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伽利略传》看“陌生化”的现代主义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秦丽霞[1](2021)在《论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间离手法及其审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希腊电影之父”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深受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影响,探析其影视艺术中的间离效果及其审美建构,有助于提高影视艺术的传播效果。“间离”理论起源于启蒙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等思想,还受到中国戏曲的影响。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间离效果和“打破第四堵墙”,强调故事的叙事性,减弱戏剧性,增强间离效果,压低与观者的情感共鸣。由于受古希腊的文化语境、动荡的希腊政局和“新浪潮”电影运动等影响,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善于运用“间离”手法。其“间离”手法主要表现在“不规则”的曲线性叙事及叙事的“去戏剧化”,时空交错和画外空间,陌生化表演和假定性表演等方面。受众在观看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时,感受到间离化的具象影像符号和抽象影像符号,形成一定的心理距离,从而产生陌生的审美感受。而寻找“自我”、跨越“边界”主题电影通过“间离”的艺术手法,疏离了受众认知体系中原先的电影主题印象,带给观众间离感,激发审美欲望。观者在其诗意性画面中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从而完成其中的审美建构。电影中影像造型语言的陌生化和长镜头的审美偏离使观众体会到从熟悉到陌生的审美趣味,而间离效果带来的审美偏离,使个体审美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和指向性都发生了变化。
董晓[2](2021)在《陌生化之辨:关于布莱希特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争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陌生化是布莱希特戏剧观的重要标识,是他力求突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途径。但是,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陌生化,是对这一概念的个性化表达,既包含了陌生化原本的内涵,亦有布莱希特所特指的涵义,因而有了意义的变异。从陌生化概念的本义出发,这一概念并非如人们认为的那样是划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戏剧观的标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舞台艺术同样具有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只是这种陌生化不同于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陌生化。因此,从陌生化原本涵义出发考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是认清这两种不同戏剧理念、矫正以往对它们的误解的有效途径。
王津京[3](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研究指明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周珉佳[4](2020)在《中国剧坛的“后布莱希特时代”:兼谈《伽利略传》对当下国剧创作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布莱希特的剧作被大量译介国内并排演,他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表现方式和戏剧形式,给戏剧界和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其实,早在1959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就排演了布莱希特的经典剧作《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随之,各大报纸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布莱希特戏剧介绍和评论的文章。1962年,对中国当代戏剧研究影响巨大的黄佐临的《漫谈戏剧观》(1)和卞之琳的《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 (系列三篇)(2)相继发表。
刘思晓[5](2020)在《卡里尔·邱吉尔戏剧中的魔幻叙事 ——以《优异女子》《食鸟》《妖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卡里尔·邱吉尔(Caryl Churchill,1938-)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女戏剧家。她的戏剧充满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意识,在英国乃至世界的戏剧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邱吉尔的许多作品都采用了融通古今、奇谲怪诞的非自然叙事,呈现出魔幻的创作风格。本文选取她具有代表性的《优异女子》《食鸟》《妖女》三部剧作为研究案例,以时空、角色、情节为切入点,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探究了邱吉尔剧作中魔幻叙事的表现形态,发掘了魔幻叙事的隐喻意义和美学效果。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邱吉尔的创作经历及其成就;阐明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并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考察了作家剧作中魔幻风格形成的历史维度和主体选择。英国文学传统中的魔幻叙事与邱吉尔的个人才能相结合,构成了她剧作中魔幻风格得以生成的双重动力。而且,邱吉尔采用的魔幻叙事类似于一种当代神话,它揭去了生活表象的外壳,通过象征隐喻开掘出生活的本质。第二章,探究了邱吉尔魔幻叙事表现形态之一:交错的时空。邱吉尔戏剧中的时空概念迥异于传统,三部作品中的时空都不能用现实逻辑去解释。这一部分主要从错位的时间和并置的空间两方面,对邱吉尔戏剧中运用的时空策略进行了分析,进而更清晰地感悟邱吉尔对当代生活的理解。第三章,探究了魔幻叙事表现形态之二:角色的怪诞与叠装。笔者从角色的怪诞和角色叠装两个方面分析邱吉尔魔幻叙事的策略。邱吉尔在戏剧中加入了精灵、鬼魂和作品人物等怪诞的角色,同时利用角色叠装突破了演员和角色搭配的固定性,亦真亦幻,波谲云诡,富有强烈的艺术刺激力。第四章,探究了魔幻叙事表现形态之三:情节的狂欢化。看似平静的生活下,隐藏了人们各种扭曲和压抑的情绪。为了从有序的、平静的生活中挖掘出人们内心真正的渴求,邱吉尔通过魔幻的手段解放了被禁锢已久的人性。在戏剧中,普通的人类与神怪合体,感受到了暴力之下极致的愉悦。灵魂与肉体径直地交锋与对话,激发出人物内心底处痛苦甚至崩溃的呐喊。邱吉尔以狂欢化的情节配以夸张的舞台动作,将戏剧内在的张力发挥到极致。第五章,发掘了邱吉尔魔幻叙事的美学意义。本章主要从魔幻叙事实现了历史与当代的对话、外化了作家的内心体验以及打破了受众的期待视野三个方面进行了发掘,并对邱吉尔在三部作品中的创作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结语部分,收束全文,并提出展望。邱吉尔通过交错的时空、怪诞的角色、狂欢化的情节展示了当代人极端压抑的复杂情绪,揭露了刻板僵化的社会体制,并启示了重塑社会价值体系的可能路径。邱吉尔充满实验性的魔幻策略为当代戏剧提供了一个新奇的视界,但同时,这种精英式的探索也存在着晦涩难懂的问题。邱吉尔的戏剧既承接着英国文学传统中魔幻叙事,又应和着英国当代文学的使命。只有深刻理解了邱吉尔采用魔幻叙事的动因和必要性,才能深刻领会她所描绘出的当代生活图景。只有深刻理解了邱吉尔魔幻叙事的表现形态和美学效果,才能进一步提升文学创作的洞察力和表现力。
王嘉慧[6](2019)在《浅析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继承与发展 ——以《四川好人》和《毕德曼与纵火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布莱希特以及后布莱希特时期当中各选出一部作品,布莱希特时期选用作品为《四川好人》,后布莱希特时期选用作品为《毕德曼与纵火犯》,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明布莱希特以及后布莱希特戏剧的相关背景及对比目的和意义。第一部分为后面第二章的文章中心部分做下良好的铺垫,同时也将对布莱希特作品的整体特点加以分析,使得后面的对比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中心部分,即《四川好人》以及《毕德曼与纵火犯》两部作品的对比。对比同时分为两大板块——相同点及不同点。相同点即为后布莱希特对布莱希特的传承,不同点是后布莱希特在布莱希特戏剧的基础之上做出的改进,对比角度分别为:戏剧结构、文化背景以及情节处理,在比较之后对对比结论进行总结。第三部分为从比较《四川好人》与《毕德曼与纵火犯》中体会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该部分为第二部分的一个延续,根据前面的对比结论来深入探究布莱希特与后布莱希特的异同,并探究其传承与发展,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做出简单的分析。第四部分为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仍然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现有被布莱希特有影响的戏剧,并且展望布莱希特戏剧对未来中国戏剧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的“布莱希特式戏剧”,进而探究布莱希特戏剧更加深层次的精神。全文主要围绕两部作品展开,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孙刚[7](2018)在《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美国非裔戏剧界,苏珊·洛里·帕克斯是一个不能被忽略、非常重要的剧作家,她是继奥古斯都·威尔逊之后第二位获得美国普利策戏剧奖的非裔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黑人女剧作家,在威尔逊去世之后她已经成为非裔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她的戏剧作品荣膺美国戏剧界诸多重要奖项,获得多项基金项目支持,赢得戏剧评论家的赞誉,获得学术研究者的重视。帕克斯的戏剧作品创作题材丰富、作品内涵深刻、创作手法独特是其获得美国戏剧界多项大奖的根本原因。国外对帕克斯作品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简介评论、博士论文到研究专着每年都有增长的态势,而国内对其作品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6年开始才陆续有学术论文的出现,近年来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且丰富起来。可是纵观己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在研究成果中还是存在单个主题研究居多,综合研究较少;获奖作品研究居多,全面、系统研究较少的情况,而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将帕克斯与其他戏剧家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较少对帕克斯及其戏剧做专门的研究,总之,现有研究对帕克斯戏剧内容与艺术形式缺乏立体、全方位的观照,更是未见从陌生化角度对其作品研究的成果。本文选取帕克斯的《强者/弱者》、《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爱情花园里的信徒》、《红字戏剧》、《第三王国的渐变》、《父亲从战场归来》、《维纳斯》、《美国戏剧》和《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这9部剧作为研究对象,以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理论为指导,从戏剧场景、戏剧情节和观演关系三个方面切入,全面探讨了帕克斯是如何在戏剧创作中把握了陌生化的理论精髓、实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的。本文的第一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场景的陌生化:在《强者/弱者》中,帕克斯通过全明的灯光、简单的道具将舞台与现实关联;在《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中,帕克斯通过舞台空间的重塑和历史场景的重构来呈现历史;在《爱情花园里的信徒》中,帕克斯通过信使和电视为媒介让戏剧有了层次分明的空间视域,虚实相融的戏剧场景阻碍了幻觉舞台效果的生成。第二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情节的陌生化:在《红字戏剧》中,帕克斯使用互文架构情节,让它同霍桑的小说《红字》形成文本互文关系,让它与非裔女性的现实处境形成映射关系;在《第三王国的渐变》中,帕克斯将美国非裔族群的历史与现状融入到戏剧碎片化的情节架构中,同时将散落的碎片重新整合,打破情节线性发展的传统模式;在《父亲从战场归来》中,帕克斯改变了古希腊时期歌队的基本构成形式和成员组成数量,让歌队介入戏剧情节结构,对舞台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施加影响。第三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观演关系的陌生化:在《维纳斯》中,帕克斯让演员化身为戏剧的剧中人和局外人,让演员保持与角色本身和剧场观众的距离感;在《美国戏剧》中,帕克斯将家庭故事和民族历史进行结合,试图通过该剧中的“历史的巨大洞穴”来改变观众在传统观演过程中的被动状态;在《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中,帕克斯让角色通过“重复与修改”的语言策略体现剧作家的意图、保持与观众的距离,激发观众的思考,从而制造出陌生化效果。帕克斯的戏剧作品主题宽泛多样,既包括非裔族群的历史境遇,也涵盖非裔个体的现实状况,她的戏剧就是要向观众传达非裔族群被篡改和遗忘了的历史,要向观众呈现非裔个体卑微和窘迫的现状。在传递剧作家主旨意图的过程中,帕克斯试图通过使用多重戏剧创作手法对戏剧进行陌生化处理,让戏剧在发挥娱乐作用的同时更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让观众能从亚里士多德戏剧美学的桎格中解脱出来,像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那样主动联系历史过往和社会现实,进行更为积极和深刻的思考。
张福海[8](2017)在《论丁扬忠教授的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丁扬忠教授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派往德国留学并致力于德国戏剧研究的第一人;在布莱希特戏剧学派及其演剧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效;同时在讲授和传播布氏的叙事体戏剧学派的思想、翻译布氏的戏剧作品,使之融入并促进我国当代戏剧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丁扬忠关于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和理论的译介与研究具有创发性,并且与中国戏剧的现实状况密切相关,不是单纯的学派介绍,而是直指现实、给人深刻的启迪。刘厚生先生评价他是"布莱希特的中国知音"。
靳祺[9](2017)在《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戏剧中的现代性因素》文中研究表明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创立的“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理论体系和戏剧创作实践,在对传统戏剧的反叛之路上开创了成功的范例。其戏剧理论和作品中呈现出的现代性因素对20世纪的现代戏剧和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导了后世文学的发展方向。本文拟从“现代性”视角切入,分析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和作品中呈现的现代性因素,进而探讨布氏戏剧在戏剧史和文学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现代性因素,体现为“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与“理性的戏剧观”、“间离效果”与推倒“第四堵墙”、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巧妙结合。第二章分析布莱希特作品中的现代性因素,分别为独立叙述的戏剧结构、灵活开放的舞台表演、“非典型性”的人物形象。第三章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的现代性意义以及对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揭示。首先分析布莱希特戏剧与中国古典戏曲的殊途同归,其戏剧一定程度上有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借鉴痕迹;其次探讨布莱希特戏剧在西方戏剧史上的转折作用;最后阐释布莱希特戏剧的现代性意义以及对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启示。
高启光[10](2015)在《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文中认为现代主义戏剧,作为现代主义的一种文艺形式,在思想层面上受到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贯穿了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的西方剧坛。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标志着现代主义戏剧真正诞生的象征主义,再经历了表现主义、存在主义、心理现实主义以及史诗剧之后,截止到了现代主义戏剧的最后一个流派——荒诞派。在此期间,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流派虽然出现时间较短,但也在现代主义戏剧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本文的研究范围起于具有强烈象征主义色彩的易卜生的《群鬼》,止于荒诞派贝克特的代表作品《等待戈多》。这期间各个流派的戏剧观点均以悖逆传统的现实主义戏剧为主要动机,各自的风格和特点迥异,展现了现代主义戏剧独特的思想基础、美学风貌和表现方式,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现代主义戏剧从人的非理性本质透视生活的真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超越了古典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的表现形式,为西方戏剧的发展探索了一条从未触及的崭新道路。本文拟以戏剧情境理论为切入点,探寻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嬗变。戏剧情境是研究戏剧本体的重要理论,在戏剧艺术创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外众多戏剧理论家都对其进行过不同侧面的研究。西方现代主义戏剧表现出对以往戏剧传统的反叛和革新,其戏剧情境较之传统的情境表现方式截然不同,体现在现代主义戏剧各流派中更是风格迥异,从整体上来看呈现出一种嬗变的趋势,流派间或互有影响,或从自身角度有所变化,勾连起了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脉络。现代主义戏剧情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逐渐演化成为戏剧史长河中的一种标志性代表。以此为突破口来全面审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西方现代主义戏剧进行研究,对于当下的戏剧创作同样意义重大。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绪论一章。重点说明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章以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为主题进行研究的理由有三:一是通过对现代主义戏剧及其流派的戏剧情境特征进行梳理和概括,探寻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嬗变的根源和表现,可以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现代主义戏剧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在创作实践和舞台表演领域,多数人对于情境的内涵认识程度不一,这大大削弱了情境设置对于戏剧创作的功能。把握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是重新解构现代主义戏剧创作的新方式,对于当下的戏剧创作及未来发展具有实践意义。三是自中国话剧诞生伊始,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但契合时代的佳作屈指可数。对于戏剧情境理论缺乏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可以说是症结之一,因此对于该理论的研究任重而道远。第二部分,用一章即第二章。主要论证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概念及特征。与传统戏剧相比较,现代主义戏剧各流派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段上都风格迥异,均对传统戏剧形态予以否定,都将传统戏剧情境对外部世界的极力审视和营造转移到人自身之中,重在表现内部情境设计对于人物的影响。在戏剧情境的表现上,各流派多少互有承继,均体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表现特征,以及先前对于现实主义戏剧情境研究的理论成果加以比较后,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给出如下界定:现代主义戏剧情境是指,在现代主义戏剧中,以非理性、非逻辑戏剧理念为标准,通过一定生活化的叙事手段和反传统的表现方式,挖掘人物内心,展示人物意识,引发观众思考,揭示剧作主旨以反映现代人生存处境的戏剧环境。“一定生活化”体现为现代主义戏剧家的创作虽也立足于表现现实,但同时也赋予了象征、荒诞等色彩,从总体上来讲是不同于传统戏剧情境表现外在世界、重理性和逻辑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七章即第二至第八章。选取七位有重要影响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集中分析论证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创作表现,具体展示其流程中的嬗变。第二章论述象征主义戏剧情境,并以易卜生戏剧为例。象征主义戏剧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各种先进思想相互碰撞下所产生的现代主义戏剧中的第一个戏剧流派。尽管当时现代主义戏剧才刚刚步入雏形,仍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流戏剧创作,但象征主义的出现给当时西方的戏剧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转变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在戏剧情境的设置上有所变化。易卜生的《群鬼》标志了现代主义戏剧的诞生,他的创作善于创建思考性情境,设置复杂的前史以创造人物情境,探索了戏剧情境的发展。第三章论述表现主义戏剧情境,并以斯特林堡戏剧为例。表现主义的诞生是现代主义戏剧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将戏剧的表现手法从象征主义所坚守的传统表现方式中解脱了出来,创造出了新的表现形式。表现主义戏剧情境渐渐从象征主义中充满意象的情境设置进一步演变为追求“梦”与“自我”的意识化情境。斯特林堡最具代表性的,是在表现主义框架之下的“梦幻戏剧”。他的作品善用梦境的意象设置丰富多变的戏剧情境,在易卜生的基础上拓展了戏剧情境的表现力。第四章以奥尼尔戏剧为例,论述表现主义戏剧情境的另一种形式。从表现手法上看奥尼尔与斯特林堡的作品虽都同属于表现主义戏剧的范畴,但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在情境的设置方面,他承续了之前象征的表现手法,情境中的意象多少带有象征的含义,但同时又具有干预意识,表现了更多的怪诞情境。奥尼尔的作品擅长探究人的心理状态,他的作品大多构建出一种内向性的、自我化的戏剧情境模式,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表现主义戏剧类型。第五章论述心理现实主义戏剧情境。以契诃夫戏剧为例。心理现实主义戏剧是一种展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现代主义戏剧,由俄国剧作家契诃夫开创。他在创作中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在情境的设置上转而着力去营造人物的心理情境。这是在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展现人物心灵世界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结果,通过这种变化,消解尖锐的外部冲突,回避外在的戏剧性。他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了19世纪末欧洲心理剧的最高成就。第六章论述“史诗剧场”戏剧情境,以布莱希特戏剧为例。“史诗剧场”又称为叙述体戏剧或叙事剧,由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创立。他转变了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体系,其作品中夹带鲜明的主观态度并努力破除传统戏剧情境所营造充满“幻觉”的戏剧情境。他努力构建“间离”情境,以达到“冷视与思考”的效果,令观众对周遭世界产生辩论的分析和判断,以此去尝试改变世界。“间离”式的戏剧情境设置,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明确的情境展现形式,构成了布莱希特戏剧情境建构的核心。布莱希特戏剧情境中呈现的“陌生化效果”具有跨时代的创造性价值,在现代主义戏剧各流派情境中影响很大。第七章论述存在主义戏剧情境,以萨特戏剧为例。存在主义戏剧重在展现当时的人们对于生存状态的困惑。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境遇剧”的开创者,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创造出一种极端的戏剧情境,表现了人们的生存境遇,展现了其存在主义的“自由”和“选择”思想。他把极限情境作为存在主义戏剧的重要命题,在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脉络中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境遇剧”突破了传统戏剧情境观点,打破了“情境仅仅是为了塑造人物”的观点,每一个情境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的,在舞台上同时呈现的更是多个情境。第八章论述荒诞派戏剧情境,以贝克特戏剧为例。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出现。荒诞派戏剧思想来自于对世界的直观体验,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戏剧这一时期的界限,它架构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梁。在戏剧情境的设置方面,贝克特继承了布莱希特“史诗剧场”情境的“间离”特点,但要求更为彻底,力图营造荒诞的情境,用直喻手法弱化人物形象塑造、削弱事件的冲突,从而破除戏剧幻觉,并且排斥情感介入。贝克特的创作并没有倒退回早于他之前的传统的感性戏剧模式,而是在前人对于戏剧情境的实践基础上重新开辟了一条真正的具有合乎常态的挖掘内心的道路。第四部分,用一章即第九章。主要阐述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研究与中国话剧发展的关系。19世纪末,“话剧”作为“西方世界的舶来品”以其新锐的姿态进入国人的文化视野,发展至今已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戏剧作品,但在当下同样也遇到了困境。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研究为今后我国的戏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一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作为先进的戏剧改革浪潮,对我国的戏剧创作和改革具有参照意义。二是由于国情的差异,我国的戏剧创作和实践又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一面,必须探索既符合我国现状又能适应潮流的戏剧创作模式。三是我国的戏剧改革和创作面临着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双重历史任务,戏剧情境的设置和应用将是解决好这一矛盾的关键。只有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戏剧观念,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立足民族的精神与特色,创建民族化的戏剧情境,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建构有别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中国特色现代话剧。
二、从《伽利略传》看“陌生化”的现代主义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伽利略传》看“陌生化”的现代主义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论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间离手法及其审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动态分析 |
1.2.1 “间离”理论 |
1.2.2 审美偏离 |
1.2.3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运用的“间离”理论及其缘由 |
2.1 “间离”理论的源起 |
2.1.1 “间离”理论的思想渊源 |
2.1.2 中国戏曲的启发 |
2.2 “间离”理论的内容 |
2.2.1 间离效果 |
2.2.2 “打破第四堵墙” |
2.3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运用“间离”理论的缘由 |
2.3.1 古希腊文化的语境 |
2.3.2 动荡的希腊政局 |
2.3.3 “新浪潮”电影运动 |
3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间离手法 |
3.1 叙事的非因果性 |
3.1.1 “不规则”的曲线性叙事 |
3.1.2 叙事的“去戏剧化” |
3.2 时空的影像再造 |
3.2.1 时空交错 |
3.2.2 画外空间 |
3.3 表演的间离性 |
3.3.1 陌生化表演 |
3.3.2 假定性表演 |
4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间离效果的审美建构 |
4.1 间离化的影像符号 |
4.1.1 具象的影像符号 |
4.1.2 抽象的影像符号 |
4.2 疏离的电影主题建构 |
4.2.1 寻找“自我” |
4.2.2 跨越“边界” |
4.3 从熟悉到陌生的审美趣味 |
4.3.1 影像造型语言的陌生化 |
4.3.2 长镜头下的审美偏离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陌生化之辨:关于布莱希特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3)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
小结 |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
一、多重等级链条 |
二、冲突性对话 |
三、评议性对话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
一、语言的暴力 |
二、伪装的叙事 |
三、戏仿与拼贴 |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
三、“话剧腔”的价值 |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
一、潜台词 |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
一、现实方向 |
二、诗意方向 |
三、哲理方向 |
结语 |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
二、现实的困境 |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中国剧坛的“后布莱希特时代”:兼谈《伽利略传》对当下国剧创作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5)卡里尔·邱吉尔戏剧中的魔幻叙事 ——以《优异女子》《食鸟》《妖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一)邱吉尔的创作经历及其成就 |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邱吉尔魔幻叙事风格的生成 |
第一节 英国文学传统中的魔幻色彩 |
一、遥远的凯尔特神话 |
二、神秘的哥特小说 |
三、奇幻文学 |
第二节 当代语境下邱吉尔魔幻风格的形成 |
一、二战后的个人选择 |
二、当代西方戏剧的濡染 |
第二章 魔幻叙事的表现形态之一:交错的时空 |
第一节 重构的时间 |
一、历史、现实与虚构的交汇 |
二、平行世界的非理性体验 |
第二节 并置的空间 |
一、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并置 |
二、现实世界与异质世界的并置 |
第三章 魔幻叙事的表现形态之二:角色的怪诞与叠装 |
第一节 相聚的鬼魂 |
第二节 多变的精灵 |
第三节 角色叠装——女性的跨时空合体 |
第四章 魔幻叙事的表现形态之三:情节的狂欢化 |
第一节 人与神的合体 |
一、对快乐的追寻 |
二、对痛苦的报复 |
第二节 灵与肉的直面 |
一、绝望主妇与愤怒的幽灵 |
二、失落男子与“阴阳人” |
第五章 邱吉尔魔幻叙事的美学意义 |
第一节 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
第二节 内心的矛盾冲突得以外化 |
第三节 借助魔幻体验打破期待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6)浅析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继承与发展 ——以《四川好人》和《毕德曼与纵火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与后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诞生 |
第三节 后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诞生 |
一、后布莱希特主体理念 |
二、后布莱希特代表戏剧家及其作品 |
第四节 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相关理论基础 |
一、陌生化理论 |
二、观看艺术理论 |
第五节 布莱希特及后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戏剧效果及研究意义 |
一、间离效果 |
二、布莱希特及后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理论意义 |
三、布莱希特及后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现实意义 |
(一)主流审美标准的变革 |
(二)提高受众审美自觉性 |
第二章 《四川好人》和《毕德曼与纵火犯》的异同比较 |
第一节 《四川好人》与《毕德曼与纵火犯》作品梗概 |
一、《四川好人》作品梗概 |
二、《毕德曼与纵火犯》作品梗概 |
第二节 《四川好人》和《毕德曼与纵火犯》的相似之处 |
一、间离手段相似 |
(一)《四川好人》:架空的戏剧背景 |
(二)《毕德曼与纵火犯》:荒诞的戏剧情节 |
二、戏剧主题相似 |
(一)《四川好人》:真善者与伪善者的面具 |
(二)《毕德曼与纵火犯》:从人性弱点到犯罪事实 |
第三节 《四川好人》和《毕德曼与纵火犯》不同点比较 |
一、戏剧结构比较 |
(一)《四川好人》:蒙太奇拼接结构 |
(二)《毕德曼与纵火犯》:双重节奏结构 |
二、戏剧文化背景的比较 |
(一)《四川好人》:异域文化冲击 |
(二)《毕德曼与纵火犯》:与观众贴合性较强的市井生活 |
三、《四川好人》和《毕德曼与纵火犯》情节处理比较 |
(一)《四川好人》:立体结构中的即时性间离 |
(二)《毕德曼与纵火犯》:段落式结构中的融合间离 |
四、小结 |
第三章 从比较《四川好人》与《毕德曼与纵火犯》中体会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从《四川好人》与《毕德曼与纵火犯》的异同中体会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传承 |
一、滑稽的标志性间离手法 |
二、拥有后现代美学特征 |
三、引发观众的思考 |
第二节 从《四川好人》与《毕德曼与纵火犯》的异同中体会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发展 |
一、扩大了“间离效果”的普适性 |
二、政治功能的改变 |
三、提升了戏剧观赏性 |
第四章 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影响下关于的中国当代戏剧的借鉴与思考 |
第一节 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在中国的传入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戏剧对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借鉴 |
一、戏剧表现形式借鉴——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
(一)借鉴手法 |
(二)借鉴意义 |
二、戏剧文化借鉴——以林兆华版《哈姆雷特》为例 |
(一)借鉴手法 |
(二)借鉴意义 |
三、情节间离处理借鉴——以《活着》为例 |
(一)借鉴手法 |
(二)借鉴意义 |
第三节 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影响下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的思考 |
一、在戏剧中思索哲学 |
二、“布莱希特式中国戏剧”的灵魂是创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的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二节 论文的理论框架 |
(一) 陌生化理论的渊源 |
(二) 陌生化理论的内容 |
(三) 陌生化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帕克斯戏剧场景的陌生化 |
第一节 展现现实的舞台场景 |
(一) 舞台上看得见的“家” |
(二) 舞台上看不见的“家” |
第二节 呈现历史的舞台场景 |
(一) 被重塑的舞台空间 |
(二) 被重构的历史场景 |
第三节 虚实相交的舞台场景 |
(一) 极简约的舞台实景 |
(二) 不简单的舞台虚景 |
第二章 帕克斯戏剧情节的陌生化 |
第一节 运用互文性的情节架构 |
(一) 情节对文学文本的互文 |
(二) 情节对社会历史的映射 |
第二节 采用碎片化的情节架构 |
(一) 整体情节架构的碎片化 |
(二) 碎片化情节的架构整合 |
第三节 启用歌队的情节架构 |
(一) 歌队介入整体的情节中 |
(二) 歌队融入局部的情节中 |
第三章 帕克斯戏剧观演的陌生化 |
第一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演员 |
(一) 作为戏剧局外人的演员 |
(二) 作为戏剧剧中人的演员 |
第二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观众 |
(一) 作为戏剧审视者的观众 |
(二) 作为戏剧思考者的观众 |
第三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角色 |
(一) 体现剧作家意图的角色 |
(二) 唤起观众们思考的角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论丁扬忠教授的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结语 |
(9)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戏剧中的现代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现代性因素 |
第一节 “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与“理性的戏剧观 |
第二节 “间离效果”与推倒“第四堵墙 |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巧妙结合 |
第二章 布莱希特戏剧创作中的现代性因素 |
第一节 独立叙述的戏剧结构 |
第二节 灵活开放的舞台表演 |
第三节 “非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
第三章 布莱希特戏剧的现代性意义 |
第一节 布莱希特戏剧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契合与共鸣 |
第二节 布莱希特戏剧对西方现代戏剧的影响 |
第三节 布莱希特戏剧的意义与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个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现代主义戏剧情境概说 |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戏剧 |
第二节 戏剧情境概论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戏剧情境概念及特征 |
第二章 象征主义戏剧情境研究——以易卜生戏剧为例 |
第一节 易卜生戏剧情境建构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易卜生戏剧情境中的“象征” |
第三节 易卜生戏剧情境特点 |
第四节 易卜生戏剧情境启示 |
第三章 表现主义戏剧情境研究(上)——以斯特林堡戏剧为例 |
第一节 斯特林堡戏剧情境建构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斯特林堡戏剧情境中的“梦幻” |
第三节 斯特林堡戏剧情境特点 |
第四节 斯特林堡戏剧情境启示 |
第四章 表现主义戏剧情境研究(下)——以奥尼尔戏剧为例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情境建构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情境中的“表现” |
第三节 奥尼尔戏剧情境特点 |
第四节 奥尼尔戏剧情境启示 |
第五章 心理现实主义戏剧情境研究——以契诃夫戏剧为例 |
第一节 契诃夫戏剧情境建构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契诃夫戏剧情境中的“心理” |
第三节 契诃夫戏剧情境特点 |
第四节 契诃夫戏剧情境启示 |
第六章 “史诗剧场”戏剧情境研究——以布莱希特戏剧为例 |
第一节 布莱希特戏剧情境建构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布莱希特戏剧情境中的“间离” |
第三节 布莱希特戏剧情境特点 |
第四节 布莱希特戏剧情境启示 |
第七章 存在主义戏剧情境研究——以萨特戏剧为例 |
第一节 萨特戏剧情境建构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萨特戏剧情境中的“存在” |
第三节 萨特戏剧情境特点 |
第四节 萨特戏剧情境启示 |
第八章 荒诞派戏剧情境研究——以贝克特戏剧为例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情境建构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情境中的“荒诞” |
第三节 贝克特戏剧情境特点 |
第四节 贝克特戏剧情境启示 |
第九章 现代主义戏剧情境与中国话剧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戏剧传入概况 |
第二节 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影响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在中国的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 |
四、从《伽利略传》看“陌生化”的现代主义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间离手法及其审美建构[D]. 秦丽霞.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2]陌生化之辨:关于布莱希特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争论[J]. 董晓. 戏剧艺术, 2021(02)
- [3]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中国剧坛的“后布莱希特时代”:兼谈《伽利略传》对当下国剧创作的启示[J]. 周珉佳.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0(05)
- [5]卡里尔·邱吉尔戏剧中的魔幻叙事 ——以《优异女子》《食鸟》《妖女》为例[D]. 刘思晓.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浅析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继承与发展 ——以《四川好人》和《毕德曼与纵火犯》为例[D]. 王嘉慧. 吉林艺术学院, 2019(01)
- [7]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D]. 孙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8]论丁扬忠教授的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研究[J]. 张福海. 民族艺术研究, 2017(05)
- [9]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戏剧中的现代性因素[D]. 靳祺. 宁夏大学, 2017(02)
- [10]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D]. 高启光. 山东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