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用药物治疗感冒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晶[1](2021)在《瑶浴清消方对小鼠急性湿疹模型炎症因子IL-4、TNF-α、IFN-γ的干预机制及药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明确瑶浴清消方安全性和抗炎、止痒的药效作用,通过观察瑶浴清消方对小鼠急性湿疹模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影响,初步探索瑶浴清消方对急性湿疹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1)急性毒理实验,将3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每组共10只,雌雄各半。于24小时内分两次给药完毕,以大鼠体重、皮肤、毛发等改变,呼吸频率、进食、饮水、排便及分泌物、运动是否异常观测指标为观测,判断是否有中毒表现或死亡。(2)抗炎实验,将5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皮肤康药组、瑶浴清消方高剂量组、瑶浴清消方中剂量组、瑶浴清消方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以巴豆油为致炎剂涂于小鼠右耳,于4小时后沿耳缘线剪下双耳,放于精密分析天平称量重量,计算耳肿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3)止痒实验,将30只豚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皮肤康洗液组、瑶浴清消方高剂量组、瑶浴清消方中剂量组、瑶浴清消方低剂量组,每组6只。末次给药前,用砂纸擦伤豚鼠右足足背,于给药后10分钟,开始于豚鼠足背处滴0.05ml 0.01%磷酸组织胺溶液,此后每隔3分钟以0.01%,0.02%,0.03%,0.04%…递增浓度,以最后出现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所给予的磷酸组织胺浓度剂量为致痒阈。(4)瑶浴清消方对急性湿疹小鼠模型炎症因子干预机制实验,将60只KM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皮肤康组、瑶浴清消方组高剂量组、瑶浴清消方组中剂量组、瑶浴清消方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2,4-二硝基氯苯腹部致敏,左耳激发方法建立湿疹小鼠模型。同时于致敏第一天给药,造模第12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取材,取各组小鼠耳片进行观察,对其损伤进行评分;称重,计算肿胀度;HE染色后观察耳片组织形态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FN-γ、IL-4的含量。结果:(1)瑶浴清消方急性毒理实验显示,14天实验结束后,破损皮肤组和完整皮肤组皮肤均无明显异常,也无全身中毒症状。(2)瑶浴清消方抗炎实验结果显示,各组与空白组相比,耳肿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瑶浴清消方中剂量组比皮肤康洗液抗炎效果优(P<0.01)。(3)瑶浴清消方止痒实验结果显示,皮肤康洗液组和瑶浴清消方高剂量组、瑶浴清消方中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致痒域都有明显的提高(P<0.01),皮肤康组与瑶浴清消方中剂量组相比致痒域明显偏低(P<0.05)。(4)瑶浴清消方干预小鼠急性湿疹模型实验:耳廓皮肤损伤评分,各组与正常组相比评分均增加(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皮肤损伤评分减少(P<0.01),其中瑶浴清消方中剂量与皮肤康组相比皮肤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1)。耳肿度结果,各组与正常组相比耳肿度均增加,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耳肿度明显减少,其中瑶浴清消方中剂量与皮肤康组相比耳肿度明显减少(P<0.05)。镜下观察急性湿疹模型小鼠耳片HE染色病理切片,模型组表皮水肿严重且大量的淋巴细胞增生排列在表皮内,并伴随出血,可在细胞间质内看到红细胞出现,提示造模成功,瑶浴清消方中剂量组,细胞水肿、增生情况有明显缓解,且组织结构排列整齐,与空白组相比,淋巴细胞仍偏多,但无明显细胞水肿,急性炎症症状得到缓解;其余给药组耳部炎症症状均轻于模型组,但重于瑶浴清消方中剂量组。瑶浴清消方急性湿疹模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FN-γ、IL-4含量表达,模型组、皮肤康洗液组、瑶浴清消方各剂量组与正常组相比小鼠血清TNF-α、IL-4含量有明显的增加,IFN-γ含量显着降低,皮肤康洗液组、瑶浴清消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血清TNF-α、IL-4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IFN-γ含量显着增加(P<0.01)。结论:(1)急性毒理实验:瑶浴清消方在短时间内对于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吸收性毒性;(2)抗炎实验证明瑶浴清消方有抗炎作用;(3)止痒实验证明瑶浴清消方有止痒的作用;(4)瑶浴清消方对急性湿疹模型小鼠的干预机制,或是通过下调模型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4表达含量并同时上调IFN-γ含量表达,使Th1/Th2恢复平衡,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及血管通透性,具有缓解湿疹瘙痒、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尚鑫阳[2](2021)在《参苓白术散加味方治疗儿童脾胃虚弱型白癜风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味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脾胃虚弱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脾胃虚弱症状的改善,对血清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白癜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内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对照组他克莫司软膏外用,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各复诊一次,记录两组皮损面积,并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皮损色素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NF-α,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0例病例,最终完成治疗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分期、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皮损面积、色素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NF-α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1)皮损面积对比:(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皮损面积(13.30±5.85)cm2,对照组皮损面积(11.69±5.82)cm2,两组的皮损面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在治疗4周后皮损面积改善程度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8周后,治疗组皮损面积(8.06±5.78)cm2,对照组皮损面积(11.07±5.64)cm2,两组的皮损面积均较治疗4周后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着(P<0.05)。(3)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皮损面积(6.46±6.23)cm2,对照组皮损面积(9.90±5.90)cm2,两组的皮损面积均较治疗8周后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着(P<0.05)。(4)治疗12周后,两组的皮损面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着(P<0.05)。(2)色素积分对比:治疗12周后治疗组色素积分(1.40±0.93)分,对照组色素积分(0.90±0.80)分,两组的色素积分均较前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着(P<0.05)。(3)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3.63±1.97)分,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7.56±2.82)分,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未见明显下降(P>0.05)。(4)血清TNF-α: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清TNF-α(25.16±5.52)pg/ml,对照组血清TNF-α(28.29±4.94)pg/ml,两组的血清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着(P<0.05)。(5)临床疗效对比: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对比: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在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有1例,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3.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检测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内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用较单纯他克莫司软膏外用疗效更好,并且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内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用能够改善患儿脾胃虚弱的症状;(2)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内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用能降低患儿血清TNF-α水平;(3)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内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
谢昌松[3](2021)在《基于傣医临床实践经筋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傣医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河流,是傣族人民与大自然及疾病的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成果,完善傣医学的理论有助于傣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傣医经筋理论是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整理研究傣医经筋理论,这是对傣医学的进一步补充和丰富,其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傣医经筋理论广泛应用于傣医传统外治疗法,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分析法等方法对傣医外治疗法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如对西双版纳傣医院、景洪市岩扁傣医馆、景洪市曼栋拢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使用录音、录像对呵莎(刮痧疗法)、沙雅(刺药疗法)、闭诺(推拿按摩疗法)、搽药疗法、拖擦药物疗法、捶筋疗法、红犁踏踩疗法及踩背等外治疗法的应用进行记录同时使用分析法进行总结;对老傣医进行访谈;最后结合文献法对傣医经筋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总结和阐述,进一步总结傣医经筋的内涵,如傣医经筋的分类、形态、功能、分布规律;傣医经筋与三盘、四塔之间的联系以及傣医经筋理论在临床中具有解释病理、指导诊断,预防养生,指导选方用药的作用。
滕占理[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历代本草中细辛的功效演变及古今方剂中细辛用量与配伍应用的规律,为临床中细辛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汉唐至明清期间古代本草书籍中相关细辛的记载,以及《方剂大辞典》(彭怀仁版)中收录的汉唐至清含细辛的古代方剂、近20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期刊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含细辛的现代方剂共2933首,建立含细辛方剂数据库,采用Excel 2013、SQL Server 2008等数据分析软件及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1从古至今细辛入药部位经历了由“根部”到“全草”再到“根与根茎”的变化;其通窍之效,古代为通利诸窍,不仅限于鼻窍;古代载其有补益之效,认为辛能补肝润肾,但不同于补益气血阴阳之补药。2细辛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单用入散剂用量过大或汤剂煎煮时间太短。3细辛内服方以治疗五官诸病(包括眼病、鼻齿诸病等,其中眼病为诸病之首)、各类痛证(包括目痛、头痛、齿痛、痹证等)、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喘、感冒等)、痈疽诸疮等外科疾病为主。细辛外用方以治疗齿痛、齿摇不固、牙疳等齿疾为主;其次痈疽诸疮等外科诸疾、眼鼻等五官诸疾、头痛痹证等也较为常见。4细辛历代丸剂散剂常用量范围为1-2g,煮散常用量范围为1-3g,变化较小;历代汤剂常用量范围变化较大,经历了由汉唐至宋金元骤降、明清至现代缓升的变化,现代医家细辛常用量为5g;细辛用于解表散寒、通窍时用量宜小,用于止痛、温肺化饮功效时用量宜大;汤剂中细辛用量可分为1-6g的常规用量、6-9g的中剂量、9-15g大剂量及15g以上的超剂量,现代在治疗痹证、心脑血管疾病等久病顽疾时常用15g-50g,此时需久煎40分钟-1小时。5含细辛方剂的内服方中,治疗眼病时细辛常与防风、人参、车前子配伍;治疗鼻齿诸疾时细辛常与防风、川芎、白芷、肉桂、当归配伍;治疗咳喘时细辛常与肉桂、杏仁、干姜、五味子、半夏配伍;治疗感冒时细辛常与麻黄、防风、川芎、肉桂、白术配伍;治疗中风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川芎、当归、麻黄配伍;治疗痹证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独活、附子、川芎配伍;治疗头痛时细辛常与川芎、白芷、防风、羌活配伍;治疗妇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当归、肉桂、防风、川芎配伍;治疗儿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大黄、人参、防风、当归、黄芩、肉桂配伍。外用方中,治疗齿痛等齿疾时白芷、升麻、川芎、防风配伍;治疗眼科诸病时细辛常与黄连、秦皮、黄柏、防风、玉竹等配伍;治疗痈疽诸疮时细辛常与白芷、当归、川芎、白芍等配伍。结论:朝代、剂型、病症及细辛入药部位、毒性等是影响细辛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剂型和病症的差异,入汤剂时细辛常用量为1-6g,可根据咳喘、眼病、痹症、胸痹、鼻炎等不同病症相应增大其用量,不应完全局限于1-3g的标准。细辛配伍多基于其辛温之性,因其辛烈温燥以防太过故多配伍补益药及收敛药以敛制散、配伍寒凉药以寒制燥;因其辛散解表、温则化饮、通经止痛而多配伍解表散寒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增其功效。
段瑶[5](2020)在《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是中成药制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重要时期,在中成药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中药堂作为中成药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数量众多,其中的佼佼者凭借代表性中成药脱颖而出,成为整个中成药业的代表和缩影。彼时传统的中药堂仍以前店后场为主要制售模式,一方面传承传统中成药的组方配伍、炮制技术以及制药方法,另一方面一些着名的中药堂吸纳西方先进技术创制新的剂型,或是尝试引入简单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力、提升效率,这些均是现代中成药制药的萌芽。民国时期留下的中药堂药目、档案、报刊、广告、仿单、以及药包材等内容十分丰富,它们不仅有文物的价值,更是民国时期中药堂及其代表性成药相关文献的重要载体,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中药堂、中成药,乃至整个中成药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目前关于民国时期中药堂及其代表性成药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中药堂经营之道,如经营理念、营销策略等,但对其生存下来的核心竞争力——代表性中成药研究不足;一些研究虽涉及药堂的代表性中成药,但多数未系统探讨其源流、传承等,有待深入。本研究拟通过对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相关史料、档案等进行系统整理,以文献为线索,纵横比较分析,并结合古代医籍厘清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形成和发展的源流;在民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大背景视野下,深入探讨民国时期中药堂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前中成药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传统文献学、文献计量学、口述史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同时参考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梳理着名中药堂发展历程,探求其代表性中成药的源流,同时探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民国时期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七地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的相关文献。文献搜集包括网络与实地调研。网络资料收集以民国、中成药业、国药业、中药堂名称(根据不同中药堂名称)、中成药名(根据不同中成药名称)为关键词,查询相关文献网站、数据库、档案网站以及相关报刊网站。实地调研则前往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等地图书馆及档案馆,调研民国时期中成药业、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相关文献及档案资料。走访以上七地着名药堂祖铺及其博物馆,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中药堂药目、档案、报刊、广告、仿单、以及药包材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借助以上诸种文献资料,梳理着名中药堂民国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代表性中成药源流。在全面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形成体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现代中成药发展的借鉴。论文正文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对研究时间、地域范围进行界定,对“成药”及“中药”、“国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历代成药发展概述”,梳理成药起源及民国以前历代成药发展概况,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成药发展的特点及中医药学术进步对成药发展的影响。第三至第八部分选择有地域代表性和覆盖性且经济繁荣、成药业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七座城市着名中药堂如同仁堂、长春堂、永安堂、延龄堂皮赞公老药铺、达仁堂、隆顺榕成记药庄、雷允上诵芬堂、胡庆余堂、姜衍泽堂、童涵春堂、蔡同德堂、陈李济杏和堂、潘高寿药行、梁仲弘蜡丸馆、冯了性药铺、流泽堂源吉林号、梁家园药号等共计16家,及其代表性成药“凉开三宝”、乌鸡白凤丸、避瘟散、阿魏化痞膏、灵宝如意丹、虎骨酒、全鹿丸、药露、沉香舒郁九宝丹、加味藿香正气丸、六神丸、鳖甲煎丸、宝珍膏、人参再造丸、光明水眼药、虎骨木瓜酒、追风苏和丸、陈皮、川贝枇杷露、抱龙丸、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梁家园少林膏药等共计20余种。每一地区首先总述该地中成药业发展状况,然后遴选当地最着名中药堂2~3家,从其创办与发展、经营特色与理念、规模入手加以论述,从各药堂辗转流传至今的第一手药目文献出发,分析各药堂成药的品种数量、功效主治和治疗疾病的分布,并与其他药堂药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不同药堂的成药特色,或将同一药堂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选择各药堂不同剂型代表性成药若干种,重点介绍其组成用量、功效主治、剂型特色、源流考证、后世发展及临床应用情况。第九部分为讨论,分析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发达地区代表性中药堂特点与中成药特色、中药堂与代表性中成药的关系、影响中药堂发展的因素以及对现代中成药业的借鉴等内容。具体而言,民国时期中药堂数量较之清代有所增长,规模也有所扩大,中成药加工生产分工更加细化,开始出现机械化代替纯手工生产,产品也开始大量行销外省及海外各地;成药则种类数量繁多,涵盖丸、散、膏药、膏滋、丹、胶、露、油、酒等多种剂型,主治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伤等科,覆盖常见病疾病谱,满足临床使用。且着名中药堂代表性成药具有时代地域特色,如同仁堂作为御药供奉,强调品质,成药以温和调养的补益之品如乌鸡白凤丸和应对急症的急救药品凉开三宝为代表;民国时期传染病多发,江南多湿热,故而治疗时邪疠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的六神丸应时而生;此外还有各种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滋补壮阳的内服药酒,以及外用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膏药和南方特有清热败火的凉茶,都是各中药堂的特色中成药。中药堂凭借优质的中成药提升影响力、获得利益,而中成药又借助中药堂的影响力得以广泛传播。之所以中药堂和成药在民国时期呈现以上发展态势,和民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理念的激烈碰撞,以及西方医药业的冲击。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战争的影响,民国时期国内战事频发,各行各业都受到极大冲击,虽然许多老字号、大品牌在战争的间歇期都曾有过短暂的快速扩充,飞速发展,但是到了民国末期多因为内战影响而几近凋敝。建国后,许多老字号保存了其原有的品牌和特色产品,在今天仍然换发着活力,但也有不少一度辉煌的老字号和其代表性中成药湮没于时代的洪流中。通过上述九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民国时期的中成药业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既有积极的,亦有负面的。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相较于清代,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中成药业整体呈现发展趋势。无论药堂数量还是规模均较之前有所增加,一些着名药堂制售的成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提升了其影响力。二、尽管受到西医药的巨大冲击,种类繁多、剂型丰富、基本覆盖了常见病疾病谱的中成药与中药汤剂共同承担着祛除疾病、保障健康的重任,在维护民众身体健康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三、民国是传统中成药制药向现代中成药制药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中成药既传承与发展了传统成药的组方配伍、炮制技术、制药方法等内容的精华,同时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亦吸纳西方先进技术,尝试着自我革新,为新中国成立后现代中成药制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中成药发展体现的守正融合创新态势是其在激烈生存环境及竞争下焕发活力且延续至今的关键所在,为中成药在当今如何借力时代发展的东风提供思路线索。民国时期着名的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是整个中成药业的缩影,在民国这一连接古代与现代的特殊历史时期,它传承了历代积淀下来的成药精华,同时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当今现代医药科技迅猛发展,中成药依然广泛运用于临床,在中医药领域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如何解决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令人深思,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及其成药的深入探寻研究可为之提供有力借鉴。
刘霞[6](2020)在《溻渍法治疗下肢丹毒的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1)文献研究目的:通过文献总结及回顾性临床调查,研究下肢丹毒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了解其方药的使用规律。(2)临床观察目的:通过临床研究的对比观察,了解相关文献资料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2.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总结下肢丹毒常见中医证型、临床症状及溻渍方药,通过统计分析总结下肢丹毒常见证型及方药分布,结合临床研究对比观察,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的50例下肢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洗药溻渍治疗,记录其疗效评分及疗程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本课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初步研究,统计出临床中常见的下肢丹毒证型,研究发现,临床中出现丹毒证型前三名为热毒型(67%)、湿热型(25.4%)、热毒夹瘀型(4.24%),并由此发现,下肢丹毒多以热毒型丹毒为主,故临床治疗中,清热解毒利湿法为下肢丹毒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临床治疗用药中,多以黄柏、紫花地丁,黄连、黄芩等清热类药物为主,其次为利水渗湿类药物及泻下类药物。结合临床研究发现,针对下肢丹毒急性发作的患者,在相同治疗时间(7天)内,治疗组(抗生素应用+解毒洗药外用溻渍)患者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单纯抗生素应用)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指标降低。4.结论:解毒洗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而溻渍法可以使其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充分发挥解毒洗药的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在急性下肢丹毒的常规治疗中,配合应用解毒洗药外用溻渍治疗,疗效显着提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恢复期缩短,患者痛苦得到减轻。同时,解毒洗药外用溻渍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痛苦小、患者依从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小乐[7](2020)在《国医大师张磊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借助张磊名医工作室的学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肺系疾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该领域内其学术特点、临证经验、组方用药规律。通过这些研究,客观公正的总结张老的学术成就,为未来传承、发扬张磊先生学术经验提供借鉴与启示。研究方法: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通过搜集和整理张磊教授的学术着作、发表的学术论文、往年的门诊病例以及历代医家治疗肺系疾病的相关着作和论文,对多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通过数据挖掘,力求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研究结果:病因病机方面,总结出风、痰浊、热三个特点;诊断辨证方面,首先重视脏腑关系,其次重视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治法治则方面,总结出张老治肺十法,分别是:宣肺去壅、清肺泻热、涤肺祛浊、降肺下气、补肺益气、滋阴润肺、清肝肃肺、肺胃同治、肺肠同治、解毒通络;用药特点方面,总结出用药轻灵、量小力专,动静结合、以动为主,亦润亦燥、相济相随,加减用药,随症而转四个特点。研究结论:本论文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张磊教授辨治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由浅到深,从纵向方面,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整理和凝练了张磊教授的学术思想,将其理论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展现出来,从而有效的指导临床实际应用。
涂洪润[8](2020)在《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分析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同时通过研究叠彩区野生药用植物区系,丰富了本地区植物区系资料,揭示了同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关系,探讨了该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性质及起源,对于寻找新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中药区划和深化对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的认识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基于实地踏查,通过文献查阅、市场及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等工作,对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了叠彩区药用植物的组成特点,分析了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生长型和生活型、特有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外来种和栽培种、药用特征等内容,并研究了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的数量组成、地理成分以及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中的问题,以期为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叠彩区药用植物是广西药用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于154科467属。野生药用植物则是本区域内药用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72.34%。本地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63种,隶属于131科340属。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以单种科(含1种)和寡种科(含2-5种)为主;属的组成以单种属(含1种)和寡种属(含2-4种)为主。科内种和属内种的数量结构表明野生药用植物有明显的优势科和优势属现象。2.根据叠彩区药用植物生长型和生活型的划分结果可知:本地区药用植物生长型以一、二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为主,共有313种,占总种数的48.91%,最少的为藤本植物有69种。本地区药用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有264种,占总种数的41.25%,最少的为地面芽植物有50种。3.叠彩区内属于我国特有和珍稀濒危的药用植物分布较少。属我国特有药用植物33种,隶属于24科28属,其中,广西的特有种3种,隶属于3科3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3种,隶属于12科12属。本地区药用植物中属于外来和栽的程度并结合相关文献将其划分为6个入侵等级。药用植物中属栽培类有117种,隶属于60科107属。4.叠彩区640种药用植物按入药部位的不同可划分为11类,其中以全草类入药的最多,共有215种,占总种数33.59%;其次是根类,有203种,占总种数31.72%。以全草类、根类为主要的药用部位,对药用植物有较大损害甚至具有毁灭性。按药用部位的药性可划分为5类,其中平性类的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有209种,占总种数32.66%,所占比例最少的是热性类药用植物。一个药用部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药味,按药用部位药味的不同,叠彩区药用植物药味可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以苦味药最多,有318种,占总种数49.69%,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咸味药。叠彩区药用植物功效类型多样,可分为21类,其中以清热药最多,有265种,占总种数41.41%。5.叠彩区野生药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表现为热带分布为主且呈现向温带过渡的趋势。从科的区系类型看,叠彩区药用植物131科共有9个分布区类型及6个变型。其中热带科69科,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81.17%,在本地区分布的科内占绝对优势。从属的区系类型看,叠彩区药用植物340个属可划分为12种分布区类型及16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属有180属,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63.38%。从科和属级水平看,热带成分占有明显的优势,表明本研究区的药用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这也符合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处于华南植物区系所呈现出的典型中亚热带气候。其中,热带分布以泛热带广布为主,表明本地区缺少典型的热带分布类型,而温带分布中北温带典型分布有36属,占总属数的12.67%,表明温带分布的属在本地区分布分化良好,如松属(Pinus)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本地区大面积自然分布,所以本地区植物区系主要为热带性向温带性过渡的类型。6.本地区药用植物的单种属(含1个种)较多,但特有程度低,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古老性和独特性。药用植物属的组成以单种属为主,单种属内的很多属都是起源于温带和中国特有分布的原始类群,说明了本地区地理区系起源具有一定的古老性,这也符合叠彩区所属的桂林热带岩溶发育历史和地质地貌的特点。这些单种属和特有属在本地区分布广泛,一些属内种甚至成为本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建群种或关键种,它们经过长时间的发育进化已经完全适应了岩溶石山地区的亚热带气候,并向热带气候过渡,最终演变为热带性分布。本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特有程度低,没有特有科的分布,特有种中中国特有分布仅有两种,但东亚及中国特有分布属共28属,这表明本地区的药用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7.叠彩区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特征的比较表明,其与临桂区、恭城瑶族自明显的纬向地带性,随纬度的升高,药用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逐渐减弱。根据R/T值的大小结合植物区系谱分析可知:从全局来看,影响某一地区药用植物区系分布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变迁;从局部地区来看,纬向地带性、异质性生境、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导致了水热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药用植物的分布类型。
蒿杰[9](2020)在《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生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高地位的重要哲学概念之一,人口数量、儿童健康也是历朝历代普遍重视的社会问题,“小儿医”由此应运而生。然“小儿科”素有“哑科”之称,这对儿科疾病的诊治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在古代中医理论背景下,在长期社会医疗实践中,中医儿科有其独特鲜明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宋以前这段时期,是中医儿科实现从无到有的关键时期,为后世儿科的丰富与成熟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宋以前散落在各古籍文献中关于中医儿科内容的记述,以时间顺序为轴,用历史的眼光纵向明晰宋以前中医儿科的演进轨迹,又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等多个角度,横向梳理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与成就。通过一线多点相结合的方式,从现有文献着录中挖掘宝贵资源,大致还原中医儿科从萌芽到确立的历史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宋以前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情况,以期古为今用,文献助益临床。先秦时期在甲骨文“疾”字六形中,便有了关于儿科疾病“疾子”的记录;《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出现了“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是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被称为“医书之祖”的《黄帝内经》中,已有对儿科理论的阐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入咸阳为小儿医;成书于隋唐时期的敦煌出土古医籍中,多处均涉及儿科疾病;大致成书于汉唐不着撰人的《颅囟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着;唐代大医孙思邈更是有“先妇人小儿”为“崇本之意”的论述。可见针对小儿群体的医疗活动逐渐受到重视,中医儿科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宋以前对小儿生理认识方面,其一,划定了小儿的年龄分界,将16~18岁以下认定为小儿;其二,总结出从怀胎时期到小儿出生后全过程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何时爬、坐、立、走、咳笑、学语、应人等时间节点都给出详细论述,且认识到男女生长周期不同步,女孩要早于男孩的客观现象,并给出中医理论的阐释;其三,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在脏腑娇弱、形气未充的同时,又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四,认识到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周期性发热,并伴随一些特殊症状。医家认为一般情况若小儿并无痛苦,则无需治疗,并提出了变蒸学说来解释这一现象,指出变蒸为小儿长养气血。宋以前对小儿病理认识方面,其一,发现小儿虽然具有易于患病、传变迅速的特点,但如果治疗及时又具有易趋康复的特点,这为小儿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指导思想;其二,指出小儿的发病原因,总体与大人相类似,不外乎外感、内伤与其他因素。但由于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尤其在外感、乳食、惊吓这三个方面,为小儿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三,这一时期胎毒学说的提出,丰富了对小儿病因的认识,对某些特殊病症给出病因病机的阐述。对小儿病理的清晰认识,于小儿日常养护与疾病治疗意义重大。宋以前对小儿诊断认识方面,总体上也采取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式。但在具体诊法时,因小儿心智未全,问诊多依据其监护人;因小儿发育未完,脉诊与成人相比,脉位较短、至数较快,约78至为平脉,故而望诊在小儿诊断中尤其重要。此外还根据小儿皮肤娇嫩的特点,发展出小儿指纹诊法,对3岁以下小儿的诊断意义重大。然而在宋以前这一阶段,小儿指纹诊法还处于开始形成的初期,虽出现了相关论述,但尚不完善。宋以前对小儿治疗认识方面,治疗用药总体依照成人。然因小儿具有形气未充、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以及既易于传变又易于康复的病理特点,在对小儿疾病的治疗时,既需要细致审慎不可妄用针灸吐下,又需要及时施治,防止传变为危急重证,该下则当下,病能速愈。又因小儿服药依从性差,种类丰富、操作灵活的药物外治法为其治疗方法中的一大亮点,且小儿肌肤娇嫩,易于从皮肤吸收药物,外部用药是一有效治疗途径。此外对针灸疗法、简易外科手术以及病后调护亦均有涉及。宋以前对小儿疾病认识方面,本文从四大证、常见病与其他疾病三个分类,详述小儿多种具体疾病。此时还未形成后世统称的“儿科四大证”,且鉴别诊断相对不甚明确,但对麻、痘、惊、疳四种小儿危重疾病均有一定认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与治疗均有阐述。又因小儿常因外感与乳食所伤,择感冒、发烧、积滞三种小儿常见疾病详以述之。另有小儿夜啼、颅囟异常与五迟三种小儿杂证,历代医家多有提及,故于文中单列。总体而言,宋以前这一时期是中医儿科形成的奠基阶段,初步搭建起中医儿科的基本学术框架,创造了中医儿科学的良好开端,为后世儿科的逐步丰富与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梦辉[10](2020)在《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最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用核消散对门诊64例痰瘀互结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并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积分及理化检查,进行自身对照的观察性研究。结果:在完成研究的64例患者中,进行前后对照,患儿在睡眠打鼾,鼻塞,张口呼吸,睡眠呼吸暂停,及总体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同时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中,进行治疗前后积分的尼莫地平算法,结果轻度肥大的患儿有效率为72.72%,对于中度肥大有效率95.23%,对于重度肥大有效率90.90%。总有效率为90.62%。同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核消散对小儿腺样体患儿疗效及安全性良好,为广大患儿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外用药物治疗感冒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用药物治疗感冒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瑶浴清消方对小鼠急性湿疹模型炎症因子IL-4、TNF-α、IFN-γ的干预机制及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
1.1 湿疹命名及来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对湿疹分型及治疗的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
2.1 现代医学对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湿疹的分型 |
2.3 现代医学对湿疹的治疗 |
3 瑶浴清消方组方研究 |
3.1 祖国医学及瑶医理论对瑶浴清消方的组方研究 |
3.2 瑶浴清消方组方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二部分 瑶浴清消方组制药、急性毒性实验和药理实验 |
1 瑶浴清消方药液制备 |
1.1 实验药材 |
1.2 药液制备 |
2 瑶浴清消方急性毒性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分析讨论 |
3 瑶浴清消方药理研究 |
3.1 抗炎(耳肿)实验 |
3.2 止痒实验 |
第三部分 瑶浴清消方对急性湿疹模型小鼠血清IL-4、IFN-γ、TNF-α的含量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急性湿疹模型建立 |
2.1 试剂调配 |
2.2 分组和造模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 |
2.5 讨论 |
3.瑶浴清消方对急性湿疹模型小鼠干预疗效评价 |
3.1 给药方法 |
3.2 实验取材 |
3.3 耳组织肿胀度观察 |
3.4 HE染色观察小鼠左耳皮肤病理组织学改变 |
3.5 统计学分析 |
3.6 实验结果 |
3.7 分析讨论 |
4 瑶浴清消方对急性湿疹小鼠模型的干预机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 |
4.5 分析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 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瑶族药浴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参苓白术散加味方治疗儿童脾胃虚弱型白癜风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西医分期、分型标准 |
1.2.4 纳入标准 |
1.2.5 排除标准 |
1.2.6 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
2.3 具体药物及用法 |
2.4 注意事项 |
2.5 观察指标 |
2.5.1 皮损面积 |
2.5.2 色素积分 |
2.5.3 中医症候积分 |
2.5.4 血清TNF-α |
2.6 疗效判定标准 |
2.7 安全性分析及处理措施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3.1 病例收集及完成情况 |
3.2 一般基线资料对比 |
3.2.1 两组患儿性别对比 |
3.2.2 两组患儿年龄对比 |
3.2.3 两组患儿病程对比 |
3.2.4 两组患儿分期对比 |
3.2.5 两组患儿分型对比 |
3.3 治疗前观察指标对比 |
3.4 治疗后观察指标对比 |
3.4.1 皮损面积对比 |
3.4.2 色素积分对比 |
3.4.3 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3.4.4 血清TNF-α对比 |
3.5 疗效对比 |
3.6 安全性评价 |
3.6.1 不良反应 |
3.6.2 实验室检查 |
4 研究背景 |
4.1 西医对儿童白癜风的认识 |
4.1.1 儿童白癜风的一般特点 |
4.1.2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 |
4.1.3 儿童白癜风的西医治疗 |
4.2 白癜风的中医理论 |
4.2.1 古代中医理论 |
4.2.2 现代中医理论 |
4.3 儿童白癜风中西医联合治疗 |
5 讨论 |
5.1 立方依据 |
5.2 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分析 |
5.2.1 组方分析 |
5.2.2 单味药分析 |
5.3 他克莫司软膏 |
5.4 白癜风与TNF-α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皮损面积与色素积分 |
6.2 中医证候积分 |
6.4 血清TNF-α |
6.5 临床疗效分析 |
6.6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 |
7 结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缩略词表 |
综述 外治法治疗儿童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傣医临床实践经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课题研究方法 |
四、调研及收集文献 |
第一章 傣医经筋理论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傣医经筋的文化背景 |
一、贝叶经对经筋的影响 |
二、南传佛教对傣医经筋的影响 |
三、雨林文化(自然环境)对傣医经筋理论的影响 |
四、酒文化对傣医经筋的影响 |
第二节 傣医经筋的内涵 |
一、分类、形态、功能 |
二、分布规律 |
三、循行路线 |
四、经筋的功能 |
第三节 傣医筋经与四塔的关系 |
一、风塔—推动经筋气血的能量 |
二、水塔—滋养人体经筋气血的元素 |
三、火塔—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气血盛衰的元素 |
四、土塔—人体经筋气血能量之源 |
五、三盘学说经筋气血的联系密切 |
六、傣医三盘学说与经筋循行的比较 |
第二章 傣医经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解释病理 |
第二节 指导诊断 |
一、辨证归经 |
二、摸脉诊断 |
第二节 预防养生 |
一、天人相应 |
二、正气为本 |
三、协调为本 |
四、畅通经筋 |
第三节 指导选方用药 |
一、稳牙档三 |
二、肤色、血性及胆汁论 |
第四节 傣医传统疗法在傣医经筋中的应用与案例 |
一、果雅(包药疗法) |
二、呵莎(刮痧疗法) |
三、沙雅(刺药疗法) |
四、闭诺(推拿按摩疗法) |
五、咱雅(拖擦药物疗法) |
六、过(拔罐疗法) |
七、剁(捶筋疗法) |
八、暖雅(睡药) |
九、烘雅(熏蒸疗法) |
十、咱乎(滚热蛋除痧疗法) |
第五节 傣医经筋理论在内外科疾病的运用及案例 |
一、感冒 |
二、失眠 |
三、腹痛 |
四、偏头痛 |
五、便秘 |
六、腰痛 |
七、骨折 |
八、胆囊炎 |
第三章 讨论、问题、展望 |
第一节 讨论 |
一、傣医经筋理论指导诊断疾病广泛 |
二、傣医经筋理论在传统外治疗中广泛应用 |
三、傣医经筋理论促进傣医学的完善和发展 |
四、完善傣医筋经理论有利于民间傣医的传承和发展 |
五、完善傣医筋经理论有助于促进多文化的交融 |
第二节 问题 |
一、理论研究尚不足 |
二、实地调研困难 |
第三节 展望 |
一、为构建傣医筋经理论形成奠定一定基础 |
二、傣医经筋理论的发展充实传统医药宝库 |
三、傣医经筋理论发展能探讨疾病规律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傣医经筋学说初步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人物访谈提纲 |
二、问卷调查表 |
三、调研报告 |
四、部分图文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展情况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辛的基本概况 |
1 细辛的药材品种 |
1.1 药材源流 |
1.2 品种考证 |
2 细辛的功用认识 |
2.1 两汉时期 |
2.2 魏晋时期 |
2.3 隋唐时期 |
2.4 宋元时期 |
2.5 明清时期 |
2.6 现代应用 |
3 细辛的毒性认识 |
3.1 古代源流 |
3.2 现代认识 |
4 “细辛不过钱”的思考 |
4.1 古代源流 |
4.2 现代认识 |
第二部分 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方剂数据库的建立 |
2.2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药物味数 |
3.2 主治病症 |
4 研究结果 |
4.1 细辛用量结果 |
4.2 细辛用量规律 |
4.3 细辛配伍结果 |
4.4 细辛配伍规律 |
第三部分 细辛毒-效-量-配伍的相关性研究 |
1 功效古今异同 |
1.1 历代本草中细辛功效 |
1.2 历代汤剂中细辛功效 |
1.3 通窍之效被忽视之处 |
1.4 其他争议之处 |
2 毒-效-量-配伍相关性 |
2.1 细辛效量关系 |
2.2 细辛毒效关系 |
2.3 细辛毒量关系 |
2.4 影响毒性的因素 |
2.5 效-量-病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代细辛方方源分布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成药”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2 “中药”、“国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资料搜集方法 |
1.3.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历代成药发展概述 |
3 北京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3.1 北京中成药业概况 |
3.2 同仁堂 |
3.2.1 创办与发展 |
3.2.2 同仁堂药目 |
3.2.3 同仁堂代表性中成药 |
3.3 长春堂 |
3.3.1 创办与发展 |
3.3.2 长春堂代表性中成药 |
3.4 其他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3.4.1 永安堂与化痞膏 |
3.4.2 延龄堂皮赞公与灵宝如意丹 |
3.5 小结 |
4 天津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4.1 天津中成药业概况 |
4.2 达仁堂 |
4.2.1 创办与发展 |
4.2.2 达仁堂药目 |
4.2.3 达仁堂代表性中成药 |
4.3 隆顺榕成记药庄 |
4.3.1 创办与发展 |
4.3.2 隆顺榕参茸庄药目 |
4.3.3 隆顺榕成记药庄代表性中成药 |
4.4 小结 |
5 苏杭地区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5.1 苏杭地区中成药业概况 |
5.2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 |
5.2.1 创办与发展 |
5.2.2 雷允上诵芬堂药目 |
5.2.3 雷允上诵芬堂代表性中成药 |
5.3 杭州胡庆余堂 |
5.3.1 创办与发展 |
5.3.2 胡庆余堂药目 |
5.3.3 胡庆余堂代表性中成药 |
5.4 小结 |
6 上海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6.1 上海中成药业概况 |
6.2 姜衍泽堂 |
6.2.1 创办与发展 |
6.2.2 姜衍泽堂药目 |
6.2.3 姜衍泽堂代表性中成药 |
6.3 童涵春堂 |
6.3.1 创办与发展 |
6.3.2 童涵春堂代表性中成药 |
6.4 蔡同德堂 |
6.4.1 创办与发展 |
6.4.2 蔡同德堂药目 |
6.4.3 蔡同德堂代表性中成药 |
6.5 小结 |
7 广州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7.1 广州中成药业概况 |
7.2 陈李济杏和堂 |
7.2.1 创办与发展 |
7.2.2 陈李济代表性中成药 |
7.3 潘高寿药行 |
7.3.1 创办与发展 |
7.3.2 潘高寿药行代表性中成药 |
7.4 小结 |
8 佛山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
8.1 佛山中成药业概况 |
8.2 梁仲弘蜡丸馆 |
8.2.1 创办与发展 |
8.2.2 梁仲弘蜡丸馆代表性中成药 |
8.3 冯了性药铺 |
8.3.1 创办与发展 |
8.3.2 仿单中的冯了性药酒 |
8.4 流泽堂源吉林 |
8.4.1 创办与发展 |
8.4.2 凉茶发展沿革 |
8.4.3 流泽堂源吉林甘和茶 |
8.5 梁家园药号 |
8.5.1 创办与发展 |
8.5.2 梁家园少林膏药 |
8.6 小结 |
9 讨论 |
9.1 民国时期中药堂特点 |
9.2 民国时期中成药特点 |
9.3 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与其代表性中成药相互促进发展 |
9.4 民国时期影响中药堂发展的因素 |
9.5 反思 |
10 结论 |
11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溻渍法治疗下肢丹毒的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来源 |
(二) 入选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文献整理 |
(五) 文献证型收集及分析 |
二、文献研究结果 |
(一) 文献收集 |
(二) 文献中的中医证型分布 |
(三) 中医溻渍方药分布 |
(四) 与“毒”邪相关下肢丹毒临床用药分析 |
(五) 其他用药分析 |
三、文献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
(一) 证型及病因研究 |
(二) 溻渍方方药分布研究 |
(三) 有关丹毒分期论治分析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剔除标准 |
(五) 终止标准 |
(六)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方法 |
(二) 观察指标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 |
(二) 患者病情评估 |
(三) 炎症指标 |
讨论 |
一、中西医研究进展 |
(一) 现代医学对下肢丹毒的研究 |
(二) 中医对下肢丹毒的认识 |
二、文献研究部分 |
三、临床研究部分 |
(一) 解毒洗药的组方原则及方药分析 |
(二) 实验结果及疗效评价 |
(三) 对解毒洗药溻渍疗法的整体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下肢丹毒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附件 |
(7)国医大师张磊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张磊教授生平与治学 |
1 简介 |
2 学医经历与治学思想 |
2.1 基牢根深,取法有源 |
2.2 入学深造,初露峥嵘 |
2.3 以人为本,仁心济世 |
2.4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
2.5 苍生大医,医德至上 |
2.6 慈心不尽,心系中医 |
第二部分 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证经验 |
第一章 数据挖掘步骤 |
1 研究目的 |
2 技术类型 |
3 技术路线 |
4 资料和方法 |
第二章 张磊教授治疗感冒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三章 张磊教授治疗鼻鼽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四章 张磊教授治疗咳嗽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五章 张磊教授治疗哮病和喘证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六章 张磊教授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论治 |
3 特色分型 |
4 组方用药规律 |
5 医案 |
第七章 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
1 中药频次统计 |
2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
3 基于关联规则的用药规律分析 |
4 基于无监督熵聚类的新方分析 |
第八章 张磊教授临床常用对药及角药分析 |
1 麻黄与杏仁 |
2 桑叶与杏仁 |
3 麻黄与苏子 |
4 苏子与当归 |
5 半夏与陈皮 |
6 白前与前胡 |
7 沙参与麦冬 |
8 桑白皮与地骨皮 |
9 白僵蚕与蝉蜕 |
10 苍耳子与辛夷 |
11 党参与黄芪 |
12 桔梗与木蝴蝶 |
13 干姜、细辛与五味子 |
14 桑叶、竹茹与丝瓜络 |
第三部分 张磊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 |
1 病因病机学思想 |
1.1 六淫邪气为患,风邪为首 |
1.2 肺病多痰浊 |
1.3 肺病多热 |
2 诊断辨证学思想 |
2.1 重视脏腑关系 |
2.2 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 |
2.3 注重辨主症与次症 |
3 治疗学思想 |
3.1 扶正祛邪,邪去正安 |
3.2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
3.3 十法灵动,法随证施 |
3.4 组方用药特点 |
3.4.1 用药轻灵,量小力专 |
3.4.2 动静结合,以动为主 |
3.4.3 亦润亦燥,相济相随 |
3.4.4 加减变化,药随症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8)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药用植物的研究 |
1.1.1 药用植物的概念 |
1.1.2 药用植物的分类 |
1.1.3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
1.2 药用植物区系的研究 |
1.2.1 区系概念 |
1.2.2 区系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3 国外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研究进展 |
1.2.5 广西地区研究概况 |
1.2.6 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植物资源 |
2.2 社会概况 |
2.2.1 人文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调查方法 |
3.1.1 文献查阅 |
3.1.2 野外调查 |
3.1.3 访问调查 |
3.1.4 室内整理 |
3.2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3.2.1 种类组成特征 |
3.2.2 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第4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
4.1 种类组成 |
4.1.1 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 |
4.1.2 野生药用植物属的组成 |
4.2 药用植物种的生长型和生活型 |
4.2.1 药用植物种的生长型 |
4.2.2 药用植物种的生活型 |
4.3 特有药用植物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4.3.1 特有药用植物 |
4.3.2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4.4 外来种和栽培种 |
4.4.1 外来种 |
4.4.2 栽培种 |
4.5 药用资源的特征 |
4.5.1 药用部位分析 |
4.5.2 药用植物的性味分析 |
4.5.3 药用功效类型多样性分析 |
4.6 讨论 |
第5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5.1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5.1.1 世界广布型 |
5.1.2 热带分布型 |
5.1.3 温带分布型 |
5.2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5.3 区系成分特点 |
5.3.1 药用植物科的特点 |
5.3.2 药用植物属的特点 |
5.4 叠彩区药用植物特有现象 |
5.5 与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的比较研究 |
5.5.1 R/T值比较 |
5.5.2 区系谱比较 |
5.6 讨论 |
5.6.1 叠彩区药用植物分布区类型特征 |
5.6.2 不同比较方法的对比 |
5.6.3 与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比较 |
第6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
6.1 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6.2 可持续利用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
7.1.2 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7.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叠彩区药用植物名录 |
附录2:叠彩区部分重点调查药用植物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宋以前对小儿生理的认识 |
1.1 年龄界定 |
1.2 生理特点 |
1.3 变蒸学说 |
2 宋以前对小儿病理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胎毒学说 |
3 宋以前对小儿诊法的认识 |
3.1 望诊 |
3.2 脉诊 |
3.3 小儿指纹诊法 |
4 宋以前对小儿治疗的认识 |
5 宋以前对儿科四大证的认识 |
5.1 麻 |
5.2 痘 |
5.3 惊 |
5.4 疳 |
6 宋以前对小儿养护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儿”字 |
1.2 儿科 |
1.3 儿科学 |
1.4 儿科史 |
1.5 儿科史观 |
2 宋以前对小儿生理的认识 |
2.1 年龄界定 |
2.2 生长发育 |
2.3 生理特点 |
2.4 变蒸学说 |
3 宋以前对小儿病理的认识 |
3.1 病理特点 |
3.2 病因特点 |
3.3 胎毒学说 |
4 宋以前对小儿诊断的认识 |
4.1 望诊 |
4.2 闻诊 |
4.3 按诊 |
4.4 脉诊 |
4.5 小儿指纹诊法 |
5 宋以前对小儿治疗的认识 |
5.1 用药原则 |
5.2 药物外治法 |
5.3 非药物疗法 |
5.4 病后调护 |
6 宋以前对小儿疾病的认识 |
6.1 小儿疾病的相关文献 |
6.2 儿科四大证 |
6.3 小儿常见疾病 |
6.4 小儿其他疾病 |
7 宋以前对小儿养护的认识 |
7.1 胎养 |
7.2 新生儿养护 |
7.3 日常养护 |
8 宋以前儿科相关医家与医着 |
8.1 医家 |
8.2 医着 |
结语 |
1 宋以前中医儿科学的主要成就 |
1.1 实现独立分科 |
1.2 初建学术体系 |
1.3 完备治疗方法 |
2 宋以前中医儿科学的主要特点 |
2.1 重视小儿 |
2.2 多为杂病 |
2.3 养护详致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现代医学对腺样体肥大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的研究 |
1.2 病因病理学研究 |
1.3 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症状 |
1.4 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依据 |
1.5 治疗 |
1.5.1 保守治疗 |
1.5.1.1 口服药物治疗 |
1.5.1.2 口服与外用药物联合治疗 |
1.5.1.3 外用鼻喷雾剂治疗 |
1.5.2 手术治疗 |
2.祖国医学对腺样体肥大的认识 |
2.1 病名的认识 |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证型的认识 |
2.4 中医对腺样体肥大的治疗 |
试验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病例标准 |
1.5 脱落病例标准 |
1.6 临床研究方案 |
1.7 观测指标 |
1.7.1 安全性观测 |
1.7.2 主要观察指标 |
1.8 疗效判定 |
1.8.1 疾病疗效评定 |
1.8.2 安全评价标准 |
1.9 统计学处理 |
试验结果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性别分布(表1) |
1.3 年龄分布(表2) |
1.4 (表3) |
1.5 (表4) |
1.6 治疗后疗效(表5) |
1.7 治疗后主证积分比较((?)±s)(表6) |
1.8 总体症状积分比较((?)±s)(表7) |
讨论 |
1.讨论 |
2.本病病因病机分析 |
3.核消散方药分析 |
4.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外用药物治疗感冒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瑶浴清消方对小鼠急性湿疹模型炎症因子IL-4、TNF-α、IFN-γ的干预机制及药效研究[D]. 邓晶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参苓白术散加味方治疗儿童脾胃虚弱型白癜风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尚鑫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傣医临床实践经筋理论研究[D]. 谢昌松.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D]. 滕占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D]. 段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溻渍法治疗下肢丹毒的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D]. 刘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国医大师张磊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郭小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D]. 涂洪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9]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D]. 蒿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梦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