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邮储省中心投产(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海,刘珊[1](2020)在《云之舞 国之裕——国裕集团的新闻调查》文中指出五年前,本刊发表过国裕集团的报道,五年后我们再次来哈尔滨云谷A7座,看看国裕在风起云涌的云时代的发展变化,谛听国裕人讲述的故事,希望这些能为黑龙江数字经济产业有所借鉴,有所启迪。国裕的战略演进1996年,国有外贸公司干部刘颋在花园街282号创办了一个小公司,一部电话,一辆自行车,开始了创业生涯。此后,刘颋的24年的发展步伐走得很扎实,稳稳当当地走到今天。他在接受我的访谈中说,主要是我比较保守,不愿做冒险的事。这是谦辞,
张博艺[2](2020)在《黑龙江邮政网路运营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除了承担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外,还为全社会提供具有市场竞争性质的寄递类业务的服务。2017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对邮政普服服务标准进行了大幅度提升。在黑龙江邮政快递业市场中,黑龙江邮政市场占有率呈现逐渐降低的态势,形势极不乐观。随着邮政快递业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邮政快递业务用户对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也在越来越高。邮政寄递业务仍处于转型期,发展仍然处在劣势。邮政业务种类中,针对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邮政寄递产品无明显竞争优势,与同行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相比仍处于劣势,服务质量不佳和服务时限不稳定是重要的两个原因。成本管控粗犷,成本压力仍然较大。随着邮政寄递业务的发展、企业持续转型、结构不断调整、邮政寄递质量要求大幅提升、时间进一步加快等因素影响,邮政企业网运运行成本、人工成本、业务发展等方面成本项目的需求逐年加大,成本需求与成本预算增量之间形成较大缺口,成本有效管控的压力持续加大。从成本效率和时限服务两个方面考虑,实施省内网路结构布局优化。打破原有邮区中心局、地市邮件处理中心、县邮件处理中心架构模式,打破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组建以区域集散为基础的省内网路。对生产作业流程进行优化设计,按照“段区再优化、机构重新设、组网科学化、资源全共享”的设计原则,创新投递组网模式,优化投递处理流程,实行集中分拣、下段处理,对投递工作实施实时动态的生产指挥调度。实施汽车邮路循环甩挂运输,推行邮车统一调度和人休车运行运输管理模式,创新市趟运输组织,增加社会车辆作为运力补充来帮助进行邮件运输作业,实行一人多车运输组织。实行转运、分拣、投递、揽收“四合一”作业和散件加集包作业模式。通过提高科学技术应用,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管控体系,强化网路运营成本管控,实施网运生产全过程的事中管控等措施,保证网路运营优化工作有效实施。黑龙江邮政企业在全国邮政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黑龙江省邮政开展更加深入地研究,对提高全国邮政企业的生产效率,科学有效地降低运行成本,切实提高邮政服务质量,持续增强邮政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秦鸿斌[3](2018)在《工商银行哈尔滨分行零售金融业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零售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传统的业务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零售金融业务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贡献与日俱增,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结构和盈利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的推动下,零售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进一步带动了国内商业银行朝着更加成熟的经营格局迈进。为了抢占零售金融业务发展的制高点,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这方面的研发和投入,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同业竞争力,实现客户服务价值。本文以工商银行哈尔滨分行(文中简称“哈尔滨分行”)为研究对象,从如何发展零售金融业务的角度入手,学习借鉴中外零售金融业务发展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零售金融业务的发展沿革,研判了当下零售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以及带给商业银行在盈利结构、产品创新、营销方式及客户资源等方面的影响,深刻分析了零售金融业务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不同层面展现哈尔滨分行零售金融业务区域发展现状,客观理性地分析了该行的区域竞争地位、储蓄存款规模、个人客户结构、机构设置、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查摆与先进分行和同业之间的差距,发现工商银行哈尔滨分行发展零售金融业务过程中出现的表层及深层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剖析、总结成因,为建设性地给出对策建议指明方向。本文结合哈尔滨分行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共提出了八大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涵盖了经营发展理念、渠道建设落地、业务宣传推广、客户基础夯实、人才队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县域支行特色发展、风险舆情防控等内容,较为全面细致地绘制了今后一段时期哈尔滨分行发展零售金融业务的广阔蓝图。希望本文的这些措施建议能够使工商银行哈尔滨分行的零售金融业务得到提升,有利于巩固区域零售大行地位,实现工商银行的品牌服务价值和社会价值。
郎白冰[4](2014)在《黑龙江省邮政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邮政经营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人员需要对邮政的各类资源进行整体综合管理,因此,急需一个统一的平台对邮政的各类资源及业务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使之更好的服务和促进邮政业务的发展。本项目来源于黑龙江邮政易通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的黑龙江省邮政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省内邮政资源的统一管理。本文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全面分析和对技术实现可能性的评估,决定采用B/S体系进行系统的开发。系统使用的是java语言,采用SPRING和STRUTS2,特别地,针对邮政资源管理项目的需要,引入了Dorado中间件,以此既可以协助JSP、Javascript等对前台页面进行控制,同时又可以对业务逻辑层的调用起到关键作用;数据持久化层选取的是MyBatis,省去了大量编写JDBC语句的繁琐。整体系统的开发是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Eclipse进行开发,本地服务器采取Tomcat,数据库存储使用的是Oracle。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地图展现模块、经营情况模块和人员信息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可实现邮政机构信息的上报审核流程,同时也可以整体把握省内邮储银行自助设备使用状态和邮政网点职工小家建设情况;地图展现模块,具有对各邮政网点的分布情况在地图上的直观查询和在一定范围内搜索定位邮政房产两个功能。人员管理模块可实现对邮政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经营情况模块主要以报表的形式展现邮政相关业务的经营情况,以最直观最简洁的方式展示了邮政业务的经营情况。除此之外,本文对邮政资源管理项目的数据来源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通过数据池的基础架构,实现了对基础数据的抽取和整合。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已经实现了邮政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功能。目前系统已经完成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并进行了公司级测试,符合预期的需求。系统现已投入到生产运行当中。
蒋亚军[5](2014)在《邮政金融客户管理系统数据仓库模型改造与ETL设计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邮政金融客户管理系统(CPCIM)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设的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之一。为了给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使经营模式从传统的“以账户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邮政储蓄银行需要收集客户相关的数据进行管理,以保留客户并争取到更多的客户,促进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客户数据分散在各业务系统中并且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因此,需要利用能够对不同系统数据实现集成和共享的数据仓库技术建立邮政金融统一的客户数据管理体系,将分散在邮政金融各个业务系统中与客户有关的信息进行集成,为邮政金融的客户管理、客户分析、客户挖掘、经营决策提供信息管理和应用平台。本项目基于Teradata数据仓库技术搭建集邮政储蓄银行的自营与代理金融业务体系中的客户信息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为邮储银行各级领导、业务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人员等提供业务报表和数据分析来源,为业务发展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基于邮政金融客户管理系统四期改造工程,首先从相关技术入手,借助企业级数据仓库架构介绍系统的基础组件,详细阐述Teradata平台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及其金融业逻辑数据模型(FS-LDM)并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其次,从分析系统数据仓库的现状出发,深入研究改造工程的需求,分析系统整体改造思路和各个影响因素,提出数据源分析和数据模型映射分析方案,并结合邮政金融在技术实现上的特点和系统现状设计了新数据源系统的接入方案。再次,从模型映射、模型扩展、码值调整三个方面提出该企业级数据仓库数据模型的改造方案并按照数据模型设计的原则、规范及流程完成数据模型的改造设计。然后,从总体逻辑架构、作业处理模式、数据加载处理流程等方面提出ETL的改造设计方案并予以实现。最后,对系统运行情况和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同时针对当前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对数据仓库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着眼于系统数据仓库数据模型和ETL的改造研究,结合项目实际使用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实现数据的集成与存储,为业务应用的访问提供支撑。本人参与完成了数据模型和ETL的改造设计与实现,以及改造工程第一阶段数据源的接入工作。目前,设计的模型和开发的ETL脚本已经投入使用,第一阶段的改造工作已经结束,13个省份陆续完成切换上线且运行状况良好。系统实现了各系统数据大集中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有效地改善了邮政金融客户信息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为业务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达到了项目的建设目标。
周勇[6](2014)在《中国银行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金融机构业务取得了较大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利润新的有力增长点。论文针对中国银行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金融机构业务特点和中国银行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起源和发展,结合西方业务营销和金融经济理论,通过分析中国银行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宏微观环境,寻找适合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下阶段发展宏观战略,进而提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一些具体策略。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是金融机构业务的界定和业务发展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了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和现状;第四部分分别运用PEST分析方法和SWOT模型,对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所处的宏观环境及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交叉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下阶段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策略选择和具体实施举措,以稳步提高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竞争力,力争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同业。论文研究可对国内同业金融机构业务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罗继东[7](2010)在《区域二元金融及互补研究 ——基于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资源配置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省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二元金融特征。如何通过互补互动来缩小差别,实现以强带弱、以先促后、协调发展,是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崭新课题,目前国内尚未有成功的案例可资借鉴,也未有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通过对国外合作金融机构的考察,国外合作金融机构自愿结成各种联盟的做法,值得借鉴。特别是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较好的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结成高度统一的战略联盟来抵御单个合作金融机构因规模小而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一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要求单个合作金融机构必须加入合作金融体系,接受行业管理和服务。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弱,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部分特困联社还面临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缺乏外力的情况下,要解决落后农信社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只能紧紧依靠合作金融体系内部互补互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以强带弱、以先促后、协调发展。而要做到互补和互动,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求各个合作金融机构要结成高度统一的战略联盟,以此来解决单个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支付风险、规模不经济、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建立合作金融机构的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套互补互动机制。互补互动可以分五个层次:一是建立在省联社层面上的通过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产品设计、资金调剂、信息服务等方面与特困联社的互补互动;二是省联社通过资金扶持与特困联社的互补互动;三是部分联社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后通过定向合作方式与特困联社之间的互补互动;四是省联社改制为省级农村联合银行后通过参股控股特困联社而形成的互补互动;五是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对特困联社的帮扶。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首先,通过比较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在金融密度、信贷分布、不良率、农业贷款占比、贷款占GDP的比重存在明显差异以及珠三角农村信用社与非珠三角农村信用社的“二八”现象,’指出广东存在明显的区域二元金融,并提出应该通过互补互动来缩小区域二元金融的差别。其次,为研究方便,对区域二元金融概念、差异和研究视角进行了界定。再次,明确了选题的意义就是为了寻求促进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寻求解决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问题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持。最后,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基本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第二章,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共两个部分,一是从二元经济、二元金融与金融地理学、区域金融的空间差异、区域二元金融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和缩小区域金融差异的制度安排等四个方面对区域二元金融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二是对合作金融的改革、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与合作金融的关系、合作金融的组织体系等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三章,广东区域二元金融的存在。首先,通过考察珠三角地区与非珠三角地区的金融总量、金融密度、金融效益、资产质量和经营环境的明显差异,指出广东省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域二元金融结构特点;其次,从广东省经济的二元结构和金融制度的安排两个方面对区域二元金融结构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广东农村区域二元金融的特点与原因。首先,归纳了广东农村区域二元金融的特点:一是广东农村合作金融“二八”现象突出,二是特困联社的发展缺乏可持续。其次,对广东农村二元金融的形成从历史包袱、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采取DEA的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主要结论。第五章,消除广东农村二元金融的方案评析。首先,在分析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广东省三个整体改革方案以及三个方案有关解决二元金融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对省政府最终通过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方案以及定向合作方案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农村二元金融互补互动的国外范例。分析了国外合作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以及主要国家合作金融体系的结构特点,并对战略合作联盟的组织形式及其主要特点以及金融机构组成战略联盟来解决互补互动问题的主要做法进行了考察。第七章,我国农村二元金融互补互动的现实选择。在选择的理论基础上,借鉴国外合作金融组成战略联盟的做法,提出了结成战略联盟是解决互补互动的基础;在选择的方式上,提供了通过股权纽带建立合作是解决二元金融互补的有效形式;最后,提出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是互补互动的实现途径。第八章,广东省农村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优选方案。通过对现行模式的评价,提出了从行政管理到资本管理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系的改革方向以及广东省二元金融互补互动优选方案的设想。互补互动方案分为五个层次:一是建立在省联社层面上的通过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产品设计、资金调剂、信息服务等方面与特困联社的互补互动;二是省联社通过资金扶持与特困联社的互补互动;、三是部分联社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后通过定向合作方式与特困联社之间的互补互动;四是省联社改制为省级农村联合银行后通过参股控股特困联社而形成的互补互动;五是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对特困联社的帮扶。最后,就结成战略联盟和实现互补互动涉及到的政策障碍、地方政府利益、农村商业银行利益诉求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通过立法来解决战略联盟的形成问题。第九章,金融供给创造农村金融需求。提出了通过加大金融供给来增加落后地区的金融服务能力,并就合作金融机构组建成立农业保险公司、创新小额信贷模式提出了设想。最后,提出了通过政策导向性金融来解决农村区域二元金融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本文着眼于农村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的制度研究,提出了解决目前广东省农村信用社整体解困和以强带弱的主张和思路,并提出了立足建立合作金融战略联盟的改革思路和互补互动方案。这样的研究在国内少见,研究领域新,以此作为博士论文写作,实为先例,选题新。具体创新之处有:第一,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广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农村区域二元金融的具体存在。第二,借鉴国外合作金融的合作模式,提出了结成战略联盟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互补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互补互动的选择方式以及通过立法来解决我国合作金融机构战略联盟的形成问题。第三,针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实际,提出了从行政管理向资本管理的转变,即建立以资本为连接、以股权为纽带、以规则为约束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第四,提出了基于互补互动,以强带弱、以先促后的广东省农村信用社的整体改革方案和互补互动的优选方案。第五,提出了“金融供给创造农村金融需求”的主张,即通过加大金融供给来增加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以及通过政策导向性金融来解决农村区域二元金融的政策建议。
王锋[8](2009)在《广东邮政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央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基础设施,广东省邮政公司是中国邮政属下最大的一个省级邮政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邮政针对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邮政电子商务、建设现代化邮政的战略,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邮政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性探索。本文第一部分案例主体,首先描述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广东省邮政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介绍了广东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的背景以及几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从电子商务切入到以后遇到的发展瓶颈,期间经历了发展定位不清晰、业务盲目扩展、业务收入下降等困难。本文第二部分案例分析,首先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电子商务的概况,然后利用PEST分析方法和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五力模型”对该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广东邮政作为具备金融、实物送递、信息“三流合一”优势的企业,必须抓住机遇通过电子商务发展传统邮政业务,创新发展新业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接着,对广东邮政相关政策、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做出了相关的SWOT模型和价值链的分析,得出广东邮政在网络、品牌、渠道等资源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在机制、资金、人才方面劣势明显,必须依托邮政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在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突破,发展邮政特色的电子商务道路。文章最后分析了该企业应采取的目标市场选择和竞争战略,并提出相应的市场进入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
罗燕[9](1999)在《加强邮储科技工作促进业务发展》文中认为本文借鉴区内外邮政储蓄部门及商业银行的经验,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区邮储科技工作的几点建议:以新技术带动业务发展;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安全保密意识,加大对计算机储蓄系统的稽查力度;加强人才培训,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区内邮储信息网络系统;加快我区资金清算/网络管理中心的建议。
二、黑龙江邮储省中心投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邮储省中心投产(论文提纲范文)
(1)云之舞 国之裕——国裕集团的新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国裕的战略演进 |
备份中国 |
国防级保障 |
城市的智慧星火 |
以区块链拓展未来 |
国裕未来 |
云产业的思考 |
(2)黑龙江邮政网路运营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黑龙江邮政网路运营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 |
2.1 黑龙江邮政基本情况 |
2.2 黑龙江邮政网运生产运营及组织结构 |
2.2.1 网运生产运营产品 |
2.2.2 组织结构 |
2.3 黑龙江邮政网路运营现状 |
2.3.1 网路布局 |
2.3.2 内部处理能力与业务量 |
2.3.3 网运运输能力情况 |
2.3.4 网路运营成本情况 |
2.3.5 考核机制建立情况 |
2.4 黑龙江邮政网路运营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2 劣势分析 |
2.4.3 机会分析 |
2.4.4 威胁分析 |
2.4.5 SWOT分析模型 |
2.4.6 黑龙江邮政网路运营存在的问题 |
2.4.7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邮政网路运营管理优化措施 |
3.1 网路结构布局优化 |
3.2 基于BAUMOL-WOLFE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网路节点选择 |
3.2.1 构建Baumol-Wolfe模型 |
3.2.2 使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节点选择方案 |
3.2.3 省内区域集散中心设置 |
3.3 投递网优化 |
3.3.1 创新投递组网模式 |
3.3.2 强化投递生产调度 |
3.3.3 优化投递处理流程 |
3.3.4 拓展投递网络 |
3.4 运输组织优化 |
3.4.1 实施汽车邮路循环甩挂运输 |
3.4.2 推行邮车统一调度和人休车运行运输管理模式 |
3.4.3 改革市内趟车运输组织 |
3.4.4 实行一人多车运输组织模式 |
3.5 生产流程优化 |
3.5.1 实行四合一作业模式 |
3.5.2 实施散件加集包作业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路运营优化保障措施 |
4.1 提高科学技术应用 |
4.1.1 提高邮政寄递生产信息化水平 |
4.1.2 应用电子地图技术 |
4.1.3 实施运输车辆动态管控 |
4.2 科学建立考核评价管控体系 |
4.2.1 制定运营标准 |
4.2.2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
4.3 强化网路运营成本管控 |
4.4 应用智能跟单系统实施事中质量管控 |
4.4.1 智能跟单基本原则 |
4.4.2 智能跟单策略 |
4.4.3 智能跟单工作体系 |
4.5 深化调度体系建设 |
4.6 实施效果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工商银行哈尔滨分行零售金融业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零售金融业务发展概况及其产生的影响 |
2.1 零售金融业务发展概况 |
2.1.1 零售金融业务定义 |
2.1.2 零售金融业务发展进程 |
2.1.3 零售金融业务发展特点 |
2.2 零售金融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
2.2.1 成为新的盈利增长极 |
2.2.2 产品创新的有力驱动 |
2.2.3 带来营销模式的转变 |
2.2.4 客户资源维护难度加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分行零售金融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哈尔滨分行零售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
3.1.1 哈市金融同业概况 |
3.1.2 网点渠道建设现状 |
3.1.3 从业人员构成情况 |
3.1.4 业务部门组成情况 |
3.1.5 重点指标发展情况 |
3.1.6 个人客户基础情况 |
3.1.7 业务价值贡献情况 |
3.2 哈尔滨分行零售金融业务发展问题分析 |
3.2.1 经营理念亟待调整 |
3.2.2 渠道建设相对滞后 |
3.2.3 业务宣传意识不强 |
3.2.4 服务体验有待提升 |
3.2.5 人员队伍管理弱化 |
3.2.6 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
3.2.7 县域竞争能力偏弱 |
3.2.8 经营管控不相协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分行零售金融业务发展对策 |
4.1 加快转变经营发展理念 |
4.1.1 传导零售金融业务大发展理念 |
4.1.2 转变传统经营观念 |
4.2 优化网点渠道建设和客户体验 |
4.2.1 加快推进物理渠道规划布局 |
4.2.2 加快网点转型发展 |
4.2.3 提升网点精细化服务水平 |
4.3 加大业务和产品的宣传推广 |
4.3.1 多渠道宣传业务产品 |
4.3.2 提升专业化营销水平 |
4.3.3 融合互联网时代发展 |
4.4 夯实各维度客户基础 |
4.4.1 提升高端客户占比 |
4.4.2 加大私人银行投入力度 |
4.4.3 关注维护长尾客户群体 |
4.4.4 挖掘青年客户发展潜力 |
4.5 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
4.5.1 强化专业素质的培训管理 |
4.5.2 加强员工队伍阶梯式培养 |
4.5.3 关心员工身心健康成长 |
4.6 健全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
4.6.1 科学设定经营指标 |
4.6.2 完善团队营销联动机制 |
4.6.3 打造网点运营管理机制 |
4.7 深挖县域发展资源 |
4.7.1 加大资源倾斜力度 |
4.7.2 以重点资源带动业务发展 |
4.7.3 响应普惠金融发展号召 |
4.7.4 抓住城镇化发展机遇 |
4.8 加强业务风险管控 |
4.8.1 强化操作性风险管控 |
4.8.2 防范道德风险隐患 |
4.8.3 做好舆情及投诉事件处置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4)黑龙江省邮政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1.2.2 物资管理系统 |
1.2.3 邮政信息管理系统 |
1.2.4 自动化办公系统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
2.1.1 邮政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
2.1.2 地图展现需求分析 |
2.1.3 人员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
2.1.4 邮政经营情况需求分析 |
2.2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整体设计架构 |
3.2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技术架构 |
3.3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网络架构 |
3.4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1 机构信息类表的数据库设计 |
4.1.2 渠道管理表的数据库设计 |
4.1.3 人员管理模块的数据库设计 |
4.2 登录模块简介 |
4.3 信息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4.3.1 机构信息模块 |
4.3.2 渠道管理模块 |
4.4 地图展现的设计与实现 |
4.4.1 关于百度地图 API 的准备 |
4.4.2 网点分布情况 |
4.4.3 网点周边情况 |
4.5 经营情况的设计与实现 |
4.5.1 统计查询 |
4.5.2 经营情况 |
4.5.3 前台报表引用 |
4.6 人员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4.6.1 类的设计 |
4.6.2 人员信息管理 |
4.6.3 人员信息审核 |
4.6.4 人员从业资质管理 |
4.6.5 人员调动信息管理 |
4.6.6 人员调动历史查询 |
4.7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导入 |
4.7.1 数据池基础架构 |
4.7.2 数据池网络架构 |
4.7.3 资源管理系统数据池总体设计图 |
4.7.4 数据导入总体流程 |
4.7.5 具体导入过程 |
4.7.6 存储过程处理数据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邮政资源管理系统测试 |
5.1 测试方案 |
5.1.1 测试目标 |
5.1.2 测试范围 |
5.1.3 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信息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5.2.2 地图展现模块功能测试 |
5.2.3 经营情况模块功能测试 |
5.2.4 人员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测试环境 |
5.3.2 测试工具 |
5.3.3 测试方法 |
5.3.4 测试结果 |
5.4 测试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邮政金融客户管理系统数据仓库模型改造与ETL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
1.2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2 系统相关技术及应用情况 |
2.1 数据仓库概述 |
2.1.1 定义和特点 |
2.1.2 企业级数据仓库系统基础组件 |
2.2 Teradata数据仓库平台 |
2.2.1 软件体系 |
2.2.2 技术特征 |
2.2.3 平台架构 |
2.2.4 优势总结 |
2.3 FS-LDM |
2.3.1 概述 |
2.3.2 主题说明 |
2.4 国内外银行在数据仓库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 |
2.4.1 美洲银行 |
2.4.2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 |
2.4.3 中国民生银行 |
2.5 本章小结 |
3 邮政金融客管系统数据仓库改造需求分析 |
3.1 邮政金融客管系统数据仓库现状 |
3.1.1 数据获取与装载 |
3.1.2 数据集成与存储 |
3.1.3 信息访问 |
3.2 客管系统改造背景及思路 |
3.3 影响分析 |
3.3.1 更多业务整合 |
3.3.2 数据结构变化 |
3.3.3 管理调整 |
3.3.4 数据共享交换 |
3.3.5 其它方面 |
3.4 数据源分析 |
3.4.1 分析范围 |
3.4.2 分析内容 |
3.4.3 分析结果 |
3.5 数据模型映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数据源接入方案 |
4.1 逻辑集中系统 |
4.2 机构管理系统 |
4.3 客户信息平台 |
4.4 本章小结 |
5 数据仓库数据模型改造设计 |
5.1 数据模型扩展改造方案 |
5.1.1 数据模型直接映射 |
5.1.2 数据模型扩展 |
5.1.3 码值差异调整 |
5.2 数据模型设计 |
5.2.1 数据模型设计原则 |
5.2.2 数据模型设计规范 |
5.2.3 数据模型建设流程 |
5.3 数据模型工作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ETL数据改造方案与设计实现 |
6.1 改造内容 |
6.2 ETL改造设计 |
6.2.1 ETL设计原则 |
6.2.2 总体逻辑架构 |
6.2.3 作业处理模式 |
6.2.4 数据加载处理流程 |
6.3 ETL改造实现 |
6.3.1 实施内容 |
6.3.2 实施条件 |
6.3.3 ETL脚本开发 |
6.4 ETL脚本测试 |
6.4.1 ETL基础表测试 |
6.4.2 ETL汇总表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系统日常加载运行情况 |
7.2 论文工作总结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银行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机构业务概述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金融机构业务内涵 |
2.1.2 金融机构业务特点 |
2.1.3 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策略内涵 |
2.2 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西方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2.2.2 效率理论 |
2.2.3 金融创新理论 |
2.2.4 合作竞争理论 |
2.2.5 金融混业理论及现状 |
第3章 中行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行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基本情况 |
3.2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种类 |
3.2.1 负债业务 |
3.2.2 资产业务 |
3.2.3 代理业务 |
3.3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现状 |
3.3.1 负债业务余额居省内四大国有银行首位 |
3.3.2 资产业务收入增长明显 |
3.3.3 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余额较大 |
第4章 中行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4.1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
4.1.2 经济因素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
4.2 中行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外部机会 |
4.2.1 宏观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
4.2.2 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历史机遇 |
4.2.3 省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
4.2.4 中国银行智慧银行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
4.3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威胁分析 |
4.3.1 国内金融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 |
4.3.2 省内同业竞争更加激烈 |
4.3.3 金融机构的转型和发展导致部分市场需求萎缩 |
4.3.4 人才和客户流失 |
4.3.5 某些业务面临声誉风险增大 |
4.4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优势分析 |
4.4.1 整体金融机构业务基础好 |
4.4.2 业务管理逐步规范 |
4.4.3 外汇业务优势带动相关金融机构业务发展 |
4.4.4 重视产品创新促使金融机构业务核心竞争力提升 |
4.4.5 拥有较为广泛的金融机构客户群 |
4.4.6 独有的领先优势 |
4.5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劣势分析 |
4.5.1 网点数量和覆盖度不足 |
4.5.2 产品定价机制不灵活 |
4.5.3 人力资源投入较少 |
4.5.4 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
4.5.5 部分金融机构业务与同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
4.6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 SWOT 矩阵分析小结 |
第5章 中行 H 分行下阶段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策略 |
5.1 中行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策略选择 |
5.1.1 首选增长型策略 |
5.1.2 适时采取扭转策略 |
5.1.3 及时引入多种经营策略 |
5.2 中行 H 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策略的实施举措 |
5.2.1 加快营业网点建设,提高客户覆盖面 |
5.2.2 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加快组织管理创新 |
5.2.3 强化市场营销,做好客户维护 |
5.2.4 重视人才选拔,加快人力资本的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区域二元金融及互补研究 ——基于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资源配置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广东区域二元金融表现突出 |
1.1.2 广东省农村区域二元金融差异明显 |
1.1.3 应该通过互补互动来缩小区域二元金融的差别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区域二元金融及互补互动概念的界定 |
1.2.2 区域二元金融差异的度量 |
1.2.3 区域金融的研究视角 |
1.3 选题的意义 |
1.3.1 寻求促进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
1.3.2 寻求解决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问题创新性的制度安排 |
1.3.3 寻求解决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问题的政策支持 |
1.4 研究的内容、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1.5.1 主要创新 |
1.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二元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
2.1.1 二元经济、二元金融与金融地理学 |
2.1.2 区域金融的空间差异 |
2.1.3 区域二元金融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 |
2.1.4 缩小区域金融差异的制度安排 |
2.2 有关合作金融的文献综述 |
2.2.1 有关合作金融的改革的不同意见 |
2.2.2 县域经济、县域金融与农村信用社 |
2.2.3 战略联盟与合作金融组织体系的合作 |
3. 广东区域二元金融的存在 |
3.1 广东省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域二元金融结构 |
3.1.1 珠三角地区金融总量明显高于非珠三角地区 |
3.1.2 珠三角地区金融密度明显高于非珠三角地区 |
3.1.3 珠三角地区金融效益、资产质量和经营环境明显优于非珠三角地区 |
3.2 广东省产生区域二元金融结构原因分析 |
3.2.1 经济的二元结构对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 |
3.2.2 现行金融制度的安排对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 |
4. 广东农村区域二元金融的特点与原因 |
4.1 广东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
4.1.1 基本情况 |
4.1.2 "二八"现象突出 |
4.1.3 特困联社缺乏可持续发展 |
4.2 影响广东农村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4.2.1 历史包袱沉重,部分农信社面临市场退出的风险 |
4.2.2 立足县域的合作金融机构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
4.2.3 合作金融机构的范围不经济影响其盈利空间 |
4.2.4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难以彻底转换 |
4.2.5 农信社政策优惠较少,且缺乏持续性 |
4.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规模经济和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
4.3.1 DEA分析方法 |
4.3.2 采用DEA对合作金融机构进行分析 |
4.3.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4 主要结论 |
5. 消除广东农村区域二元金融的方案评析 |
5.1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第一阶段改革成效及主要问题 |
5.1.1 主要成效 |
5.1.2 存在问题 |
5.2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三个整体改革方案 |
5.2.1 "各自为政" |
5.2.2 金融控股 |
5.2.3 "一行两制" |
5.3 对三个方案以及解决区域二元金融方法的评析 |
5.3.1 三个方案的整体分析 |
5.3.2 对解决区域二元金融的方法分析 |
5.4 对广东省最终确定的改革方案的评析 |
5.4.1 改革方案要点 |
5.4.2 改革方案的评析 |
6. 农村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的国外范例 |
6.1 国外合作互补互动的一般性分析 |
6.1.1 合作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
6.1.2 信用合作组织的特点 |
6.1.3 国外信用合作组织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
6.2 主要国家合作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特点 |
6.2.1 德国模式 |
6.2.2 法国模式 |
6.2.3 美国模式 |
6.2.4 日本模式 |
6.2.5 荷兰模式 |
6.3 国外合作金融互补互动的主要做法:机构联盟 |
6.3.1 通过合作金融机构组成联盟来解决互补互动问题 |
6.3.2 合作金融机构联盟的类型 |
6.3.3 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及其主要特点 |
6.3.4 对合作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 |
7. 我国农村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的现实选择 |
7.1 选择的理论基础 |
7.1.1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可以借鉴合作金融机构战略联盟的做法和经验 |
7.1.2 战略联盟及其作用 |
7.1.3 结成战略联盟,可以有效的解决农信社的支付风险 |
7.1.4 结成战略联盟,可以有效的帮助合作金融机构实现规模经济 |
7.1.5 结成战略联盟,可以有效的解决农信社的治理结构 |
7.1.6 结成战略联盟,可以为农村二元金融互补互动提供前提和基础 |
7.2 选择的有效方式 |
7.2.1 二元金融的互补互动必须依赖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
7.2.2 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合作关系是解决二元金融互补互动的有效形式 |
7.3 选择的实现途径 |
7.3.1 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增强合作金融的服务能力 |
7.3.2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农村合作金融互补互动 |
7.3.3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需要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制度安 |
8. 广东省农村区域二元金融互补互动优选方案 |
8.1 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整体改革的出发点和总体思路 |
8.1.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与改革取向 |
8.1.2 改革的出发点 |
8.1.3 总体思路和设想 |
8.1.4 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从行政管理到资本管理 |
8.2 广东省农村二元金融互补互动优选方案 |
8.2.1 基于结成战略联盟的基础层次的互补互动 |
8.2.2 基于省联社的业务收入扶持模式的互补互动 |
8.2.3 基于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定向合作的互补互动模式 |
8.2.4 基于省联社改造为省级农村联合银行的参股特困联社的互补互动模式 |
8.2.5 基于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 |
8.3 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8.3.1 政策障碍以及解决办法 |
8.3.2 地方政府的利益及兼顾办法 |
8.3.3 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及解决途径 |
8.3.4 通过立法来解决战略联盟的形成 |
9. 金融供给创造农村金融需求 |
9.1 通过金融供给创造金融需求 |
9.1.1 县域金融供给与需求分析 |
9.1.2 通过金融供给创造金融需求 |
9.2 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能力的几个设想 |
9.2.1 由农村信用社发起成立农业保险公司的设想 |
9.2.2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规模优势与模式创新 |
9.3 通过政策导向型金融解决农村二元金融 |
9.3.1 市场导向型金融导致区域二元金融差距拉大 |
9.3.2 通过政策导向型金融解决区域二元金融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广东邮政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电子商务有关概念 |
1.1.2 世界各国邮政发展趋势 |
1.1.3 电子商务发展对邮政的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和评论 |
1.3.1 企业竞争战略概述 |
1.3.2 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
1.3.3 PEST分析 |
1.3.4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1.3.5 SWOT分析 |
1.3.6 价值链分析 |
第一部分 案例主体部分 |
第二章 邮电分营,启动广东邮政电子商务战略 |
2.1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历程及现状 |
2.2 广东省邮政公司发展历程及概况 |
2.3 邮政电子商务启动背景 |
第三章 广东邮政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
3.1 电子商务起步阶段 |
3.2 以物流配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 |
3.3 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务 |
3.4 信息增值服务 |
3.5 广东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瓶颈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外部环境分析 |
4.1 当时国内外电子商务概况 |
4.1.1 国内状况 |
4.1.2 国际状况 |
4.2 邮政电子商务竞争环境PEST分析 |
4.2.1 政治环境(Political) |
4.2.2 经济环境(Economic) |
4.2.3 社会环境(Social) |
4.2.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
4.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4.3.1 航空客票代理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4.3.2 包裹业务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4.4 广东邮政必须抓住机遇发展电子商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部条件分析 |
5.1 广东邮政政策分析 |
5.2 资源分析 |
5.2.1 基础网络资源 |
5.2.2 渠道资源 |
5.2.3 人力资源 |
5.2.4 服务品牌和信誉 |
5.3 SWOT分析 |
5.3.1 广东邮政SWOT分析 |
5.3.2 航空客票代理业务SWOT分析 |
5.3.3 包裹业务SWOT分析 |
5.4 价值链分析 |
5.5 广东邮政电子商务应在重点行业进行突破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邮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
6.1 目标市场选择 |
6.1.1 航空客票代理业务的市场规模和目标市场的选择 |
6.1.2 包裹业务的市场规模和目标市场的选择 |
6.2 公司竞争战略 |
6.2.1 航空客票代理业务的目标市场竞争战略选择(低成本战略) |
6.2.2 包裹业务的目标市场竞争战略选择(最佳价值战略) |
6.3 市场进入战略 |
6.3.1 采取先同行业合作再独立运营进入航空客票代理市场 |
6.3.2 整合网购和包裹的创新模式进入包裹业务市场 |
6.4 品牌发展战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黑龙江邮储省中心投产(论文参考文献)
- [1]云之舞 国之裕——国裕集团的新闻调查[J]. 孙明海,刘珊.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20(05)
- [2]黑龙江邮政网路运营优化策略研究[D]. 张博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工商银行哈尔滨分行零售金融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 秦鸿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4]黑龙江省邮政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郎白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5]邮政金融客户管理系统数据仓库模型改造与ETL设计实现[D]. 蒋亚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6]中国银行H分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周勇. 河北科技大学, 2014(08)
- [7]区域二元金融及互补研究 ——基于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资源配置视角[D]. 罗继东.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8]广东邮政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王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9]加强邮储科技工作促进业务发展[J]. 罗燕. 广西通信技术,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