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量和单位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之己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凡[1](2021)在《多层互动视角下组织内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前因与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遵守或是违背规则,似乎哪种做法都不是绝对的正确,因为没有永远合适的规则,而违规也可能是“善意”的。亲社会性违规行为就是这样一种带有利他动机的善意违规,特指组织成员为了提高组织工作效益或为了帮助同事或客户而主动违背组织正式规则的行为。现代组织与个人正处于环境变化剧烈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但出于维稳目的而诞生的制度规则似乎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各类组织与其成员常常要在是优先考虑遵守组织规则以维护制度规则的权威性、还是为了提升组织及利益相关者的福祉而违背规则这两者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为应对这种决策困境,越来越多的组织成员为了实现“高尚”的目标而采取了亲社会性违规行为,近几年的一些研究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已经高达80%。然而,尽管具有善意的动机,这种外显的违规行为却容易遭到他人的误解,引来组织的责罚或被错误地仿效,最终给行为人与组织造成无法预计的伤害。如何既能保护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又能避免违规行为对组织与个人造成负面的影响?如何引导发挥亲社会性违规行为对团体产出与个体表现的积极促进作用……这一广泛存在的组织现象已经给管理研究与实务界提出了必须面对的挑战。通过梳理现有的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国内外文献发现,已有研究还存在结果研究比较匮乏、研究层次局限在个体层面、研究方法上稍显单一等等不足。为此,本文从组织成员与同事、领导以及工作团队多方互动的角度切入,在个体与团队两个层次上,围绕亲社会性违规的发生前因与影响后果系统地开展了四项研究。首先,本文从人际互动角度切入,基于“成为威胁性向上比较对象的敏感性”理论构建了反映相对上下级关系与员工亲社会性违规之间联系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团队不平衡关系格局下的关系“相对量”对员工亲社会性违规的影响。研究一系统揭示了相对上下级关系对员工亲社会性违规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过程。对来自上海两家企业的200份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基于社会比较产生的相对上下级关系会引起被比较员工的被妒忌感,亲社会性违规行为是该员工为消除被妒忌感这种不良情绪而采取的互动策略,换位思考会加强员工采取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意向。结果表明高换位思考的当事人出于对遭受妒忌的担心,期望通过亲社会性违规行为对潜在威胁进行化解。因此领导者应该理解这种员工行为的内在情绪机制,采取合适的管理策略善加引导,促进工作场所的和谐。第二,本文在研究一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前人研究中出现过的不一致结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以组态的视角将多个原因变量组合起来,整体考虑个体特征(性别)、个体能力(换位思考)、个体感知(被妒忌感)、团队内个体因素(相对上下级关系)、团队领导方式(道德型领导)等前因变量的多种逻辑组合对亲社会性违规的影响。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本文发现了5条前因组合路径能有效引起员工的亲社会性违规行为,进一步为领导者管理员工行为提供了多种选择策略。第三,本文整合领导主动视角与员工应对视角,基于自我验证理论和规范冲突模型构建了一个双路径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领导亲社会性违规与员工向上建言的关系。以收集自中国一家大型连锁酒店的283份领导—员工匹配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施行了亲社会性违规的领导出于验证自我的目的会倾向于向下属而不是上级寻求反馈,并在这一沟通互动过程中引发下属的建言行为,下属道德勇气在上述关系中起到负向调节的作用;此外,领导亲社会性违规行为会引起下属的规范冲突感,为消除冲突感导致的认知失调,在组织拥有较高声誉时,员工会以建言的积极形式予以应对。研究三的结论给施行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领导者带来有益的管理启示,即领导行为得当的话,完全可以对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引发员工建言这样的积极行为,而不会让自己与下属陷于两难(守规还是违规)的境地。第四,本文从成员与团队的互动分析入手,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系统揭示了团队亲社会性违规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过程,探讨了当亲社会性违规从个体行为上升到团队现象后对团队认知与产出造成的影响。对来自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两家分公司的382份数据的分析证实,在学习导向的组织环境中团队亲社会性违规能有效引起团队反思,而这种对亲社会性违规的群体反思能够促进团队的创新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型组织更能够对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从违规表象下汲取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内容,助力组织创新的提升,因此建设学习型团队应是每个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本文在推动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研究的理论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团队中相对关系格局下员工亲社会性违规的触发机制,打开了基于比较的关系“相对量”与亲社会性违规之间联系的“黑箱”,发现了个体负面情绪与亲社会性违规的关系,推进了亲社会性违规的前因研究;通过引入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法,突破了现有主流定量研究的局限,对多个原因变量进行整体思考的组态方法拓宽了亲社会性违规前因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论。其次,本文基于领导与下属的互动视角,从领导主动寻求反馈与员工积极应对规范冲突两条路径出发,探索了领导亲社会性违规对员工积极行为的影响,在两种行为间建立起了联系;研究中引入的自我验证视角及其作用机理打破了现有概念与方法中将亲社会性违规行为人设定为对于结果只能消极接受的局限;此外,从员工规范冲突感知的视角,揭示了员工对于领导亲社会性违规带来的道德困境积极应对的机制,从而较好地弥补了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结果与影响机制研究方面的欠缺。第三,本文从个体与团队(成员)互动切入,分析了个人亲社会性违规如何上升为团队现象,定义了团队亲社会性违规概念,并且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视角探讨了该现象对团队产出的影响机制,弥补了团队层次亲社会性违规研究的缺失,进一步拓展了亲社会性违规的研究视角与层次,为推动个体、团队、组织多层次互动视角下的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系统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的研究成果也给组织管理实践带来了些许有益的启示。由于亲社会性违规行为本质上的利他性,组织与管理者不应过分强调它的违规一面,而应该深刻理解该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并在充分掌握其发生与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引导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同时抑制其可能的消极面,从而确保既能够保护员工为了组织与他人利益甘愿承担风险的积极主动性,又能够维护合理规则的权威性与稳定性,最终保证组织绩效提升与创新发展。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马婵婵[2](2021)在《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层级模型理论》文中提出2020年教育部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新课标中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都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康(2012)曾说过: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最常规的人类思维,它与人类的开放性、超越性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在这里欧阳康指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地位和作用。二十一世纪重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么就要谈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思维能力的一部分也必须得以关注。特别是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太多信息,但是并不是每则信息都会让我们增长见识,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过我国对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层级模型作为研究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为在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依据。本文重点研究基于层级模型理论,建构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型,以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基于层级模型的内涵和要素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要素等进行梳理、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进行解读,构建了基于层级模型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具体来说,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综述并分析了层级模型理论的要素;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现状、内涵和要素;层级模型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通过对课标当中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解读以及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进行分析,建构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模型。二、以建构的培养模型为指导,完成行动研究的实施计划,对实践的项目进行教学设计,包括书写教案、制作课件、准备各种教学资源、设计问卷、制作课堂观察表等。三、根据教学实践计划进行三轮行动研究,并对每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找出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王超[3](2021)在《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部分创业企业属于小微型企业,其在增加就业、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增长方面贡献显着。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开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新创企业都面临着高失败风险,并处于经济收益高度不确定的困境中。上海创业力评鉴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创业失败率高达90%,在创业5年内倒闭的企业占70%。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快速识别良好的商机并获得所需资源以获得良好绩效和实现企业生存与成长,仍是一大难题。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取得良好的企业绩效,获得创业成功,创业者们必须对潜在的新机会和可利用的资源保持高度警觉性。因此,提高创业警觉性是促进新创企业发展和获取高绩效的关键因素,对于促进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在理论层面上,探讨创业警觉性的前因以及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对于理解创业警觉性的形成机制,以及揭示创业警觉性在新创企业绩效提高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创业警觉性的研究仍存在不足。首先,学界缺乏对创业警觉性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认为创业者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通过搜索、过滤和解释信息影响创业警觉性,并且该过程会受到环境动态性的进一步调节。从微观认知和宏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探究创业者认知结构和环境动态性在创业警觉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次,现有研究对于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尚不充分。大多数学者侧重于解释创业警觉性的概念以及高警觉性创业者的特质,但关于创业警觉性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研究尚不完整。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创业警觉性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以揭示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黑箱”。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索创业警觉性的形成机制,以及解释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一构建创业警觉性前因研究的理论模型,试图解决“创业者认知结构如何影响创业警觉性”以及“环境动态性如何调节创业者认知结构和创业警觉性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基于创业过程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权变理论,研究二引入创业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两个中介变量和一个权变因素环境动态性,构建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试图揭示创业警觉性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和边界条件。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本研究共提出26条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来自463位新创企业创业者的数据。采用SPSS22.0和AMOS21.0进行数据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并得到以下实证结果。研究一结果表明,创业者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对创业警觉性存在积极影响,并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与创业警觉性的关系。一方面,认知柔性水平高的创业者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搜索机会和资源以实现价值创造。尤其当环境动态性高时,认知柔性高的创业者通过其灵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进行更广泛的信息搜索,对创业警觉性的积极影响更强。另一方面,认知复杂性使创业者处理问题的视角更加多元化,使企业能够迅速吸收新信息和知识以帮助企业克服认知惯性,这将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外部市场变化,提高创业警觉性。当环境动态性高时,高认知复杂性可以使创业者对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信息更加敏感,对创业警觉性的积极影响更加强烈。研究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能够促进新创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和商业机会,实现新创企业的生存、成长和创新,提高新创企业绩效。但是创业警觉性的搜索和扫描维度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着。第二,创业警觉性通过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高警觉性的创业者对环境中信息和资源的搜索、联接和评估能力更强,这有助于提高创业拼凑。通过拼凑创造的主观知识和解释可以让组织理解资源及其组合如何提供特定的生产性服务和机会,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第三,创业警觉性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创业警觉性使创业者对环境中商业要素变化的信号更加敏感,能够促进创业者对环境中的商业要素进行整合,创新商业模式,进而提升新创企业绩效。第四,创业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第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关系以及创业拼凑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不断变化的环境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机会,使创业者能够持续参与创业活动。善于进行创业拼凑的企业能够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不稳定的挑战和机遇,提升企业绩效。第六,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在动态的环境中,警觉性高的创业者能够感知到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变化,并挖掘出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或商业元素之间潜在的联系,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包括:(1)极大地拓展了创业警觉性的理论研究,完善了对创业警觉性形成机制的理论解释。(2)系统地探索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揭示创业警觉性如何通过创业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补充了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指明方向。(3)将创业警觉性的研究拓展到战略决策领域,探索创业警觉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从战略决策的视角扩展了创业警觉性的研究范畴,增强了创业警觉性对创业管理实践的解释力度。(4)探索环境动态性在新创企业绩效的提升机制中所起的权变效应,有助于加深对外部环境因素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解,揭示新创企业绩效提升机制,为创业理论发展和实践管理指明方向。
戚晓思[4](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王汝琴[5](2021)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研究》文中提出在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向认罪认罚的被追诉人作出的具有司法公信力的从宽处罚承诺。2018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增设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将量刑建议制度确立为配套制度。量刑建议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能否顺利实施。但是,目前量刑建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量刑建议效力的法律规定不准确、量刑建议的约束力不明确、量刑建议的规范性不足、被告人的上诉权和检察机关的抗诉权行使不当、量刑建议对被害人和被告人的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立法本身存在问题,还有的是量刑建议在司法实践中操作不规范所致。为了加深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认识,本文立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量刑建议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法律规范分析探究量刑建议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证研究考察量刑建议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据此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一共分为四章,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概述、法律规定梳理及立法问题分析、实施现状考察及司法实践问题探究以及对问题提出完善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具体框架如下:第一章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概述,主要论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基本内容,分别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概念、内容、理论基础、价值目标,量刑建议的概念、性质及作用。第二章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法律规定和量刑建议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梳理量刑建议的立法沿革及现状,分析量刑建议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实施现状及量刑建议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A省W市W区检察院在2019年到2020年办理的认罪认罚案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量刑建议的适用情况和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针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胡凯丽[6](2021)在《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 ——以C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政策要求以及质量评价对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从主体协同这一创新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开展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研究共分为理论及实践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内、外部评价出发,探讨主体协同理论运用于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契合性,并构建幼儿园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及模型)。实践研究部分,聚焦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内部评价,即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验证上述理论模型并提炼出相关实施策略。为此,本研究在对上海市C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设置实验班及对照班进行前测,了解两个班级保教实施质量的水平;并以幼儿园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理论体系为指导,选取C幼儿园的7名教师组建评价共同体,以《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试行)》中的“保教实施”质量评价内容为例,选取“设计与组织”质量领域在实验班开展主体协同式质量评价实践。最后,通过评价主体的交流会议及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保教实施质量的后测,了解主体协同式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的效果。通过对幼儿园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被评者与评价者都是评价共同体的主体并相互协同;主体协同式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的前期准备以及操作需遵循一定的流程与策略;主体协同式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具有良好的质量提升效果。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建议:幼儿园方面,需建立常态化的主体协同式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方案并保证评价共同体中评价主体的数量适宜性及多样性;被评教师方面,需提升参与评价的主动自发性并加强合作,以及加强对质量提升改进措施的反思并运用于实践;评价教师方面,需认识到被评教师的重要作用并尊重以待,彼此之间给予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合作。
高思芃[7](2020)在《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全球化,科技发展呈现迅猛态势,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过去十五年中,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中国目前在多数情况下仍被动执行国际或他国标准,标准竞争上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逐渐开始模仿国外创新联盟的成功经验,并逐渐认识到跨越组织边界,协调吸收外部创新资源,可获得“1+1>2”的协同效应。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理论视角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关于企业标准创新、联盟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莫衷一是,并且在实践中企业联盟的成功率始终难以提高,标准竞争也常处于劣势。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当前时代背景及现实问题,基于SSP(战略-结构-绩效)研究范式,从高管团队层面切入,探究企业联盟能力对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揭示标准联盟网络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及高管团队注意力与政治技能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间的调节效应及被调节中介效应,在填补理论空白的同时,以期对中国企业创新联盟战略管理提供理论借鉴。本研究对战略选择、资源依赖、社会网络和高层梯队等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现有关于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和高管团队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为了深入了解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和技术创新绩效的真实情况,本研究从长春、哈尔滨、苏州和深圳四地各选取一家制造业企业的高管团队进行调研访谈,展开案例研究分析。经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交互验证,确定核心构念,并进行概念界定与维度划分,及理论模型构建。基于此通过相关文献支撑,进一步提出具体研究假设35个。随后,通过预调研对所设计量表进行修正,并主要对北京、深圳、上海、杭州、重庆、长春和哈尔滨这七个城市的制造业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最终共获得465份有效问卷。而后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了样本特征分析、共同方法偏差、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多重共线性检验,再利用通过检验的有效数据,采用分层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SPSS的Process等方法对本文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35条假设中有34条得到了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联盟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将联盟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进行具体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间协调、协调联盟间、组织间学习、企业联盟主动性和企业联盟变革均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企业联盟能力对标准联盟网络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将标准联盟网络划分为2个维度进行具体验证分析,企业间协调、协调联盟间、组织间学习、企业联盟主动性和企业联盟变革分别对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均具有正向影响。(3)标准联盟网络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在结论(1)和(2)的基础上,验证出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并进一步验证出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在企业间协调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协调联盟间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组织间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企业联盟主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的假设均得到支持,且均为部分中介效应;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在企业联盟变革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的假设也得到支持,且为完全中介效应。(4)高管团队的注意力与政治技能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高管团队注意力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高管团队注意力与企业联盟能力的交互通过标准联盟网络结构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假设成立,高管团队注意力与企业联盟能力的交互通过标准联盟网络关系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假设不成立。高管团队政治技能在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和标准联盟网络关系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假设成立,并且高管团队政治技能与企业联盟能力的交互通过标准联盟网络,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假设成立。本文旨在探索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与高管团队注意力与政治技能之间的作用机理,创新点和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1)丰富了社会网络与高层梯队理论的相关研究。依据战略选择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本研究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及企业内部的发展需要,进而并结合社会网络理论,认为标准联盟内与标准联盟间产生的直接或间接联结关系,促进各类资源进行共享与整合,基于此探讨标准联盟网络相关问题,发现在标准联盟中“强关系”的观点更加适用;并结合高层梯队理论,考虑高管团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探究其具备认知与行为特点的构念注意力与政治技能在联盟战略中的影响。(2)明晰了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三者关系。基于SSP研究范式,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技术创新绩效”,并结合现有文献及案例分析对各研究构念进行界定与划分维度,通过解析联盟的全过程,详细探讨联盟能力各维度对标准联盟网络结构与关系的影响路径,以及明确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显着关系,以上内容在补充标准联盟网络相关领域理论空白的同时,打开了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三者关系的黑箱,也为企业在构建标准联盟网络、提升技术创新绩效方面提供依据。(3)采用文献、案例与大样本调查的多样性研究方法。本文既有详实的文献研究基础,且有案例研究作为佐证材料支撑,并结合了大样本数据进行量化分析验证,研究方法在标准联盟网络及高管团队注意力等相关研究中比较具有创新性,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准确可靠。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立安[9](2020)在《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宋以前的灸疗学术传承和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就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若干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灸疗学术史的考证、分析是中医针灸学科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其学术渊源可上溯先秦。本文研究目的是以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对先秦至宋代的灸疗学术进行纵向的考证、分析,并形成总结,以全面地梳理这段时期灸疗学术成果,并揭示其背后的学术发展轨迹。探寻在该段历史时期内灸疗学术沿革的内在规律,初探学术发展背后的社会动因,填补灸疗专科学术沿革研究的空白。本研究进一步借学术史研究中所见学术发展与社会、文化推进的联系性,结合社科领域为主的多学科对照,从横向上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与拓展,探究其学理的贯通、旁通、变通规律,拟为以后的灸疗学术挖掘、学理研究提供新视角性的借鉴和启示。研究方法:本义主要通过全面搜集、梳理宋以前灸疗文献、史料,结合典型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灸疗学术传承、发展的研究及若干学术论点的挖掘。典型分析方法乃于研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学术人物及其成果和相关着作文献,后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其学术特点、利弊得失与学术规律。理论分析方法是通过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其通过在思想上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特征、属性、关系等,再从本质上加以界定和确立,进而通过分析、综合,把握其规律性。综合研究方法即在大量占有学术传承、发展史料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多维度的分析、综合、比较,以呈现学术发展的成果,揭示其特征、利弊和规律。研究结果:依据宋及以前灸疗学术传承、发展客观事实与规律,本文将该段时期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划为五个历史分期:(1)自三代之前至《灵枢》、《素问》成书前,为灸疗学术的萌芽阶段。该阶段,可见一些与灸疗相关的出土物,有关灸疗的记载散见于儒、道等诸子作品中,《马王堆帛书》中见载经脉的雏形,但并未见成熟的灸疗指导理论体系;(2)自《黄帝内经》成书至晋皇甫谧写成《针灸甲乙经》时期,是灸疗学术体系初建阶段。在该阶段,古人总结了此前的中医及灸疗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在详述人体的经络腧穴基础上,《内经》、《针灸甲乙经》等文献全面论述了灸疗适合地域、从业适合人员、适用情况判断、施灸原则、灸疗补泻、穴位灸禁及与他法联合应用等灸疗基础理论,至此灸疗学术基础理论体系初步建立;(3)自晋代葛洪着《肘后备急方》到唐初甄权、张文仲等医家论灸,是灸疗学术的发展丰富阶段。在该阶段,灸疗急救思想及急症施灸发展迅速,外科、伤科、痈疽之灸方均丰。灸法上也大有丰富,首开隔物灸先河。灸疗临床见经外奇穴的选用;(4)自唐孙思邈着《备急千金方》到北宋政府编就《圣济总录》,可以称之为灸疗学术的繁盛阶段。该阶段,王焘等不少医家“重灸思想”鲜明。灸疗学术在魏晋南北朝丰富基础上,出现第二次总结。该时对于腧穴、灸材、艾炷形制、灸法、灸量、施术、灸疮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定,明确提出了灸例、腧穴标准、疗程等内容,灸方也极大丰富。在大总结基础上,可见灸疗思想及方法的进一步发展;(5)自《灸膏肓俞穴法》、《西方子明堂灸经》等民间灸疗专书出现延续到宋代以后,为灸疗学术争鸣与门派初现阶段,本阶段民间灸疗专着多方出现,在灸疗学术探讨上不再追求全面,而多针对灸疗学术体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医家各有所主张,各有所长,各有灸疗学术所挖掘的点,初步可见学术分门别派之端倪。在对宋以前灸疗学术演变进行纵向历史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灸疗在各个阶段的学术特征、沿袭创新、利弊得失,并阐述了灸疗学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本文剖析出宋以前灸疗的学术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大体上有相合性,这也折射出学术发展背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经济基础性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故可进一步窥见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的联接。综合可见,中医药体系中的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社会的发展有紧密关联。启示我们在当下,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发展灸疗学术有其必要性,据此笔者提出了后续灸疗学术发展选题的建议。一者,对于当前“老龄化”社会将至,灸疗学术探索在老年病领域或大有可为:再者,在当前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下,社会医学倡议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提倡并重视疾病预防,故对保健灸疗的研究也是可取的方向;三者,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中,艾灸发挥了防疫作用,面对复杂且日益全球化的疫病流行趋势,灸疗防控传染病研究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方向。这也表明,对于传统灸疗学术的挖掘,回归和联系传统文化并进行多学科互参式的研究是可取方式之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的全景式梳理与总结,抓取了灸疗学术体系发展的整体视角,进而回溯针灸及中医整体学术理论体系,以多学科对照、贯通思路,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了横向挖掘与拓展,对于“艾”的本义与阴阳的联系、“腧穴取穴法”的系统性、“奇经八脉”理论、灸疗手法、“古音六字诀”音韵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为后续灸疗学术理论研究乃至针灸和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史的纵向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结合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得到以下四点结论:(1)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五期;(2)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与社会更替历史进程有相合性,且宋以前灸疗学术演进背后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动因;(3)宋以前灸疗学术的沿革对于今后灸疗学术研究的选题有所启示;(4)在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多学科对照、贯通探索是可取途径之一。
程秀[10](2020)在《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文中指出绿色生活方式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的一种生活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正逐步从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转向社会主导的“集体行动”,政策效用正逐渐成为实现这种转向的关键因素。然而,在政策制定者与目标群体两类行为主体分离的现实情境下,目标群体对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响应并不理想。绿色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表现为单一、强势的政府行动,而目标群体的行动严重滞后,结果导致政策意图落空甚至政策失灵。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政策更多属于制定者视角的政策,而不是目标群体视角的政策。或者说,制定者视角的决策效用与目标群体视角的体验效用并不一致,甚至存在很大的“效用错位”。二者的错位暗含着政府在引导城市居民绿色生活过程中出现了微观个体接受意愿层面与政策方向层面的分离,致使相关政策达不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从效用错位的视角剖析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解析政策对绿色生活方式变革的引导效果。论文以政策效用错位为突破口,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结合管理学、行为决策学、行为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实证研究和仿真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效用错位视角下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理论框架建构。从二元视角解构政策效用,将政策效用错位界定为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的差值;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企业和社会环境五个维度论述了政策效用错位产生的原因;从组织基础、现实可能性和主观动机三个方面解析了政策效用错位的形成机制;将政策制定者与目标群体两个行为主体纳入同一测量框架,构建了具有可测量特征的政策效用错位度模型;发现了政策效用错位度的异质性、非负性、对象性和内隐性四个基本属性并设计了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测量流程。(2)政策决策效用评估模型的构建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的测算。构建了包括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反馈的政策决策效用四维评估模型;设计了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反馈的赋值标准;从中央政府各部委网站、北大法宝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了1991至2019年我国颁布的447条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从颁布年度、政策数量、发布主体、主体间合作和政策类型等方面展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基于赋值标准完成了对政策文本的量化,采用模糊粗糙集方法计算了四维评估模型中各维度的权重,发现四个维度对政策决策效用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性,影响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政策措施(0.304)、政策目标(0.292)、政策反馈(0.218)和政策力度(0.186);基于四维评估模型计算了1991至2019年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实证结果显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在波动中呈显着的增加趋势,且2019年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最高,达到3.79。(3)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测量及其影响机理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在文献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政策体验效用的多维概念框架,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界定为功能体验效用、成本体验效用、社会体验效用、情感体验效用和绿色体验效用五个维度;将社会互动分解为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关系特征和信息特征四个维度;构建了包括阶层认同、自主学习能力、偏好、象征价值关注度、规范内化、专业知识水平、社会互动等新变量的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利用正式调研数据测量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并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均值为3.18;在五个维度上的测量均值具有显着差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色体验效用(均值为3.87)、社会体验效用(均值为3.21)、情感体验效用(均值为3.15)、功能体验效用(均值为2.93)和成本体验效用(均值为2.76);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存在7类主范畴影响因素,且它们之间存在5种典型关系结构,分别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性,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直接作用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通过心理授权感知作用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反作用于心理授权感知,社会互动和推行程度、实施成本等政策因素能够调节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4)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计算与仿真。首先,基于文本量化测算的政策决策效用和问卷调查测量的政策体验效用,计算了1991年以来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发现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存在显着的政策效用错位,并且政策效用错位度在波动中呈增强态势,近三年的效用错位度约在0.50至0.60之间。其次,依据政策效用错位度测量模型和修正后的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利用Matlab2017b软件对情境干预下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演化进行了仿真。发现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受到社会互动和政策因素等情境变量的影响,表现为社会互动结构特征越高、功能特征越高、关系特征越高、信息特征越高、政策普及程度越高、政策执行效度越高,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越低,均衡性越好;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货币成本越高、非货币成本越高,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越高,均衡性越差。同时,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与其均衡性还受到互动信息发送方选择方式的影响。在随机关系网络、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中,错位优先方式下居民的政策效用错位度低于随机选择与关系优先方式,关系优先方式下政策效用错位度的均衡性优于随机选择与错位优先方式,且随机选择方式下政策效用错位度最高,均衡性最差。最后,论文提出错位容忍系数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政策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的比值;从社会互动产生规范性影响和信息性影响两个方面构建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函数,基于问卷调查的第一手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设定,利用Anylogic 8.3软件探究在社会互动情境下,感知便利性和错位容忍系数对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群体决策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错位容忍系数和感知便利性显着促进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此外,本研究发现错位容忍系数在低感知便利性情境中呈“钝化”现象,即随着感知便利性的降低,错位容忍系数对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小。(5)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促进政策研究。从目标群体、社会环境、政策本身以及政策执行四个方向,个体与群体因素、心理授权感知、社会互动与政策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政策体验和政策决策六个层面构建了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政策建议框架,提出了源泉型建议、枢纽型建议、助推型建议、靶向型建议、内促型建议和滋养型建议。论文有图93幅,表121个,参考文献246篇。
二、对量和单位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之己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量和单位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之己见(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互动视角下组织内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前因与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整体研究框架 |
1.4 技术路线 |
1.5 结构安排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亲社会性违规的概念与测量 |
2.1.1 亲社会性违规的概念与内涵 |
2.1.2 亲社会性违规的测量 |
2.2 亲社会性违规前因研究述评 |
2.2.1 前因变量总结 |
2.2.2 前因研究评述 |
2.3 人际互动视角下的亲社会性违规前因模型主要变量述评 |
2.3.1 上下级关系与相对上下级关系 |
2.3.2 被妒忌 |
2.4 亲社会性违规结果研究述评 |
2.4.1 结果变量总结 |
2.4.2 结果研究评述 |
2.5 亲社会性违规行为个体层面影响结果模型主要变量述评 |
2.5.1 员工建言 |
2.5.2 反馈寻求 |
2.5.3 规范冲突感 |
2.6 亲社会性违规行为团队层面影响结果模型主要变量述评 |
2.6.1 团队反思 |
2.6.2 学习导向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回归分析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亲社会性违规前因探索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与假设 |
3.2.1 成为威胁性向上比较对象的敏感性理论 |
3.2.2 相对上下级关系与被妒忌感 |
3.2.3 被妒忌与亲社会性违规:换位思考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策略 |
3.3.1 研究样本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研究方法 |
3.4 数据分析 |
3.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2 信度分析 |
3.4.3 效度分析 |
3.4.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4.5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3.4.6 假设检验 |
3.5 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
3.5.1 前因变量的选取 |
3.5.2 变量校准 |
3.5.3 分析结果 |
3.6 研究总结 |
3.6.1 研究结论 |
3.6.2 理论意义 |
3.6.3 管理启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亲社会性违规在个体层面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领导反馈寻求与员工规范冲突的双中介作用 |
4.1 引言 |
4.2 理论与假设 |
4.2.1 领导亲社会性违规与向下属反馈寻求 |
4.2.2 领导亲社会性违规与员工规范冲突感 |
4.2.3 领导反馈寻求与员工向上建言 |
4.2.4 道德勇气的调节作用 |
4.2.5 规范冲突感与向上建言:组织声誉的调节作用 |
4.2.6 整体双路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4.3 研究策略 |
4.3.1 研究样本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研究方法 |
4.4 数据分析 |
4.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分析 |
4.4.3 效度分析 |
4.4.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5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4.4.6 假设检验 |
4.5 研究总结 |
4.5.1 研究结论 |
4.5.2 理论意义 |
4.5.3 管理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亲社会性违规在团队层面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学习导向的调节作用与团队反思的中介作用 |
5.1 引言 |
5.2 理论与假设 |
5.2.1 团队亲社会性违规 |
5.2.2 团队亲社会性违规的操作化 |
5.2.3 团队亲社会性违规与团队反思:组织学习导向的调节作用 |
5.2.4 团队反思与团队创新绩效 |
5.3 研究策略 |
5.3.1 研究样本 |
5.3.2 研究工具 |
5.3.3 研究方法 |
5.4 数据分析 |
5.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信度分析 |
5.4.3 效度分析 |
5.4.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5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5.4.6 假设检验 |
5.5 研究总结 |
5.5.1 研究结论 |
5.5.2 理论意义 |
5.5.3 管理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 |
6.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第三章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第四章调研问卷 |
附录三 第五章调研问卷 |
附录四 第二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MPLUS代码 |
附录五 多层路径分析MPLUS代码 |
附录六 双中介模型的调节效应分析MPLUS代码 |
附录七 双中介模型的第二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MPLUS代码 |
附录八 第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MPLUS代码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等成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2)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层级模型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具体问题与假设 |
(一)研究的具体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框架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一)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层级模型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布鲁姆思维层次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层级模型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建构 |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析 |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中的批判性思维体现 |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的批判性思维体现 |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的批判性思维体现 |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
三、教学媒体选择 |
四、教学策略选择 |
五、学习评价 |
六、基于层级模型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 |
第四章 基于层级模型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行动研究 |
一、行动研究计划 |
二、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三、学生批判性思维变化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过程 |
(四)调查材料 |
(五)数据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总结与不足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警觉性 |
2.1.1 创业警觉性的内涵 |
2.1.2 创业警觉性的维度与测量 |
2.1.3 创业警觉性的相关研究 |
2.1.4 小结 |
2.2 创业者认知结构 |
2.2.1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内涵 |
2.2.2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维度与测量 |
2.2.3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4 小结 |
2.3 新创企业绩效 |
2.3.1 新创企业绩效的内涵 |
2.3.2 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
2.3.3 新创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4 小结 |
2.4 创业拼凑 |
2.4.1 创业拼凑的内涵 |
2.4.2 创业拼凑的维度与测量 |
2.4.3 创业拼凑的相关研究 |
2.4.4 小结 |
2.5 商业模式创新 |
2.5.1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5.2 商业模式创新的维度与测量 |
2.5.3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
2.5.4 小结 |
2.6 环境动态性 |
2.6.1 环境动态性的内涵 |
2.6.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与测量 |
2.6.3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
2.6.4 小结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社会认知理论 |
3.1.2 创业过程理论 |
3.1.3 资源基础理论 |
3.1.4 权变理论 |
3.2 理论框架 |
3.2.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3.2.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3.3 研究假设 |
3.3.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3.3.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 访谈设计 |
4.1.1 访谈对象 |
4.1.2 访谈的实施 |
4.1.3 访谈结果 |
4.2 问卷设计 |
4.2.1 调研对象选择 |
4.2.2 问卷设计过程 |
4.2.3 问卷结构 |
4.3 变量测量 |
4.3.1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测量 |
4.3.2 创业警觉性的测量 |
4.3.3 新创企业绩效的测量 |
4.3.4 创业拼凑的测量 |
4.3.5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4.3.6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4.3.7 控制变量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4.4.3 相关分析 |
4.4.4 回归分析 |
4.4.5 结构方程模型 |
4.4.6 Bootstrap分析 |
4.5 预调研 |
4.5.1 创业者认知结构量表检验 |
4.5.2 创业警觉性量表检验 |
4.5.3 新创企业绩效量表检验 |
4.5.4 创业拼凑量表检验 |
4.5.5 商业模式创新量表检验 |
4.5.6 环境动态性量表检验 |
4.5.7 经验开放性量表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数据收集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
5.2.1 受访者特征 |
5.2.2 受访企业特征 |
5.2.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
5.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共同方法偏差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4 无反应偏差检验 |
5.4 假设检验 |
5.4.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假设检验 |
5.4.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假设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果讨论与研究结论 |
6.1.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6.1.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6.2 研究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高校音乐专业 |
三、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启示 |
二、已有研究局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数据搜集 |
一、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
五、案例小结 |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
五、案例小结 |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
五、案例小结 |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
一、项目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差异性比较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不足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概述 |
第一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内容 |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概念 |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容 |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基础 |
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二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基本内容 |
一、量刑建议的概念 |
二、量刑建议的性质 |
三、量刑建议的作用 |
第二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法律规定及缺陷 |
第一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立法沿革及现状 |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立法沿革 |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立法现状 |
第二节 量刑建议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
一、量刑建议效力的法律规定存在不足 |
二、量刑建议的约束力不明确 |
三、量刑建议缺乏规范性 |
四、权利保障不足 |
第三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实施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W区检察院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基本情况 |
一、W区检察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情况 |
二、W区检察院量刑建议的适用情况 |
第二节 量刑建议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一、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不统一 |
二、权利保障不完备 |
三、诉权行使不当 |
第四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量刑建议效力的法律规定 |
一、明确立法态度 |
二、调整“一般应当采纳”的法条表述 |
三、明确量刑建议“明显不当”的内容 |
第二节 明确量刑建议的约束力 |
一、明确量刑建议对检察机关法定的约束力 |
二、明确量刑建议对被追诉人有限度的约束力 |
三、明确量刑建议对法院相对的约束力 |
第三节 规范量刑建议 |
一、统一量刑建议的提出方式 |
二、统一量刑建议的从宽幅度 |
三、统一量刑指导规范 |
四、提高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的能力 |
第四节 加强权利保障 |
一、加强对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
二、加强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
第五节 规范诉权的行使 |
一、适当限制被告人上诉权的行使 |
二、确立检察机关抗诉的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 ——以C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基于保教质量提升的政策要求 |
1.1.2 基于质量评价对保教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
1.1.3 基于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研究视角的创新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协同 |
2.1.2 幼儿园保教质量 |
2.1.3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 |
2.1.4 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主体协同的研究 |
2.2.2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研究 |
2.2.3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研究 |
2.2.4 综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对象与参与者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参与者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研究法 |
3.4.2 理论研究法 |
3.4.3 问卷调查法 |
3.4.4 访谈法 |
3.4.5 案例研究法 |
3.4.6 准实验研究法 |
3.5 研究工具 |
3.5.1 调查问卷 |
3.5.2 访谈提纲 |
3.5.3 《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工具》 |
第4章 幼儿园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 |
4.1 主体协同理论运用于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契合性 |
4.1.1 自组织原理运用于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契合性 |
4.1.2 伺服原理运用于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契合性 |
4.1.3 协同效应运用于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契合性 |
4.2 幼儿园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的理论体系 |
4.2.1 幼儿园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的内涵 |
4.2.2 幼儿园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的特征 |
4.2.3 幼儿园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 |
4.2.4 幼儿园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型 |
第5章 主体协同式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 |
5.1 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现状调查的诊断与分析 |
5.1.1 教师对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的认知情况 |
5.1.2 教师对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的实践情况 |
5.1.3 总结 |
5.2 实验班及对照班保教实施质量评价前测结果与分析 |
5.2.1 前测总体结果与分析 |
5.2.2 前测各质量领域结果与分析 |
5.2.3 前测结果的总结 |
5.3 组成共同体协同开展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 |
5.3.1 评价共同体的准备 |
5.3.2 评价共同体的协同 |
5.3.3 评价共同体的共赢共长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具有必要性 |
6.1.2 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具有可行性 |
6.1.3 被评者与评价者都是评价共同体的主体并相互协同 |
6.1.4 主体协同式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需遵循一定的流程与策略 |
6.1.5 主体协同式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具有良好的质量提升效果 |
6.2 研究建议 |
6.2.1 对幼儿园的建议 |
6.2.2 对被评教师的建议 |
6.2.3 对评价教师的建议 |
第7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7.1 研究反思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访谈提纲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战略选择理论 |
2.1.2 社会网络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1.4 高层梯队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企业联盟能力相关文献回顾 |
2.2.2 标准联盟网络相关文献回顾 |
2.2.3 技术创新绩效相关文献回顾 |
2.2.4 高管团队相关文献回顾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3.1.2 研究方法选择 |
3.1.3 案例选择 |
3.1.4 数据收集 |
3.2 案例分析 |
3.2.1 信度与效度 |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
3.3 结果分析 |
3.3.1 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核心概念界定 |
3.3.2 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 |
4.2 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 |
4.3 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 |
4.4 标准联盟网络的中介效应 |
4.5 高管团队注意力的调节效应与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
4.6 高管团队政治技能的调节效应与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原则 |
5.1.2 问卷设计步骤 |
5.2 调研样本选择 |
5.3 变量测量 |
5.3.1 企业联盟能力变量测量 |
5.3.2 企业标准联盟网络变量测量 |
5.3.3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变量测量 |
5.3.4 高管团队注意力变量测量 |
5.3.5 高管团队政治技能变量测量 |
5.4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5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 |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样本特征 |
6.2 共同方法偏差 |
6.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1 信度检验 |
6.3.2 效度检验 |
6.4 假设检验 |
6.4.1 企业联盟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 |
6.4.2 企业联盟能力与标准联盟网络的关系检验 |
6.4.3 标准联盟网络中介效应的检验 |
6.4.4 高管团队注意力调节效应及被调节中介效应的检验 |
6.4.5 高管团队政治技能调节效应及被调节中介效应的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结果讨论与管理启示 |
7.1 实证结果讨论 |
7.1.1 企业联盟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
7.1.2 企业联盟能力对标准联盟网络的影响分析 |
7.1.3 标准联盟网络的中介效应分析 |
7.1.4 高管团队注意力与政治技能的调节及被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
7.2 管理启示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性 |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9)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灸疗文献及灸疗学术相关研究综述 |
综述二 灸疗史相关研究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与若干相关学术论点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 灸疗 |
2 学术与学术史 |
3 解构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范围 |
2 研究内容 |
3 研方方法 |
第二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发展考察与纵论 |
第一节 《马王堆帛书》及其前的灸疗学术钩沉 |
1 先秦灸疗学术钩沉 |
2 汉初《马王堆帛书》中灸疗相关论述提取 |
第二节 《内经》、《针灸甲乙经》时代之灸疗基础理论体系形成 |
1 《黄帝内经》对灸疗基础理论体系的总结 |
2 《伤寒杂病论》的灸疗学术发挥与灸证对应 |
3 《针灸甲乙经》对灸疗理论与应用体系细化 |
4 《黄帝虾蟆经忌》论灸疗择时与八木取火 |
5 华佗、曹翕灸论辑考 |
第三节 灸疗急救与灸疗学术体系的丰富 |
1 《肘后备急方》详论灸治急症与隔物施灸 |
2 《小品方》辑佚部分灸疗特点析 |
3 范汪、深师、陶弘景等灸家的灸疗临证 |
第四节 《诸病源候论》至《外台秘要》时期的灸疗学术总结与推进 |
1 《诸病源候论》的背俞施灸与温热病可灸论 |
2 敦煌残卷论灸考 |
3 孙思邈《千金方》对灸疗理论体系的再次总结与发展 |
4 王焘《外台秘要》对唐初以前灸疗学术的汇总 |
5 该时期其他灸家的论述 |
第五节 官方灸疗学术继承和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
1 政府主持编写医籍的灸疗学术传承 |
2 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
3 该时期其他学者对灸疗学术的探讨 |
本章小结: 宋以前灸疗学术沿革纵向整体析 |
第三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若干相关学术论点横向挖掘 |
第一节 象思维的离析、贯通与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 |
1 根于象本义的象思维离析 |
2 象思维与中医文化领域的初步对接 |
3 象思维在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参合古兵学文献的针灸奇经八脉理论考证与解构 |
1 结合古兵学文献的“奇正”整体义训 |
2 奇正思想下奇经八脉理论解构 |
第三节 纵横捭阖理论与若干针灸理论贯通研究 |
1纵横经纬贯通考 |
2 纵横理论与经络气血析 |
3 纵横学说与针灸基本手法逻辑系统性重构 |
第四节 针灸髓海理论考掘与脑户穴应用 |
1 髓海之输范围性考 |
2 从脑主神志与心主神明矛盾到四海与精气神的对应 |
3 由髓海之输范围面到线再到点:督脉与脑户穴 |
4 有关脑户穴应用的古今文献提取与统计 |
5 关于脑户禁刺讨论与骨空体系展望 |
第五节 参考“天人合一”思想的古音六字诀音韵学溯源 |
1 时间上追溯中古音 |
2 地域上转至吴音 |
3 构音时间因素与地域因素的参合 |
4 从天人合一视角对古音六字诀溯源 |
5 天人合一下古音六字诀的续贯通性 |
第六节 腧穴取穴法的考证与应用 |
1 腧穴取穴法理论体系层次划分及其考证 |
2 取穴方法体系应用性修正及初步形成模式 |
本章小结: 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思路探索 |
结语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研究 |
2.2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相关研究 |
2.3 决策效用的相关研究 |
2.4 体验效用的相关研究 |
2.5 效用错位的相关研究 |
2.6 研究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3 政策效用错位的概念、形成根源与量化模型 |
3.1 政策效用错位的概念范畴 |
3.2 政策效用错位的产生原因 |
3.3 政策效用错位的形成机制 |
3.4 政策效用错位量化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测量 |
4.1 决策效用的量化标准与评估模型 |
4.2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梳理 |
4.3 决策效用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与界定 |
5.2 影响机理的研究假设提出 |
5.3 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
5.4 本章小结 |
6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
6.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6.2 正式量表与样本情况 |
6.3 正式量表的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测量及影响机理分析 |
7.1 体验效用的测量与差异性分析 |
7.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7.3 体验效用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7.4 个体-群体因素对体验效用的影响效果分析 |
7.5 心理授权感知的中介效应分析 |
7.6 体验效用对心理授权感知的影响效果分析 |
7.7 社会互动的调节作用检验 |
7.8 政策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 |
7.9 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修正 |
7.10 本章小结 |
8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与仿真 |
8.1 效用错位度的测量 |
8.2 情境干预下效用错位度的仿真 |
8.3 效用错位对群体决策影响效果的仿真 |
8.4 本章小结 |
9 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政策建议 |
9.1 源泉型建议 |
9.2 枢纽型建议 |
9.3 助推型建议 |
9.4 靶向型建议 |
9.5 内促型建议 |
9.6 滋养型建议 |
9.7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对量和单位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之己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互动视角下组织内亲社会性违规行为的前因与影响效应研究[D]. 王凡. 上海大学, 2021
- [2]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层级模型理论[D]. 马婵婵.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4]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5]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研究[D]. 王汝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主体协同式保教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 ——以C幼儿园班级保教实施质量评价为例[D]. 胡凯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企业联盟能力、标准联盟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高思芃. 吉林大学, 2020(03)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D]. 刘立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D]. 程秀.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