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一流大学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柯江林,郑浩文,张凯,李卓遥[1](2021)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校文化:比较与借鉴》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内核,大学文化的国际比较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校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学校文化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学校文化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外一流大学在自我修养、人际促进、社会责任和全球视野四个文化维度存在异同点:国内外一流大学文化均提倡创新进取、团结合作、报效国家等;国内一流大学更重视勤奋好学、道德品行、求真务实、服务精神、爱国精神等,国外一流大学则强调创新进取、领导担当、公共福祉、自由包容、国际意识、环境保护等。国内一流大学在传承传统优势文化的同时,应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文化建设经验并通过相应机制保障学校文化落地。
徐锦泱,刘松恺,夏天成,陈明[2](2021)在《国内外一流工科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体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机械工程是历史最古老、对社会经济服务面最大的传统工科专业,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中的核心专业,亦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发展学科之一。文章通过国内外一流工科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体系的情况调研,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一流高校在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方向设置、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方面的差异性,并借鉴国外一流工科院校在机械工程专业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优秀经验,为我国工科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改革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王亚津[3](2021)在《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正全面实施强国建设战略,努力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强国必强教育,强国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2017年我国启动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流的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本科教育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其质量决定着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此,深入研究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质量特征,分析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对于更好地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一流人才,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流大学”为研究范围,以“本科教育质量特征”为研究核心,基于质量链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质量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二,对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特征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质量链理论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切性;第三,以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两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例,对其本科教育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其共同的教育特点,为研究提供借鉴;第四,基于质量链理论,对人才培养从需求、目标、方针、学生、教师、资源、管理、毕业八个关键链节点特征及其耦合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质量特征;第五,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对策。
尹清华[4](2021)在《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地方大学的排头兵,是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壮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队伍的关键。加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和办学水平,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地方“双一流”建设陆续开展,讨论地方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迫切且实际的问题。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与基础,已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因此,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内涵式建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本文重点探析了“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拥有独特办学资源和发展优势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以系统论、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新公共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典型——河南大学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历史背景与政治背景,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在遵循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术导向与社会需求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探讨地方高水平大学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经验,并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策略。本文将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如何做好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依据。其次,以河南大学为例,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案及建设成效进行探究分析。建设背景围绕学校、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展开;建设方案主要以国家、省政府和学校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主;建设成效围绕两个维度:第一,一流学科生物学的建设成效分析,主要从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团队建设、学科组织构建、平台基地建设、国际化交流合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八个方面展开;第二,一流学科建设对其他学科及学校整体的带动作用分析,主要围绕一流学科生态系统的构建展开。最后,针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学校整体的行政层面和学科层面出发,提出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启示。
姜雪[5](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程敏[6](2021)在《日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推进机制研究 ——以“全球顶尖大学计划”为例》文中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逐渐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各国都将高等教育视为科学技术进步和先进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支柱。日本政府为改善大学的教育与研究功能,提高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2014年,提出了为期十年的竞争性资助项目“全球顶尖大学计划”。并为了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建立了完善的项目评价制度。我国近年来推出的“双一流”建设在项目性质、实施形式、建设目标等方面,与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所以,本研究通过对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项目评价推进的研究,分析日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如何利用评价机制推动项目的调整与发展,以期为我国建设“双一流”评价制度提供借鉴。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以外部机构评价为主、大学内部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入选的37所大学改革进展状况和项目整体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全球顶尖大学计划”从项目实施初期就建立了完善的遴选评审制度,采用自上而下的评审方式,进行项目选拔。项目正式实施后,分别采用年度评价、阶段评价和终期评价相结合的三阶段评估模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项目建设过程监控。其中,2017年和2020年两次阶段评价作为推进项目改革的重要手段,及时反馈项目问题、提出意见,项目主体及时改进,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评价机制具有目标清晰、指标明确、多元参与、公开透明、持续改进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以大学自我评价为基础,第三方评价为主体,注重多元评价相结合;评价委员会成员构成多样、稳定,成员所属主要来自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为拓展评价视角奠定基础;评价指标构建实行项目共同发展与分类评价的原则,确立了共性要求与分类评价的指标体系,注重量化指标的构建;评价过程公开,体现公平、公正原则,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评价规则开展项目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利用评价结果,建构项目评价的应用与公开反馈机制,推动项目的持续改进。总体而言,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评价推进机制上,强调多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发挥政府、评价机构、大学三者的作用,形成合力。政府为评价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保障评价机构有序实施评价活动,建设大学积极配合,持续推动项目改进。各建设主体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效用,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
王天琳[7](2021)在《政府科研投入对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各国不断加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成为承担创新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双一流大学具有经费高、科研人员雄厚的重要特点,相对于普通高校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更能代表中国高校的较高科研水平。在影响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诸多因素中,政府科研投入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和知识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次结合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外政府科研投入与高校科技创新产出间的影响的现状,分别从二者之间影响以及学者如何进行指标选取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对2010-2017年高校政府科研投入、高校科技创新产出、双一流大学政府科研投入、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的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此外,详细介绍了门槛回归模型,参考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选用2010-2017年中国双一流大学数据,从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角度,将科技创新产出模型划分为知识型科技创新产出模型与经济型科技创新产出模型,以政府科研投入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在构建的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中分析政府科研投入对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所具有的“门槛效应”。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政府科研投入与双一流大学知识型科技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着的双重门槛效应;政府科研投入与双一流大学经济型科技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着的单一门槛效应。此外,在政府科研投入强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政府科研投入对双一流大学知识型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作用是先由系数较小的正向影响转为相对系数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之后逐渐转变为系数较小的负向影响作用,企事业单位委托资金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具有不显着的影响作用。随着政府科研投入强度的加大,对双一流大学经济型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作用是呈现不断提升的正向影响作用,企事业单位委托资金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之后根据两个模型各自的门槛值划分出门槛区间,将处于最优门槛区间内的高校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门槛回归模型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郝嘉月[8](2021)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开启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基,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伴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转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生体验在本科教育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高校纷纷将学生体验嵌入本科教育的战略规划之中,围绕学生体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优化本科教育的决策与管理。面对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变革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何将学生体验与本科教育高效整合,推动高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旗舰,自21世纪以来,将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外部挑战转化为校内发展契机,基于学生体验对本科教育进行系统变革,实现了自身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卓越办学承诺。本研究以一般系统理论、戴明环理论和院校影响理论为支撑,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分为战略规划阶段、重点建设阶段、问责评估阶段与改进提升阶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其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进行系统探究。首先,回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外部推动因素、理论基础因素以及内部发展因素三方面,归纳其本科教育建设聚焦学生体验的动因;其次,梳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战略规划,探究其中关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战略重点;再次,从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学位项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归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聚焦学生体验的特色化教育举措,探究其为优化学生体验而创设的学生支持机制、教师发展机制、问责评估机制与调查研究机制。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经验,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制定本科教育战略规划、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提升服务与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教育质量评估、强化院校研究工作、营造多元包容校园文化七个方面,为我国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启发与借鉴。
张丹丹[9](2021)在《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且学术水平世界一流的大学,提出了“双一流”高校发展战略。长三角城市群有着优秀的创新能力,高校众多,汇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和知识创新资源,是国内高水平高校知识创新主要集聚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创新要素流动,区域内高校协同创新,实现高校间优势互补、平台共建、信息共享提供了新机遇。基于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时代要求,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资源的配置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一直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和社会关心“双一流”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以此更好的激发高校科研能力,促进科研绩效持续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科研效率作为科研绩效的量化表征,建立模型测算出科研效率,继而推断出科研绩效,从而评价当前“双一流”高校的科研发展现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长三角“双一流”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各个“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为研究目标,试图发现高校科研绩效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不足,以期进一步促进高校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达到合理的科研管理。在深入探讨了投入产出理论、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理论与绩效评价理论后,明确了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的科研绩效指标,构建了绩效评价体系,收集了长三角区域28所“双一流”高校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DEA-BB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进行评价,从综合、纯技术、规模和Malmquist指数等多方面去进行分析;然后基于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测算的结果,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测算这些因素对“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程度与影响路径,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显示:(1)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水平总体偏高,证明“双一流”高校建设政策效果明显。(2)2009-2018年,我国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间科研绩效的综合效率差距明显,未来差距可能将逐渐扩大,存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演变趋势。(3)非DEA有效的高校存在着科研规模小,科研人员投入过多,科研经费投入过剩等问题。(4)部分高校的科研整体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和改善空间。(5)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科研技术进步两者之间变动的趋势表现出一种高度一致,说明了科研技术进步对高等院校科研创新绩效发挥了主导性影响,因此,需要在保证其他要素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提升高校的技术进步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面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研发人才质量、国际交流合作程度、研究与发展机构数与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呈正相关;(2)人力资本投入总量与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呈负相关;(3)高校科研经费中政府支出比重的二次项与“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呈倒U型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加强高质量人才引进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2)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水平。(3)增加研究与发展机构建设,优化研究机构结构。(4)突出绩效导向,强化精准投入。
尹志超,刘玉兰[10](2021)在《比较视野中世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经验与中国寻思——基于金融类人才培养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开放,高端金融人才缺口明显,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建设国际接轨的一流金融类专业已迫在眉睫。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基于比较教育理念,结合文本分析法,对比国内外金融专业现状,探寻了世界一流金融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水平等方面的特征。继而,立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借鉴世界一流金融专业建设经验,以创新创业的新时代精神为内核,提出适应我国建设世界一流金融本科专业的对策建议。
二、国内外一流大学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一流大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校文化:比较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组织文化理论的国内外一流大学学校文化选取思路 |
二、基于文献编码的国内外一流大学学校文化特征呈现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主轴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1. 自我修养维度(Self-Enhancement) |
2. 人际促进维度(Interpersonal facilitation) |
3. 社会责任维度(Social responsibility) |
4. 全球视野维度(Global vision) |
三、国内外一流大学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
(一)国内一流大学学校文化分析 |
1. 自我修养维度,国内一流大学强调品学兼优、创新进取与求真务实 |
2. 人际促进维度,国内一流大学重视“和信义”等传统品质 |
3. 社会责任维度,国内一流大学注重学生的爱国精神与学校的自由包容氛围 |
4. 全球视野维度,国内一流大学在这一维度的文化设计有所不足 |
(二)国外一流大学文化分析 |
1. 自我修养维度,国外一流大学重视学生的创新批判思维 |
2. 人际促进维度,国外一流大学注重学生的领导担当能力 |
3. 社会责任维度,国外一流大学注重自由包容与公共福祉两个核心范畴 |
4. 全球视野维度,国外一流大学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人类关怀以及未来发展三个范畴 |
(三)国内外一流大学文化对比分析 |
四、国内一流大学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
(一)继续传承中国传统优势大学文化 |
1. 传承对学术发展、道德品行、求真务实等品质的要求 |
2. 弘扬团结合作、诚实守信、服务精神、爱国精神等与社会互动的要求 |
(二)积极借鉴吸收国外一流大学优秀文化 |
1. 在自我修养维度,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 |
2. 在人际促进维度,重视学生的领导担当能力 |
3. 在社会责任维度,加强对公共福祉的强调 |
4. 在全球视野维度,加强对国际意识、人类关怀与未来发展的重视 |
5. 借鉴部分国外一流大学保护知识、保持环境的特色理念 |
(三)加强制度层文化与物质层文化建设 |
1. 制度层文化保障精神层文化顺利施行 |
2. 特色物质文化外现并传播学校精神文化 |
(2)国内外一流工科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目标对比 |
二、专业方向设置及师资力量对比 |
三、课程总数及学分设置对比 |
四、教学理念对比 |
五、结束语 |
(3)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分析框架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一流大学 |
2.1.2 本科教育 |
2.1.3 质量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质量链理论 |
2.2.2 质量链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切性 |
2.2.3 质量链理论对本科教育质量的研究启示 |
3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
3.1 案例:美国哈佛大学 |
3.1.1 美国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 |
3.1.2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特点分析 |
3.2 案例:英国剑桥大学 |
3.2.1 英国剑桥大学的本科教育 |
3.2.2 英国剑桥大学本科教育特点分析 |
3.3 结论和启示 |
4 基于质量链理论的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特征分析 |
4.1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链上关键链节点及耦合效应 |
4.1.1 质量链关键链节点识别 |
4.1.2 质量链耦合效应分析 |
4.2 质量链视角下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特征 |
4.2.1 需求链节点特征 |
4.2.2 目标链节点特征 |
4.2.3 方针链节点特征 |
4.2.4 学生链节点特征 |
4.2.5 教师链节点特征 |
4.2.6 资源链节点特征 |
4.2.7 管理链节点特征 |
4.2.8 毕业链节点特征 |
5 提升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政策建议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质量链上关键链节点存在的问题 |
5.1.2 质量链耦合存在的问题 |
5.2 政策建议 |
5.2.1 立足国家需求,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
5.2.2 强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要五育并举 |
5.2.3 多元选拔标准,建立综合素质考核制度 |
5.2.4 更新教育理念,促进科研教学有机融合 |
5.2.5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际化的开放程度 |
5.2.6 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
5.2.7 形成共赢合力,有效开展协同创新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
1.1.3 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核心 |
1.1.4 河南大学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典型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建设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地方高水平大学 |
1.4.2 学科与重点学科 |
1.4.3 学科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 |
1.5 理论基础 |
1.5.1 系统论 |
1.5.2 新公共治理理论 |
1.5.3 组织生态学理论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分析法 |
1.7.2 案例研究法 |
1.7.3 访谈法 |
1.8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8.1 创新点 |
1.8.2 难点 |
第二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 |
2.1.1 系统性 |
2.1.2 长期性 |
2.2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 |
2.2.1 正确的理念与科学的战略规划 |
2.2.2 一流的人才培养 |
2.2.3 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 |
2.2.4 深厚的学术科研实力 |
2.2.5 突出的发展优势特色 |
2.2.6 开放的国际交流与协作 |
第三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探究——河南大学的案例分析 |
3.1 样本案例选取 |
3.2 案例分析思路 |
3.3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历史背景分析 |
3.3.1 河南大学整体学科发展历程梳理 |
3.3.2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生物学科发展历程 |
3.3.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河南大学学科发展的契机 |
3.4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政策方案背景分析 |
3.4.1 从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上将学科建设划为重点 |
3.4.2 在整体“办学定位”确立上重新定义一流 |
3.4.3 于“综合改革”长远规划中提出学科建设三大战略 |
3.5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
3.5.1 教学与人才培养 |
3.5.2 科研实力 |
3.5.3 学科团队建设 |
3.5.4 学科组织构建 |
3.5.5 平台基地建设 |
3.5.6 国际化交流合作推进 |
3.5.7 社会服务 |
3.5.8 文化传承与创新 |
第四章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的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分析 |
4.1 构建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生态系统 |
4.2 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学科生态布局 |
4.2.1 非均衡的学科布局 |
4.2.2 调整学科生态布局 |
4.3 建立长期有效的学科良性竞争机制 |
4.3.1 学科竞争的产生 |
4.3.2 学科竞争的带动 |
4.4 构建开放互融的学科协同共生体系 |
4.4.1 学科协同共生的必然性 |
4.4.2 学科协同共生的路径 |
4.5 推动建立符合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 |
4.5.1 组织制度建设 |
4.5.2 考核评价 |
4.6 探索与社会生态环境间互动协调的新模式 |
4.6.1 国内社会生态环境 |
4.6.2 国际社会生态环境 |
第五章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
5.1 行政层面 |
5.1.1 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 |
5.1.2 坚实的学科建设基础 |
5.1.3 外部支持与内部建设相伴相依 |
5.2 学科层面 |
5.2.1 转变发展理念,凝练学科发展特色和方向 |
5.2.2 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平台基地建设 |
5.2.3 调整学科评价体系,适应学科不同发展阶段 |
5.2.4 全力促进地方化与国际化相融合,加强交流合作 |
5.2.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吸才育才聚才体系 |
5.2.6 遵循逻辑转向,加强一流学科制度、文化建设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日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推进机制研究 ——以“全球顶尖大学计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世界一流大学 |
(二) 全球顶尖大学计划(Top Global Universit Project) |
(三) “全球顶尖大学计划”项目评价机制分析 |
二、理论基础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 系统评价学理论 |
第二章 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政策的提出 |
一、21世纪以来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发展历程 |
二、“全球顶尖大学计划”政策出台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二) 国际背景 |
三、“全球顶尖大学计划”政策解读 |
(一) 项目性质与实施目的 |
(二) 项目财政资助体系 |
(三) 项目建设总体发展规划 |
第三章 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项目评价机制的建立 |
一、“全球顶尖大学计划”项目评价的提出 |
(一) 项目评价要素分析 |
(二) 项目建设评价实施的主体 |
二、“全球顶尖大学计划”项目遴选评审的实施 |
(一) 评审的方针与标准 |
(二) 遴选评审的实施过程 |
三、“全球顶尖大学计划”建设期间评价活动的实施 |
(一) 年度评价 |
(二) 两次阶段评价 |
(三) 终期评价 |
(四) 三段式评价模式的内在关系 |
第四章 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项目评价机制的效用 |
一、运用评价体系,提出建设发展问题 |
(一) 项目评价活动的运行机制 |
(二) 评价效能的发挥 |
二、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改革发展规划 |
(一) 修改大学规划的必要性 |
(二) 大学改革构想目标的调整 |
三、结合项目发展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
(一) 构建项目中长期发展规划 |
(二) 推进大学建立自主化发展规划 |
(三) 调整第二次阶段评价指标 |
第五章 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建设评价机制评析 |
一、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评价机制的特征 |
(一) 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实施基础 |
(二) 评价机构负责,促进评价实施 |
(三) 大学积极配合,推动项目改进 |
二、日本“全球顶尖大学计划”建设评价存在的问题 |
(一) 过于注重量化指标 |
(二) 规范性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大学间的差异化发展 |
(三) 大学评价任务繁重,改革建设缺乏独立性 |
三、思考与启示 |
(一) 注重多主体间的相互协作,发挥评价的效用 |
(二) 引入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大学特色发展 |
(三) 提高大学自评意识,建立大学自评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政府科研投入对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现状 |
2.1.1 政府科研投入 |
2.1.2 高校科技创新产出 |
2.1.3 双一流大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知识生产函数 |
2.2.3 门槛回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科研投入对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影响模型设计 |
3.1 门槛回归模型 |
3.1.1 门槛回归模型简介 |
3.1.2 门槛回归模型估计 |
3.1.3 门槛效应检验及确定门槛数 |
3.1.4 门槛估计值置信区间的构造 |
3.1.5 多个门槛回归模型门槛值的估计 |
3.2 门槛回归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3.2.1 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
3.2.2 门槛回归模型构建 |
3.2.3 被解释变量 |
3.2.4 解释变量 |
3.2.5 门槛变量 |
3.2.6 控制变量 |
3.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科研投入对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影响门槛回归分析 |
4.1 知识型科技创新产出模型门槛回归分析 |
4.1.1 门槛效应检验 |
4.1.2 门槛估计值与置信区间 |
4.1.3 门槛回归结果 |
4.2 经济型科技创新产出模型门槛回归分析 |
4.2.1 门槛效应检验 |
4.2.2 门槛估计值与置信区间 |
4.2.3 门槛回归结果 |
4.3 政府科研投入对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影响研究 |
4.3.1 双一流大学政府科研投入对知识型科技创新产出影响研究 |
4.3.2 双一流大学政府科研投入对经济型科技创新产出影响研究 |
4.4 政府科研投入对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影响门槛回归的研究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科研投入对促进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完善政策保障,建立配套资金使用体系 |
5.2 形成双一流大学联动趋势,促进各方互利共赢 |
5.3 双一流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高科技创新产出影响力 |
5.4 协调、调整及优化双一流大学科研规模,提高科技创新产出水平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 |
1.1.2 学生体验在世界各国一流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1.1.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为我国提供借鉴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一流本科教育 |
1.3.2 学生体验 |
1.4 理论基础 |
1.4.1 一般系统理论 |
1.4.2 戴明环理论 |
1.4.3 院校影响理论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研究文献述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个案研究法 |
1.6.3 历史研究法 |
1.6.4 比较研究法 |
1.7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思路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程与动因 |
2.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史进程 |
2.1.1 初步探索期(二战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 |
2.1.2 全面兴起期(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
2.1.3 深化推动期(20 世纪90 年代后期—21 世纪) |
2.1.4 创新发展期(21 世纪初期至今) |
2.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发展动因 |
2.2.1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推动 |
2.2.2 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学生转向 |
2.2.3 成果证据回应问责的必然趋势 |
2.2.4 学生体验理论实践的研究支持 |
2.2.5 学校实现卓越发展的内在诉求 |
第三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立足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战略规划 |
3.1 战略规划的制定环境 |
3.2 战略规划的重点选择 |
3.3 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 |
3.4 战略规划的使命愿景 |
3.5 战略规划的实施举措 |
第四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关照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关键环节 |
4.1 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 |
4.1.1 公平竞争的招生录取 |
4.1.2 综合全面的入学审查 |
4.1.3 多元异质的生源结构 |
4.2 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
4.2.1 专博并重的课程结构 |
4.2.2 创意新颖的课程类型 |
4.2.3 学生民主的课程开发 |
4.3 本科教育的专业学位 |
4.3.1 研究旨趣的个人专业 |
4.3.2 学科交叉的联合专业 |
4.3.3 创新整合的同步学位 |
4.3.4 跨校合作的联合学位 |
4.4 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
4.4.1 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 |
4.4.2 科研参与的教学形式 |
4.4.3 灵活适切的教学方法 |
第五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优化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保障机制 |
5.1 学生支持机制 |
5.1.1 严谨包容的服务机构 |
5.1.2 互助合作的学生社区 |
5.1.3 类型多样的经济援助 |
5.2 教师发展机制 |
5.2.1 组织机构与发展平台 |
5.2.2 教学培训与奖励项目 |
5.2.3 多元主体的评估制度 |
5.3 问责评估机制 |
5.3.1 重视效能的自愿问责 |
5.3.2 评估质量的专业审核 |
5.4 调查研究机制 |
5.4.1 学生体验的调查项目 |
5.4.2 改进决策的院校研究 |
第六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与启示 |
6.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 |
6.1.1 将学生体验置于全校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
6.1.2 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优势互补 |
6.1.3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的人才培养 |
6.1.4 通过高影响力实践活动提供优质学习机会 |
6.1.5 依托机构联动保证服务与管理的高效实施 |
6.1.6 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
6.1.7 营造多元包容的校园氛围增进学生归属感 |
6.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启示 |
6.2.1 促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 |
6.2.2 顶层规划制定本科教育的战略决策 |
6.2.3 跨学科界限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6.2.4 改善服务与管理满足师生主体需求 |
6.2.5 开展常态化评估调查保障教育质量 |
6.2.6 强化院校研究以推动高校科学决策 |
6.2.7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3.1 长三角区域 |
1.3.2 “双一流”高校 |
1.3.3 科研绩效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理论 |
2.1.1 投入产出理论 |
2.1.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理论 |
2.1.3 绩效评价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科研绩效评级体系构建与评价模型选择 |
3.1 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3.1.1 国家“破五唯”等相关政策的提出 |
3.1.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时代背景 |
3.2 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 |
3.3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下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 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模型 |
3.4.1 DEA评价模型构建 |
3.4.2 Malmquist指数模型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取 |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 科研绩效静态实证结果分析 |
4.2.1 基于DEA-BCC模型的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静态化评价分析 |
4.2.2 非DEA有效地科研效率投影分析 |
4.3 科研绩效动态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动态化评价分析 |
4.3.2 2009-2018年发展动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
5.2 Tobit模型设计 |
5.2.1 模型选择 |
5.2.2 Tobit回归模型建立及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高质量人才引进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 |
6.2.2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水平 |
6.2.3 增加研究与发展机构建设,优化研究机构结构 |
6.2.4 突出绩效导向,强化精准投入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比较视野中世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经验与中国寻思——基于金融类人才培养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综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选取 |
(三)材料数据来源 |
(四)材料数据分析处理 |
三、世界一流金融本科专业特征分析 |
(一)专业培养目标迥异性 |
(二)专业课程体系个性化 |
(三)专业课程内容丰富度 |
(四)专业教学方法差别化 |
(五)专业师资水平层级化 |
四、建设国内一流金融本科专业启示 |
(一)制定突显国际视野的个性能力培养目标 |
(二)架构通专融合的教学运行体系 |
第一,实行跨院系学分互认机制完善通识教育课。 |
第二,调整课程分类精简专业必修课。 |
(三)搭建时代革新的需求响应课程体系 |
第一,推动校企合作增加实践课程。 |
第二,建立多模块专业选修课。 |
第三,主动布局金融科技课程。 |
(四)倡导双主协同的教育回归教学法 |
第一,学生回归课堂。 |
第二,深化在线课堂建设。 |
(五)完善精兵强将的教师团队 |
第一,外引内进。 |
第二,提高师资队伍科研水平。 |
第三,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 |
五、结语 |
四、国内外一流大学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校文化:比较与借鉴[J]. 柯江林,郑浩文,张凯,李卓遥. 现代教育管理, 2021(10)
- [2]国内外一流工科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体系对比研究[J]. 徐锦泱,刘松恺,夏天成,陈明. 高教学刊, 2021(19)
- [3]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特征研究[D]. 王亚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D]. 尹清华. 河北大学, 2021(02)
- [5]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6]日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推进机制研究 ——以“全球顶尖大学计划”为例[D]. 程敏. 扬州大学, 2021(09)
- [7]政府科研投入对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D]. 王天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D]. 郝嘉月. 河北大学, 2021(02)
- [9]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丹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比较视野中世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经验与中国寻思——基于金融类人才培养特征分析[J]. 尹志超,刘玉兰. 金融教育研究,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