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变迁中的家庭道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朋[1](2021)在《家庭结构变迁对当代中国家庭德育的影响与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丹丹[2](2021)在《家风的德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史蕾[3](2021)在《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民法治观念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党中央在“四五”普法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1987年开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加入了法治教育,2014年进一步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赋予法治教育全民教育的性质和定位。迄今,普法宣传教育已经进入“八五”规划开局之年,经过持续的法治教育,公民的法治观念显着增长。但是当前法治实践中依然存在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上升的现象,表明公民法治观念培育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升。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传统的古老大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国家治理深刻变革的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转型。传统农业社会礼法合治,法治仅处于辅助地位,对法治文化建设较为轻视。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法治权威还没有真正树立,很多公民依然存有人情大于法治的观念。转型期法治观念培育有必要结合历史渊源和现状发展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展开系统阐述:第一部分对法治观念进行界定。通过梳理既有研究成果,将法治观念进行概念厘定;并对法治观念培育过程中所涉及的主体、客体、内容、环境要素进行介绍,为后续论述框定研究范围。第二部分对法治观念培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观念培育的阐述,阐明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对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总结其实践理路。传统社会是礼法合治的人治社会,法治在其中仅是补充和保障作用。历史发展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才是正确的道路。第四部分对当前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现状以及法治观念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当前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症结,进而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对转型期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路径进行总结。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法治观念培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把握法治观念认知、认同、践行法治的主线,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统筹融合,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并予以制度保障,提高法治观念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姚春林[4](2020)在《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从人文关怀出发,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促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被破除,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力量总体薄弱,高校在校学生数量较少,特别是工科院校占比较低,难以满足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及服务国家建设的角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成为新中国初期的重点任务。该时期党和政府明确了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校接管改造、颁布政策法令措施、进行院系调整、推进课程改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等一系列蕴含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对高校师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思想引领,并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从实际效果和历史意义看,在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下,逐步确立了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提升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保障了高校与高等教育的稳定与延续性,有效巩固了新政权。本文对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列宁知识分子理论及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出发,分析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实践基础,探讨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初步规划、实施举措和内容拓展。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研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政治基础,包括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社会形态演变与过渡、政治体制初创、阶级关系和政治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经济基础,包括多元的经济形态背景、严峻的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再次,分析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文化基础,包括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进行了梳理。首先,梳理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从《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到“包下来”政策,从“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到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其次,研究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包括教师工资补助、学生补贴、建设投入与扶持等措施。再次,探讨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进行了评析。首先,总结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布局更加成熟等方面。其次,探讨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过程及不足之处。本文认为,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工作存在过于简单化、苏联印记过于浓厚、过于强调政治因素等诸多不足。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一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和精神,是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思想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二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这主要体现在坚定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推动师资队伍的成长发展等方面。同时,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无论是新中国初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境遇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结语简要回顾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对未来深化研究作了前瞻与展望。
陈慧[5](2020)在《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是创造、储存、传递并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在城市社区邻里培育和谐文化,并以社区为载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城市社区的“家风、民风、社风”建设,有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文明程度推动社区和谐,培育“家风、民风、社风”的精神文化有利于引导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潮流。和谐城市社区的构建离不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社区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自治功能、生活与就业保证、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环境以及社区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建设,正如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现代开放与多元文化建设一样。推动城市社区“三风”建设,强化城市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城市社区“三风”建设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社区“三风”建设为主线,把“三风”作为切入点贯穿到整个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相关概念及理论厘析,分析当前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现状,提出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优化策略,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梳理和研究方法思路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本论文的理论概念厘析,论述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目标、功能,以及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基本内容,强调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战略地位,突出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梳理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成效,总结经验;第四部分发现城市社区“三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原因;第五部分通过问题的提出优化策略,为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给予一定的建议和贡献。
于晋海[6](2019)在《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适应与能动作用。牧区老人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缩影,探讨牧区小城镇聚居情境中个体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在当前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历史沿革、乡镇社区城镇化和老人移居对乡镇社区的塑造来阐述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过程。说明牧区老人是乡镇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且在老龄应对和社会适应中发挥着能动作用,赋予牧区乡镇以独特的老人社会之社区结构;其次,对老人社会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结构、社会交往及本土文化社会支持等三个次结构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之后,进行从微观情境到宏观制度话语的视角转换,通过分析制度变迁及社区养老实践过程中的老人社会适应,构建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间互动关系模型;最后,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的老人社会特质及发展趋势,联系乡镇社区的现实和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的制度要求,来分析乡镇社区的未来。经研究指出:从形成机制而言,赛尔龙牧区老人社会是老人在应对自身角色变化和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时,通过流动在乡镇形成了独特的聚居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牧区老人通过自身意志,与经历、接受并再诠释的经验相结合,来实现个体作为行动者的建构。类似的行动使得个体行动转变为群体行动,使乡镇情境发生了改变。从家庭结构而言,由于老人移居在牧业村和乡镇间形成了城乡二元家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涉及三代人之代际互动;从交往模式而言,随着赛尔龙乡镇中老人交往圈的扩大形成了以互助为核心的邻里交往,以互惠为特点的多民族交往,以社会凝聚为功能的交往参与;从本土文化的社会支持而言,老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借助本土文化来帮助其社会适应,在文化重构中不断应对困境与不适;从制度变迁与老人社会适应关系而言,构建宏观视角下形成的个体、社区与国家互动关系模型,在三者关系中社区具有着连接效应和中介属性,在老人的参与下进行新型乡镇社区构建;从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出发,老人社会处于从乡土自主养老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期,不仅要在微观社区情景范式中了解社会结构与老人能动,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路径如何,老人在社区家庭结构形态、文化权威形态及新型社区养老规范建立的便利性、社区城镇化及精神社区构建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发展需要老人的参与,而老人也需要依靠社区规范建立社会关照与养老服务进行老龄应对。社区一方面承载着保障老人生活、促进老人参与的情境责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推行国家制度、确保制度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的使命。使得社区在老人个体、社区和国家三者关系间成为了中心环节,也使得老龄宜居的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实现新时代乡镇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
卢亚慧[7](2019)在《社会变迁背景下儿童的饮食德育研究》文中指出食物的选择、饮食空间的转变和口味的变化、饮食的消费目的暗含着饮食特定的教化及其运作机理。我国儿童饮食选择的变化以及家庭饮食中的儿童主义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融合与对立。饮食不是单纯的生理活动,它包含了与德性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等,能够折射中国式伦理、延续文化传统、表达民族情感,具有文化、社会学、伦理学多层面的意涵。这些富有人文气息的特质共通构成了儿童的饮食体验,凸显了饮食的教育价值。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影像分析法对儿童的饮食进行深入考察。研究主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当代社会变迁及其对儿童饮食的影响。通过分析社会变迁对饮食产生的影响来揭示中国人饮食时间、空间及伦理性的变化,从而探讨儿童在其中受到的影响。第二部分,饮食的教育价值,对食物本身以及与饮食相关的饮食行为、形式、内容等进行探讨来进一步论证饮食对传统文化的传扬、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传递以及家庭伦理的维持等方面的教化性。第三部分,中国式“餐桌教育”的实践途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如何守护中国式餐桌教育以及如何发挥饮食的教化性功能。饮食的教化是日常的德性修行。通过探究中国式“餐桌教育”发生的变化及其运作模式,能够更好的在生活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李昕艳[8](2019)在《民国时期的公民训练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中国正处于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之中,各种教育力量相继涌现,公民教育由此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一时期的公民教育,以开展公民训练为主,对广大民众进行一场有关思想与行动上的改造运动。因此,民国公民教育将公民训练作为其主要的实践方式。那么,民国公民训练有着怎样的训练内容、它是如何实施、以及又会给现代公民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思考,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本次研究的核心。民国公民训练从学校修身科中发展而来,在公民科中得到充分体现。并随着社会公民意识的普及,公民训练逐渐由学校走向社会,成为改良社会大众的工具。通过对学校公民训练的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民国时期的学校公民训练是结合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以养成健全公民为目标,对儿童进行体格、德性、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训练。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逐渐深入,从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到公共意识的培养,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国际之事。学校在训练方式上多元化,公共训练与个别训练结合,并善于利用外部环境实施公民训练。在对儿童的考查评价上,学校公民训练注重自省,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制定了一套规范的考查办法。社会在实施公民训练中,以广大民众为训练对象,旨在改变过去民众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加强民众对公共事业的参与度、承担作为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另外,政府通过组建社会服务团体,组织民众开展公共活动,提升民众热心参与公共服务的意愿;开展新生活运动,提倡有规律的生活,改善民众不良的生活作风;利用报刊、杂志、书籍、无线电、电影等社会资源传播公民知识,发扬民族爱国精神。通过对民国时期公民训练的研究,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历史的经验。现今公民教育的发展不仅应重视社会力量的支持,同时要积极与其他教育形式相联系,共同推动现代公民教育的发展。
王淑红[9](2019)在《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孝德被看作是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是公民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之基础,因此,它被认为是促进当代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进入新时代,由于海内外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在社会道德领域所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而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的孝德状况也并不乐观,这对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孝德培育体系己经变得迫切而有必要。本文基于对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研究,以孝德及孝德培育的概念界定为出发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理论依据以及现实必要性,梳理总结了其目标、内容、原则等基本理论,并对当代大学生的孝德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其在践行孝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成因分析,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以及社会等四个层面对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有效路径作了一定程度的探析。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相关问题作出研究,从基本概念的界定入手,进一步考察了大学生孝德培育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概括梳理了加强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现实必要性,为全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支撑。第二章:主要总结归纳了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基本理论,囊括了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目标设定、主要内容、重要原则及基本特点四个部分。目标设定主要体现在引导大学生树立尊师敬老观念,增进知恩感恩情感以及形成孝德行为能力这三个方面。在立足于目标设定的基础上,借鉴传统孝德培育的相关经验,形成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主要内容的梳理与总结,分析概括出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重要原则以及由私德扩展为公德的中国特点、行孝趋于自律化的实践特点以及尽孝更趋人性化的时代特点等三大特点。第三章: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孝德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践行孝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四章:主要是对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索,立足于第三章对当代大学生的孝德现状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而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孝德观念,增进其知恩感恩情感,培养他们自觉践行孝德的行为能力,进而促使其孝德素养的提升。
徐辉[10](2019)在《基于绩效导向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之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务员是施政的主体,是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中坚力量,其职业价值取向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作为公务员队伍的主要生力军,青年公务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对于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现代化绩效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研究与培育,增进青年公务员与组织间的心理契约契合度,强化敬业精神和敬业价值观,对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青年干部队伍、深入推进治理现代化、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职业价值取向是绩效水平的重要影响作用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青年公务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对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的组织绩效、个体绩效都有着交互影响作用。青年公务员存在职业价值取向4维度与绩效3维度理论结构模型,对两者关系有明显调节作用的两大主要因素为心理契约(2维度)与敬业度(3维度),在心理契约和敬业度调节作用下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呈多向回归与双向调节关系特点。在分析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影响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比对考量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绩效、心理契约、敬业度间的问题特征,发现当前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培育存在组织引导“五化”严重、个体发展“五观”弱化、环境培育“六隅”销蚀等原因。文章在对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对绩效的影响作用关系、问题特征、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主张应根据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接受机理与培育原则,从思想路径、教育路径、管理路径、环境路径等四个方面全面引导和加强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培育与引导,提升青年公务员工作绩效,以有效提升政府整体绩效水平。文章以青年公务员绩效导向为研究视角,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设想并验证了在心理契约与敬业度调节作用下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的理论关系模型,以绩效提升方向为优化引导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养成路径提出对策性建议。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当前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关系研究的不足,填补绩效视域下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研究空白,并为组织从职业价值取向角度提升工作绩效提供新的借鉴参考,有助于促进青年公务员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内在辩证统一,推动青年公务员更好地为实现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做出新的贡献。
二、社会变迁中的家庭道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变迁中的家庭道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3)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界说 |
一、法治观念的界定 |
(一)法治与法制之辨 |
(二)观念与意识之辨 |
(三)法治观念的概念 |
二、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 |
(一)法治观念培育的主体 |
(二)法治观念培育的客体 |
(三)法治观念培育的环境 |
三、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层次 |
(一)知法:法治认知 |
(二)信法:法治认同 |
(三)行法:践行法治的行为习惯 |
第二章 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治观念培育的阐释 |
(一)马克思恩格斯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观念培育的智慧贡献 |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渊源 |
一、中国传统礼法合治观念培育的历史积淀 |
(一)礼法合治的重要特色 |
(二)法治思想教育资源丰富 |
二、中国近现代公民法治观念培育实践尝试 |
(一)移植西方法治观念培育方案失败及其教训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构建与培育 |
第四章 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基础 |
一、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现状 |
(一)法治认知现状 |
(二)法治认同现状 |
(三)法治践行习惯现状 |
二、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现状 |
(一)法治观念培育现状 |
(二)法治观念培育成效与存在问题 |
三、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中国传统礼法合治观念的影响分析 |
(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观念传入的影响分析 |
(三)当前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环境影响分析 |
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路径 |
一、明确法治观念培育价值旨归 |
(一)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 |
(二)法治观念培育的原则 |
二、把握法治观念培育主线 |
(一)深化法治认知 |
(二)激发法治认同 |
(三)养成法治践行习惯 |
三、完善法治观念培育方式 |
(一)构建终身学习培育模式 |
(二)拓展法治观念培育载体 |
(三)协同高效提升培育效能 |
(四)发掘中华传统文化沃土 |
(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四、统筹多维培育体系 |
(一)创新学校法治教育 |
(二)注重家庭法治教育 |
(三)强化社会法治教育 |
五、落实法治观念培育保障体系 |
(一)明确政府推进保障 |
(二)加强培育队伍建设 |
(三)完善公共法律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初期界定 |
(二) “人文”“关怀”与“人文关怀”的内涵界定 |
(三) 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主体和客体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 |
四、研究方法 |
(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四)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五) 比较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 |
(一) 马克思人学理论 |
(二) 列宁知识分子理论 |
(三) 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 |
(四)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实践基础 |
(一) 党局部执政时期高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
(二) 根据地、解放区的大学教育及人文关怀 |
三、新中国初期党确立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战略地位 |
(一) 人文关怀的需求是人的一种自发的精神需求 |
(二) 旧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要素的缺失 |
(三) 确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战略 |
四、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 |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初步规划 |
(二)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内容 |
(三)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内涵拓展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 |
一、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政治基础 |
(一)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 |
(二) 新中国初期社会形态的演变与过渡 |
(三) 新中国初期政治体制的初步创建 |
(四) 新中国初期阶级关系的变化 |
(五) 政治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经济基础 |
(一) 多样的经济形态是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背景 |
(二) 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面临巨大困难 |
(三) 经济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文化基础 |
(一) 新中国初期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 |
(二) 思想文化多元性 |
(三) 文化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践推进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 |
(一) 《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彰显人文关怀 |
(二) “包下来”政策增强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感,落实关怀政策 |
(三) 思想改造运动提高知识分子觉悟,体现思想关怀 |
(四) “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激发高校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 |
(五) 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体现政治关怀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 |
(一) 教师工资补助尽显人文关怀 |
(二) 学生补贴尽显人文关怀 |
(三) 加强高校建设投入与扶持 |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 |
(一) 师生培训和思想改造 |
(二) 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
(三) 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对学生人文关怀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评析 |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 |
(一) 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和确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
(二) 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 |
(三)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教育布局更加成熟、合理 |
(四)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不足 |
(一) 工作过于简单化 |
(二) 工作有苏联印记 |
(三) 工作过于强调政治因素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 |
一、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发展 |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的人文关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现 |
(二)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彰显人文关怀 |
(三) 邓小平从人文关怀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 |
(四) 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创新 |
(五) 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发展 |
(六) 习近平对人文关怀理论发展的新高度 |
二、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 |
(一) 始终坚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 |
(二) 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
(三) 注重师资队伍的健康成长 |
(四) 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
三、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
(一) 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坚强领导 |
(二)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三) 合理借鉴国外经验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
(四) 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科研情况 |
一、课题 |
二、论文 |
致谢 |
(5)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简评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一)选题新颖 |
(二)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相关概念论述 |
一、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相关概念 |
(一)城市社区的概念界定 |
(二)家风、民风、社风的内涵理解 |
(三)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内在关联 |
二、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意义及内容 |
(一)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意义 |
(二)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内容 |
三、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目标及功能 |
(一)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目标 |
(二)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功能 |
第二章 城市社区“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建设成效 |
一、家风建设成效 |
(一)兴复优良家风 |
(二)优塑家风环境 |
二、民风建设成效 |
(一)淳和民间风尚 |
(二)打造示范社区 |
三、社风建设成效 |
(一)匡正道德观念 |
(二)聚守精神家园 |
第三章 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
(一)家风建设目标不明确 |
(二)民风建设规约不完善 |
(三)社风建设组织力显薄弱 |
二、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直接原因 |
(二)间接原因 |
第四章 城市社区“三风”建设优化策略 |
一、构建和谐美好新家风 |
(一)制定优良家规家训 |
(二)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三)传递家风真善美 |
(四)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 |
二、共建睦邻友好新民风 |
(一)建造和谐宜人的人文生态环境 |
(二)树立榜样典型示范 |
(三)发挥居民主体作用 |
(四)施展社会组织协作力 |
三、创建社区文明新社风 |
(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发挥政策法规导航力 |
(三)深入开展社区文明创建活动 |
(四)整合社区周边资源 |
四、用活城市社区“三风”建设新媒介 |
(一)有效运用宣传新媒介 |
(二)积极搭建正能量平台 |
(三)强化线上线下“三风联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况 |
(一) 多学科交叉的老人研究 |
(二) 民族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成果 |
(三) 有关黄河南蒙古的研究概况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范式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出发 |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田野工作概况 |
(三) 文本结构 |
第一章 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 |
第一节 变迁中的社区形态 |
一、赛尔龙行政区划变迁 |
二、赛尔龙乡镇社区雏形 |
三、现代赛尔龙乡镇社区的区位优势 |
第二节 “老”牧民与“新”流动 |
一、老人移居与社区城镇化过程 |
二、老人的移居动因 |
第三节 牧区老人与乡镇新居 |
一、老年牧民对社区空间的塑造 |
二、居所空间营造中的老人需要 |
三、老人社会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
第二章 移居老人家庭生活的变迁 |
第一节 远离牧场的承包户主 |
一、聚合: 承包制度前的牧区家庭组织模式 |
二、离散: 承包后的牧区家庭变化 |
三、移居: 分家的应对策略 |
第二节 流动语境下老人的家庭角色重构 |
一、祖孙养育模式的确立 |
二、赡养模式的变化 |
三、老人的赡养回馈 |
第三节 老人移居后的牧区家庭结构 |
一、城乡二元家庭结构的建立 |
二、三代人代际互动的传承意义 |
三、老人社会的代际性延续 |
第三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
第一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邻里互助性 |
一、老人交往圈在乡镇情境中的扩大 |
二、以互助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
第二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多民族互惠性 |
一、多民族居处格局与社区发展 |
二、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商业互利 |
三、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居处互嵌 |
四、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互鉴 |
第三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社会凝聚性 |
一、牧区赛马活动中的老人交往 |
二、新年节庆中的老人交往参与 |
三、老人在牧区重要人生仪式中的参与 |
第四节 转郭拉——老人社会交往的典型情境 |
一、转郭拉之路——日常活动的空间安排 |
二、转郭拉之人——特定空间的互动交往 |
第四章 本土文化对老人社会适应的支持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间的老人生活 |
一、技术革新在老人生活中的体现 |
二、蒙藏医药的健康补偿 |
三、文化再造中的老人的困惑与不适 |
第二节 牧区老人的民族文化传承 |
一、河南蒙旗民族文化传承困惑 |
二、老人对本民族意识增强的态度 |
三、老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
第三节 信仰活动在老人适应中的参与 |
一、老人的一般性信仰活动 |
二、老人在私人空间的信仰活动 |
三、寺院及僧众在老人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牧区老人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生产制度变迁与老人适应 |
一、变迁语境下牧区老人对承包制度的认同 |
二、老人视野中的承包制度完善路径 |
三、生产制度变迁后老人的期许与实践 |
第二节 养老制度变迁与牧区养老 |
一、我国养老政策变迁 |
二、新时代养老政策的趋势 |
三、牧区的养老实践 |
第三节 老人参与下的新型社区环境构建 |
一、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互动关系模型 |
二、社区的连接效应与中介属性 |
三、在老人参与中构建新型乡镇社区 |
第六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与发展 |
第一节 老人社会的流动性特质 |
一、流动与流动人口定义界定 |
二、老人移居与城乡流动 |
三、乡镇老人与空巢老人 |
第二节 老人社会的存续性问题 |
一、影响老人社会存续的要素 |
二、存续的补偿可能性 |
第三节 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与转变路径 |
一、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 |
二、老人社会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路径 |
结语: 老人与海——老人的积极应对与社区发展 |
一、老人与家庭居住形态 |
二、老人与文化权威形态 |
三、老人与新型社区构建 |
附录1 报道人及样本汇总表 |
附录2 问卷 |
附录3 当地政府有关养老规范及概念 |
附录4 我国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社会变迁背景下儿童的饮食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of thesis |
论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键词界定 |
1.2.1 饮食德育 |
1.2.2 教化 |
1.2.3 儿童 |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1 饮食教化相关文献综述 |
1.3.2 与儿童饮食变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
1.3.3 饮食教育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当代社会变迁与儿童饮食变迁 |
2.1 当代社会变迁的内涵 |
2.2 当代中国饮食变化的概况 |
2.2.1 饮食快餐化——中国饮食变化的重要特征 |
2.2.2 西式快餐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
2.2.3 饮食快餐化的本质 |
2.2.4 西式快餐对儿童饮食的影响 |
2.3 儿童饮食的变迁 |
2.3.1 饮食空间的改变及其消费主义特点 |
2.3.2 儿童饮食口味的变化 |
2.3.3 家庭饮食中的儿童主义 |
3 饮食的教化价值 |
3.1 饮食折射中国式伦理 |
3.2 饮食的实践与文化传统的延续 |
3.3 饮食选择:身份认同 |
3.4 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表达 |
3.5 小结 |
4 中国式“餐桌教育”的实践途径 |
4.1 儿童的“饮食文化自觉” |
4.1.1 文化自觉与自我教化 |
4.1.2 饮食认知的主动建构 |
4.2 家庭——“食育”的伦理场所 |
4.2.1 家庭餐桌树立孩子价值观 |
4.2.2 “家”构建儿童与食物的伦理联结 |
4.2.3 家的饮食空间为儿童提供伦理身份的锚点 |
4.3 传统节日食俗的教化 |
4.3.1 巩固传统节日的“食育”地位 |
4.3.2 维持传统节日饮食语境 |
4.4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小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B 西式快餐店访谈提纲 |
附录C 西式快餐店观察提纲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国时期的公民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公民 |
(二) 公民教育 |
(三) 公民训练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西方公民训练的研究 |
(二) 关于民国公民训练的研究 |
(三) 关于现代公民训练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公民训练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发展 |
一、近代西方公民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
(一) 民主转向中的美国公民训练 |
(二) 阶层化的德国公民训练 |
二、我国公民训练的发展演变 |
(一) 公民训练的胚胎期——清末兴学 |
(二) 公民训练的发轫期——民国初期 |
(三) 公民训练的盛行期——新学制施行 |
(四) 公民训练的转折期——1932年后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公民训练的实施途径 |
一、学校公民训练 |
(一) 课程标准 |
(二) 学校公民训练的教科书分析 |
(三) 学校公民训练的方法 |
(四) 学校公民训练的考查评价 |
二、社会公民训练 |
(一) 地方服务 |
(二) 新生活运动 |
(三) 公民训练实施纲要 |
(四) 其他社会资源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公民训练实施个案研究 |
一、学校公民训练个案研究 |
(一) 浙江省立温中附小的公民训练实施概况 |
(二) 江苏省立南通中学实验小学校的公民训练实施概况 |
二、社会公民训练个案研究 |
(一) 江西省会的公民训练 |
(二) 湖北省会的公民训练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公民训练的现代思考 |
一、民国时期公民训练的反思 |
(一) 民国时期公民训练兴起的社会条件 |
(二) 民国时期公民训练的经验 |
二、民国时期公民训练对现代公民教育的启示 |
(一) 重视社会力量在公民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二) 正确处理公民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的难点 |
(三)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孝德及孝德培育相关问题概述 |
一、大学生孝德培育的内涵 |
(一) 孝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大学生孝德培育的内涵 |
二、大学生孝德培育的理论依据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德观 |
(二) 国外学者的相关教育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公民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必要性 |
(一) 形成健康和谐家庭关系的客观需要 |
(二)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需要 |
(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求 |
(四)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基本理论 |
一、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目标设定 |
(一) 引导大学生树立尊师敬老观念 |
(二) 引导大学生增进知恩感恩情感 |
(三) 引导大学生培养孝德行为能力 |
二、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主要内容 |
(一) 敬老尊师教育 |
(二) 珍爱生命教育 |
(三) 感恩知恩教育 |
(四) 责任担当教育 |
三、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重要原则 |
(一) 体现以孝为本的原则 |
(二) 体现德育规律的原则 |
(三) 体现双向互动的原则 |
(四) 体现多样化的原则 |
四、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基本特点 |
(一) 由私德扩展为公德的中国特点 |
(二) 行孝趋于自律化的实践特点 |
(三) 尽孝趋于人性化的时代特点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的孝德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孝德的存在形态 |
(一) 孝亲 |
(二) 尊师 |
(三) 爱国 |
(四) 友善 |
(五) 进取 |
二、当代大学生践行孝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孝德认知取向与行为存在矛盾性 |
(二) 精神躁动孝德理念弱化 |
(三) 极端自我倡孝感恩情感欠缺 |
(四) 虚度年华珍爱生命意识淡薄 |
三、当代大学生践行孝德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大学生自身层面 |
(二) 其他客观影响层面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有效途径 |
一、鼓励大学生自觉提升自身孝德素养 |
(一) 自觉提升孝德认知 |
(二) 自觉培养尚义慎独的高贵品质 |
(三) 自觉树立刚健有为的人生追求 |
二、发掘家庭天然的孝德培育资源 |
(一)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
(二) 注重对大学生行孝习惯的培养 |
(三) 创新家长与大学生亲情互动的方式 |
三、发挥高校作为孝德培育主阵地的作用 |
(一) 提升教师以身垂范的人格魅力 |
(二) 营造崇孝倡礼的校园文化氛围 |
(三) 搭建大学生孝德培育的新平台 |
四、加强社会作为孝德培育辅助地的配合 |
(一) 扬弃、转化传统习俗文化中的孝德内容 |
(二) 强化主流媒体对孝德培育的正面导向作用 |
(三) 建立行之有效的孝德法律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绩效导向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 |
1.2.2 青年公务员绩效 |
1.2.3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关系 |
1.3 研究理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理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展望 |
2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基本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职业价值与青年职业选择的思想 |
2.1.3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青年及青年工作的阐述 |
2.1.4 核心价值观与敬业精神的内涵意蕴 |
2.2 多维视角 |
2.2.1 哲学视阈下的职业价值取向 |
2.2.2 职业道德视阈下的职业价值取向 |
2.2.3 生涯发展视阈下的职业价值取向 |
2.2.4 态度形成理论视域下的职业价值取向 |
2.3 思想借鉴 |
2.3.1 社会变迁中职业价值观及内涵辨析 |
2.3.2 职业发展与选择的学说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规律 |
3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 |
3.1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分析 |
3.1.1 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价值取向 |
3.1.2 公务员与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 |
3.1.3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结构 |
3.2 青年公务员绩效分析 |
3.2.1 公务员绩效 |
3.2.2 青年公务员绩效 |
3.2.3 青年公务员绩效的结构 |
3.3 中介调节因素分析 |
3.3.1 青年公务员心理契约 |
3.3.2 青年公务员敬业度 |
3.4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关系及模型设想 |
3.4.1 影响作用假设 |
3.4.2 调节作用假设 |
3.4.3 理论模型构想 |
4 基于绩效导向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测评 |
4.1 测评设计的思路及方法 |
4.1.1 测评设计的思路 |
4.1.2 测评设计的方法 |
4.2 访谈及量表的预设与修正 |
4.2.1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4.2.2 量表的设计、预测及修正 |
4.3 正式测评及实施 |
4.3.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4.3.2 研究的对象 |
4.3.3 研究的过程 |
4.4 一般性结果分析 |
4.4.1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 |
4.4.2 青年公务员绩效 |
4.4.3 中介调节因素 |
4.5 交互作用结果分析 |
4.5.1 相关分析 |
4.5.2 回归分析 |
4.5.3 中介因素调节作用检验 |
4.6 结果与发现 |
4.6.1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对绩效的影响 |
4.6.2 中介因素的调节作用 |
4.6.3 假设验证 |
4.6.4 模型修订 |
5 基于绩效导向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问题及成因 |
5.1 绩效视角下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一般表征与群体差异 |
5.1.1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一般表征 |
5.1.2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群体差异 |
5.1.3 与其他世代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比照 |
5.2 绩效视角下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交互影响与问题特征 |
5.2.1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内在问题与特征 |
5.2.2 青年公务员绩效的具象问题与特征 |
5.2.3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间中介调节问题与特征 |
5.2.4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间交互作用问题与特征 |
5.2.5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与绩效间作用规律与特征 |
5.3 绩效视角下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相关问题的成因分析 |
5.3.1 主体层面 |
5.3.2 客体层面 |
5.3.3 介体层面 |
5.3.4 环体层面 |
6 基于绩效导向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机理与规律原则 |
6.1 绩效背景下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形成的现实土壤 |
6.1.1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现实依据 |
6.1.2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6.2 绩效视角下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发展的结构机理 |
6.2.1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基本结构 |
6.2.2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 |
6.2.3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接受机制 |
6.3 绩效导向下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培育的规律原则 |
6.3.1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发展规律 |
6.3.2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培育原则 |
7 基于绩效导向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养成路径 |
7.1 基于绩效提升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主体育化路径 |
7.1.1 明确发展目标 |
7.1.2 涵养教育内容 |
7.1.3 创新培育方式 |
7.1.4 健全运行机制 |
7.2 基于绩效认同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客体内化路径 |
7.2.1 知—认知的建构 |
7.2.2 情—情感的培育 |
7.2.3 意—意志的磨砺 |
7.2.4 信—信仰的确立 |
7.2.5 行—行为的强化 |
7.3 基于绩效战略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介体优化路径 |
7.3.1 建立领导体系 |
7.3.2 健全考核方式 |
7.3.3 创新激励机制 |
7.3.4 完善保障措施 |
7.4 基于绩效生态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的环体成化路径 |
7.4.1 传扬优良家风 |
7.4.2 引导学校教育 |
7.4.3 优化政治生态 |
7.4.4 借力网媒场域 |
7.4.5 引领社会新风 |
7.4.6 凝聚多元认同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结论 |
8.1.1 基本结论 |
8.1.2 关系结论 |
8.1.3 假设验证 |
8.1.4 模型修正 |
8.2 研究的局限 |
8.3 未来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学研究 |
附录B: 访谈提纲设计 |
附录C: 访谈样本、预测样本及正式测量样本情况统计表 |
附录D: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及绩效问卷(预测量表) |
附录E: 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及绩效问卷(正式量表) |
四、社会变迁中的家庭道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结构变迁对当代中国家庭德育的影响与应对研究[D]. 李佳朋.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家风的德育功能研究[D]. 陈丹丹. 南昌大学, 2021
- [3]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 史蕾. 辽宁师范大学, 2021(10)
- [4]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D]. 姚春林. 扬州大学, 2020(04)
- [5]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研究[D]. 陈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D]. 于晋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7]社会变迁背景下儿童的饮食德育研究[D]. 卢亚慧. 宁波大学, 2019(06)
- [8]民国时期的公民训练研究[D]. 李昕艳. 扬州大学, 2019(02)
- [9]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研究[D]. 王淑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基于绩效导向的青年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研究[D]. 徐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