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季风的进退

中国夏季风的进退

一、ADVANCE AND RETREAT OF THE SUMMER MONSOON I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李宏宇,张强,王春玲,马贵东,井元元,岳平,张良[1](2020)在《基于多源陆面通量数据相融合的新资料及其在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的应用》文中指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陆面能量交换与区域气候相互作用显着的热点区域。然而,目前缺乏适用于该区域的高精度长期通量数据集,这限制了陆面水热交换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研究。如何融合目前已有的多源通量资料进行重构建以及应用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综合包括中国北方协同观测试验和中国通量网的多种下垫面通量观测以及多种格点资料,试图重构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的陆面能量通量数据集。在筛选具有优良下垫面代表性站点并考察模拟和观测散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并且受观测资料约束的月平均感热、潜热和净辐射数据集。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数据集相对于几种原始格点数据集精度有一定提高,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原始格点资料的系统偏差。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地表能量平衡分量中,陆面湍流通量对夏季风的响应更为显着,并且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面湍流热通量对夏季风持续时间呈现对数分布的年际变化规律;当夏季风处于低持续影响状态时陆面湍流热通量年际变化更为显着,偏弱的夏季风系统可能导致陆面过程对气候变化更强的影响。本文基于多源通量数据融合构建的新数据集可以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增加了对陆面过程与季风系统相互作用的认识。

杨修群,王国民,张向东,王召民,管兆勇[2](2020)在《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黄士松先生学术成就和贡献回顾》文中指出黄士松先生出生于1920年10月27日,系我国着名的气象学家和气象教育家、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六十余载,始终面向世界气象科学前沿,立足中国天气气候实际,围绕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问题,在大气环流成因、副热带高压变动规律、平流层与对流层环流联系、南北半球环流联系、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和暴雨台风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成果。他提出了诸多新发现、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均具有重大学术与实践指导意义,为丰富天气学、气候学及提高中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水平作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值此黄士松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本文从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东亚夏季风及暴雨和台风4个方面对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进行了回顾,以此纪念和缅怀他对气象科学的重要学术贡献。

白冰[3](2020)在《我国北方地区大气气溶胶分布输送特征及其对夏季风活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一直是重大的科学问题和热点议题,气溶胶在气候变化的影响因子中作用的不确定性最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IPCC,2013)。研究气溶胶的垂直方向特征、传输路径、发生频率和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是分析气溶胶气候效应的关键,也是研究气溶胶与全球变暖、季风活动等相互作用的基础。我国处于亚洲东部,雨带和大气污染受夏季风的影响显着,根据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将我国分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非夏季风影响区。本文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再分析资料等多源数据,结合数值模式,首先分析了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以及不同移动路径的沙尘,在传输过程中沙尘粒子的垂直分布和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种类气溶胶在不同光学厚度下,四季和年均发生频率。研究东亚夏季风环流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内气溶胶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及沙尘和污染型气溶胶的发生频率对强、弱季风年的响应;分析了我国不同种类气溶胶分布对夏季风进退的响应。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发现,大气层结不稳定、大风和沙源共同造成了这次区域沙尘暴过程。沙尘粒子主要分布在23 km左右,根据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美国海军气溶胶分析与预测系统(NAAPS)模拟的沙尘传输路径可知,此次沙尘天气过程是西北路径且主要向东移动,最高抬升至8 km;另外在甘肃境内持续作用,造成当地的扬沙、浮尘天气。(2)西北和偏西路径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气溶胶垂直分布高度较偏北路径沙尘天气高;偏西路径较西北路径沙尘天气污染沙尘型粒子有所增多,两次天气过程所在区域都是酒泉地区,但不同的沙尘源区和移动路径导致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类型的占比不同;与酒泉地区的两次不同路径沙尘天气比较,张家口地区的气溶胶粒子退偏振比均值最小,沙尘粒子在低空已经和其它类型的气溶胶粒子混合,导致粒子的非球性降低。(3)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发生频率随气溶胶光学厚度值增大呈下降趋势,污染沙尘型气溶胶在六类型气溶胶中出现频率最高,从观测角度来说,爆发沙尘暴天气过程时,伴随有污染物的迁移,近年来发生的沙尘天气,气溶胶类型基本都是污染沙尘型;在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值下,烟尘型气溶胶发生频率较大陆污染型气溶胶高,并且随气溶胶光学厚度值的增大呈上升趋势。从四季来看,秋季和冬季在气溶胶光学厚度值大于0.1时,污染型气溶胶频率明显高于沙尘气溶胶。(4)我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内,沙尘气溶胶主要集中在26 km高度层,分布于过渡区西部;污染型气溶胶发生高度低于沙尘气溶胶,主要集中在地面4 km高度,且主要分布于过渡区内的中东部地区。强季风年,沙尘气溶胶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弱季风年,且沙尘粒子占比约为19.6%,而污染型气溶胶发生频率呈现相反态势,占比约为71.8%,高于弱季风年。结合风场分析,夏季风将中国东南部地区的污染粒子输送至过渡区,并且在这里聚集,导致强季风年的污染型气溶胶多于弱季风年。不同极端季风年期间东亚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内气溶胶粒子总量基本相同,而粗细粒子的占比不同。(5)在季风区,气溶胶类型以硫酸盐为主,占比为71%;在过渡区,气溶胶类型以硫酸盐和沙尘为主,占比分别为57%和27%;在非季风区,气溶胶类型以沙尘为主占比为83%;在季风区,硫酸盐气溶胶在季风发展的三个阶段对气溶胶总光学厚度的贡献率最大,其在季风爆发前、季风盛行期和季风撤退后贡献率依次为45%、43%和52%;在过渡区,季风爆发前,沙尘对气溶胶总光学厚度的贡献率为16%,硫酸盐贡献率为18%,在季风爆发后,沙尘的贡献率降低至8%,而硫酸盐的贡献率略有升高为20%;在非季风区,沙尘的贡献率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张强,岳平,张良,王胜,张杰,赵建华,王润元,阳伏林[4](2019)在《夏季风过渡区的陆-气相互作用:述评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夏季风过渡区是受夏季风影响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其陆-气相互作用对夏季风气候动力学过程响应明显,该区域的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夏季风活动的响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中国夏季风过渡区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讨论了夏季风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初步推测了该地区陆-气相互作用对夏季风变化的响应机制。指出该地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包含了多重互馈机制、陆面水-热-生过程耦合、近地层到自由大气的多界面交换、季风多尺度作用和特殊的陆面水分循环等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同时,总结归纳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未来应该重点研究的7个方面,并初步给出了研究试验的基本思路。为未来系统深入研究夏季风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夏季风活动响应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

曹莹[5](2018)在《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期刊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学术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尺。气象科学期刊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气象建设、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情况,有较强的文献性。民国时期,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近代科学研究成果多是通过期刊才得以保存和普及,民国时期气象学期刊是研究近代气象学发展的重要材料。本文以1915-1949年35年间的《观象丛报》、《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气象杂志》和《气象学报》为着重点,利用文献分析和计量统计的方法,以期刊的外在形态和内部刊载的气象科技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期刊在封面、栏目、主办机构、作者群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气象期刊逐步趋于成熟,而且逐渐向气象学术期刊发展,尤其气象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体,气象期刊的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根据四本气象专业期刊中的气象科技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气象学者在天气学和气候学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气候区域的认识和了解。综合气象期刊的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到气象期刊经历了从“科普气象知识”、“气象科技服务”到“自主气象科研”的过程,而我国气象科技则在“气象科学”、“气象技术”和“气象数据”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气象期刊为我国气象科技传播、推广以及指导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气象科技也为气象期刊带来积极的影响,两者的互动作用呈现的是积极良性的作用,为我国早期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本文全面完整地介绍我国在民国时期创办气象期刊的情况,探析中国近代气象科技发展,以及民国时期气象科技及气象期刊的互动作用,并对民国时期气象期刊做出一定的评价。一方面,加强人们对近代气象专业期刊和气象科技发展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探析气象期刊在气象科技的传播、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使大家认识到气象期刊在我国早期气象科技发展时期的地位及其影响。通过对早期气象期刊、气象科技发展的回溯,给现代气象科学的前景予启发,为当代的气象科学事业提供历史参考。

杜一博[6](2018)在《西北地区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及其对夏季风进退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大气边界层在整个大气层中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且边界层结构极其复杂,它与天气、气候的形成和发展互相影响。同时,大气中能量、动量、各类物质在近地层通过边界层交换。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边界层结构不仅有突出的日变化,而且有地表分布不匀称带来的空间变化。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处于夏季风影响的边缘地带,由于地形复杂,并且干旱区白天地表强烈的加热作用,使得该地区大气边界层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特点。目前,对于西北地区典型天气背景下边界层的发展消亡过程,该地区独特的陆面过程对东亚夏季风进退的响应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利用1979-2016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2006年夏季敦煌野外观测的探空资料,全国661个站点降水资料以及中国西北地区96个站点1982-2010年逐月地面平均观测资料,采用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双线性插值方法、线性趋势分析、空间相关合成分析以及位温廓线法研究了西北干旱区夏季不同典型天气大气边界层特征及其对陆面过程的响应,着重讨论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季边界层高度和近地面温度与感热通量的关系,还分析了西北地区地面感热场对夏季风进退的响应及其物理机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夏季晴天对流边界层厚度可达3.5km,稳定边界能厚度达到900m左右,而阴天对流边界层厚度能到2.5km,稳定边界层只有200m。造成晴天、阴天边界层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差异。首先,强烈的太阳辐射、较大的感热通量转化率使得晴天比阴天热对流发展更加旺盛;其次,近地面水平风速晴天的速度比阴天大,这种以湍流形式的动力作用也为晴天边界层的发展高度大于阴天提供了一定的动力背景。(2)对流边界层在发展初期对净辐射、地表温度和感热通量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一旦冲破了稳定边界层的限制,边界层高度就会迅速增长。净辐射、地表温度以及感热通量的日变化过程基本上和边界层的厚度有契合的对应关系,但是边界层的发展过程在时间上与这三者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这可能与能量的转化和传输有关。(3)夏季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感热通量强度的LV1为东-西反向型,PC1反映感热通量变化强度的变化趋势在1998年左右发生转折,1998年以后西(东)部感热通量开始增强(减弱)。LV2表现出东、西部感热通量强度的一致性,但是负值显着区域在东部,PC2从90年代初期转为负,进入21世纪后有正有负。(4)夏季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近地面2m温度自1980年开始为显着的增加趋势(0.057℃/a),在1998年左右近地面温度发生突变。夏季近地面温度的变化与感热通量有关,在感热通量更大的西北干旱区尤为明显,感热通量的大(小)导致大气热对流发展强(弱),垂直扩散加热率强(弱),进一步影响近地面温度的增加(减小)。在西北的东部地区处于夏季风过渡区,陆面特性显着,陆面过程复杂。(5)夏季由于独特的陆面过程和边界层空间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对流层下层为上升运动,对流层上层为下沉运动,这是由于该区域夏季陆面感热和对流层低层的垂直扩散加热率很强,辐射冷却无法平衡垂直扩散加热,只能靠绝热上升冷却来平衡,600hPa以上辐射冷却起主要作用,因此主要靠绝热冷却下沉来平衡。(6)夏季风向北推进越快、向南撤退越慢,对西北地区感热通量强度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向北推进越慢、向南撤退越快,对西北地区感热通量强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机理是:西北地区感热异常与大范围的大气环流有关,在西北感热强(弱)年,西太副高的位置就偏东(西),而副高位置的不同影响环流形势导致水汽输送变化。从水汽通量来分析,感热异常强年我国主要受日本海和长江淮海流域水汽的影响,夏季风过渡区没有充足的水汽;感热异常弱年我国中、东部受日本海、东海和长江淮河流域水汽影响,南部受来自南海的水汽影响。

张强,张红丽,张良,岳平[7](2017)在《论我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及其陆—气相互作用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季风影响过渡区既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带,也是我国干旱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其陆—气相互作用在天气气候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该特殊区域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我国典型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夏季风响应研究"课题专门针对此问题开展研究。在归纳我国夏季风活动的特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的形成及其气候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及其陆—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了该地区陆—气相互作用的特殊性。并且提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这对今后深入研究我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问题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刘柏鑫[8](2017)在《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1980-2015年全国549个站点日平均总云量、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DOE-2月平均和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近36年总云量的分布、年际变率、气候倾向率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然后结合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平均位置得到了两者的对应关系,并分别讨论了特征云量与夏季风北边缘随时间的进退过程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影响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可能机制。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总云量的逐月演变是连续的,主要表现为云量大值区范围的变化和位置的移动。秋、冬两季云量的年际变率整体上大于春、夏两季。我国受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影响地区在夏季风推进初期云量的分布较为稳定,6-8月受夏季风影响区域云量的年际变率逐渐增大。(2)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云量呈减小趋势,夏、秋两季云量的气候倾向率具有与年平均倾向率同样的分布形z势(即北方增大南方减小),冬季是云量增多最为显着的季节。近三十六年来,我国总云量变化可分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和南北多(少)中间少(多)三种模态。(3)7、8月平均50%-65%总云量带可以用来表征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50%特征云量线可以描述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北边界,65%特征云量线可以用来表示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南边界。特征云量与夏季风北边缘带有着同样的进退特征和年代际变化。(4)近三十六年来夏季风北边缘带没有明显的南北移动,北界位置变化趋势不明显,南界呈现微弱的北移趋势。偏北年与偏南年相比,高度场上从低层到高层高、低压中心强度和范围逐步扩大,表现为多个深厚系统。水汽特征表现为从中低层的辐合到高层的辐散过程,辐合位置更加偏北,有利于夏季风降水到达纬度更高的地方。(5)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可能机制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东撤南退,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向我国输送水汽的增多,贝加尔湖低压西侧冷空气导致其上空位势高度降低,有利于气旋式环流加强,边缘带两边温差增大,促进西北部冷空气与东南部暖空气的交汇,边缘带内有类似锋区的密集等温线。季风北边缘带内强烈的大气斜压性,使得黄河下游、黄淮、江淮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偏多,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水汽辐合导致了边缘带内云量增多,北边缘位置偏北。

赵昶昱[9](2017)在《欧亚陆地表层热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可能联系》文中提出欧亚大陆地表特征复杂,不同区域的下垫面特征差异明显,使用单一的陆面因子很难客观地表征陆面热力状况。本文利用通用陆面模式CLM4.0(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0)离线模拟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液态水和冰)资料和IGBP(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提供的土壤质地数据集,推导并计算出土壤焓来表征地表热含量;其次,分析了欧亚土壤焓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之间的异同,比较了土壤焓对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敏感性;再次,从长期趋势、异常持续性和降水预测等角度证明了土壤焓在陆气相互作用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揭示了欧亚大陆春季土壤焓与我国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物理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焓综合考虑了土壤温度、土壤液态水、土壤固态水和土壤干物质(包括土壤有机质、沙土、粘土)的变化,从能量的角度描述欧亚陆面热力状况,基本特征如下:欧亚大陆土壤焓具有随纬度减小的特征,冬季,由于土壤温度低于0°C和土壤固态水的存在,中高纬度地区土壤焓普遍小于0;土壤焓的长期趋势以增加为主,在距地表大约60 cm处增加最明显;欧洲东部地区土壤焓的年际变化较为突出,夏季是年际变化最弱的季节;欧亚大陆土壤焓沿45胖°N有南北反相的年际变化特征;土壤焓在冬半年的持续性好于夏半年,深层土壤的持续时间平均能达到9个月,并且土壤干物质焓和液态水焓异常持续性的季节差异具有随纬度变化的特征。(2)土壤焓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的密切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气候态的空间分布上与土壤温度较为相似,在年际变化强度的空间分布上与土壤湿度颇为一致,在线性趋势方面又都与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异常持续性主要介于两者之间。此外,当土壤温度小于0°C或土壤中有固态水存在时,土壤湿度对土壤焓是负贡献,相反地,土壤湿度越大土壤焓越大;土壤温度对土壤焓的贡献全年为正。土壤焓对中高纬度土壤固态水的变化十分敏感,对土壤温度的敏感区集中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等中低纬地区。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化对土壤焓越来越重要。(3)冬季,欧洲东部地区土壤焓的显着增加反映出能量以潜热形式在土壤中不断累积的现象,而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未能描述出该陆面热力异常状态,并且通过土壤焓的增长能够描述出蒙古高原东部地区土壤固态水减少、印度河平原地区土壤增暖、非洲中部地区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共同增加的不同现象。其次,较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而言,中国东部地区冬春季节土壤焓表现出连续的、较长的记忆力。此外,在黄淮地区和华南地区,土壤焓与降水相关的持续性较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都有所改善,具有突显下垫面热力异常强迫区域气候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我国夏季降水的预测水平。(4)乌拉尔山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东欧平原分别是春季欧亚大陆土壤焓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陆面热力关键区。5月,土壤焓在两个关键区间“跷跷板”式的异常,通过改变地面向上长波辐射和潜热,影响地表、对流层中低层的气温,进而引起两个关键区上空位势高度异常的协同变化;6月,东北地区受异常高压控制,南侧形成的异常东风有利于西风急流的减弱北抬,使得副高位置偏北;7月,东北地区的异常高压维持并得到发展,而副热带异常低压随之北移至华南地区上空,相应地,受异常反气旋控制的江淮以北地区少雨,而受异常气旋控制的华南地区多雨,反之亦然。

李栋梁,邵鹏程,王慧,陈练[10](2013)在《中国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作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带,对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天气、气候变化和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有关中国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定义、边缘带的空间界定和变化特征以及边缘带内气候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影响夏季风北边缘带变化的可能因子。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是位于东亚大陆性气候系统与海洋性气候系统的交界区,在现代气候上表现为东北—西南向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边缘带内气候变化复杂、自然灾害多以及影响因素多。最后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关于夏季风北边缘时空分布精细化等方面的一些不足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ADVANCE AND RETREAT OF THE SUMMER MONSOON I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VANCE AND RETREAT OF THE SUMMER MONSOON I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陆面通量数据相融合的新资料及其在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数据资料
    2.1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范围
    2.2 夏季风北边缘和持续时间指数
    2.3 观测和格点资料
        2.3.1 观测资料
        2.3.2 格点通量产品
3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3.1 代表性站点的选择
    3.2 长期数据集构建方法
    3.3 数据集构建的精度验证方法
4 结果和讨论
    4.1 通量数据集的构建
    4.2 构建方法的验证
    4.3 不确定性分析
        4.3.1 原始格点数据集的影响
        4.3.2 原始观测资料的影响
    4.4 陆面热通量对夏季风的响应
5 结论和讨论

(2)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黄士松先生学术成就和贡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大气环流
    1.1 决定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1.2 对流层和平流层环流的联系
    1.3 南半球和北半球环流的联系
    1.4 北极海冰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 副热带高压
    2.1 副高的结构
    2.2 副高的变动特征
    2.3 副高的成长和维持
    2.4 副高在全球大气中的重要性
3 东亚夏季风
    3.1 东亚夏季风进退
    3.2 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
    3.3 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异
4 暴雨和台风
    4.1 暴雨的成因与预报
    4.2 台风的移动发展
5 总结

(3)我国北方地区大气气溶胶分布输送特征及其对夏季风活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沙尘气溶胶传输路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气溶胶分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气溶胶与季风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5 拟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域、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地面数据
    2.3 卫星资料
        2.3.1 CALIPSO卫星
        2.3.2 Terra卫星
    2.4 再分析资料
        2.4.1 ERA-Interim资料
        2.4.2 MERRA-2资料
    2.5 HYSPLIT模式
    2.6 美国海军气溶胶分析与预测系统(NAAPS)模式
    2.7 方法介绍
        2.7.1 Cressman插值算法
        2.7.2 夏季风指数
        2.7.3 偏相关系数
第三章 典型沙尘天气下的气溶胶特征分析
    3.1 沙尘天气过程概况
    3.2 沙尘气溶胶空间分布及传输路径
        3.2.1 沙尘气溶胶空间分布
        3.2.2 沙尘传输路径模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北方沙尘主要移动路径下的气溶胶特征分析
    4.1 西北路径沙尘过程的空间特征
    4.2 偏西路径沙尘过程的空间特征
    4.3 偏北路径沙尘过程的空间特征
    4.4 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种类气溶胶发生频率特征
        4.4.1 不同光学厚度值下各类气溶胶发生频率
        4.4.2 沙尘和污染型气溶胶不同季节发生频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强弱的响应
    5.1 我国夏季风特点
    5.2 季风盛行期过渡区内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
    5.3 强弱季风年下过渡区内沙尘和污染型气溶胶发生频率
    5.4 过渡区内沙尘和污染型气溶胶不同高度层发生频率
    5.5 气溶胶光学厚度对夏季风进退的响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溶胶的夏季风响应对温度的影响
    6.1 典型区域下不同种类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贡献率
    6.2 典型区域下温度变化及其与不同种类气溶胶的相关关系
    6.3 典型区域下风速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夏季风过渡区的陆-气相互作用:述评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中国夏季风过渡区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3 夏季风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的几个典型特征
    3.1 由深厚边界层向常态边界层的过渡特征
    3.2 地表能量通量的显着时空变化
    3.3 陆-气强耦合
    3.4 水-热-生密切耦合
4 陆-气相互作用对夏季风变化响应机制的初步科学思考
5 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6 结 语

(5)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概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期刊发展简况
        一、科技期刊概况
        二、传播气象内容的科技期刊
    第五节 资料来源、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资料来源
        二、概念界定
        三、相关说明
第一章 民国时期气象期刊总体情况
    第一节 气象期刊创刊
        一、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成立
        二、民国第一本气象期刊——《气象月刊》出版
    第二节 气象期刊的发展特征
        一、期刊的区域分布
        二、期刊的时间分布
        三、期刊的持续时间
    第三节 主办机构
        一、气象观测机构
        二、气象行政管理机构
        三、气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
        四、高等教育机构
    第四节 期刊形式与内容分析
        一、期刊形式
        二、期刊内容
第二章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分析
    第一节 四本期刊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变更
        一、主办机构
        二、编委员
        三、作者群体
    第三节 刊物形式的变化
        一、栏目设置
        二、外观设计
        三、出版经营
第三章 气象专业期刊的气象科技内容分析
    第一节 《观象丛报》的科技内容
        一、《观象丛报》的学术研究
        二、《观象丛报》的气象资讯
        三、《观象丛报》的气象数据
    第二节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内容
        一、《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学术研究
        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推介
        三、《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气象资讯
    第三节 《气象杂志》的气象科技内容
        一、《气象杂志》的学术研究
        二、《气象杂志》科技推介
        三、《气象杂志》气象资讯
        四、《气象杂志》的气象数据
    第四节 《气象学报》的气象科技内容
        一、《气象学报》的学术研究
        二、《气象学报》科技推介
        三、《气象学报》气象资讯
        四、《气象学报》的气象数据
第四章 气象期刊与气象科技发展的互动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的发展阶段
        一、气象期刊的萌芽时期
        二、气象期刊的积累时期
        三、气象期刊的发展时期
    第二节 气象期刊所反映的气象科技发展
        一、气象科学的发展
        二、气象技术的发展
        三、气象数据的发展
    第三节 气象期刊对气象科技的推动作用
        一、气象知识的启蒙作用
        二、气象研究的传播作用
        三、气象技术的指导作用
    第四节 气象科技对气象期刊的影响
        一、气象科研发展的需求
        二、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带动
        三、气象科学建制化的需要
总结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西北地区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及其对夏季风进退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要性和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科学问题及其论文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区及其气候环境背景
        2.1.1 观测站点布局及观测数据
        2.1.2 再分析数据
    2.2 主要方法介绍
        2.2.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2.2.2 线性趋势分析
        2.2.3 区域平均计算方法
        2.2.4 Mann-Kendall法
        2.2.5 位温廓线法
第三章 西北干旱区夏季不同典型天气大气边界层特征及其对陆面过程的响应
    3.1 晴天、阴天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差异
        3.1.1 位温垂直分布特征和边界层厚度
        3.1.2 大气边界层比湿垂直特征分析
        3.1.3 大气边界层风速垂直特征分析
    3.2 陆面过程与边界层厚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季边界层高度和近地面温度与感热通量的关系
    4.1 近地面温度的变化特征
    4.2 夏季感热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
    4.3 感热通量与近地面温度的关系
    4.4 感热通量与边界层高度的关系
    4.5 感热通量对区域大气环流特征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地区感热场对夏季风进退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
    5.1 西北地区春季感热场时空分布特征
        5.1.1 西北地区春季感热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
        5.1.2 西北地区春季感热的EOF分析
    5.2 东亚季风进退规律
        5.2.1 东亚夏季风爆发时间分析
        5.2.2 东亚夏季风推进和撤退时间分析
    5.3 西北感热场与东亚夏季风相关分析
        5.3.1 夏季风北边缘线的空间变化
        5.3.2 感热场与夏季风推进和撤退的响应特征
    5.4 东亚夏季风在感热异常年的推进和撤退时间
    5.5 夏季风进退与陆面感热之间作用的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论我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及其陆—气相互作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的形成及其研究进展
    2.1 我国夏季风活动特点
    2.2 季风影响过渡区的形成
    2.3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的气候特点及研究进展
3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及其独特性
    3.1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3.2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陆—气相互作用独特性
4 季风影响过渡区及其陆—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方向
    4.1 主要科学问题
    4.2 未来研究方向
5 结语

(8)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总云量研究
        1.2.2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研究
        1.2.3 云与副热带夏季风关系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简介
    2.2 方法说明
        2.2.1 线性回归系数
        2.2.2 滑动平均
        2.2.3 年际变率的计算方法
        2.2.4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
        2.2.5 距离平方反比法
        2.2.6 Cressman方案
        2.2.7 过程透雨量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云量分布的气候态特征
        3.1.1 我国年均及四季云量分布
        3.1.2 我国各月云量分布特征
    3.2 云量的年际变率
    3.3 云量的气候倾向率
    3.4 云量的时空变化及对应的我国降水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云量与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关系
    4.1 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与云量的分布
    4.2 夏季南风脊线和云量的经向移动
    4.3 副热带夏季风与特征云量线的进退
        4.3.1 副热带夏季风的进退过程
        4.3.2 特征云量线的进退特征
    4.4 夏季风北边缘带与其特征云带的年代际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水特征揭示的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
    5.1 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位置的年际变化
    5.2 夏季风北边缘异常年的环流特征
        5.2.1 北边缘偏北年的环流特征
        5.2.2 北边缘偏南年的环流特征
        5.2.3 合成差值分析
    5.3 影响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可能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欧亚陆地表层热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可能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陆面热力状况影响东亚季风的研究进展
1.3 地表热含量的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方法和模式简介
2.1 引言
2.2 模式介绍
2.3 资料和方法
2.4 土壤焓的推导和计算 第三章 欧亚大陆表层热含量的基本特征
3.1 引言
3.2 多年平均态
3.3 长期趋势
3.4 均方差
3.5 EOF分析
3.6 异常持续性
3.7 土壤焓各组元间的异同
3.8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土壤焓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关系
4.1 引言
4.2 土壤焓与土壤温度、土壤温度的基本特征比较
    4.2.1 多年平均态
    4.2.2 长期趋势
    4.2.3 均方差
    4.2.4 异常持续性
4.3 土壤焓对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的敏感性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土壤焓在陆气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优势
5.1 引言
5.2 土壤焓对陆面热力状况长期趋势的分析
    5.2.1 土壤焓长期变化的区域差异
    5.2.2 土壤固态水、土壤液态水、土壤温度对土壤焓长期变化的相对贡献
5.3 中国东部土壤焓异常持续性
5.4 土壤焓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预测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欧亚春季土壤焓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
6.1 引言
6.2 欧亚春季土壤焓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6.3 关键区分析
6.4 可能物理机制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10)中国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地理特征
    2.1 地理灾变环境
    2.2 农牧交错环境
3 夏季风北边缘带的气候特征
    3.1 古气候特征
    3.2 现代气候特征
4 夏季风北边缘带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4.1 气候特征
    4.2 结构特征
5 影响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可能因素
    5.1 夏季风的强度
    5.2 西北地区地面感热输送
    5.3 青藏高原的作用
    5.4 高空西风急流的作用
    5.5 其他因子
6 讨论

四、ADVANCE AND RETREAT OF THE SUMMER MONSOON I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陆面通量数据相融合的新资料及其在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的应用[J]. 李宏宇,张强,王春玲,马贵东,井元元,岳平,张良. 大气科学, 2020(06)
  • [2]大气环流与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黄士松先生学术成就和贡献回顾[J]. 杨修群,王国民,张向东,王召民,管兆勇. 气象科学, 2020(05)
  • [3]我国北方地区大气气溶胶分布输送特征及其对夏季风活动的响应[D]. 白冰. 兰州大学, 2020(01)
  • [4]夏季风过渡区的陆-气相互作用:述评与展望[J]. 张强,岳平,张良,王胜,张杰,赵建华,王润元,阳伏林. 气象学报, 2019(04)
  • [5]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D]. 曹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6]西北地区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及其对夏季风进退的响应[D]. 杜一博. 兰州大学, 2018(11)
  • [7]论我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及其陆—气相互作用问题[J]. 张强,张红丽,张良,岳平. 地球科学进展, 2017(10)
  • [8]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关系[D]. 刘柏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9]欧亚陆地表层热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可能联系[D]. 赵昶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1)
  • [10]中国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研究进展[J]. 李栋梁,邵鹏程,王慧,陈练. 高原气象, 2013(01)

标签:;  ;  ;  ;  ;  

中国夏季风的进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