尔市地理历年中考试题始终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呼应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郑会[6](2021)在《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考物理试题研究 ——以遵义市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兼具学业水平测试及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选拔考试,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考查,更指向学生的学科能力。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中考物理试题应该体现对物理学科能力的考查,是反映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形式之一,而物理教学过程更是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如果中考物理试题能够很好地体现对物理学科能力的考查,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物理学科能力便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因此本研究采用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等对遵义市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考查物理学科能力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分析,并以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现状,从而对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培养及提升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及中考物理试题更好体现对物理学科能力的考查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考物理试题物理学科能力考查方面:从纵向分析看,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各年及整体都以考查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从横向分析看,不同题型和不同知识板块对物理学科能力考查侧重有所不同。问卷调查方面:教师们在物理教学中都足够重视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对学生分析解释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现状好于其它物理学科能力。试题考查、教师重视度及学生现状整体方面:得到重视的是观察记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整体而言表现好的是学习理解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最需要加强重视的是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各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得到重视,才能实现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整体提高。
刘易松[7](2021)在《基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提升我国高中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是17版新课标的重要培养目标,也是我国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对象。如何在教学中塑造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理念,也成为了我国目前培养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在本文的教学研究中采用“概率统计”内容来为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教学指明方向,为其教学的形成与发展提出建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数学建模的产生与“概率统计”的教学背景,同时悉心体会培育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理论与概念界定,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二、本文通过对课标与高考内容分析,全方位了解“概率统计”在高中课程教学中的地位,由此来考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在高中教学的落实情况,为后续的教学研究提供事实依据。三、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清晰明了的展示出牡丹江地区三所不同学习水平的高中在“概率统计”教学中有关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同时依据问卷分析结果列举三处“概率统计”模块的教学设计,并对一线教师对本文教学设计的看法进行访谈,为本文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提供实践材料和实施证明。四、以前文教学研究为基础,本文提出基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下“概率统计”的教学总结与建议,教学建议中依据教学设计规范对每个教学步骤提出建议与改进,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实践经验,从而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并有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核心素养。
刘彩华[8](2021)在《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数学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和渗透是非常必要的,于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展开了本课题的调查研究。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总结。此外,还对教材和高考试题进行了梳理,从中发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非常广泛,在高考中的考查力度很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其次,本文研究了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教学理论。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情境,启发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建构新知识。根据表征理论,教师要重视数学对象的多元表征,培养学生的表征转换能力。此外,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要遵循教学原则,在学生参与的前提下,化隐为显,循序渐进,系统和反复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随后,本文采用测试卷调查法,调查了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理解和运用的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比较片面;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点使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和能力存在差异;学生以数解形的能力好于以形助数,而数形兼顾的能力较差;高三学生整体的运用能力比高二学生好;采用访谈法,了解学生作答和思维情况,总结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强调数形结合思想一般是在习题课或复习课,而在新授课较少,年轻老师会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形结合的教学。根据调查结果,本文深入探究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充分利用教学素材;②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③重视数学对象的多元表征;④渗透途径:体会于知识形成中、激活于问题解决中、概括于专题复习中、内化于练习巩固中;⑤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⑥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最后,本文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实例。
陈佳莉[9](2021)在《基于高中数学试卷分析的试卷讲评课设计》文中指出教育测评是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最普遍的方式,有着反馈、纠错、导向、监督、激励等功能。数学作为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主要考察形式是考试,考试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测评相关功能的实现。对测评结果进行有效地分析、总结、评价和归纳是当前教育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分支,即试卷分析。试卷讲评课是学校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课型,也是评价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最有力的工具。有效的试卷分析是讲评课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普通高中数学教育为基础,将数学试卷讲评课与数学教育进行结合,针对藏区学生在接受试卷讲评过程中出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基于藏区学生需求的试卷讲评课案例,旨在探寻提高藏区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效率与数学教育水平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试卷分析方法以及课程微型设计。在研究中,一边不断查阅文献加强理论研究,一边对课堂实施现状进行调查,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梳理试卷分析、试卷讲评课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概述与分析了本课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理论。(2)了解当前拉萨市普通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基本现状。(3)选择试卷分析的算法、技术与平台。(4)设计基于高中数学试卷分析的讲评课教学案例。(5)对基于深度试卷分析的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实施提出建议。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当前拉萨市高中试卷讲评课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当前拉萨市试卷讲评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教师试卷分析的深度与广度、手段与方法有待提高;(二)主要以教师作为讲评课主体,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三)讲评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上存在随意性,并伴有学生需求和教师行为“不对等”的现状;(四)刺激学生外在学习动机的课堂活动极少,几乎没有变式训练;(五)学生课后巩固和反复性训练的难度与深度有待加强;(六)缺乏课后个性化辅导。为了进行多角度试卷分析,满足个性化分析需求,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试卷分析方式,结合相关的现实与理论基础,进行试卷分析。通过数学测试双向细目表和试卷分析的“四度”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对试卷组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充分运用网上阅卷系统的直接信息对被试班级学生水平进行整体性把握,通过WEKA平台的Apriori关联规则和K-means聚类算法从试题和学生的角度进行局部分析,最终实现试卷分析逐步细化,个性化分析凸显的目标。接着,根据修正后的试卷讲评课设计流程,将试卷分析结果和教学策略运用于实际课堂设计中。本研究选取高三年级数学测试成绩,按照“进行讲评分析—确定讲评目标—拟定变式题目—提出讲评策略—选择讲评材料—形成性评价”的模式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数学试卷讲评课案例。最后,提出基于数学试卷分析的讲评课设计的实施建议:注重试卷讲评课的“三阶段六活动”;试卷讲评前要做足充分地准备,注重讲评及时性;设计相应的学生活动;注重讲评的针对性,将新兴的教学技术与手段运用到试卷讲评课当中,转变教学观念。
袁飞艳[10](2020)在《初中历史讲评课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讲评课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型。一方面,讲评课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完善知识体系,优化学习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实效的综合把握,加深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研能力。然而,就笔者观察所得,在实际教学中,讲评课还存在缺乏科学方法指导、对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不足等问题,使得讲评课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因此,如何优化讲评课的讲评策略成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评价反馈理论和学习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教育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学生学情分析为依据,结合对初中历史讲评课教学的反思,以具体教学实践为载体,探索初中历史讲评课的优化策略,并反思实施效果和不足。本研究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选题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及对国内研究现状的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第一部分是对讲评课的基本认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是“讲评课”,因此,本部分着重界定了概念“讲评课”,分别从讲评内容和讲评对象两方面分析了讲评课的本质特征和一般特点。此外,本部分还就讲评课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以期引起实践者对讲评课的充分重视。正文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初中历史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根据课堂观察,目前讲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主体对讲评课认识不足、讲评目标单一、讲评方法低效、课后巩固延伸欠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教育价值观功利化、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缺失等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有学业评价体系单一等技术层面的因素。正文第三部分是在厘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初中历史讲评课的具体策略。优化初中历史讲评课,应遵循及时性原则、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拓展联系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并从课前精心准备、课中激励学生参与、课后再追踪反馈三个方面探究提高初中历史讲评课的可操作的具体策略。结论部分是对本研究的重要结论的提炼总结,同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反思。总之,本文立足教育相关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寻求初中历史讲评课的优化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在选择题的讲评教学中培养数学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选择题的讲评教学中培养数学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3)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演变 ——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数学试卷 |
二、试题结构 |
三、试题内容 |
四、数学核心素养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 |
一、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研究 |
二、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与内容研究 |
三、高考数学试题的比较研究 |
四、高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研究 |
第二节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的研究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思路 |
第四章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结构的演变 |
第一节 立体几何试题题型、题量演变 |
一、题型演变 |
二、题量演变 |
第二节 立体几何试题分值与比例演变 |
第五章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内容的演变 |
第一节 立体几何试题考核知识点演变 |
第二节 立体几何试题阅读量、图形模型演变 |
一、阅读量演变 |
二、图形模型演变 |
第三节 立体几何试题综合难度演变 |
一、综合难度研究设计 |
二、立体几何试题综合难度演变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结构演变情况 |
二、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内容演变情况 |
第二节 研究建议与启示 |
一、对立体几何内容的教学建议 |
二、对立体几何内容的命题启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解题研究 ——以漳州市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中对数学课程性质的界定 |
1.1.2 发展性试题在中考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
1.1.3 解题策略在发展性试题解题中的重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数学中考 |
1.4.2 发展性试题 |
第2 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中考数学试题的研究综述 |
2.2 中考数学解题研究的研究综述 |
2.3 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的研究综述 |
2.4 研究述评与反思 |
2.5 理论基础 |
第3 章 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 研究方法 |
3.1.1 问卷调查法 |
3.1.2 访谈调查法 |
3.2 研究工具 |
3.2.1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
3.2.2 学生访谈提纲设计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过程 |
第4 章 中考发展性试题现状分析 |
4.1 漳州市中考发展性试题模块、知识点分析 |
4.2 波利亚解题表下的发展性试题分析 |
第5 章 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学生期末考试答卷分析 |
5.1.1 发展性试题答卷分析 |
5.1.2 发展性试题解题方法分析 |
5.2 学生发展性试题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1 问卷调查信效度分析 |
5.2.2 学生在“理解题目”阶段的情况调查结果 |
5.2.3 学生在“拟定方案”阶段的情况调查结果 |
5.2.4 学生在“执行方案”阶段的情况调查结果 |
5.2.5 学生在“回顾”阶段的情况调查结果 |
5.3 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
5.4 教师课堂教学分析 |
第6 章 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的解题策略研究 |
6.1 理解题目环节 |
6.1.1 引导提取信息,培养理解能力 |
6.1.2 帮助调整认知,提高知识储备 |
6.2 拟定方案环节 |
6.2.1 分类归纳题型,建立知识结构 |
6.2.2 教授解题策略,培养解题思想 |
6.3 执行方案环节 |
6.3.1 进行显性教学,外化思维过程 |
6.3.2 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运算能力 |
6.4 回顾环节 |
6.4.1 重视检验答案,养成反思习惯 |
6.4.2 正确对待错题,及时进行复习 |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2012-2020年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技术路线 |
(五)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教学测量与评价理论 |
一、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试题分析 |
(一)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命题概况 |
1.命题指导思想 |
2.考试命题依据 |
3.考试命题原则 |
4.考试命题要求及内容 |
(二)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试题分析 |
1.试题内容分析 |
2.试题结构分析 |
3.试题呈现方式分析 |
4.试题特点 |
二、呼伦贝尔市中考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
(一)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试题得分率进行分析 |
(二)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初中课堂教学策略 |
(一)夯实地理基础知识,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
(二)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
(三)引入乡土地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
四、本文结论和展望 |
(一)本文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一)教育文件类 |
(二)专着类 |
(三)期刊类 |
(四)学位论文 |
附录 |
(一)附录1 对学生智力技能的培养案例 |
(二)附录2 教师访谈记录单 |
致谢 |
(6)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考物理试题研究 ——以遵义市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对能力培养的重视 |
1.1.2 中考是能力体现的形式之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2 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能力与学科能力 |
2.1.2 学科能力与物理学科能力 |
2.2 物理学科能力理论选择 |
2.3 物理学科能力内涵及表现框架 |
2.3.1 学习理解能力 |
2.3.2 应用实践能力 |
2.3.3 迁移创新能力 |
3 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考试题分析 |
3.1 中考物理试题整体分析 |
3.1.1 试题题型结构分析 |
3.1.2 知识点考查分析 |
3.1.3 新增试题分析 |
3.2 中考物理试题物理学科能力体现范例分析 |
3.2.1 学习理解维度范例分析 |
3.2.2 应用实践维度范例分析 |
3.2.3 迁移创新维度范例分析 |
3.3 中考物理试题能力分析 |
3.3.1 中考物理试题多维统计分析 |
3.3.2 中考物理试题不同题型能力统计分析 |
3.3.3 中考物理试题不同知识板块能力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物理学科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
4.1 问卷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目的 |
4.1.3 问卷设计 |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1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4.2.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4.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 物理学科能力统计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及相关建议 |
5.1 总结 |
5.1.1 相关结论 |
5.1.2 存在问题分析 |
5.2 物理学科能力培养教学建议 |
5.2.1 重视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
5.2.2 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
5.2.3 鼓励启发提升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 |
5.3 注重物理学科能力的命题建议 |
5.3.1 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考查 |
5.3.2 注重各物理学科能力均衡体现 |
5.3.3 阅读理解题考查应多样化 |
6 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物理学科能力重视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生物理学科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7)基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现实教学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数学建模与概率统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数学建模与概率统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数学模型 |
2.1.2 数学建模 |
2.1.3 数学核心素养 |
2.1.4 数学建模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三章 数学建模核心素养与高中“概率统计”内容的关联分析 |
3.1 “概率统计”内容的分析 |
3.1.1 课标内容的对比分析 |
3.1.2 教学要求的分析 |
3.1.3 近几年考情分析 |
3.2 “概率统计”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关联 |
3.2.1 情景与问题的视角下分析 |
3.2.2 知识与技能的视角下分析 |
3.2.3 思维与表达的视角下分析 |
3.2.4 交流与反思的视角下分析 |
3.3 总结思考 |
第四章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 |
4.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3 调查数据的处理与结果分析 |
4.3.1 问卷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分析 |
4.3.2 总体情况分析 |
4.3.3 差异性分析 |
4.4 调查结果启示 |
第五章 基于高中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概率与统计”教学案例与效果分析 |
5.1 计数原理为主线—“组合”的案例 |
5.2 概率为主线—“条件概率”的案例 |
5.3 统计为主线—“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案例 |
5.4 教学效果访谈调查 |
5.4.1 调查方案 |
5.4.2 设计思路 |
5.4.3 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形结合思想概述 |
2.1 数学思想方法的界定 |
2.2 数形结合思想概述 |
2.2.1 数形结合思想的界定 |
2.2.2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类型 |
2.2.3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原则 |
2.3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 |
2.3.1 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体现 |
2.3.2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的体现 |
2.4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教学价值 |
第3章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教学理论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2 表征理论 |
3.3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原则 |
第4章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 |
4.1 调查的设计 |
4.1.1 调查内容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方法 |
4.1.4 测试卷与访谈提纲的编制 |
4.2 调查的实施 |
4.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3.1 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分析 |
4.3.2 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分析 |
4.3.3 学生访谈的结果分析 |
4.3.4 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存在的问题 |
4.3.5 教师访谈的结果分析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渗透研究 |
5.1 挖掘蕴含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素材 |
5.2 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
5.3 重视数学对象的多元表征 |
5.4 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
5.4.1 知识形成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
5.4.2 问题解决中激活数形结合思想 |
5.4.3 专题复习中概括数形结合思想 |
5.4.4 练习巩固中内化数形结合思想 |
5.5 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 |
5.6 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
5.7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实例 |
5.7.1 新授课的教学实例 |
5.7.2 习题课的教学实例 |
5.7.3 复习课的教学实例 |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
6.1 总结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高中数学试卷分析的试卷讲评课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试卷分析现状 |
2.1.1 试卷分析概念界定 |
2.1.2 试卷分析研究现状 |
2.1.3 试卷分析流程 |
2.1.4 数学试卷分类分析 |
2.2 试卷讲评课现状 |
2.2.1 试卷讲评课概念界定 |
2.2.2 试卷讲评课现状 |
2.3 试卷分析与试卷讲评课间的联系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理论 |
3.1.1 概念 |
3.1.2 建构主义理论对试卷讲评课的指导作用 |
3.2 学习迁移理论 |
3.2.1 概念 |
3.2.2 学习迁移理论对试卷讲评课的指导作用 |
3.3 学习动机理论 |
3.3.1 概念 |
3.3.2 学习动机理论对试卷讲评课的指导作用 |
3.4 教学设计原理 |
3.4.1 概念 |
3.4.2 教学设计原理对试卷讲评课的指导作用 |
第四章 拉萨市高中试卷讲评课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拉萨市高中学生问卷调查 |
4.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4.1.2 问卷编制与调查实施 |
4.1.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4.1.4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 拉萨市高中数学教师访谈 |
4.2.1 访谈目的与访谈对象 |
4.2.2 访谈提纲与访谈实施 |
4.2.3 访谈结果 |
4.3 试卷分析存在的问题 |
4.3.1 学生层面 |
4.3.2 教师层面 |
4.4 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试卷分析方法与技术概述 |
5.1 试卷质量分析方法与技术 |
5.1.1 试卷质量定性分析 |
5.1.2 试卷质量定量分析——四度 |
5.2 试卷成绩分析方法介绍 |
5.2.1 整体性分析 |
5.2.2 局部分析 |
5.3 WEKA平台介绍及软件操作 |
5.3.1 WEKA平台介绍 |
5.3.2 算法操作流程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学试卷分析的讲评课微型设计 |
6.1 讲评分析 |
6.1.1 分析学习者 |
6.1.2 分析试卷 |
6.2 确定讲评目标 |
6.3 拟定变式题目 |
6.4 提出讲评策略 |
6.5 选择讲评材料 |
6.6 形成性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几点建议 |
7.2.1 试卷分析 |
7.2.2 试卷讲评课 |
7.3 存在的不足 |
7.4 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拉萨市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拉萨市高中数学教师试卷讲评课访谈提纲 |
附录三 |
附录四 调查问卷分析与访谈稿结果汇总 |
附录五 试卷分析结果汇总表 |
附录六 基于数学试卷分析的试卷讲评课教案微型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初中历史讲评课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初中历史讲评课的概念界定 |
一、讲评课的一般含义 |
二、初中历史讲评课的特点分析 |
三、讲评课的作用 |
第二章 目前初中历史讲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初中历史讲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问题原因分析 |
第三章 优化初中历史讲评课的策略 |
一、提高初中历史讲评课质量应遵循的原则 |
二、提高初中历史讲评课质量的具体策略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在选择题的讲评教学中培养数学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历史讲评课研究 ——以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试题题型为例[D]. 李颖. 西南大学, 2021
- [2]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探究[D]. 薛毅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演变 ——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试题为例[D]. 刘霄.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中考数学发展性试题解题研究 ——以漳州市中考为例[D]. 汪子怡.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5]2012-2020年呼伦贝尔市地理中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D]. 丽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6]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考物理试题研究 ——以遵义市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D]. 郑会.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基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研究[D]. 刘易松.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8]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研究[D]. 刘彩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9]基于高中数学试卷分析的试卷讲评课设计[D]. 陈佳莉. 西藏大学, 2021(12)
- [10]初中历史讲评课优化策略研究[D]. 袁飞艳. 西南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