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范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浩[1](2021)在《师范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坚持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活动,是获得理想锻炼效果的重要前提,也是践行“终身体育”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大学生,大学阶段是他们能否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考虑到师范类大学生职业定向的特殊性,本研究以师范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基本情况,探索影响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的主因素,对主要影响因素在不同类别师范生中进行比较及差异分析。首先,基于对116名师范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师范生课外锻炼影响因素预测问卷。其次,选取150名被试进行问卷的预测,运用SPSS23.0对预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确定了影响师范生课外锻炼的6个主要因素,在问卷信效度检验通过后,确立正式调查问卷。再次,在四川省六所高等师范院校中抽取72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数据,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不同类别师范类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最后,在问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设计访谈提纲对27名不同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的师范生进行半结构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处理,对不同类别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差异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师范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群体(19.2%)、一般坚持群体(31.4%)、不坚持群体(49.4%)。在不同性别上,存在非常显着的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差异(P<0.01),男性坚持性水平显着高于女性;在不同年级上,存在非常显着的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大一至大二坚持人群比例增加,到了大三、大四坚持人群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的主因素有6个,分别为个性与认知因素、氛围与支持因素、环境与条件因素、目的与效果因素、课内体育教学因素、课外体育组织安排因素,这6个主因素的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62.272%。(3)在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师范生受目的与效果和课内体育教学2个因素的影响均非常显着高于女性师范生(P<0.01);在不同年级方面,大三、大四师范生受环境与条件因素的影响均非常显着高于大一和大二(P<0.01),大一师范生受课内体育教学因素的影响显着高于大二、大三、大四(P<0.05);在不同坚持水平上,坚持群体受个性与认知、目的与效果2个因素的影响非常显着高于不坚持群体(P<0.01);不坚持群体受环境与条件、课外体育组织安排2个因素的影响非常显着高于坚持群体(P<0.01)。(4)6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如下:(1)在个性与认知方面:锻炼时不自信;缺乏对课外锻炼的兴趣;无擅长运动项目;(2)在环境与条件方面:场地设施条件不完善、空闲时间少、天气原因;(3)在目的与效果方面:锻炼目标功利化、锻炼目标不明确、缺乏愉悦锻炼体验;(4)在课内体育教学方面:体育课学习内容枯燥、体育课掌握的技能实用性差、缺乏体育教师的引导督促;(5)在课外体育组织安排方面:课外体育活动单一、缺乏专门人员指导训练;(6)在氛围与支持方面:锻炼氛围不浓;缺少运动伙伴。为此,笔者相应的提出了提升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对策:(1)培养锻炼兴趣、建立锻炼信心;(2)改善锻炼环境、优化运动条件;(3)明确锻炼目标、感知运动效益;(4)教学实用有效、教师示范引领;(5)丰富体育活动、科学指导训练;(6)营造锻炼氛围、加强外部支持。
唐兰涛[2](2021)在《校园运动APP对高职院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四所高职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一直是人类高度重视的课题,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再次让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在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正式升级成为国家战略。在十四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了“体育强国”建设,并将其列入2035年远景目标。但在物质丰沛年代,我国大学生体质却持续下降,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质已成为高校体育管理者“老大难”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使用校园运动APP对高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课外体育锻炼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实践论证其相关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贵州四所高职院校学生共393人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如下:1)使用比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更牢固。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动机、运动项目、组织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段、受阻因素和受学校管理的意愿九个方面进行影响对比分析,发现使用校园运动APP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在行为养成上要比未使用学生更加稳固,锻炼目的更加明确。2)使用比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生体育锻炼自我管理更自觉。通过校园运动APP监管,83.9%的学生认为有积极影响,89.2%的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规定的任务量,83.5%的学生认为能增加锻炼次数,能起到体育锻炼督促作用,增强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自我管理效果。3)使用比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校体育锻炼管理效果更显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新时代到来,学生对新科技电子产品追捧,传统的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管理学生,校园运动APP横空出世解决了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管理的难题,解决了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过大问题,减轻了管理者管理压力,帮助学生提升体育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终身体育观。通过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使用校园运动APP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管理成功案例分析可知,该校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作为学生思政教育重要手段来抓,主要围绕三个环节,即:核心是学生需求,重点是校园运动APP管理平台,关键是学校管理制度。其中,学校政策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管理指向标,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在各部门齐抓共管下破解了课外体育锻炼管理难题。
伍娅琪[3](2020)在《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特色研究》文中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体育课的延伸、延续和补充,而且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同时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近年来,广东白云学院分别从师资、场地器材和体育社团的建设与组织等各方面支持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除了高质量落实各级部门的相关要求之外,也能够积极稳固地推进,并初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通过对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继而总结出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特色,最终推动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更好的开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5.1广东白云学院对课外体育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场地器材的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还积极吸纳社会上的优秀资源,大力组建体育骨干队伍。5.2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锻炼的特色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多角度、多元化的发展学校体育社团。保证校内传统社团顺利发展的前提下,提倡鼓励新型社团的加入。5.3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训练的特点是两头抓的模式。一方面不断创新研究专业训练方法,另一方面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双管齐下保证了学生良好的发展。学校建立的良好训练机制,使之形成一轮良好的循环。5.4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竞赛特点是:从项目设置、参赛方式上有别于传统运动会,积极抓住新的体育形式,给学生提供平台。5.5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组织特点是:学校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机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练员、裁判员和运动员,以及负责任的组织管理人员。高质量的体育骨干队伍确保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5.6广东白云学院以其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吸引着校内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在社团与体育方面给了学生高度的选择自由。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满意度较高。5.7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多优异的成绩,近三年,有32名学生跨专业考取体育硕士研究生;在竞赛方面,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共30余项;2019年3月21日教育部批准新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
杨伟[4](2020)在《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商业健身俱乐部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与界定。严格按照调查问卷设计的程序、原则、步骤及方法,通过编制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的专家访谈提纲与学生调查问卷,对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提出一些对策。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商业健身俱乐部和我国体育产业的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更好的参与体育健身,实现全面发展做一些基础性的探索和研究。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学生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商业健身俱乐部方面的因素。第二,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的根本因素。其中学生对于体育健身的态度和认知越积极,学生参与比例越高;学生的消费能力对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最大;空余时间对学生是否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仅次于消费水平;学生的自制力和健身技能掌握情况是重要影响因素。第三,环境因素方面,健身伙伴对于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学生普遍认为健身伙伴这一因素影响自己了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环境因素往往协同学生自制力等其它因素共同对学生产生影响。第四,健身俱乐部方面的因素也是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周边的健身俱乐部不了解,一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原因是不了解、没有合适的健身俱乐部。健身俱乐部离学校距离长短,是学生选择健身俱乐部时的考虑因素之一,距离因素与时间、消费能力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共同对学生产生影响。健身俱乐部整体服务水平是由众多要素构成,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健身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教练的专业水平与服务水平、收费是否合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开设课程的多样性与质量、是否提供饮水、洗澡等免费服务设施、健身俱乐部整体环境、健身设施设备的新旧程度、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氛围、健身俱乐部的知名度。第五,为更好让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商业健身俱乐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改进:加强宣传力度,优化宣传方式,增加健身俱乐部吸引力;营造良好健身氛围,改善学生对于体育健身的认识与态度;合理设置收费标准与支付形式,转变学生健身消费观念;立足长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知名度;完善经营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肖蓉[5](2020)在《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一、研究意义与目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评价,而对于精神生活质量,却缺乏客观的衡量和评价方法。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备受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目前少有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拟编制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量化评价我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和特点,深入考察其相关因素,为探索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策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依据。二、方法:1.通过对开放式调查的质性研究获取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综合文献法、访谈法、专家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形成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条目池。以专家评价法评价其内容效度并对条目进行删减和修改,形成量表的预测版。2.对1573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条目并确定量表结构,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确定量表的正式版本并制定量表的结果解释标准。3.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生命意义感量表(MLM)、简式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患者健康问卷抑郁9条目(PHQ-9)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等对来自全国11省849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表现特点,与生活质量、心理、行为等身心健康变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初步探索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三、结果:1.质性研究显示:精神生活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极为重要,可表现为学习求知、精神追求、课外实践、人际和谐与休闲娱乐的五维结构,并可细分为13个亚维度。积极良好的精神生活是健康的重要组成。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及其测量学性能:(1)QOSLS-CS共有32题,包括2个领域,10个因子。其中精神追求、精神信仰、精神成长、精神乐观、人生态度属于内隐性精神生活领域;学习进取、阅读求知、休闲实践、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属于外显性精神生活领域。(2)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10个因子可解释总量表变异的72.73%。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一阶与二阶模型拟合良好。χ2/df<3,RMSEA值<0.05,GFI、NFI、RFI、CFI值均大小0.9。各项参数值均达到统计学要求。10个因子间的相关在0.399~0.713之间,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684~0.829,量表的内部结构效度良好。(3)效标效度:量表总分、内隐及外显性精神生活与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及幸福感的相关在0.600~0.797之间,呈高度相关;量表总分与抑郁的相关为-0.356。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4)信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分别为0.950、0.907。10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7~0.854之间;分半信度在0.630~0.832之间。285名被试在间隔2周后的测得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07~0.841之间,量表的各项信度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5)采用心理测量学中的标准参照分数进行QOSLS-CS的结果解释,将原始分进行百分制转换,得分<50分为很低水平,50~59.99分之间为较低水平,60~69.99分之间为中等水平,70~79.99分为较高水平,≥80分为很高水平。五级划分标准合理,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特点: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得分为(66.22±13.67),各维度中亲密关系得分最高(74.88± 18.28),休闲实践维度得分最低(59.33±18.60)。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很低者占10.9%,较低者占19.1%,中等者占29.4%,较高者占25.5%,很高者占15.1%。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1)除年级以外,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存在多方面的人口社会学差异,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是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者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大学生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更好(P<0.01)。(2)“有无人生座右铭”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面最为广泛。此外“有无理想信念”、“家庭经济状况”、“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也较为广泛。人口社会学因素可解释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方差变异的9.8%。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理、行为因素的关系。(1)与健康及积极心理因素的关系。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WHO生活质量、生命意义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650、0.433、0.622。(2)与消极心理因素的关系。①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05。无抑郁者的精神生活质量总分(69.93±12.76)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有抑郁者(61.13±13.23),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抑郁筛查阳性率越高(72%VS 59.4%VS 42.2%VS 29.3%VS 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4.273,P<0.001)。②有自伤自杀意念者的精神生活质量(61.62±14.13)显着低于无自伤自杀意念者(68.46±12.86)。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自伤自杀意念筛查阳性率越高(56.3%VS 43.7%VS 30.6%VS 25.0%VS 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927,P<0.001)。(3)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的关系。①运动频率越高者,在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的表现越好(P<0.001);中、大运动量者在精神生活质量表现上均优于小运动量者(P<0.001)。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更多为中、大运动量者(χ2=155.276,P<0.001)。②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少的大学生(0-3小时)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得分更高。网络使用时间很多者(8小时及以上)的精神生活质量较其它人更低(P<0.001)。(4)心理行为因素较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表现的影响更大,其解释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的方差变异高达53.7%。四、结论:1.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良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元素。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和应用价值。3.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呈负偏态分布,40.6%的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良好以上水平。大学生在亲密关系、人生态度、精神追求上的满足度较高,在学习进取与休闲实践活动上的满足度较低。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受到多种人口社会学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更高。人口社会学因素总体上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低。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个体身心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更高,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上的表现上更好;他们有更高的生命意义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更少的抑郁情绪,更低的抑郁障碍阳性率;更少的自伤自杀意念;更多的体育运动行为;更少的网络使用。健康相关的心理与行为变量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的影响。
沈丽军[6](2020)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用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缺乏身体活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被视为世界性的问题,且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肥胖学生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效管理而导致身体活动不足和体质下降。本文作者基于对王一民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和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研究内容与实践的学习,旨在采用体育课外问卷打卡组织大学生应用健身量等级的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健身量等级作为个人健身管理技术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选修华中师范大学时尚健身操舞课的2018级大二女学生为实验对象,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后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成分、体育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心理问卷以及实验班每周健身量等级打卡数据进行统一的测试、统计和整理,并将所获得的数据结果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全面分析在学生体育课外进行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此来丰富健身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广泛运用,以期提高大学生和国民体质健身水平,助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实验研究结论如下:1.关于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效果方面:实验表明“欠量级”每周打卡人数基本保持连续减少、“基准级”和3个“提高级”的每周打卡人数总体是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节假日、学习功课和气候等客观因素会引起学生健身活动量明显降低,即减少甚至放弃体育锻炼,但问卷打卡管理的约束引导和等级目标激励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显示“问卷打卡”具有“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管理方法的创新性、有效性和可行性。2.关于体质健康测试方面:从实验班前后800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肺活量成绩对比P<0.05,测试成绩提高的幅度优于对照班,可见实验班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效果更显着;学生身体质量指数BMI虽处于正常范围,但体脂率却高达26%以上,存在较胖风险,单以BMI标准对大学生肥胖程度的判断并不准确,对个人的健身指导意义不大;实验后两班学生的肌肉含量、脂肪含量和体脂率差异显着,P<0.05,实验班学生肌肉含量有所增加,脂肪含量和体脂率下降明显,对照班则与之相反,表明通过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有较好的效果。3.关于体育心理问卷方面:实验后,实验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态度方面的体育心理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班,每周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有效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进行自主锻炼和评价,完成一定的身体活动量,内心得到满足。对学生加深自身认识、端正体育学习态度、提高课堂参与性以及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和科学引导作用。4.关于实验班自我评价问卷方面: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层面、身体健康与体育参与层面、情感价值意识层面的统计结果均体现出实验班学生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表明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管理的约束引导和等级目标激励对学生身心素质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实践证明健身量等级具有一定的实际推广应用价值。基于本次实验,本文提出的主要建议是:1.高校应多层面、多途径的加强学生体育思想和理论教育,营造积极的校园体育氛围,完善体育场馆设施,重视引入现代健身科技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健身锻炼。2.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智能化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从高校管理层到个人的每个环节都提出相应要求或建议,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课余体育锻炼进行督促,提高学生身体活动量,改善体质健康。3.将身体成分指标加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和反馈的体系机制,并及时将测评结果反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的客观认知,进行综合评价和科学管理,进而更好的发挥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4.建议高校体育教师进一步完善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实验,积极寻求更好策略来弥补本次问卷打卡实验未达到的效果,优化打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健身量等级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计划和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制度。
佟浩[7](2020)在《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阶段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的阶段,也是学生发展身体素质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时期。研究显示,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仅仅依靠体育课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课外体育锻炼对其进行延伸和补充;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行为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可见,课外体育锻炼在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非常主要的地位。因此对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对促进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存在重要的意义。本文充分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哈尔滨市15所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调查后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呈现以跑步为主的单一性与便捷性特征;地点主要集中在校内免费场所呈现便捷性与零消费特征;锻炼形式多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呈现群体性特征;时间段分布上较为零散,呈现碎片化特征。课外体育锻炼频率、强度和时间上均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比例较低。有1/3的学生每周锻炼1-2次,过半数学生达到每周3次以上,锻炼时间普遍都超过30分钟,多数学生达到中等锻炼强度,但是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大学生仅占30%。课外体育消费金额在500元以内的学生较多,并且呈现以实物型消费为主的特征;有1/3的学生认为体育健身类APP可以提高运动兴趣,健身类APP辅助运动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使用体育健身类APP辅助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比较少。二是哈尔滨市不同性别和不同层次高校的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上存在差异。三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喜欢程度、锻炼动机、自我锻炼能力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外部因素包括体育设施、课业压力、组织与管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健身类APP以及地域因素。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和资金投入。二是加强大学生运动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三是提高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组织和建设。四是体育健身类APP与课内外体育锻炼相结合。五是结合哈尔滨市气候和环境特点,加大冰雪类体育课程的开发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
刘旭明[8](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认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秦慧娜[9](2019)在《基于校园运动APP的郑州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弱更多地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这对我国新世纪大学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也使得高校更加注重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关键所在,为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途径。大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担负起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重任。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相关领域学者指出: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预防多种疾病,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网络的快速发展,校园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参与监督,体育健康观树立及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郑州市高校使用校园运动APP的600名学生和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600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类APP等相关文献的梳理,全面了解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校利用校园运动APP对学生设置适当的运动要求,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监督、评估与反馈,优化高校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从而改变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增进健康,大力推动郑州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快速发展。通过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和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大学生仍以看电视、玩手机、上网为主要生活方式,分别为514人、505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相对较少,分别为325人、170人。大学生喜欢参加的项目有篮、排、足、跑步快走等十余种,其中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大学生主要以跑步、快走为主,共418人,占70.5%。(2)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傍晚,使用与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大学生分别为379人、297人;分别有155人、219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固定。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大学生有426人是个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占71.8%,其他参加方式占比较少,而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相对均衡。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大学生体育活动频次每周3-4天的人数最多,有277人,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大学生集中在1-2天,有317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金额在1-400元范围内分别为358人、313人。(3)使用校园运动APP后,有353人认为锻炼了身体,占59.5%,有274人认为增加了运动时间,占46.2%,有261人认为自己的运动频率提高,占44%。使用与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生分别有361人、340人希望使用校园运动APP制定科学的计划。完成运动任务后,有61.2%大学生不会选择继续参加运动。(4)高校教师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运动APP的效果持中肯态度,认为APP的功能正在逐渐完善。由上述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使用校园运动APP比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多。学习任务重、缺少运动场地和器材等仍是学生不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校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监督工作做的相对较好。学校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直接与学生的期末成绩相关联。(2)使用校园运动APP后,学生认为能够使自己的运动时间变长、频次变多。学生希望学校利用校园运动APP为自己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不同意学校利用校园运动APP监督自己进行运动。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观念没有明确的认知,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较低。(3)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生认为校园运动APP并没有指导作用,并不能提供科学的运动计划,只是对自己进行监督。学生对校园运动APP的操作性和功能性持中肯态度,对使用效果持肯定态度。由于网络或手机硬件等问题,APP可能会出现卡顿、数据不精准、GPS无法定位等问题。(4)高校教师认为如果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校园运动APP,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生身体素质肯定会得到提高。校园运动APP成功的解决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无人监督的局面。
杨菊[10](2019)在《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形式及需求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体育锻炼关乎到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学生自身以及整个社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此,本研究对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及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并在全面了解现阶段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状况,发现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为组织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形式和标准的制定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个案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设计问卷调查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及需求的研究;结合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分析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中出现的问题倾向;为实现高校开展全校性课余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科类型背景的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需求,为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认为本科高校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从学校组织形式的发展目标为实现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的培养角度看来,学校组织形式较少,大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相同的伙伴一起锻炼、参与社团活动、参与宿舍以及班级的伙伴一起锻炼为主。不同学科类型背景的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形式具有差异性;在参与锻炼项目需求中,男生主要以同场对抗性项目占据主要地位,而女生通常以休闲性及隔网的运动项目为主;对此,本文提出,各高校设置运动校园App,增加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指导培训,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率,发挥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吸引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合理满足大学生的运动需求,不断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
二、师范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现实性 |
1.1.2 重要性 |
1.1.3 特殊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 |
2.1.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现状 |
2.1.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价值 |
2.1.3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
2.2 关于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研究 |
2.2.1 锻炼坚持性的内涵与外延 |
2.2.2 不同群体锻炼坚持性的现状 |
2.2.3 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基本情况 |
4.1.1 师范生每次课外锻炼时长 |
4.1.2 师范生每次课外锻炼强度 |
4.1.3 师范生每周课外锻炼频次 |
4.1.4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年限 |
4.1.5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观判断 |
4.1.6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分析 |
4.2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4.2.1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收集 |
4.2.2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筛选 |
4.2.3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萃取 |
4.2.4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命名 |
4.3 不同类别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3.1 不同性别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3.2 不同年级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3.3 不同坚持水平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4 不同因素对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的影响的差异分析 |
4.4.1 个性与认知因素 |
4.4.2 环境与条件因素 |
4.4.3 目的与效果因素 |
4.4.4 课内体育教学因素 |
4.4.5 课外体育组织安排因素 |
4.4.6 氛围与支持因素 |
5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校园运动APP对高职院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四所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
1.1.2 终身体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 |
1.1.3 体育锻炼是防御疾病最好的“良药” |
1.1.4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令人堪忧 |
1.1.5 “互联网+”推动体育锻炼的融合 |
1.2 研究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校园运动APP |
2.1.2 体育锻炼行为 |
2.1.3 课外体育锻炼 |
2.1.4 体育锻炼管理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课外体育锻炼研究现状 |
2.2.2 国外运动健身类APP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研究现状 |
2.3.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 |
2.3.3 贵州高校课外大学生体育锻炼研究现状 |
2.3.4 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管理研究现状 |
2.3.5 运动健身类APP与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 |
2.4 相关研究 |
2.4.1 运动健身类APP发展概况 |
2.4.2 运动健身类APP主要分类及功能 |
2.4.3 运动健身类APP使用状况 |
2.4.4 运动健身类APP运营模式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2 调查问卷的效度 |
3.2.2.3 调查问卷的信度 |
3.2.2.4 问卷的推送与回收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比较分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高职生使用和未使用校园运动APP对学生体育行为养成影响的分析 |
4.1.1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 |
4.1.2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方式 |
4.1.3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 |
4.1.4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练习时间 |
4.1.5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 |
4.1.6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频率 |
4.1.7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时间段 |
4.1.8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受阻因素 |
4.1.9 高职生接受校园运动APP监督管理的意愿 |
4.2 高职院校使用校园运动APP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自我管理影响的分析 |
4.2.1 使用校园运动APP后对高职生的感受认识 |
4.2.2 使用校园运动APP能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 |
4.2.3 使用校园运动APP确保高职生锻炼任务目标完成 |
4.2.4 使用校园运动APP激发高职生持续锻炼动力 |
4.2.5 校园运动APP促进高职生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
4.2.5.1 校园运动APP带给学生满满收获 |
4.2.5.2 校园运动APP带给学生锻炼的实效 |
4.2.5.3 校园运动APP能增强体育锻炼意识 |
4.2.6 校园运动APP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4.3 校园运动APP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难题 |
4.3.1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锻炼管理模式现状 |
4.3.2 校园运动APP应用高职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取得的实效 |
4.3.2.1 学校体育管理有序,体育文化氛围浓厚 |
4.3.2.2 智能管理提质增效,为管理者减压减负 |
4.3.2.3 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 |
4.3.3 典型案例:校园运动APP破解贵州经贸职院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困惑 |
4.3.3.1 案列背景 |
4.3.3.2 方案设计和制度制定 |
4.3.3.3 指导思想和目标 |
4.3.3.4 领导机构 |
4.3.3.5 组织方式 |
4.3.3.6 具体实施 |
4.3.3.7 激励机制 |
4.3.3.8 信息获取及反馈机制 |
4.3.3.9 工作收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使用比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更牢固 |
5.1.2 使用比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生体育锻炼自我管理更自觉 |
5.1.3 使用比未使用校园运动APP的学校体育锻炼管理效果更显着 |
5.2 建议 |
5.2.1 全面推广课外体育锻炼信息化管理 |
5.2.2 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学科体系中 |
5.2.3 研发多项目课外体育锻炼评价产品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3)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
2.2 关于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
2.3 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特色相关的研究 |
2.4 国外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
2.5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管理研究 |
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广东白云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基本情况简介 |
4.2 广东白云学院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情况分析 |
4.2.1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背景 |
4.2.2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师资状况 |
4.2.3 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 |
4.2.4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
4.2.5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
4.2.6 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设置 |
4.3 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概况分析 |
4.3.1 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锻炼参与者态度分析 |
4.3.2 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训练开展情况分析 |
4.3.3 广东白云学院校园体育竞赛开展情况分析 |
4.4 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模式设计 |
4.4.1 多层次的组织机构设置 |
4.4.2 优秀的体育骨干队伍 |
4.4.3 多渠道的体育文化知识宣传 |
4.5 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效果分析 |
4.5.1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满意度 |
4.5.2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
4.5.3 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取得的成就 |
5 结论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问卷调查专家效度检验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D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E 获奖竞赛成绩单(获奖成绩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国内健身俱乐部的研究 |
1.3.2 有关大学生体育健身的研究 |
1.3.3 有关国外健身俱乐部的研究 |
1.4 相关概念解读与界定 |
1.4.1 健身俱乐部 |
1.4.2 商业健身俱乐部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
3.2.1 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3.2.2 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与动机 |
3.2.3 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地点和项目选择 |
3.3 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基本情况 |
3.4.2 学生自身因素对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 |
3.4.3 环境因素对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 |
3.4.4 健身俱乐部自身情况对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 |
3.5 改善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对策 |
3.5.1 加强宣传力度,优化宣传方式,增加健身俱乐部吸引力 |
3.5.2 营造良好健身氛围,改善学生对于体育健身的认识与态度 |
3.5.3 合理设置收费标准与支付形式,转变学生健身消费观念 |
3.5.4 立足长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知名度 |
3.5.5 完善经营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
第4章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5)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 客观认识和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目标 |
(2)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众的精神生活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
(3)大学生空心病与精神空虚现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迁下的普遍问题。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后果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精神生活的相关认识与研究 |
1.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 |
1.2.3 国外对精神生活的认识及相关的测评工具 |
1.2.4 生活质量的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设想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的质性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预测版的编制 |
3.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
3.1.1 量表编制的原则 |
3.1.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方法 |
3.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初始条目池的建立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分析 |
3.3 对初始条目池的内容效度评价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对象 |
3.3.3 研究方法 |
3.3.4 研究结果 |
3.3.5 讨论 |
第四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的编制与评价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工具 |
4.3.2 统计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项目分析 |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4 信度分析 |
4.4.5 结构效度分析 |
4.4.6 效标效度分析 |
4.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结果解释 |
4.5 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及表现特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2.1 样本量的确定 |
5.3 研究工具 |
5.4 研究方法 |
5.4.1 调查方法 |
5.4.2 统计方法 |
5.5 结果 |
5.5.1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条目应答分析 |
5.5.2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得分 |
5.5.3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5.5.4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 |
5.6 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工具 |
6.3.2 统计方法 |
6.4 研究结果 |
6.4.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6.4.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
6.4.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 |
6.4.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抑郁的关系 |
6.4.5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自伤自杀意念的关系 |
6.4.6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
6.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网络使用的关系 |
6.4.8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6.5 讨论 |
6.5.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
6.5.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消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 |
全文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的相关资料 |
附录1: Delphi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QOSLS-CS)及其使用说明 |
附录4: QOSLS-CS的原始分数与百分制标准分转换对照表 |
附录5: 调查所使用的部分量表 |
附录二: WHO生活质量测评工具 |
附录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的修订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1.5 讨论 |
附录2: 修订的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用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健康中国政策依据 |
1.1.2 现代健康理论依据 |
1.1.3 管理缺乏现实依据 |
1.1.4 教科基金项目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课外体育锻炼 |
2.1.2 日本运动指南下的健身量 |
2.1.3 问卷打卡 |
2.2 “打卡”在高校的应用研究 |
2.3 健身运动量的研究 |
2.4 国内外课外体育锻炼管理的研究 |
2.5 文献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对比分析法 |
3.2.6 专家访谈法 |
4 实验设计 |
4.1 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 |
4.1.1 健身量等级的产生背景 |
4.1.2 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的目标 |
4.1.3 健身量等级的内容 |
4.1.4 健身量等级操作方法 |
4.1.5 健身量等级打卡流程 |
4.2 实验目的与假设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假设 |
4.3 实验时间及地点 |
4.4 实验总体与对象 |
4.5 实验条件控制 |
4.6 实验过程 |
4.6.1 实验思路及流程图 |
4.6.2 课堂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设计 |
4.6.3 实验前后测试项目及方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测 |
5.1.1 实验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
5.1.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5.2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2.1 实验班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结果对比分析 |
5.2.2 实验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2.3 对照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2.4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2.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对比分析 |
5.3 实验班体育学习自我评价问卷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班自我评价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录2 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评价量表 |
附录3 大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评价量表 |
附录4 实验班体育学习自我评价量表 |
附录5 3代谢当量以上的身体活动举例 |
附录6 大学生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内容 |
致谢 |
(7)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3.1.1 哈尔滨市大学生课外时间安排 |
3.1.2 哈尔滨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情况 |
3.1.3 哈尔滨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阶段、场所和形式 |
3.1.4 哈尔滨市大学生参与课外锻炼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强度 |
3.1.5 哈尔滨市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消费水平和结构 |
3.1.6 小结 |
3.2 影响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内部因素 |
3.2.1 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 |
3.2.2 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 |
3.2.3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2.4 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2.5 大学生体育安全防范意识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2.6 小结 |
3.3 影响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外部因素 |
3.3.1 高校体育设施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2 课业压力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3 高校组织与管理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4 校园体育氛围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5 体育健身类APP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6 地域特点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
3.3.7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9)基于校园运动APP的郑州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界定 |
2.1.2 运动APP的概念界定 |
2.1.3 校园运动APP的概念界定 |
2.2 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与作用 |
2.3 校园运动APP的功能特点与作用 |
2.4 国外研究现状 |
2.5 国内研究现状 |
2.5.1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
2.5.2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
2.5.3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传统管理模式的研究 |
2.5.4 校园运动APP管理模式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
4.1.1 大学生课外生活方式 |
4.1.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
4.1.3 大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 |
4.1.4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段 |
4.1.5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 |
4.1.6 大学生不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
4.2 使用与未使用校园运动APP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4.2.1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次 |
4.2.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量 |
4.2.3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 |
4.2.4 大学生对校园运动APP制定运动计划的态度 |
4.2.5 大学生对学校监督自己体育运动的态度 |
4.2.6 使用与未使用校园运动APP效果差异性分析 |
4.3 校园运动APP管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4.3.1 大学生完成校园运动APP任务的体育活动项目 |
4.3.2 大学生对学校设定运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
4.3.3 大学生对校园运动APP的态度 |
4.3.4 使用校园运动APP为大学生带来的益处 |
4.3.5 大学生使用校园运动APP过程中的问题 |
4.3.6 大学生使用校园运动APP的效果 |
4.3.7 大学生完成校园运动APP任务后的体育活动情况 |
4.4 高校教师对校园运动APP的态度 |
4.4.1 教师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运动APP后的效果认知 |
4.4.2 教师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运动APP的考评 |
4.4.3 教师对校园运动APP的满意度 |
4.4.4 学校方面使用校园运动AP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强学校体育管理 |
5.2.2 解决目前校园运动APP中存在的不足 |
5.2.3 加强高校校园运动APP配套设施建设 |
5.2.4 完善校园运动APP的功能 |
5.2.5 加强医务监督和运动保障 |
5.2.6 普及使用校园运动APP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形式及需求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学校体育教育的需要 |
1.1.2 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3 全民健身发展的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课余体育的概念 |
2.1.2 组织形式的概念 |
2.1.3 需求的概念 |
2.2 国外课余体育锻炼调查分析 |
2.2.1 关于国外课余体育锻炼研究现状 |
2.2.2 关于国外课余体育锻炼形式的研究 |
2.3 国内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研究 |
2.4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3.2.7 案例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分析 |
4.1.1 昆明市呈贡区高校发展概况 |
4.1.2 运动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分析 |
4.1.3 大学生对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度分析 |
4.2 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1 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调查分析 |
4.2.2 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 |
4.2.3 学校体育课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引导作用分析 |
4.3 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分析 |
4.3.1 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形式的基本情况分析 |
4.3.2 不同学科类型背景的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状况分析 |
4.3.3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差异分析 |
4.4 昆明市呈贡区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差异分析. |
4.4.1 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锻炼计划情况分析 |
4.4.2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分析 |
4.4.3 大学生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情况分析 |
4.4.4 高校的大学生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情况分析 |
4.4.5 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体育消费情况分析 |
4.5 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
4.5.1 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类型需求分析 |
4.5.2 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需求分析 |
4.5.3 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场所需求分析 |
4.5.4 大学生对专业健身的指导需求分析 |
4.5.5 大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持续时间需求 |
4.5.6 大学生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次数需求 |
4.5.7 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体育健康知识需求 |
4.5.8 本科高校的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体育消费需求 |
4.5.9 体育明星效应及体育观赏性对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情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师范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周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校园运动APP对高职院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四所高职院校为例[D]. 唐兰涛.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广东白云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特色研究[D]. 伍娅琪.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4]益阳市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杨伟.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肖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用健身量等级问卷打卡的实验研究[D]. 沈丽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佟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8]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校园运动APP的郑州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研究[D]. 秦慧娜. 河南大学, 2019(01)
- [10]昆明市呈贡区本科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形式及需求的调查研究[D]. 杨菊.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