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环境行为能力和环境伦理道德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罗驹[2](2020)在《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切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旨在培育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使其树立良好道德人格,而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中,教职工无视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一直屡禁不止,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诸多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典型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其中不少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者频频见诸媒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然而,社会对该类事件的探讨上更多停留在教职工体罚、侮辱等具体行为本身,以及所侵犯的具体人格权,而不能明确指明教职工所侵害的未成年学生基础性的权利——人格尊严,在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的认识上存在生疏与忽视。学界对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研究也仅仅从体罚、侮辱等行为类型上进行研究,没有对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进行整体性涵盖关注与研究,使研究不成体系,体罚、侮辱、心罚等行为类型割裂分散,不能明确界定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教育惩戒权的研究上更多从教职工教育管理权正当性角度进行研究,疏于对教育惩戒权与学生人格尊严的关联性进行研究,难以触及学生教育与保护的总原则——人格尊严。在对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立法上,法律虽然建立了保护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逻辑框架,但是依法存在立法道德化、抽象化、模糊化等问题,对于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具体的行为缺乏明确的解释和说明,难以实现对教职工的教育管理行为有明确的法律指引作用。在对教职工的违法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规定上较为单一,缺乏根据行为的性质、程度、危害后果等分门别类作出科学、合理的责任设计,导致教职工的对自己的违法行为的法律风险难以作出明确的评估,内部行政监督机构在对教职工的违法行为的执法中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使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的内部价值让渡与外部功利性教育价值,从而作出象征性警告处分或者调查而不处理。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被严重忽视,让渡与外在性的教育功利价值被允许或倡导,难以实现教育者真正关注受教育者的本体人格,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予以保护与关爱的教育宗旨。为实现人格尊严对学校未成年学生教育管理行为的价值涵摄,对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进行整体性关注和研究非常的必要,不仅可以帮助教育者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合理性作出价值判断,使教育行为更多关注教育者的本体人格;而且可以帮助其认识体罚、侮辱等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行为类型的法律底线,对其教育管理权的行为有正确的法律指引。为有效预防教育现实中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等违法行为,应立足于近些年发生的该类教育事件,细致地调查和分析我国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现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理论揭示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能提出贴合当今教育背景的有效预防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现实对策。
张伟蝶[3](2020)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文中提出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立,致使生态问题频发。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寻求科技和法律的支持,还必须依托教育力量。生态文明教育应运而生。语文学科是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势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密不可分,应该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目前,统编语文教材在全国实现统一使用。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呈现的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研究,既有利于提高语文学科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开发语文学科的多样价值和功能。研究构筑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伦理学、诺丁斯关怀伦理学等理论基础之上,主要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展开研究。研究旨在深入剖析语文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关联,分析小语统编教材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呈现状况,并针对教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小学语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合理建议。主要研究及结果如下:第一,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并从语文课标、语文教材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联两个视角探讨语文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联系,以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第二,从单元主题、课文文本、活动设计和课文插图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各个学段的教材进行分析。分析内容细化为生态知识、生态觉知、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培养四维度,结果发现,统编本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总量丰富且分布广泛,生态知识和生态觉知内容更为丰富,各学段生态文明内容层次化递进。与理想状态比较,不足在于生态行为培养内容呈现较少,涉及生态话题窄化,时代性不强,各部分内容联系性不强。第三,对各个学段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梳理语文课堂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教学情况,探究语文课堂对学生生态素养的塑造问题。结果发现,教师注重突出生态知识内容的生活性,发挥生态内容的审美价值,主张发挥生态文本的思想启迪作用,但缺乏生态行为培养与具体指导。第四,提出教材编写和教学建议。建议教材编写者,扩大教材生态话题范围,增加统整活动栏目。建议教师教学时,抓好各学段生态文明教育的侧重点,丰富学生行动经验,提升自身生态素养,以语文为本,避免“唯生态文明教育”。
吴传刚[4](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指出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褚楚[5](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付杨[6](2019)在《佳木斯市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对全民环境素养的重视程度正不断地提高。青少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肩负着人类延续与发展的重要使命。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行为更接近成人,是学习环境知识与技能、形成环境责任担当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学生环境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选取佳木斯地区七所高中对学生环境素养现状、地理学科教学中环境素养教育实施情况开展了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高中生的环境素养状况仍不理想,主要存在环境知识掌握不全面、知行矛盾突出、缺乏综合实践机会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等环境教育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提出了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的对策。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应从常规的课堂教学以及环境综合实践活动两方面共同着手。在教师提升层面,将自身学习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环境素养教育的能力。在地理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注重地理知识与环境知识的渗透与整合,结合高中学校实际并根据知识内容开展案例探究与深度学习。由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比较薄弱,因此要加强教师环境素养的综合实践教学能力并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环境素养评价框架。
贾桂君[7](2019)在《北京市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以培养生态公民为视角》文中指出在北京市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近年来呈现出社会化、服务化、主体化、自组织化的趋向,即呼吁社会公民的广泛参与共治,因而环境教育领域作为影响公众生态意识以及生态治理的重要一环,也应进行一系列变革,以在公共环境治理社会化层面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效果。本文以生态公民培养为研究视角,北京市公共环境治理的社会化为宏观背景,并据此整理出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萌生起步阶段(1997年—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2008年)、平稳过渡阶段(2008年—2017年)、稳步提高阶段(2017年—至今)等四个发展阶段。并以“自愿性”“公益性”“绿色性”“开放性”作为调查评估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四项一级基本指标,并将其进一步细化为二级指标,应用于调查问卷。此外,在北京市的昌平区、大兴区、海淀区、丰台区、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等地区针对校园与社会环境教育整体状况进行调研。根据问卷及调研结果分析归纳北京市校园与社会环境教育发展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局限及原因,且校园环境教育整体缺乏按照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层次的系统化措施。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关怀意识不充分、环境教育活动分散化、环境伦理观念未深入、环境教育范围较封闭、环境教育缺乏目标性。进而分析北京市可借鉴融合的国内外经验,选取了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针对各自所具备的多元一体、需求导向、价值导向、实践合作、开放参与、目标导向的突出特征,介绍其环境教育的重点成效。接下来以生态公民的培育为视角提出环境教育进一步深化的趋向及对策,这些对策从完善北京市校园环境教育课程体系、提高环境教育在北京市学校绩效考评中的地位、增强北京市校园环境教育的开放性与绿色性、增强北京市社会环境教育的自愿性与公益性、深化北京市生态公民培养等方面展开,以期促进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深入、环境问题的改善及环境治理效果的提升。
徐洁[8](2019)在《走向意志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康德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对受教育者内在道德动机的激发与善良意志的培育,倡导受教育者在以形式性普遍原则作为自身意志规定根据的基础上实现道德自由和精神意义的建构。然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以功利、情感、自爱、称誉等质料性实践原则为基础的“意志他律性”教育,由此而导致道德教育实践的低效率与形式化。在此意义上,道德教育无法真正培育出受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意识,遑论从内心深处产生康德意义上的道德敬重感与崇高感。通过对康德道德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能够剖析出义务论伦理学及其德育思想的理论价值,也能够为建构以意志自律为导向的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继而引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变革。促进受教育者的意志自律是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意志自律主要表现为理性主体自立法与自守法的道德意向和实践能力。康德基于人的意志自律,对道德教育的内涵、目的、过程、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首先,康德从人的“善之禀赋”和“恶之倾向”出发,提出道德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领域,它是一种使受教育者主观准则见之于客观道德法则的实践理性方法论,其本质在于激活受教育者道德奋进的意向,凸显人的积极自由和释放人性中的“善之禀赋”。其次,康德基于“人是目的”的价值基点,强调道德教育要从促进受教育者走向意志自律的过程中彰显人的绝对价值和崇高尊严。走向意志自律也就意味着,道德教育必须要将普遍性、形式化的先验道德律令而非质料性的偏好原则作为受教育者意志的规定根据,由此唤醒受教育者内心之中基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善良意志,继而在祛除经验性关切的基础上体现有限理性存在者基于道德的本质规定性。再次,康德基于人的两重性与教育的两重性,认为道德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亦即作为意志自律准备阶段的自然知性开化过程和作为意志自律形成阶段的实践理性启蒙过程。前者主要包括对儿童生蛮性的训诫、各种心灵技能的养炼以及文明化教养的培育,统称为“自然的教育”;后者致力于培育受教育者敏锐的道德感受性与道德判断力,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兴趣与道德动机,统称为“实践的教育”。这两类教育形式共同构成了受教育者走向意志自律的完整过程,并且在时间上既有延续性又有交叉性。最后,康德一方面联系其批判哲学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又立足道德教育实践,提出道德性的惩罚和自然性的惩罚、道德问答法、自我修行法、审美实践法等多种道德教育方法,它们共同承担着促进受教育者走向意志自律的教育使命。康德道德教育思想是其道德哲学在教育场域中的实践运用。他在富有逻辑性地论证善良意志、道德律令、善与恶、幸福与道德的“二律背反”等道德哲学内容的过程中,导引出其道德哲学的核心理念——意志自律,并使之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历史地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渊源于对古希腊以来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同时也凝聚了同时代基督教虔信派、泛爱主义、卢梭、洛克等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智慧成果。并且,他的道德教育深刻启发了后世诸多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认识,在道德教育史上勾勒出一条以意志自律为旨要的主线索。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也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过于形式性和理想性、完全摒弃经验性的情感等等。基于对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整全性阐释和历史评析,并且立足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一种依循于善良意志的自律德育理念应该成为未来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关注对象。
伍青山[9](2019)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各个方面都在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的是各种环境污染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大气、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等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各种负面影响,因而受到了高度关注,且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先后开始对此研究。地理学科是一门高度融合的学科,它与环境紧密相关。只有提升公民的环境意识,才能促使他们拥有良好的环境行为。而高中生作为主要的学习群体,拥有不可忽视的学习优势。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描述了环境教育相关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解释了其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运用了教材内容分析法阐述了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具体联系;第三部分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华北地区部分城市市级、县级高中学生及地理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环境基础知识和环保行动能力较弱、对身边的环境变化关注较少及受家庭社会环境行为影响较大、学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教师缺乏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观念、学校实施环境教育的方式单调乏味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第四部分运用了问卷分析法针对第三章得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第五部分运用了案例设计法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中的第三章第三节内容进行了案例设计,促进环境教育与高中地理教材更好地融合;第六部分为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得出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环境教育意识,深刻剖析教材中与环境有关的知识点并根据不一样的教学内容择出适当的方法,并建立多种评价机制,以多样化教学形式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环境知识并认识主要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设计野外环境考察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环境行为以及提升学生的环境素养的观点。同时也探讨了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并对环境教育的实施研究进行展望。
裴艳丽[10](2018)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需要新的文明意识与观念指引。十九大报告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高校必须遵循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如何有效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信仰,是新时代的大课题,也是论文力求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前三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理论指导与借鉴、成绩与问题等基本内容;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该选题的核心问题,主要依据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怎样培育人”和“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的理路构架了文章的内容体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的外在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概念的阐释思路,通过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等内涵的一一辨析,丰富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科学内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属性,还结合了环境教育和伦理教育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其独特属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相结合、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相结合、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等方面。全面把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特点,是构建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和选择教育途径方法的指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以往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将自然、人、社会统一于实践中去考察,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文本的解读,以自然、经济、社会这三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要素为逻辑线索,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和生态社会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性思考,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凝聚了中国社会的“生态共识”,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最本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导;任何教育都有其生长的传统文化根基和民族土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要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中寻求思想养分,还需从西方各生态伦理学派的思想中探寻合理资源,借鉴西方生态伦理教育的经典理论,方能促其科学发展。自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时代要求,生态文明观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创建了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逐步完善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置,多方探讨了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显着提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生态人才。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得到了学界、政界的高度重视,高校也相应地增加了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力度,但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环境宣传教育的现状与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宣传教育手段创新突破不足,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到目前为止,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也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生态文明观教育没有形成连贯、系统的教育体系,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等。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从制度上找原因,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在教育环境上找突破,多方发力协调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创新发展。“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才。“用什么观点培养人”就要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从生态文明观的认知、生态文明情感的养成和生态行为能力的培育等方面入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逐步形成以生态文明和谐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法制观、生态文明消费观和生态文明科技观等有机统一体的教育内容体系。用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大学生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怎样培育人”,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文章结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和实践育人等五个纬度形成合力,探索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意识情感性的教育,必然要求高校采取多样化、综合性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兴趣和参与意识。从各种生态文明观教育方法的共性和互补性出发,提出了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多种教育方法融合贯通的创新运用,克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手段不创新的现实困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内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关注点所在。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文章从教育要素、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效性;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准确把握其评价方案的设计,以及评价指标和方法,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环境行为能力和环境伦理道德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环境行为能力和环境伦理道德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2)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案例分析与问题提出 |
(一)案例分析 |
(二)问题提出 |
二、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基本理论分析 |
(一)教职工与未成年学生概念 |
(二)人格尊严法律概念及保障 |
(三)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行为分析 |
三、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现状 |
(一)网络数据调查样本研究说明 |
(二)样本数据调查统计情况 |
(三)行为手段的特征与分类 |
(四)行为诱因特征与分类 |
(五)行为损害后果严重性分析 |
四、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归因分析 |
(一)教职工缺乏正确的人格尊严观念 |
(二)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法律保护存在问题 |
(三)合理的教育惩戒权缺乏立法规范 |
(四)教育督导体制的不完善 |
(五)未成年学生申诉制度的不完善 |
五、预防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对策 |
(一)提高教职工对人格尊严的认识 |
(二)平衡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与教育惩戒权关系 |
(三)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行为类型司法认定探索 |
(四)完善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义务与法律责任 |
(五)完善中小学生申诉制度 |
(六)将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的保护纳入教育督导范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理论基础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一)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现状 |
(二)语文与生态文明教育 |
三、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构建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
(一)第一学段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
(二)第二学段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
(三)第三学段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
(四)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总结 |
五、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教学分析 |
(一)突出生态知识的生活气息 |
(二)发挥生态内容的审美功能 |
(三)注重生态伦理观念的启迪 |
(四)缺乏行为培养与行动指导 |
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编写与教学建议 |
(一)教材编写建议 |
(二)教师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丰富标准内容 |
(二)形成标准体系 |
(三)尊重本土文化 |
(四)发展信息技术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层面 |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佳木斯市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创新及不足 |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环境伦理学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高中阶段是进行环境素养教育的最优时期 |
(二)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间的联系 |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环境素养的契合 |
(四)高中地理课程与环境素养教育相关的具体内容 |
三、佳木斯市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高中生环境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二)高中地理教师开展环境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四、佳木斯市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佳木斯市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佳木斯市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五、佳木斯市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提升教师在环境素养教育中的教学能力 |
(二)注重高中地理课程与环境知识的整合与渗透 |
(三)促进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
(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7)北京市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以培养生态公民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问题提出 |
1.2 环境教育研究现状 |
1.2.1 环境教育的概念界定 |
1.2.2 以培养生态公民为视角的环境教育的概念阐释 |
1.2.3 环境教育的研究现状综述 |
1.3 生态公民理论及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的研究现状 |
1.3.1 生态公民理论研究综述 |
1.3.2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的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框架: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生态公民培养与环境教育的联系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2 北京市环境教育历程及现状分析 |
2.1 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概述 |
2.1.1 1997—2001年:萌生起步阶段 |
2.1.2 2001—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 |
2.1.3 2008—2017年:平稳过渡阶段 |
2.1.4 2017年—至今:稳步提高阶段 |
2.1.5 北京市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的总体特征:与时俱进 |
2.2 现阶段北京市环境教育效果的基本评估指标及其理论基础 |
2.2.1 四项基本评估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2 自愿性:自主道德意识 |
2.2.3 公益性:社会责任意识 |
2.2.4 绿色性:生态伦理意识 |
2.2.5 开放性:多元世界意识 |
2.3 现阶段北京市环境教育的效果 |
2.3.1 现阶段北京市学前环境教育效果 |
2.3.2 现阶段北京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效果 |
2.3.3 现阶段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环境教育效果 |
2.3.4 现阶段北京市职业院校环境教育效果 |
2.3.5 现阶段北京市社会环境教育的效果 |
2.3.6 北京市环境教育的总体现状:继承中求发展 |
3 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局限、难点及成因 |
3.1 生态关怀意识不充分:自愿性需增强 |
3.2 环境教育活动分散化:公益性待提高 |
3.3 环境伦理观念未深入:绿色性须延续 |
3.4 环境教育范围较封闭:开放性应拓展 |
3.5 环境教育缺乏目标性:对象性要聚焦 |
4 国内外环境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
4.1 美国环境教育:多元一体 |
4.2 日本环境教育:需求导向 |
4.3 德国环境教育:价值导向 |
4.4 瑞典环境教育:实践合作 |
4.5 中国香港环境教育:开放参与 |
4.6 中国澳门环境教育:目标导向 |
4.7 国内外经验对北京市环境教育的启示:识变与应变 |
5 北京市生态公民环境教育的发展趋向及对策 |
5.1 北京市未来环境教育的趋向:面向新时代的生态公民培养渐见成效 |
5.1.1 未来环境教育的挑战:城市、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融合 |
5.1.2 未来环境教育的取向:公民、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平衡 |
5.1.3 未来环境教育的对策:生活、生产、生态稳定的统一 |
5.1.4 未来环境教育的趋势:绿色、世界、文明的有机协调 |
5.2 完善北京市校园环境教育教学体系 |
5.2.1 根据年级划分具体环境教育课程内容 |
5.2.2 将环境教育融入学校各学科教学 |
5.2.3 注重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5.2.4 及时跟进学生的环境教育受教效果 |
5.2.5 完善相应的环境教育政策体系 |
5.3 提高环境教育在北京市学校绩效考评中的地位 |
5.3.1 政府教育部门进行综合评价 |
5.3.2 学校内部进行综合评价 |
5.4 增强北京市校园环境教育的开放性与绿色性 |
5.4.1 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交流 |
5.4.2 及时更新校园环境教育的知识 |
5.4.3 丰富校园环境教育实践的形式 |
5.5 增强北京市社会环境教育的自愿性与公益性 |
5.5.1 增强学校与社区间的环境教育公益合作 |
5.5.2 加快公益性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
5.5.3 发挥家庭教育与社会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主体作用 |
5.6 深化北京市的生态公民教育 |
5.6.1 强化以生态公民为导向的环境教育 |
5.6.2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社会化的人才培养理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走向意志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基于对康德义务论伦理学及其德育价值的理论思考 |
(二) 基于对现实道德教育问题的反思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研究 |
(二) 关于康德教育思想的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历史研究法 |
六、关于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简要说明 |
第一章 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溯源 |
一、康德的生平及其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论着 |
(一) 康德生平:在自律中创造思想圣殿 |
(二) 与道德教育思想有关的康德论着 |
二、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直接动力 |
(一) 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环境 |
(二) 基督教虔信派的伦理思想 |
(三)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
(四) 泛爱派的教育实践活动 |
三、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一) 古希腊时期崇尚美德的道德教育思想 |
(二) 中世纪封建时期信奉宗教的道德教育思想 |
(三) 近代早期情感主义、自然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 |
第二章 面向实践理性: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根据 |
一、康德道德哲学:道德领域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
二、“我应该做什么”:康德道德哲学的逻辑推演 |
(一) 善良意志与道德责任 |
(二) 道德律令的普遍性、目的性与综合性 |
(三) 作为实践理性对象的“善”与“恶” |
(四)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和三大悬设 |
(五) 基于权利与正义的法哲学 |
三、意志自律: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理念 |
(一) 作为实践理性自立法自守法的意志自律 |
(二) 道德的本质在于理性主体的意志自律 |
四、道德教育:康德道德哲学的实践场域 |
(一) 道德教育与对道德律令的服从 |
(二) 道德教育与善良意志的唤醒 |
(三) 道德教育与道德敬重感的激发 |
(四) 道德教育与道德自主性的彰显 |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启蒙:康德论道德教育的内涵 |
一、人性与道德教育 |
(一) 人的两重性与教育的两重性 |
(二) 人之本性的可塑性:“善的禀赋”与“恶的倾向” |
二、作为启蒙艺术的道德教育 |
(一) 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具有意志自律的意向 |
(二) 道德教授法在实践上是一种可行的启蒙艺术 |
三、道德教育的本质内涵 |
(一) 道德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领域 |
(二) 道德教育的本质关乎人的积极自由和意志自律 |
(三) 道德教育是使主观准则见之于客观法则的方法 |
第四章 康德论道德教育的目的:促进人的意志自律 |
一、“人是目的”:道德教育的价值基点 |
(一) 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具有绝对价值 |
(二) 道德教育:从意志自律的养炼中彰显人的价值与尊严 |
二、实现纯粹的意志自律是道德教育的目的 |
(一) 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意志的规定根据:形式抑或质料 |
(二) 道德教育旨在唤醒受教育者心中的善良意志 |
(三) 道德教育的目的转型:从意志他律走向意志自律 |
三、受教育者意志自律的具象描绘 |
(一) 服从实践理性法则的道德律令 |
(二) 诚实:作为一项道德命令的“勿说谎” |
(三) 对人的尊严与权利保持敬重的义务 |
(四) 怀有作为世界公民的仁爱之心 |
第五章 “自然”与“实践”:康德论道德教育的过程 |
一、自然知性的开化过程:意志自律的准备阶段 |
(一) 对儿童生蛮性的训诫 |
(二) 培养儿童心灵诸技能 |
(三) 文明化教养的生成 |
二、实践理性的启蒙过程:意志自律的生成阶段 |
(一) 道德感受性的孕育 |
(二) 道德兴趣的激发与意志自律的实现 |
第六章 自主与自律:康德论道德教育的方法 |
一、培育纯粹德性的几个要点 |
(一) 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
(二) 注重道德意念的纯粹性 |
(三) 强调蕴含敬重的道德情感 |
(四) 倡导强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
二、基于意志自律的道德教育方法 |
(一) 道德性的惩罚与自然性的惩罚 |
(二) 道德问答法 |
(三) 自我修行法 |
(四) 审美实践法 |
第七章 康德道德教育思想评析及其当代启示 |
一、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世界性影响 |
(一) 启发了后世诸多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认识 |
(二) 在道德教育史上勾勒出一条以意志自律为旨要的主线索 |
二、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 纯粹形式化的道德教育思想难以有效关联教育实际问题 |
(二) 对经验性情感的摒弃无法诠释道德教育的完整意涵 |
(三) 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法获致解决 |
三、自律德育: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 他律德育: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 |
(二) 走向“自律德育”:破解道德教育困境的康德路径 |
(三) 自律德育的理念内涵 |
(四) 自律德育的实践路径 |
结语 道德教育中的意志自律及其边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理论基础 |
第二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调查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问题 |
第四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 |
第一节 提升学生环保基础知识 |
第二节 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
第三节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
第四节 学校和教师改变环境教育理念 |
第五节 注重环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六节 建立多种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
第五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案例设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特点 |
一、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 |
二、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 |
三、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 |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指导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借鉴 |
一、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借鉴 |
二、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借鉴 |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绩与问题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一、政策推动规范完善的课程设置 |
二、多方探索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 |
三、相继创建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文明观内容渗透缺乏体系化 |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活动缺乏延续性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队伍缺乏专业化 |
四、生态文明观教育效果缺乏实效性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生态文明观教育制度相对滞后 |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环境相对薄弱 |
第四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总体目标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生态文明和谐观教育 |
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
三、生态文明法制观教育 |
四、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 |
五、生态文明科技观教育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计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案 |
第五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 |
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观课程育人 |
二、扎实推动生态文明观实践育人 |
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观文化育人 |
四、创新推动生态文明观网络育人 |
五、切实强化生态文明观管理育人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方法 |
一、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
二、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
三、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 |
第六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与评价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要素的有效性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结果的有效性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案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指标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环境行为能力和环境伦理道德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教职工侵犯未成年学生人格尊严研究[D]. 罗驹. 西南大学, 2020(01)
- [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D]. 张伟蝶.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5]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佳木斯市高中地理环境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 付杨. 佳木斯大学, 2019(03)
- [7]北京市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 ——以培养生态公民为视角[D]. 贾桂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走向意志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徐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D]. 伍青山. 聊城大学, 2019(01)
- [10]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 裴艳丽. 武汉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