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嘉,杨开庆[1](2021)在《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文中指出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早期识别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及控制,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大理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4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93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最终急性感染(OR=8.210)、应激事件(OR=129.267)、随机静脉血糖(OR=1.986)、糖化血红蛋白(OR=1.421)4个因素构建出风险预测模型。建模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994,最大约登指数为0.929,灵敏度为0.954,特异度为0.975,Hosmer-Lemeshow检验P=0.975。验证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901,最大约登指数为0.754,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865。结论急性感染、应激事件、随机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
邱红珠[2](2021)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方式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30例),利用随机奇偶数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参照组以常规方式对患儿施以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对患儿施以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6%,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降低速度、白介素-6指标分别为(6.12±1.34)mmol/L、(7.79±1.14)mmol/L、(5.56±0.64)mmol/(L·h)、(25.06±3.61)pg/m L,其数据显着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肖春娥,梅江华[3](2021)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开展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开展胰岛素微量泵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治疗后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参照组,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比较,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施行胰岛素微量泵注治疗患者的康复时间更短,且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
符榕,赵彦,杨斌,吕玲[4](2021)在《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影响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此类患儿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学龄期1型糖尿病儿童作为未发生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45例学龄期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儿童作为发生组,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量表,收集两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前驱感染、延误诊断发生率高于未发生组,C肽、BMI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龄期1型糖尿病儿童合并前驱感染、延误诊断、C肽水平较低、BMI较低是导致其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危险因素(OR=10.651、2.648、4.985、15.284,P<0.05)。结论前驱感染、延误诊断、C肽及BMI水平均与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密切相关,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曹萌萌,马艳庆,康晓东[5](2021)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住院治疗的124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pH值作为酮症酸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标准将DKA患者分为轻度组(36例)、中度组(59例)及重度组(29例),比较三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DK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轻度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高于中度组及重度组(P<0.05),重度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DK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FT3、FT4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DKA患者酮症酸病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具有相关性。
宋丽琴[6](2021)在《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高危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分析1型糖尿病(T1DM)酮症酸中毒患儿的高危因素,并讨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医院PICU收治的79例T1DM患儿,将其中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58例作为病例组,未发生DKA患儿2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1DM患儿发生DKA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父母受教育程度、诱发因素、入院血糖、空腹C-肽、入院TC、入院TG、FT4水平是T1DM发生DKA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合并诱发因素、入院血糖明显升高、空腹C-肽低为T1DM发生DK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1DM患儿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下、合并诱发因素、入院血糖明显升高、C-肽水平低的患儿更易发生DKA,针对DKA发病危险因素可采取相应护理对策。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7](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8](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李朝春,李仁茂,崔少波,周亚明[9](2021)在《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重度DKA的发生率、诱因类型及在各亚型糖尿病中的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DKA的危险因素。结果重度DKA 54例(20.1%)。感染占重度DKA诱因32例(59.3%)。28例(51.9%)重度DKA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病、淀粉酶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与重度DKA关系密切(P<0.05)。结论在重度DKA的诱因和来源中,分别以感染和1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合并基础病、淀粉酶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是重度DKA的独立危险因素。
骆黎,何海玲,毛光宇[10](2021)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患者血清PCT、LAC、PLR水平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乳酸(LAC)、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将120例同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未合并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PCT、LAC、PLR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LAC、PLR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LAC、PLR水平升高可以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的危险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3.147、2.857、3.012,且三者在总体分布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PCT、LAC、PLR三者联合进行诊断时曲线下面积为0.893,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的结果,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2%、87.4%,明显高于单一指标。120例患者中存活75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12.5%,其中病死患者的血清PCT、LAC水平均显着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患者进行血清PCT、LAC、PLR表达水平检测能够起到较好的预测作用,而且三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高于三者单独的诊断效能。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及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情况 |
2.2 建模组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
2.3 建模组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多因素分析 |
2.4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能验证 |
2.4.1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测模型列线图的构建 |
2.4.2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测模型评价 |
2.4.3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测模型的验证 |
3 讨论 |
3.1 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 |
3.2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险因素分析 |
3.2.1 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与急性感染 |
3.2.2 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与应激事件 |
3.2.3 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与血糖水平 |
3.2.4 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与糖化血红蛋白 |
4 结论 |
(2)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3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
2.4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降低速度的比较 |
3 讨论 |
(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比较 |
2.2 两组患者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住院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
3 讨论 |
(4)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多种原因作用于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资料收集 |
1.3.2 实验室指标检测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合并酮症酸中毒的单因素分析 |
2.3 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合并酮症酸中毒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6)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高危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诊断依据 |
1.3 调查内容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儿童T1DM发生DKA的单因素分析 |
2.2 儿童T1DM发生DKA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高危因素分析 |
3.2 护理对策 |
3.2.1 急救护理 |
3.2.2 健康指导 |
3.2.3 心理辅导 |
(9)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重度DKA的临床特点分析 |
1.3 重度DKA危险因素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重度DKA的临床特点分析 |
2.2 重度DKA的单因素分析 |
2.3 重度DKA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1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患者血清PCT、LAC、PLR水平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血常规、酮体、肝肾功能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血清PCT、LAC、PLR水平比较 |
2.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
2.4 血清中PCT、LAC、PLR表达水平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的诊断效能分析 |
3 讨论 |
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李雪嘉,杨开庆. 护理学报, 2021(22)
- [2]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J]. 邱红珠. 糖尿病新世界, 2021(22)
- [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J]. 肖春娥,梅江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1(18)
- [4]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影响因素研究[J]. 符榕,赵彦,杨斌,吕玲. 医学信息, 2021(16)
-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J]. 曹萌萌,马艳庆,康晓东. 中国实用医刊, 2021(12)
- [6]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高危因素分析[J]. 宋丽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1)
- [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9]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李朝春,李仁茂,崔少波,周亚明.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1(02)
- [1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患者血清PCT、LAC、PLR水平及临床意义[J]. 骆黎,何海玲,毛光宇. 热带医学杂志,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