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Y—Z模型中辐射与吸收过程的Feynman图(论文文献综述)
楚孟哲[1](2021)在《(Au,Ag)-Cu纳米合金制备及热力学与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因为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引起了众多研究工作者的注意,而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相关性质研究则是其中热点之一。本文首先采用化学共还原方法,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在柠檬酸钠稳定剂的作用下还原Au、Cu前驱体溶液,并结合St(?)ber方法制备Au-Cu@Si O2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获得纳米合金粒径和相变温度;然后,基于纯元素纳米颗粒热力学性质,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纳米合金的表面张力、表面偏析和表面能与颗粒尺寸和温度的函数关系;再次,在实验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优化获得不同粒径的Au-Cu纳米相图热力学参数,构建Au-Cu体系纳米相图,并得到其相关热力学性质图;最后,采用不同制备方法合成了氧化石墨烯负载的Au-Cu/GO、Ag-Cu/GO纳米颗粒,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纳米合金的电催化性质,并探讨了纳米合金的成分配比与其电催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化学共还原法制备得到不同成分配比的Au-Cu@Si O2纳米颗粒,紫外和红外光谱表征结合透射电镜扫描结果证明了合金的形成。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Au-Cu@Si O2的熔化温度,其中Au5Cu5@Si O2纳米颗粒DSC曲线表现优秀,其液相线和固相线熔化温度分别为1028.6 K和1041.3 K,对应块体的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为1183.5 K和1189.5 K,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熔化温度因尺寸的降低而呈现一定幅度的降低。(2)基于纯元素热力学数据,结合Butler方程和液滴模型,计算得到Au-Cu、Ag-Cu纳米合金颗粒表面张力、表面偏析和表面能随颗粒大小、合金成分和温度的函数变化关系。对比了引入纳米颗粒表面张力修正模型前后的变化关系,修正前的方程未考虑表面效应对二者的影响,其表面张力和表面能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降低;修正后的方程中二者随着粒径的降低而增大,归因于考虑了纳米颗粒边缘与顶点位置的原子对表面性质的影响。另外,表面张力随合金成分及温度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模型修正前后的表面偏析现象未发生明显变化,表面张力或表面能较低的元素易于在表面聚集,发生表面偏析现象,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颗粒表面浓度趋向于理想值变化。(3)在计算获得表面能的基础上,通过Nano-Calphad热力学模型,考虑实验所得Au-Cu纳米合金粒径和熔化温度,优化得到了实验与理论相符合的Au-Cu体系热力学参数,构建颗粒半径为5 nm、10 nm的Au-Cu纳米合金相图。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降低,纳米颗粒液相线和固相线随降低,最低熔化温度向Au成分偏移。进一步计算得到两个尺度下的液相混合焓与温度、颗粒大小变化关系。(4)基于化学共还原法,结合水热合成和添加不同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方法,制备得到了不同成分的氧化石墨烯负载的Au-Cu和Ag-Cu纳米合金颗粒,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负载型纳米合金颗粒的形貌和成分组成进行了表征。在弱碱性环境(p H=7.4)中,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两种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性能。Au-Cu/GO纳米颗粒对葡萄糖溶液的电催化性能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在Au:Cu=7:3时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响应。实验表明,Au-Cu/GO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活性随着Cu在合金组分中占比的提高而增大,但其响应电流整体较低;三种不同方案制备得到的Ag-Cu/GO均对葡萄糖溶液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性能,呈现较大的响应电流,且通过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的Ag-Cu/GO纳米颗粒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呈现较好的规律性,相同扫速下其响应电流随着葡萄糖溶液的浓度的增加呈现正比例增大趋势。且通过对不同配比的Ag-Cu/GO在相同扫速和相同葡萄糖浓度的溶液中探究发现,Ag-Cu/GO纳米颗粒对葡萄糖溶液的催化氧化性能会随着Ag在合金中含量的增高而增大。
陈阳[2](2021)在《基于微纳光波导的量子信息处理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量子计算与量子理论的发展为解决后摩尔时代中芯片尺寸受限以及经典物理原理不适用提供了重要的全新原理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原理性的满足未来对更高信息量的要求。而量子信息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势必将成为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领域中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我们利用微纳光波导结构研究了集成光学系统在不同体系下的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主要研究内容有:1.我们研究在集成微纳结构中量子信息的传输,我们实现了在十多个微米长的表面等离激元波导中双光子偏振纠缠态的传输,并且纠缠性质能够很好的保持。我们通过使用可调相位片测量了双光子干涉曲线,并评估了系统的整体损耗对于利用表面等离激元结构实现量子传感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在有损耗的系统或者利用表面等离激元结构实现突破标准散粒噪声极限的量子成像或量子传感测量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和实验研究。2.我们简要介绍了飞秒激光直写透明介质材料中光诱导折射率变化的机理,可以被用来制备光波导。我们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玻璃波导体系,演示了偏振无关的光波导器件的基本性能和应用于量子信息处理的可能性、演示了路径编码的量子CNOT门的逻辑功能、通过级联路径编码的量子CNOT门和单比特门演示了制备路径编码贝尔纠缠态的可能性和结构的可扩展能力。我们的研究结果展示了我们可以利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实现精准的不同参数的基本元器件,未来可用于研究大规模的量子线路或者量子模拟。3.我们探讨了光波导中傍轴近似条件下电磁场的传播满足薛定谔形式的传播方程,基于此探讨了光在波导中的传输行为与固体中电子行为的相似性。构建了紧束缚近似模型用于描述光在波导阵列中的传输行为,并且研究了两个耦合波导系统中的参数对于复杂阵列结构的可移植性。基于我们建立的直观的理论结果我们综述讨论了光学波导阵列系统的诸多应用,并且在实验上利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加工了一维拓扑非平庸的波导阵列结构,研究了系统边界态在阵列结构中的演化,并且实验观察到了拓扑相变的过程。基于我们对于波导阵列中光的传播行为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未来我们将对更高维度以及更复杂的物理模型展开研究。4.基于蜂窝状六角晶格结构,我们介绍了具有不同亚晶格能量的二维拓扑绝缘体模型。根据对模型的能带进行分析,这样的系统具有非平庸的能谷相关的拓扑陈数。我们通过构建具有不同谷陈数的光子晶体结构,在界面处理论预测了谷相关的光的方向性传输性质。基于这种谷相关的选择性耦合机理,我们构建了谷相关的波分束的结构,并且特殊设计了一个工作在1550 nm波段的鱼叉形状的等比分束器结构,我们演示了在这种谷相关的拓扑分束器结构上的双光子量子干涉过程。更进一步我们构建了一个简单的量子线路结构用于证实结构中路径纠缠态的产生,这项工作为利用谷相关的拓扑绝缘体结构应用于量子信息处理过程提供了开拓性的新颖思路。
何自强[3](2021)在《基于光力学的微纳颗粒操控以及热传导物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力学(Optomechanics)研究光和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力学效应及其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前沿是对机械振子和微纳颗粒的质心运动进行冷却和操控。通过腔冷却的方法,机械振子、纳米颗粒的质心运动已被成功地冷却到量子基态,为探索宏观量子力学、发展高精密测量技术以及制造高灵敏传感器铺平了道路。目前,一些新的光力学研究方向正在兴起。比如:(1)冷却比纳米颗粒更大更重的微米颗粒,以用于探索量子引力物理和量子到经典物理的过渡以及发展更高精度的干涉测量技术;(2)研究电介质颗粒的光学加速,为工业和医学上提供新的沉积、操控和输运纳米颗粒的方法;(3)光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交叉应用研究。基于对光力学发展趋势的分析,本文开展了微纳米物质的激光冷却和加速研究,并提出用光机械系统验证低维体系热传导理论的方案,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一、提出了微球的偏振梯度冷却方法。我们的方法应用两束相向传播的具有不同偏振方向的光波来激发一个运动微球(球形微米颗粒)中的两个简并回音壁模式,微球处于这两个简并回音壁模式时可感受到不同的光学势能和粘滞系数。在运动的过程中微球感受到光场的偏振方向不断变化,使得微球中的这两个回音壁模式被轮流地激发,从而形成持续的冷却。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带电微球的电子亲合势以及微球内部的热噪声对冷却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我们的方案可将半径较大的微球的质心运动冷却到1m K以下。通过优化光的频率、光强、微球半径等参数,冷却极限温度还可进一步降低。相比于目前用于冷却微球的光学负反馈冷却方法,我们的方法可用来在自由空间冷却微球而不需要反馈冷却系统,为微球的冷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二、提出了纳米颗粒的光晶格加速方法。该方法用一个加速的光晶格来俘获纳米颗粒并使纳米颗粒随着光晶格一起加速。在加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与光晶格一起加速的坐标系中,在惯性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下,被俘获的纳米颗粒处于一个倾斜的等效光晶格势中。随着时间增加,等效光晶格势阱深度会下降。因此纳米颗粒被俘获并稳定加速除了要求纳米颗粒初始动能小于光晶格的初始势阱深度外,还要求加速时间短于等效势阱消失的时间。此外,纳米颗粒对光的吸收也会对加速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长时间内吸收光后能使纳米颗粒熔化的光强称之为熔化临界光强。为了避免纳米颗粒被熔化,需要光强小于熔化临界光强或者虽然光强大于熔化临界光强,但加速时间小于纳米颗粒熔化需要的时间。数值模拟显示,使用光强高于熔化临界光强的激光进行加速,可在微秒尺度的时间长度和毫米尺度的空间距离内将纳米颗粒加速到千米每秒的速度,且内部温度几乎不升高。我们的研究为工业上沉积以及医学上操控和输运纳米颗粒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三、提出了用一个两端分别耦合一个处于不同等效温度的腔光机械系统的一维简谐链系统模型来研究低维体系中的热传导问题。在这个模型中,两端的腔光机械系统等价于一个激光调控的热库。研究发现,随着链长的增加,该系统中的热导率发散,这表明该系统中的傅立叶定律不成立。我们还发现通过调节驱动激光的功率可控制系统中热流的大小和方向。此外,通过控制简谐链中格点处势能(on-site potential)的大小还可对热流进行开关控制,这为制造热开关以及热三极管提供了新思路。最后我们发展了利用两边腔光机械系统中两个机械振子的位置交叉关联函数的差测量热流的理论。以上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光和微纳颗粒相互作用中力学效应的物理认识,而且展示了光力学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中的新用途。此外,激光冷却和俘获微球的方法可以为检验基本量子理论以及探索量子物理到经典物理的过渡铺平道路,并有可能在量子技术中得以应用。
刘宇飞[4](2021)在《LHC能区不同碰撞系统中重味与轻味喷注淬火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和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中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为研究极端高温高密条件下的强相互作用物质提供了机会。大横动量的部分子在穿过QGP时会与其发生相互作用,同时伴有能量损失;这种现象被称为喷注淬火。喷注淬火是QGP产生的重要信号,在RHIC和LHC的Au-Au、Pb-Pb等大尺度碰撞系统中都观测到了喷注淬火,而在最小偏差的p-p、d-Au、p-Pb碰撞中却没有发现喷注淬火。与此同时,实验在LHC的高多重数p-Pb碰撞事件观测到了较强的各向异性集体流。这为QGP在高多重数的小系统碰撞事件中的存在可能提供了有力支持。结合上述事实可以推测,在最小偏差的p-Pb碰撞中,喷注淬火效应或被事件平均所掩盖。对系统大小的扫描可以为理解喷注淬火在p-Pb、d-Au碰撞中的消失提供帮助。相比p-Pb或d-Au,轻核对撞系统中的涨落更小,其初态有着更好的几何定义。因此,即将到来的轻核对撞实验为探索部分子-介质相互作用在大系统和小系统之间的过渡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目前有许多模型能够描述部分子在QGP中的演化。我们利用线性玻尔兹曼输运模型(LBT)结合流体力学背景来描述高能部分子在介质中的演化。在流体力学部分,初始条件由TRENTo模型生成;用(3+1)-D-CLVisc模型描述流体力学演化。在LBT模型中,我们使用领头阶微扰QCD模拟弹性散射;Higher-Twist理论描述的胶子谱来模拟部分子的韧致辐射。用次领头阶的微扰QCD来模拟硬部分子和强子的产生。利用上述框架,我们在由中心碰撞到边缘碰撞的多个对心区间内计算了(?)=5.02TeV的Pb-Pb系统,以及(?)的Xe-Xe系统中,横动量区间为8<pT<325GeV的带电强子和D0,D0,B±的核修正因子;以及由重味介子的半轻衰变产生的横动量区间为5<pT<37.5GeV的正负电子的核修正因子。在此基础上,对即将到来的(?)的Ar-Ar系统和(?)的O-O系统中的这些粒子的核修正因子对粒子横动量以及对心度的依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相同对心区间内,核修正因子随碰撞核大小的减小而升高;在相同的参与核子数目下,不同碰撞系统之间的核修正因子在碰撞的质心能量以及初态几何的影响下也会有所差异。随着碰撞系统尺度不断减小,核修正因子不断接近单位1。
张元[5](2021)在《四配位d8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构型和成键方式、丰富的光物理性质、优异的发光性能以及合成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在材料化学研究领域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该类配合物在环境科学、生物医药、化学传感和超分子自组装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特有的平面四配位结构以及金属离子d轨道与有机配体形成的d-π共轭有利于提高分子内的电荷转移程度。与此同时,该类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易于功能化修饰且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宽的吸收峰以及透光性好等优点,使其具有成为新型金属配合物非线性光学(NLO)材料的巨大潜质。目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材料功能化需求,寻求和设计高效稳定的新型金属NLO材料,同时兼具良好透光性和较高NLO性能的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微观水平上剖析研究体系二阶NLO响应机制,揭示结构-NLO性质的关系对于开发设计结构新颖且发光性能优异的功能化NLO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结合解析导数法以及完全态求和方法对一系列的d8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展开系统的理论研究。探究配体修饰、光异构化以及尺寸效应等因素对该类金属配合物NLO性质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体系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电子跃迁形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NLO性质等,进一步阐明了NLO响应的微观机理。此外,以配合物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为参考,得到显着的二阶氧化还原NLO开关,为设计优良的功能化NLO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DFT和TD-DFT方法,对比研究了一系列含二噻吩基乙烯(DTE)光致变色基团单核、双核Pt(Ⅱ)配合物的二阶NLO性质,考察了取代基修饰和光异构化效应对研究体系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喹啉取代基可有效提高配合物的二阶NLO响应。与双核金属配合物相比,单核金属配合物显示较强的电荷转移能力。此外,闭环配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共轭结构和较低的跃迁能,导致其第一超极化率比开环配合物大。(2)研究了具有供体-受体共轭结构配体的环金属Pt(Ⅱ)乙酰丙酮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NLO响应,通过改变金属配合物的配位位点,探究不同供受体的组合对该系列同分异构体配合物光电性和NLO性质的影响。其中配合物2由于具有强供电子能力的TPA和强吸电子能力的py T基团且存在多种电荷转移模式,所以该配合物的第一超极化率最大。同时氧化还原反应引起配合物氧化态的第一超极化率明显增加,显示出良好的氧化还原NLO开关效应。(3)通过对含有联吡啶[8]CPP配体的Pd(Ⅱ)纳米环配合物与其对应的线性配合物和烷基链修饰的线性化环状Pd(Ⅱ)配合物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了尺寸效应和极化环境对该金属Pd(Ⅱ)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吸收光谱和NLO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线性化环状Pd(Ⅱ)配合物的二阶NLO响应最强,且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第一超极化率逐渐增大。与传统的线性配合物相比,金属Pd(Ⅱ)纳米环配合物能够显着提高体系的二阶NLO响应并且实现了NLO与透光性的权衡。由此可见,金属Pd(Ⅱ)纳米环配合物是一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NLO材料。(4)以研究的金属Pd(Ⅱ)纳米环配合物为基础,将两个不同尺寸的金属Pd(Ⅱ)纳米环配合物相互嵌套形成了一系列Pd(Ⅱ)主-客体“套娃”配合物。探究主、客体环尺寸的相对大小对嵌套配合物的电子结构、稳定性、相互作用以及二阶NLO性质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NLO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主、客体环相差五个亚苯基结构单元时嵌套配合物最为稳定,主、客体环之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主、客体环较小的尺寸差异有利于获得较大的二阶NLO响应,并进一步明确了此类嵌套金属Pd(Ⅱ)配合物NLO响应的微观机理。
李铁林[6](2021)在《用于智能聚光窗户的MEMS微镜结构设计及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常生活中,当室外光照强度较高的时候,为了防止眩光,人们一般通过窗帘、窗纸等外部器件将部分太阳光向外反射或者散射出去,当室内光线不足的时候,只能依靠室内照明装置进行光线调节,导致光资源严重浪费,现今的智能窗户已经可以通过调节窗户的太阳光透射率实现室内光照的调节,但无法智能调节室内温度及光照强度并完成太阳光的最大化利用。MEMS技术与窗户的结合使智能窗户的光资源最大化利用成为可能,MEMS微镜因其微小且易控的特点,可以跟随光线方位的变化进行偏转,对入射的太阳光实现角度可控的调节。本文研究的智能聚光窗户可以在光调控的同时,控制MEMS微反射镜阵列进行聚光,将光汇聚至阳台上方布置的高效光伏电池上发电。但是,国内外研制的MEMS微反射镜大多镜面尺寸小且无法实现可控的大偏转角度,本文开展的大镜面尺寸且偏转角可控的MEMS微反射镜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科学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智能窗户、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及微机电技术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了智能聚光窗户的概念及其优势。然后对比分析了静电、电热、压电和电磁四种驱动方式的MEMS微反射镜,确定了电热、压电驱动式MEMS微反射镜的研究目标和内容。(2)使用2D、3D建模软件建立智能聚光窗户的光调控镜面、聚光镜面模型示意图,对聚光电池及逆变器进行了选型。根据青岛市的天气数据,分析了太阳高度角Hs、太阳方位角、微镜间距(9、微镜固定端长度1)等影响发电量的因素。接着利用理论公式对智能聚光窗户的发电量进行计算,最后使用光伏系统仿真软件Pvsyst进行等效发电量的仿真模拟,理论计算值和仿真值得误差为2.5%。(3)对电热MEMS微反射镜的驱动原理进行分析,建立热-电-力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悬臂式MEMS微反射镜的结构。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影响微反射镜偏转角及光反射面积的结构参数,如镜面长度84))、镜面宽度(284))、热膨胀材料的厚度、固定端长度1)进行优化。改进后MEMS微镜的镜面面积占比为93%,可在0~1.5V的电压范围内进行0~96.53°的偏转,基本满足聚光窗户的需求,最后对优化结构进行振动模态、悬臂梁应力等性能分析。(4)研究了压电驱动式MEMS微反射镜的驱动原理并对压电材料进行对比,对基于位移放大机构的压电MEMS微反射镜进行原理分析并建立扭转力学模型。在微尺度下,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三种不同杠杆放大结构的压电微镜,在0~50V的电压下,三种压电微镜可实现0~26.89°、0~36.67°、0~30.51°的偏转角,满足聚光镜面的偏转需求。接着对三种结构的位移放大倍数α、偏转角-电压线性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四种微镜结构的性能进行对比,得出了适用于不同镜面的MEMS微镜结构。
杜鹏理[7](2021)在《体系-环境纠缠的光吸收谱与热涨落谱》文中研究说明对于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学中我们常常感兴趣的实际系统而言,它往往包含大量的自由度。在原则上,它的动力学行为总是可以通过求解包含全体自由度的薛定谔方程所得到。然而,由于计算上的不现实性,在实际中我们总是把其中少量感兴趣的自由度挑选出来作为体系,而剩余部分则作为该体系的环境。由此,我们总可以把复杂系统的问题转化为体系-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因此,体系-环境的纠缠性质对于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别是它的量子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基于量子朗之万方程,我们重点介绍了两项与体系-环境纠缠相关的最新研究。首先,对于与高斯环境耦合的任意体系,我们建立了“体系-环境纠缠定理”。该定理表明,只要给出相互作用的环境谱密度函数,就可以将体系-环境的纠缠响应函数与体系-体系的局域响应函数联系起来。这个定理使得仅仅关注体系本身的动力学方法,比如量子主方程理论等,也可以用于计算和研究体系-环境的纠缠特性。作为例子,我们利用该定理对光吸收谱中的Fano干涉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结果与耗散子运动方程的结果完全一致;耗散子运动方程是研究体系-环境纠缠动力学的严格方法。体系-环境纠缠定理建立在各响应函数之间,它同时适用于平衡态和非平衡稳态。对处于平衡态的系统而言,相关函数之间的纠缠关系,可以通过涨落-耗散定理直接得到。然而,对于非平衡稳态,涨落-耗散定理的失效使得这类关系无法得到。因此,我们重新回到量子朗之万方程,得到了非平衡稳态相关函数在时间零点的严格表达式。我们所得到的结果,不仅给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也为进一步研究量子非平衡热力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例子,与耗散子运动方程方法相结合,我们研究了非平衡热输运问题。通过这些理论工具,我们计算和研究了量子热输运中最关键的物理量——热流和热涨落谱,它们集中反映了体系-环境的纠缠特性。
鲁妙然[8](2021)在《在ATLAS探测器上研究WZ玻色子对的产生与其全轻衰变过程》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双玻色子共振态的寻找可以为超越标准模型的电弱对称性破缺理论提供至关重要的检验。本文介绍了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对新物理模型中重共振态衰变到WZ玻色子对、并级联衰变到其全轻末态物理过程的寻找。本分析是对该过程基于ATLAS实验收集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质心能量13个TeV下质子-质子对撞Run-Ⅱ数据的首次研究。分析中使用了两种基准理论模型——重矢量三重态理论(HVT)和Georgi-Machacek(GM)模型——来解释可能存在的新物理共振态信号。对于对应积分亮度36.1 fb-1的第一轮分析,分析中使用真实数据和MC模拟数据,针对夸克-反夸克融合模式和矢量玻色子融合/散射模式,分别选择出了最有可能包含信号过程的信号区域,研究了其中WZ系统的不变质量分布,并通过结合MC模拟与数据驱动的方式估计了真实本底和误判本底的贡献,最后通过极大似然拟合的方式,在考虑了所有统计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对信号强度进行了抽取。结果中未发现对于标准模型预言的显着超出,因此,在95%置信度下,本分析得出了夸克-反夸克融合、以及矢量玻色子融合方式产生重矢量玻色子W’的产生截面乘以分支比的上限。本分析分别在2260 GeV和2460 GeV以下的质量区间排除了 HVT模型中W’的两种产生机制,并且给出了 GM模型中通过矢量玻色子融合模式产生的单电荷Higgs玻色子H5±的质量和耦合常数的限制。同时,结果显示出在共振态质量450 GeV附近,观测到的数据相对于标准模型预言有一个局域超出。该超出对于GM模型和HVT模型的局域显着性分别达到2.9和3.1倍标准差。相关的全局显着性在考虑了Look Elsewhere效应的情况下为1.6与1.9倍标准差。基于全部ATLAS Run-Ⅱ数据的第二轮分析正在进行中,该轮分析的策略与第一轮基本相同但是将使用更大统计量。新一轮分析将采用一个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信号筛选方法以提高对于信号的灵敏度。并且,新一轮实验研究还将测量标准模型WZ反应在不同极化情况下的比例。
刘佳南[9](2021)在《Bi2Se3薄膜中Dirac费米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拓扑绝缘体因其表面态的拓扑性质而产生了诸多新奇的物理特性,在未来新功能器件的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Z2拓扑绝缘体的无耗散自旋流更是在自旋操控器件中开辟了新的方向。目前的新器件通常需要对材料进行平面化、小型化,然而在对拓扑绝缘体的理解过程中,尽管单粒子能带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种方法是否对二维极限下仍然适用则存在争议。已有工作发现在超薄膜体系中,电子-电子互作用变得更强且长程,这一作用甚至主导了超薄膜的输运性质。本文包括了以下两个工作:1.我们通过一个等效互作用以及Green函数方法重新构造了Bi2Se3薄膜上下两个表面态间的互作用。通过无规相近似,我们计算了互作用引起的自能;通过对样品的角分辨光电子谱测量,我们获得了上表面拓扑表面态的谱函数。我们的计算和实验结果同时表明,上下表面态间类似于电子气形式的电子-电子互作用不仅打开了能隙,还使得Bi2Se3的能带出现了整体平移。这一工作为分析更复杂的能带结构开辟了新的道路。2.我们利用含圆偏振周期激发场的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LLG方程)在长时间尺度具有单轴对称性的特点,引入了任意张角下的环形稳定解。通过数值拟合的方法,我们在一定精度下验证了环形解的稳定性,并使用该解给出了传统小角近似的适用条件。通过引入单轴对称性的薄膜形式退磁场,我们进一步使用环形解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功率下磁性材料中的Foldover现象。
吴睿[10](2020)在《新型材料Mo2Ga2C与MgCaSi以及(MgCoNiCuZn)O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是世界各国材料科学研究以及战略竞争的热点和重点,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新型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材料功能的体现与其性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材料的性能对于新型材料的加速开发及其应用开拓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材料来说,最重要的性能便是热力学性能和弹性力学性能,对于二者的研究能够为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本文运用准谐近似Debye-Grüneisen模型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特殊准随机结构(SQS)模拟研究了三种不同晶型的新型材料:六角晶型的MAX相陶瓷材料Mo2Ga2C、正交晶型的镁合金MgCaSi材料以及立方晶型的高熵氧化物(MgCoNiCuZn)O陶瓷材料的热力学及弹性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Mo2Ga C和Mo2Ga2C的稳定性及热力学性能研究表明,两者均是热力学稳定的,且Mo2Ga2C由于形成焓更低更稳定;两者的系统熵主要来源于振动熵贡献,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Mo2Ga2C在高温下更稳定;Mo2Ga2C的体模量相对较小,表明其强度较小;两者的热膨胀系数、等容热容、等压热容均在低温时快速增加而在高温下增幅变缓,且Mo2Ga2C的值较大,这是由于其Ga-Ga共价键更强所致;两者的德拜温度均随温度缓慢下降,且Mo2Ga2C下降趋势更快,德拜温度较小,表明强度和导热性能变小;两者的格林乃森参数温度依赖性较小。两者的弹性力学性能对比研究表明,在基态下,两者都有很好的力学稳定性;由于Mo2Ga2C中Mo-C键强度减弱,使得其力学强度有所降低;两者均具有延展性,但Mo2Ga2C延展性较弱,弹性各向异性较小;在高压下,Mo2Ga2C的剪切及杨氏模量在超过22 GPa后随压力增大而减小,意味着有相转化发生;随压力增大延展性增强,而维氏硬度下降了;电子结构性能研究表明Mo2Ga2C呈金属性,晶胞中形成了较强的Mo-Ga键及Ga-Ga键。(2)对MgCaSi和Ca2Si的稳定性及热力学性质的对比研究得出,两者都是热力学稳定的,且MgCaSi形成焓更低更稳定;两者的系统熵主要来源于振动熵贡献,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MgCaSi熵值较小,表明在高温下不够稳定;MgCaSi体模量较大,而抗软化能力较小;两者的热膨胀系数及等容、等压热容在低温时快速增加而后在高温下增幅变缓;MgCaSi德拜温度随温度增加降幅更快且值更大,表明强度和导热性能较好;两者的格林乃森参数对温度依赖性较小。在对两者弹性性能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基态下MgCaSi的弹性常数及弹性模量都较大,表明其力学强度较大;二者都表现出脆性特性,且MgCaSi脆性更强;二者均呈各向异性,MgCaSi的各向异性较小;高压下两者的力学性能均得到改善,MgCaSi对压力敏感性较小;电子结构性能研究表明MgCaSi呈金属性,晶胞中形成了较强的Mg-Si、Mg-Ca和Si-Si共价键。(3)对(MgCoNiCuZn)O及锂掺杂(MgCoNiCuZn)O0.90Li0.10O,(MgCoNiCuZn)O0.80Li0.20O材料的热力学性能比较研究得出:由于电荷补偿机制的发生,三者的晶格参数随着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三者均是热力学稳定的,且随着锂浓度增大更易生成;三者的系统熵主要来源于振动熵贡献,均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高温下(MgCoNiCuZn)O较Li+掺杂氧化物更稳定;三者的体模量随温度升高,软化情况相似,且随着锂含量的增加,抗软化能力及力学强度都变小;三者的热膨胀系数、等容、等压热容随温度升高在低温均随温度呈线性上升,在高温趋于平缓,且随着锂含量的增加,热膨胀系数变大,等容、等压热容均变小;温度对三者的德拜温度和格林乃森参数影响较小,随着锂浓度增大德拜温度和格林森参数以及变化趋势都变大。基态下(MgCoNiCuZn)O的弹性力学研究表明,该氧化物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与二元氧化物相比,其弹性常数及弹性常数及模量近似服从混合规则;泊松比及柯西压研究表明,该氧化物具有延展性;电子结构性能研究表明该氧化物中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O存在较强的离子特征的共价键。
二、Y—Z模型中辐射与吸收过程的Feynman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Y—Z模型中辐射与吸收过程的Feynman图(论文提纲范文)
(1)(Au,Ag)-Cu纳米合金制备及热力学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贵金属基纳米合金制备方法 |
1.2.1 种子生长法 |
1.2.2 溶胶凝胶法 |
1.2.3 化学还原法 |
1.2.4 微波辐射法 |
§1.3 纳米晶及合金表面张力、表面偏析及表面能研究方法 |
§1.4 纳米合金相图热力学计算概述 |
§1.5 Au、Ag纳米晶及合金电化学性能概述 |
§1.6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案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样品的表征和仪器原理 |
§2.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2.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3 研究技术方案 |
第三章 Au-Cu纳米合金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技术方案及反应机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主要原料及设备 |
§3.3.2 纳米合金样品的制备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Au-Cu纳米合金UV-Vis光谱图 |
§3.4.3 Au-Cu纳米合金红外光谱图 |
§3.4.4 Au-Cu纳米合金TEM电镜表征结果 |
§3.4.5 Au-Cu纳米合金DSC曲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u、Ag纳米晶及合金尺寸相关热力学计算 |
§4.1 引言 |
§4.2 纯组元Au、Cu、Ag纳米晶热力学相关数据 |
§4.2.1 纯元素Au纳米颗粒的热力学数据 |
§4.2.2 纯元素Ag纳米颗粒的热力学数据 |
§4.2.3 纯元素Cu纳米颗粒的热力学数据 |
§4.3 Butler方程及纳米合金表面张力、表面偏析与表面能的计算 |
§4.3.1 Butler模型 |
§4.3.2 Au-Cu、Ag-Cu体系表面表面张力、表面偏析及表面能计算 |
§4.3.3 表面张力模型对比及相关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u-Cu纳米合金相图热力学计算 |
§5.1 引言 |
§5.2 纳米合金体系热力学模型—关于Gibbs自由能的推导 |
§5.3 Au-Cu纳米合金热力学优化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u,Ag)-Cu纳米合金电化学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Au-Cu纳米颗粒制备及表征 |
§6.2.1 实验原材料及实验器材 |
§6.2.2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Au-Cu纳米颗粒制备 |
§6.2.3 氧化石墨烯负载Au-Cu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
§6.2.4 氧化石墨烯负载Au-Cu纳米颗粒的扫描电镜图 |
§6.3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Au-Cu纳米颗粒电化学性质研究 |
§6.3.1 纳米颗粒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6.3.2 不同扫速下的循环伏安曲线 |
§6.3.3 不同成分的循环伏安曲线 |
§6.4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Ag-Cu纳米颗粒制备及表征 |
§6.4.1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Ag-Cu纳米颗粒的制备 |
§6.4.2 氧化石墨烯负载Ag-Cu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
§6.4.3 氧化石墨烯负载Ag-Cu纳米颗粒的扫描电镜图 |
§6.5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Ag-Cu纳米颗粒电化学性质研究 |
§6.5.1 纳米颗粒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6.5.2 不同扫速下的循环伏安曲线 |
§6.5.3 不同浓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微纳光波导的量子信息处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实验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量子信息技术 |
2.1.2 集成光学芯片 |
2.1.3 光量子模拟 |
2.2 实验基础 |
2.2.1 量子光源 |
2.2.2 波导耦合系统 |
2.2.3 单光子探测器及符合测量设备 |
第3章 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用于量子传感 |
3.1 表面等离激元波导 |
3.1.1 表面等离激元 |
3.1.2 表面等离激元体系中的量子光学效应 |
3.1.3 锥形光纤-银纳米线 |
3.2 实验装置及结果 |
3.2.1 双光子偏振纠缠态制备 |
3.2.2 共聚焦收集系统 |
3.2.3 测量光路及结果分析 |
3.3 表面等离激元波导量子传感讨论 |
3.3.1 系统损耗 |
3.3.2 相位超分辨和超灵敏测量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飞秒激光直写波导的量子线路 |
4.1 飞秒激光直写玻璃波导 |
4.2 偏振无关量子器件 |
4.3 路径编码CNOT门 |
4.4 制备路径编码贝尔态 |
4.5 小结 |
第5章 光波导阵列用于量子模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5.1 集成光学波导中的紧束缚近似模型 |
5.1.1 傍轴条件光学薛定谔方程 |
5.1.2 光波导和电子系统对比 |
5.1.3 紧束缚模型描述波导阵列 |
5.1.4 其他应用 |
5.2 一维拓扑波导阵列中边界态演化的实验研究 |
5.2.1 SSH模型简介 |
5.2.2 有限格点SSH模型的边界态 |
5.2.3 实验系统与结果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谷相关拓扑保护波导的量子芯片 |
6.1 背景回顾 |
6.2 谷拓扑绝缘体基本结构与拓扑性质 |
6.2.1 系统哈密顿量 |
6.2.2 拓扑性质 |
6.2.3 样品结构设计与拓扑性质讨论 |
6.3 谷相关拓扑保护量子线路 |
6.3.1 谷相关的波分束 |
6.3.2 片上量子干涉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于光力学的微纳颗粒操控以及热传导物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光与电介质物体相互作用中力学效应的计算 |
2.1 计算光对电介质物体力学效应的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方法 |
2.2 光与微纳颗粒相互作用中的力学效应的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腔光力学研究简介 |
3.1 光—机械振子系统的动力学及其应用 |
3.2 微纳颗粒的光学悬浮原理及其应用 |
3.3 腔冷却悬浮纳米颗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米颗粒的自由空间光学冷却和操控研究简介 |
4.1 腔冷却微米颗粒的困难 |
4.2 微纳颗粒的主动光反馈冷却方法 |
4.3 微米颗粒的多普勒冷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力学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中的应用 |
5.1 低维晶格体系热传导理论研究简介 |
5.2 光力学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性以及带电微球的偏振梯度冷却和俘获研究 |
6.1 相向传播的不同偏振方向的光波实现微球的偏振梯度冷却 |
6.2 内部温度对大微球冷却的影响 |
6.3 残留空气分子产生的随机力 |
6.4 光子散粒噪声产生的随机力 |
6.5 冷却温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加速光晶格线性加速纳米颗粒研究 |
7.1 纳米颗粒在运动光晶格中受的光力 |
7.2 纳米颗粒被光晶格俘获并稳定加速的条件 |
7.3 光学吸收对纳米颗粒加速的影响 |
7.4 纳米颗粒加速的数值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两端耦合腔光机械系统的简谐链上的热传导研究 |
8.1 两端耦合腔光学机械系统的一维简谐链理论模型 |
8.2 简谐链中的局部热流 |
8.3 通过左右机械振子位移互相关函数的差来测量简谐链中的热流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Ⅰ. 矢量球谐函数的表达式 |
Ⅰ.1 矢量球谐函数M_(emn),M_(omn),N_(emn)和N_(omn)的表达式 |
Ⅰ.2 电磁多极矩模式N_(±α1n)~((1,3))和M_(±α1n)~((1,3))的表达式 |
附录Ⅱ. 四维力密度 |
附录Ⅲ. 米氏散射中的各个系数 |
附录Ⅳ 量子的局部热流公式 |
附录Ⅴ 经典以及量子简谐链中热力学极限下的热流J_∞ |
Ⅴ.1 等效传播效率ρ_(eff)(ω) |
Ω_H或者ω<Ω_L'>Ⅴ.1.1 ω>Ω_H或者ω<Ω_L |
Ⅴ.1.3 对定理1的证明 |
Ⅴ.2 经典以及量子简谐链中热力学极限下的热流J_∞ |
Ⅴ.2.1 经典简谐链 |
Ⅴ.2.2 量子简谐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LHC能区不同碰撞系统中重味与轻味喷注淬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引言 |
1.1 标准模型 |
1.2 量子色动力学 |
1.3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时空演化 |
1.4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及其存在信号 |
1.5 小系统中的观测量 |
1.6 本文提纲 |
第二章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产生和演化 |
2.1 Glauber模型 |
2.2 基于Glauber模型产生的能动量分布 |
2.3 相对论流体力学 |
第三章 部分子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演化 |
3.1 高能部分子的初态谱 |
3.2 玻尔兹曼方程 |
3.3 强子化机制 |
第四章 数值结果与讨论 |
4.1 LHC能区带电强子在不同碰撞系统中的核修正 |
4.2 LHC能区重味介子在不同碰撞系统中的核修正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四配位d8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过渡金属铂(Ⅱ)配合物 |
1.1.1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
1.1.2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分类 |
1.1.3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1.1.4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 过渡金属钯(Ⅱ)配合物 |
1.2.1 金属钯(Ⅱ)配合物的简述 |
1.2.2 金属钯(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非线性光学材料 |
1.3.1 非线性光学材料分类 |
1.3.2 非线性光学材料设计 |
1.3.3 非线性光学开关 |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
2.1 非线性光学基本原理 |
2.1.1 非线性极化作用 |
2.1.2 非线性光学效应 |
2.2 非线性光学响应的实验测定方法 |
2.2.1 电场诱导二次谐波产生法 |
2.2.2 超瑞利散射法 |
2.2.3 溶剂化变色法 |
2.3 非线性光学的理论计算方法 |
2.3.1 导数法 |
2.3.2 完全态求和法 |
2.4 密度泛函理论 |
第三章 含二噻吩基乙烯单核、双核Pt(Ⅱ)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3.1 前言 |
3.2 计算细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
3.3.2 静态第一超极化率 |
3.3.3 吸收光谱 |
3.3.4 含频第一超极化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t(Ⅱ)乙酰丙酮类配合物氧化还原二阶非线性光学开关效应 |
4.1 前言 |
4.2 计算细节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几何结构与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
4.3.2 氧化还原性质 |
4.3.3 极化率 |
4.3.4 第一超极化率 |
4.3.5 第一超极化率密度 |
4.3.6 氧化还原NLO开关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状和线性化环状Pd(Ⅱ)纳米环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
5.1 前言 |
5.2 计算细节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
5.3.2 极化率 |
5.3.3 第一超极化率 |
5.3.4 极化环境的影响 |
5.3.5 尺寸效应的影响 |
5.3.6 静态和动态HRS响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嵌套Pd(Ⅱ)纳米环形成的“套娃”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
6.1 前言 |
6.2 计算细节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
6.3.2 结合能 |
6.3.3 非共价相互作用 |
6.3.4 静态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 |
6.3.5 吸收光谱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用于智能聚光窗户的MEMS微镜结构设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智能窗户的发展状况 |
1.1.2 光伏建筑一体化 |
1.1.3 微机电系统的概念 |
1.1.4 MEMS微镜在智能窗户与BIPV领域中的应用 |
1.2 不同驱动方式原理介绍及分析 |
1.2.1 静电驱动 |
1.2.2 电磁驱动 |
1.2.3 压电驱动 |
1.2.4 电热驱动 |
1.2.5 四种驱动方式分析比较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基于MEMS的智能聚光窗户研究 |
2.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2.2 聚光智能窗户的设计要求 |
2.2.1 结构和设计要求 |
2.2.2 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
2.3 聚光窗户模型的结构设计 |
2.3.1 聚光镜面和光调控镜面设计 |
2.3.2 聚光太阳能电池的选型 |
2.4 智能聚光窗户发电量计算及仿真模拟 |
2.4.1 MEMS微镜的阵列间距及有效面积计算 |
2.4.2 太阳高度角对MEMS微镜偏转的影响 |
2.4.3 聚光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的理论分析及计算 |
2.5 太阳能发电效率的仿真计算 |
2.5.1 Pvsyst软件介绍 |
2.5.2 光伏系统搭建及发电量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3 电热MEMS微镜的结构设计及仿真 |
3.1 电热驱动理论分析 |
3.2 悬臂梁式电热双晶片的数学模型分析 |
3.3 电热MEMS微反射镜的建模 |
3.3.1 电热双晶片的材料选择 |
3.3.2 改进电热双晶的模型分析 |
3.3.3 改进电热双晶片的有限元模拟 |
3.4 改进电热MEMS微镜结构参数优化 |
3.4.1 电热MEMS微镜的偏转特性 |
3.4.2 镜面的长、宽参数优化 |
3.4.3 固定端长度的参数优化 |
3.4.4 热膨胀材料厚度参数优化 |
3.4.5 加热层厚度参数优化 |
3.5 改进电热MEMS微镜的性能分析 |
3.5.1 模态分析 |
3.5.2 应力分析 |
3.5.3 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压电MEMS微镜的结构设计及模拟分析 |
4.1 压电驱动理论介绍 |
4.1.1 压电材料和压电常数 |
4.1.2 压电方程 |
4.2 压电MEMS微反射镜的驱动模型分析 |
4.2.1 逆压电效应中的电压-应变关系推导 |
4.2.2 MEMS微反射镜扭转动力学模型 |
4.3 压电MEMS微反射镜的有限元仿真 |
4.3.1 MEMS尺度效应 |
4.3.2 微尺度压电MEMS微反射镜的建模 |
4.3.3 基于位移放大机构的压电MEMS微镜对比 |
4.4 压电MEMS微镜的性能分析 |
4.4.1 偏转性能分析 |
4.4.2 扭转梁应力分析 |
4.5 电热微镜与压电微镜的性能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7)体系-环境纠缠的光吸收谱与热涨落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物理背景 |
1.2 历史简介 |
1.3 全文概览 |
1.4 补充说明 |
第2章 体系-环境纠缠定理 |
2.1 线性响应理论与相关函数 |
2.1.1 相关函数、响应函数与线性响应理论 |
2.1.2 谱函数,色散函数与Kramers-Kronig关系 |
2.1.3 平衡态与涨落-耗散定理 |
2.1.4 经典涨落-耗散定理 |
2.2 体系-环境纠缠定理 |
2.2.1 背景介绍与物理模型 |
2.2.2 溶剂化动力学的朗之万方程 |
2.2.3 均值的体系-环境纠缠 |
2.2.4 体系-环境纠缠定理 |
2.3 多热库情形的相空间体系-环境纠缠定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系与环境纠缠的耗散子理论 |
3.1 相空间耗散子理论 |
3.1.1 背景介绍与物理模型 |
3.1.2 热库相关函数与响应函数 |
3.1.3 DEOM理论与耗散子代数 |
3.2 耗散子的产生湮灭算符 |
3.2.1 耗散子的湮灭和产生算符 |
3.3 耗散子动力学空间的量子力学 |
3.3.1 均值的计算 |
3.3.2 相关函数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系与环境纠缠的光吸收谱 |
4.1 线性吸收光谱 |
4.2 Fano共振线型 |
4.3 自旋-玻色模型中的Fano线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系与环境纠缠的热涨落谱 |
5.1 热流及其涨落的定义 |
5.2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和稳态热流的Meir-Wingreen方程 |
5.3 热输运和非平衡格林函数 |
5.3.1 热流 |
5.3.2 Bogoliubov变换与等效零温热库 |
5.3.3 重新探讨非平衡格林函数 |
5.4 热输运问题的DEOM方案 |
5.4.1 瞬态热流与稳态热流 |
5.4.2 平衡态的热涨落谱 |
5.4.3 非平衡稳态的热涨落谱 |
5.5 热流算符的其他定义 |
5.5.1 热流算符的另一种常见定义 |
5.5.2 热流算符的普遍定义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A 理想玻色子环境下量子开放体系的级联动力学方程组及其截断性质 |
A.1 理想玻色子环境下量子开放体系的HEOM及其截断性质 |
A.1.1 开放体系的影响泛函 |
A.1.2 理想玻色子环境下的影响泛函 |
A.1.3 级联动力学方程组(第一部分) |
A.1.4 环境的涨落-耗散定理与时域关联函数的指数分解 |
A.1.5 级联动力学方程组(第二部分) |
A.1.6 级联动力学方程组的截断及其判据 |
A.2 Feynman-Vernon影响泛函的推导 |
A.3 理想玻色子环境下的影响泛函 |
A.4 级联动力学方程组的推导 |
附录B 布朗振子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在ATLAS探测器上研究WZ玻色子对的产生与其全轻衰变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目标及分析简介 |
第2章 理论模型 |
2.1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
2.1.1 标准模型矢量玻色子 |
2.1.2 标准模型费米子 |
2.2 新物理信号模型 |
2.2.1 Heavy Vector Triplet(HVT)理论 |
2.2.2 Georgi-Machacek(GM)模型 |
2.3 pp→WZ→lvll反应 |
第3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数据 |
3.1 大型强子对撞机 |
3.2 ATLAS探测器 |
3.2.1 内部探测器 |
3.2.2 量能器 |
3.2.3 μ子谱仪 |
3.2.4 磁铁系统 |
3.2.5 前端的探测器 |
3.2.6 触发系统 |
3.2.7 运算资源 |
3.3 实验数据 |
3.3.1 真实数据样本 |
3.3.2 模拟数据样本 |
第4章 物理对象重建及筛选 |
4.1 主要顶点重建 |
4.2 电子重建及筛选 |
4.3 μ子重建及筛选 |
4.4 强子喷注重建及筛选 |
4.5 中微子与丢失横动量的重建 |
4.6 重叠排除 |
第5章 事例筛选 |
5.1 WZ事例筛选 |
5.1.1 三轻子事例预筛选 |
5.1.2 通用WZ事例筛选 |
5.1.3 信号WZ事例筛选 |
5.1.4 受控区域的筛选 |
5.2 MC事例权重 |
5.3 事例筛选结果 |
第6章 本底估计 |
6.1 真实本底 |
6.2 误判本底 |
6.2.1 误判本底来源 |
6.2.2 矩阵方法 |
6.2.3 误判率测量 |
6.2.4 矩阵方法自洽性检验 |
6.3 本底估计结果 |
第7章 误差估计 |
7.1 统计误差 |
7.2 亮度误差 |
7.3 理论误差 |
7.4 事例重建与筛选误差 |
7.5 误判本底估计误差 |
第8章 统计学方法 |
8.1 统计学方法概述 |
8.1.1 参数估计 |
8.1.2 假设检验 |
8.2 极大似然估计 |
8.2.1 似然函数 |
8.2.2 冗余参数 |
8.2.3 包含冗余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
8.3 似然比假设检验 |
8.3.1 检验统计量 |
8.3.2 信号发掘 |
8.3.3 上限抽取 |
第9章 分析结果 |
9.1 信号强度拟合结果 |
9.2 信号截面乘以分支比上限 |
第10章 全Run-Ⅱ数据分析 |
10.1 全Run-Ⅱ分析数据样本 |
10.1.1 data样本 |
10.1.2 MC样本 |
10.2 全Run-Ⅱ分析物理对象重建及事例筛选 |
10.2.1 物理对象重建及筛选 |
10.2.2 事例筛选 |
10.2.3 多元变量分析方法信号筛选 |
10.3 全Run-Ⅱ分析本底估计 |
10.4 全Run-Ⅱ分析误差估计 |
10.5 全Run-Ⅱ分析阶段性成果 |
第11章 分析结果拓展——WZ极化比例测量 |
11.1 WZ反应极化比例测量概述 |
11.2 数据样本 |
11.3 阶段性测量结果 |
第12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样本列表 |
B. data/MC受控变量分布比较 |
C. 误判本底受控区域示意图 |
D. 系统误差示意图表 |
E. 拟合相关图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Bi2Se3薄膜中Dirac费米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拓扑绝缘体 |
1.2 本课题的动机、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工具与实验方法 |
2.1 线性响应 |
2.2 零温Green函数 |
2.3 Feynman图技术 |
2.4 松原Green函数 |
2.5 物理中的拓扑学——Berry曲率 |
2.6 拓扑绝缘体 |
2.7 分子束外延 |
2.8 低能电子衍射 |
2.9 角分辨光电子谱 |
2.10 超高真空系统 |
2.10.1 机械泵 |
2.10.2 涡轮分子泵 |
2.10.3 钛升华泵 |
2.10.4 溅射离子泵 |
2.11 小结 |
第三章 拓扑绝缘体表面态间的相互作用 |
3.1 哈密顿量与互作用形式的建立 |
3.2 自能计算 |
3.3 V(d,q)的确定与能隙计算 |
3.4 小结 |
第四章 Bi_2Se_3 薄膜上下表面态间的互作用 |
4.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LLG方程的环形稳定解与Foldover现象解释 |
5.1 环形精确解 |
5.2 退磁场的影响与Foldover效应 |
5.3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型材料Mo2Ga2C与MgCaSi以及(MgCoNiCuZn)O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MAX相材料 |
1.1.1 MAX相材料及性质 |
1.1.2 MAX相材料制备及性能实验研究 |
1.1.3 MAX相材料的应用 |
1.2 镁合金材料 |
1.2.1 镁及镁合金的性质 |
1.2.2 镁合金的分类 |
1.2.3 镁合金的用途 |
1.3 高熵材料 |
1.3.1 高熵及高熵合金 |
1.3.2 高熵合金四效应 |
1.3.3 高熵氧化物陶瓷 |
1.4 材料热力学性能 |
1.5 材料弹性力学性能 |
1.5.1 弹性力学性能概述 |
1.5.2 弹性常数 |
1.5.3 弹性模量 |
1.6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计算理论与方法 |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 |
2.1.1 绝热近似 |
2.1.2 Hartree-Fock近似 |
2.1.3 密度泛函理论 |
(1)Thomas-Fermi模型 |
(2)Hohenberg-Kohn定理 |
(3)Kohn-Sham定理 |
2.2 交换关联泛函 |
2.2.1 局域密度近似(LDA) |
2.2.2 广义梯度近似(GGA) |
2.3 平面波赝势方法 |
2.3.1 平面波展开 |
2.3.2 赝势 |
2.4 热力学性能计算 |
2.5 弹性力学性能计算 |
2.6 计算相关软件包及程序 |
2.6.1 VASP软件包简介 |
2.6.2 ATAT软件介绍 |
2.6.3 SQS程序介绍 |
2.6.4 GIBBS2 程序介绍 |
第三章 新型材料Mo_2Ga_2C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Mo_2Ga_2C晶体结构优化和热力学稳定性 |
3.4 Mo_2Ga_2C热力学性质 |
3.5 基态下Mo_2Ga_2C相的弹性力学性能 |
3.5.1 Mo_2Ga_2C弹性常数 |
3.5.2 Mo_2Ga_2C弹性模量 |
3.5.3 Mo_2Ga_2C的弹性各向异性 |
3.5.4 Mo_2Ga_2C的德拜温度 |
3.6 高压下Mo_2Ga_2C相的弹性力学性能 |
3.6.1 Mo_2Ga_2C弹性常数压力依赖性 |
3.6.2 Mo_2Ga_2C弹性模量压力依赖性 |
3.7 Mo_2Ga_2C相电子结构及性能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材料MgCaSi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与计算方法 |
4.3 MgCaSi晶体结构优化和热力学稳定性 |
4.4 MgCaSi热力学性质 |
4.5 基态下MgCaSi的弹性力学性能 |
4.5.1 MgCaSi的弹性常数 |
4.5.2 MgCaSi的弹性模量 |
4.5.3 MgCaSi弹性各向异性 |
4.5.4 MgCaSi的德拜温度 |
4.6 高压下MgCaSi的弹性力学性能 |
4.6.1 MgCaSi的弹性常数压力依赖性 |
4.6.2 MgCaSi的弹性模量压力依赖性 |
4.6.3 MgCaSi的弹性各向异性压力依赖性 |
4.7 MgCaSi的电子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材料高熵陶瓷(MgCoNiCuZn)O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与计算方法 |
5.3 (MgCoNiCuZn)O晶体结构优化和热力学稳定性 |
5.4 (MgCoNiCuZn)O热力学性质 |
5.5 基态下(MgCoNiCuZn)O的弹性力学性能 |
5.5.1 (MgCoNiCuZn)O的弹性常数 |
5.5.2 (MgCoNiCuZn)O的弹性模量 |
5.5.3 (MgCoNiCuZn)O的弹性各向异性 |
5.6 (MgCoNiCuZn)O的德拜温度 |
5.7 (MgCoNiCuZn)O的电子性能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Y—Z模型中辐射与吸收过程的Feynman图(论文参考文献)
- [1](Au,Ag)-Cu纳米合金制备及热力学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 楚孟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微纳光波导的量子信息处理实验研究[D]. 陈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基于光力学的微纳颗粒操控以及热传导物理研究[D]. 何自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4]LHC能区不同碰撞系统中重味与轻味喷注淬火的研究[D]. 刘宇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四配位d8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 张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用于智能聚光窗户的MEMS微镜结构设计及仿真研究[D]. 李铁林.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7]体系-环境纠缠的光吸收谱与热涨落谱[D]. 杜鹏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在ATLAS探测器上研究WZ玻色子对的产生与其全轻衰变过程[D]. 鲁妙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Bi2Se3薄膜中Dirac费米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研究[D]. 刘佳南. 兰州大学, 2021
- [10]新型材料Mo2Ga2C与MgCaSi以及(MgCoNiCuZn)O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理论研究[D]. 吴睿. 广西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