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中不同形态铁的浸取条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雯[1](2021)在《茶叶样品中硒的总量及形态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人体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Se参与人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活动,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能,缺硒会引发大骨节病等疾病,而过量又会造成硒中毒。饮用富硒茶常作为重要的补硒方式之一。茶叶中硒的形态除水溶态外,还可能与其它有机物(蛋白、多糖、多酚等)相结合形成有机态硒。通过开展茶叶中硒的总量及形态分析研究,可全面了解硒在茶叶中的分布及存在状态,为开发天然、安全的富硒功能型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在对硒元素的基本性质、分离、分析方法综述的基础上,利用HR-ICP-MS测量技术结合化学分离,建立了茶叶中硒总量及形态的分析方法。首先,研究茶叶消解效率影响因素,最终选择HNO3-HCl O4作为最佳消解液,通过引入半封闭消解装置有效提高了Se的消解效率,缩短了消解时间;然后对DOWEX 1×8树脂对Se(IV)和Se(VI)的吸附率进行探究,确立最佳吸附条件;根据优化的实验条件,最终建立了茶叶中硒总量的分析流程,即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湿法消解,实现样品中硒的全溶,采用离子交换法对消解液中的Se进行分离纯化,通过HR-ICP-MS测量样品中硒的含量。其次,利用化学分离法分别对茶叶中的蛋白质、多糖和多酚等组分进行分离,对不同组分的浸取条件(浸提液、浸取时间、最佳p H、物料比)依次进行优化,最终确立每个组分的最佳分离提取条件,结合总Se的分析流程,最终建立了茶叶中不同形态硒的分析测量方法。利用本工作所创建的分析方法对茶叶中不同组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中蛋白组分中的硒含量最高(>60%);其次是多糖(约20%),多酚中硒含量最少(<1%)。此外,茶叶中的硒(<19%)还可能以离子态或与其他组分(色素、果胶等)相结合形成有机态。
王芬[2](2018)在《冶金污泥中镉锌铜铅多步浸出机制及分离过程强化》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铜、锌等金属的需求量显着增加,在生产各种有价金属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冶金污泥。通常这些冶金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很高,如果不加以利用而随意放置是对不可再生资源极大的浪费,而且堆放厂地有毒金属的泄露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回收冶金污泥中的有价金属作为二次资源并使剩余污泥无害化将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任务。通常从污泥中提取的是多种重金属的混合物,需要通过复杂的分离工序使其各自纯化而达到体现相应的价值的目的。本文提出一种两步法分步浸出冶金污泥中的重金属,根据污泥中重金属的化学赋存形态的差异,先浸出较易迁移形态下的重金属,再浸出较稳定的重金属,由于不同种类重金属在不同形态间的分布具有较大差异,来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本文以某炼铜厂产生的冶金污泥为研究原料,采用两步法分步浸出该冶金污泥中的Cd、Zn、Cu和Pb,得到了不含Pb2+的Cd2+、Zn2+、Cu2+溶液和含少量Cd2+的Zn2+、Cu2+、Pb2+溶液,使Cd2+、Zn2+集中在第一步浸出,Cu2+、Pb2+集中在第二步浸出。采用硫化钠沉淀法处理两步浸出液,使浸出液中的重金属以硫化物形式回收。第一步浸出液经硫化钠沉淀后得到极稀有价金属Zn2+母液,为了进一步回收Zn2+,以中国特有的农林废弃物苎麻杆为原料设计了磷酸基化吸附剂和胺基化吸附剂用以吸附富集母液中的Zn2+,同时使农林废弃物作为二次资源重复利用。本研究对冶金污泥进行综合处理研究,既回收污泥的有价金属,避免资源的浪费,又起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冶金污泥中Cd、Zn、Cu和Pb的化学赋存形态,79.87%的Cd以不稳定的弱酸提取态(F1)和可还原态(F2)存在,而92.28%的Pb是以最稳定的残渣态存在。因此设计一种两步浸出法,第一步浸出F1+F2形态的重金属,第二步浸出F3+F4形态的重金属。采用0.7 mol/L、液固比为10:1(mL:g)的盐酸,可浸出大部分的Cd、Zn,在反应240 min时达到Cd、Zn和Cu、Pb最大程度的分离,其浸出率分别为82.89%、55.73%、10.85%和0.25%;第二步采用EDTA作为浸取剂,总的浸出率达到99.76%、91.41%、71.85%和94.06%。该两步法实现了Cd、Zn、Cu和Pb的初步分离。(2)通过对比发现,采用盐酸作为浸取剂,3 min时浸出的重金属量与F1+F2形态含量之和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经第一步浸出后,剩余重金属在各形态间的发生了迁移,主要表现为从稳定的F3和F4迁移到不稳定的F1和F2,说明盐酸浸出对重金属有活化作用,增强了EDTA对金属的浸出效果,尤其对Pb。浸出后污泥中剩余的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存在,生物利用率低,对环境无害。(3)采用硫化钠沉淀法回收上述得到的浸出液中的重金属。对于第一步浸出液,溶液中重金属是自由离子形态,加入足够量的硫化钠可使该浸出液中的重金属含量降至排放标准的限值以下。对于第二步浸出液,由于浸出液中重金属是络合态,中和法无效果,但升高pH可析出大量的EDTA,这可使硫化钠的用量大大减少,但Zn2+的去除率最高仅有20.08%。添加混凝剂PAC对重金属的去除率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可使残余液Cd2+、Zn2+、Cu2+、Pb2+的浓度均达到我国铜工业污水排放标准(GB25467-2010)。(4)以农林废弃物苎麻杆为原料,分别经过磷酸改性和胺基改性制备了磷酸基化生物质吸附剂和胺基化生物质吸附剂。用于吸附浸出液沉淀后所得母液中极稀浓度的Zn2+。该法实现了地方特色植物废弃物的综合高值化利用。机理研究发现,磷酸基化吸附剂对Zn2+主要吸附位点为吸附剂表面的磷酸基团。胺基化吸附剂对Zn2+的吸附为其表面胺基与Zn2+的配位结合,其对Zn2+的吸附选择性优于磷酸基化吸附剂。胺基化苎麻杆吸附对Cu2+同样具有吸附亲和力,研究结果表明,对Cu2+的吸附行为规律和机理与吸附Zn2+相同,但吸附容量稍高于Zn2+。(5)沉淀后的残余溶液中大量Ca2+和Mg2+会对吸附剂吸附Zn2+产生干扰,先用草酸沉淀去除了溶液中的Ca2+和部分Mg2+。通过吸附、洗脱和回收,使洗脱液中的Zn2+和Mg2+的质量比从母液中的0.136:1变成2.297:1(磷酸基)和13.192:1(胺基),这说明磷酸基化和胺基化苎麻杆吸附剂对该母液中的Zn2+起到了分离、富集和回收的目的,且胺基化吸附剂的富集浓度更高,Zn2+与Mg2+分离更彻底。
孙应龙[3](2017)在《富铀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及其回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灰产量大,环境危害较大,富铀煤灰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放射性污染,但其潜在经济价值高。本文以富铀煤灰中的放射性核素铀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煤灰中铀的赋存形态和回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提出并构建了一套实验室规模富铀煤灰中铀的回收工艺方法,为富铀煤灰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开辟了新道路。重点开展了铀赋存形态、回收技术方法建立与工艺技术参数获取、铀提取机理及灰堆周边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解决了煤灰放射性去除、有价值成分回收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实现了煤灰中铀的回收和放射性的分离。系统研究了煤灰灰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确定了当地土壤受到严重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污染,环境土壤、植物等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按照Ba>>Mn>Sb>Cr>Pb>U>Cu>Ni>Cd>Co的秩序递减,其中Ba、Mn、Sb的含量分别高达15492、2417和281 mg/kg。受污染土壤及煤灰中α放射性比活度为30005000 Bq/kg,β放射性比活度为1100014000 Bq/kg。根据重金属伴生赋存关系确定Co、Mn、Ni呈显着正相关,据此可以判断其迁移转化规律并制定适宜的环境管理措施。煤灰中的铀主要分布于铁氧化物和残渣态中,分别占34.9%和59.1%。残渣态铀赋存于玻璃相及方石英相中,以Fe/Al/Si/O富集相为主。使用同步辐射分析方法分析并确定煤灰中的铀主要以UO3、U3O8和UO2形式存在,分别占12.1%、71.8%和18.7%,磁选后的富铁灰中铀以UO2(91.9%)为主。根据煤灰中铀的赋存状态,建立了高效浸取回收铀及其它有价值组分的氯化钙焙烧-硝酸浸取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可针对性破解铀赋存的矿相,还可实现多组分的协同回收。优化固液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取温度、浸取时间、酸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后,在物料质量比0.5:1,900℃焙烧2h,80℃浸取4h的条件下,铀的提取率大于99%,氧化铝的浸出率达93.21%,实现了铀和铝的同时回收。深入研究了煤灰资源化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机理,确定了焙烧熟料中易溶于硝酸的钙铁榴石、钙长石、钙硅石、钙铝石和方石英等新物相。酸浸尾渣残留组分主要为无定型二氧化硅,可用作建材辅料。纯化回收的铀、铝可直接制备得到八氧化三铀与氧化铝产品。
丁婷婷[4](2016)在《土壤各形态锌对DTPA-Zn的贡献量及土壤供锌能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锌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锌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人生命健康。而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人体补锌具有重要的作用。小麦中籽粒锌含量主要与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有关,而中国北方大部分为石灰性土壤,属于潜在缺锌土壤,所以如何提高土壤中有效锌含量成为解决石灰性土壤缺锌的主要难题。锌肥施入土壤中,其形态分布和现实供锌能力间关系尤为重要。土壤中各形态锌生物有效性不同,为交换态、松结有机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锰结合态、紧结有机态依次递减。而土壤中DTPA-Zn含量相同时,各形态锌含量不同,会导致土壤现实供锌能力不同。土壤中添加秸秆不仅能够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而且能够提高土壤中锌的活性。本试验通过测定土壤中各形态锌含量及其对DTPA-Zn的贡献量,探究土壤锌化学组分间关系对土壤现实供锌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不同施肥方式土壤DTPA-Zn含量和各形态锌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缺锌土壤中,仅添加秸秆不能显着提高土壤中DTPA-Zn含量,但能够改变土壤中各形态锌含量分布,促进土壤中各形态锌之间的转化,增加交换态锌和碳酸盐结合态锌对DTPA-Zn的贡献量,促进活性较高锌对有效锌的贡献量;单独添加锌肥能够显着提高土壤中DTPA-Zn含量及各形态锌的贡献量,其中贡献量增长量最大为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锌;同时施加锌肥和秸秆显着提高土壤中DTPA-Zn含量和各形态锌含量,促进各形态锌之间的转化,其中贡献量最高为交换态锌,但添加的秸秆出现降低锌肥效果的现象。(2)通过计算土壤不同形态锌对DTPA-Zn含量的贡献量,研究土壤现实供锌能力。其结果表明,单施秸秆和空白处理土壤DTPA-Zn最大贡献量均为紧结有机态和交换态锌;单施锌肥和锌与秸秆配合施用结果一致,对DTPA-Zn贡献量最大为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锌。表明无论添加外源锌肥或秸秆,都会增加有效态锌对DTPA-Zn的贡献量,提高土壤的现实供锌能力,尤其添加秸秆后,会促进土壤锌向有效态转化,提高土壤中交换态、松结有机态等有效性较高的锌含量。综上所述,土壤中对DTPA-Zn含量贡献量最大为交换态锌,土壤中锌形态生物有效性越高,对DTPA-Zn贡献量越大。当土壤锌含量较低时,生物有效性较低形态的锌对DTPA-Zn贡献量较大,当添加秸秆后,不会显着增加土壤DTPA-Zn含量,但会促进土壤中锌形态之间的转化,提高有效性较高的形态锌对DTPA-Zn的贡献量,降低有效性较小形态锌的贡献量。添加锌肥是有效的提高土壤DTPA-Zn含量和土壤中各形态锌含量的措施,并且能够促进土壤中有效锌对DTPA-Zn的贡献量且作用效果优于单施秸秆。
刘芸[5](2015)在《太湖西部河网沉积物中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出氮和磷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源要素,但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是富营养化控制的重点。河流沉积物一方面作为营养盐的重要蓄积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成为营养盐的释放源,另一方面,河流沉积物能够指示流域的环境污染特征。本研究选取太湖西部河网两大入湖水系(西苕溪水系和宜溧-洮滆水系)作为对象,对其主要支流及汇合区域样品采集,测定了水体和沉积物中氮和磷的浓度、形态,分析氮、磷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苕溪和宜溧-洮滆水系土地利用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对其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两水系沉积物中总氮(TN)变化范围在142.60~12597.68 mg·kg-1间,总磷(TP)变化范围为308.09~4328.57 mg·kg-1,西苕溪水系的表层沉积物中TN、TP浓度高于宜溧-洮滆水系。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镇附近,氮磷浓度明显增大,表明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对其浓度具有较为显着的影响。由于两条水系的水动力条件不同,氮磷浓度的空间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氨氮(NH4+-N)作为无机氮(IN)的主要结合形态,在西苕溪水系中浓度(均值为120.90 mg·kg-1)较宜溧-洮滆水系(均值为49.85 mg·kg-1)高;而硝态氮(NO3--N)在宜溧-洮滆水系中较高,平均浓度为13.95 mg·kg-1。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Fe/Al-P)作为无机磷(IP)的主要结合态,其在西苕溪水系中的浓度较洮滆水系低,平均值分别为192.57mg·kg-1和278.59 mg·kg-1,但均呈现较为严重的污染状况。其他IP形态的浓度大小顺序均表现为:钙结合态磷(Ca-P)>可还原态磷(SR-P)>弱吸附态磷(NH4Cl-P)。除NH4Cl-P外,在宜溧-洮滆水系中Ca-P和SR-P均表现较西苕溪高的浓度值。西苕溪水系和宜溧-洮滆水系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浓度均高于上覆水体中相应形态氮的浓度。此外,水系表层沉积物氮磷形态之间及与上覆水体间均有显着的相关性。太湖河网沉积物氮磷浓度高低反映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程度,同时,累积在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具有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潜能。
韩松良[6](2014)在《吉林省西部花生主产区铁营养状况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铁是植物细胞色素氧化酶与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是叶绿素合成的先决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本文以吉林省西部花生主产区的风沙土和淡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采集深度为耕层(0-15cm)、犁底层(15-30cm)心土层(>30cm)。采用室外采样与室内化学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铁(水溶态铁、吸附态铁、碳酸盐结合态铁、铁锰结合态铁、有机物结合态铁)在土层中的变化趋势以及与花生中铁含量关系最密切的铁的形态,探讨不同形态铁与土壤环境的关系,为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形态铁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改变,各种形态铁都成降低趋势。吸附态铁降低幅度最大,在15-30cm降低了24%,在>30cm土层降低了13%;其次水溶态,在15-30cm土层降低了16%,在>30cm土层降低了7%;其他三种形态在15-30cm土层平均降低了0.06%,>30cm土层平均降低了0.02%。2、土壤中铁锰结合态铁、吸附态铁、碳酸盐结合态铁都对花生中铁含量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铁锰结合态铁和吸附态铁与花生中铁含量的呈正相关,碳酸盐结合态与花生中铁含量呈负相关,都达到了极显着性相关,水溶态与有机物结合态对花生中铁含量的影响很低。各种形态铁在0-15cm土层与花生中铁含量的相关性最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对花生中铁含量的影响逐渐降低。土壤中铁锰结合态铁含量在1379.58mg/kg1427.04mg/kg,吸附态铁含量在0.4445mg/kg0.654mg/kg变化时能够为花生生长提供足够的铁元素。3、不同形态铁与土壤环境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土壤中pH值与土壤中不同形态铁呈负相关,随着pH值升高各种形态铁的含量随之降低,对土壤中铁锰结合态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85**,与碳酸盐结合态相关系数为﹣0.774**,与吸附态铁为﹣0.531**,都达到了极显着的负相关,对水溶态与有机物结合态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着效果;有机物对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铁有着影响,相关系数0.534**;土壤中磷元素对土壤中铁锰氧化态有着互相的影响,相关系数为0.508**。4、各采样区域土壤中不同形态铁有着很明显的差异性。吉林省西部花生种植中部向西部土壤中各种形态铁的平均含量依次升高,吸附态铁含量平均升高6.51%,水溶态与碳酸盐结合态升高幅度分别为3.22%和2.72%,铁锰结合态升高了0.32%,白城地区与松原地区相比的土壤中不同形态铁的含量相对要高一些,不同形态铁的含量变化幅度也要大。
钟晨[7](2014)在《赤泥建材中碱的稳定化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拜耳法赤泥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副产物。由于拜耳法赤泥是泥浆态的碱性固体废弃物,拜耳法赤泥的资源化应用受到了诸多限制。随着免烧砖这一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免烧砖是拜耳法赤泥资源化的较优途径。然而拜耳法赤泥中过量的Na+会使得免烧砖的强度以及耐久性降低,因而如何稳定免烧砖中Na+成为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免烧砖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论文一方面用不同浸取剂对拜耳法赤泥免烧砖原料进行浸取实验,探索拜耳法赤泥免烧砖原料中Na+的存在形式以及拜耳法赤泥免烧砖中可溶性Na+的最优检测方式;另一方面用拜耳法赤泥与不同的工业副产物作为原料共同制备免烧砖,通过免烧砖中可溶性Na+浸出率的变化过程探索拜耳法赤泥免烧砖中Na+的稳定化过程。研究表明:(1)当拜耳法赤泥免烧砖发生泛霜现象时,在免烧砖表面的白色物质主要是Na2CO3。除拜耳法赤泥之外,拜耳法赤泥免烧砖原料的XRD图中均不存在含Na+的矿物相。拜耳法赤泥中的Na+主要以NaOH、Na2CO3和方钠石三种含Na的矿物相存在。(2)根据不同浸取剂对拜耳法赤泥中Na+的浸取实验结果,去离子水无法一次性完全浸出拜耳法赤泥中可溶性Na+,去离子水多次浸取率之和等于以NH4Cl为浸取剂的一次浸取率。拜耳法赤泥可溶性Na+的最优检测方式是以NH4Cl为浸取剂,在浸取时间为4h、浸取温度为60℃、液固比为100、浸取浓度为1mol/L的条件下浸出,并通过火焰分光光度法检测浸取液中Na+的含量,最终确定可溶性Na+的含量。(3)拜耳法赤泥免烧砖原料中可溶性Na+完全来自于拜耳法赤泥。拜耳法赤泥免烧砖原料中含有可溶性Na+(NaOH&Na2CO3)和枸溶性Na+(方钠石)两种含Na+矿物相。因此,拜耳法赤泥免烧砖中可溶性Na+的含量采用拜耳法赤泥中可溶性Na+含量的最优检测法进行测定。(4)在不同的养护条件下,利用相同工艺配方所制得赤泥免烧砖的强度及可溶性Na+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当免烧砖的工艺配方为40%的赤泥、20%的石英砂、40%的矿渣时,常压蒸汽养护后的砖块的抗压强度为3.52MPa,而高压蒸汽养护后的砖块的抗压强度为10.18MPa;常压蒸汽养护后的砖块中可溶性Na+的浸出率为29.86%,而高压蒸汽养护后的砖块中可溶性Na+的浸出率为21.87%。(5)利用拜耳法赤泥与其他工业副产物同制备免烧砖,探索了不同掺量的原料对拜耳法赤泥免烧砖的强度及免烧砖中可溶性Na+浸出率的影响。生石灰不能使拜耳法赤泥免烧砖产生强度,也不能降低免烧砖中可溶性Na+的浸出率。铝土矿尾矿、粉煤灰和矿渣与拜耳法赤泥共同制备免烧砖的强度顺序是:矿渣>铝土矿尾矿>粉煤灰,可溶性Na+的浸出率的顺序是:粉煤灰<铝土矿尾矿<矿渣。(6)通过对免烧砖工艺配方的综合分析,拜耳法赤泥免烧砖的最优工艺配方为40%的赤泥、20%的石英砂、10%的生石灰、30%的矿渣。经过高压蒸汽养护后,按最优工艺配方配料所制得免烧砖的强度可达到19.65MPa,可溶性Na+的浸出率可降为5.07%,但泛霜实验结果为未见泛霜现象。通过对最优工艺配方的免烧砖砖块粉末进行XRD及SEM-EDS分析,免烧砖中可溶性Na+稳定化的产物可能为钙霞石。(7)在免烧砖制备过程中,当免烧砖原料与水混合后呈半湿状态,此时物料的液相中Al/Si为1(摩尔比)。在不同的碱量条件下,本实验按半湿物料的液相中Al/Si将硅酸钠和铝酸钠混合,并利用水热法模拟免烧砖的制备工艺合成钙霞石。在适当的碱量条件下,通过XRD.SEM-EDS以及FTIR等分析测试手段确定合成产物是钙霞石。(8)通过将合成的钙霞石置于含H+、Ca2+、K+、NH4+、Li+以及不同pH的浸取液中进行浸取实验,钙霞石中Na+可在含有H+、Ca2+、K+、NH4+、Li+以及pH≥4的液相环境中稳定存在。在pH≤3的液相环境中,钙霞石中[Al6Si6024]结构会发生水解而使得Na+溶出。在最优免烧砖工艺配方条件下,拜耳法赤泥免烧砖中可溶性Na+以钙霞石的形式稳定存在。
韩松良,赵兰坡[8](2014)在《土壤中铁元素的研究及提高植物对铁元素吸收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铁是土壤元素组成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土壤中的丰度很高,平均含量可达3.2%,部分地区高达5%或者更多。影响植物对铁元素吸收的主要因素有土壤全铁含量、土壤含水量、pH值、碳酸盐含量等。
张亚楠[9](2013)在《东昌湖表层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其释放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湖泊是城市重要的水体形式,能够为城市提供各种重要的生态支持,同时也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营养物质的输入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湖泊水体正常功能的发挥,并制约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氮素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城市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氮素是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因素,其在浅水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循环与水体的富营养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在国家重点水专项的支持下,以聊城市东昌湖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实验分析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东昌湖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素的赋存特征和释放规律,以期为以东昌湖为代表的北方缺水城市湖泊的保护与治理提供示范支持和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发现:①东昌湖表层沉积物较细,主要由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粘土质粉砂组成,整个湖区表层沉积物分选性较差,砂砾属于中等尖锐至尖锐范畴。②在调查期间,2009年4月份航次东昌湖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水平属于Ⅲ类,其它航次检测的CODMn浓度均高于IV类水质标准;东昌湖水体总氮(TN)浓度持续较高,均高于Ⅲ类水质标准,尤其2010年9月份的TN几乎超出了V类水质标准1倍。③东昌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全氮(TN)含量变化在1071.31~1450.55mg kg-1之间,与国内研究较多的其它湖泊相比,东昌湖底泥的营养水平不高。④东昌湖表层沉积物的可转化态氮(TTN)平均963.55mg kg-1,非转化态氮(NTN)平均305.09mg kg-1。随着沉积物污染程度增高,TTN占沉积物中全氮(TN)比重减少,氮趋于稳定性强的形态发展。不同形态可转化态氮在TTN中所占比例顺序依次为SAEF-N(50.52%)> SOEF-N(40.87%)>IEF-N(4.52%)>WAEF-N(4.09%)。它们之间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与沉积物全氮相关性差,说明不同形态的可转化态氮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转化作用,但在全氮中所占权重较小,不是影响全氮含量的重要影响因子。⑤沉积物可交换态氮(EN)平均47.68mg kg-1,可矿化态氮(MN)平均210.72mg kg-1。随着东昌湖沉积物氮污染的积累,氮的生物有效性增强,氮的利用率提高。沉积物中EN、硝氮(NO3-N)、氨氮(NH4-N)相互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在底泥中不同可交换态氮之间存在着剧烈的相互转化过程,NH4-N在EN中的主导地位。⑥东昌湖表层沉积物中NH4-N的释放过程为先快速释放,后逐渐变缓,约5h后基本达到释放平衡。在本实验条件下,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以及较高温度环境有利于底泥中NH4-N的释放量。⑦东昌湖底泥中全氮(TN)的释放同NH4-N的释放趋势相似,均是前期增长,后期平衡。在本实验条件下,样品中TN的释放量大致的变化趋势是随pH的增大而降低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黄崇玲[10](2013)在《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累积镉的影响》文中认为土壤铁氧化物因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化学活性使其能够吸附众多的重金属离子,改变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浓度、迁移、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和环境毒性。本文以水稻土和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铁氧化物(针铁矿、纤铁矿和磁赤铁矿)的盆栽试验,分析在水稻生育期间土壤中铁的形态及其转化对土壤镉形态的影响、不同铁氧化物对水稻根表铁膜形成、镉的固定及水稻不同部位镉累积的影响,从铁氧化物形态转化和根表铁膜形成的角度探讨铁氧化物对水稻累积镉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消减稻米镉累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与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铁氧化物的添加,改变了土壤中铁氧化物的形态,增加了土壤中游离态氧化铁和非晶质态氧化铁的含量,减少了络合态氧化铁的含量,产生了更多的Fe2+,降低了土壤的Eh值。不同铁氧化物由于结晶度不同产生的游离氧化铁、非晶质氧化铁和Fe2+的量不同,随着结晶度的降低产生的量也增加,增加效果最好的是纤铁矿,其次是针铁矿,最差的是磁赤铁矿。2、铁氧化物的添加降低了土壤中弱酸可溶态镉含量,纤铁矿、针铁矿和磁赤铁矿处理的降低幅度分别达9.86%-13.23%,9.56%-10.58%,7.05%-9.86%;同时增加了可还原态镉、可氧化态镉和残渣态镉的含量。铁氧化物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镉含量的影响与其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和结晶度有关,纤铁矿和针铁矿由于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和较低的结晶度,其降低土壤中弱酸可溶态镉含量、增加可还原态镉和可氧化态镉含量的效果显着高于磁赤铁矿3、铁氧化物的添加,增加了水稻根表铁膜数量和铁膜中镉的含量。不同铁氧化物的效应有差异,表现为纤铁矿和针铁矿的效应显着高于磁赤铁矿。4、铁氧化物的添加,增加了水稻根系中镉含量,降低了水稻茎叶和稻米镉累积量。不同的铁氧化物降低稻米累积量的作用有差异,纤铁矿、针铁矿和磁赤铁矿分别降低了13.75%、11.68%、和9.60%。5、本研究供试的针铁矿、纤铁矿和磁赤铁矿三种铁氧化物中,以纤铁矿处理对降低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抑制作物吸收和累积镉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针铁矿,效果最差的是磁赤铁矿。
二、土壤中不同形态铁的浸取条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中不同形态铁的浸取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茶叶样品中硒的总量及形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硒的基本性质 |
1.1.2 硒的生物学功能 |
1.1.3 硒在环境中的形态分布 |
1.1.4 硒在环境中的迁移与循环 |
1.2 环境样品中不同形态Se的分离方法 |
1.2.1 沉淀法 |
1.2.2 萃取法 |
1.2.3 色谱法 |
1.2.4 毛细管电泳法 |
1.2.5 离子交换法 |
1.3 硒总量的测量技术 |
1.3.1 分光光度法 |
1.3.2 原子吸收光谱(AAS) |
1.3.3 原子发射光谱(AES) |
1.3.4 中子活化分析(NNA) |
1.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
1.4 样品前处理技术 |
1.4.1 微波消解 |
1.4.2 石墨炉消解 |
1.4.3 电热板消解 |
1.4.4 干法灰化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主要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主要实验材料 |
2.3.1 树脂预处理方法 |
2.3.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4.1 静态吸附实验 |
2.4.2 动态柱实验 |
2.4.3 茶叶中Se的总量分析 |
2.4.4 样品中不同形态Se的分离 |
2.4.5 Se的测量方法 |
2.4.6 不同形态Se的测量方法 |
第三章 茶叶样品中硒的总量分析 |
3.1 实验部分 |
3.1.1 样品分析流程 |
3.1.2 Se的分离纯化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浸提液探究实验 |
3.2.2 反应装置 |
3.2.3 分离纯化 |
3.2.4 实际样品柱实验研究 |
3.2.5 高分辨质谱对Se的测量 |
3.2.6 茶叶样品中Se的加标回收率测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茶叶样品中不同形态硒的分离分析 |
4.1 实验部分 |
4.1.1 蛋白质的分离分析 |
4.1.2 茶多酚的分离分析 |
4.1.3 茶多糖的分离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蛋白质浸取效率研究 |
4.2.2 茶多酚浸取效率研究 |
4.2.3 茶多糖浸取效率研究 |
4.2.4 茶叶中硒的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冶金污泥中镉锌铜铅多步浸出机制及分离过程强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冶金污泥国内外的现状 |
1.2.1 冶金污泥的来源、组成及危害 |
1.2.2 冶金污泥的国内外处理处置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1.2.3 冶金污泥有价金属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现状 |
1.3 冶金污泥分步浸出的设想 |
1.4 浸出液中有价金属的回收 |
1.4.1 浸出液中重金属的富集回收技术 |
1.4.2 农业废弃物作为吸附剂处理极稀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部分 |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冶金污泥的采集及处理 |
2.1.2 苎麻杆原料的采集及处理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2 分析方法 |
2.2.1 污泥pH值的测定 |
2.2.2 污泥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
2.2.3 污泥碳酸盐碳及碳酸钙(CaCO_3)当量 |
2.2.4 污泥阳离子交换量 |
2.2.5 污泥质地 |
2.2.6 Pb、Cd、Cu、Zn、Fe、Mn、S全量分析 |
2.2.7 重金属Pb、Cd、Cu、Zn在污泥中的赋存状态分析 |
2.3 浸出试验 |
2.4 沉淀试验 |
2.5 吸附试验 |
2.5.1 静态吸附实验 |
2.5.2 动态吸附实验 |
第3章 冶金污泥多步浸出有价金属研究 |
3.1 冶金污泥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1 污泥样品的理化性质 |
3.1.2 污泥样品的质地 |
3.1.3 污泥中重金属含量 |
3.1.4 SEM分析 |
3.1.5 物相组成 |
3.1.6 FTIR分析 |
3.2 冶金污泥有价金属多步浸出工艺设计 |
3.2.1 多步浸出机理 |
3.2.2 浸取剂选择 |
3.2.3 分步浸出方案 |
3.3 第一步HCl浸出工艺优化 |
3.3.1 浓度对浸取效果的影响 |
3.3.2 温度对浸取效果的影响 |
3.3.3 浸取动力学分析 |
3.3.4 浸取过程中Cu和 Pb的相态间转移分析 |
3.3.5 HCl浸出与BCR连续提取相关性研究 |
3.4 第二步EDTA浸出工艺优化 |
3.4.1 浓度对浸取效果的影响 |
3.4.2 液固比对浸取效果的影响 |
3.4.3 温度对浸取效果的影响 |
3.4.4 浸取动力学分析 |
3.5 一步法与两步法浸出效果对比 |
3.6 冶金污泥浸出过程重金属形态再分布及转化规律研究 |
3.7 两步法浸出渣的组成及有效性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冶金污泥有价金属浸出液硫化钠沉淀处理 |
4.1 冶金污泥浸出液的组成 |
4.2 浸出液回收有价金属离子的工艺设计 |
4.3 第一步浸出液沉淀研究 |
4.3.1 中和沉淀法 |
4.3.2 硫化钠沉淀法 |
4.4 第二步浸出液沉淀研究 |
4.4.1 中和沉淀法 |
4.4.2 硫化钠沉淀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Zn~(2+)吸附回收用磷酸基化苎麻杆吸附剂的设计及机理研究 |
5.1 生物质吸附剂的选择 |
5.2 磷酸基化苎麻杆吸附剂的制备 |
5.3 磷酸基化苎麻杆吸附剂表征 |
5.3.1 SEM分析 |
5.3.2 EDX分析 |
5.3.3 Zeta电位分析 |
5.3.4 FTIR分析 |
5.4 磷酸基化苎麻杆吸附剂对Zn~(2+)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 |
5.4.1 溶液pH的影响 |
5.4.2 温度的影响 |
5.4.3 吸附动力学分析 |
5.4.4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5.4.5 动态吸附实验 |
5.4.6 穿透曲线模型拟合 |
5.5 填充柱再生及再利用实验 |
5.6 XPS及吸附机理分析 |
5.7 本章小节 |
第6章 Zn~(2+)吸附回收用胺基化苎麻杆吸附剂的设计及机理研究 |
6.1 胺基化苎麻杆吸附剂的制备 |
6.2 胺基化苎麻杆吸附剂表征 |
6.2.1 SEM分析 |
6.2.2 EDX分析 |
6.2.3 Zeta电位分析 |
6.2.4 FTIR分析 |
6.3 胺基化苎麻杆吸附剂对Zn~(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6.3.1 溶液pH的影响 |
6.3.2 温度的影响 |
6.3.3 吸附动力学 |
6.3.4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6.3.5 动态吸附实验 |
6.3.6 穿透曲线模型拟合 |
6.4 填充柱再生及再利用实验 |
6.5 XPS及吸附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节 |
第7章 胺基化苎麻杆吸附剂对Cu~(2+)的吸附 |
7.1 胺基化苎麻杆吸附剂表征 |
7.1.1 SEM和 EDX分析 |
7.1.2 FTIR分析 |
7.2 对Cu~(2+)吸附剂性能及机理研究 |
7.2.1 溶液pH的影响 |
7.2.2 温度的影响 |
7.2.3 吸附动力学分析 |
7.2.4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7.2.5 动态吸附实验 |
7.2.6 穿透曲线模型拟合 |
7.3 填充柱再生及再利用实验 |
7.4 XPS及吸附机理分析 |
7.5 本章小节 |
第8章 冶金污泥浸出液硫化钠沉淀后极稀有价金属母液生物质吸附剂吸附回收研究 |
8.1 极稀重金属离子母液的组成 |
8.1.1 干扰离子的吸附研究 |
8.1.2 干扰离子Ca的去除 |
8.1.3 除杂后的极稀重金属离子母液的组成 |
8.2 极稀重金属离子母液生物质吸附剂吸附回收研究 |
8.2.1 RS-P对极稀重金属离子母液的吸附研究 |
8.2.2 RS-N对极稀重金属离子母液的吸附研究 |
8.3 吸附后溶液的组成 |
8.4 饱和吸附填充柱中Zn~(2+)的脱附及回收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富铀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及其回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富铀煤灰灰堆周边环境污染调查 |
2.1 引言 |
2.2 煤灰灰堆周边环境调查 |
2.3 灰堆周边环境样品分析 |
2.4 灰堆周边水环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富铀煤灰中铀的分布及形态分析 |
3.3 煤灰中铀的回收方法 |
3.4 铀回收效率影响因素测定 |
3.5 氯化钙焙烧法回收铀机理分析 |
第4章 富铀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煤灰中铀的分布研究 |
4.3 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富铀煤灰中铀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直接酸浸回收煤灰中铀 |
5.3 磁选法煤灰中铀的回收 |
5.4 机械活化法煤灰中铀的回收 |
5.5 硫酸铵焙烧法煤灰中铀的回收 |
5.6 氯化钙焙烧酸浸法煤灰中铀的回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灰中铀的氯化钙焙烧回收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氯化钙焙烧酸浸过程机理探究 |
6.3 氯化钙焙烧法技术综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土壤各形态锌对DTPA-Zn的贡献量及土壤供锌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中各形态锌的变化 |
1.2.2 土壤中锌的有效性 |
1.2.3 不同形态锌的提取方法 |
1.2.4 土壤中各形态Zn与有机物质的相互关系 |
1.2.5 土壤DTPA-Zn与土壤中各形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
1.2.6 秸秆还田优势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切入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土壤各形态锌含量的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效锌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施肥条件下DTPA-Zn含量 |
3.2.2 不同施肥条件下Ex-Zn贡献量 |
3.2.3 不同施肥条件下Wbo-Zn贡献量 |
3.2.4 不同施肥条件下Carb-Zn贡献量 |
3.2.5 不同施肥条件下OxMn-Zn贡献量 |
3.2.6 不同施肥条件下Sbo-Zn贡献量 |
3.2.7 不同施肥条件下各形态锌对土壤DTPA-Zn贡献量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土壤各形态锌含量对DTPA-Zn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照条件下不同形态锌对土壤中DTPA-Zn贡献量 |
4.2.2 单施秸秆条件下不同形态锌对土壤中DTPA-Zn贡献量 |
4.2.3 单独施加锌肥条件下不同形态锌对土壤中DTPA-Zn贡献量 |
4.2.4 同时施加锌肥和秸秆条件下不同形态锌对土壤中DTPA-Zn贡献量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太湖西部河网沉积物中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简介 |
2.2 样品采集和分析 |
2.3 其他数据源及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太湖西部河网水体及沉积物中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水体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沉积物中氮及氮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 沉积物与上覆水体之间不同形态氮的相关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太湖西部河网水体及沉积物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 水体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 沉积物中总磷及各形态磷的浓度分布特征 |
4.3 沉积物中总磷及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 沉积物与上覆水体之间不同形态磷的相关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太湖西部河网沉积物中氮磷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5.1 人为活动影响 |
5.2 水动力条件影响 |
5.3 水质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吉林省西部花生主产区铁营养状况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创新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状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土壤中不同形态铁变化趋势 |
3.2 不同形态铁与花生中铁含量的相关关系 |
3.3 不同形态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4 不同采样地点土壤中不同形态铁的差异性 |
4 结论及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赤泥建材中碱的稳定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拜耳法赤泥概述 |
1.1.1 拜耳法赤泥的产生 |
1.1.2 拜耳法赤泥的组成 |
1.1.3 拜耳法赤泥的危害 |
1.2 拜耳法赤泥的综合利用现状 |
1.2.1 提取有价金属 |
1.2.2 环境处理 |
1.2.3 建筑材料 |
1.2.4 其他材料 |
1.3 存在及需解决的问题 |
1.3.1 应用途径及问题 |
1.3.2 可溶性Na~+对免烧砖的影响 |
1.3.3 拜耳法赤泥中的碱 |
1.3.4 免烧砖中可溶性Na~+的处理方法 |
1.4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内容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免烧砖原料 |
2.1.2 浸取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研究内容 |
2.3.1 拜耳法赤泥中Na~+的溶解特性 |
2.3.2 拜耳法赤泥免烧砖中可溶性Na~+稳定化研究 |
2.3.3 可溶性Na~+稳定化的基础研究 |
2.4 实验原理 |
2.4.1 工业活性废渣活化原理 |
2.4.2 工业活性废渣的胶凝原理 |
2.4.3 免烧砖的制备原理 |
2.5 实验及分析测试方法 |
2.5.1 实验方法 |
2.5.2 分析方法 |
2.6 实验流程及思路 |
2.6.1 实验流程 |
2.6.2 实验思路 |
第三章 原料中Na+的存在形态及检测方法 |
3.1 原料中的Na~+ |
3.1.1 赤泥中的Na~+ |
3.1.2 其他原料中的Na~+ |
3.2 原料中Na~+在水中的浸出特性 |
3.2.1 赤泥中Na~+在水中的浸取条件 |
3.2.2 赤泥中可溶性Na~+的总量 |
3.2.3 其他原料中Na~+的浸出 |
3.3 原料中Na~+的浸出特性 |
3.4 原料中Na~+在NH_4Cl的浸出特性 |
3.4.1 赤泥中Na~+的浸取条件 |
3.4.2 赤泥中Na~+在NH_4Cl浸出特性讨论 |
3.4.3 赤泥中Na~+在NH_4Cl浸出特性正交实验 |
3.5 赤泥中Na~+在柠檬酸中的浸出特性 |
3.5.1 赤泥中Na~+在柠檬酸中的浸出条件 |
3.5.2 赤泥中Na~+在柠檬酸中浸出讨论 |
3.6 赤泥中Na~+在不同浸取剂的浸出讨论 |
3.7 其他原料中Na~+浸出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免烧砖的制备及Na~+稳定化 |
4.1 单掺实验 |
4.1.1 不同胶凝材料对强度的影响 |
4.1.2 不同胶凝材料对Na~+浸出率的影响 |
4.1.3 单掺实验讨论 |
4.2 复掺实验 |
4.2.1 赤泥-粉煤灰的复掺实验 |
4.2.2 矿渣的复掺实验 |
4.2.3 复掺实验讨论 |
4.3 砖块的微观分析 |
4.3.1 SEM-EDS分析 |
4.3.2 XRD分析 |
4.4 钙霞石的模拟合成 |
4.4.1 活性组分含量 |
4.4.2 合成工艺探讨 |
4.4.3 合成及分析 |
4.5 钙霞石中Na~+的稳定性探讨 |
4.5.1 不同离子对钙霞石中Na~+的稳定性影响 |
4.5.2 免烧砖中Na~+的稳定性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土壤中铁元素的研究及提高植物对铁元素吸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铁的重要性及缺铁造成的危害 |
2 土壤中铁的形态 |
3 影响土壤中铁有效性的因素 |
3.1 全铁含量 |
3.2 p H值与碳酸钙 |
3.3 含水量 |
4 提高植物利用土壤铁元素的方法及建议 |
4.1 无机铁肥 |
4.2 有机铁肥 |
4.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9)东昌湖表层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其释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沉积物氮形态研究进展 |
1.2 沉积物氮释放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2.2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3 课题技术路线 |
3 东昌湖概况 |
3.1 东昌湖自然环境概况 |
3.2 东昌湖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3.3 东昌湖水源(黄河)及周边水系概况 |
4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 仪器和药品 |
4.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4.2.1 样品的预处理 |
4.2.2 水质 CODMn的分析与检测 |
4.2.3 水质总氮的分析与检测 |
4.2.4 水质硝氮的分析与检测 |
4.2.5 水质氨氮的分析与检测 |
4.2.6 水质亚硝氮的分析与检测 |
4.2.7 沉积物粒度分析 |
4.2.8 沉积物全氮的分析与检测 |
4.2.9 沉积物可转化态氮的提取与检测 |
4.2.10 沉积物可交换态氮和可矿化态氮的提取与检测 |
4.2.11 氮素释放-吸附平衡实验 |
4.2.12 氮素释放-吸附平衡影响因素实验 |
4.2.13 数据处理 |
5 东昌湖现场调查 |
5.1 调查时间与站位分布 |
5.2 水文调查 |
5.3 水质调查 |
5.3.1 CODMn分布 |
5.3.2 上覆水中总氮分布 |
5.4 沉积物粒度组成调查 |
6 东昌湖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氮赋存特征研究 |
6.1 沉积物全氮分布调查 |
6.2 可转化态氮和非转化态氮的赋存特征 |
6.2.1 可转化态氮和非转化态氮的含量与分布 |
6.2.2 可转化态氮和非转化态氮与全氮的相关关系 |
6.2.3 不同形态可转化态氮的含量及分布 |
6.2.4 不同形态可转化态氮之间的相关关系 |
6.3 可交换态氮和可矿化态氮的赋存特征 |
6.3.1 可交换态氮和可矿化态氮的含量与分布 |
6.3.2 可交换态氮和可矿化态氮与全氮的相关关系 |
6.3.3 不同形态可交换态氮的含量及分布 |
6.3.4 可交换态氮的相关关系 |
7 东昌湖表层沉积物氮释放研究 |
7.1 氮素释放量随时间的变化 |
7.1.1 氨氮释放量随时间的变化 |
7.1.2 全氮释放量随时间的变化 |
7.2 氮释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
7.2.1 氨氮释放影响因素 |
7.2.2 全氮释放影响因素 |
8 结论及不确定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累积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概况 |
1.2 土壤中重金属镉的主要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
1.3 土壤中的铁氧化物及其形态转化对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1.3.1 土壤中的铁氧化物 |
1.3.3 铁氧化物的形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
1.3.4 铁氧化物的形态转化对土壤镉活性的影响 |
1.3.5 铁氧化物对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镉固定的影响 |
1.3.5.1 土壤中铁氧化物的形态转化影响根表铁膜的形成和数量 |
1.3.5.2 根表铁膜对镉固定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2.1 实验设计方案 |
2.2.2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3.1 铁氧化物的合成 |
2.2.3.2 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 |
2.2.3.3 植物样品的分析测定 |
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镉和铁形态的影响 |
3.1.1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镉形态的影响 |
3.1.1.1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弱酸可溶态镉含量的影响 |
3.1.1.2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可还原态镉含量的影响 |
3.1.1.3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可氧化态镉含量的影响 |
3.1.1.4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残渣态镉含量的影响 |
3.1.2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铁形态的影响 |
3.1.2.1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游离态氧化铁含量的影响 |
3.1.2.2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非晶质氧化铁含量的影响 |
3.1.2.3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络合态铁含量的影响 |
3.1.3 土壤镉形态与铁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
3.2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氧化还原物质的影响 |
3.2.1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
3.2.1.1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还原性物质总量的影响 |
3.2.1.2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活性还原性物质量的影响 |
3.2.1.3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Fe~(2+)的影响 |
3.2.2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Eh值的影响 |
3.2.3 土壤镉形态与土壤氧化还原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
3.3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水稻根表铁膜形成及其镉含量的影响 |
3.3.1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水稻根表铁膜含量的影响 |
3.3.2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水稻根表铁膜中镉含量的影响 |
3.3.3 根表铁膜及其镉含量与土壤铁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
3.4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水稻产量及镉含量的影响 |
3.4.1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4.2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水稻不同部位镉含量的影响 |
3.4.3 水稻地上部镉含量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镉含量的影响 |
4.1.2 添加不同铁氧化物对水稻根表铁膜及水稻不同部位累积镉的影响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土壤中不同形态铁的浸取条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叶样品中硒的总量及形态分析研究[D]. 陈亚雯. 兰州大学, 2021(09)
- [2]冶金污泥中镉锌铜铅多步浸出机制及分离过程强化[D]. 王芬.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8)
- [3]富铀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及其回收技术研究[D]. 孙应龙. 清华大学, 2017(02)
- [4]土壤各形态锌对DTPA-Zn的贡献量及土壤供锌能力的影响[D]. 丁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5]太湖西部河网沉积物中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D]. 刘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6]吉林省西部花生主产区铁营养状况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D]. 韩松良.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 [7]赤泥建材中碱的稳定化基础研究[D]. 钟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8]土壤中铁元素的研究及提高植物对铁元素吸收方法[J]. 韩松良,赵兰坡. 中国农业信息, 2014(01)
- [9]东昌湖表层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其释放研究[D]. 张亚楠.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10]不同铁氧化物对土壤镉有效性及水稻累积镉的影响[D]. 黄崇玲. 广西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