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饮用水(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楠[1](2021)在《低温等离子体对蓝藻抑制效应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不仅会引发鱼类死亡、生物多样性下降、湖泊生态结构和功能退化等相关生态灾变问题,还会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等环境安全问题,如何高效地控制蓝藻水华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课题。低温等离子体集光、电、化学氧化等作用于一体,同时具有电场力作用、带电粒子作用、冲击波作用、紫外辐射、自由基和活性物质的强氧化等作用,具有高效的除藻效果,有望克服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除藻技术的局限,为低温等离子体除藻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经过各种参数的筛选,本研究设计研发了同轴型三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通过液相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开展蓝藻水华优势藻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与机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灭活铜绿微囊藻的反应体系理化指标的变化,探究反应系统条件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应的影响;通过对灭活后藻液理化性质的分析,藻毒素和藻类有机物的降解情况的分析,结合观察藻细胞形态,研究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的抑藻效应,阐释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除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处理时间与铜绿微囊藻灭活率呈正相关,单次处理时间越长灭活率越高;藻初始浓度过高时,灭活率稍有下降,但整体呈现出良好的灭活效果;低p H(p H=3)和短时间升温(30 min内温度维持在35℃)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导致铜绿微囊藻细胞失活的主要影响因素。(2)液相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的过程,会产生过氧化氢、臭氧等强氧化活性物质,经过3次处理后,过氧化氢和臭氧浓度分别为270.71μmol·L-1和5.57μmol·L-1,不同初始的藻浓度的灭活分别达到98%、92%、87%、84%,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对藻细胞有高效杀灭作用。(3)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破坏藻细胞结构后,藻液中藻毒素浓度最终为0,藻类有机物释放至水体后,初始吸光度为0.1时,各组分荧光强度总和由1257降至173,初始吸光度为0.2时,各组分荧光强度总和由3100降至209,初始吸光度为0.3时,各组分荧光强度总和由4472降至478,初始吸光度为0.4时,各组分荧光强度总和由6206降至434,说明藻毒素和藻类有机物都被低温等离子体分解,无显着毒性。(4)综上,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灭活后,叶绿素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藻细胞大量萎缩和破裂,藻细胞结构显着受损,微囊藻毒素浓度低于检测限,藻类胞内有机物被分解较彻底。表明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藻细胞的灭活机制表现为等离子体的强氧化作用、机械破碎和低p H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陈缜缜[2](2021)在《诱导结晶除氟方法及新型纳米除氟滤料的构筑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人体摄入氟含量超标的饮用水会造成氟斑牙、佝偻病、瘫痪,甚至骨髓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等疾病。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至少两亿人的饮用水中氟离子浓度超过世界健康组织的标准,解决氟超标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本文制备了四种除氟改性材料,将其应用于实验室模拟高氟水环境中,探究四种材料的除氟性能,并结合热动力学理论,FTIR、XRD、SEM-EDS、XPS等表征方法,推测原位和吸附除氟可能的机理,比较其性能、优缺点和适用范围。(1)氟饱和羟基磷灰石滤球(FAp)诱导结晶原位除氟。以FAp为晶种,Ca Cl2和Na H2PO4 2H2O为反应药剂,通过静态和连续性诱导结晶原位除氟实验探究各因素对溶液中氟离子去除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钙磷氟的最优摩尔配比为8:3:1,含氟水的p H适用范围为3-10,滤球的最优投加量为6.67 g L-1,此时的化学药剂除氟量为14.92 mg g-1;完全流化态的原位除氟率与水流流速成反比、与填充柱高度成正比。化学热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原位反应在最优除氟条件下可自发生成Ca10(PO4)6F2。除氟后,FTIR、XRD及氮气吸-脱附曲线均显示无新物质生成,除氟的关键为原位诱导沉淀,而非吸附;EDS和XPS的分析揭示氟磷灰石的生成。FAp诱导结晶原位除氟历程主要包括扩散、新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生长,其中静态原位除氟过程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晶体生成和长大的可能机理主要包括无定型磷酸钙ACP的形成;ACP水解成磷酸八钙OCP,并释放Ca2+和OH-;OCP与溶液中的Ca2+、F-在FAp表面生成氟磷灰石晶体Ca10(PO4)6(OH1-xFx)2(0≤x≤1);滤球表面晶体的不断长大。FAp诱导结晶原位除氟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绿色高效廉价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小型及工业大规模水净化系统。(2)钙铁镁(CIM)三元纳米复合氧化物吸附除氟。以Ca Cl2、Fe Cl3·6H2O、Mg Cl2·6H2O为原料制备CIM三元纳米复合氧化物,研究制备及吸附条件对除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Fe/Mg的最优摩尔比为1:2:1,煅烧温度为100℃;吸附剂的p H适用范围为2-9、最优投加量为0.30 g L-1,此时的最大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分别为29.51 mg g-1和88.54%;PO43-、HCO3-和OAc-共存于溶液中时,除氟容量降低。吸附热动力学结果说明吸附过程属于自发吸热的单层化学吸附,在323K时取得最大吸附容量为37.37 mg g-1。微观表征结果显示氟离子被成功吸附后,吸附剂中的羟基的含量降低。CIM三元纳米复合氧化物的除氟机理包括静电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反应和氢键作用。CIM三元纳米复合氧化物具有顺磁性,在实际应用时使得后处理过程快捷高效。(3)氢氧化镧/氧化石墨烯(LHGO)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吸附除氟。以化学沉淀法合成LHGO碳基纳米复合材料,从静态和膜过滤实验两方面探究对除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O与水合氯化镧(La Cl3 x H2O)的最优质量配比为1:30,最优制备p H为9,吸附剂的最优投加量为0.50 g L-1,p H的适用范围为4-8,此时除氟容量和除氟率分别为19.93 mg g-1和83.92%;溶液中存在Ca2+、Fe3+、Al3+时促进氟离子的吸附,存在PO43-、CO32-时影响氟离子的吸附。吸附热动力学研究表明除氟过程为正向自发的化学吸附过程。微观表征分析:FTIR、XRD、SEM-EDS结果均显示氟离子的去除与羟基有关;XPS和Raman分析结果说明氟离子被成功吸附在LHGO复合材料的表面与层间。可能的除氟机理包含静电吸附、配体交换和表面络合作用。LHGO膜的过滤除氟实验表明除氟率与膜堆厚度、流速和进水浓度有关,实验结果与BDST、Thomas和Yoon-Nelson三种固定床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性均较好,故可提前预测膜堆的最大吸附容量、固定床的运行时间等参数。此外,LHGO复合滤膜的亲水性、耐污性较好,具有潜在的应用推广价值。(4)高压脉冲液相等离子体铝(HPLPA)材料吸附除氟。以铝球、去离子水为原料通过等离子体技术制备HPLPA吸附剂,探究各因素对除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制备液中,HPLPA吸附剂放置48 h后的除氟率最高。通过红外、XRD、XPS和TEM的分析确定酸、中、碱三种水溶液中所制备等离子体的主要成分组成。当吸附液的p H为7、等离子体铝吸附剂的投加量为20 m L 100m L-1时,除氟率最高为89.28%;PO43-和CO32-对除氟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微观结构分析:FTIR、XRD、SEM均显示氟离子替代羟基被成功吸附。全扫能谱中出现明显的F1s峰;Al2p和O1s分峰拟合结果显示铝基吸附剂与氟离子之间发生了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等离子体铝吸附剂可能的除氟机理包含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高压脉冲液相等离子体技术与传统铝盐合成方法相比,极大节约了制备价格。该论文有图57幅,表23个,参考文献164篇。
尹义磊[3](2020)在《屏蔽剂对黑木耳多糖等离子体降解产物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木耳多糖因分子量高、粘度大等特点,为了提高生物活性功能与利用率常将其降解成低分子质量多糖。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与H2O2协同技术对黑木耳多糖具有显着的降解效果,并且通过添加相对应的自由基屏蔽剂(叔丁醇(·OH)、四氯化碳(·H)、对苯醌(·O)、磷酸二氢钠(水合电子))来调节降解体系中自由基的种类与浓度,对黑木耳多糖的降解率有明显调节作用,但是屏蔽剂对降解产物的分子结构与构象是否有影响没有进行研究。本论文为了进一步验证通过添加相对应自由基屏蔽剂调节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与H2O2协同技术对黑木耳多糖降解程度的可行性,采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协同H2O2作为降解技术,研究不同种类、浓度屏蔽剂对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流变特性、结构表征、分子构象的影响,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与H2O2协同技术可控降解黑木耳多糖提供研究基础。试验结果如下:(1)制备添加不同种类、浓度屏蔽剂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分析屏蔽剂对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静态、动态流变学特性影响。静态流变表明,屏蔽剂的加入并未改变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的流体类型,其仍为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表现为剪切稀释现象,并且添加了屏蔽剂的降解产物表观粘度与屏蔽剂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几种屏蔽剂相互比较发现,对苯醌对降解产物的表观粘度影响最大,随着浓度的升高,粘度的升高趋势较明显,叔丁醇、四氯化碳、磷酸二氢钠对表观粘度的影响均小于对苯醌,且影响趋势相差不大。动态流变表明,屏蔽剂的加入会改变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的粘弹性,且粘弹性大小与添加的屏蔽剂浓度呈正相关关系。(2)制备添加不同种类、浓度屏蔽剂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对其进行紫外、红外、X衍射测定,分析屏蔽剂对降解产物结构表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屏蔽剂不会对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的主要结构造成破坏,其仍为吡喃糖构型;屏蔽剂对黑木耳降解多糖结晶结构的破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屏蔽剂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叔丁醇、四氯化碳的抑制作用大于磷酸二氢钠与对苯醌。(3)制备添加不同种类、浓度屏蔽剂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对其进行粒度、SEM、刚果红试验,分析屏蔽剂对降解产物分子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会使多糖溶液平均粒径、分散指数显着降低,平均粒径由902±12.01nm下降到378±5.83nm,分散指数由0.648±0.084降到0.486±0.032;而屏蔽剂的加入会显着抑制其降低程度,且抑制作用与屏蔽剂浓度呈正比关系,对苯醌、四氯化炭的抑制作用优于叔丁醇,磷酸二氢钠抑制作用最弱;SEM形貌分析表明,降解会导致黑木耳多糖由紧密、平滑的聚集状态变为粗糙、松散状态,降解产物的形貌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而添加屏蔽剂会提高降解多糖表面形貌聚集度,提高的程度与屏蔽剂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对苯醌对降解产物形貌聚集度的提高作用大于叔丁醇与四氯化碳,磷酸二氢钠的作用最小;刚果红试验表明,添加四类屏蔽剂的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均不具有三股螺旋构象。由以上结论可证实,叔丁醇、四氯化碳、磷酸二氢钠、对苯醌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黑木耳多糖降解有抑制作用,通过添加自由基屏蔽剂调节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黑木耳多糖降解程度是可行的。总体比较各屏蔽剂的抑制作用为:对苯醌>叔丁醇≈四氯化碳>磷酸二氢钠。
沈雨涵[4](2020)在《液相脉冲等离子体制备碳量子点及其光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碳量子点(Carbon Dots,CDs)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新型纳米材料,其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质、良好的水溶解性、低毒性、光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现有碳量子点制备方法需要高温和长时间反应等条件,因此寻求简单、快速和环保的碳量子点制备方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本论文通过脉冲液相等离子体方法成功制备出了碳量子点。等离子体在柠檬酸和尿素(或者三聚氰胺)的水溶液发生,引发一系列反应,促使柠檬酸和尿素(或者三聚氰胺)发生化学键的断裂与再聚合,生成碳量子点。论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以柠檬酸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在脉冲液相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制备碳量子点。发现柠檬酸和三聚氰胺在电晕放电的条件下,可以快速的形成碳量子点,碳量子点的发射波长在蓝紫光波段。随着三聚氰胺量的增加,发射峰波长发生蓝移,并且荧光强度增加;随着柠檬酸量增加,荧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弱。氮、碳源物质分别为1.2X 10-2 mol/L和0.39 mol/L时,所生成的碳量子点荧光发射峰响度最大。(2)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在液相脉冲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制备碳量子点。当尿素和柠檬酸物质量之比的范围是2:1到6:1时,生成的碳量子点荧光强度随着加入的尿素的量增加而增大,当尿素和柠檬酸物质量之比为6:1到10:1时,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随着尿素的量增加而会减弱。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还和液相等离子体的生成方式有关,脉冲电晕放电生成的量子点荧光性强于脉冲火花放电,但脉冲火花放电生成的量子点的发射峰波长大于脉冲电晕放电生成的碳量子点的发射峰波长;碳量子点的荧光性刚开始时会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当放电10 min之后,量子点的荧光性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弱。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量子点的表征,发现生产的碳量子点粒径集中在3-6 nm,粒径较为均一。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为14.6%。Fe3+会引起该量子点的荧光淬灭反应,导致荧光强度的降低,可以用来检测低于50 mg/L浓度范围内的Fe3+含量。本论文利用脉冲液相等离子体作用于柠檬酸和尿素(或三聚氰胺)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地制备出碳量子点,具有实验条件易得,反应设备简单,制作效率高,荧光性强的特点。为碳量子点制备工艺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制备方法。
吕泽琦,谢彦召,杨海亮[5](2020)在《消毒灭菌的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等物理技术比较分析》文中指出消毒灭菌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疗领域、水处理等方面。相对于传统化学和热效应的消毒灭菌方法,γ射线、X射线、电子束、微波、低温等离子体、紫外线、高压脉冲电场等物理手段具有不污染环境、消毒灭菌温度低、没有化学残留物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但这些物理技术手段各有不同,本文首先介绍了γ射线、X射线、电子束、微波、低温等离子体、紫外线、高压脉冲电场等消毒灭菌的技术原理,然后对比了各自优缺点和应用领域。每种方法都有优势和不足,应针对不同的消毒灭菌对象而选择不同的方式。最后,展望了消毒灭菌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消毒灭菌在家庭日常消毒、医疗垃圾处理、有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潘文军,孙明,郝夏桐[6](2019)在《气液两相纳秒脉冲放电对小球藻的灭活》文中认为液相高压脉冲放电可以产生强氧化性活性物质和冲击波、紫外光等多种效应,可以有效地用于水处理。因此,以小球藻作为目标处理物,采用喷嘴-筒式水处理装置和气液两相纳秒负脉冲放电形式,分析了反应器的电气特性和不同放电参数对小球藻失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的失活率随着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重复频率、放电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喷嘴外直径、藻液初始数密度、喷嘴电极尖端到溶液表面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负载脉冲峰值电压为-15. 6 k V、鼓气速率为80 m L/min、放电处理时间为10 min、脉冲重复频率为50 Hz、藻液初始数密度为200×104m L-1、喷嘴外直径为2 mm、喷嘴电极尖端到溶液表面的距离为-1 cm时,小球藻的杀灭率为100%。
王卿[7](2019)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废水中有机药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是近十几年来受到关注的新兴有机污染物,药品的大量使用、人和动物的排泄、废弃药品的不合理处置、制药废水的排放、洗浴用品和化妆防护品等个人护理品的大量使用都是水环境中PPCPs的来源。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技术是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DBD产生的物理效应(紫外辐射、热能等),提高DBD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和体系的能量效率,本研究将TiO2和过硫酸盐加入到处理体系中,协同DBD降解废水中的有机药物卡马西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卡马西平降解率随放电电压的增大而升高,随载气流速或废水初始pH的增大而先升高后减小。最优实验条件为交流电压10 kV,载气流速1.5 L/min,初始pH=5。(2)废水中含盐量的升高会降低DBD对卡马西平的降解效果和体系能量效率,而且Na2SO4对DBD体系降解卡马西平的抑制作用更大。(3)无盐废水中,TiO2/DBD协同体系与单独DBD体系相比,提高了卡马西平的降解率、H2O2生成量和体系能量效率,400 mg/L TiO2条件下,TiO2/DBD协同体系的能量效率是单独DBD体系的1.28倍。在高盐(10000 mg/L NaCl)废水中,TiO2/DBD协同体系不能有效提高卡马西平的降解率和体系能量效率。(4)无盐废水中,过硫酸盐/DBD协同体系与单独的DBD体系相比,卡马西平的降解率、H2O2生成量和体系能量效率都有提高,而当S2O82-浓度升至2000 mg/L及以上时不能再进一步促进卡马西平的降解。在高盐(10000 mg/L NaCl)废水中,S2O82-浓度为100和500 mg/L时不能有效促进卡马西平的降解,而浓度为1000、2000和5000 mg/L时,处理15 min后卡马西平降解率分别提高了9.1%、26.7%和36.7%,且5000 mg/L S2O82-浓度下过硫酸盐/DBD协同体系的能量效率是单独DBD体系的2.53倍。(5)采用HPLC-MS分析废水中卡马西平的降解产物。处理10 mg/L CBZ、10mg/L CBZ+400 mg/L TiO2、10 mg/L CBZ+10000 mg/L NaCl+5000 mg/L S2O82-三类模拟废水时卡马西平的降解产物分别有6种(P180、P198、P251、P267、P271、P287)、4种(P180、P253、P271、P287)和6种(P180、P198、P251、P253、P267、P271)。
邓乐强[8](2019)在《高压纳秒脉冲电源的研制及其放电等离子体特性与灭菌研究》文中认为使用脉冲电源激励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其真空紫外线和氧原子的产生效率更高、气体温度更低以及电子密度更高。脉冲电源激励产生的等离子体在近年来也吸引了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脉冲激励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的用处十分广泛,包括灭菌、材料处理和水处理等。脉冲电源的研制和脉冲电源激励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的特性研究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研究方向。脉冲边沿速度对等离子体的特性和应用有明显影响,例如更快的边沿速度可以提高放电的均匀性以及增加放电电流。因此,本文研制了一台实验用高压纳秒脉冲电源,并选择大气压针-水放电装置进行了放电特性和灭菌应用的研究。首先,基于40个1200 V的IGBT单管进行了串联,得到了可以在高电压场合下工作的固态高压开关,并采用两组高压开关研制了脉冲电源。实验使用了光耦驱动芯片来驱动IGBT,使用了瞬态抑制二极管为IGBT提供动态均压。此外,还设计制作了具备电气隔离作用的驱动电源和基于光纤的信号传输通道。测试结果表明,在输出电压为-5 kV时,空载输出电压波形的下降和上升时间分别为45 ns和52 ns。其次,使用了自行研制的脉冲电源激励了针-水装置进行放电,并对放电的形貌、放电面积特性和发射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压幅值和脉宽增加的时候,放电面积会增加、N2(C)的相对发射强度也会增加。而在使用中性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金属平板作为地电极的情况下,使用中性溶液时放电面积最大、N2(C)的相对发射强度最大,使用金属平板作为地电极时放电面积最小、N2(C)的相对发射强度最小。气流量的增加会导致放电强度增加,使用不同形状的高压电极时放电形貌有明显差异,但是放电强度没有明显差异。最后,使用自行研制的脉冲电源直接对青霉菌孢子悬浮液放电进行了处理,实验使用萌发抑制率来表征灭菌的效果。孢子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其萌发抑制率随脉冲电源输出电压和脉宽的增加而增加、随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萌发抑制率在使用不同形状的高压电极时没有显着差异,灭菌效果是多种因素协同导致,包括活性物质、带电粒子、紫外辐射、电场和电流等因素。
张鹏[9](2016)在《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催化剂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处理有机废水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因其生成的自由基和活性物质选择性低而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各种有机废水的降解。为了充分利用放电释放的紫外光,实现对废水中有毒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实验采用光催化剂与高压脉冲放电相结合形成了气液两相放电-光催化的降解体系。论文以模拟苯酚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反应器结构影响、放电参数影响、催化剂影响、中间产物分析、降解机理等方面对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催化剂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降解苯酚过程中,电气参数及反应器工艺参数对苯酚降解率有较大影响。随着脉冲电压的升高,苯酚的降解率逐渐增大,当电压达到一定值后,降解率将趋于一个稳定值;随着电极间距、针-液间距、脉冲频率、曝气量的增大,苯酚降解率增大,但当各因素分别达到一定值继续增大时,苯酚降解率反而降低。(2)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降解苯酚,在电极间距10mm、针-液间距7.5mm、脉冲电压26kV、脉冲频率70Hz、曝气量1.5L/min的最佳条件下,处理100mL浓度为100mg/L的苯酚废水,放电60min时的降解率为64.63%,放电140min时达到85.02%。降解过程中四种中间产物浓度总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浓度都趋于零。其中对苯醌浓度最大,间苯二酚浓度最低并且出现在两个时间段内,邻苯二酚最先消失。(3)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分别协同TiO2和Fe-TiO2降解苯酚实验结果表明,苯酚降解率随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实验结果与电镜扫描测试结果一致:TiO2和Fe-TiO2的最佳焙烧温度分别为500℃、450℃,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g/L、0.5g/L。(4)与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降解苯酚相比,脉冲放电协同TiO2催化剂时,中间产物峰值浓度有所增大,但之后浓度下降速率加快,溶液TOC更低,矿化率有所提高;脉冲放电协同Fe-TiO2催化剂降解苯酚效果较好,放电140min时降解率为98.75%,中间产物峰值浓度明显下降,其中间苯二酚完全消失。溶液TOC下降速率加快,矿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5)研究还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了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活性物质的生成机理及脉冲放电协同催化剂降解苯酚的机理。分析得出,在降解过程中部分苯酚直接被矿化为CO2和水,部分苯酚先被降解为中间产物,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逐渐被矿化。研究苯酚降解的机理将为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提供一定的参考。
顾雨辰[10](2013)在《高压脉冲气液混合等离子体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随之带来的蓝藻水华暴发现象日益威胁着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如何有效的控制蓝藻水华已成为目前的全球性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介绍运用高压脉冲气液混合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蓝藻暴发中优势藻种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的研究。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通过确定对脉冲放电参数的考察确定最优的脉冲放电条件。包括脉冲放电时间,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藻液初始电导率、放电电极间距、曝气流量和不同气源等。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放电时间30min,峰值电压30kV,脉冲频率80Hz,放电电极间距1cm,空气源,曝气量3L/min,初始电导率1000μs/cm。其次,在对脉冲放电前后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微观观察,从生物学角度阐述脉冲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作用。藻生理活性方面,对叶绿素a含量、相对电导率、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指标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放电后培养期间,叶绿素a含量明显降低,藻相对电导率呈先升高后减小的变化,藻细胞SOD活性会发生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MDA含量则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这些说明高压脉冲气液混合放电对铜绿微囊藻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藻细胞先发生应激反应,之后细胞结构破坏逐步加深,最终死亡。此外,对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及臭氧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单因素影响进行了讨论。总结以上内容后,初步解释了脉冲放电的机理。最后,在原有体系中投加掺铁型TiO2,投加TiO2的体系中能取得更好的灭藻效果。进一步确定TiO2最佳制备和投加条件,确定最优的液电光催化体系工艺参数为:制备TiO2煅烧温度600℃,掺铁比0.05%(原子比)及TiO2投加量0.075g/L。试拟合出液电光体系不同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曲线,建立该体系下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生物抑制模型。最后,比较了液电体系与液电光催化体系中藻生理指标的变化。
二、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饮用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饮用水(论文提纲范文)
(1)低温等离子体对蓝藻抑制效应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低温等离子体特性 |
1.2.1 低温等离子及其分类 |
1.2.2 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液电效应 |
1.2.3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藻细胞的灭活效应 |
1.3 低温等离子体除藻研究进展 |
1.3.1 低温等离子体除藻反应器研究进展 |
1.3.2 低温等离子体除藻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3 低温等离子体除藻机理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反应系统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反应系统 |
2.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分析方法 |
第3章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反应体系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3.1 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藻光密度的影响 |
3.2 初始藻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3.3 藻液在反应器内的处理时间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3.4 藻液pH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3.5 藻液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灭活效应的研究 |
4.1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活性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4.1.1 液相放电产生过氧化氢 |
4.1.2 液相放电产生过氧化氢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灭活的影响 |
4.1.3 液相放电产生臭氧 |
4.1.4 低温等离子体产生臭氧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4.2 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的影响 |
4.3 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藻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1 藻细胞的形态变化 |
4.3.2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形态的影响 |
4.4 活性物质浓度、叶绿素浓度、藻细胞形态变化对灭活效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微囊藻毒素去除的效能与机制 |
5.1 MCs结构特性及其危害 |
5.2 MC-LR、MC-RR标线 |
5.3 MC-LR降解情况 |
5.4 MC-RR降解情况 |
5.5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MCs的降解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含物降解效能 |
6.1 藻类有机物及其对水质产生的影响 |
6.2 铜绿微囊藻胞内有机物种类及特性研究 |
6.3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胞内有机物降解情况 |
6.4 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种类及特性研究 |
6.5 液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胞外有机物降解情况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诱导结晶除氟方法及新型纳米除氟滤料的构筑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
2.2 除氟的测试及表示方法 |
2.3 除氟剂的制备及实验装置 |
3 氟饱和羟基磷灰石滤球(FAp)诱导结晶原位除氟性能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原位除氟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钙铁镁(CIM)三元纳米复合氧化物的除氟性能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除氟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氢氧化镧/氧化石墨烯(LHGO)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除氟性能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吸附理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压脉冲液相等离子体铝(HPLPA)吸附剂的除氟性能及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3 除氟机理的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7.2 创新性工作 |
7.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屏蔽剂对黑木耳多糖等离子体降解产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黑木耳多糖简介 |
1.1.1 黑木耳多糖的功能特性 |
1.1.2 多糖降解方法研究进展 |
1.2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简介 |
1.2.2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降解作用机理 |
1.2.3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在降解有机物中的应用 |
1.2.4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在降解多糖中的应用 |
1.2.5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影响因素 |
1.2.6 H2O2协同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研究进展 |
1.3 屏蔽剂应用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研究进展 |
1.3.1 ·OH屏蔽剂 |
1.3.2 ·H屏蔽剂 |
1.3.3 水合电子屏蔽剂 |
1.3.4 ·O屏蔽剂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屏蔽剂对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流变性质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黑木耳原多糖的制备 |
2.3.2 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的制备 |
2.3.3 静态流变学测试 |
2.3.4 动态流变学测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静态流变学特性研究 |
2.4.2 动态流变学测试 |
2.4.3 损耗正切角(tanδ)影响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屏蔽剂对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结构表征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黑木耳原多糖的制备 |
3.3.2 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的制备 |
3.3.3 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结构表征研究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紫外光谱分析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4.3 X衍射(XRD)光谱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屏蔽剂对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分子构象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黑木耳原多糖的制备 |
4.3.2 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的制备 |
4.3.3 黑木耳多糖降解产物分子构象研究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激光粒度分析 |
4.4.2 扫描电镜分析 |
4.4.3 刚果红试验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液相脉冲等离子体制备碳量子点及其光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第1章 绪论 |
1.1 等离子体简介 |
1.1.1 等离子体基本概念 |
1.1.2 液相等离子体概念 |
1.1.3 液相等离子体的主要产生途径 |
1.1.4 液相等离子体研究现况 |
1.2 碳量子点简介 |
1.2.1 碳量子点基本概念 |
1.2.2 碳量子点的常见制备方法 |
1.2.3 碳量子点的特性 |
1.2.4 碳量子点的应用 |
1.2.5 碳量子点研究现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2 第二章 三聚氰胺和柠檬酸制备碳量子点 |
2.1 三聚氰胺和柠檬酸的特性 |
2.2 液相脉冲放电装置、实验仪器以及药品 |
2.3 实验流程 |
2.3.1 反应溶液的配制 |
2.3.2 放电反应 |
2.3.3 样品提纯 |
2.3.4 样品荧光光谱测试 |
2.4 三聚氰胺和柠檬酸制备碳量子点的探索 |
2.4.1 不同物质量的三聚氰胺对碳量子点的影响 |
2.4.2 不同物质量的柠檬酸对碳量子点的影响 |
2.4.3 最佳配比下的三聚氰胺和柠檬酸制备的碳量子点荧光光谱图 |
2.4.4 三聚氰胺和柠檬酸制备碳量子点的机制和限制 |
3 第三章 尿素和柠檬酸制备碳量子点及应用 |
3.1 尿素的特性 |
3.2 液相脉冲放电装置、实验仪器以及药品 |
3.3 实验流程 |
3.3.1 反应溶液的配制 |
3.3.2 放电反应发生 |
3.3.3 样品提纯 |
3.3.4 样品荧光光谱测试 |
3.3.5 铁离子检测 |
3.4 尿素和柠檬酸制备碳量子点 |
3.4.1 不同配比反应液的电流电压波形 |
3.4.2 不同放电形式对碳量子点荧光性的影响 |
3.4.3 不同物质量的尿素和柠檬酸对碳量子点荧光性的影响 |
3.4.4 最佳配比尿素柠檬酸生成碳量子点的最佳反应时间探索 |
3.5 碳量子点生成的反应机理探讨 |
3.6 液相脉冲等离子体法制备碳量子点与其他等离子体法的区别 |
3.7 最佳条件下生成的碳量子点表征 |
3.7.1 碳量子点的荧光光谱图 |
3.7.2 碳量子点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 |
3.7.3 碳量子点相对荧光量子产率 |
3.8 铁离子对碳量子点的荧光淬灭作用 |
4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气液两相纳秒脉冲放电对小球藻的灭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装置 |
2 实验研究与分析 |
2.1 脉冲峰值电压对小球藻失活率的影响 |
2.2 脉冲重复频率对小球藻失活率的影响 |
2.3 放电喷嘴与液面相对位置对小球藻失活率的影响 |
2.4 藻液初始数密度对小球藻失活率的影响 |
2.5 喷嘴放电电极直径对小球藻失活率的影响 |
2.6 放电持续时间对灭活率的影响 |
3 结论 |
(7)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废水中有机药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有机废水传统处理方法 |
1.2.1 生物处理法 |
1.2.2 物化处理法 |
1.2.3 化学处理法 |
1.3 高级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1 化学氧化技术 |
1.3.2 光催化氧化技术 |
1.3.3 电催化氧化技术 |
1.3.4 水热氧化技术 |
1.3.5 超声氧化技术 |
1.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1 介质阻挡放电 |
1.4.2 高压脉冲放电 |
1.4.3 滑动弧放电 |
1.4.4 辉光放电 |
1.4.5 电晕放电 |
1.5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方案和实验材料 |
2.1 实验设计 |
2.1.1 有机药物选择 |
2.1.2 实验装置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3 分析方法 |
2.3.1 卡马西平浓度检测方法 |
2.3.2 H_2O_2 浓度检测 |
2.3.3 卡马西平降解产物分析 |
2.3.4 能量效率的计算 |
3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废水中的卡马西平 |
3.1 DBD处理卡马西平模拟废水的实验参数优化 |
3.1.1 放电电压对卡马西平降解效果的影响 |
3.1.2 载气流速对卡马西平降解效果的影响 |
3.1.3 初始pH对卡马西平降解效果的影响 |
3.2 能量效率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介质阻挡放电协同体系处理(高盐)废水中的卡马西平 |
4.1 高盐条件对DBD降解废水中卡马西平的影响 |
4.2 TiO_2 协同DBD体系处理(高盐)废水中的卡马西平 |
4.2.1 TiO_2 协同DBD体系降解无盐废水中的卡马西平 |
4.2.2 TiO_2 协同DBD体系降解高盐废水中的卡马西平 |
4.3 过硫酸盐协同DBD体系处理(高盐)废水中的卡马西平 |
4.3.1 过硫酸盐协同DBD体系降解无盐废水中的卡马西平 |
4.3.2 过硫酸盐协同DBD体系降解高盐废水中的卡马西平 |
4.4 能量效率计算 |
4.5 卡马西平降解机理分析 |
4.5.1 HPLC-MS分析卡马西平降解产物 |
4.5.2 卡马西平降解途径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高压纳秒脉冲电源的研制及其放电等离子体特性与灭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纳秒脉冲电源的研究现状 |
1.2.2 等离子体形貌和光谱特性研究现状 |
1.2.3 等离子体的灭菌应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纳秒高压脉冲电源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脉冲电源的整体设计 |
2.2.1 脉冲电源主电路设计 |
2.2.2 开关器件的选型 |
2.3 脉冲电源的高压开关设计 |
2.3.1 驱动与均压电路的设计 |
2.3.2 驱动信号接收电路的设计 |
2.3.3 高压开关的PCB设计制作 |
2.4 脉冲电源的辅助电路设计 |
2.4.1 驱动电源电路的设计 |
2.4.2 驱动信号发射电路的设计 |
2.5 脉冲电源整机的总装调试 |
2.6 本章小结 |
3 脉冲电源激励针-水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针-水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及测试系统 |
3.3 脉冲激励针-水等离子体放电形貌的研究 |
3.3.1 电压幅值和脉宽对放电面积的影响 |
3.3.2 地电极对放电面积的影响 |
3.3.3 气流量对放电面积的影响 |
3.3.4 高压电极形状对放电面积的影响 |
3.4 脉冲激励针-水等离子体放电发射光谱的研究 |
3.4.1 电压幅值和脉宽对发射光谱的影响 |
3.4.2 地电极对发射光谱的影响 |
3.4.3 气流量对发射光谱的影响 |
3.4.4 高压电极形状对发射光谱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脉冲电源激励针-水等离子体放电灭菌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针-水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和灭菌操作 |
4.2.1 针-水等离子体放电装置 |
4.2.2 灭菌操作步骤 |
4.3 针-水等离子体灭菌特性研究 |
4.3.1 电压幅值和脉宽对萌发抑制率的影响 |
4.3.2 气流量对萌发抑制率的影响 |
4.3.3 高压电极形状对萌发抑制率的影响 |
4.4 灭菌机理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催化剂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
1.2.1 含酚废水的来源 |
1.2.2 含酚废水的危害 |
1.2.3 含酚废水的研究现状 |
1.3 低温等离子体概述及原理 |
1.3.1 低温等离子体概念 |
1.3.2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 |
1.3.3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原理 |
1.4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选题 |
1.6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装置及测试方法 |
2.1 药品与实验设备 |
2.2 实验装置 |
2.3 测试方法 |
2.3.1 苯酚浓度测定及降解率计算 |
2.3.2 中间产物浓度测定 |
2.3.3 TOC浓度测定及矿化率计算 |
第三章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降解水中苯酚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条件优化实验研究 |
3.3.1 电极间距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3.3.2 针-液间距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3.3.3 脉冲电压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3.3.4 脉冲频率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3.3.5 曝气量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3.4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降解苯酚结果及分析 |
3.4.1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降解苯酚及产物分析 |
3.4.2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降解苯酚过程的TOC及矿化率 |
3.5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活性物质生成机理探讨 |
3.5.1 羟基自由基的生成 |
3.5.2 臭氧的生成 |
3.5.3 过氧化氢的生成 |
3.6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降解水中苯酚机理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催化剂降解水中苯酚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4.2.1 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4.2.2 Fe-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4.2.3 扫描电镜分析 |
4.3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TiO_2降解苯酚 |
4.3.1 TiO_2焙烧温度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4.3.2 TiO_2投加量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4.3.3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TiO_2降解苯酚及中间产物分析 |
4.3.4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TiO_2降解苯酚过程TOC变化规律及矿化率 |
4.4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Fe-TiO_2降解苯酚 |
4.4.1 Fe-TiO_2焙烧温度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4.4.2 Fe-TiO_2投加量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4.4.3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Fe-TiO_2降解苯酚结果及分析 |
4.4.4 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Fe-TiO_2降解苯酚过程的TOC及矿化率 |
4.5 催化剂对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活性物质生成的影响 |
4.5.1 TiO_2对·OH生成的影响 |
4.5.2 Fe-TiO_2对·OH生成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高压脉冲气液混合等离子体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蓝藻水华危害 |
1.2 传统除藻技术 |
1.2.1 物理方法 |
1.2.2 化学方法 |
1.2.3 生物方法 |
1.2.4 高级氧化技术 |
1.3 新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控藻技术 |
1.3.1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控藻技术 |
1.3.2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控藻技术原理 |
1.3.3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控藻技术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2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4.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压脉冲气液混合等离子体体系的工艺参数变化对铜绿微囊藻灭活效果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藻种和培养方法 |
2.2.2 高压脉冲装置 |
2.2.3 气液混合反应器 |
2.2.4 主要实验仪器 |
2.2.5 测定指标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脉冲放电时间对铜绿微囊藻杀灭效果的影响 |
2.3.2 不同脉冲放电峰值电压对铜绿微囊藻杀灭效果的影响 |
2.3.3 不同脉冲放电频率对铜绿微囊藻杀灭效果的影响 |
2.3.4 藻液的电导率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2.3.5 放电电极间距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2.3.6 载气流量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2.3.7 不同载气气源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脉冲气液混合等离子体体系对铜绿微囊藻灭活机理初探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学显微镜观察藻细胞形态 |
3.3.2 荧光显微镜观察藻细胞形态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藻细胞形态 |
3.3.4 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 a 去除的影响 |
3.3.5 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3.6 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3.3.7 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3.8 脉冲放电过程中藻液性质的变化 |
3.3.9 外加过氧化氢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
3.3.10 外加臭氧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入 TiO_2的新型液电等离子体光体系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
4.2.4 XRD 图谱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制备掺铁 TiO_2的 XRD 图谱分析 |
4.3.2 引入 TiO_2的液电光催化体系灭藻的最佳工艺条件 |
4.3.3 液电光催化体系对铜绿微囊藻灭活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4 液电光催化体系对铜绿微囊藻生理指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饮用水(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温等离子体对蓝藻抑制效应与机理研究[D]. 李俊楠.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2]诱导结晶除氟方法及新型纳米除氟滤料的构筑与机理研究[D]. 陈缜缜.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3]屏蔽剂对黑木耳多糖等离子体降解产物影响研究[D]. 尹义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4]液相脉冲等离子体制备碳量子点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 沈雨涵.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消毒灭菌的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等物理技术比较分析[J]. 吕泽琦,谢彦召,杨海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05)
- [6]气液两相纳秒脉冲放电对小球藻的灭活[A]. 潘文军,孙明,郝夏桐. 《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2019
- [7]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废水中有机药物的研究[D]. 王卿. 重庆大学, 2019(01)
- [8]高压纳秒脉冲电源的研制及其放电等离子体特性与灭菌研究[D]. 邓乐强. 重庆大学, 2019(01)
- [9]高压脉冲气液两相放电协同催化剂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D]. 张鹏. 江西理工大学, 2016(05)
- [10]高压脉冲气液混合等离子体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研究[D]. 顾雨辰. 江南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