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蛇藤嫩枝扦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雪兰,罗雯,黄琼英,冠巍,徐俊强[1](2021)在《无性繁殖技术在植物中药材繁殖和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药用植物无性繁殖技术为解决生产实践中资源匮乏的问题提供了出路,就目前药用植物的分离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技术以及破除营养体休眠的策略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药用植物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旨在为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黄立君,刘玉波,赵超[2](2021)在《长白山区卫矛科植物种类及应用》文中认为根据文献及实地调查研究,确定长白山野生卫矛科植物有9种,隶属于3属,即卫矛属(Euonymus)、南蛇藤属(Celastrus)、雷公藤属(Tripterygium)。文章对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价值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建议,同时探讨了卫矛科翅卫矛属(Kalonymus)植物恢复的问题。
谢永军[3](2020)在《南蛇藤苗木繁殖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南蛇藤是名贵的药用植物和绿化植物。介绍了南蛇藤生物学特性及经济特性,重点介绍了其播种、分株、压条育苗的方法,为南蛇藤栽培应用提出了技术参考。
谭梦[4](2020)在《黑龙江西部地区南蛇藤育苗技术》文中提出黑龙江西部地区南蛇藤可采用播种、硬枝扦插、嫩枝扦插3种方式育苗。播种育苗播种量每667m2为0.55 kg,撒播或条播均可;硬枝扦插应在3月末之前采集种穗并剪成插穗,窖内沙藏,5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扦插;嫩枝扦插在7月上旬进行。插穗均需用ABT生根粉水溶液浸泡处理。
王鹏程[5](2019)在《湖南大围山雪落樱生存环境及种子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雪落樱(Cerasus xueluoensis C.H.Nan&X.R.Wang),为我国特有樱属种质资源,现仅发现在湖南大围山、浙江大仰山、江西庐山和鄂西利川山区海拔11001500 m范围之间零星分布,数量稀少。雪落樱腋芽常3枚并生,因树形低矮、花期早、花量多、花色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潜在的科研价值,在各地普遍存在严重的盗挖现象,种质资源亟待保护。由于分布区内海拔较高,气候因子特殊,前期引种试验均未成功,尤其种子萌发存在障碍。本研究以雪落樱分布最具代表性的湖南大围山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和排序的方式揭示物种与环境、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找出雪落樱种群生存的环境特点和物种分布规律,同时针对种子休眠原因展开研究并找到破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式。通过环境解释探究雪落樱引种开发的适生条件,开展种子特性研究建立引种驯化体系的基础,以期为保护雪落樱种质资源及进一步开展人工繁育提供最基础的技术支撑。(1)群落特征分析。湖南大围山雪落樱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28属175种,群落寡种属较少,物种组成丰富。区系组成以东亚热带、亚热带植物分布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性较为突出。采用SOM分类法将24个样方共分为4种群落类型,雪落樱种群伴生种主要为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满山红(R.mariesii)等。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雪落樱的引种驯化过程中,需以雪落樱为优势种的群落类型A为参照,保证雪落樱对光照的需求。(2)群落环境解释。雪落樱生存群落内的植物物种分布主要受到全钾的影响。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钾呈负相关。综合CCA以及SOM的排序的结果,海拔并不是影响雪落樱种群分布的主要原因,种群分布主要受到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氮的影响,生长在有机质、全磷含量较高的阴坡至半阳坡的林缘地区。综合环境解释结果,对于雪落樱的种植基质应重视有机质、磷、氮的养分含量。(3)种子休眠原因。雪落樱为综合性休眠种子,种皮栅栏层和蜡质层导致种皮存在透性障碍,但不是造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和种胚甲醇相浸提液原液和稀释液均能够对白菜种子的根长和苗高生长产生显着的阻碍作用。雪落樱种子休眠的关键原因在于种皮和胚中的萌发抑制物阻碍了种子萌发,且种胚内部萌发抑制物阻碍作用大于种皮。(4)打破休眠方法。种子休眠到萌发期间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ABA含量逐渐降低,ZR、GA变化不显着,IAA/ABA的比值是影响雪落樱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5℃低温层积种子萌发率达到了72%,150 mg·L-1GA3浸种10h处理种子萌发率95.7%,效果最好。全文结论表明,雪落樱在引种驯化过程中,在种子和幼苗培育阶段应选择阴凉的环境,成株后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土壤基质中需重视有机质、磷元素和氮元素的充分供给,同时在种子处理时,采用5℃低温层积,150 mg·L-1GA3浸种10h的最佳技术组合方案。
马升,李清丰,向梦斌,周广源,刘清[6](2018)在《萘乙酸浓度对饲料桑生根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旨在探讨萘乙酸浓度对扦插饲料桑生根的影响,并为饲料桑在本地的推广和提升其存活率提供参考。试验以5组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g·L-1)的萘乙酸(NAA)生根粉溶液对150枝(每组30枝,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枝)饲料桑根部进行浸泡,扦插后自然生长60 d,统计生根数、生根率,评价促进饲料桑生根的最佳萘乙酸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0 mg·L-1的生根粉NAA中浸泡后,扦插饲料桑的根部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其他浓度下饲料桑根部的生长状况,平均生根数最高达8.20条,平均根长8.4 cm,存活率达94%。
雷雨燕[7](2017)在《经营模式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生态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为松科落叶松属落叶针叶乔木,是重要的生态用材和优良的景观树种。该树种的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制约性强,不同区域环境条件和同一区域不同立地条件都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导致出现不同的生长状态。本文以湖南省龙山县万宝山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近自然(2种)、传统抚育间伐经营(3种)和无干扰(1)6种不同经营模式下林分生长特点与生态特征、森林生产力和生物量变化观测,探讨日本落叶松森林经营管理模式,为日本落叶松科学引种、栽培和和经营提供科学指导,为湖南省中山高湿低温区针叶纯林的改造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林分经营历时短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不显着经营2.5 a后,树高增量、胸径及蓄积增长在6种经营模式之间均具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着。树高增量从大至小分别是:近自然经营b>传统经营a>近自然经营a>传统经营c>传统经营b>无干扰经营ck;平均胸径和单株蓄积增量从大至小依次是:传统经营>近自然经营>无干扰经营;样地蓄积量从大至小依次是:传统经营c>传统经营b>无干扰ck.>近自然b>近自然a>传统a。2.近自然经营模式在增加林地植被生物量和丰富度上有较大的优势。开展不同经营措施后,日本落叶松林地灌木生物量是近自然经营b大于其他5种模式,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即近自然经营b有利于林下灌木生长,有利于增加林下生物总量;其草本生物量是传统经营b大于其他模式,与传统经营a、近自然经营a、近自然经营b及人工不干预(CK)差异显着或极显着。灌草生物量比例(灌:草)分别是:人工不干预模式10.0:1,传统经营a 1.9:1,传统经营b3.1:1,传统经营c5.3:1,近自然经营a15.0:1,近自然经营b57.1:1。传统经营对林下灌木层破坏较大,近自然经营有利于维持较大的灌草生物量比例。经营前后草本植物种类变化微小,灌木层植物种类呈减少趋势,但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明显。3.日本落叶松不同经营模式下对阔叶乔木产生不同影响经营前后样地天然阔叶乔木种类和株数差异不显着,补植后样地阔叶乔木的种类和株数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形成较合理的针阔混交结构。4.不同经营模式短时间内对土壤主要理化特性产生的影响较小不同经营模式样地淋溶层(A层)、淀积层(B层)的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差异不显着,即不同经营方式尚未明显影响土壤养分状况。不同经营方式间何时出现显着差异需继续长期定位观测。5.经营前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光照强度差异显着。人工林不干预(CK)与传统经营a差异显着,与近自然经营a差异极显着,与近自然经营b差异接近显着水平,与传统经营b、传统经营c差异不显着;近自然经营a与其他5种模式差异极显着;近自然经营b与近自然经营a差异显着。综上所述,近自然经营较之传统抚育间及人工不干预模式,能够尽快形成针阔混交林,森林层次结构合理,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强,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
郑天汉,张志才,李勇,郑雪燕,兰思仁[8](2016)在《茵芋扦插不定根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影响茵芋插穗不定根诱导发育这一关键要素,对基质类型、激素类型、激素浓度等因素进行分组试验及其效应分析,探讨影响茵芋扦插不定根发育因子及其理论,为茵芋驯化栽培与扦插繁殖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表明,16种基质、5种激素及其7种浓度水平对茵芋插穗不定根发育具极显着效应。其中:珍珠岩+泥炭(6∶4)、珍珠岩+河沙(6∶4)、珍珠岩+泥炭+河沙(3∶4∶3)、珍珠岩+红心土(4∶6)、珍珠岩+红心土(6∶4)、珍珠岩+泥炭+红心土(3∶4∶3)等6种基质对不定根促进效应突出,5种激素对不定根发育均有显着促进效应,IBA+NAA、IAA+NAA、IBA、NAA等4种激素对不定根发育具有显着的浓度效应;基质与激素对插穗不定根发育的交互作用不显着,但基质与激素浓度的交互效应差异极显着,珍珠岩+泥炭(6∶4)、珍珠岩+河沙(6∶4)、珍珠岩+泥炭+河沙(3∶4∶3)与激素浓度(1 200+1 200)mg·L-1的交互促进作用突出。茵芋插穗不定根发育的最佳组合为:珍珠岩+泥炭(60%∶40%),IBA+NAA激素及其(1 200+1 200)mg·L-1的激素浓度。
沈登锋,魏斌,洪春桃,章建红[9](2016)在《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红叶南天竹扦插生根的影响》文中指出红叶南天竹作为新型的彩叶灌木,目前需求巨大,为保证种苗的供应进行扦插试验研究。共选择IAA、NAA、ABT1号、ABT2号等4种生根促进剂,研究其对红叶南天竹生根率、新叶数及生根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南天竹属较易生根植物,经不同生根促进剂的处理后,成活率存在着显着差异,平均成活率为72%,其中NAA处理插穗的成活率最低,仅为19.6%;新叶发生数无显着差异,平均为2.83片;各生根剂与清水处理相比,在生根数目上存在显着差异,对生根有促进作用。综合各个指标,得出ABT1号为最佳处理,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董然然[10](2016)在《抗寒梅花嫩枝扦插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梅(Prunus mume)为中国传统的名花,曾多次被提名为国花,因此使其在北京地区迅速推广并建成江南梅林、梅园的景色尤为重要。嫁接是北方抗寒梅花扩大繁殖的主要手段,但繁殖过程中易出现不亲和性的缺陷,硬枝扦插结果也表明其效果并不理想。嫩枝扦插因繁殖快、成本低、效率高、占地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木本植物的繁殖,但在抗寒梅花繁殖中并未成功应用。本研究以初步建立抗寒梅花嫩枝扦插繁育体系为目的,主要研究抗寒梅花嫩枝扦插技术以及不同季节嫩枝扦插过程中插穗皮层及叶片内相关生理生化变化,并对1年生扦插苗年生长规律进行分析,能为北方抗寒梅花产业化生产和苗木培育奠定基础,并为北方抗寒梅花的大规模繁育提供新途径和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梅花嫩枝扦插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月末扦插,梅花生根率及生根质量显着优于8月初。(2)基质、IBA、枝条部位三个影响因子中,IBA对‘美人’梅、‘淡丰后’、‘三轮玉蝶’嫩枝扦插生根率有显着促进作用,基质和枝条部位因品种和季节不同显着性不同。5月末,‘美人’梅选用基质3:1(泥炭:珍珠岩),‘三轮玉蝶’选用基质2:1(泥炭:珍珠岩)能显着提高插穗生根率,降低插穗腐烂率;5月末‘淡丰后’及8月初三个品种不同基质间嫩枝扦插生根率没有显着性差别。不同季节,IBA1500-2500 mg·L-1均能显着提高三个品种插穗生根率及生根质量,浓度过高表现为生长抑制作用;ABT1对‘美人’梅和‘三轮玉蝶’嫩枝扦插生根促进效果并不显着,生产中应慎用。对于枝条部位,除特别纤细的枝条外,选用枝条中、上部能显着提高插穗生根率。(3)‘美人’梅选择8 cm插穗能显着提高插穗生根率,使平均根长更长。(4)生根性状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关系,生产中,可以采取易于测得的生根率进行较适处理筛选。(5)9个梅花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生根效果,其中生根指数较高的品种有‘淡粉’、‘龙潭玉蝶’、‘粉月香’,生产中,可对其进行扩大繁殖。对不同扦插时间‘美人’梅生根特性和生根指标差异及扦插后不同时期插穗皮部及叶片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氧化酶(POD、PPO、IAAO)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美人’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均可分为根的诱导期(0—10d),表达期(10—30d)和伸长期(30—40d)3个阶段。(2)与对照处理生根率为0相比,IBA处理可显着提高‘美人’梅插穗生根率,5月份扦插效果显着优于8月份,生根率最高可达83%,平均根数可达21条,平均根长为8 cm。(3)不同扦插季节,母株插穗皮层内可溶性糖含量、PPO和POD活性与生根率正相关,叶片及插穗皮层内的IAAO活性与生根率负相关,推测其可能与‘美人’梅生根率季节性差异有关。(4)生根过程中,插穗皮层及叶片内营养物质含量和氧化酶活性与扦插生根密切相关。扦插时间不同,其内源物质含量及变化存在差异:5月份插穗皮层内可溶性糖含量及3种氧化酶的活性在表达期均高于8月份;8月份叶片内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峰值点相比于5月份均存在滞后现象,氧化酶POD活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且其含量较低,IAAO活性较高;整个生根期插穗皮层和叶片内PPO活性在5月份与8月份的变化均呈现相反规律。以上差异可能会对插穗生根产生影响。IBA处理可以加速插穗皮层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使POD活性出现两个明显的峰值,使IAAO的活性在诱导期较低,表达期持续升高,从而可能对插穗生根有利。对‘美人’梅一年生扦插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美人’梅苗高连续生长曲线表现为“S”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2)苗高和地径的净生长量均在7—8月之间达到峰值,6—8月为‘美人’梅扦插苗速生时期,此期间应当加强肥水管理。
二、南蛇藤嫩枝扦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蛇藤嫩枝扦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无性繁殖技术在植物中药材繁殖和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无性繁殖 |
1.1 分离繁殖 |
1.1.1 鳞(茎)。 |
1.1.2 块茎繁殖。 |
1.1.3 块根。 |
1.1.4 根状茎繁殖。 |
1.1.5 球茎繁殖。 |
1.1.6 珠芽繁殖。 |
1.1.7 分株繁殖。 |
1.1.8 分根繁殖。 |
1.2 压条繁殖 |
1.3 扦插 |
1.3.1 茎扦插。 |
1.3.2 根扦插。 |
1.3.3 根茎扦插。 |
1.4 嫁接 |
1.5 组织培养 |
1.5.1 外植体的选择。 |
1.5.2最佳消毒试剂搭配。 |
1.5.3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
1.5.4 不定芽诱导培养。 |
1.5.5 生根培养。 |
2 破除休眠的策略 |
2.1 温度处理 |
2.1.1 恒温处理法。 |
2.1.2低温处理法。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
2.3 化学药剂处理 |
2.4 光照处理 |
3 展望 |
(2)长白山区卫矛科植物种类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长白山区卫矛科植物种类 |
2 长白山区卫矛科植物生物生态学特征及应用价值 |
2.1 卫矛 |
2.2 华北卫矛 |
2.3 桃叶卫矛 |
2.4 瘤枝卫矛 |
2.5 翅卫矛 |
2.6 短翅卫矛 |
2.7 南蛇藤 |
2.8 刺南蛇藤 |
2.9 东北雷公藤 |
3 卫矛科分属探讨 |
4 结语 |
(3)南蛇藤苗木繁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繁殖方法 |
1.1 播种育苗 |
1.2 分株 |
1.3 压条 |
2 田间管理 |
2.1 水分调节 |
2.2 施肥 |
2.3 除草、松土 |
2.4 修剪 |
2.5 病害 |
(4)黑龙江西部地区南蛇藤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播种 |
1.1 种子采集及处理 |
1.2 播种方法 |
1.3 抚育管理 |
2 扦插 |
2.1 硬枝扦插 |
2.1.1 插穗准备及处理 |
2.1.2 整地作床 |
2.1.3 扦插 |
2.1.4 抚育管理 |
2.1.5 越冬管理 |
2.2 嫩枝扦插 |
2.2.1 作床 |
2.2.2 插穗及处理 |
2.2.3 扦插 |
2.2.4 管理 |
(5)湖南大围山雪落樱生存环境及种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樱属群落生态研究进展 |
1.1.1 群落分类与排序研究进展 |
1.1.2 SOM在环境解释中的研究进展 |
1.1.3 樱属群落学研究进展 |
1.2 樱属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
1.2.1 种子休眠原因研究进展 |
1.2.2 种子休眠破除方法 |
1.2.3 樱属植物种子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样地设置 |
2.1.3 土壤样品分析 |
2.1.4 SOM分类和排序方法 |
2.1.5 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 |
2.2 数据分析 |
2.2.1 植物区系组成 |
2.2.2 物种组成分析 |
2.2.3 物种重要值计算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雪落樱群落特征及环境解释 |
3.1 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 |
3.1.1 群落物种组成 |
3.1.2 区系地理成分 |
3.2 群落分类 |
3.2.1 基于SOM的群落分类 |
3.2.2 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养分分析 |
3.2.3 群落土壤养分含量统计特征 |
3.2.4 群落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3.3 群落排序 |
3.3.1 CCA排序 |
3.3.2 群落优势物种排序 |
3.3.3 基于SOM的土壤化学因子排序 |
3.4 小结 |
第四章 雪落樱种子特性研究 |
4.1 种子生物学特性 |
4.1.1 种子结构观察 |
4.1.2 种子活力测定 |
4.1.3 种子微观结构观察 |
4.1.4 种子呼吸强度 |
4.2 种子休眠特性研究 |
4.2.1 种子萌发抑制物 |
4.2.3 种皮、种胚提取液影响白菜幼苗根长 |
4.2.4 种皮、种胚浸提液影响白菜幼苗苗高 |
4.3 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4.3.1 不同温度层积处理 |
4.3.2 激素处理种子萌发情况 |
4.3.3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4.3.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
4.3.5 淀粉含量变化 |
4.3.6 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 |
4.3.7 酸性磷酸脂酶活性变化 |
4.3.8 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4.3.9 内源激素之间比值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群落特征分类与排序 |
5.2 群落分布与生存环境 |
5.3 种子休眠原因 |
5.4 种子打破休眠方法 |
附表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萘乙酸浓度对饲料桑生根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案与步骤 |
1.2.1 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的配制 |
1.2.2 饲料桑枝基部浸泡 |
1.2.3 饲料桑枝扦插 |
1.2.4 饲料桑枝生长管理 |
1.3 测定内容与指标 |
1.3.1 平均生根数 |
1.3.2 生根率 |
1.3.2 平均根长 |
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7)经营模式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生态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日本落叶松生物学与生态学特点 |
1.2 国内外日本落叶松研究进展 |
1.2.1 日本落叶松苗木培育研究 |
1.2.2 日本落叶松造林与抚育管理研究 |
1.2.3 日本落叶松林木生长过程研究 |
1.2.4 日本落叶松林分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
1.2.5 日本落叶松其它基础研究 |
1.2.6 日本落叶松生态功能研究 |
1.3 森林经营技术与近自然森林经营研究 |
1.3.1 近自然森林经营研究概况 |
1.3.2 国外近自然森林经营现状 |
1.3.3 中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林分选择与设计 |
2.2.1 经营模式试验设计 |
2.2.2 试验样地设置 |
2.2.3 经营措施 |
2.2.4 林分样地基础调查 |
2.2.5 标准木选取 |
2.2.6 树干解析 |
2.2.7 生物量测定 |
2.2.8 生产力测定 |
2.3 树种组划分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经营模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经营模式对林分树高生长的影响 |
3.1.2 不同经营模式对林分胸径生长的影响 |
3.1.3 不同经营模式对林分蓄积量增长的影响 |
3.1.4 不同经营模式对样地林分蓄积量增长的影响 |
3.1.5 不同经营模式对目标树的影响 |
3.2 不同经营措施对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
3.2.1 不同经营措施对灌木及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3.2.2 不同经营措施对林分灌木及草本种类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
3.3 不同经营措施对样地阔叶乔木的影响 |
3.3.1 不同经营措施对样地阔叶乔木数量的影响 |
3.3.2 不同经营措施对样地阔叶乔木种数的影响 |
3.4 不同经营措施对林分土壤肥力的影响 |
3.5 不同经营模式对林内光照条件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林分经营历时短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不显着 |
4.2 近自然经营模式在增加林地植被生物量和丰富度上有较大的优势 |
4.3 不同经营模式下对阔叶乔木产生不同影响 |
4.4 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主要理化特性产生的影响较小 |
4.5 经营前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光照强度差异显着 |
5 创新与有待研究的内容 |
5.1 创新点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不同经营模式经营前后草本植物的变化 |
附表2 不同经营模式经营前后灌木种类的变化 |
附表3 日本落叶松样地土壤养分测定表 |
附表4 不同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样地内外光照强度测定值 |
致谢 |
(8)茵芋扦插不定根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质与激素试验效应及其方差分析 |
2.2 基质对茵芋插穗不定根发育效应 |
2.3 激素类型对茵芋插穗不定根发育效应 |
2.4 激素浓度对茵芋插穗不定根发育效应 |
3 结论与讨论 |
(9)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红叶南天竹扦插生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扦插成活率 |
2.2 新叶数 |
2.3 生根数 |
3 结论与讨论 |
(10)抗寒梅花嫩枝扦插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引言 |
1.1 抗寒梅花繁殖研究概况 |
1.2 林木扦插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影响扦插生根的内在因素 |
1.2.1.1 植物的遗传性 |
1.2.1.2 母株的年龄及取条部位 |
1.2.1.3 插穗的年龄及采条时期 |
1.2.1.4 插穗的长度与粗度 |
1.2.1.5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2 影响扦插生根的外部因素 |
1.2.2.1 水分 |
1.2.2.2 温度 |
1.2.2.3 湿度 |
1.2.2.4 光照 |
1.3 林木扦插生根机理研究进展 |
1.3.1 解剖学研究 |
1.3.2 生理生化研究 |
1.3.2.1 营养物质与生根 |
1.3.2.2 酶活性与生根 |
1.3.2.3 植物内源激素与生根 |
1.4 扦插苗年生长规律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
2 抗寒梅花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三个梅花品种嫩枝扦插生根影响因子研究 |
2.1.1.1 试验材料 |
2.1.1.2 试验方法 |
2.1.2 三个梅花品种激素筛选试验 |
2.1.3 ‘美人’梅嫩枝扦插穗条长度筛选试验 |
2.1.4 9个梅花品种嫩枝扦插生根性研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个梅花品种的生根类型 |
2.2.2 不同扦插时间对三个梅花品种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2.2.3 基质、IBA浓度、枝条部位对三个梅花品种生根性状的影响分析 |
2.2.3.1 基质、IBA浓度、枝条部位对三个梅花品种生根率的影响 |
2.2.3.2 基质、IBA浓度、枝条部位对三个梅花品种生根数的影响 |
2.2.3.3 基质、IBA浓度、枝条部位对三个梅花品种平均根长的影响 |
2.2.3.4 基质、IBA浓度、枝条部位对三个梅花品种腐烂率的影响 |
2.2.4 三个梅花品种激素筛选分析 |
2.2.5 三个梅花品种生根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插穗长度对‘美人’梅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
2.2.7 9个梅花品种嫩枝扦插生根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扦插时间对三个梅花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 |
2.3.2 IBA浓度对三个梅花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 |
2.3.3 基质对三个梅花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 |
2.3.4 枝条部位对三个梅花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 |
2.3.5 插穗长度对‘美人’梅插穗生根的影响 |
2.3.6 生根性状间的相关性 |
2.3.7 同一梅花品种嫩枝扦插生根性状间的差异 |
2.3.8 不同梅花品种嫩枝扦插生根性差异 |
2.4 小结 |
3 ‘美人’梅嫩枝扦插繁殖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美人’梅扦插生根进程 |
3.2.2 IBA处理及扦插时间对‘美人’梅扦插生根的影响 |
3.2.3 ‘美人’梅母株插穗皮层及叶片内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与生根的关系 |
3.2.4 ‘美人’梅扦插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
3.2.4.1 ‘美人’梅生根过程中叶片及插穗皮层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2.4.2 ‘美人’梅生根过程中叶片及插穗皮层中淀粉含量的变化 |
3.2.4.3 ‘美人’梅生根过程中叶片及插穗皮层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2.5 ‘美人’梅扦插过程中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2.5.1 ‘美人’梅生根过程中叶片及插穗皮层中POD活性的变化 |
3.2.5.2 ‘美人’梅生根过程中叶片及插穗皮层中PPO活性的变化 |
3.2.5.3 ‘美人’梅生根过程中叶片及插穗皮层中IAAO活性的变化 |
3.3 讨论 |
3.3.1 ‘美人’梅母株插穗皮层及叶片内营养物质物和酶活性与生根的关系 |
3.3.2 ‘美人’梅嫩枝扦插后插穗皮层及叶片内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
3.3.2.1 ‘美人’梅嫩枝扦插后插穗皮层及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3.2.2 ‘美人’梅嫩枝扦插后插穗皮层及叶片内淀粉含量的变化 |
3.3.2.3 ‘美人’梅嫩枝扦插后插穗皮层及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3.3 ‘美人’梅嫩枝扦插后插穗皮层及叶片内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3.3.1 ‘美人’梅嫩枝扦插后插穗皮层及叶片内POD活性的变化 |
3.3.3.2 ‘美人’梅嫩枝扦插后插穗皮层及叶片内PPO活性的变化 |
3.3.3.3 ‘美人’梅嫩枝扦插后插穗皮层及叶片内IAAO活性的变化 |
3.4 小结 |
4 ‘美人’梅嫩枝扦插苗年生长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美人’梅地径、苗高连续生长量 |
4.2.2 ‘美人’梅地径、苗高净生长量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结论 |
5.1 抗寒梅花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
5.2 ‘美人’梅嫩枝扦插繁殖机理 |
5.3 ‘美人’梅一年生扦插苗年生长规律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南蛇藤嫩枝扦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性繁殖技术在植物中药材繁殖和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卢雪兰,罗雯,黄琼英,冠巍,徐俊强. 现代园艺, 2021(07)
- [2]长白山区卫矛科植物种类及应用[J]. 黄立君,刘玉波,赵超. 防护林科技, 2021(01)
- [3]南蛇藤苗木繁殖技术[J]. 谢永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20(04)
- [4]黑龙江西部地区南蛇藤育苗技术[J]. 谭梦. 防护林科技, 2020(05)
- [5]湖南大围山雪落樱生存环境及种子特性研究[D]. 王鹏程.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6]萘乙酸浓度对饲料桑生根影响的试验研究[J]. 马升,李清丰,向梦斌,周广源,刘清. 饲料博览, 2018(04)
- [7]经营模式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生态特征的影响[D]. 雷雨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8]茵芋扦插不定根影响效应[J]. 郑天汉,张志才,李勇,郑雪燕,兰思仁. 天津农业科学, 2016(12)
- [9]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红叶南天竹扦插生根的影响[J]. 沈登锋,魏斌,洪春桃,章建红. 天津农业科学, 2016(05)
- [10]抗寒梅花嫩枝扦插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研究[D]. 董然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