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三则(论文文献综述)
向纾[1](2021)在《出土简本与传世本《缁衣》异文补证》文中指出
杨柳[2](2021)在《楚系简帛文字“同义形符替换”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升弟[3](2021)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文字析形释义及歧释汇析》文中指出
韦婷[4](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指出《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张泰康[5](2021)在《《古玺汇编》补编》文中研究指明1981年故宫博物院编、罗福颐先生主编的《古玺汇编》是一部大型的古玺工具书,对古玺的整理与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後新的古玺资料大量出版,虽然有人做了古玺印典类的整理,但是每一方玺下着录的信息不够详细,部分古玺文字考释成果没有体现,有必要编写一部内容比较全面的古玺谱录,这对於对当前考释一些古玺疑难字形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本文对80年代初期以来至今新出现的古玺材料进行一次新的汇集,名为《〈古玺汇编〉补编》。论文分为上下编。上编为新出古玺的整理与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是综述,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了明确认识“古玺”的过程,详细叙述了80年代以来有关着录古玺的印典和字编;第二节关於古玺的分域分类研究对於认识六国古玺文字的字形特征具有重要价值;第三节针对古玺文字与其他文字的交叉性研究,成为当前考释一些古玺疑难字形的重要方法。第二章是新出古玺的整理,分为三节。第一节本文充分吸收《古玺汇考》、《古玺印图典》、《战国玺印(分域音序)》的着录优点,对新出古玺不仅分域分类编排,而且新增原玺印面照片、尺寸、材质和纽质,其中原印面照片对於考释古玺文字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节为新出古玺的整理情况。本文新收古玺资料主要来源于80年代以来至今新出版的近150部古玺印谱以及期刊文章,将这些新出古玺与《古玺汇编》进行字形笔画和形态上的仔细比对,共整理出《古玺汇编》之外的古玺3136方,其中楚系玺印345方,官玺144方,私玺169方,成语玺32方;齐系玺印175方,官玺75方,私玺89方,成语玺11方;燕系玺印215方,官玺32方,私玺166方,成语玺17方;晋系玺印2365方,官玺232方,私玺1832方,成语301方;分域待定玺36方。这些新收古玺共整理出字头近2000个,合文(包括复姓)160个。第三节介绍本文所收古玺涉及到的职官和姓氏。官玺从宽式的层面整理出各系表示封君、政府机构、官名、身份等职官,楚系职官49种,齐系职官31种,燕系职官13种,晋系职官46种;私玺整理出各系的单姓和复姓。第三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古玺疑难字形考释集释。本文充分吸收古玺文字的考释成果,结合新出的古玺资料,运用字形比较法,整理出古玺疑难字29个,每一个疑难字下选取几个有代表的字形,并列出字形来源的拓片,集释各家有代表性的考释意见,最後加上自己的按语。下编为《〈古玺汇编〉补编》图版部分,包括凡例、正文、拼音检字表、笔划检字表、引用资料简称表。图版参照《战国题铭概述》(李学勤1959)的五系分域法,分为楚、齐、燕、晋四系,秦系玺印不在收录范围内;每一系下分为官玺、私玺、成语玺;官玺从职官角度,大致按照封君、政府机构、官名、身份等排列;私玺这里指的是姓名私玺,按照单姓玺、复姓玺、单字玺依次排列;成语玺分为箴言玺和吉语玺;单字玺内容复杂,表示官名性质的放入官玺,表示私名性质的放入私玺,表示成语性质的放入成语玺;每一方玺下尽可能列出编号、出处、原印面彩色照片、拓片彩色照片、释文、材质、纽质和尺寸。图版後附拼音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对每一方玺印所有字形的隶定字和释读字加入索引。
程令政[6](2020)在《秦及汉初刑罚制度研究 ——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文中研究表明睡虎地秦简发现之前,关于秦及西汉早期的刑罚制度,学界对其认识长期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1975年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改变了这种局面。秦简里的各种律令条文,使学界系统性的研讨秦的刑罚制度成为了可能。随后,1983年张家山西汉早期律令简牍资料的出土,使得这种复原与探讨得以在更坚实的基础上进行。张家山汉简不但提供了远多于睡虎地秦简、以刑律律文形式存在的资料,而且两者相距约40年左右,这就为精确而系统的探讨“汉承秦制”这一问题提供了立体的、可视的基础。时间的差距还意味着刑罚制度变迁演变的轨迹,内中具体刑罚类型的源起与兴废之线路,在这一前提下都得以揭示出来。加上后来又有了主要以秦律令为主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和以具有丰富的刑徒管理、服役资料着称的里耶秦简这两种出土资料,此外西北出土的汉简里也存在不少法律方面的内容,这一切都为复原与构建秦及汉初的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秦及汉初的刑罚制度,在汉文帝十三年的刑制改革中,迎来了其生命的终结。这一时间下限的确定,使得我们可以结合其所改革的旧刑制,以其作为终点反馈回去,上溯张家山汉简与睡虎地秦简,将这一时段的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的基本脉络梳理清楚并展示出来。本文就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展开的一项关于秦及汉初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的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在对该时段刑罚制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厘清该时期刑罚种类的实态并复原其体系。文章共分四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依次说明了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及范围、先期研究及存在问题、研究方法等项内容,并在最后着重讨论了本文所用简牍资料的性质问题。第二章,刑的起源与本质属性。本章主要就刑的含义、起源及本质属性展开讨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刑的含义的分析,意在从古文字学的角度探讨刑的古义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尝试厘清法律意义上的刑的多层含义,最后得出刑的主要含义——特别是在秦及西汉前期——是“肉刑”的结论。第二部分是在刑主要指“肉刑”的基础上,根据古代“兵刑一体”的观念,以及同害刑/反映刑的原理,来说明刑的起源。战争和同害刑/反映刑是中国古代刑罚产生的两大主要途径。第三部分是关于刑的本质属性的分析。第三章,秦及汉初的刑罚体系:以死、刑、耐为中心而展开。由刑的产生方式所决定,刑从本质上来说,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区分、标识与人格否定。在本文所处理的历史时段里,作为其主体刑罚的死、刑、耐三个刑等尤其体现出了这一特点。以此认识为基础,本文尝试复原出这一时段的刑罚体系。本章主要围绕着死、刑、耐这三个刑等而展开,对每一个刑等中的具体刑罚种类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每一种刑罚的等序、位阶,以及其在刑等内部的相互位置,由此而使整个刑等的等次关系得以明晰。同时,由于此前影响刑罚体系正确构建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的理解了肉刑/耐刑和劳役刑之间的关系,本章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由刑的本质所决定,劳役刑可以看作是肉刑的自然延伸,因此只能是肉刑或耐刑的下位刑罚。这样的话,在刑罚体系里,劳役刑就不能据有一级刑等的位置。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整个刑罚体系才能构建起来,并均衡有序、条理分明。第四章,汉文帝的刑制改革:秦及汉初刑罚体系的终结。以死、刑、耐为中心的秦及西汉初期的刑罚体系,在汉文帝十三年的时候,迎来了其生命的终结。此后我国的刑罚体系即改变了以肉刑为主的原本面貌,走上了一条以劳役刑为主的更为合理的发展道路。因此,对于秦汉时期的刑制问题来说,文帝改革乃是一大关键。这一改革一方面结束了旧刑制,另一方面又开创了新局面。本章即探索这一改革过程中的刑制变化诸问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在下面一些问题上有所突破。首先,秦及西汉前期的刑罚体系仍具有比较强烈的肉刑色彩,因此其主要是由死、刑、耐这三个刑等构成。劳役刑由肉刑和耐刑所涵括,并不在一级刑等之列。如果以学界通行的主从刑架构来说明,则肉刑与耐刑是主刑,劳役刑是从刑或附加刑。其次,得出上述观点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对刑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受刑的产生方式的影响,这一属性表现为对受刑人的人格否定,具有“民事死亡”的效果。从肉刑的本质属性上来说,通过残人肢体的方式使受刑者感受到肉体的痛苦仅仅是一个方面,甚至不是主要的方面;肉刑的实质在于区分、刻印、标识与身份降等。再次,在对刑的产生方式以及刑罚体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五刑制度并非一开始就如同其在秦汉时期所呈现的那样严整而有序,它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中每一种刑罚类型,可能本来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起源与适用背景。经过长时期的相互调整与适应之后,在我们目前所见到的秦汉刑罚体系里,方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相对成熟状态。我们熟知的旧五刑,里面的刑名与其在刑罚体系里位阶,既不是被“制定”出来的,也非成于一时,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能够想象有一个从类型众多且不齐整到数目逐渐减少然后序列化的过程。最后,在探讨文帝十三年刑制改革的过程中,尝试解决了前辈学者有所探索但遗留至今的若干问题。
孙合肥[7](2020)在《楚系简帛形声字声符替换现象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楚系简帛形声字是战国文字的真实语料,其替换声符之间的语音关系密切,主要有双声、叠韵、双声叠韵及其他相通情况。在韵和声纽的具体语音关系上有多种类型。韵的关系以叠韵爲主,同时还见旁转、对转、旁对转及通转关系,其替换声符所在韵部基本涵盖了全部古韵部。声纽关系以双声爲主,同时还见旁纽、凖双声、凖旁纽、邻纽等声纽关系。楚系简帛形声字声符替换现象在战国他系文字中亦有表现,晋系文字与楚系简帛文字的现象比较接近,但是总体上看他系文字替换现象相对比较少见。楚系简帛形声字基本反映了战国时期楚地的语音面貌,是上古谐声系统研究的重要材料。对楚系简帛中形声字声符替换现象进行考察,有助於上古音的构建和汉字发展史的研究。
张琴[8](2020)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九)》异体字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博简刊布以来,在文字方面,已有学者将上博简前五册与战国时期其他文字材料对比产生的异体字、第九册异体字或一至七册的异构字、一至八册的形声字等进行整理与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吸收最新考释成果对上博简一至九册中的异体字进行全面的整理、深入的研究。本文以《说文》正篆(以下简称小篆)爲正体。上博简中,凡字形与之相异者、笔画严重变形类化成其他结构或偏旁者、繁复的饰笔或饰笔已)变爲偏旁者,我们都视爲异体。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上博简及异体字概念。第二章分上编与下编。上编将上博简异体字按楷书、小篆、字形、出处、释文五个方面全面整理列成异体字表,以便读者利用和查阅。下编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异体字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是将上博简异体字分爲改换声符、改换义符、改换造字法、简省笔画或部件、增繁笔画或部件五类,并依类别以“案”语形式指出该异体字的认定所依据的考释意见,使读者能知其中缘由,同时对上博简字形与小篆形体、结构的差别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第三章从底本来源、用字习惯和书写习惯三方面探讨上博简异体字成因并分析其研究价值。
何鸣飞[9](2020)在《出土文献与训诂、词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出土文献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字形、语言材料,对训诂、词义研究意义重大。学者凭藉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问题已做了不少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选取、汇集一些典型的研究成果,对它们进行分类、梳理、评价,以展示学者通过出土文献研究训诂、词义问题的途径及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的作用。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推求表意字本义》介绍凭藉出土文献推求表意字本义的研究实例,兼及确定表意字本义後对引申义、同源词、派生词的系联;第二章《通过形声字形旁认识词义》介绍形声字形旁对词义的提示作用,展示凭藉形声字形旁研究词义的实例;第三章《辨析词义》介绍凭藉出土文献辨析词义区别的研究实例;第四章《发明新义》介绍凭藉出土文献揭示新词义、用法的研究实例;第五章《印证、阐明故训》介绍出土文献中的辞例、用法印证、阐明故训的研究实例。本文旨在展示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具有重要性的原因,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的作用,以及凭藉出土文献研究训诂、词义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结语部分对这些问题做了总结。
贾旭东[10](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二、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三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4)《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绪论 |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
一、《广雅》概况 |
二、《广雅疏证》概况 |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
三、“新证”界定 |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
三、“新证”研究回顾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使用材料范围 |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
结语 |
下编 |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
音序索引 |
引用材料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古玺汇编》补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新出古玺的整理与研究 |
第一章 20世纪80 年代以来古玺文字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古玺的认识与着录 |
第二节 古玺的分域分类研究 |
第三节 古玺文字考释新进展 |
第二章 20世纪80 年代以来新出古玺整理 |
第一节 几部重要的古玺印典 |
第二节 新出古玺的材料范围、收录标准、体例编排和数量统计 |
第三章 20世纪80 年代以来新出古玺印中的职官和姓氏 |
第一节 职官 |
一 楚系职官 |
二 齐系职官 |
三 燕系职官 |
四 晋系职官 |
第二节 姓氏 |
一单姓 |
二复姓 |
第四章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部分古玺疑难字形考释集释 |
下编:《〈古玺汇编〉补编》 |
凡例 |
一 楚系玺印(上)官玺(0001-0144) |
一 楚系玺印(中)私玺(0145-0313) |
一 楚系玺印(下)成语玺(0314-0345) |
二 齐系玺印(上)官玺(0346-0420) |
二 齐系玺印(中)私玺(0421-0509) |
二 齐系玺印(下)成语玺(0510-0520) |
三 燕系玺印(上)官玺(0521-0552) |
三 燕系玺印(中)私玺(0553-0718) |
三 燕系玺印(下)成语玺(0719-0735) |
四 晋系玺印(上)官玺(0736-0967) |
四 晋系玺印(中)私玺(0968-2799) |
四 晋系玺印(下)成语玺(2800-3100) |
五 分域待定玺(3101-3136) |
拼音检字表 |
笔画检字表 |
引用资料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秦及汉初刑罚制度研究 ——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
一、为什么是秦及汉初? |
二、为什么是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 |
第三节 先期研究及存在问题 |
一、秦汉法律研究 |
二、刑罚制度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材料及其性质的讨论 |
一、本文所用主要出土资料及文本 |
二、关于所用简牍资料性质的讨论 |
第二章 刑的起源与本质属性 |
第一节 刑的含义 |
一、刑的古义及其演化:一个古文字学的分析 |
二、肉刑 |
第二节 刑的起源 |
一、刑的起源之一:刑起于兵 |
二、刑的起源之二:同害刑或反映刑 |
第三节 刑的本质属性 |
一、放逐刑观点及其相关问题 |
二、刑的本质属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及汉初的刑罚体系:以死、刑、耐为中心而展开 |
第一节 关于秦汉刑罚体系的既有研究 |
第二节 加减刑·加减罪原理 |
一、加减刑的机制 |
二、加减刑的原因 |
第三节 死刑 |
一、死刑的种类 |
二、死刑的等次与序列 |
第四节 肉刑 |
一、肉刑的种类 |
二、肉刑的适用方式 |
三、肉刑的体系 |
第五节 耐刑 |
一、完、髡与耐 |
二、耐刑的形态与性质 |
三、耐刑与劳役刑的复合及其体系 |
第六节 劳役刑 |
一、劳役刑的种类 |
二、劳役刑不具有独立地位,不能单处 |
三、劳役刑轻重区分之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文帝的刑制改革:秦及汉初刑罚体系的终结 |
第一节 “汉承秦制”以及汉初所进行的法制调整 |
一、汉承秦制 |
二、汉初所进行的法制调整 |
第二节 汉文帝十三年刑制改革过程及基本内容 |
一、汉文帝刑制改革前的肉刑与徒刑 |
二、刑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内容及遗留问题 |
第三节 刑制改革的相关遗留问题 |
一、“罪人狱已决”之后文字的时间指向问题 |
二、刑期的逐级递减问题 |
三、其亡逃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 |
四、禁锢的含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7)楚系简帛形声字声符替换现象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楚系简帛形声字替换声符声系 |
二替换声符之间的语音关系 |
(8)《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九)》异体字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九)》概述 |
第二节 异体字的概念 |
第三节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九)》异体字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上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九)》异体字表 |
第三章 下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九)》异体字类析 |
第一节 改换声符 |
一、声符音同或音近替换 |
二、改爲形体简单的声符 |
三、声符就作其他形体 |
第二节 改换义符 |
一、义近偏旁混用 |
二、形近相 |
三、改爲形体简单的义符 |
第三节 改换造字法 |
第四节 减省笔画或部件 |
一、笔画减省 |
二、部件省并 |
三、用简笔代替繁笔 |
第五节 增加笔画或部件 |
一、笔画增加 |
二、部件叠加 |
三、用繁笔代替简笔 |
第四章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九)》异体字产生的原因与价值 |
第一节 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
一、底本的来源不同 |
二、用字习惯不同 |
三、书写习惯不同 |
第二节 上博简异体字研究价值 |
附录一 篇名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後记 |
(9)出土文献与训诂、词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推求表意字本义 |
第一节 凭藉字形推求表意字本义 |
例1.保 |
例2.堕 |
例3.虣 |
第二节 辞例印证表意字本义、凭藉辞例推求表意字本义 |
例1.自 |
例2.隹 |
例3.尊 |
第三节 凭藉字形、辞例推求表意字本义 |
例1.耤 |
例2.函 |
例3.(?) |
例4.(?) |
例5.叔 |
第二章 通过形声字形旁认识词义 |
例1.(?) |
例2.中(?) |
例3.馘 |
第三章 辨析词义 |
例1.追、逐 |
例2.骖、騑 |
例3.贶、赐 |
第四章 发明新义 |
例1.(?)(敦) |
例2.屯 |
例3.伐 |
例4.锱、锤 |
例5.捉 |
第五章 印证、阐明故训 |
例1.疋(胥) |
例2.虞 |
例3.(?)/勴 |
例4.毋繜 |
例5.于 |
结语 |
一、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具有重要性的原因 |
二、出土文献对训诂、词义研究的作用 |
三、凭藉出土文献研究训诂、词义需要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引书简称表 |
致谢 |
(10)《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
(二)文本考释 |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
(四)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
(一)1号简的处位 |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
(二)本文编联方案 |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
一、关雎组 |
二、葛覃组 |
三、木瓜组 |
四、柏舟组 |
五、东方未明组 |
六、墙有茨组 |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
七、十月组 |
八、宛丘组 |
九、皇矣组 |
十、总论组 |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
(一)《国风》类 |
(二)《小雅》类 |
(三)《大雅》类 |
(四)《周颂》类 |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
凡例 |
一、编联、形制类 |
(一)编联类 |
(二)形制类 |
二、字词考释类 |
三、文本思想类 |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
(二)诗学研究类 |
四、其他类 |
(一)简文作者类 |
(二)综述类 |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
二、关键词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三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简本与传世本《缁衣》异文补证[D]. 向纾. 安徽大学, 2021
- [2]楚系简帛文字“同义形符替换”现象研究[D]. 杨柳. 安徽大学, 2021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文字析形释义及歧释汇析[D]. 刘升弟.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5]《古玺汇编》补编[D]. 张泰康.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6]秦及汉初刑罚制度研究 ——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D]. 程令政. 吉林大学, 2020(12)
- [7]楚系简帛形声字声符替换现象考察[J]. 孙合肥. 简帛研究, 2020(01)
- [8]《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九)》异体字整理与研究[D]. 张琴.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出土文献与训诂、词义研究[D]. 何鸣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