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典环保装备工业及其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高田[1](2020)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人民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诉求使传统生态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新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形成了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治理、能源工业发展、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研究视域,梳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分析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探析榆林市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能源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脱贫等方面的进展,剖析其绿色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榆林市发展的目标指向。因此,未来榆林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机制改革保障治理成果,坚持技术创新促进能源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通过教育宣传赋予农村发展新动能,积极行动为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促进西部跨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向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更新,为绘就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崭新图景提供有力支持。
陈志刚[2](2020)在《泉州市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中,我国各地政府普遍通过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强化单位空间内的经济产出。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经济职能作用,促进产业园区良性运行,是各地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丰泽区区位优势突出,但土地空间有限,辖区内的泉州软件园、福建海西广告产业园区(泉州园)等产业园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经济效益不足、产业集聚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有待进一步优化。通过研究分析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从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等环节入手,运用市场失灵、公共产品及政府经济职能等理论,对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经济职能进行梳理,从产业园区规划、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公共产品供应、监督规制四方面分析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现状。从经济职能定位、体系的层面对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经济职能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缺位”“越位”现象、规划建设能力支撑不足、产业扶持政策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认为造成问题的因素主要是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掌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等。在学习借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中关村科技园、曼彻斯特科学城、西斯塔科学园等国内外产业园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方面完善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园区运作机制,二是强化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引导,三是科学制定和运用产业扶持政策,四是强化公共产品供给。
石云[3](2020)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优化发展研究 ——以宿迁高新区为例》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乘着火炬计划的热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高新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各地生根建设。国家高度重视高新区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人才等资源。经过三十年的摸索发展,高新区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经济,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区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对比世界一流园区看,我国高新区存在起步晚、发展速度慢、产业结构不优化等问题。始建于2001年的宿迁高新区形成了新材料产业、健康食品产业、装备制造业等特色产业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但其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储备不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与新挑战,宿迁高新区亟需通过变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宿迁高新区为例,首先宿迁高新区的整体发展现状、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剖析了宿迁高新区在产业结构、管理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宿迁高新区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沿海开发等战略,构筑“2+1”特色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强化产业规划与政策保障,转变招商工作理念和模式,打造成为以特色新兴产业为主导、高端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管理服务高效、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
关扬[4](2020)在《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外资对于填补一国资金缺口、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推动各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招商引资是一国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外资的过程。招商引资管理则是招商引资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指为使招商项目顺利实施,促使项目的全部经济技术活动按照计划协调执行的一门综合性管理科学,是提高招商引资效率、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的重要手段。ZD产业园作为国家战略之一,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也是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的重要载体。自2015年启动至今,ZD产业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招商引资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营商环境得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进,外资企业入驻数量不断增加,园区管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ZD产业园在招商引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园区的投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外资项目规模结构不够均衡、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管理队伍建设滞后、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到位、舆论正面宣传力度不够大等管理问题。本文以ZD产业园为对象,研究其招商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ZD产业园改进和完善招商引资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第二章到第五章,其中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描述了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现状;第四章主要论述了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章提出了改进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以发展、扩张为目的,适时摆查问题、弥补不足,研究建立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优化投资产业结构;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实施解决土地供求矛盾;实现创新对外合作模式,加快调整经营战略和市场布局;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实现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强化法律意识,推进法治建设;加大舆论正面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影响力。第三部分为结论。
贾天宇[5](2019)在《湖北省隐形冠军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8月,湖北省发布了《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致力于培育一批企业成长为隐形冠军,提升湖北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湖北省隐形冠军发展作为“中部崛起”政策的重要一环,在中国隐形冠军发展当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当前,湖北省隐形冠军的发展势头良好,在技术创新、营业利润、企业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湖北省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涌现出了大量的隐形冠军。然而,湖北省隐形冠军也面临着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盲目多元化等发展问题。因此,从研发投入、多元化角度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于湖北省隐形冠军提高企业绩效,乃至探索出一条适合的提升路径都有一定的帮助。本文的研究从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结合世界发展背景下我国隐形冠军的发展历程和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难点和创新点,并对隐形冠军、研发投入和多元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整理研发投入和多元化对企业绩效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阐述隐形冠军的内涵、特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发展成绩和瓶颈两个方面分析湖北省隐形冠军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作为湖北隐形冠军的借鉴,介绍德国、日本和希腊省市隐形冠军的发展经验。第五部分,依据所选出的21个隐形冠军样本,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验证企业研发强度和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第六部分,根据第五章的分析结论,整理出湖北隐形冠军的提升路径,并从企业层面和政策层面两个角度提出建议,推进湖北省隐形冠军的进一步发展。
张申[6](2019)在《基于绿色发展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合理布局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关系着国家安全的保障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一环。在全球分工体系下,我国已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作为国民经济“心脏”的装备制造业,由于粗放型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城市发展进程较快的京津冀等区域存在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众多突出问题。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十三五”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全新的发展理念第一次鲜明而突出地置于全国的发展格局中。实现绿色发展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发表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为优化京津冀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作出重要指示。一个不合理的装备制造业空间结构势必成为京津冀区域绿色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在京津冀“大城市病”的倒逼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等有利政策和国际装备制造产业转向核心城市群的机遇下,评价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并积极调整装备制造业在京津冀空间内的空间结构,促进京津冀装备制造业协同绿色发展既具有紧迫性,又具有现实性。本文从绿色发展、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等概念界定出发,论述了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空间结构等相关理论,在归纳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以及区位熵法等对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合理度进行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然后,结合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多维度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指出绿色发展机遇下的优势;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在绿色发展视角下,提升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合理度的政策建议。
程润华[7](2019)在《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8年末,我国先后明确提出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郑州、武汉、西安9个城市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此外,沈阳、南京、杭州、深圳、青岛和厦门6个城市也在积极争取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着力提升其城市发展动力,以充分发挥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和模型,将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与标杆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并探究近年来其发展动力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找到薄弱环节和重要问题,进而提出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提升的政策建议,对于完善和强化成都市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直接对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城市)的研究和对城市发展动力的研究两方面。从国外研究来看,对于新兴经济体中未来有可能成为世界城市的大城市的发展动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较少,与世界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相关的发展动力研究成果也较少。从国内研究来看,相关研究较少涉及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且已有的城市发展动力测度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较少专门针对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进行研究,对于国家中心城市应有的城市空间集聚功能和测度以及创新因素的乘数效应的重视尚显不足。在既有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创新因素的乘数效应和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集聚功能引入已有的城市发展动力测度模型中,对已有的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测度指标权重,以此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15个已批复和潜在的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的发展动力指数和发展动力子系统指数进行测度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发展动力指数位列第4,这主要源于成都市在交通通达力、空间集聚力和社会保障力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但与北京、上海和深圳有不同程度的差距,且对排名其后的广州和杭州等城市的领先优势较小。究其原因,经济拉动力、环境承载力、文化软实力和创新系数的较弱表现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掣肘作用。而政策系数是导致成都市与京沪两城存在明显差距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影响其与深圳存在差距以及领先于广州和杭州等城市的主要因素。在对前述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指数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提升面临的明显问题和现实挑战。论文主要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成都市过去6年发展动力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进一步明晰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提升面临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测度模型中选取除创新系数和政策系数外的所有指标,利用成都市2011年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到经济社会、空间集聚和人口环境三大公因子。因子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2016年成都市发展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社会影响因子、空间集聚影响因子和人口环境影响因子。其中,经济社会影响因子得分变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空间集聚影响因子得分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人口环境影响因子得分则经历了止颓启扬的阶段,这三大公因子的趋势变动是导致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指数测度结果的重要原因。在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测度和发展动力主要影响因素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存在的不足进行原因分析。从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测度结果来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服务业综合实力偏弱、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以及文化产业实力与文化资源优势不匹配等阻碍成都市发展动力的提升。从发展动力主要影响因素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来看,成都市经济拉动力较弱是由于经济社会影响因子中金融、对外贸易等因素在2016年呈现下行趋势,进而阻滞了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趋于增强的步伐。较低的环境承载基础水平成为了影响成都市环境承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对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形成了阻碍。综上所述,为促进成都市加快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增强其作为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本文从增强经济辐射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对外交往功能、绿色示范功能以及文化引领功能等方面对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提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海骏娇[8](2019)在《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驱动因子和成效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文中认为可持续性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人类社会的持续性由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互为依存的部分组成。环境可持续性旨在解决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冲突,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是城市政府为实现环境可持续性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随着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地位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问题,并就以下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城市政府在环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如何?以英国赫尔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David Gibbs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Richard Feiock等为代表的主流观点认为,基于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和后福特主义社会规制的特征,城市政府是环境治理体系的主导者,地方利益群体、地方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决定了城市政府出台环境政策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度。然而,笔者认为这一作用机制存在至少两个弊端,一方面,城市政府作为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很难有效处理环境质量优化这一公共利益问题;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的跨域性导致城市政府逃避责任且无能为力。因此,应该将中央政府纳入城市环境治理体系进行考察,这对于城市环境政策的推动作用可能是举足轻重的。第二,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如何?“成本假说”认为,环境可持续性政策会增加企业成本,对实物资本的积累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制约经济增长。而“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认为,环境政策并非必然妨碍竞争优势,反而可能提高竞争力。然而,笔者认为,波特假说只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成立,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成效取决于城市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具体属性。也就是说,对于波特假说,不能采用单一的线性模型,需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为此,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建立研究基础。第一,梳理研究文献。利用社会网络主路径分析技术,基于Paj ek软件和Python语言,对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文献进行引文网络分析,识别出该领域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献,对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实施现状、治理结构、驱动因素和成效评价等研究进行梳理。第二,进行政策分类。基于环境可持续性政策治理目标的多元性,提出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分类体系与方案,并将其划分为宜居环境政策、绿色经济政策、生态社会政策三类,从而构建构建政策驱动因素和实施效果的分析框架。第三,建立数据基础。利用文本分析法的开放性译码,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实现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执行情况的定量化,形成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两个研究问题建立理论框架:首先,建立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驱动因子模型,定量分析中央政策导向、基层环保意愿、地方环境基础对城市环境政策与行动的影响,明确城市政府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建立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成效评估门槛回归模型,借助R语言平台,厘清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实施各类政策的成效,检验波特假说的成立条件。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城市政府是环境治理体系的执行者,中央政府是环境治理体系的主导者,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在环境治理中存在局限性。在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制定与执行中,中央政策导向对于提高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执行力度具有显着正向作用,而基层环保意愿和地方环境基础的作用效果并不显着。这表明虽然城市是环境治理的主要载体,但城市政府并非环境治理体系的主导者,这对Gibbs、Feiock等学者提出的城市政府主导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环境治理体系并非只能由地方主导,中央政府作为环境治理体系的主导者也能形成更为有效的治理方案。从环境问题的跨域性和公共利益的代表两方面而言,这种有效性不仅存在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之下,而且对于其他地区的环境问题治理也有借鉴意义。具体而言,中央政策导向的间接作用(即促进邻近区域的协同治理)对于宜居环境政策的出台具有显着推动作用,中央政策导向的直接监管作用对于绿色经济政策和生态社会政策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2)不同发展阶段下,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经济成效存在差异性,对于处于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城市,波特假说的效果更为显着。宜居环境政策和绿色经济政策的经济成效模型的门槛变量检验都是显着的,说明受到了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即波特假说的成立的确存在条件。具体而言,污染性产业向工业化中期和前期的城市迁移并在政策指导下发生绿色化改良,而智力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集中,在两类产业交叉迁移的作用下,绿色经济政策为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城市带来显着积极的经济成效,而宜居环境政策对于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经济效益更好,虽然没有形成显着促进作用,但是制约作用已经消失。因此,波特假说的表述可以补充为:对于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城市,旨在发展绿色产业的绿色经济政策能够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综合竞争力;对于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旨在减少环境系统损害的宜居环境政策对经济效益不存在制约作用。综上,不同类型的城市应采取不同环境可持续性政策,以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中央政府作为环境治理体系的主导者,应对不同城市采取差异化的引导措施。对处于工业化中前期的城市应发挥直接监管作用,通过完善监管体系、严格考核标准、实施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推动城市环境-经济协同发展;对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应发挥引导作用,支持邻近区域建立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着重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由于城市发展阶段也会影响政策实施成效,城市政府不能仅仅被动落实中央政策,需要发挥积极性,以构建形成中央-地方二元耦合的环境可持续性治理体系。笔者通过归纳总结和非线性模型,对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研究的两大争议点进行研究,在建立长江经济带环境可持续性政策数据库的基础上,定量揭示了城市政策在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明确界定了波特假说的成立条件,旨在探索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规律和方向。展望未来,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科学命题,以政府政策为核心的治理路径也将继续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研究重点,其理论和实践还需要更深入、更细致的探索。
卢利芝[9](2018)在《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总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需求不断上涨。国家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垃圾处理设备制造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城市及乡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公司。随着国家对城乡垃圾处理的投入增加,社会及民众对环保生活的意识增强,公司不断进行市场开拓,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同时,垃圾处理设备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公司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论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垃圾处理设备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综合运用PEST模型、SWOT分析模型和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等营销分析工具,深刻剖析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的营销现状,分析其内外部环境,找出其优劣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根据这些问题引用STP战略和6P营销策略组合给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建议。为促进企业快速良性发展,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必须优化营销策略,加强营销管理,如完善产品组合、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持价格优势和应用灵活的价格组合策略;在保持现有传统渠道的优势上,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构建人员立体化推销模式、开发代理商和网络营销的渠道,激励渠道成员,对公共关系进行有效管理,同时综合应用多种促销策略,逐步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袁晓辉[10](2014)在《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城作为承载创新活动集中产生的载体,是引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也将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示范。本文旨在融合创新理论与城市理论,探索从空间规划角度支撑科技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论文系统梳理了创新理论和城市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国内外科技城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发展演化框架。通过对北京未来科技城和武汉未来科技城的深入调查与国内外其他科技城的综合分析,论文研究了科技城在产业布局、社会组织、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发展特征、机制和理想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面向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内容框架,并在规划实例进行了应用。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六个方面。1)科技城实现创新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五个演化机理:知识创新源、人力资本、嵌入性、创新环境和全球-地方联结;科技城发展具有阶段性,包括政策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三个阶段;科技城发展环境需要产业氛围、人才氛围和空间氛围的互动。2)科技城产业布局要点为:加强创新源带动作用、集中布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关联布局相关技术基础企业、弹性布局研究开发生产综合体、分散布局主体间互动交流平台、预留消费者服务业发展空间。3)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为:年龄结构年轻化、教育水平两极化、职业构成多样化和收入水平两极化。人才氛围营造需要满足知识型工作者和服务型工作者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同时促进阶层间的互动与交流。4)科技城空间结构在经济、社会、信息和规划机制的影响下,呈现出以创新源、知识共享和科技服务功能为核心,专业化创新生产单元和多样化生活服务单元环绕,相关功能组团为外围的空间结构,区别于传统新城和开发区。5)科技城专业化生产方式和多样化生活方式影响各类用地的规模与组合模式,呈现出专业化、混合化和弹性化的新特征。6)科技城总体规划在参与主体、服务重点、基本思路、操作方法和成果特征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新城规划;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重点内容包括科技产业体系的模块化组织,M型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空间匹配,促进集聚空间效应发挥的技术植入和镶嵌体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集约混合土地利用模式,集成优化的智慧基础设施和弹性可操作的规划实施引导。
二、瑞典环保装备工业及其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典环保装备工业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成果 |
2.2 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2.2.1 绿色发展的含义 |
2.2.2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 |
2.2.3 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绿色发展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现状 |
3.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必然性 |
3.1.1 生态环境恶劣 |
3.1.2 产业畸形发展 |
3.1.3 地区发展不平衡 |
3.1.4 城市建设落后 |
3.1.5 三农问题严重 |
3.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1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
3.2.2 能源工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3.2.3 居民绿色生活方式逐步推广 |
3.2.4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加强 |
3.2.5 绿色脱贫工作稳步开展 |
第四章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4.1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 |
4.1.1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短板 |
4.1.2 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困难 |
4.1.3 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滞后 |
4.2 榆林市绿色发展的对策 |
4.2.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绿色发展目标 |
4.2.2 完善生态治理机制,保障治理成果 |
4.2.3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能源化工经济绿色发展 |
4.2.4 加强教育宣传,赋予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泉州市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法 |
三、访谈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政府经济职能 |
二、产业园区 |
三、产业园区特点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市场失灵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
第三章 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现状 |
第一节 丰泽区产业园区及管理机构基本情况 |
一、丰泽区产业园区概况 |
二、丰泽区产业园区政府管理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产业园区规划 |
一、产业园区建设规划 |
二、产业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
一、鼓励园区、平台建设的政策 |
二、鼓励企业集聚发展的政策 |
三、对企业经济贡献的奖励政策 |
四、鼓励科研创新的政策 |
五、吸引人才政策 |
第四节 公共产品供应 |
一、提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 |
二、提供职工工作配套设施 |
三、提供产业发展配套设施 |
四、公共环境保障 |
第五节 监督规制 |
一、监督企业依法经营 |
二、维持园区秩序 |
第四章 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经济职能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经济职能存在问题 |
一、政府职能存在“缺位”“越位”现象 |
二、规划建设能力支撑不足 |
三、产业扶持政策不完善 |
四、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不足 |
第二节 政府经济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 |
二、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 |
三、掌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
第五章 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对丰泽区的参考借鉴 |
第一节 国内产业园区的经验 |
一、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经验 |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验 |
第二节 国外产业园区的经验 |
一、曼彻斯特科学城经验 |
二、西斯塔科学园的经验 |
第三节 对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政府经济职能的启示 |
一、优化产业规划 |
二、推动公共产品扩容提质 |
三、加大政府统筹调度力度 |
第六章 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完善对策 |
第一节 优化产业园区运作机制 |
一、完善产业园区管理体制 |
二、制定科学考核机制 |
第二节 强化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引导 |
一、优化产业园区规划 |
二、探索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渠道 |
第三节 科学制定和运用产业扶持政策 |
一、提升奖励措施精准度 |
二、强化奖励措施运用 |
第四节 强化公共产品供给 |
一、提升公共产品供给精准度 |
二、探索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方式 |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优化发展研究 ——以宿迁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聚集理论 |
2.2.3 空间扩散理论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3 国内高新区产业优化发展现状及典型模式 |
3.1 我国高新区产业优化发展现状及不足 |
3.1.1 我国高新区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2 我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 |
3.2 我国高新区产业优化升级的案例经验 |
3.2.1 中关村产业优化升级的经验 |
3.2.2 东湖高新区产业优化升级的经验 |
3.2.3 潍坊高新区产业升级的经验 |
3.3 我国高新区产业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4 宿迁高新区产业优化发展现状分析 |
4.1 宿迁高新区基本情况 |
4.1.1 宿迁高新区发展整体概况 |
4.1.2 宿迁高新区区位交通优越 |
4.1.3 宿迁高新区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
4.1.4 园区生态社会民生环境加快改善 |
4.1.5 园区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
4.2 宿迁高新区产业优化发展现状 |
4.2.1 宿迁高新区产业发展概况 |
4.2.2 宿迁高新区“2+1”重点产业及发展现状 |
4.2.3 宿迁高新区产业优化发展主要政策措施 |
5 宿迁高新区产业优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产业优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值不高、层次较低 |
5.1.2 园区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撑不足 |
5.1.3 招商工作理念模式相对滞后 |
5.1.4 园区管理体制和政策的活力不足 |
5.2 主要原因分析 |
5.2.1 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的认识不足 |
5.2.2 园区产业整体规划建设不成熟 |
5.2.3 产业考核导向仍以经济考核为主 |
5.2.4 资金投资领域以及方式有待完善 |
5.2.5 园区高新人才支持力度不足 |
5.2.6 园区管理体制亟需改革创新 |
6 宿迁高新区产业优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明确产业优化发展定位与目标 |
6.1.1 明确产业优化发展总体思路 |
6.1.2 明确产业优化发展定位 |
6.1.3 明确产业优化发展目标 |
6.2 加大特色产业引培力度 |
6.2.1 构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6.2.2 构筑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
6.2.3 构筑新材料产业集群 |
6.2.4 培育科技型产业主体 |
6.3 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
6.3.1 开展产业组织创新 |
6.3.2 打造大平台大载体 |
6.3.3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
6.3.4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6.3.5 加快集聚高端人才 |
6.3.6 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
6.4 强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保障 |
6.4.1 改革园区管理规划体制 |
6.4.2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
6.4.3 建立科学考评体系 |
6.5 转变招商工作理念和模式 |
6.5.1 改进产业招商机制 |
6.5.2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园区的概念 |
2.1.2 招商引资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双缺口模型 |
2.2.2 垄断优势理论 |
2.2.3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2.2.4 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理论 |
第3章 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现状 |
3.1 ZD产业园概况 |
3.1.1 ZD产业园建立背景 |
3.1.2 ZD产业园园区简介 |
3.2 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现状分析 |
3.2.1 招商引资成果较为显着 |
3.2.2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
3.2.3 园区内部管理建设稳步推进 |
3.2.4 外资企业入驻数量不断增加 |
3.2.5 园区管理部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
第4章 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园区的投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4.2 园区土地供求矛盾突出 |
4.3 园区外资项目规模结构不够均衡 |
4.4 园区的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
4.5 园区招商引资管理队伍建设不足 |
4.6 园区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全面 |
4.7 园区品牌影响力不大舆论正面宣传力度不够大 |
第5章 改进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管理的做法与启示 |
5.1.1 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管理的做法 |
5.1.2 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管理的启示 |
5.2 建立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以优化投资产业结构 |
5.3 创新园区管理开发建设模式解决土地供求矛盾 |
5.4 创新对外合作模式加快调整经营战略和市场布局 |
5.5 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
5.6 加强招商引资管理队伍建设 |
5.7 强化法律意识推进法治建设 |
5.8 加大园区的正面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影响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湖北省隐形冠军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隐形冠军基本内涵的相关研究 |
1.2.2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3 多元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综述小结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隐形冠军基本内涵 |
2.2 隐形冠军特征 |
2.2.1 具备雄心壮志 |
2.2.2 专注于狭小利基市场 |
2.2.3 与客户间形成稳定关系 |
2.2.4 持续创新领跑行业 |
2.2.5 全球化自主营销模式 |
2.2.6 高效员工与稳定管理层 |
2.2.7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 |
2.3 隐形冠军的发展风险 |
2.3.1 隐形冠军面临的经营风险 |
2.3.2 隐形冠军面临的竞争风险 |
2.3.3 隐形冠军面临的创新风险 |
第3章 湖北省隐形冠军发展概况 |
3.1 湖北省隐形冠军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
3.1.1 地区及行业分布 |
3.1.2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
3.1.3 营业收入与利润状况 |
3.1.4 企业规模与员工数量 |
3.1.5 产品认证情况 |
3.2 湖北省隐形冠军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
3.2.1 企业层面问题 |
3.2.2 政策层面问题 |
第4章 国外隐形冠军发展路径的经验借鉴 |
4.1 德国隐形冠军发展路径 |
4.1.1 优良的产品质量 |
4.1.2 “窄门”理念 |
4.1.3 具备创新精神 |
4.1.4 高额研发投入 |
4.1.5 坚持长期战略 |
4.2 日本隐形冠军的发展路径 |
4.2.1 率先掌握核心技术 |
4.2.2 全球利基市场 |
4.2.3 独特的创业文化 |
4.3 希腊隐形冠军的发展路径 |
4.3.1 避免多元化 |
4.3.2 贴近客户 |
4.3.3 注重创新 |
4.3.4 健康的企业氛围 |
4.4 国外隐形冠军发展路径的启示 |
第5章 湖北省隐形冠军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1.2 变量选择与度量 |
5.1.3 实证模型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回归分析 |
5.3 结论 |
第6章 湖北省隐形冠军提升路径 |
6.1 企业层面的建议 |
6.1.1 保持创新和重视研发 |
6.1.2 避免盲目多元化 |
6.1.3 健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
6.1.4 构建紧密牢固的客户关系 |
6.2 政策层面的建议 |
6.2.1 严格筛选隐形冠军 |
6.2.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6.2.3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
6.2.4 推动宽松政策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2014-2018 湖北省 21 个隐形冠军样本公司营业收入情况表 |
致谢 |
(6)基于绿色发展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合理布局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京津冀 |
2.1.2 绿色发展 |
2.1.3 京津冀区域绿色发展 |
2.1.4 装备制造业 |
2.1.5 装备制造业空间结构 |
2.2 理论综述 |
2.2.1 绿色发展理论综述 |
2.2.2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综述 |
2.2.3 空间结构理论综述 |
2.3 国外研究相关综述 |
2.4 国内研究相关综述 |
2.4.1 区域装备制造业研究综述 |
2.4.2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
2.4.3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4.4 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
3.1 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3.2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目标导向 |
3.2.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
3.3.1 评估方法 |
3.3.2 数据来源 |
3.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合理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 理论分析 |
4.2 指标选取及说明 |
4.3 合理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五章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 |
5.1 京津冀区域要素禀赋发展现状 |
5.1.1 区位条件 |
5.1.2 自然资源 |
5.1.3 工业基础 |
5.1.4 人力资本 |
5.1.5 京津冀区域功能定位 |
5.2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产业联动发展现状 |
5.2.1 北京创新驱动发展 |
5.2.2 天津“三高”集聚发展 |
5.2.3 河北“跨越式”发展 |
5.3 京津冀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 |
5.3.1 资本优势 |
5.3.2 技术优势 |
5.3.3 政策优势 |
5.4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
5.4.1 产业结构不均衡,仍有同质化产能 |
5.4.2 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整合率低 |
5.4.3 功能定位不明确,未形成优势互补格局 |
5.4.4 生态指标缺失,缺乏绿色生态系统 |
第六章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合理布局对策研究 |
6.1 优化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环境 |
6.1.1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京津冀环境承载力 |
6.1.2 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共性技术研发 |
6.1.3 功能错位发展,打造“W”形价值空间结构 |
6.2 健全京津冀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机制 |
6.2.1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
6.2.2 加大京津冀区域间创新互投力度,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 |
6.2.3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发挥人才资本优势 |
6.3 完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体系 |
6.3.1 以产业分工和转移优化结构,促进均衡发展 |
6.3.2 选择优势产业进行战略突破,实现自主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市发展动力 |
二、城市发展动力影响因素 |
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 |
四、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心城市基础理论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中心—外围理论 |
三、点轴开发理论 |
四、集聚—扩散机制理论 |
五、生态城市理论 |
第二节 城市发展动力理论 |
一、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二、资本积累与城市发展动力理论 |
三、城市发展动力的阶段性理论 |
第三章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测度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依据及原则 |
二、指标选取及权重计算 |
第三节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测度模型 |
一、测度模型的构建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四章 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测度 |
第一节 成都市发展动力系统测度分析 |
一、创新系数 |
二、经济拉动力 |
三、社会保障力 |
四、环境承载力 |
五、文化软实力 |
六、交通通达力 |
七、空间集聚力 |
八、政策系数 |
九、发展动力总体测度 |
第二节 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限制了发展动力的提升 |
二、服务业综合实力偏弱阻碍发展动力的提升 |
三、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对发展动力形成了约束 |
四、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弱化了成都市发展动力 |
五、文化产业实力与文化资源禀赋优势不匹配 |
第五章 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发展动力影响因素公因子提取及变化趋势分析 |
一、公因子的提取 |
二、变化趋势分析 |
第二节 公因子变化趋势对成都市发展动力的影响 |
一、经济社会影响因子对成都市发展动力的影响 |
二、空间集聚影响因子对成都市发展动力的影响 |
三、人口环境影响因子对成都市发展动力的影响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 |
二、升级现代服务业,增强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
三、加强开放合作,增强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对外交往功能 |
四、提高环境承载力,增强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绿色示范功能 |
五、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增强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基本情况 |
二、教育背景 |
三、学术成果 |
(8)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驱动因子和成效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环境可持续性 |
1.3.2 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计量分析法 |
1.4.2 文本分析法 |
1.4.3 回归模型法 |
1.4.4 三元相图分类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研究现状述评 |
2.1 研究概况 |
2.1.1 基于Pajek的引文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2 基于引文网络的研究特征分析 |
2.2 政策实施路径 |
2.2.1 实施现状 |
2.2.2 治理结构 |
2.2.3 驱动因素 |
2.3 政策实施成效 |
2.3.1 成效综合评价 |
2.3.2 政策与经济增长 |
2.3.3 政策与环境保护 |
2.4 小结 |
第3章 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理论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
3.1.2 波特假说 |
3.1.3 区域环境压力理论 |
3.1.4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3.2 理论框架 |
3.2.1 政策分类与内涵 |
3.2.2 政策驱动因子的理论模型 |
3.2.3 政策实施成效的理论模型 |
3.2.4 政策类型与驱动因子的关系 |
3.2.5 政策类型与实施成效的关系 |
3.3 小结 |
第4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测度与评价 |
4.1 政策执行力度的测度方法 |
4.1.1 梳理政策清单研究成果 |
4.1.2 收集长江经济带政策信息 |
4.1.3 形成长江经济带政策清单 |
4.1.4 实现政策执行力度定量化 |
4.2 政策执行力度的评价与空间分异 |
4.2.1 政策执行力度的评价 |
4.2.2 政策执行力度的空间分异 |
4.3 基于政策执行力度的城市环境治理类型划分 |
4.3.1 三元相图法概述 |
4.3.2 城市环境治理类型划分 |
4.4 小结 |
第5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驱动因子分析 |
5.1 分析方法 |
5.1.1 回归模型 |
5.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实证检验 |
5.2.1 中央政策导向的作用 |
5.2.2 基层环保意愿的作用 |
5.2.3 地方环境基础的作用 |
5.3 小结 |
第6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成效分析 |
6.1 分析方法 |
6.1.1 门槛模型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 实证检验 |
6.2.1 宜居环境政策的经济成效 |
6.2.2 绿色经济政策的经济成效 |
6.2.3 生态社会政策的经济成效 |
6.2.4 宜居环境政策的环境成效 |
6.2.5 绿色经济政策的环境成效 |
6.2.6 生态社会政策的环境成效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是城市政府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普遍选择 |
7.1.2 城市政府不是环境治理体系的主导者 |
7.1.3 波特假说对于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城市效果显着 |
7.2 基于城市类型的政策建议 |
7.2.1 中央政府应强化环境直接监管政策 |
7.2.2 中央政府应引导邻近区域实施环境协同治理 |
7.2.3 城市政府应提高环境治理的主观能动性 |
7.3 主要创新点 |
7.3.1 定量揭示了城市政府在环境治理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 |
7.3.2 明确界定了波特假说的成立条件 |
7.3.3 建立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数据库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主路径分析的文献列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市场营销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市场营销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市场营销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市场营销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市场营销理论基础 |
2.1 市场营销的内涵和职能 |
2.1.1 市场营销的内涵 |
2.1.2 市场营销的职能 |
2.1.3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
2.2 市场营销的工具和方法 |
2.2.1 PEST分析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TP战略 |
2.2.4 SWOT分析 |
2.2.5 6P营销理论 |
第3章 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3.1.1 公司的主要产品 |
3.1.2 公司的技术情况 |
3.1.3 公司的发展历程 |
3.2 国内外垃圾处理业发展情况介绍 |
3.3 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
3.3.1 政治及法律环境分析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4 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
3.4.1 主要竞争者分析 |
3.4.2 主要替代品分析 |
3.4.3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4.4 买方议价能力 |
3.4.5 供应商议价能力 |
第4章 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的SWOT分析 |
4.1 优势 |
4.1.1 拥有技术团队,自主研发 |
4.1.2 产品质量高、售后服务好 |
4.1.3 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低 |
4.2 劣势 |
4.2.1 品牌缺乏广泛美誉度 |
4.2.2 技术升级缓慢 |
4.2.3 人才引进困难 |
4.2.4 销售渠道单一 |
4.2.5 缺乏资金实力 |
4.3 机会 |
4.3.1 国家政策利好,行业前景乐观 |
4.3.2 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需求增长 |
4.3.3 国内市场分散,未现寡头垄断 |
4.3.4 产业链延伸,可图战略合作 |
4.3.5 东南亚地区垃圾处理市场潜力大 |
4.3.6 原材料供应充足 |
4.3.7 国内垃圾处理技术不断前进 |
4.4 威胁 |
4.4.1 未来焚烧技术将成为主导 |
4.4.2 新进入者加入,竞争激烈 |
4.4.3 现有新技术威胁 |
4.4.4 垃圾处理中转市场趋于饱和 |
第5章 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5.1 产品方面 |
5.2 价格方面 |
5.3 渠道方面 |
5.4 促销方面 |
5.5 公共关系方面 |
5.6 权利营销方面 |
第6章 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的6P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6.1 STP战略 |
6.1.1 目标市场 |
6.1.2 市场定位 |
6.2 6P营销策略组合 |
6.2.1 产品策略 |
6.2.2 价格策略 |
6.2.3 渠道策略 |
6.2.4 促销策略 |
6.2.5 公共关系策略 |
6.2.6 权利营销策略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范围自主创新能力竞争加剧 |
1.1.2 国家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1.1.3 科技城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 |
1.1.4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发展转型需要示范 |
1.1.5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明确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意义 |
1.2.2 尝试构建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理论框架 |
1.2.3 揭示科技城规划区别于一般新城规划和开发区规划的核心内涵 |
1.3 研究界定 |
1.3.1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 |
1.3.2 科技城规划 |
1.3.3 四大未来科技城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 |
1.5.2 案例研究 |
1.5.3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1.5.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5.5 理论实践互动反馈 |
第2章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研究进展 |
2.1 科技城发展过程与创新驱动的科技城 |
2.1.1 世界科技城总体发展过程研究 |
2.1.2 科技城向创新驱动的演进 |
2.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产业布局研究 |
2.2.1 产业链与创新集群视角 |
2.2.2 产业模块与创新网络视角 |
2.2.3 产业支撑与区域创新系统视角 |
2.2.4 产业类型与创新知识基础视角 |
2.2.5 已建科技城的产业布局模式 |
2.3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社会结构研究 |
2.3.1 社会阶层构成特征研究 |
2.3.2 创意阶层特征和需求研究 |
2.3.3 社会阶层分异研究 |
2.4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结构研究 |
2.4.1 知识和创新视角 |
2.4.2 社会空间视角 |
2.4.3 生态格局视角 |
2.4.4 已建科技城的空间结构 |
2.5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土地利用研究 |
2.5.1 科研生产视角 |
2.5.2 人才需求视角 |
2.5.3 创新环境视角 |
2.6 研究进展总结 |
第3章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演化机理与发展环境 |
3.1 科技城创新的激发因子 |
3.1.1 企业 |
3.1.2 大学和研究机构 |
3.1.3 人才 |
3.1.4 政府 |
3.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演化机理 |
3.2.1 演化机理 1:知识创新源(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source) |
3.2.2 演化机理 2: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
3.2.3 演化机理 3:嵌入性( embeddedness) |
3.2.4 演化机理 4:创新环境( innovation milieu) |
3.2.5 演化机理 5:全球—地方联结( global-local nexus) |
3.2.6 五个演化机理的相互作用 |
3.3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阶段 |
3.3.1 起步期:政策驱动下的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 |
3.3.2 发展期:投资驱动下的产业集群专业化发展 |
3.3.3 成熟期:创新驱动下的多样化系统性的自组织发展 |
3.4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环境 |
3.4.1 产业氛围 |
3.4.2 人才氛围 |
3.4.3 空间氛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企业访谈的科技城产业布局研究 |
4.1 央企主导的科技城产业布局:北京未来科技城 |
4.1.1 主要产业构成 |
4.1.2 产业集聚机制 |
4.1.3 产业组织模式 |
4.1.4 产业创新机制 |
4.1.5 产业布局模式 |
4.2 多类型企业共生的科技城产业布局:武汉未来科技城 |
4.2.1 主要产业构成 |
4.2.2 产业集聚机制 |
4.2.3 产业组织模式 |
4.2.4 产业创新机制 |
4.2.5 产业布局模式 |
4.3 理想的科技城产业氛围营造 |
4.3.1 科技城的主要产业类型 |
4.3.2 理想的科技城产业氛围营造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科技城社会结构分析 |
5.1 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理论及假设 |
5.1.1 高技术社会结构特征理论 |
5.1.2 创意阶层特征及空间需求研究 |
5.1.3 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假设 |
5.2 两个未来科技城的企业人才调查 |
5.2.1 调查概况 |
5.2.2 受调查者基本构成特征分析 |
5.2.3 受调查者居住通勤情况分析 |
5.2.4 受调查者对当前空间的评价 |
5.2.5 受调查者理想工作生活空间 |
5.2.6 调查结果分析与局限性 |
5.3 关于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的讨论 |
5.3.1 中国当前城市社会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 |
5.3.2 中国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探讨 |
5.4 理想的科技城人才氛围营造 |
5.4.1 科技城的人才氛围 |
5.4.2 科技城人才氛围营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案例分析和理论演绎的科技城空间结构研究 |
6.1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发展机制分析 |
6.1.1 经济 -空间机制 |
6.1.2 社会 -空间机制 |
6.1.3 信息 -空间机制 |
6.1.4 规划 -空间机制 |
6.1.5 几种机制整合 |
6.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结构模式 |
6.2.1 空间接触需求及匹配 |
6.2.2 中央研发休闲区CR2D |
6.2.3 企业生产创新单元 |
6.2.4 居民生活服务单元 |
6.2.5 外围功能组团 |
6.2.6 与其他类型城区空间结构的比较 |
6.3 四大未来科技城空间结构特征与评价 |
6.3.1 区域空间结构 |
6.3.2 内部空间结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科技城土地利用研究 |
7.1 土地利用混合 |
7.1.1 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关系 |
7.1.2 生活用地与生态用地关系 |
7.1.3 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关系 |
7.1.4 混合用地:第四类空间 |
7.1.5 用地功能混合和邻近情况评估 |
7.2 各类用地特征 |
7.2.1 高技术制造业用地 |
7.2.2 生产者服务业用地 |
7.2.3 消费者服务业用地 |
7.2.4 单一功能的居住用地 |
7.2.5 混合功能的居住用地 |
7.2.6 交通设施用地 |
7.2.7 绿地与广场用地 |
7.2.8 用地构成比较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考与建议 |
8.1 科技城规划理论核心 |
8.1.1 科技城规划的概念回顾 |
8.1.2 科技城规划的基本问题 |
8.1.3 科技城规划的作用机制 |
8.2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框架探讨 |
8.2.1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
8.2.2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系统提出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的核心机制 |
9.2.2 揭示科技城当前发展的现实特征与理想模式 |
9.2.3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内容创新 |
9.3 不足与展望 |
9.3.1 科技城演化发展框架的实践验证 |
9.3.2 国内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的特征研究 |
9.3.3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的指标体系研究 |
9.3.4 科技城发展的其他模式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未来科技城产业组织及配套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未来科技城企业人才构成特征和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瑞典环保装备工业及其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榆林市绿色发展研究[D]. 高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2]泉州市丰泽区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研究[D]. 陈志刚. 华侨大学, 2020(01)
- [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优化发展研究 ——以宿迁高新区为例[D]. 石云.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4]ZD产业园招商引资管理问题研究[D]. 关扬.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5]湖北省隐形冠军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D]. 贾天宇.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4)
- [6]基于绿色发展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合理布局与对策研究[D]. 张申.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2)
- [7]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动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程润华.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9(12)
- [8]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驱动因子和成效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D]. 海骏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长沙G环保设备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卢利芝. 湖南农业大学, 2018(12)
- [10]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D]. 袁晓辉. 清华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