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祁雨沟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吴强[1](2021)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钼、金成矿带,已探明的钼资源量超过500万吨、金资源量达1000吨。前人研究表明,区内金成矿事件多发生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0~110Ma),与区内大规模的钼成矿事件(147~120Ma)及岩浆侵位事件(158~124Ma)时代相近,且三者在空间上紧密相关。但前人对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钼、金成矿作用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矿种,而对区内具有时空一致性的钼矿床和金矿床的成因联系的研究还很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区内钼-金成矿作用规律的认识,制约了区域找矿勘查的突破。为了探讨研究区内钼与金的成矿关系,本论文选择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矿集区的祁雨沟金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学与矿物学研究,查明其成矿物质的迁移与沉淀和富集规律,构建研究区成岩年代学框架,探讨成岩与成矿的关系,揭示其成矿机制。同时,结合区内与祁雨沟矿床具时空一致性的雷门沟斑岩型钼矿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二者的成因联系,分析熊耳山地区钼、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深化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本论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祁雨沟金矿主要由斑岩型、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三种类型金矿组成。区内主要成矿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金-黄铁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成矿作用集中于金-黄铁矿阶段和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金一般以可见金的形式(自然金和银金矿)赋存于黄铁矿中,同时也存在少量纳米级自然金或银金矿金包裹体。(2)祁雨沟金矿发育大量与可见金共生的铋矿物,且不同成矿阶段的铋矿物组合存在差异。金-黄铁矿阶段铋矿物主要为自然铋、铋碲矿、Ag-Pb-Bi硫盐(硫铅铋矿系列)和斜方铅铋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铋碲矿、硫铋铜矿和辉铋矿-针硫铋铅矿系列。根据祁雨沟金矿Bi-Te矿物与硫化物的组合特征,其金-黄铁矿阶段的f Te2为~10-11,f S2为10-11~10-12;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f Te2为10-9~10-11,f S2为10-10~10-11。同时结合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矿物组合特征,本文认为f O2降低导致成矿流体中形成铋熔体,随之在成矿流体中收集金。随着成矿的演化,成矿流体温度降低和硫逸度升高,导致铋熔体发生硫化作用,进而形成铋矿物与自然金的矿物共生组合。根据祁雨沟金矿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和金的赋存状态,本研究认为铋熔体收集金是祁雨沟矿床中金富集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3)祁雨沟金矿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包括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59±5Ma,形成于晚侏罗世。两件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31±1Ma和130±1Ma,形成于早白垩世。切穿矿体的二长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25±1Ma,形成于早白垩世。根据前人成矿年代学分析结果及矿区内岩浆岩与矿体的产状,本文认为形成于130Ma的花岗斑岩为祁雨沟金矿的致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祁雨沟花岗斑岩具富碱(K2O=4.29%~7.69%,Na2O=2.69%~4.65%,K2O+Na2O=8.31%~10.1%),富铝(Al2O3=13.41%~17.02%,A/CNK=0.94~1.18),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N=20.5~44.7,平均为25.4),弱的Eu负异常(δEu=0.88~0.97)的特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祁雨沟花岗斑岩的εHf(t)为-22.0~-18.0,tDM2为2300~2600Ma;εNd(t)为-14.6~-15.0,两阶段模型年龄介于2110~2140Ma之间,ISr=0.7082~0.7087,表明该岩体来源于新太古代的太华杂岩的熔融,同时有部分年轻的地幔或新生地壳物质加入。其动力学背景可能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及随后的后撤作用引起的华北克拉通破坏,同时幔源岩浆底侵,促使下地壳部分熔融。(4)通过对祁雨沟矿床中成矿岩体(花岗斑岩)与成矿后岩体(二长花岗斑岩)中锆石和磷灰石对比研究发现,成矿花岗斑岩中锆石的Ce4+/Ce3+(36.1~773,平均为242)和(Eu/Eu*)N(平均为0.70)明显高于成矿后的二长花岗岩的Ce4+/Ce3+(13.9~31.7,平均为23.2)和(Eu/Eu*)N(平均为0.57),显示高氧逸度特征。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具富S特征;磷灰石具有更高的Ce/Pb比值(157~916,平均320),表明成矿岩体的流体活动性较强。当氧逸度较低时,岩浆中的硫主要以S2-形式存在,由于硫化物在硅酸盐熔体中较低的溶解度,导致金以硫化物形式过早沉淀,限制金元素的富集成矿。这些特征指示,高氧逸度、富硫及高流体活动性对金的成矿具有重要意义。(5)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祁雨沟花岗斑岩与雷门沟花岗斑岩具有相似岩浆源区和成因类型,且主、微量元素具连续演化的特征,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母岩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雷门沟钼矿斑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更高,且挥发分富F、贫Cl和S;祁雨沟金矿斑岩体相较于前者,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且挥发分具富S特征。研究区内钼、金矿床的H、O、S和Pb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钼矿床与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钼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而金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综合上述特征,本文认为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具时空一致性的钼、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受相似岩浆源区不同演化阶段的岩浆岩控制。区内钼矿化和金矿化往往与高氧逸度的岩浆岩相关,钼、金等不同的矿化类型可能受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和挥发分含量的影响。
胡昕凯[2](2021)在《熊耳山矿集区晚中生代岩浆演化与钼金成矿关系及找矿方向》文中指出熊耳山矿集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区内钼、金资源丰富,其中最重要的钼、金成矿事件发生在晚中生代,形成了该地区绝大多数钼矿床和金矿床。区内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十分频繁,形成了大量的花岗岩体和斑岩岩株。目前对熊耳山矿集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岩浆来源、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钼、金矿床的成因和成矿过程,以及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系统论述和总结东秦岭晚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钼、金成矿作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以熊耳山矿集区的晚中生代典型花岗岩体,以及沙坡岭钼矿床和祁雨沟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现代成岩-成矿理论,开展岩浆岩的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U-Pb-Hf-O同位素和微量元素、造岩矿物主量元素以及典型矿床的黄铁矿微量元素和S同位素综合研究,揭示熊耳山矿集区晚中生代岩浆演化及其与钼金成矿作用的关系,剖析钼、金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熊耳山矿集区钼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建立找矿模型,提出找矿方向。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建立了熊耳山矿集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年代学框架,研究认为熊耳山矿集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其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可分为三个阶段:(1)晚侏罗世(160~145Ma),秦岭造山带进入后碰撞阶段,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典型的高Sr低Y埃达克质花岗岩。(2)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145~125 Ma),由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华北克拉通破坏,区域构造体制发生转换,构造环境由挤压向伸展转变。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地壳减薄,形成的花岗岩侵入体具有复杂的地球化学特征。(3)早白垩世(125~110 Ma),秦岭造山带处于伸展环境,古老的岩石圈富集地幔已经完全移除,形成的花岗岩不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2、基于晚中生代典型岩体的岩浆源区与演化特征,揭示了岩浆岩与钼金成矿的关系。秦岭造山带后碰撞阶段陆内俯冲引起的地壳大规模增厚,导致了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紧随其后的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岩石圈减薄和软流圈上涌,构造体制从挤压向伸展转换,古老下地壳和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发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O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岩浆为太华群及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混合来源。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岩石圈富集地幔和下地壳堆晶岩中的金属硫化物被破坏,促使Mo、Au等不相容元素在硅酸盐岩浆中富集,形成的含矿岩浆携带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上升到上地壳最终就位。3、通过沙坡岭钼矿床和祁雨沟金矿床的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和S同位素研究,揭示了黄铁矿的类型、成因和物质来源,查明了钼、金在黄铁矿中的赋存状态,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Mo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独立的辉钼矿和黄铁矿中的含钼包裹体,多孔、破碎和富含包裹体的黄铁矿具有更高的Mo含量。黄铁矿的δ34S值主要集中在-2.5~0‰,Co/Ni比值范围也与岩浆热液黄铁矿的范围一致,表明钼矿化为区内晚中生代第二阶段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Au以不可见纳米级自然金或含金矿物包裹体存在于黄铁矿中,而不是以固溶体形式存在。黄铁矿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特征指示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和斑岩型金矿是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二者分别代表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早、晚阶段的产物。4、在归纳梳理熊耳山矿集区晚中生代岩浆演化和钼、金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钼、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型。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认为熊耳山矿集区西段深部可能发育隐伏岩体,已查明的银铅锌矿床和部分金矿床主要分布于隐伏岩体的浅部及外围,深部隐伏岩体为侵入中心,具有寻找斑岩型钼、金矿床的潜力;东段斑岩型钼矿床和斑岩岩株的外围具有寻找金银铅锌矿床的潜力,以及可以通过定位具有成矿潜力的斑岩岩株寻找斑岩型金矿。
赵玉[3](2020)在《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Au-Mo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熊耳山矿集区作为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组成部分,区内发育Mo-Au多金属矿床,近年来该区新发现了一批与Mo-Au矿床空间上关系密切的萤石矿床,前人对该区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萤石矿床与多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薄弱。本次研究以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典型的钼、金、萤石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为基础,通过成矿年代学、流体包裹体、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等方面研究,探讨了该区早白垩世不同成因类型矿床之间的成因关联性,建立了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为区内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表明,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热液脉型萤石矿床三种类型,三者在空间分布具有以早白垩世岩体为中心向外呈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热液脉型矿床的空间分带特征,且各类型矿床成因关联密切,属同一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2、本次研究获得元岭石英脉型金矿床Rb-Sr等时线年龄为121.5±1.5 Ma,马丢和安沟热液脉型萤石矿床Sm-Nd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18.9±7.8 Ma和119.1±4.3 Ma;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表明,该区早白垩世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主要形成于135~129Ma,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129~120Ma,热液脉型萤石矿床主要形成于119 Ma左右。3、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C-O同位素研究表明,研究区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以高温、中-高盐度的岩浆流体为主,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以中-高温、中-低盐度的岩浆流体为主,热液脉型萤石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以中-低温、低盐度的大气降水为主。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和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的成矿机制为流体沸腾,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源物质;热液脉型萤石矿床主要的成矿机制为水岩反应,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赋矿围岩。4、综上研究构建了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Mo-Au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总结了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并系统论述了研究区萤石矿化的矿物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指导意义。进而,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提出了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李蓓[4](2020)在《熊耳山矿集区红庄-元岭矿区金矿床类型及成矿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熊耳山是我国着名的金矿产地之一,金矿资源丰富,产出类型多样,主要有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角砾岩型金矿(卢欣祥等,2004;任富根等,2006)。前人已对此地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但是对于这几种金矿类型的内在联系研究较少,特别是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红庄蚀变岩型金矿和元岭石英脉型金矿展开详细研究,总结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分析成矿特征,探讨矿床成矿过程及两种矿床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红庄蚀变岩型金矿和元岭石英脉型金矿产出位置主要受燕山期花岗(斑)岩体和断裂构造控制。其主要赋矿地层均为熊耳群,区域上这两种类型的金矿床在太华群和熊耳群地层中均有发现,说明这些矿床不具备“地层专属性”。红庄蚀变岩型金矿产于马超营大断裂附近,元岭石英脉型金矿产于石窑沟-焦园断裂与马超营断裂交汇部位,金矿产出类型受控矿构造性质制约。红庄金矿和元岭金矿的矿石类型分别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二者矿石矿物组成、围岩蚀变相似,金常呈自然金或赋存于黄铁矿、方铅矿中。红庄蚀变岩型金矿的矿体规模大于元岭石英脉型金矿的矿体规模,印证了蚀变岩型金矿易成大矿的特点。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以及H-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红庄和元岭的成矿流体性质相近,可能为同一来源。都有以下特点:早阶段中-高温、中-高盐度成矿流体起源于岩浆热液;成矿后期,流体中不断有大气降水加入,流体的温度和盐度都呈下降趋势,石英中的δ18OH2O也逐渐向大气降水线靠拢。综上所述,认为红庄蚀变岩型金矿和元岭石英脉型金矿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二者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主要由控矿构造条件和成矿作用方式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矿化类型。
王鹏[5](2020)在《熊耳山祁雨沟矿田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大量的早白垩世脉状金矿床,它们是造山型金矿还是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一直存在争议。熊耳山地区的祁雨沟矿田拥有66t以上的金资源储量,发育花岗岩型金矿、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以及断裂带控制的脉状金矿(简称脉状金矿)以及大量燕山期花岗岩,是研究花岗质岩浆作用与金成矿的天然实验室。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1.在确定矿田内岩浆岩穿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SIMS锆石U-Pb定年精确厘定石英斑岩、角闪二长花岗岩和角闪二长花岗斑岩分别形成于158.6±1.1-157.3±1.1Ma、132.3± 1.3-130.8土1.9Ma 和 128.9±0.9-127.4±0.4Ma。角闪二长花岗岩的主微量、Sr-Nd-Pb和Hf-O同位素结果显示,其为华南向华北克拉通俯冲交代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是在西向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的古太平洋板块后撤、软流圈上涌的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2.角闪二长花岗岩中的捕获锆石的高εHf(t)值和低δ180值指示,古元古代洋壳沿着华北中央造山带发生了自西向东的平板俯冲,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底垫于下地壳。3.在花岗岩型金矿中,阶段Ⅰ的辉钼矿Re-Os年龄为132.9±1.5Ma,与角闪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间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综合研究,本文认为祁雨沟矿田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和脉状金矿与花岗岩型金矿是同时形成的。花岗岩型金矿阶段Ⅱ的绢云母40Ar-39Ar加权坪年龄为125.9±1.4Ma,应是与角闪二长花岗斑岩侵位有关的热改造的产物。4.祁雨沟矿田的花岗岩型金矿、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和脉状金矿发育从岩体向外的Au-Mo、Au-Cu和Au-Ag-Pb元素分带,钾长石化蚀变逐渐变弱、具有相似的碲化物和铋-硫盐矿物和赤铁矿组合、一致的岩浆S同位素组成和与角闪二长花岗岩相似的Pb同位素组成,结合前人的流体包裹体和H-O-He-Ar同位素工作,综合指示祁雨沟矿田内的三种金矿化构成了一个与角闪二长花岗岩侵入有关的金成矿系统。
刘俊辰[6](2020)在《小秦岭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与富集机制 ——以樊岔金矿床为例》文中指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金矿集区是我国第二大黄金产地,前人对区内金矿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认识成果。尽管如此,对矿集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成矿机制和成矿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尚存争议。本论文以小秦岭金矿集区樊岔金矿床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矿床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全面剖析,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发现矿石中富含大量与金共生的Te-Bi矿物,在垂向上具有“上碲下铋”的产出分布特征。载金黄铁矿贫As,Au与Ag、Te、Bi显着的正相关。载金黄铁矿微区原位LA-ICP-MS面分析显示Au、Ag、Te、Bi元素分布不均,并与黄铁矿生长环带吻合。金主要以显微、次显微Au-Ag-Te-Bi矿物组合的包体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及石英中。Te、Bi对Au具有强效的萃取能力,Au与Te、Bi以微细粒固溶体共同迁移、富集与沉淀。樊岔金矿床及小秦岭金矿集区普遍存在的Au(Ag)-Te-Bi富集特征指示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2.H、O、S、Pb稳定同位素和He、Ar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一致表明,樊岔金矿床成矿流体和金属来源于幔源岩浆热液,在成矿过程的晚期阶段有大气降水和壳源物质混入。3.载金黄铁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26-124 Ma,与自然金共生的热液独居石和金红石U-Pb年龄分别为127.5±0.7 Ma和129.7±4.3 Ma。精细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与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岩石圈伸展减薄和岩浆活动相一致。4.在岩石圈大范围伸展减薄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导致广泛的壳幔相互作用,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成矿作用提供了流体、金属、挥发分以及充足的热源。与岩石圈伸展有关的地壳断裂系统为深部含矿流体的运移、循环以及金的富集沉淀提供了有利空间。小秦岭金矿集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是在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构造体制下构造演化与深部流体过程共同作用下的物质响应。
抄尉尉[7](2019)在《豫西潭头地区两期金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熊耳山矿集区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栾灵金矿床是该地区新发现的重晶石-石英脉型含碲化物型金钼矿床。北岭金矿床则是该地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之一。选择这两个金矿床开展详细研究,对其矿化特征、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机制、构造背景等进行对比,分析矿床成因,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指导找矿勘查,以丰富华北克拉通南缘金矿成矿理论。栾灵金矿床呈重晶石-石英脉赋存在NW向的断裂带中,Au以自然金、银金矿或碲金银矿的形式赋存于硫化物裂隙中。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指示,该矿床以贫金黄铁矿为主,另外有一期含Au、As黄铁矿。黄铁矿-石英阶段(Ⅰ)和硫化物-碲化物阶段(Ⅲ)的成矿温度分别为296377°和241324°。第Ⅲ阶段的log?S2为-14.3-7.3,log?Te2为-17.4-9.4。矿化形成于氧化环境。辉钼矿的铼含量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源于壳幔混源。矿床中的总硫同位素为0‰3.5‰,指示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石英H-O同位素组成(δ18O水‰=5.29.8‰,δD=-9571‰)和黄铁矿He-Ar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以壳幔混源的岩浆水为主。辉钼矿的模式年龄(162164Ma)指示栾灵金矿床成矿作用形成于晚侏罗世。北岭金矿床呈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赋存于NW向断裂带,以发育烟灰色石英细(网)脉为特征。黄铁矿包含一期富Au富As黄铁矿和一起富As贫Au黄铁矿,且Au大多以固溶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后期有少量贫金黄铁矿,不含As。硫化物的Sr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壳幔混源。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表明C主要来源于岩浆,且受低温蚀变作用影响。石英的H-O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热液或变质热液,晚期有大气水混合。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124.2±3.1Ma)指示成矿作用发生于早白垩世。栾灵金矿床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早期,是软流圈上涌,引发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北岭金矿床很可能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有关,是岩石圈大规模减薄的结果。
高浮萍[8](2019)在《熊耳山地区萑香洼金矿床特征和成因》文中指出大型-超大型矿集区(矿床)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巨大,对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和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其矿化富集机制成为当代成矿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典型矿床剖析是研究矿集区成矿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萑香洼矿床是我国第三大黄金产地(熊耳山矿集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金矿床。对其深入剖析将为正确认识熊耳山矿集区乃至华北板块周缘大型-超大型矿集区金矿化富集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本论文对萑香洼金矿床开展了详细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型,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和成果。熊耳山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两个时间段:165-150 Ma和138-113 Ma;五丈山和花山岩体分别形成于160.7±0.6 Ma和127.2±1.0 Ma,分别是熊耳山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岩早、晚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五丈岩岩体可能是太华群变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时地壳厚度至少超过50 km;而花山岩体可能是太华群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和幔源岩浆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形成时地壳厚度可能小于40 km。此外,区内晚侏罗-早白垩世第二期岩浆活动与金矿化密切相关,表明幔源岩浆的注入可能是熊耳山地区早白垩世金成矿事件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同时表明该区晚侏罗-早白垩世第二期岩浆岩及相关金矿床可能形成于岩石圈减薄动力学背景下,且熊耳山地区岩石圈减薄事件可能发生于160-127 Ma之间。萑香洼金矿床主要由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石组成。这两类矿石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不同的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根据地质体穿插关系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将该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主要形成蚀变岩型矿石,而晚期主要形成石英脉型矿石。早期成矿流体以变质水为主,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区域还原性建造和太华群变质岩,流体中金可能主要以硫氢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水-岩反应可能是导致早期成矿流体中金沉淀的主要机制;而晚期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第二期岩浆系统,流体中金可能主要以氯络合物和硫氢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流体沸腾和不混溶作用可能是导致晚期成矿流体中金沉淀的主要机制。综合以上资料,认为萑香洼金矿床是两期成矿事件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初步建立了熊耳山地区萑香洼金矿床的成因模型。
齐楠,王玭,陈衍景,许强伟,方京,周振菊,闫建明,邓轲[9](2019)在《河南祁雨沟金矿田189号矿床流体包裹体与矿床成因研究》文中认为河南祁雨沟金矿田189号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块,赋矿岩石为侵位于太华超群斜长角闪片麻岩的似斑状花岗岩。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将流体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其主要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磁铁矿(Ⅰ)、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Ⅱ)、石英+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金银碲化物(Ⅲ)和石英-碳酸盐(Ⅳ)。石英中发育4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纯CO2包裹体、CO2-H2O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其中,纯CO2包裹体仅在Ⅰ阶段发育。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从Ⅰ阶段380~475℃,经Ⅱ、Ⅲ阶段330~379℃和214~337℃,到Ⅳ阶段110~209℃,逐步降低;包裹体盐度最高值从Ⅰ阶段45.8%~57.9%NaCleqv,经Ⅱ、Ⅲ阶段28.1%~47.0%NaCleqv,到Ⅳ阶段0.5%~9.9%NaCleqv,也呈降低的趋势。据CO2-H2O包裹体估算Ⅰ、Ⅱ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为29~70 MPa和24~42 MPa,推测的成矿深度约为2.9 km。因此,祁雨沟189号矿床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富CO2的特征,为浆控高温热液系统的斑岩型金矿床。
刘文毅,刘继顺,何美香,丁云河,李永峰[10](2018)在《豫西熊耳山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出露基底岩性为太华群变质岩,盖层为熊耳群火山岩,岩浆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通过对典型矿床C-H-O-S-Pb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对区内金银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控矿规律的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熊耳山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来源于地幔;成矿阶段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及石英-碳酸盐阶段(Ⅲ);熊耳山矿集区成矿高峰期集中在220 Ma-140 Ma-120 Ma等3个时间段,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其次为印支期。
二、河南祁雨沟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祁雨沟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华北克拉通南缘钼、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斑岩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3 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方案与分析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基底岩系 |
2.2.2 盖层岩系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2.1 断裂构造 |
3.2.2 爆破角砾岩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1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
3.4.2 斑岩型金矿体 |
3.4.3 石英脉型金矿(公峪) |
3.5 成矿阶段 |
第4章 样品制备及主要分析方法 |
4.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4.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4.3 全岩Sr-Nd同位素 |
4.4 锆石U-Pb测年 |
4.5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
4.6 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分析 |
4.7 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4.7.1 黄铁矿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
4.7.2 磷灰石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
第5章 祁雨沟金矿成矿机制 |
5.1 矿石矿物学特征 |
5.1.1 硫化物矿物特征 |
5.1.2 可见金特征 |
5.1.3 铋矿物特征 |
5.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5.3 铋熔体对金成矿作用的分析 |
5.3.1 铋熔体收集金在祁雨沟金矿中的作用 |
第6章 祁雨沟矿区晚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及成因 |
6.1 岩浆岩中的锆石特征 |
6.1.1 锆石U-Pb年龄 |
6.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6.1.3 锆石微量元素 |
6.2 岩浆岩中的磷灰石特征 |
6.3 全岩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6.4 全岩Sr-Nd同位素 |
6.5 讨论 |
6.5.1 祁雨沟矿区成岩时代 |
6.5.2 成矿岩体成因 |
6.5.3 成岩成矿关系研究 |
6.5.4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7章 雷门沟钼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
7.1 矿床地质特征 |
7.2 雷门沟花岗斑岩体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7.3 雷门沟斑岩体中磷灰石的特征 |
7.4 雷门沟花岗斑岩的成因讨论 |
7.5 矿床成因 |
第8章 熊耳山地区Mo-Au成矿关系 |
8.1 成矿岩体成因对比 |
8.2 钼、金成矿物质来源 |
第9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熊耳山矿集区晚中生代岩浆演化与钼金成矿关系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钼、金资源概况 |
1.2.2 东秦岭晚中生代钼、金成矿规律研究现状 |
1.2.3 东秦岭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太华群 |
2.1.2 古-中元古界熊耳群 |
2.1.3 中-新元古界官道口群和栾川群 |
2.1.4 新生界和第四系 |
2.2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 |
2.3.2 构造变形 |
2.4 区域矿产 |
3 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3.1 岩体地质特征与岩石学特征 |
3.1.1 不含矿花岗岩基 |
3.1.2 含钼斑岩岩株 |
3.1.3 含金斑岩岩株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3.2.2 锆石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 |
3.2.3 锆石Lu-Hf同位素 |
3.2.4 锆石O同位素 |
3.2.5 造岩矿物原位地球化学特征 |
3.3 岩体成因与岩浆演化 |
3.3.1 岩体成岩时代 |
3.3.2 花岗岩石成因 |
3.3.3 岩浆温压条件 |
3.3.4 花岗岩浆演化 |
3.4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3.5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4 典型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
4.1 沙坡岭钼矿 |
4.1.1 矿区地质背景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黄铁矿微量元素和S同位素特征 |
4.1.4 矿床成因 |
4.2 祁雨沟金矿床 |
4.2.1 矿区地质背景 |
4.2.2 矿床地质特征 |
4.2.3 黄铁矿微量元素和S同位素特征 |
4.2.4 矿床成因 |
5 找矿模型与找矿方向 |
5.1 控矿因素 |
5.1.1 特定的成矿动力学背景 |
5.1.2 有利的岩浆活动事件 |
5.1.3 配套有序的成矿构造组合 |
5.2 找矿标志与找矿模型 |
5.2.1 岩浆岩标志 |
5.2.2 构造标志 |
5.2.3 围岩蚀变标志 |
5.2.4 地球物理标志 |
5.2.5 化探异常标志 |
5.2.6 找矿模型 |
5.3 找矿方向 |
6 结论 |
6.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个人简介 |
(3)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Au-Mo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熊耳山矿集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 |
3.2 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 |
3.3 热液脉型萤石矿床 |
第4章 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 |
4.1 控矿要素 |
4.2 成矿时代 |
4.3 成矿流体特征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 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成因指示意义 |
4.6 矿床成矿系列 |
4.7 成矿模式 |
第5章 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
5.1 找矿标志 |
5.2 萤石矿化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
5.3 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4)熊耳山矿集区红庄-元岭矿区金矿床类型及成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以往工作程度 |
1.3.1 地理位置 |
1.3.2 矿区以往工作程度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实际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2.3 变质核杂岩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红庄蚀变岩型金矿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围岩蚀变 |
3.1.5 成矿阶段 |
3.2 元岭石英脉型金矿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 |
3.2.5 成矿阶段 |
第4章 成矿流体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1 红庄蚀变岩型金矿 |
4.1.2 元岭金矿 |
4.2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4.3 H-O同位素 |
4.4 小结 |
第5章 成矿特征对比分析与成矿过程探讨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矿化地质特征分析 |
5.3 成矿流体特征分析 |
5.4 成矿年代学分析 |
5.5 矿床成矿过程探讨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熊耳山祁雨沟矿田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金矿分类及其研究现状 |
1.2.2 华北克拉通金矿研究现状 |
1.2.3 祁雨沟矿田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侵入岩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3 祁雨沟矿田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侵入岩 |
3.4 矿化类型 |
3.5 各地质体的形成先后顺序 |
4 岩浆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1 ~158Ma石英斑岩 |
4.1.1 SIMS锆石U-Pb定年 |
4.1.2 形成时代 |
4.2 ~131Ma角闪二长花岗岩(189) |
4.2.1 SIMS锆石U-Pb定年 |
4.2.2 岩石主微量和Sr-Nd-Pb同位素组成 |
4.2.3 锆石O同位素组成 |
4.2.4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4.2.5 角闪二长花岗岩SIMS锆石U-Pb年龄的意义 |
4.2.6 岩石成因 |
4.2.7 起源于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的证据 |
4.2.8 什么因素导致了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
4.3 ~128M角闪二长花岗斑岩 |
4.3.1 SIMS锆石U-Pb定年 |
4.4 角闪二长花岗岩(189)中的捕获锆石 |
4.4.1 捕获锆石成因 |
4.4.2 对华北中部造山带古元古代洋壳俯冲状态的指示 |
4.4.3 低δ~(18)O锆石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
4.4.4 对华北克拉通板块构造的启示 |
5 祁雨沟矿田的金矿化类型、特征及成因 |
5.1 矿床地质特征 |
5.1.1 花岗岩型金矿(189) |
5.1.2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
5.1.3 脉状金矿(公峪) |
5.2 年代学、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5.2.1 辉钼矿Re-Os和绢云母~(40)Ar-~(39)Ar定年 |
5.2.2 碲化物和铋-硫盐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5.2.3 原位S-Pb同位素组成 |
5.3 矿床成因 |
5.3.1 成矿时代讨论 |
5.3.2 S-Pb同位素示踪 |
5.3.3 碲化物和铋-硫盐矿物以及赤铁矿的指示意义 |
5.3.4 元素分带和蚀变的指示意义 |
5.3.5 三种矿化类型与角闪二长花岗岩的联系 |
5.3.6 和与侵入岩有关的还原型金矿的对比 |
6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模型 |
6.1 地幔富集与金富集源区 |
6.2 地幔富集与Te富集源区 |
6.3 构造背景和岩浆深部过程 |
6.4 成矿模型 |
6.5 区域找矿勘查的指示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样品测试方法 |
数据附表 |
个人简历 |
(6)小秦岭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与富集机制 ——以樊岔金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华北克拉通及小秦岭金矿集区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碲化物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樊岔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矿集区地层 |
2.2.1 结晶基底 |
2.2.2 盖层岩系 |
2.3 矿集区构造 |
2.4 矿集区岩浆岩 |
2.4.1 古-中元古代花岗岩 |
2.4.2 中生代花岗岩 |
2.4.3 基性岩脉 |
2.5 区域金矿床概况 |
3 樊岔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侵入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阶段 |
4 成矿物质来源 |
4.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4.1.1 H-O同位素分析 |
4.1.2 He-Ar同位素分析 |
4.1.3 原位S同位素分析 |
4.1.4 原位Pb同位素分析 |
4.2 测试结果 |
4.2.1 H-O同位素组成 |
4.2.2 He-Ar同位素组成 |
4.2.3 S同位素组成 |
4.2.4 Pb同位素组成 |
4.3 成矿物质来源 |
4.3.1 成矿流体来源 |
4.3.2 成矿金属来源 |
4.4 小结 |
5 矿物成因及成矿元素富集机制 |
5.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5.1.1 矿相学及电子探针分析 |
5.1.2 黄铁矿微区原位LA-ICP-MS点分析 |
5.1.3 黄铁矿微区原位LA-ICP-MS面分析 |
5.2 测试结果 |
5.2.1 碲-铋化物矿物学 |
5.2.2 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5.2.3 黄铁矿微量元素分布 |
5.3 金的富集机制 |
5.3.1 金的赋存形式 |
5.3.2 Te-Bi矿物共生组合及形成条件 |
5.3.3 金的富集机制及成因指示 |
5.4 小结 |
6 成矿时代 |
6.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6.1.1 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 |
6.1.2 独居石和金红石矿相学、LA-ICP-MS微量元素及U-Pb定年 |
6.2 测试结果 |
6.2.1 黄铁矿Re-Os年龄 |
6.2.2 独居石矿物学、化学成分及U-Pb年龄 |
6.2.3 金红石矿物学、化学成分及U-Pb年龄 |
6.3 成矿时代及意义 |
6.3.1 金成矿时代 |
6.3.2 矿床成因及成矿背景指示 |
6.4 小结 |
7 小秦岭金矿集区成矿模型 |
8 结论与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数据附表 |
个人简历 |
(7)豫西潭头地区两期金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碲化物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微区分析技术在金矿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2.3 熊耳山矿集区金矿床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3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完成情况及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 |
2.2 熊耳山-外方山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3 栾灵金(钼)矿床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化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3.6 成矿年代学及其意义 |
3.6.1 辉钼矿与金共生关系 |
3.6.2 辉钼矿Re-Os分析结果 |
3.6.3 栾灵金矿床成矿年龄 |
3.7 碲化物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意义 |
3.7.1 碲化物成分组成 |
3.7.2 自然金和银金矿 |
3.7.3 碲化物和自然金矿物组合特征 |
3.8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3.8.1 黄铁矿类型及结构特征 |
3.8.2 黄铁矿微量元素及LA-ICP-MS信号特征 |
3.8.3 不同类型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特征 |
3.8.4 黄铁矿成因 |
3.9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
3.9.1 同位素分析结果 |
3.9.1.1 S同位素特征 |
3.9.1.2 原位S同位素特征 |
3.9.1.3 成矿温度估算 |
3.9.1.4 H-O同位素特征 |
3.9.1.5 He-Ar同位素特征 |
3.9.2 成矿物质来源 |
3.9.3 成矿流体来源 |
3.10 碲化物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 |
3.11 矿床成因 |
4 北岭金矿床 |
4.1 矿区地质 |
4.1.0 矿区地层 |
4.1.1 矿区构造 |
4.1.2 矿区岩浆岩 |
4.1.3 矿体特征 |
4.1.4 矿化特征 |
4.1.5 围岩蚀变 |
4.1.6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4.2 成矿年代学及意义 |
4.2.1 硫化物Rb-Sr分析结果 |
4.2.2 北岭金矿床成矿年龄 |
4.3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3.1 黄铁矿类型及结构特征 |
4.3.2 黄铁矿微量元素LA-ICP-MS信号特征 |
4.3.3 不同类型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特征 |
4.3.4 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4.3.5 黄铁矿成因 |
4.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
4.4.1 同位素分析结果 |
4.4.1.1 原位S同位素特征 |
4.4.1.2 C-O同位素特征 |
4.4.1.3 H-O同位素特征 |
4.4.2 成矿物质来源 |
4.4.3 成矿流体来源 |
4.5 矿床成因 |
5 栾灵金矿床和北岭金矿床的对比研究 |
5.1 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
5.2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比 |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5.4 成矿构造背景对比 |
5.4.1 栾灵金矿床成矿构造背景 |
5.4.2 北岭金矿床成矿构造背景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熊耳山地区萑香洼金矿床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3 岩体地质地球化学 |
3.1 岩体地质 |
3.2 岩石地球化学 |
3.2.1 主量元素 |
3.2.2 微量元素 |
3.2.3 稀土元素 |
3.2.4 锶钕同位素 |
3.2.5 镥铪同位素 |
3.3 同位素年代学 |
4 矿床地质 |
4.1 矿区地质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岩 |
4.2 矿体 |
4.3 矿石 |
4.3.1 矿石类型 |
4.3.2 矿石结构构造 |
4.4 围岩蚀变 |
4.4.1 蚀变岩类型 |
4.4.2 蚀变矿化分带 |
4.5 成矿期次 |
5 矿床地球化学 |
5.1 主量元素 |
5.2 微量元素 |
5.3 稀土元素 |
5.4 硫同位素 |
5.5 矿物化学 |
5.5.1 黄铁矿形态特征 |
5.5.2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5.6 流体化学 |
5.6.1 流体包裹体类型 |
5.6.2 流体包裹体组合 |
5.6.3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参数 |
6 矿床成因 |
6.1 成岩成矿时代 |
6.1.1 成岩时代 |
6.1.2 成矿时代 |
6.2 成矿流体来源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4 金的赋存状态 |
6.4.1 可见金 |
6.4.2 不可见金 |
6.5 金的迁移形式与沉淀机制 |
6.5.1 金的迁移形式 |
6.5.2 金的沉淀机制 |
6.6 岩浆岩成因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
6.6.1 岩浆岩成因 |
6.6.2 岩浆岩与金矿化的关系 |
6.7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6.8 矿床成因模型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发表论文 |
二、个人简历 |
三、样品测试方法 |
参考文献 |
(9)河南祁雨沟金矿田189号矿床流体包裹体与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3.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3.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
3.4 流体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3.5 流体包裹体捕获压力及深度估算 |
4 讨论 |
4.1 成矿流体演化 |
4.2 富CO2的成矿流体 |
4.3 矿床成因 |
5 结论 |
(10)豫西熊耳山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
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C-H-O同位素 |
4.1.1 C-O同位素特征 |
4.1.2 H-O同位素特征 |
4.2 S同位素 |
4.3 Pb同位素 |
4.4 流体包裹体 |
4.4.1 金矿床流体包裹体 |
1)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盐度特征 |
2)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4.4.2 银铅矿床流体包裹体 |
1)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盐度特征 |
2)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4.4.3 钼矿床流体包裹体 |
1)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盐度特征 |
2)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5 讨论 |
5.1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 |
5.2 成矿时代及成矿阶段 |
5.3 控矿因素 |
5.4 成矿模式 |
6 结论 |
四、河南祁雨沟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D]. 吴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2]熊耳山矿集区晚中生代岩浆演化与钼金成矿关系及找矿方向[D]. 胡昕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Au-Mo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D]. 赵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熊耳山矿集区红庄-元岭矿区金矿床类型及成矿过程研究[D]. 李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5]熊耳山祁雨沟矿田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D]. 王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小秦岭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与富集机制 ——以樊岔金矿床为例[D]. 刘俊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豫西潭头地区两期金成矿作用研究[D]. 抄尉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熊耳山地区萑香洼金矿床特征和成因[D]. 高浮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河南祁雨沟金矿田189号矿床流体包裹体与矿床成因研究[J]. 齐楠,王玭,陈衍景,许强伟,方京,周振菊,闫建明,邓轲.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3)
- [10]豫西熊耳山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刘文毅,刘继顺,何美香,丁云河,李永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