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定点倾斜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

云南定点倾斜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

一、云南定点倾斜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聪[1](2021)在《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文中指出地震预测预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测至今难以突破。有望推进短临地震预测的一个领域是对地震前兆的研究。但目前对地震现象尤其是前兆现象认识不清,对什么样的前兆异常才是可重复性、可靠的短临前兆异常,至今仍没有明确答案。岩石力学实验以及数值模拟实验一直是研究地震及前兆机理的有效手段。虽然大量岩石力学实验表明,在粘滑失稳前断层会经历预滑或前兆性滑动过程,同时伴随着声发射事件的增加和电压等物理参数的变化,但实际中的观测结果很难与实验室的岩石力学实验和地震成核理论相一致。自2001年随着环太平洋俯冲带幕式慢滑移事件及其伴生的非火山震颤信号的发现,慢地震的研究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方向。而且被地震学家称之为“前驱波”、“形变波”、“应力波”等所谓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断层慢滑移产生的低频地震波。当考虑慢地震事件时,地震的发生至少有四种类型:(A)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B)慢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C)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和(D)慢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对慢地震事件的忽视可能会造成对(B)事件的漏报和对(C)事件的虚报。因此对慢地震的研究以及疑似慢滑移信号的观测与分析对地震预测预报有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由于地震学(由于超过200秒周期时噪声增大)和大地测量(由于来自小于Mw6.0事件的弱形变信号)的观测极限,在慢地震事件中存在持续时间从约200秒至1天的事件空区。由于完整的地震记录应该包含三分量的平动信号和三分量的旋转信号,若同时考虑地震计的平动响应和旋转(倾斜)响应时,其最低有效频率可以延伸至频带范围外,频带外的信号不能简单的丢弃。同时由于测震数据量巨大,传统靠人工一一识别异常的方式无法对异常的时空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随着地震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微震事件检测中的应用,使得在连续波形资料中搜索和探索这类低频信号是否存在成为可能。由于野外记录到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于断层本身运动所产生的近场效应,也可能是断层的运动所激发的线性或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效应,因此本文利用弹簧块体模型以及新发展的晶体位错模型Frenkel-Kontorova(FK)模型来研究宏观断层的滑动演化过程,特别是慢滑移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和影响因素。然后在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条件下模拟了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演化规律,最后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对汶川地震前近半年测震资料中的低频脉冲信号做了详尽的空间分布统计,结合地震旋转运动场水平分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低频脉冲信号可能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模式,得到如下认识:(1)根据弹簧块体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统计了粘滑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和滑移振幅的演化特征: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及振幅Vmax都随着系统刚度k和加载速率VL的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在低加载速率时Tslip急剧减小,当加载速率达到10-6 m/s后变化很缓慢。推测当断层处于慢滑移阶段,加载速率微小的扰动可以产生较大的持续时间变化。结合岩石力学实验的结论,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和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脉冲振幅Vmax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成反比,而与有效正应力σ成正比。(2)从FK模型的理论解可以得出滑移持续时间T与凹凸体间距b、泊松比v成正比,与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破裂速度与初始应力条件密切相关。应力梯度带范围越大,破裂速度越大,当梯度带范围达到一定宽度时,其破裂速度可以超过剪切波速度。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是影响断层产生慢破裂、亚瑞雷破裂和超剪切破裂的重要因素。(3)将一维FK模型应用于汶川地震主破裂运动,计算获得的滑动量分布与实际震源破裂反演结果相符。从应变能量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姑咱台钻孔应变脉冲异常的形成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断层慢滑移运动约20分钟,能够在震源区附近产生与实际记录相符的10-8~10-7的应变变化。同时,通过设置较低的初始应力比∑S-/∑N,能模拟出类似P波的慢破裂运动,传播速度约为4km/day。(4)在一维非线性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当同时考虑非线性项和频散项时,以孤立子作为震源子波能得到线性波的传播特征: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形态及振幅大小均不变,以略小于线性背景介质速度匀速前进。当岩石的非线性程度进一步增加时,非线性地震波能表现出弹塑性波的传播特征。弹塑性波在空间中不是以规则的球面扩散传播。当其传播到弹性区域,会导致在不同台站上无法找到同源的信号,也可能使得同一台站不同分量上观测不到同步信号。(5)地震计有平动响应,但还应该考虑倾斜响应(旋转效应)。当考虑地震计的倾斜响应时,其倾斜的频率响应函数是一个低通滤波,而平动信号的响应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在两种滤波器的共同作用下,其频带外的低频信号是有可能被保留的。因此考虑旋转分量的测震数据可能会拓宽地震学的低频观测极限。(6)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统计了汶川地震前5个月内四川省出现的疑似脉冲异常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异常频次较高的台站主要沿断裂带走向以及断裂带的东侧分布,基本位于地表峰值旋转运动场的东西和南北分量能量都较强的区域。(7)龙门山断裂带内存在发生慢滑移事件的地质条件:流体、高孔隙压、高温、高泊松比等,慢滑移容易发生在脆-塑性转化带中a-b~0的范围。当该区域受到扰动激发低频慢地震时,在震源区介质非线性和频散性的作用下可能表现出弹塑性传播特征,单个慢破裂事件可以演化为一个波、两个波甚至多个波,以非球面扩散的形式传播,并且容易以倾斜(旋转)量的形式被测震仪或倾斜仪记录到。

张中旭,李智蓉[2](2020)在《小波分析方法在定点形变日常跟踪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将小波分析方法运用于定点形变观测资料数据处理中,首先通过对云南省2008—2018年6个连续性较好、数据可靠的台站观测资料的水管倾斜、洞体应变数据进行全时空扫描,提取频率异常;然后统计分析异常出现与云南地区MS≥5.0级地震时空对应情况,以期得出小波分析在日常预报中的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分析方法提取的多台同步异常映震效果较好,异常出现后6个月内云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发震占比达71%,且6级以上地震前均能观测到频率同步异常.该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法提取的异常,可以尝试运用于日常跟踪中对未来地震发震时间及震级的判定.

付虹,洪敏,王光明,胡小静,李祥,李智蓉,刘自凤[3](2020)在《云南区域强震活动中短期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梳理云南区域M≥6.8强震前,地震活动和形变、地下流体、GNSS等定点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发现:1900年以来86%的M≥6.8地震前,震中附近150 km范围内的区域,5.0级以上中等地震有7~14年的平静,平静后部分强震前3~4年会出现1次中等地震活动,继续平静再发生主震;部分强震5,6级中等地震平静后又持续活动多年,但主震前1~3年中等地震在主震附近出现丛集并形成条带;1971年以来所有M≥6.8地震前,震中附近2°×2°范围或强震所处的小构造区,震前1~2年4级地震频度显着增加,b值由高降低且△b≥0.3;震前1年内形变、流体部分测点出现显着的大幅度破年变异常;70 d内有准同步的突变异常,且有1~2项变化幅度是近10年观测以来最大幅度;2014年鲁甸6.5和景谷6.6级地震前1个月,GNSS观测到了震中附近区域显着的挤压增强现象,景谷地震后至2019年底,均未见云南有显着挤压增强区。利用这些强震前的异常特征,构建了云南区域强震的中短期预测判据,最后对部分观测现象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武艳强,陈长云,季灵运,李瑞莎,马栋,占伟,赵静旸[4](2018)在《基于形变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总结基于形变资料的与地震预测相关的物理模型发展过程,并对当前形变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形变资料的强震综合预测思路及需要关注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建议从形变监测角度解决典型构造区密集观测与通用大地测量模型的构建问题;从科研角度开展高分辨率应力/应变场获取方法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深入研究并获得我国地壳粘滞性结构分布,强化研究活动地块/典型构造区的变形机理,开展断层滑动速率、闭锁程度/滑动亏损分布的可靠获取方法及模型研究,强化典型部位连续观测异常模式识别及机理研究。监测和科研的核心问题是为断层变形机理提供有效的观测约束并构建定量力学模型,相关工作是深入理解地震过程和推进强震物理预测的关键所在。

武善艺,刘琦,龚丽文,张治广[5](2018)在《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定点形变高频异常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大陆西部定点形变观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变换和超限率时频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距离震中600km范围内的定点形变个别台站观测到高频异常,异常持续时间较长;距离震中300km范围的个别台站临震高频异常非常显着;并且不同的定点形变观测手段对高频信号的响应不同,地倾斜测项临震前高频异常形态较地应变测项更为清晰灵敏。同时S变换和超限率两种方法处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提取到的高频异常可信度较高。

张磊[6](2017)在《基于地壳形变监测数据的地震危险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是世界上两大着名的地震带,我国位于这两大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夹持在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以及菲律宾板块之中,受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和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晚第四纪和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灾害频发。研究表明,构造活动与地震的孕育密切相关,许多强震主要是由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产生,正断层的规模一般较小,其所产生的地震规模也较小。活动地块运动是中国大陆在晚新生代和现代的构造变形主要特征,地块边界主要为活动断裂带、活动褶皱带和活动盆地带;并且活动块体通过边界带的构造变形来对强震起着控制作用,各活动边界的地震水平受控于其自身构造活动速率。总体表现为,我国西部地震活动水平高于东部。地壳形变测量为研究地壳变形及其与地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并且提供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直接证据。本文从跨断层场地监测得到的直观的断层运动特征出发,以1973年Savage等人提出的螺旋位错模型为基础,以鲜水河断裂带为例分析了跨断层形变测量得到的近场断层运动特征,并比较其与InSAR形变场得到的断层空间运动特征的一致性,从地震矩均衡与断层滑动亏损角度估计了断层的地震危险性,结合固体潮汐形变测量异常分析与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多种方法的地壳形变监测模式。主要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跨断层形变测量作为一种监测地壳形变的方法,通过观测断层附近范围内跨断层点位间的相对位移变化来研究断层的运动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平面直角坐标的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以鲜水河断裂带跨断层场地测量资料为例比较了两种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的差异,两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从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和遇到的问题出发,提出了跨断层场地布设的优化方式。(2)在螺旋位错模型基础上推导出了近场断层运动位错模型公式,通过近场的跨断层场地基线变化揭示其所跨断层部位的深部闭锁信息,计算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上老乾宁场地闭锁深度达到了18km,其余场地闭锁深度均较浅,并根据断层基线速率变化利用形变测量数据估计了断层闭锁时间。(3)利用SBAS-InSAR时序分析方法研究震间构造变形信息。利用SBAS-InSAR时序分析方法得到的空间形变场揭示了鲜水河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性质;选取横跨断层的15条剖面,计算发现断层两侧的形变运动特征符合文中推导出的近场断层运动模型,闭锁深度计算结果与跨断层测量的计算结果均反映了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的浅闭锁特征,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螺旋位错模型进行拟合得到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左旋走滑速率为10mm/a左右;提出了分层位错模型,解释了断裂带的浅闭锁特征;计算断层滑动引起的累积地震矩和研究区内1700-2016年以来M≥5.0以上地震的地震矩释放量,得到研究区断层的滑动亏损进而分析研究区地震危险性,综合多种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乾宁段存在强震的危险。(4)与跨断层测量、InSAR、GPS观测相比,固体潮汐形变测量具有更高的观测精度,能够观测到其所在位置微小变化。文中以固体潮汐形变观测数据出现的异常变化为例,说明定点形变观测中异常核实、信息提取与判定方法,利用集中载荷模型分析了库容变化对地倾斜观测影响,并提出了基于水位变化改正伸缩应变数据的计算方法,对定点形变观测布局提出一些建议。(5)综合上述研究成果,从观测精度、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角度分析了不同观测方法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多种观测方法的地壳形变监测模式,为科学合理布局地壳形变监测网络提供研究基础。

刘琦,闫伟,李智蓉,窦玛丽,马震[7](2016)在《南北地震带定点形变前兆异常指标初建》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中国震例》及其他相关的内部震例资料、研究报告及文献资料,对南北地震带地震前的定点形变异常整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异常项数随震级升高而增大,但不同地震间差异较大。异常的最长持续时间和最大分布范围随震级增大而增大,但对于6.07.9级地震异常在震区附近出现"围空"现象。研究区内异常主要以趋势转折和破年变为主,其次为大幅突变、大幅波动、潮汐因子异常。各类异常的时空特征对地震的震级、时间和地点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震前400天至200天的范围内异常数量会出现快速增加现象,对于6级以上地震还发现在震前200天以内出现异常数量的显着减少现象。另外,发现存在一些定点形变异常敏感台站,可能与区域构造及应力应变积累位置有关。

路珍,李瑞莎,唐红涛,贾鹏,季灵运[8](2016)在《中强地震形变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以形变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地球物理场区域形变测量和定点形变测量资料中的震前异常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以下认识:对于大范围的地球物理场区域形变,异常发生时间较早,范围相对较小,适合于中长期地点的判定;定点形变观测,异常发生距发震时间较近,但范围分布则较广泛,适合于短期地震的预测,发震地点需要结合大范围的区域形变测量资料来判断。本工作对认识前兆异常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加强实际预报效能都有积极的意义。

马栋,刘琦,闫伟,屈曼,侯晓真,张肖[9](2016)在《张渤带形变预测指标分析》文中指出根据张渤带震例研究成果,系统清理1966年以来张渤带5级以上地震前形变异常变化的各项特征,初步归纳出张渤带的形变预测指标。主要指标为:张渤带5.66.2级地震异常相对集中,异常主要集中在110270km范围;潮汐类、突变类异常数量相对较少;破年变类异常较多,异常主要对应4.55级和66.5级地震,异常对应范围主要为100300km;趋势转折类异常主要对应5.56.5级地震,且异常时间在4.56.5级范围内有随震级增大而增加的趋势。

常玉巧,钱文品,杨仁华,姚休义[10](2016)在《鲁甸MS 6.5地震前昆明地震台定点形变观测异常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8月3日鲁甸MS 6.5地震前,昆明地震台形变观测4个分量出现短临异常,排除降雨干扰,结合发震断裂性质及相关研究,分析定点形变异常与该地震前地壳活动的内在联系。分析认为,鲁甸6.5级地震前1—2个月,昆明地震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异常较为显着,洞体应变NS分量异常突出,是定点形变投入观测以来的显着异常;形变观测资料异常特征与鲁甸地震发震断裂性质吻合较好;NS分量和EW向分量较好记录了此次鲁甸地震NNW—SSE向包谷垴—小河左旋走滑断裂和NEE—SWW向破裂断层的震前活动过程。

二、云南定点倾斜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定点倾斜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震慢滑移事件
        1.2.2 地震粘滑特征信号检测
        1.2.3 地震模型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地震慢滑移信号的波形特征与典型震例
    2.1 典型慢粘滑脉冲信号的表现特征
    2.2 典型震例
        2.2.1 张北M_s6.2地震异常扰动
        2.2.2 中俄蒙交界M_s7.9地震异常扰动
        2.2.3 塔吉克斯坦M_s7.4地震异常扰动
        2.2.4 汶川M_s8.0地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2.2.5 汶川余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2.3 小结
第3章 岩石力学实验中的摩擦实验
    3.1 引言
    3.2 摩擦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3.2.1 温度的影响
        3.2.2 孔隙水的影响
        3.2.3 滑动面性质的影响
        3.2.4 围压的影响
        3.2.5 加载速率的影响
        3.2.6 刚度的影响
        3.2.7 岩石岩性的影响
        3.2.8 时间尺度的影响
    3.3 滑动成核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
        3.3.1 滑动成核的演化特征
        3.3.2 滑动成核的类型
        3.3.3 影响成核类型的主要因素
    3.4 摩擦实验小结
第4章 基于弹簧块体模型的断层粘滑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断层动力学模型描述
    4.3 不同因素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4.3.1 不同有效正应力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3.2 不同加载点速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3.3 不同系统刚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1 与岩石力学实验的对比
        4.4.2 考虑参考摩擦系数磨损的模拟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断层失稳滑动
    5.1 引言
    5.2 FK模型描述
    5.3 FK模型的解
        5.3.1 均匀滑动解
        5.3.2 非均匀滑动解
    5.4 理论和实际资料分析
        5.4.1 初始应力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4.2 应力梯度大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5.4.3 利用FK模型描述汶川地震主破裂过程
        5.4.4 汶川地震震前疑似慢滑移信号分析
    5.5 讨论
        5.5.1 经验性参数A的物理意义
        5.5.2 基于FK模型的断层运动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地震波传播特征
    6.1 引言
    6.2 非线性波动方程及FCT有限差分算法
        6.2.1 非线性波动方程离散化处理
        6.2.2 FCT有限差分法的应用
        6.2.3 FCT模拟结果
    6.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6.3.1 采用雷克子波震源的传播特征
        6.3.2 采用孤立子震源的传播特征
    6.4 讨论
        6.4.1 孤立子震源的物理意义
        6.4.2 岩石中弹塑性波的传播现象
    6.5 小结
第7章 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的地震脉冲信号检测与应用
    7.1 研究背景
    7.2 深度学习基本原理及测试
        7.2.1 自动编码器的原理
        7.2.2 Softmax分类器
        7.2.3 图像识别测试
    7.3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
        7.3.1 地震数据来源
        7.3.2 连续小波变换及不同尺度采样
        7.3.3 地震数据样本标定软件设计
    7.4 深度神经网络识别
        7.4.1 数据样本标定
        7.4.2 构建深度自编码神经网络框架
        7.4.3 识别率统计
    7.5 汶川地震前疑似脉冲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7.6 小结
第8章 探讨地震低频脉冲信号的形成机理—以汶川地震为例
    8.1 测震数据中低频脉冲信号的有效性
        8.1.1 测震数据频带外的信号是否有效?
        8.1.2 为什么水平分量的低频脉冲信号多?
        8.1.3 数据有效性还存在的问题
    8.2 慢滑移运动产生脉冲信号的传播机理和空间分布特征
        8.2.1 基于FK模型的慢滑移运动特征
        8.2.2 基于线性/非线性弹性波方程的倾斜信号运动特征
        8.2.2.1 平移运动与旋转运动
        8.2.2.2 水平方向旋转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8.3 低频脉冲信号动力学特征揭示的构造意义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小波分析方法在定点形变日常跟踪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及方法
    1.1 数据挑选及预处理
    1.2 小波分析方法提取频率异常
        1.2.1 全时段分析
        1.2.2 逐年分析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2.1 全时段分析和逐年分析结果
    2.2 不同观测手段异常阶数的选择性
    2.3 不同台站准同步异常与地震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3)云南区域强震活动中短期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选取
2 地震活动的阶段特征
    2.1 M≥6.8强震前的中等地震活动特征
    2.2 震中附近中小地震活动异常特征
        2.2.1 地震频度异常
        2.2.2 b值异常
    2.3 短期阶段地震活动异常特征
3 强震前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异常特征
    3.1 形变、流体等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异常显着特征
    3.2 GNSS观测在短临阶段的异常特征
4 异常特征与地震预测应用
5 结论和讨论

(4)基于形变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形变观测及物理模型发展历程
    1.1 形变观测的发展历程
        1.1.1 传统大地测量观测
        1.1.2 现代大地测量观测
        1.1.3 典型构造部位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
    1.2 强震预测相关的物理模型发展
        1.2.1 弹性回跳模型
        1.2.2 位错模型与断层闭锁程度反演
        1.2.3 块体运动模型
        1.2.4 准静态成核模型
2 基于形变资料的强震综合预测思路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2.1 形变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2.1.1 区域水准观测资料
        2.1.2 GNSS观测资料
        2.1.3 InSAR观测资料
        2.1.4 跨断层和应变/倾斜观测资料
    2.2 基于形变资料的场源结合综合预测思路
    2.3 需要关注的问题
3 需求和展望
    3.1 地震预测研究对形变监测的需求
        3.1.1 提升典型构造区大地测量变形的时空分辨能力
        3.1.2 构建新一代形变前兆观测系统
        3.1.3 基于通用大地测量模型的数据同化
    3.2 地震预测业务对形变科学研究的需求
        3.2.1 高分辨率应力/应变场获取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3.2.2 深入研究我国地壳粘滞性结构
        3.2.3 强化活动地块/典型构造区的变形机理研究
        3.2.4 断层滑动速率、闭锁程度/滑动亏损分布的可靠获取及模型研究
        3.2.5 典型部位连续观测异常模式识别及机理研究

(5)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定点形变高频异常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S变换和超限率方法原理
1.1 S变换
1.2 超限率 2 利用S变换和超限率方法提取分析汶川地震高频异常特征 3 汶川地震典型异常高频异常特征分析
3.1 小尺度高频异常特征
    3.1.1 姑咱台垂直摆倾斜
    3.1.2 姑咱台钻孔应变
    3.1.3 峨眉交大水管倾斜
3.2 大尺度高频异常特征
    3.2.1 汉中 (南郑813厂) 垂直摆倾斜EW分量
    3.2.2 西安台垂直摆倾斜NS分量
    3.2.3 西安台洞体应变EW分量 4 讨论与结论

(6)基于地壳形变监测数据的地震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地壳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测研究现状
        1.2.1 跨断层形变测量应用研究现状
        1.2.2 空间大地测量方法应用研究现状
        1.2.3 固体潮汐形变观测应用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和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创新点
2 跨断层形变测量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2.1 跨断层形变测量研究进展
    2.2 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
    2.3 基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
    2.4 跨断层场地运动分析-以鲜水河断裂为例
        2.4.1 跨断层数据预处理
        2.4.2 断层运动学参数计算及近场断层运动特征
    2.5 跨断层场地基线布设与优化方案选择
    2.6 本章小结
3 近场断层运动闭锁特征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断层运动几何模型
    3.3 跨断层闭锁深度计算
    3.4 历史地震地表破裂面断层闭锁时间估计
    3.5 本章小结
4 断层空间运动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4.1 InSAR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4.2 InSAR时序分析原理
        4.2.1 InSAR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
        4.2.2 D-InSAR基本原理
        4.2.3 PS-InSAR的基本原理
        4.2.4 SBAS-InSAR时序分析原理
    4.3 研究数据及处理方法
        4.3.1 数据准备与处理
        4.3.2 LOS向变形与N、E、U向变形换算
    4.4 InSAR形变场断层运动空间特征分析
        4.4.1 断层运动性质分析
        4.4.2 InSAR数据近场断层运动特征分析
        4.4.3 断层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反演
        4.4.4 InSAR形变场与跨断层近场形变综合分析
    4.5 地震矩均衡作用与危险性分析
        4.5.1 断层滑动引起的累积地震矩计算方法
        4.5.2 分层位错模型
        4.5.3 断层滑动亏损与危险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固体潮汐形变监测资料异常识别与分析
    5.1 研究区概况
    5.2 地倾斜短期转折加速北倾变化异常判定
        5.2.1 观测系统的检查与分析
        5.2.2 观测环境变化影响分析
        5.2.3 载荷变化对倾斜观测影响分析
        5.2.4 异常性质判定
    5.3 伸缩应变趋势下降变化异常判定
        5.3.1 地下水位变化对应变影响分析方法
        5.3.2 水位年变化量与应变年变化量关系研究
        5.3.3 季节性抽水时段水位变化量与应变变化量关系
        5.3.4 应变数据改正方法研究
        5.3.5 地下水位变化对应变观测影响机制
        5.3.6 异常性质判定
    5.4 定点形变前兆观测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多种方法的地壳形变监测模式
    6.1 不同地壳形变监测方法优势分析
    6.2 基于多种方法的地壳形变监测模式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南北地震带定点形变前兆异常指标初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震例资料使用情况
2 区域异常整体特征分析
    2.1 异常数量与地震关系
    2.2 异常时空分布特征与地震关系
    2.3 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与地震关系
    2.4 异常敏感台站分析
3 初步认识与讨论

(8)中强地震形变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震前的形变异常时空特点
    1.1 地球物理场区域形变测量
    1.2 定点形变观测
        1.2.1 跨断层场地测量
        1.2.2 倾斜观测
        1.2.3 其他
2 讨论与结论

(9)张渤带形变预测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使用资料
2 典型震例分析
    2.1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
    2.2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
3 张渤带形变预测指标分析
    3.1 按异常类型统计
    3.2 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3.3 敏感台点分析
4 结论及讨论

(10)鲁甸MS 6.5地震前昆明地震台定点形变观测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观测背景
    1.1 台站背景参数
    1.2 观测资料
2 形变观测异常分析
    2.1 水管倾斜观测异常
        2.1.1 EW分量。
        2.1.2 NS分量。
    2.2 洞体应变观测异常
        2.2.1 EW分量。
        2.2.2 NS分量。
    2.3 降雨干扰
    2.4 形变异常与地震活动性对比
    2.5 鲁甸地震异常特征
3 形变异常区域构造意义
4 结论

四、云南定点倾斜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D]. 周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2]小波分析方法在定点形变日常跟踪中的应用研究[J]. 张中旭,李智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3]云南区域强震活动中短期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应用研究[J]. 付虹,洪敏,王光明,胡小静,李祥,李智蓉,刘自凤. 地震研究, 2020(02)
  • [4]基于形变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及展望[J]. 武艳强,陈长云,季灵运,李瑞莎,马栋,占伟,赵静旸.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12)
  • [5]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定点形变高频异常特征的研究[J]. 武善艺,刘琦,龚丽文,张治广. 地震, 2018
  • [6]基于地壳形变监测数据的地震危险性研究[D]. 张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7]南北地震带定点形变前兆异常指标初建[J]. 刘琦,闫伟,李智蓉,窦玛丽,马震. 地震, 2016(04)
  • [8]中强地震形变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综述[J]. 路珍,李瑞莎,唐红涛,贾鹏,季灵运. 地震, 2016(04)
  • [9]张渤带形变预测指标分析[J]. 马栋,刘琦,闫伟,屈曼,侯晓真,张肖. 地震, 2016(04)
  • [10]鲁甸MS 6.5地震前昆明地震台定点形变观测异常分析[J]. 常玉巧,钱文品,杨仁华,姚休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03)

标签:;  ;  ;  ;  ;  

云南定点倾斜异常与强震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