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e Principle and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Pragmatics(论文文献综述)
陈会玲[1](2021)在《高中小说课文的语用教学研究》文中指出
盛蕾[2](2021)在《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认为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中包含丰富的语言拷贝现象,有同语式(如“好是好,可是……”)、重动句(如“看书看傻了”)、紧缩复句(如“想去就去”)等,这些结构在汉语研究领域比较常见,但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且结构间区别性特征明显,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类具体结构的微观分析,对拷贝现象的整体性关注不足,因此研究缺乏对不同结构内部共性的发掘,难以打破汉语拷贝现象的研究壁垒。汉语拷贝现象的形式共性背后是否存在着实质共性?哪些结构可以被纳入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它们在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有怎样的典型特征?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本文以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认知和语用研究视角下,基于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新标记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自建语料库中的各类拷贝结构进行了类别划分、形式描写和功能分析,并深入发掘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层面的典型特征。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本文证明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范畴,该范畴由多种类型的拷贝结构组成。具体如下:(1)就结构性质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是句法层面的拷贝现象,话题与述题部分的语义相关度高,连续性强,且同形部分是语义表达的核心所在,有别于语用拷贝、修辞复用和话题复指等。(2)就结构成分和关系而言,话题部分在语法单位(包括词、短语及小句)、词类构成(包括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包括有定、无定及无指称性)、信息特征(包括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述题对话题的拷贝程度存在差异(完全拷贝或不完全拷贝),使得述题与话题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亦有不同。(3)就结构位置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单位大小不一(可处于单句之内或小句之间),且话题在表达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可居于“主话题”或“次话题”之位)。2.本文基于新标记理论,发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构成了以原型结构群为核心的连续统。从成员类别看,拷贝式话题结构分布在“X是Ⅹ”、“X就Ⅹ”、“说X就X”等34种格式中,可整合为三大结构群的八个类别,分别是:原型结构群(包括象似结构和紧缩结构)、变异结构群(包括延伸结构、松散结构和限制结构)和毗邻结构群(包括任指结构、固化结构和拷贝式右置句)。从成员关系看,本文根据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等六个标准确定了范畴成员的位置,其中原型结构群居于范畴连续统的核心部分,变异结构群次之,毗邻结构群居于范畴边缘。3.本文探讨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表层形式和深层功能方面的典型特征。(1)在表层形式方面,本文依据话题、述题及其关系的7个特征束标准,对形式特征的分布频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谓词性”“非指称性”“已知信息”“可加停顿或语气词”等是话题部分的高频特征,话题的“弱延续性”和述题中拷贝部分的“谓词性”是述题部分的高频特征,“紧密性”是述题与话题关系的高频特征。(2)在语用功能方面,本文探讨了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否定”功能,按照“否定量域的大小”将结构的功能特征分为8类,并根据“否定强弱差异”划分出结构功能强度的4个等级。结果表明,“肯定和否定协同表达”是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功能,其中“较强否定,较弱肯定”功能证明了原型结构群与变异结构群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而“较弱否定,较强肯定”功能则是拷贝式话题结构与一般话题结构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方面,本文筛选出6个衡量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结构类别、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证明:结构类别和形式特征能够共同预测“否定功能强度”,其中,原型结构群、变异结构群、话题为“谓词性成分”、话题后“不能加或不宜加停顿或语气词”、话题为“已知信息”等对“否定功能强度”具有显着影响。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上构成了无标记匹配。4.本文分析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言语互动功能,对其口语性特征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从说话人视角看,主观性表达是结构的本质特征,结构的主观性主要受到语码形式(包括“话语单位大小”和“格式自由度”)和结构功能(包括“主观视角”“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差异。从互动关系看,该结构传递了“礼貌”的信息,本文阐述了拷贝式话题结构的11种礼貌策略,总结了结构的回应性、程式化和范畴化特征,并探讨了结构在言语互动中的社会和心理动因。综上所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中包含着多种拷贝现象,该范畴从形式层面到功能层面均存在一个连续统,表层拷贝现象对应着话语背后某种程度的“否定”功能,凸显了范畴内部的共性。本文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对汉语拷贝现象进行认知语用分析,这可能是发掘汉语本质特征的一种新的尝试,该过程或许有助于开阔拷贝现象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反哺上位研究,解决话题层面的某些争议。
王丹[3](2021)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其中信息转换是有效沟通的前提。翻译理论家约翰·卡特福德提出翻译转换理论,他将转换定义为原文翻译为译文时形式对等的偏离。该理论注重信息对等,避免局限于形式对等,在翻译实践中可行性较强。本次汉译实践材料选自布鲁姆·库尔卡、豪斯等教授的着作《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选材属于学术类文本,语言表达客观。文中频繁使用被动句和复杂句。该选材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追求形式对应。基于选材语言特征,该实践报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范畴转换角度出发,分析讨论了翻译转换理论对学术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仅讨论句子层面以下转换,本文另从衔接和连贯层面进行案例分析,为学术文本汉译提供借鉴。
贾月仙[4](2020)在《侦查讯问中提问的语用学研究》文中提出语用学是一门涉及人们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涉及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使用和认知的综观性学科,其中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交际方面强大的解释力和互补性,对讯问提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展开以下内容的研究。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当前对提问的研究还存在针对性研究不够深入、语料库研究比较匮乏、跨学科研究尚不成熟三个方面的不足,而语用分析法作为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分析提问中的语用现象。一方面,提问具有言语互动性、目的导向性和语境动态性三种语用性质。另一方面,提问过程是一种语用推理过程,主要表现为问答互动推理,涉及会话开始前互动主体的内部语言准备以及明确对方真正意图后进行目的确认等过程,具有互动性、语境依赖性、溯因性和合目的性。第三章阐释提问中的语用原则。目的——合作原则认为目的是话语行为生成的原因,是话语发展和进行的驱动力,是话语行为的意义所在。交际双方一旦执行一种有目的的话语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地形成或进入一种目的关系,提问时为了取得犯罪嫌疑人的合作乃至高效的合作,就要将双方的目的关系调整一致。关联原则认为,提问时讯问人员要利用最佳关联改变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语境,使其能够根据己方意图强化供述动机作出反应。顺应原则要求提问时的语言选择应从语言的顺应性特征出发,充分考虑语境关联成分和语言结构对象等要素的相互顺应,采取言语趋同策略提取信息。第四章分析讯问实务中提问的语用失误。在讯问实践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讯问人员在提问中的语用失误是时刻发生的,具体体现为对三个语用原则的违反。包括违反目的——合作原则的目的系统混乱、忽视合作、暴露目的;违反关联原则的弱目的关联、弱认知刺激、弱语境运用以及违反顺应原则的心理、社会、物理三个交际语境。第五章在语用原则框架下,针对语用失误分别提出目的导向、信息关联、语境顺应的提问语用应用策略。目的导向策略包括厘清目的系统、重视合作与目的关系以及借助语用预设实现目的;信息关联策略包括控制关联信息和强化互动信息;语境顺应策略包括对侦讯双方功能性角色、心理元素、社会因素和物理要素顺应的具体方法。以上三种策略意图对语用失误进行最大程度的理论指导和修正,以促进今后讯问实践的高效开展。
冯丽君[5](2020)在《俄语外交语言的模糊性研究》文中提出语义的模糊性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长期以来,语言学对语言的精确意义研究得较为充分,但对语言模糊意义的研究得却颇有不足。语言的模糊意义是在模糊集合论提出以后才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总体来看,语言学界对模糊语言的研究经历了由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过程,即将研究视角从对模糊语言本身转移到模糊语言的使用上,即语用模糊。目前关于语用模糊的研究主要在广告、医学、法律语言等领域。但是对于外交语言的模糊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俄语外交语言模糊性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外交活动是表达国家立场的重要场合,因此当外交官不方便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时,模糊语言的使用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表层模糊而内在明确的形式,让听话人自己做出判断。因此本文立足于模糊理论,结合语用学理论对俄语外交语言这一对象从静态到动态展开研究。目的是揭示俄语外交语言本体层面和语用层面模糊性的具体表现,充分解读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各种意义。同时通过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阐释模糊语言在外交活动的应用以及所达到的交际效果。通过对俄语外交语言的模糊性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外交话语的正确理解,从而能够避免国与国之间的正面冲突,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解读他国的政治立场以及相关政策。同时对模糊的外交语言的正确理解、对政治外交类话语的俄汉互译以及翻译语篇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武娟娟[6](2019)在《语境顺应理论指导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利奇《礼貌语用学》(4-5章)翻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顺应理论指导下的学术文本翻译。本文将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两方面结合起来,通过对源语两种语境的顺应翻译,使译文更加贴合译入语文本表达规范和语法规则,从而达到交际传译的目的。本研究选取的翻译语料来自于利奇的《礼貌语用学》。利奇不仅对礼貌理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自己新的礼貌观,而且用大量的语言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为我们勾画出礼貌理论研究的全貌,为礼貌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顺应理论原有的四个语言特性入手,结合翻译语料,从连接词、连接短语、连接短句三个方面,分析语言的顺应性、协商性和变异性特点,提出相应的语言转化策略。日后,将会对语料进行补充。
蔡俊杰[7](2018)在《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从信息传递角度对汉语语法中体现语言信息质性特征的言实性表达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研究中我们首先在对信息以及语言信息相关研究的梳理中讨论信息传递过程中言听双方是如何通过互动来传递信息的,指出了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是交际目标达成的先天性规定,在质性特征表达上言者会使用语音、词、语法等手段来作为表达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征形式就是言实性表达。言实性表达是信息传递中对信息真实性的主观性表达,是附加在命题信息之上对信息真实性的主观确认性评价。言者在言语交际中通过言实性表达以及相关范畴的组配来实现人际功能与篇章功能的协调,从而促进交际目的实现。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梳理语言信息理论的相关研究,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本文的主要努力方向。第二章主要解读信息的传递过程以及信息的本质、信息传递的相关理论研究等,并对信息的质性特征以及语法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主要是对言实性表达的定义、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本文第三章主要是对言实性表达的中的言实性语气副词进行的描写与分析。言实性语气副词是汉语中对命题信息内容真实性进行主观确认的一类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句内限制修饰型(N型)和句外评价连接型(W型)。N型分布在句内,主要体现情态上的确认性评价,W型分布位置灵活,除了体现情态上的评价意义,还具有篇章功能。第四章对言实性话语标记进行总体性分析,言实性话语标记作为元话语成分,可以对部分命题信息或整个命题信息或者一组命题信息进行言实性确认评价,在信息传递中除了组织语篇信息,还具有交互主观性。第五章第七章对言实性表达的内部以及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必然情态、传信范畴之间的组配共现模式进行分析与描写。言实性表达内部之间的组配共现主要是为了对情态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和实现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的协调统一。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实现评价功能上的确认与非确认以及对礼貌原则的兼顾。言实性表达与必然情态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实现肯定性断言基础上的主观确认,实现逻辑推理与主观评价的协调与加强,另外也包括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的协调统一。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给言者的主观确认提供逻辑推理的前提与基础,共同构成论证结构,实现传信与传情的合作,以此增强言者确认性评价的可信度。第八章从合预期信息标记“果然”和反预期信息标记“其实”的对比出发,从使用语境、语义结构、语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合预期与反预期的语义特征制约了“果然”和“其实”的语篇分布模式,他们在功能上主要标记验证性的真实信息和修正性的真实信息,并形成语篇组织上的语义连贯。第九章对言实性话语标记的个案“不瞒你说”进行分析。言实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是一个体现言听之间交互主观性的典型代表,“不瞒你说”在语篇分布上主要用于口语语体,体现了从言者到听者的关照和对信息真实性的确认性评价,“不瞒你说”传递了证据义和情态义,同时还是书面语篇衔接连贯和口语话轮转接的标记。第十章我们对言实性表达的交际与认知解释进行了总结。言实性表达所代表的语法意义是在主观性表达上对信息内容真实性的确认。从立场表达的视角来说,言实性表达是言者认识立场的表达,言者使用言实性表达是为了构建言者/作者、听者/读者以及所传递信息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语言的元功能视角来说,言实性表达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对语言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协调,体现了信息传递中言者在信息编码上对质的原则的遵守,是交际的合作原则在言者编码上的主观表现。
段李敏[8](2017)在《基于机构话语的身份建构语用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机构话语成为国内外话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而身份及其建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语用学研究的新兴议题。然而,无论是机构话语研究,还是身份研究,在我国俄语学界仍然未引起足够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机构话语和身份这两个研究热点相结合,以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语用方式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认识论基础,以俄罗斯社会语言学中的话语理论和身份研究为宏观理论基石,以语用学、会话分析和话语分析为方法论基础,阐释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和运作机制。文中通过对不同类型俄汉机构话语的分析,探讨机构交际参与者如何用指示语、会话结构、言语行为、(不)礼貌策略以及其他语用方式建构自我和他人身份,探索其建构不同身份的语用动因以及如何通过身份建构达到交际目标,从身份角度解读机构话语的意义,阐释特定机构话语的成因。在分析过程中,我们既考察了机构话语中交际者"默认"的、相对稳定的机构身份及其各个层面,同时也考虑到交际者在互动过程中所建构的不同身份以及身份之间的动态转换。本文由绪论、正文7章、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意义、创新之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论文结构。第一章对西方、俄罗斯和我国的身份及其建构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述评。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其中包括身份建构研究的学理基础,身份、机构话语、机构身份等基本概念。第三章分析了机构话语中指示语的身份建构功能。第四章阐释了机构话语的会话结构——整体结构、局部结构与身份的相互关系,关注了会话中话轮转换的各种手段在建构机构身份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考察了机构话语中的各类言语行为如何建构相应身份。第六章对机构话语中(不)礼貌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礼貌与身份的密切联系。第七章主要分析了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其他语用方式。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附录中列出了本研究的俄汉语料来源。本文对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各种语用方式的考察,证明了语言与身份是一种双向建构的辩证统一关系。语言手段能够标记、表征、再现、凸显或者建构交际者的身份,反过来,交际者的身份也制约和影响着语言的选择。机构话语具有身份指向性,其核心是交际者的机构身份。机构身份是带有机构"烙印"的社会身份,通常成对出现。无论是机构代表还是非机构代表,其在机构话语框架下被机构所规定的身份都是其机构身份。机构代表和非机构代表处于身份不对称和权势不对等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非固定不变,有时,机构代表和非机构代表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展开权力的动态争夺和身份的动态抗衡。机构话语中用来建构身份的语用方式多种多样。指示语、会话结构、言语行为、(不)礼貌等语用方式都是机构交际参与者身份不对称和权势不对等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权力争夺和身份抗衡的手段。机构身份作为机构话语的固化核心和默认的机构关系,始终控制着机构话语的进程。受机构目标导向,交际者可能会根据需要凸显、强化机构身份,或者隐藏、弱化机构身份,同时也可能建构偏离机构规约要求的其他身份,或者在不同身份之间动态转换。机构话语中的身份建构是机构交际参与者以机构目标为导向,顺应各种语境因素,不断做出选择和调整的动态过程。身份建构不只是由一方完成的,而是交际双方或者多方通过协商共同建构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语用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各种语用方式,对不同类型机构话语的分析揭示了机构话语的全貌和整体性特征,指示语、会话结构、言语行为、(不)礼貌、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幽默、预设和反预设等语用策略较为全面地呈现出各种语用方式的身份建构功能。这种整合性研究克服了以往对机构话语和身份建构单一分析的不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机构话语和身份建构分析的语用体系。本文结合西方、俄罗斯和中国相关理论所进行的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研究在我国俄语学界应属首创,对俄罗斯相关理论的引介和运用也是对我国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和身份研究的有益补充。此外,本文所使用的不同类型的俄汉机构话语语料对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雪源[9](2016)在《基于礼貌原则的《后宫甄嬛传》对话分析》文中提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视剧作为一种新兴载体,凭借生动、立体、直观的展现方式,逐渐成为了展现社会文化的新途径。2012年,《后宫甄嬛传》的热播使宫斗剧成为了学界的研究热点,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其作出解读和阐释。本文在对利奇的礼貌原则和语境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宫斗剧中的经典代表作《后宫甄嬛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对话展开系统分析,补充完善了利奇礼貌原则理论中的不足,探究了利奇礼貌原则在汉语言背景下的应用。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从戏剧故事背景、戏剧故事内容和复杂的人物关系等方面梳理探讨了《后宫甄嬛传》中的语境。通过分析可知,戏剧故事背景是人际交往中言语行为的总指南,戏剧故事内容对理解言外之意、联系全局剧情有指导作用,而剧中由社会距离和权势差异导致的复杂的人物关系对语用策略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次,基于利奇的礼貌原则对《后宫甄嬛传》对话展开系统分析,并总结归纳了利奇礼貌原则中的三点不足,分别表现在其本质属性、概念内涵以及应用三方面,而应用中没有纳入语境考量的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应用到中国特色文化中有力不从心之处。基于此,本文对利奇礼貌原则在汉语言背景下的应用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最后,分别从戏剧故事背景、戏剧故事内容、复杂的人物关系三方面探讨了语境因素对剧中礼貌原则实施的影响,且以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为切入点,着重举例对比探讨了人物关系对礼貌原则运行的影响,并以称呼语为例探讨了礼貌原则对人物对话策略的影响和作用。
李依霖[10](2016)在《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否定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表达手段也丰富多彩,一般否定句是直接使用否定词来进行否定,更复杂的是非常规否定,有时候说话人故意运用带有消极意义的词语来表达或运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等多种手段;更难的是需要进行语用推理才能得出的否定义,这一切都属于语用否定。而且否定这一语言现象向来都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研究的“非常规否定”相比于一般否定句情况更为复杂,目前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不够深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的都是进行分析否定的某一小类或否定的某一方面,并未从全面的、系统的把“非常规否定”展开,都是从非常狭义的语用否定研究,而其实这种非常规否定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特别是在生活口语中。“非常规否定”这一语言现象更多的是借助于一种表达技巧和策略,表现出说话人想要传达的否定意义和主观情感,因此,该语言现象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本文主要结合认知语言学方面的一些观点来对该现象做出探讨。否定这一现象在汉语或是任何一种语言表达中均为常见的。在交际过程中要表达否定意义时,为了礼貌得体,维护对方的面子,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来表达出自己心里想说的,来促使达到最高的交际效果。至于怎么运用才能表达出说话者的全部意愿,对说话人来说是很难的。尽管是中国人有时候也会出现差错,更何况对一个汉语非母语者,问题就更复杂。本人作为一名越南留学生,力致于研究否定这一现象,主要是针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否定句的用法和理解。根据调查筛选,本文选取其中最常出现的“非常规否定”现象进行探讨,即词语的隐性否定、疑问代词表否定、口头对话中会话含义表否定、羡余否定四类现象进行研究。在分析这些现象的同时,还着重研究几类结构的生成动因和理解机制,以便于我们更好、更透彻地理解四类形式的意义。鉴于此,我们以传统语法为理论基础,重视语用中的语义描写和分析。同时,借鉴会话含义理论、三个平面理论、认知语言学和语用理论对非常规否定,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做到描写和解释并重,结合理论和实例做分析。通过对部分非常规否定现象生成动因和机制的考察,揭示具体表达中所蕴含的认知动因和理解机制。以此更为合理全面地对这四种否定现象作出解释,从而有助于人们正确使用否定形式中的非常规否定现象,同时也意在帮助越南留学生在更好的理解这四种否定现象的基础上正确使用每一种否定现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基础理论。第二章介绍论文相关的综述,并对论文题目“非常规否定”作出界定,浅谈否定句的标准、类别和与论文相关的非常规否定现象的语用特征。第三章介绍隐性否定相关问题,其类型的总体特征,着重表达形式和语用分析,在此基础上辨别词语否定和词语义素否定。在讨论其隐性义素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最后从中挑出数个比较典型的、使用频率高的双音节动词进行个案语义分析,通过分析来充实和论证其章节观点的合理性。第四章考察疑问代词表否定现象。本章我们主要运用四个典型的疑问词进行考察即“什么”、“谁”、“哪儿”、“怎么”,通过个案分析采取理论依据对其特征进行阐述该类型的产生动因,最后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介绍该类型的理解机制以及语用功能。第五章介讨论口头对话中会话含义表否定现象,首先对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做介绍,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会话含义表否定的个案分析,对其来源、特征、生成条件、产生动因以及理解机制进行分析。第六章考察提醒类羡余否定,首先对羡余否定加以界定,然后进行分类,对每一类的特点、性质做介绍,从而对提醒类否定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角度进行专项分析,对提醒类羡余否定词“别”的出现与否影响语义等值做分析,分析其出现的具体格式以及造成差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最后对其表示强化否定格式的生成条件和机制做分析。第七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即探讨四种不同类型的非常规否定表达形式的差异。接着简要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最后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方向。
二、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e Principle and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Pragmatic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e Principle and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Pragmatics(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提出 |
1.2.2 拷贝结构研究的基本现状 |
1.2.3 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 |
1.2.4 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 |
1.2.5 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过程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
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
2.1.1“话题”与“主语”及“主位”的区别 |
2.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题”特征 |
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拷贝” |
2.2.1 “拷贝”的范围 |
2.2.2 述题中“拷贝”的特征 |
2.3 作为范畴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
2.3.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
2.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语表现 |
2.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成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宏观理论分析 |
3.1 象似性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1.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数量象似 |
3.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顺序象似 |
3.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距离象似 |
3.2 原型范畴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2.1 将“拷贝式话题结构”作为范畴的依据 |
3.2.2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的层级性 |
3.2.3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核心的原型特征 |
3.3 拷贝式话题结构在自建语料库中的类别分布及频率 |
3.3.1 自建语料库中拷贝式话题结构数量的分布情况 |
3.3.2 类别划分及整合 |
3.3.3 基于类别划分依据的语料库结构数量观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标记理论视角下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特征的微观考察 |
4.1 新标记理论为何适用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研究? |
4.1.1 “相对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内部成员的有机连续性 |
4.1.2 “关联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特征 |
4.2 如何判定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
4.3 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典型范畴特征 |
4.3.1 定义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特征束 |
4.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束的语料库表现 |
4.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的连续统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否定”功能 |
5.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特点 |
5.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语用功能——“否定” |
5.2.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否定”特征 |
5.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实现否定功能的几种手段 |
5.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非现实句与否定的关系 |
5.2.4 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量域的差别 |
5.3 拷贝式话题结构表层形式与“否定”功能的无标记匹配——基于逻辑回归的分析 |
5.3.1 假设一: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2 假设二: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3 假设三:拷贝式话题结构非形式特征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4 假设四: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功能表达的综合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互动性功能 |
6.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说话人“主观性”的凸显 |
6.1.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主观性本质 |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语码形式表现 |
6.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结构功能表现 |
6.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交际双方“礼貌”的传递 |
6.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礼貌 |
6.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几种表现 |
6.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表达的特点 |
6.2.4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社会与心理动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本质和特征 |
7.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对汉语研究及其发展的推动意义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的部分格式示例及语料库例句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期刊 |
外文着作期刊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Project Description |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Pre-translation |
1.1.1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1.2 Translation Tools |
1.2 While-translation |
1.2.1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1.2.2 Solutions to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1.3 Post-translation |
1.3.1 Self-check |
1.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
2.1 Introduction to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2.2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broad |
2.3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t Home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Category Shifts |
3.1.1 Class Shifts |
3.1.2 Structure Shifts |
3.1.3 Unit Shifts |
3.2 Logical Relation Shifts |
3.2.1 Shifts of Implicit Logical Relations |
3.2.2 Shifts of Coordinating Relations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4)侦查讯问中提问的语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侦查讯问提问中的语用现象 |
2.1 语用学概述与提问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
2.1.1 语用学含义的理解 |
2.1.2 语用学领域的核心概念 |
2.1.3 提问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
2.2 侦查讯问中提问行为的语用性质 |
2.2.1 提问的语言互动性 |
2.2.2 提问的目的导向性 |
2.2.3 提问的语境动态性 |
2.3 提问过程是一种语用推理过程 |
2.3.1 语用推理的含义 |
2.3.2 提问过程中的语用推理:问答互动推理 |
2.3.3 问答互动推理的过程和特征 |
3 侦查讯问提问中的语用原则 |
3.1 目的——合作原则 |
3.1.1 格莱斯合作原则在提问中适用的局限性 |
3.1.2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讯问提问的联结 |
3.1.3 讯问提问中的目的——合作原则 |
3.2 关联原则 |
3.2.1 关联原则的理论来源和内涵 |
3.2.2 犯罪嫌疑人认知推理的关联解释 |
3.2.3 侦查人员讯问提问中的关联原则 |
3.3 顺应原则 |
3.3.1 语言顺应论的理论框架 |
3.3.2 顺应原则及其在提问中的表现 |
4 讯问实务中提问的语用失误分析 |
4.1 违反目的——合作原则的提问语用失误 |
4.1.1 提问的目的系统混乱 |
4.1.2 一味追求目的而忽视合作 |
4.1.3 为了追求合作而暴露信息 |
4.2 违反关联原则的提问语用失误 |
4.2.1 提问与促进供述之间的关联不够强 |
4.2.2 提问对嫌疑人原认知的刺激不充分 |
4.2.3 提问对动态认知语境的捕捉不到位 |
4.3 违反顺应原则的提问语用失误 |
4.3.1 提问违反对心理元素的顺应 |
4.3.2 提问违反对社会因素的顺应 |
4.3.3 提问违反对物理要素的顺应 |
5 侦查讯问中提问的语用应用策略 |
5.1 提问的目的导向策略 |
5.1.1 厘清提问的目的系统 |
5.1.2 重视合作与目的关系 |
5.1.3 巧用预设使目的实现 |
5.2 提问的信息关联策略 |
5.2.1 提问中关联信息要适量 |
5.2.2 提问中互动信息要强化 |
5.3 提问的语境顺应策略 |
5.3.1 提问中对双方功能性角色的顺应 |
5.3.2 提问中对心理元素的顺应 |
5.3.3 提问中对社会因素的顺应 |
5.3.4 提问中对物理要素的顺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俄语外交语言的模糊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六、论文结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模糊语义学 |
(一)模糊语义学的产生及发展 |
(二)语义模糊性相关术语的区分 |
(三)语义模糊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
二、语用学 |
(一)交际理论与语句的模糊性 |
(二)关联顺应模式与语句的模糊性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俄语外交语言本体层面的模糊性 |
一、指称模糊 |
二、非指称模糊 |
(一)数量模糊 |
(二)程度模糊 |
(三)评价模糊 |
(四)情态模糊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俄语外交语言语用层面的模糊性 |
一、俄语外交语言语用层面模糊性的表现 |
(一)缓和性模糊 |
(二)间接性模糊 |
二、俄语外交语言模糊性的语用生成机制 |
(一)俄语外交语言模糊性对心理世界的关联-顺应 |
(二)俄语外交语言模糊性对物理世界的关联-顺应 |
(三)俄语外交语言模糊性对社交世界的关联-顺应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语境顺应理论指导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利奇《礼貌语用学》(4-5章)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Main Idea of Adaptation Theory |
Chapter Three Literature Review |
3.1 Further Explanation on Adaptation Theory |
3.2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
3.2.1 Academic Text Translation Abroad |
3.2.2 Academic Text Translation in China |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
4.1 Connectives Translation |
4.1.1 Adversatives |
4.1.2 Juxtapositions |
4.2 Phrasal Translation |
4.2.1 Transition Phrasals |
4.2.2 Modification Connectives |
4.3 Sentences Translation |
4.3.1 it Subject Clauses |
4.3.2 I Subject Clause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One |
Appendix Two |
(7)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1.1.2 当代语言学研究关于功能与信息的认识 |
1.1.3 语言研究的信息视角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语言信息论的理论探讨 |
1.2.2 国内语言学界的相关研究 |
1.2.3 信息结构理论与汉语研究 |
1.2.4 语言信息传递的传播视角研究 |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
1.3.1 相关研究不足之处 |
1.3.2 本文的努力方向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本文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说明 |
1.5.1 本文立论基础 |
1.5.2 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1.5.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语言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 |
2.1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传递 |
2.1.1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传递过程 |
2.1.2 信息的概念和本质 |
2.2 语言信息的质性特征 |
2.2.1 语言信息的理论范式 |
2.2.2 语言信息的质准则与质性 |
2.2.3 语言信息质性特征的可证实性 |
2.3 言实性表达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
2.3.1 言实性表达的上位范畴 |
2.3.2 必然性判断 |
2.3.3 言实性表达的定义 |
2.4 言实性表达的语法表现及分类 |
2.5 与言实性表达相关的概念 |
2.5.1 认识情态范畴 |
2.5.2 立场与认识立场 |
2.5.3 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言实性语气副词 |
3.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范围和分类 |
3.1.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范围 |
3.1.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分类 |
3.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句内语法分布 |
3.2.1 语体分布 |
3.2.2 句内分布 |
3.3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篇章分布与功能类型 |
3.3.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语篇功能分类 |
3.3.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篇章分布 |
3.4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 |
3.4.1 主观认识立场的表达 |
3.4.2 篇章上的衔接与连贯 |
3.4.3 信息凸显与语气浮现 |
3.5 总结 |
第四章 言实性话语标记 |
4.1 言实性话语标记 |
4.1.1 话语标记 |
4.1.2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定义 |
4.1.3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研究范围 |
4.1.4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分类 |
4.2 言实性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
4.2.1 理论探索与整体研究 |
4.2.2 个案研究 |
4.2.3 前人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
4.3 各类言实性话语标记分析 |
4.3.1 直言类言实性话语标记 |
4.3.2 婉言类言实性话语标记 |
4.3.3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共性和差异 |
4.4 总结 |
第五章 言实性表达的内部共现 |
5.1 本章研究内容 |
5.2 言实性表达的内部同现成分 |
5.2.1 言实性动词 |
5.2.2 言实性语气副词 |
5.2.3 言实类话语标记 |
5.3 言实性动词的共现考察 |
5.3.1 连续共现考察 |
5.3.2 间隔共现考察 |
5.4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共现考察 |
5.4.1 言实性语气副词内部的组配模式 |
5.4.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共现总结 |
5.5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共现考察 |
5.5.1 言实性语气副词和言实性话语标记共现 |
5.5.2 言实性话语标记和言实性语气副词共现总结 |
5.6 言实性表达内部共现的语用功能 |
5.6.1 言实性表达各类的功能 |
5.6.2 组配共现时的语用功能 |
5.7 言实性表达组配共现的认知解释 |
5.7.1 作为言者认知上的主观性 |
5.7.2 言听之间的信息差 |
5.8 总结 |
第六章 言实性表达与相关认识情态的共现 |
6.1 组配共现 |
6.1.1 组配共现的概念 |
6.1.2 组配共现的模式 |
6.1.3 语气副词组配共现研究 |
6.2 言实性表达的相关范畴 |
6.2.1 模态逻辑的判断 |
6.2.2 相关概念区分 |
6.2.3 相关研究范围确定 |
6.3 言实性表达与必然情态的共现 |
6.3.1 连续共现考察 |
6.3.2 间隔共现考察 |
6.4 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的共现 |
6.4.1 连续共现考察 |
6.4.2 间隔共现考察 |
6.5 与相关认识情态组配共现的功能 |
6.5.1 信息真实性的断定与确认 |
6.5.2 信息真实性的确认与协商 |
6.6 总结 |
第七章 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共现 |
7.1 传信范畴 |
7.1.1 传信范畴的定义和范围 |
7.1.2 传信范畴和情态范畴的关系 |
7.2 传信范畴的语法表现及分类 |
7.2.1 传信范畴的语法表现 |
7.2.2 传信范畴的研究范围 |
7.2.3 汉语传信范畴的分类 |
7.2.4 推理型传信证素相关说明 |
7.3 传信范畴的信度与可及性等级序列 |
7.3.1 传信范畴的信度与可及性 |
7.3.2 二者在证素中的排列关系 |
7.4 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组配共现 |
7.4.1 二者的组配模式分析 |
7.4.2 与传信范畴组配时的内部差异 |
7.5 共现的功能体现 |
7.5.1 传信与传情的融合 |
7.5.2 协调完善推理与组织语篇 |
7.6 总结 |
第八章 语篇言实性与预期 |
8.1 言实性语气副词与预期 |
8.2 合预期信息标记“果然” |
8.2.1 语境分布 |
8.2.2 语义对分布和功能的制约 |
8.2.3 “果然”的合预期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8.2.4 “果然”作为合预期信息标记总结 |
8.3 反预期言实性语气副词“其实” |
8.3.1 “其实”的语境特征 |
8.3.2 “其实”的语义分析 |
8.3.3 语义特征对篇章分布的制约 |
8.3.4 “其实”的语用功能 |
8.3.5 “其实”作为反预期信息标记总结 |
8.4 合预期和反预期对比分析 |
8.4.1 在语法分布上 |
8.4.2 在语用功能上 |
8.4.3 在信息标记上 |
8.5 总结 |
第九章 言实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 |
9.1 言实性话语标记 |
9.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9.2.1 相关研究述评 |
9.2.2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9.3 “不瞒你说”的语篇分布 |
9.4 “不瞒你说”的语用功能 |
9.4.1 间接传信与信息标记 |
9.4.2 主观情态与语力表达 |
9.5 “不瞒你说”的主观化进程 |
9.5.1 “不瞒你说”主观化进程的历时考察 |
9.5.2 “不瞒你说”的主观化动因 |
9.6 结语 |
第十章 言实性表达的交际与认知解释 |
10.1 言实性表达的语法表现 |
10.1.1 言实性语气副词 |
10.1.2 言实性话语标记 |
10.1.3 言实性表达和相关范畴的关系 |
10.2 言实性表达的信息标记功能 |
10.2.1 句子信息结构中的标记模式 |
10.2.2 篇章信息流动中的标注模式 |
10.3 从信息传递的不同视角看言实性表达 |
10.3.1 从立场表达看言实性表达 |
10.3.2 言实性立场表达与语言元功能 |
10.4 言实性表达与信息传递的质 |
10.4.1 语言中的信息传递 |
10.4.2 信息传递中的质性表达 |
10.5 总结 |
第十一章 总结 |
11.1 本文结论 |
11.2 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机构话语的身份建构语用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0.1 选题动机 |
0.2 研究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0.3 研究意义 |
0.4 创新之处 |
0.5 研究方法 |
0.6 语料来源 |
0.7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身份及其建构研究概述 |
1.1 西方学界身份及其建构研究概述 |
1.1.1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视角的身份研究 |
1.1.2 身份及其建构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
1.2 俄罗斯学界身份及其建构研究概述 |
1.2.1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对身份(идентичность)的解读 |
1.2.2 俄罗斯身份研究的重点 |
1.2.3 俄罗斯有关身份的语言学研究 |
1.3 国内学界身份及其建构研究概述 |
1.3.1 综述性研究 |
1.3.2 评介性研究 |
1.3.3 理论创新 |
1.3.4 应用研究 |
1.3.5 我国俄语学界的身份研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
2.1 身份的界定 |
2.1.1 身份的定义 |
2.1.2 身份的分类 |
2.1.3 身份与角色 |
2.2 语言与身份的关系 |
2.3 身份建构研究的学理基础 |
2.3.1 社会建构主义 |
2.3.2 语用身份论 |
2.3.3 Л.П.Крысин的社会语言学理论 |
2.3.4 В.И.Карасик的社会身份语言理论 |
2.4 机构话语 |
2.4.1 何谓话语 |
2.4.2 机构话语的含义 |
2.4.3 机构话语的特征 |
2.4.4 机构话语的类型 |
2.4.5 机构身份 |
2.5 机构话语中身份的多重性 |
第三章 机构话语中的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1 指示语与身份 |
3.1.1 指示与指示语 |
3.1.2 指示语的分类 |
3.1.3 指示语的特征 |
3.1.4 指示语与身份的关系 |
3.2 指示投射与身份建构 |
3.2.1 指示投射与视点站位 |
3.2.2 人称指示语的投射及其语用功能 |
3.3 机构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与身份 |
3.3.1 庭审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及其身份建构功能 |
3.3.2 医患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3.3 政治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3.4 科学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3.5 访谈话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视点转移与身份定位 |
3.4 机构话语中的社交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4.1 社交指示语 |
3.4.2 作为交际手段的称呼语 |
3.4.3 法庭话语中的称呼语与身份 |
3.4.4 军队话语中的称呼语与身份 |
3.4.5 医患话语中的称呼语与身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构话语的会话结构与身份建构 |
4.1 会话结构、互动秩序与身份 |
4.2 机构话语的整体结构与身份建构 |
4.2.1 机构话语的整体结构特点 |
4.2.2 机构代表身份在机构话语开端和结尾的凸显 |
4.2.3 机构话语开端阶段的身份建构 |
4.2.4 机构话语结尾阶段的身份建构 |
4.2.5 机构话语主体阶段的身份建构 |
4.3 机构话语的局部结构与身份建构 |
4.3.1 话轮与对话统一体 |
4.3.2 机构话语中的对话统一体与机构身份 |
4.3.3 话轮转换与机构性权力 |
4.3.4 机构话语中的话轮转换与身份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构话语中的言语行为与身份建构 |
5.1 言语行为与身份 |
5.2 言语行为类型与机构身份 |
5.2.1 言语行为的切分 |
5.2.2 施事行为的分类 |
5.2.3 "机构"视角的言语行为分类 |
5.2.4 基于交际者身份的言语行为分类 |
5.2.5 机构话语中的言语行为类型与身份建构 |
5.3 机构话语中的解释言语行为与身份建构 |
5.3.1 解释言语行为 |
5.3.2 解释言语行为的形式标记(话语标记语) |
5.3.3 访谈话语中的解释言语行为与身份建构 |
5.3.4 庭审话语中的解释言语行为与身份建构 |
5.4 沉默言语行为的身份建构功能 |
5.4.1 沉默——一种有意义的空缺言语行为 |
5.4.2 机构话语中的沉默与身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构话语中的(不)礼貌与身份建构 |
6.1 国内外礼貌理论概况 |
6.1.1 Leech的礼貌原则 |
6.1.2 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维护观 |
6.1.3 顾曰国的礼貌准则 |
6.1.4 俄罗斯言语礼节理论 |
6.1.5 小结 |
6.2 不礼貌言语 |
6.2.1 Culpeper等的不礼貌理论 |
6.2.2 E.A.земкая的不礼貌理论 |
6.2.3 不礼貌与语境、得体的关系 |
6.3 (不)礼貌与身份 |
6.4 机构话语与日常话语中(不)礼貌的区别 |
6.5 机构话语中不礼貌的功能 |
6.6 不同类型机构话语中的(不)礼貌策略与身份建构 |
6.6.1 庭审话语中的(不)礼貌 |
6.6.2 医患话语中的(不)礼貌 |
6.6.3 军队话语中的不礼貌 |
6.6.4 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不礼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其他语用方式 |
7.1 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 |
7.1.1 经典格赖斯合作原则 |
7.1.2 机构话语与合作原则 |
7.2 幽默策略 |
7.2.1 何谓幽默 |
7.2.2 机构话语中幽默的身份建构功能 |
7.3 预设和反预设 |
7.3.1 机构话语中的预设与身份建构 |
7.3.2 机构话语中的反预设与身份建构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礼貌原则的《后宫甄嬛传》对话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六、语料及转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后宫甄嬛传》的语境分析 |
第一节 从戏剧故事背景看《后宫甄嬛传》的语境特点 |
一、社会文化背景语境 |
二、认知背景语境 |
第二节 从戏剧故事内容看《后宫甄嬛传》的语境特点 |
第三节 从复杂的人物关系看《后宫甄嬛传》的语境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后宫甄嬛传》的对话分析 |
第一节 《后宫甄嬛传》人物对话中得体准则的运用 |
一、遵从得体准则 |
二、违反得体准则 |
第二节 《后宫甄嬛传》人物对话中宽容准则的运用 |
一、遵从宽容准则 |
二、违反宽容准则 |
第三节 《后宫甄嬛传》人物对话中表扬准则的运用 |
一、遵从表扬准则 |
二、违反表扬准则 |
第四节 《后宫甄嬛传》人物对话中谦逊准则的运用 |
一、遵从谦逊准则 |
二、违反谦逊准则 |
第五节 《后宫甄嬛传》人物对话中同意准则的运用 |
一、遵从同意准则 |
二、违反同意准则 |
第六节 《后宫甄嬛传》人物对话中同情准则的运用 |
一、遵从同情准则 |
二、违反同情准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宫甄嬛传》人物对话礼貌原则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后宫甄嬛传》中语境因素对礼貌原则运用的影响 |
一、戏剧故事背景对礼貌原则运用的影响 |
二、戏剧故事内容对礼貌原则运用的影响 |
三、复杂的人物关系对礼貌原则运用的影响 |
第二节 礼貌原则对《后宫甄嬛传》人物对话策略的具体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否定的类别 |
1.2.2 本文对非常规否定界定 |
1.2.3 本文的非常规否定的语用特征 |
1.3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5 语料来源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7 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界定与综述 |
2.1 否定句划分标准回顾 |
2.1.1 以形式为标准 |
2.1.2 以意义为标准 |
2.1.3 以意义和形式为标准 |
2.1.4 以句法、语义、语用为标准 |
2.2 非常规否定研究 |
2.2.1 隐性否定 |
2.2.2 疑问代词表否定 |
2.2.3 会话含义表否定 |
2.2.4 羡余否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词语隐性否定研究 |
3.1 隐性否定范围的界定 |
3.1.1 隐性否定的界定 |
3.1.2 隐性否定表达形式 |
3.1.3 对话中语用隐性否定 |
3.2 词语否定分析 |
3.2.1 词语否定 |
3.2.2 词语义素否定 |
3.3 双音节动词隐性否定义素 |
3.3.1 隐性义素的性质 |
3.3.2 双音节动词隐性否定义素分类 |
3.3.3 双音节动词隐性义素语义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疑问代词表否定研究 |
4.1 疑问代词表否定与反问句的关系 |
4.2 疑问代词表否定 |
4.2.1 “什么”表否定 |
4.2.2 “谁”表否定 |
4.2.3 “哪”表否定 |
4.2.4 “怎么”表否定 |
4.3 疑问代词表否定的产生动因 |
4.4 疑问代词表否定的理解机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对话中的会话含义表否定研究 |
5.1 会话含义表否定 |
5.1.1 会话分析概念 |
5.1.2 会话含义理论 |
5.1.3 会话含义的语义特征 |
5.1.4 会话含义表否定成因 |
5.2 会话含义理论的语用推理影响与生成条件 |
5.2.1 表述对语用推理的影响 |
5.2.2 会话含义表否定的生成条件 |
5.3 会话含义表否定的特征 |
5.3.1 无标记性 |
5.3.2 语境的制约性 |
5.3.3 推导性和可取消性 |
5.4 会话含义表否定产生动因 |
5.4.1 元认知调节 |
5.4.2 礼貌原则 |
5.5 会话含义表否定理解机制 |
5.5.1 概念整合 |
5.5.2 概念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羡余否定研究 |
6.1 羡余与羡余否定的界定 |
6.1.1 羡余的含义 |
6.1.2 羡余否定的含义 |
6.2 羡余的类型与特点 |
6.2.1 羡余的类型 |
6.2.2 羡余否定的特点 |
6.3 提醒类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
6.3.1 提醒类单句形式中的羡余现象 |
6.3.2 提醒类复句形式中的羡余现象 |
6.4 提醒类羡余否定形成动因与产生机制 |
6.4.1 提醒类羡余否定的形成 |
6.4.2 “小心/当心/注意/留神[别]VP”的语义等值 |
6.4.3 “小心/当心/注意/留神,+别+VP”与“小心/当心/注意/留神 + VP”的语义不等值 |
6.4.4 提醒类羡余否定的产生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本文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e Principle and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Pragmatics(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小说课文的语用教学研究[D]. 陈会玲. 西南大学, 2021
- [2]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盛蕾. 山东大学, 2021(11)
- [3]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丹. 兰州大学, 2021(02)
- [4]侦查讯问中提问的语用学研究[D]. 贾月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5]俄语外交语言的模糊性研究[D]. 冯丽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语境顺应理论指导下的学术文本翻译 ——以利奇《礼貌语用学》(4-5章)翻译为例[D]. 武娟娟. 兰州大学, 2019(02)
- [7]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D]. 蔡俊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基于机构话语的身份建构语用方式研究[D]. 段李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9]基于礼貌原则的《后宫甄嬛传》对话分析[D]. 崔雪源.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10]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D]. 李依霖.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