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Ultrastructur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FP Negative and Posi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论文文献综述)
王延蛟[1](2021)在《mRNA/piRNA/piwi在DEN诱导肝癌中的表达及紫草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全球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每年约有841,000新发病例和782,000死亡病例,其中约50%来自中国,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寻找肝癌潜在发病机制及诱发因素,能早发现、早治疗的任务迫在眉睫。DEN(Diethylnitrosamine,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癌变过程与人肝癌的过程非常相似,是最广泛应用的肝癌模型。而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涉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异常变化,关于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信号转导、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基因芯片能对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病变特异性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并迅速将基因与疾病联系起来。mi RNA虽然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无明显的细胞特异性,而存在于生殖细胞piwi蛋白具有组织特异性,近年被发现也存在于癌细胞,与piwi蛋白结合的piRNA(Piwi-interacting RNA)在维持DNA完整、抑制转录、翻译等均有重要作用,但关于piRNA/piwi与肿瘤发生的相关研究还在初始阶段。肝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研究表明紫草素具有抗癌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小,但具体机制并不清楚。综上所述,本研究以DEN诱导建立的大鼠肝癌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肝癌标志物、免疫、内分泌及相关指标,寻找肝组织差异表达的mRNA和piRNA及相关蛋白,揭示以上因素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肝癌细胞CBRH-7919为研究对象,检测紫草素对其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为探索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选取40只6周龄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重量在150克左右,分为肝癌模型组(NC)和正常对照组(Md),其中,肝癌模型组自由饮用浓度为0.1 mg/m L DEN的无菌水,每24小时更换一次,20周后停药(9-12周断药用水代替),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外周血AFP、ASMA、HSP、IL-1、IL-6、TNF-α、ACTH、CORT等指标的改变;利用芯片技术检测组间肝组织mRNA的差异表达并筛选候选基因,采用RT-q 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检测肝癌组织中候选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2)利用二代测序法检测肝组织差异表达的piRNA;利用motif短序列模式比配算法辨认piRNA临近调控区域加工区域特征进行富集度解析和聚类,结合piRNA定位进行功能基因的分布总结,利用RT-q PCR对piRNA、mi RNA进行定量,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中piwil2、piwil4等基因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CBRH-7919细胞中的piwil4基因,利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变化;3)用MTT、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小室法观察紫草素作用于CBRH-7919细胞后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等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紫草素作用CBRH-7919细胞后STAT3、Cyclin D1、piwil4、Bcl-xl蛋白。结果:1)利用改变饮水方式建立了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成癌率为75%,并避免了实验动物中途死亡,肝癌组肝脏表面粗糙度增加,假小叶、增生灶和大量癌结节形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癌模型组血清AFP明显升高,差异显着(P<0.01);组间血清ASMA无统计学差异,肝癌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HSP差异显着(P<0.01)。血清免疫学指标IL-1、IL-6水平降低而TNF-α水平升高(P<0.05),内分泌指标ACTH和CORT的水平降低。mRNA芯片结果显示,31042个mRNA中表达上调的有1639个,表达下调的有360个,应用RT-q PCR法检测结果发现,STAT3和Cyclin D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Igfals、G6PC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中STAT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量少,肝癌模型组STAT3和Cyclin D1蛋白的高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核。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Igfals、G6PC以及Emp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2)总计发现符合piRNA序列特征的为27439个,mRNA芯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现,肝癌模型组中上调表达的piRNA有4个(P<0.05),分别是piR-64745(piR-rno-51044),piR-64265(piR-rno-50623),piR-79437(piR-rno-48177),piR-64744(piR-rno-51043),表达下调的有2个(P<0.01),分别是piR-64143(piR-rno-50518)和piR-64142(piR-rno-50517)。组间表达异常的piRNA靶基因涉及嘌呤嘧啶代谢、氨基酸降解、黏多糖合成、复制、DNA剪切与修复、RNA和蛋白质降解、MAPK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众多途径,RT-q PCR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癌模型肝组织的piR-79437表达增加(P<0.01)、piR-64143表达降低(P<0.01),肝癌模型组血清中mi R-133b升高(P<0.05);在肝癌模型肝脏中Piwil2、Piwil4的蛋白高表达(P<0.01),Piwil4基因敲除后,与肝癌正常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KO组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P<0.05),KO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Piwil4-/-细胞中STAT3、Cyclin D1、Bcl-x L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差异显着(P<0.05);3)紫草素的IC50是11.97μM,作用细胞的浓度确定为5、10、15μM,细胞的存活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发生梯度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CM结果显示,紫草素浓度为0μM、5μM、10μM、15μM时候,凋亡细胞数量分别为5.50±0.28%、7.88±0.51%、16.05±1.23%、26.88±0.22%,细胞凋亡率逐步上升,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依次用0μM、5μM、10μM、15μM的紫草素对应的迁移率分别为52.10±6.12%、47.01±9.01%、34.11±7.18%、13.98±4.52%,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依次用0μM、5μM、10μM、15μM的紫草素对应穿过小室膜的细胞数分别为482.33±55.54%、423.00±35.51%、386.33±68.37%、288.67±50.74%,呈现出浓度依赖性,侵袭能力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15μM紫草素处理CBRH-7919细胞48小时后,STAT3、Cyclin D1蛋白表达下调(P<0.05),piwil4和Bcl-x L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使用0.1mg/ml的DEN饮用水诱导大鼠肝癌模型20周(9-12周停药),成癌率为75%(15/20),效果良好,观察肝脏组织HE病理结果发现肝癌发生,且血清AFP、HSP均升高,是一种较理想的研究肝癌发生发展的大鼠模型。作者认为免疫相关IL-1、IL-6、TNF-α水平的升高,内分泌相关ACTH和CORT水平的降低,提示肝癌模型中免疫和内分泌功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紊乱;2)模型肝脏中,STAT3,Cyclin D1等癌基因的过表达和促凋亡基因EMP1低表达共同导致细胞的持续增殖,肝癌模型的G6PC表达的降低便于糖异生的中间产物用于肝癌细胞增殖所需能量的供应和物质的生物合成;3)本研究发现piR-79437、piR-6414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HCC存在关联,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作用,血清mi R-133b可能是肝癌的潜在标志物,PIWIL2和PIWIL4在肝癌模型组的高表达,提示具有促癌作用,PIWIL4基因敲除细胞中STAT3,cyclin D1和Bcl-xl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PIWIL4基因可能通过作用于STAT3/cyclin D1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通过STAT3/Bcl-x L抑制其凋亡;4)紫草素使STAT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下调,提示其对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紫草素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其迁移及侵袭,呈现浓度依赖性的关系,但其作用细胞后的piwil4和Bcl-x L的表达水平没有变化,提示紫草素不通过Bcl-x L影响细胞凋亡,具体通过什么途径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还需进一步研究。
孟涛[2](2021)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蛋白组学及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肝癌自发性破裂和非破裂患者生存差异,分析肝癌自发性破裂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实验寻找自发性破裂发生原因。寻找自发性破裂与非破裂肝癌之间差异蛋白,探究自发性破裂发生的潜在机制,寻找潜在分子治疗靶点,改善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预后。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到2019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完整临床及预后随访资料,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平衡肝癌破裂组和非破裂组之间的组间差异,比较破裂与非破裂的预后差异。使用Cox回归分析确定肝癌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通过列线图展示预测1年及3年生存概率并使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另外,收集自病理科获取的破裂与非破裂石蜡包埋组织各20例用以制作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方法对肝癌内血管壁进行定位,观察比较破裂与非破裂血管病变差异。最后,收集两组癌和癌旁术中新鲜组织各9对提取相应蛋白,进行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的非标定量蛋白质组学实验,分析破裂与非破裂组间差异蛋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收集的肝癌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1:4倾向性匹配后共纳入273例破裂和1092例非破裂患者,破裂组和非破裂组间临床病理变量平衡良好(P>0.05)。肝癌破裂和非破裂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个月和25个月,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的总体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均远远低于非破裂患者(P=0.004,P<0.001),且Cox回归分析确定自发性破裂是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对肝癌破裂亚组分析发现,接受单纯一期肝切除术治疗的破裂患者的总体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均显着低于接受一期TAE加二期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均P<0.001)。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总体生存(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最大直径、微血管侵犯、Child-Pugh B等级和HBs Ag感染,无病生存(DFS)的独立危险因素仅为肿瘤多发。最后通过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的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肝癌破裂患者的1年及3年生存概率。本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免疫组化和荧光实验以及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肝癌自发性破裂大多为肿瘤内小动脉破裂。破裂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出现吞噬功能下调,瘤内血管壁(特别是小动脉壁)出现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并在沉积部位显示出弹力膜断裂,胶原纤维崩解等血管壁损伤现象。这些原因共同作用,可能是肝癌血管破裂出血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第三部分在肿瘤组织中共鉴定筛选出261个差异蛋白质,其中在肝癌破裂中显着上调的有70个,显着下调的有191个。癌旁组织中共筛选到110个差异蛋白质,其中在肝癌破裂中显着高表达的有91个,低表达的有19个。差异蛋白主要功能为细胞间黏着、蛋白质转运、自噬调节、蛋白质结合、钙粘蛋白结合水解酶活性等功能,涉及了细胞代谢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内吞作用、脂肪酸合成及代谢通路、血小板激活等信号通路,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剪接体、吞噬体和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通路。TBC1D9B蛋白被发现在破裂组中显着下调,并且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富集通路包括内吞作用通路。TBC1D9B作为TBC1D家族成员,具有转运脂质和蛋白质的作用,其可能通过内吞作用转运巨噬细胞表面受体CD16,其表达量高低可间接反映了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自发性破裂肝癌患者预后极差。肝癌破裂患者接受TAE+二期肝切除治疗效果优于一期手术,影响破裂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最大直径、HBs Ag、Child-Pugh B级和微血管侵犯。感染乙肝的自发性破裂患者其体内大量乙肝病毒和免疫球蛋白靶向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破裂患者巨噬细胞功能显着下调,无法及时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致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并激活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壁,诱发血管破裂出血。这些结果印证了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HBs Ag、和微血管侵犯是肝癌破裂预后危险原因。由于临床上TAE主要阻断了肝内小动脉,故而解释了TAE治疗效果较好的原因。TBC1D9B可能参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CD16的膜转运,由于破裂患者TBC1D9B表达下调,可能导致其转运CD16效率下降,导致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调,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损伤血管。另外肿瘤内脂肪酸合成及代谢失调等原因可能是导致瘤内血管损伤,诱发破裂的原因之一。但结果仅仅基于生信分析,内在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
杨玉花[3](2020)在《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来源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体细胞重编程可以产生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产生的患者特异性干细胞不仅能模拟人类疾病过程,研究发病机制,还能用于药物开发和筛选,以及为个性化再生细胞疗法提供新的机会。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简便、不损伤细胞活性、能高效产生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的方法,并评价应用该法获得的iPSCs在体外诱导为皮肤黑素细胞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色素性疾病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分离酶消化修剪后包皮,获得表皮片,一部分做组织培养,另一部分进一步消化成细胞悬液培养。健康个体包皮来源的表皮片平铺在基质胶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3周,获得KCs,并进行KSCs标志物K15免疫荧光染色,证实表皮中KSCs的存在。胰酶消化表皮获得表皮KCs悬液,接种在预先IV型胶原包被的六孔培养板,留取15min内贴壁的细胞继续培养。培养24 h后,采用K15抗体、SOX2和OCT4抗体以及干细胞活细胞染料CDy1,进行染色。未染色孔的细胞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1周,观察细胞形态,70%融合后传代培养。15 min未贴附的细胞也同步培养,作为对照研究。拔取的毛囊放入基质胶包被的培养板进行体外培养,分析毛囊KCs的OCT4和NANOG的DNA甲基化水平,与表皮中的KCs相比较。2.用携带OCT4、SOX2、KLF4、c-MYC四种转录因子混合的慢病毒转染富集的表皮KSCs获得iPSCs。观察和记录产生的克隆的形态和时间,采用干细胞标记物的相应抗体、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干细胞活细胞CDy1染料进行检测。分析OCT4和NANOG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RT-PCR检测多潜能基因表达。采用含有不同因子的诱导培养基,诱导iPSCs分别分化成为肝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MCs等。用携带4种转录因子的慢病毒转染毛囊KCs,观察iPSCs的形成。将iPSCs种植到SCID小鼠的后肢皮下,观察畸胎瘤的形成,获取畸胎瘤后,进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从畸胎瘤中获取细胞,分别在KCs培养基、M254培养基和DMEM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胞形态。3.分离酶消化修剪后包皮获得表皮片,通过不同培养方法分别获得KCs、MCs、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用携带OCT4、SOX2、KLF4、c-MYC四种转录因子混合的慢病毒分别转染KCs、MCs并获得相应的iPSCs,FBs通过长时间胰酶消化获得Muse细胞。透射电镜观察人皮肤KCs、MCs及重编程产生的iPSCs和Muse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1.表皮片贴附在基质胶包被的培养板底部,产生外向性生长的KCs,中心区域细胞体积小,表皮片外缘的细胞体积逐渐变大,细胞呈多边形。K15抗体染色显示,皮片中心区域阳性细胞密集,周边区阳性数目减少,证实KSCs的存在和大致分布。用胰酶消化未培养的表皮片,获得细胞悬液,这些细胞接种到IV型胶原包被的培养板后,15 min内大约有20~30%的细胞贴壁。快速贴壁的细胞体积较小。24 h后,细胞黏附牢固,部分开始增殖,K15染色和干细胞活细胞染料CDy1染色,明显阳性。而针对干性特异性标志物SOX2和OCT4的染色呈弱阳性。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快速贴壁细胞1周,可见大小不等的克隆形成。相比之下,同步培养的慢贴壁细胞也有克隆形成,但比快速贴壁细胞的克隆小。拔取的毛囊很容易贴附到基质胶上,从毛外根鞘处爬出很多KCs,其中许多呈克隆样生长。传代培养的毛囊KCs和表皮KCs的SOX2和OCT4的甲基化水平相近。2.获得的表皮KSCs传代培养后,进行细胞转染。最早在第7天出现第一个克隆,在10天可见很多典型的iPSCs。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SOX2、OCT4、NANOG和SSEA3染色阳性。干细胞活细胞CDy1染料呈阳性,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呈紫红色。与亲本KCs相比,获得的iPSCs显示OCT4和NANOG启动子DNA去甲基化。RTPCR检测结果示:iPSCs中SOX2、OCT4、NANOG基因表达水平高于亲本的KCs,而亲本KCs的KLF4基因表达水平高于iPSCs。拟胚体在明胶包被的培养板生长良好,自分化培养可出现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用不同分化培养基,诱导iPSCs逐渐分化成为肝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MCs,特异性染色相应为AFP(+)、油红O染色(+)、βIII-微管蛋白(+)、神经丝(+)、HMB45(+)和TYR(+)。用四种因子转染毛囊KCs,同样可获得iPSCs。将产生的iPSCs注射到4周龄SCID小鼠后肢皮下,第8周肿瘤长到足够大小,切取畸胎瘤组织进行病理和免疫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Vimentin(+)、CK(pan)(+)和KI-67(+)阳性,GFAP和AFP染色为阴性。从畸胎瘤组织获得的单细胞,在KCs培养基中生长3周细胞小而圆体,核浆比大,细胞荧光仍然很强,培养6周后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活力好,增殖快速。在DMEM培养基中生长3周时细胞主要是圆形,部分有突起,培养6周的细胞,细胞显出扁平形,类似纤维细胞的形态。在M254培养基中生长3周以细小圆形细胞为主,可见部分细胞有少量突触样结构,培养6周的细胞显示出细长的树突,类似MCs的形态。3.透射电镜显示KCs胞体大致呈方形,细胞核大,有一个核仁。MCs呈椭圆形,并且细胞核染色质聚集性差,胞质中可见膜包裹的黑素小体。MCs和KCs重编程产生的iPSCs的超微结构大致相同,细胞呈圆形,具有多个核仁,细胞质稀少,核浆比高,可见发育不良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FBs胞体呈梭型或不规则形,细胞核呈椭圆形或圆形,染色质丰富,细胞器较多。Muse细胞核质比高,细胞核有较多突起,核仁体积较大,细胞质内细胞器较少,相对幼稚。结论:1.KCs混悬液接种在IV型胶原包被的培养板中,15 min内贴壁的细胞富含KSCs。拔取毛发可获得大量的KCs,与表皮来源的KCs类似,包含大量的KSCs。2.用携带四种转录因子的慢病毒转染表皮KSCs,可高效率和较短时间出现iPSCs。这些细胞具有多能性,并可被诱导分化成为不同类型细胞。拔取毛发获的KCs可被重编产生iPSCs。iPSCs接种到SCID小鼠皮下,可产生肿瘤。畸胎瘤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呈现不同形态。3.透射电镜显示KCs重编程产生得iPSCs的超微结构与MCs来源的iPSCs超微结构以及Muse细胞的超微结构近似,核浆比高,多个核仁,细胞浆中细胞器较少,且发育不成熟。
张瑜[4](2020)在《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近年来除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等常见良恶性占位外,其它一些发病率较低的肝脏恶性肿瘤也屡见报道。临床医生对于这些少见肝脏非癌恶性肿瘤认识程度、关注程度不够。肝脏非癌恶性肿瘤病理组织类型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缺乏特异性指标,即便在影像诊断技术显着进步的今天,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依然困难,在明确诊断后如何制定治疗方案,也需要认真思考和全面考虑。【目的】本文通过分析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探讨其临床特征,从而提高该类疾病的认识,为临床制定合理诊疗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及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式、预后等,并应用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回顾,综合分析和总结肝脏非癌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结果】1、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肝脏非癌恶性肿瘤患者18例。其中包括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7例,肝脏原发性肉瘤5例,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肝脏原发性间质瘤1例,肝脏恶性梭形细胞瘤1例,肝脏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例。2、检索万方医学网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同期发表的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相关文献,最终检索文献共174篇,剔除重复及因数据不足够充分而导致无法区分的文献82篇,最终纳入92篇文献,共260例患者。其中不同疾病的例数分别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70例(29篇文献),肝脏原发性肉瘤47例(7篇文献),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20例(38篇文献),肝脏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17例(14篇文献),肝脏恶性梭形细胞瘤2例(2篇文献),肝脏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3篇文献)。3、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临床病例组:男性5例(占71.4%),女性2例(占28.6%),男女比例5:2,平均年龄56.3岁,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占57.1%。肝功能异常占71.4%,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多正常。腹部彩超肝内低回声占66.7%。腹部CT肝内低密度灶占100%,增强无强化占66.7%。腹部MRI表现T1低信号、T2高信号及混杂信号占100%。病理学CD34、CD31有重要意义。治疗有肝切除、TACE、化疗、靶向治疗等,2例化疗患者随访超过4年仍存活。(2)文献报道组:男性23例(占32.9%),女性47例(占67.1%),男女比例1:2,平均年龄46.6岁。首发症状、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与临床病例组大致相似。治疗上肝切除占72.7%、放疗和化疗占15.2%、TACE占3.0%,分别随访2年、1年、4年,生存14例(占58.3%)、4例(占80.0%)和3例(占100%)。4、肝脏原发性肉瘤(1)临床病例组:男性1例(占20.0%),女性4例(占80.0%),男女比例1:4,平均年龄49.6岁,首发症状腹部不适占60.0%。肝功能异常占100%,?-GT、ALP升高为主,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多正常。腹部彩超肝内混合性回声占100%。腹部CT高密度或不均匀密度占75.0%,不规则强化占50.0%,无强化占50.0%。病理检查Vimentin、Ki-67有重要价值。治疗方式有肝切除、TACE、对症治疗,2例确诊1-3个月即死亡。(2)文献报道组:男性30例(占63.8%),女性17例(占36.2%),男女比例约为2:1,平均年龄50.7岁。肝酶学升高占4.3%。首发症状、影像学、病理学与临床病例组大致相似。24例行肝切除,平均随访52.7个月,生存10例(占41.7%)。5、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临床病例组:男性1例(占33.3%),女性2例(占66.7%),平均年龄41.3岁,均以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肝功能异常占66.7%,NSE升高占33.3%,AFP、CEA、CA125、CA19-9均正常。腹部CT肝内低密度病灶占100%,均不规则强化。1例腹部MRI见T2等信号,均匀强化。病理学Syn、Cg A、CD56有重要意义。中药抗肿瘤治疗、化疗联合靶向治疗、TACE各1例,最长随访4.5年仍存活。(2)文献报道组:男性50例(占41.7%),女性70例(占58.3%),男女比例为5:7,平均年龄52.1岁。临床特征、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检查与临床病例组相似。治疗上肝切除占73.1%、放疗和化疗占4.3%、TACE占10.8%、靶向治疗1.9%、对症治疗占2.2%,分别随访6-29个月、12-27个月、1-36个月、6个月、7-27个月,生存12例(占17.7%)、2例(占50.0%)、7例(占70.0%)、1例(占100%)。6、肝脏原发性间质瘤(1)临床病例组:1例51岁女性患者,腹痛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仅?-GT升高。腹部彩超示肝内低回声包块,腹部CT见肝内混杂密度团块。腹部MRI见T1混杂信号,T2高信号。免疫组化CD117、CD34、DOG-1阳性。多次行TACE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已随诊5年。(2)文献报道组:男性8例(占47.1%),女性9例(占52.9%),男女比例8:9,平均年龄51.5岁,首发症状腹痛、腹胀占47.1%,无症状占35.3%。常规实验室指标多正常。腹部彩超肝内不均匀回声占83.3%。腹部CT肝内低密度灶占53.9%,增强后病灶均不均匀强化。腹部MRI均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不均匀强化占75.0%。组织病理学CD117、CD34、DOG-1有重要意义。治疗方式包括肝切除(占82.4%)、中药抗肿瘤治疗(占5.9%),分别随访3-12个月、2年,生存2例(占14.3%)和1例(占100%)。7、肝脏恶性梭形细胞瘤(1)临床病例组:45岁男性患者1例,乏力、腹痛、发热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中WBC、?-GT、ALP、CA125升高,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2g/L,AFP、CEA正常。腹部CT示肝内占位。中药抗肿瘤治疗2个月死亡。(2)文献报道组:71岁男性1例,46岁女性1例,1例肝功能Child分级A-B,另1例正常,AFP、CEA、CA19-9、CA125正常。影像学诊断均为肝占位待查,均行肝切除。1例随访超过10个月无瘤存活。8、肝内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临床病例组:67岁女性患者1例,无症状。实验室指标仅肝功能异常。腹部CT、MRI示肝内囊性改变。肝切除术后随访4年仍存活。(2)文献报道组:男性1例,女性3例,男女比例1:3,平均年龄59.5岁。首发症状均为上腹不适。肝功能异常占75.0%,CEA、CA19-9升高分别占50.0%。腹部彩超肝占位伴胆管扩张占75.0%。腹部CT肝内见囊实性和/或结节样低密度影占75.0%。1例腹部MRI检查表现肝内外胆管及胆总管明显扩张。组织病理学Muc有重要意义。治疗肝切除为主(占100%),1例随诊4个月存活。【结论】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缺少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困难,需依靠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并与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临床医生应根据肝脏肿瘤病理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时娟[5](2019)在《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回顾性分析胃肝样腺癌(HAS)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非HAS胃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完善HAS患者诊断体系;2、通过对HAS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为预后判断提供指导;3、基于对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层面的研究分析,为后续探索HAS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提供线索。研究方法:1、从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320例胃腺癌患者中,通过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576例入组病例,其中5例病理标本已在我院确诊为HAS。2、将纳入的未确诊为HAS的患者病理标本交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病理科经2位具病理诊断资质的医师进行二次病理诊断,新发现10例患者的组织病理标本中有肝细胞癌样分化区,即共诊断15例HAS病例。另于纳入的非HAS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普通胃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3、通过收集已有病例资料、重新检测缺少的免疫组化指标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完善HAS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信息。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系统性分析15例HAS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成果:1、研究纳入HAS病例15例,平均年龄65.5±7.3岁,男女比例为4:1,入院首发症状以上腹部隐痛居多。肿瘤发生部位多位于贲门部(46.7%)及胃体部(40.0%)。HAS患者分期以IV期居多(40.0%),分化程度以低分化腺癌为主(86.7%),发生淋巴结侵犯11例(73.3%),远处转移6例(40.0%)。其中11例患者记录肿瘤最大径以及神经、脉管侵犯情况,肿瘤最大径范围4-14cm,平均最大径5.4±3.2cm,侵犯神经者8例(72.7%),侵犯脉管者8例(72.7%)。对照组纳入普通胃腺癌病例30例,平均年龄61.6±10.0岁,男女比例为2:1,入院首发症状以腹痛居多。肿瘤发生部位多位于胃窦部(33.3%)及胃体部(30.0%)。对照患者分期以III期居多(43.3%),分化程度以低分化腺癌为主(73.3%),发生淋巴结侵犯22例(73.3%),远处转移4例(13.3%)。其中27例患者记录肿瘤最大径以及神经、脉管侵犯情况,肿瘤最大径范围0.6-18cm,平均最大径6.0±3.9cm,侵犯神经者19例(70.4%),侵犯脉管者16例(59.3%)。以上临床病理特征,HAS组及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HAS组患者的血清AFP值明显升高;HAS组患者较普通胃腺癌更易发生肝脏转移;HAS组患者GPC3、AFP、EGFR及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更高。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AS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月,普通胃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标记物CEA水平、TNM分期、淋巴结分期、远处转移、免疫组化AFP染色强度及根治性手术是影响HA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矫正后显示远处转移、免疫组化AFP染色强度为影响HAS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HAS是胃腺癌一种少见的类型,以中老年男性患者多见,临床症状与普通胃腺癌无特殊差异,HAS肝转移率高,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显着低于普通胃腺癌;2、HAS患者血清AFP水平显着高于普通胃腺癌患者,该指标可在HAS的诊断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对血清检查中AFP明显升高的胃腺癌患者建议行癌组织免疫组化AFP、GPC3的检测,有助于减少误诊及漏诊几率;3、远处转移以及免疫组化AFP染色强度是影响HA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GPC3、AFP、VEGF、EGFR可能为HAS的潜在治疗靶点,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廖锡文[6](2019)在《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行TACE致ALT,AST变化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筛查及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内容:本研究分为五部分进行研究:1.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行TACE致ALT,AST变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及全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筛查。2.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行TACE致ALT,AST变化的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高尔基体SNAP受体复合物成员 2(golgi SNAP receptor complex member 2,GOSR2)-rs 197922 的二期队列验证。3.基于全基因组数据集对GOSR2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分子机制研究.4.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GOSR2表达水平和rs197922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5.GOSR2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鉴定及其在正常肝细胞系中与ALT,AST的调控关系研究。目的:本研究尝试通过GWAS方法对广西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行TACE致ALT,AST变化的全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进行筛查,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材料方法:收集49例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且术后行TACE术。根据患者TACE术前和术后ALT和AST的变化进行分组,对这些患者癌组织进行全外显子芯片扫描并进行全外显子关联分析。结果:根据患者TACE术前和术后ALT和AST的变化进行全外显子关联分析,我们筛选了 1247个P<0.05的候选SNPs位点。通过ICSNPathway分析我们共鉴定出17个具有影响通路改变的SNPs位点(包括rs75387493,rs2271683,rs1 1768465,rs8207,rs28365927,rs1344642,rs1863704,rs10160013,rs4036,rs2235324,rs17183814,rs7973658,rs34550074,rs3740168,rs197922,rs3 790525,rs41309181),发现了 4条 SNP-Gene-Pathway的调控机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GeneMANIA在线分析工具发现这些17个候选SNPs位点所在的基因与ALT和AST的编码基因具有共表达互作关系。通过GTEx数据库发现这17个SNPs中的高尔基体SNAP受体复合物成员 2(golgi SNAP receptor complex member 2,GOSR2)-rs197922在肝脏等多个正常组织中具有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关系。结论:本研究筛选出17个潜在具有SNP-Gene-Pathway调控潜力的SNPs,其中GOSR2-rs 197922位点可能参与调控血清ALT和AST。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独立于一期GWAS队列的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全外显子关联分析结果的二期队列验证。材料方法:本研究收集于2014年至2017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且术后行TACE术的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通过Sanger法对这些患者进行高尔基体SNAP受体复合物成员 2(golgi SNAP receptor complex member 2,GOSR2)-rs19792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候选位点与TACE术前术后血清ALT和AST变化的关系。结果:二期验证队列共纳入88例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接受肝切除术后行TACE治疗的患者,其中rs197922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如下:AA基因型23例,AG基因型43例和GG基因型22例。通过卡方检验和Ligistic回归分析,我们未能观察到rs197922基因型分布与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接受TACE治疗后血清ALT和AST的变化相关。结论:由于纳入二期验证队列的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TACE化疗药物方案的改变,我们未能观察到rs197922位点的基因型与TACE术后ALT和AST水平变化显着相关。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GEO和TCGA数据库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全基因组数据集对高尔基体SNAP受体复合物成员2(golgi SNAP receptor complex member 2,GOSR2)基因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索,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在HCC中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分别纳入GSE14520和TCGA的212个和370个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通过诊断ROC和生存分析探索GOSR2基因的临床应用价值。随后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GOSR2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共表达基因和基因集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GSE14520和TCGA队列的验证,我们发现GOSR2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表达量上调,高表达GOSR2基因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具有较短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通过比较高、低表达GOSR2基因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之间的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筛选两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以及GOSR2的共表达基因,以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富集发现GSOR2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周期、NF-kB和Wnt等信号通路参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结论:GOSR2可能具有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其生物学功能可能涉及细胞增殖和周期等信号通路的调控。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估高尔基体SNAP受体复合物成员2(golgi SNAP receptor complex member 2,GOSR2)免疫组化表达量和rs197922的基因型分布探索他们作为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分析rs197922在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eQTL)特性。材料方法: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GOSR2基因的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对rs19792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GOSR2基因表达量和不同rs197922基因型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342例广西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通过多因素生存分析比较,我们发现GOSR2基因免疫组化阴性和阳性染色患者的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时间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但是,我们发现rs197922位点的基因型在非根治性切除等亚组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与预后显着相关。结论:本研究中我们观察到GOSR2基因免疫组化表达水平与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无关,但是我们发现到rs197922基因型分布在特定的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亚组中具有作为预后分子标志物的潜力。目的:本研究通过在肝癌细胞株中沉默高尔基体SNAP受体复合物成员2(golgi SNAP receptor complex member 2,GOSR2)基因探索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探索其在正常肝细胞中在TACE化疗药干预的条件下与ALT和AST的调控关系。材料方法: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在肝癌细胞株(MHCC-97H,Hep-G2和HCC-M)和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中沉默GOSR2基因,通过Western Bllot,RT-PCR,细胞划痕、增殖、侵袭等实验验证GOSR2生物学功能。通过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吡柔比星,顺铂和洛铂)干预探索GOSR2在正常肝细胞株中与ALT和AST的调控关系。结果:通过WB,RT-PCR验证siRNA在细胞株中的沉默GOSR2的效果,并通过细胞划痕、增殖、侵袭等实验证实在肝癌细胞株中抑制GOSR2基因的表达可以显着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增殖和侵袭能力。在正常肝细胞株中沉默GOSR2基因表达,我们未观察到经化疗药物干预后正常肝细胞株分泌ALT和AST有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证实GOSR2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可能起着一个癌基因的角色,但本研究并未观察到其表达量的变化与ALT和AST在正常肝细胞株中经化疗药干预后存在显着的直接调控关系。
陆敏雅[7](2019)在《伴有肠母细胞分化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伴有肠母细胞分化的胃癌(Gastric Cancer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GCED)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胃癌。最近有研究发现GCED联合表达胚胎干细胞标志物SALL4以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和Glypican-3(GPC3)等。本研究旨在探讨GCE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分子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13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诊断的发生于胃的肠型腺癌337例,其中8例可诊断为GCED。收集相关临床和内镜资料,根据其组织病理学形态特点,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其免疫学表达模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SALL4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68-83岁,平均76.6岁。镜下观察发现,所有病例具有原始的肠样结构,由立方或柱状细胞组成,胞浆透亮、清晰,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FP和GPC3阳性,或SALL4阳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SALL4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增高。随访12个月~5年,其中5例出现肝及其他脏器转移,2例死亡,1例无瘤生存。结论:GCED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肠型腺癌,预后比普通肠型腺癌差,如若按照普通肠型腺癌的治疗方法效果甚微。鉴于其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表达上具有特征性的改变,熟悉其形态学谱系及基因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而针对原始标记物,比如SALL4的靶向治疗方案前景宽广。
张海明[8](2016)在《Ki-67和IRF-1预测HCC肝移植预后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一、肝切除术后HCC复发患者行肝移植的预后分析目的:通过初发HCC肝移植和HCC复发后肝移植的移植物生存比较,明确肝切除术后HCC复发患者行肝移植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的患者病史资料和生存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最终1554名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移植前HCC情况分组,包括初发HCC组1392例,复发HCC(因HCC复发行肝移植)组162例。结果:全部病例的分析中,初发HCC组与复发HCC组的移植物生存曲线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30);Cox回归分析显示:初发/复发HCC(P=0.049)、MELD评分(P<0.001)、Milan标准分组(P=0.022)和UCSF标准分组(P<0.001)对移植物生存存在独立影响。亚组分析中,Cox回归分析显示:Milan-UCSF标准分级是复发HCC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P=0.023)。符合Milan标准的肝癌患者中,初发HCC(768例),复发HCC(61例)移植物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292)。超出Milan标准但符合UCSF标准的肝癌患者中,初发HCC(304例)和复发HCC(63例)组的移植物生存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6)。结论:HCC复发后的肝移植对术后移植物生存存在独立影响;HCC复发后肝移植的移植物生存与术前肝内复发病灶的分期有关。二、肝移植术后HCC复发与肿瘤生长速度的关系目的:通过肝移植后HCC复发时间(TTR)和肺转移病灶生长速度的相关分析,明确肿瘤生长速度与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的关系方法: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1日间进行肝移植手术且存在肝移植术后肺转移癌的病例。共检索到符合入组条件的肝移植术后肺转移病例32例。在病理组织库中,获得了其中26例的肝癌标本(移植术中切除标本),进行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通过相关分析描述肝癌肺转移患者的TTR与肺转移癌中靶病灶直径增加速度的关系,发现两者显着相关(n=32,P=0.021),而肝癌肺转移患者的TTR与Ki-67表达也存在显着相关(n=26,P=0.045)。结论:HCC生长速度与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相关。三、Ki-67和IRF-1对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的预测作用目的:评价分子标记物对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全部符合入选标准的肝移植病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了肝癌组织中多种分子标记物表达。通过每种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对入选病例分别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无瘤生存率的变化,判定每种分子标记物对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127例HCC病例,通过免疫组化分组和无瘤生存比较(结果通过Benjamini-Hochberg法校正),Milan-UCSF标准划分的各分组间(q<0.001)、有/无间质脉管癌栓组间(q<0.001)、Ki-67阴性/阳性组间(q<0.001)和Ki-67低表达/高表达组间(q=0.001)的累积无瘤生存存在统计学差异。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lan/UCSF分期(P<0.001)、间质脉管癌栓(P<0.001)和Ki-67(P<0.001)是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超出Milan标准的亚组中,IRF-1阴性与阳性患者的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也存在显着差异(q<0.001)。在符合UCSF标准的HCC患者中,初发HCC组与复发HCC组的Ki-67阳性比例存在显着差异(P=0.022)。结论:Ki-67可有效的预测的肝移植术后HCC的复发,可用于肝移植术前HCC患者的评估;在符合UCSF标准的HCC患者中,初发和复发HCC的Ki-67表达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两者移植物预后差异的原因之一;IRF-1不适合作为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的预测指标。但在超出Milan标准的HCC中,IRF-1表达伴随更低的肝移植术后HCC复发。四、IRF-1对HCC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目的:通过人肝癌细胞系SK-Hep1的体外研究,探索IRF-1对人HCC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实验一中,通过MTT检测IFN-γ对SK-Hep1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二和三中,将SK-Hep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IFN-γ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变化。通过DAPI/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确定IFN-γ刺激后细胞凋亡的情况。观察荧光双标LC3转染的SK-Hep1细胞IFN-γ刺激后LC3荧光斑变化。观察SK-Hep1细胞IFN-γ刺激后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实验四中,将SK-Hep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IFN-γ组,Z-VAD-FMK组,Z-VAD-FMK+IFN-γ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自噬相关蛋白变化。实验五中,将SK-Hep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IRF-1)si RNA1组,si RNA2组,si RNA3组,si RNANC+IFN-γ组,si RNA1+IFN-γ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自噬相关蛋白变化。结果:SK-Hep1细胞受到IFN-γ刺激后IRF-1、pSTAT1增加,Ki-67降低,LC3-II减少,Caspase-3裂解增加。PI和流式细胞分析显示,IFN-γ刺激后死亡细胞比例增加。在转染了荧光双标LC3的SK-Hep1细胞中,IFN-γ较组对照组LC3荧光聚集减少。透射电镜下IFN-γ刺激的SK-Hep1细胞中自噬体减少。Caspase抑制剂联合IFN-γ处理的SK-Hep1细胞与单独Caspase抑制剂处理时相比,Beclin1、LC3-II、Atg5和Atg7的蛋白量无明显下降。SK-Hep1细胞接受IRF-1si RNA处理后,LC3-II水平和LC3-II/LC3-I比例明显下降。IRF-1 si RNA+IFN-γ组与si RNANC+IFN-γ组相比,LC3-II水平升高,p STAT1降低。结论:在人肝癌细胞系SK-Hep1中:IRF-1可活化STAT1形成对IFN-γ信号的正反馈调节;IFN-γ导致凋亡增加,通过IRF-1表达和Caspase活化导致自噬受抑制;基础水平IRF-1表达对自噬水平的维持非常重要。
王伯庆[9](2013)在《CBX4在肝细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肝癌预后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CBX4(Chromobox4)最初被证实具有E3连接酶活性,参与了染色质重组与转录抑制,能维持上皮干细胞的干性,阻止其衰老。截至目前,CBX4与肿瘤的关系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检测CBX4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BX4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术后预后的关系,初步探讨CBX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同时考察敲低CBX4基因对肝癌细胞的哪些恶性表型产生影响,初步阐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1)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原发性肝癌术后标本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CBX4的mRNA丰度和蛋白表达水平;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完整临床预后资料的246例石蜡包埋原发性肝癌和癌旁组织标本中CBX4的蛋白表达;3)用Pearson Chi-Square Kruskal-Wallis tests法分析CBX4表达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 method/log-rank test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分析和预后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4)分别在原发性肝癌的细胞株,BEL7402和QGY7703细胞中,瞬时转染小RNA干扰片段,敲低内源性CBX4。通过MTT细胞增殖活性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5)敲低肝癌细胞内源性CBX4后,用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方法使BEL7402和QGY7703细胞同步化于G1/S交界处,然后释放进入S期,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不同时间点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6)敲低内源性CBX4后,Western blot检测下游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靶基因变化。结果:1)CBX4在原发性肝癌组织较癌旁正常肝组织表达上调。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8对配对新鲜标本中,癌组织CBX4的mRNA丰度比癌旁肝组织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相同的8对配对标本中,癌组织中CBX4蛋白表达也比癌旁肝组织升高;2)246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用IHC染色评分后分析,发现CBX4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存在表达失调。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CBX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且主要定位在肝癌细胞的胞浆:3)CBX4表达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BX4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主要包括:血清AFP水平(P=0.036),肿瘤大小(P=0.029),病理分化(P=0.033),临床TNM分期(P=0.032)。原发性肝癌患者胞浆CBX4高表达者预后差,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RFS)比CBX4低表达的患者缩短(OS, P=0.003; RFS,P=0.01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BX4浆表达和肝肿瘤数目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4)分别在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QGY7703敲低内源性CBX4能够降低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敲低内源性CBX4后,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克隆形成数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敲低内源性CBX4后,原发性肝癌细胞由G1/S交界处进入S期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细胞由G1/S转换点进入S期的速度减慢:6)CBX4基因可以通过抑制PCNA和cyclinE2,上调p16影响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和G1/S关键点的转换。结论:1)CBX4在原发性肝癌中较癌旁肝组织表达上调;2)CBX4主要定位在肝癌组织的细胞胞浆;3)CBX4胞浆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呈反向相关,CBX4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术后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4)CBX4与原发性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密切相关;5)CBX4基因可以通过PCNA而维持原发性肝癌细胞的快速增殖活性;6)CBX4可以通过调控cyclinE2和p16影响肝癌细胞的周期进展。
张建平[10](2009)在《肝卵圆细胞、肝脏局部微环境改变及Wnt5a表达与肝癌形成、转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肝癌起源于肝卵圆细胞免疫组化研究及临床意义目的有关原发性肝癌的细胞起源存在两种学说,即成熟肝细胞去分化学说和肝干细胞分化受阻学说,这两种学说目前尚有争议。本实验通过测定肝硬化、肝癌和癌旁组织肝干细胞标志的表达,观察肝干细胞标志的表达阳性细胞的细胞学形态,结合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肝脏卵圆细胞在肝癌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63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癌旁组织、15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标本及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C-KIT+、AFP、CK8/18、CK7和CK19的表达,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述组织标本干细胞标记标染的细胞形态、分布,回顾性总结63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HCC标本C-KIT+、AFP、CK8/18、CK7和CK19的表达与性别、血清HBsAg状态、HBcAb状态、血清AFP、肿瘤大小、肝内病灶数目、是否有包膜侵犯、肝癌细胞病理分化分级、肝功能评级、肝硬化程度、TNM分期及术后2年生存期等13个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63例HCC及其癌旁组织、15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标本及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K8/18标染阳性率分别是95.2%、96.8%,100%和100%,四组间CK8/18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评分差异均无显着性(x2=1.274,P>0.05;F=1.465,P>0.05);CK7标染阳性率分别是46.0%、58.7%,26.7%和0,四组间CK7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着性(x2=14.86,P<0.01),肝癌组织、癌旁组织CK7表达率均分别高于肝硬化、正常肝组织(x2=6.887,P<0.01;x2=13.133,P<0.01);CK7标染表达强度评分比较,肝癌组织、癌旁组织CK7阳性表达强度评分高于肝硬化组织及正常组织(F=21.26,P<0.01);四种组织实质肝细胞和肿瘤细胞均未见CK19阳性表达;四组间C-KIT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着性(x2=25.089,P<0.01),HCC、癌旁及肝硬化组织C-KIT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正常组织,癌旁组织C-KIT阳性病例表达强度评分显着高于HCC、肝硬化及正常组织(F=36.19,P<0.01);HCC组织AFP阳性率及表达强度评分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肝硬化及正常组织(x2=5.567,P<0.05;F=15.76,P<0.01)。HCC实质组织中可见符合肝卵圆细胞形态特点CK7、C-KIT及AFP阳性细胞,呈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分布,以癌结节边缘多见。HCC癌组织中,CK7阳性表达与肝癌病人的性别、血清HBsAg状态、HBcAb状态、血清AFP、肿瘤大小、肝内病灶数目、是否有包膜侵犯、肝癌细胞病理分化分级、肝功能评级、肝硬化程度、TNM分期及术后2年生存期等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C-KIT阳性表达与血清AFP、肿瘤转移、肝癌细胞病理分级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1),和其余病理因素无关(P>0.05);组织中AFP阳性表达与血清AFP、肿瘤转移、肝癌细胞病理分化分级、肿瘤TNM分期及术后2年生存期等参数有关(P<0.01),和其余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HCC及癌旁组织中存在表达肝干细胞标记表型并具有卵圆细胞形态的细胞,提示HCC的发生与肝脏干细胞/卵圆细胞密切相关,表达CK7、C-KIT和AFP的肝卵圆细胞参与了HCC形成;肝卵圆细胞表型标记CK7、C-KIT和AFP在HCC组织和癌旁组织有不同的表达规律,它们可能代表不同的干细胞群,在肝炎慢性损伤修复和癌变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HCC及其癌旁组织干细胞表型标记表达具有多种临床意义;癌旁CK7和C-KIT表达与肝卵圆细胞异质性、增殖和组织修复有关,癌组织C-KIT和AFP表达预示着卵圆细胞由癌旁组织中的增殖修复功能向癌组织的恶性转化。第二部分肝癌局部微环境改变与肝癌浸润、转移目的研究细胞外基质tenascin(TN)在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HCC癌、癌旁组织微血管密度(MVD-CD105)分布,探讨TN对HCC肿瘤微血管生成、浸润、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影响,MVD-CD105在HCC癌、癌旁组织分布规律、临床意义及CD105标染HCC组织微血管的特异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TN表达,同时检测63例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微血管密度(MVD-CD105),分析TN表达与HCC病理学特点及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比较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VD-CD105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TN阳性率HCC癌组织65.1%,癌旁组织69.8%,肝硬化组织20.0%,正常肝组织无阳性表达;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N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评分显着高于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x2=27.67,P<0.01;F=12.82,P<0.01);癌组织TN表达阳性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5,P>0.05);TN表达与肝癌的组织学分级,病灶数量,有否包膜浸润、肿瘤转移及肿瘤微血管生成密切相关(P<0.01)。63例HCC及其癌旁组织血管CD105阳性表达率为100%,癌旁组织表达强度高于癌组织(x2=9.184,P<0.01);HCC组织MVD-CD105为(58.37±21.45),癌旁组织为(81.62±19.86),HCC癌旁组织MVD-CD105分布显着高于癌组织(t=2.438,P<0.05);HCC组织中的MVD-CD105阳性表达分布与病人的性别、年龄、HBsAg状态、甲胎蛋白水平、肿瘤大小、病灶个数、包膜浸润、肝癌细胞组织学分级、肝功能评级、是否合并肝硬化及2年存活时间无明显关系(P>0.05),与肿瘤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癌旁组织的MVD-CD105阳性表达分布与病人的性别、年龄、HBsAg状态、甲胎蛋白水平、肿瘤大小、病灶个数、包膜浸润、肝癌细胞组织学分级、肝功能评级、是否合并肝硬化及肿瘤有无转移无关(P>0.05),而与肿瘤TNM分期及2年存活时间有关(P<0.05)。结论HCC癌组织TN的表达上调促进了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导致了术后肿瘤的早期复发和转移;肝癌组织TN检测可有效反映肝癌的恶性程度、浸润、转移及临床预后;CD105标染HCC组织MVD较CD34未体现出肿瘤微血管标染特异性方面的优越性;肝癌组织MVD-CD105高表达、分布意味着肿瘤的局部转移和进展;CD105分子不能作为抗肝癌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靶标,但肝癌MVD-CD105的研究对于后续综合治疗有指导作用。第三部分Wnt5a表达与HCC形成、侵袭和转移目的探讨Wnt5a基因与蛋白在HCC的表达及对HCC的发生、转移的影响,为肝癌发病及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肝癌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28例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Wnt5a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Wnt5a蛋白的表达和MVD-CD105分布,统计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28例HCC及其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均可见Wnt5a mRNA转录表达,HCC为(0.78±0.15),癌旁组织(0.81±0.17),正常组织为(0.41±0.11),HCC及其癌旁组织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肝组织(F=6.958,P<0.001);HCC组织和癌旁组织转录表达水平未见差异(t=1.16,P=0.227);28例HCC及其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Wnt5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1%、89.3%和30.0%,癌旁组织Wnt5a蛋白表达阳性率显着高于HCC和正常肝组织(x2=21.808,P<0.001);HCCWnt5a mRNA转录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HBsAg状态、肿瘤大小、肿瘤病灶数目、包膜有无侵犯、肿瘤有无转移、肝功能Child评级、肝硬化及肿瘤TNM分期无关(P>0.05),与血清AFP浓度、HCC病理分化分级及肝卵圆细胞增殖表达有关(P<0.05);HCCWnt5a蛋白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HBsAg状态、肿瘤大小、肿瘤病灶数目、包膜有无侵犯、肿瘤有无转移、肝功能Child评级、肝硬化及C-KIT蛋白表达无关(P>0.05),但与血清AFP浓度水平、HCC病理分化分级和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HCC组织中Wnt5a蛋白表达阳性组MVD-CD105计数为(46.51±15.38),阴性组为(38.24±8.32),差异未见显着性(t=1.16,P=0.227)。结论HCC组织Wnt5a mRNA高转录表达与Wnt5a蛋白低翻译表达并不矛盾;Wnt5a mRNA高转录表达对细胞的生长、迁移、分化及转化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发挥抑制肿瘤浸润、转移作用,是机体修复机制的一种体现;HCC中Wnt5a蛋白表达减弱或缺失是肝癌发生的晚期事件,是肿瘤进展、浸润和转移的标志;HCC组织中Wnt5a蛋白表达与HCC组织MVD-CD105分布是与肿瘤TNM分期有关的两个相互独立的病理因素。
二、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Ultrastructur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FP Negative and Posi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Ultrastructur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FP Negative and Posi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论文提纲范文)
(1)mRNA/piRNA/piwi在DEN诱导肝癌中的表达及紫草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及mRNA芯片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piRNA/piwi与肝癌的关系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紫草素对肝癌细胞CBRH-7919 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piRNA/piwi 在癌症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2)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蛋白组学及临床治疗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肝细胞癌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临床分组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观察指标 |
1.2 资料收集 |
1.2.1 临床及病理资料收集 |
1.2.2 随访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病理特征 |
2.2 Kaplan Meier生存分析 |
2.3 HCC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 |
2.4 一期手术和二期手术对肝癌自发性破裂预后影响 |
2.5 自发性破裂肝癌的整体生存和无病生存的预测因子 |
2.6 自发性破裂肝癌预后列线图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肝癌自发性破裂病因探索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收集 |
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1.3 实验仪器设备 |
1.4 免疫组化实验 |
1.5 免疫荧光实验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免疫荧光 |
2.2 免疫组化 |
2.3 巨噬细胞功能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肝癌自发性破裂蛋白质组学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蛋白组学实验 |
1.1.1 标本收集 |
1.1.2 实验试剂及材料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1.4 组织蛋白提取 |
1.1.5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1.1.6 等质量蛋白样品电泳(SDS-PAGE) |
1.1.7 蛋白质酶切 |
1.1.8 高p H反相色谱柱分离 |
1.1.9 LC-MS/MS质谱检测 |
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2.1 差异蛋白筛选 |
1.2.2 蛋白质互作网络 |
1.2.3 GO功能注释 |
1.2.4 KEGG通路分析 |
2 结果 |
2.1 蛋白质鉴定结果 |
2.2 蛋白质互作网络 |
2.3 GO功能注释 |
2.4 KEGG通路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控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3)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来源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富含干细胞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获取 |
一、试剂和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重编程产生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
一、试剂、材料和使用设备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对比研究 |
一、试剂材料和仪器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和展望 |
第四章 综述 |
综述 1 表皮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 2 皮肤干细胞在皮肤再生及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 3 人皮肤源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负责科研项目 |
参与科研项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缩写词表 |
致谢 |
(4)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简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资料及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胃癌概述 |
1.2 肝样腺癌概述 |
1.3 胃肝样腺癌未来展望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15例HA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 |
3.2 30例普通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 |
3.3 胃肝样腺癌与普通胃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比较 |
3.4 胃肝样腺癌患者与普通胃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 |
3.5 HAS患者的预后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行TACE致ALT,AST变化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筛查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行TACE致ALT,AST变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及全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筛查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行TACE致ALT,AST变化的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GOSR2-rs197922的二期队列验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全基因组数据集对GOSR2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分子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GOSR2表达水平和rs197922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GOSR2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鉴定及其在正常肝细胞系中与ALT,AST的调控关系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表 |
综述 基于TCGA多组学全基因组数据集筛选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伴有肠母细胞分化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临床资料 |
2.2 病理学检查 |
2.3 免疫组化结果 |
2.4 RT-PCR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Ki-67和IRF-1预测HCC肝移植预后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肝切除术后HCC复发患者行肝移植的预后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和标准 |
1.1.2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全部数据分析 |
1.2.2 亚组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肝移植术后HCC复发与肿瘤生长速度的关系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临床研究方法 |
2.1.2 病理组织来源及肝癌分级 |
2.1.3 实验室方法 |
2.1.4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Ki-67 和IRF-1 对肝移植术后HCC复发的预测作用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临床研究方法 |
3.1.2 病理组织来源及肝癌分级 |
3.1.3 实验室方法 |
3.1.4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全部127例的分析结果 |
3.2.2 超出Milan标准亚组中IRF-1 表达影响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 |
3.2.3 不同肿瘤分期亚组和初发/复发亚组中Ki-67 的表达差异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四、IRF-1 对HCC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肝癌细胞系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4 主要溶液配制 |
4.1.5 引物和si RNA序列 |
4.1.6 主要实验方法和步骤 |
4.1.7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实验一:IFN-γ 对SK-Hep1细胞活性的影响 |
4.2.2 实验二:IFN-γ 对SK-Hep1细胞凋亡的影响 |
4.2.3 实验三:IFN-γ 对SK-Hep1细胞自噬的影响 |
4.2.4 实验四:Caspase受抑制时IFN-γ 对SK-Hep1自噬的影响 |
4.2.5 实验五:IRF-1 si RNA转染后SK-Hep1自噬的水平的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肝癌肝移植的筛选标准及预后因素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CBX4在肝细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肝癌预后的影响和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CBX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引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第二部分 CBX4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生物学功能 |
引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
(10)肝卵圆细胞、肝脏局部微环境改变及Wnt5a表达与肝癌形成、转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肝癌起源于肝卵圆细胞免疫组化研究及临床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肝癌局部微环境改变与肝癌浸润、转移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Wnt5a表达与HCC形成、侵袭和转移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Ⅰ |
英文论文Ⅱ |
英文论文Ⅲ |
四、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Ultrastructur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FP Negative and Posi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论文参考文献)
- [1]mRNA/piRNA/piwi在DEN诱导肝癌中的表达及紫草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 王延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2]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蛋白组学及临床治疗相关研究[D]. 孟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来源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D]. 杨玉花. 苏州大学, 2020(06)
- [4]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张瑜.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5]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研究[D]. 时娟. 东南大学, 2019(05)
- [6]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行TACE致ALT,AST变化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筛查及验证[D]. 廖锡文.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7]伴有肠母细胞分化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D]. 陆敏雅. 浙江大学, 2019(03)
- [8]Ki-67和IRF-1预测HCC肝移植预后的临床及机制研究[D]. 张海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2)
- [9]CBX4在肝细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肝癌预后的影响和分子机制[D]. 王伯庆.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10]肝卵圆细胞、肝脏局部微环境改变及Wnt5a表达与肝癌形成、转移的初步研究[D]. 张建平. 山东大学, 2009(12)
标签:肿瘤论文; 肝癌论文; afp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 肿瘤异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