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剂聚合氯化铝与硫酸铝在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芳,康鹏洲,王晓辉,葛小鹏[1](2021)在《沼液资源化利用混凝-絮凝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经处理的沼液其悬浮物,氨氮,COD和有机物含量均较高,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混凝-絮凝作为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在沼液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我国沼液的来源特点、常见处理方法与资源化利用现状,对壳聚糖、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和微生物絮凝剂为代表的絮凝剂在沼液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沼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指导。
周叶,高峰,戚雷强[2](2021)在《混凝水处理法应用现状及强化措施探讨》文中认为首先分析了混凝效果影响因素,总结了传统混凝技术在处理低温低浊水、去除藻类、含油废水中磷去除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同时,介绍了新型的混凝处理技术,如污泥回流工艺、混凝—气浮法、微生物絮凝剂、钛盐混凝剂、基于果皮类的混凝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归纳其优缺点。最后针对不同废水特性,探讨相应的混凝强化技术,如污泥回用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水、混凝—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和微生物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为进一步挖掘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提供参考依据。
娄玉莹[3](2021)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效能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刘雪倩[4](2021)在《臭氧-混凝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磷和有机物是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中难以稳定达标的两个指标。常规的混凝法可以对废水中的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废水中有机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只采用混凝法难以使废水中的磷和有机物同时达到排放标准,臭氧氧化因为其高效的氧化作用对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但单独臭氧成本高。本文采用臭氧-混凝组合工艺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探究了磷和有机物同步去除的臭氧-混凝最佳组合方式。本文主要结论如下:单独混凝过程,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 H、废水初始浓度及水力条件对废水中磷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废水混凝除磷时,处理废水p H=7时,投加0.5 g/L聚合氯化铝(PAC)对2.0 mg/L含磷废水去除效果最好,总磷(TP)去除率可达76.54%;投加1.0 g/L PAC对5.0 mg/L含磷废水去除效果最好,TP去除率可达91.57%,均满足一级A标TP排放标准。废水混凝除有机物时,处理废水p H=5时,投加0.5 g/L PAC效果最好,有机物去除率可达52.07%。混凝同时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时,处理废水p H=9、投加0.5 g/L PAC时效果最好,TP和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72.799%,77.24%。单独臭氧过程,考察了臭氧流量、p H对废水中磷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对除磷效果不明显且受条件影响变化小。臭氧氧化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效果明显,臭氧流量越大有机物去除效果越好,臭氧处理30 min后有机物去除率均可达99%以上,对废水TOC去除率可达32.69%;在处理前20 min内,废水p H、初始浓度及臭氧流量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同时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时,有机物处理效果好但磷几乎不能除去;废水中同时存在磷和有机物时,臭氧去除有机物的最优条件会发生改变。单独混凝和单独臭氧分别对废水中的磷和有机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同时去除废水中的磷和有机物却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考察了混凝和臭氧组合工艺对同时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效果。考察了臭氧-混凝组合方式、p H、混凝剂投加量、臭氧流量、水力条件对臭氧-混凝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混凝组合工艺中先臭氧后混凝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效果最佳,当废水初始p H=9时,磷和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77.63%和95.48%。本文考察了臭氧-混凝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通过实验确定了先臭氧后混凝的工艺组合,提出优化的工艺条件组合,但在处理不同p H、初始浓度的废水时,还需要通过小试确定具体的组合方式及最佳处理条件。
申粤[5](2021)在《锆盐混凝剂的混凝行为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工艺是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其处理效果主要由混凝剂的种类及水环境决定。当今国内外水处理工艺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铝盐和铁盐类无机混凝剂。然而这类常规混凝剂存在诸多不足,随着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其缺点逐渐暴露,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效混凝剂以适应当前水处理的需求。锆盐是一种具有优良混凝特性的新型絮凝剂,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在近年来受到一定关注,然而相关基础研究尚未有系统开展。本文主要研究了锆盐混凝的混凝行为及其混凝机理,同时对锆盐混凝剂在处理不同水样时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针对混凝效果较差水样进一步提出了复配混凝方案,并研究了改进方案下锆盐的混凝行为。主要实验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微量滴碱法制备聚合硫酸锆混凝剂(PZS)、聚合氯化锆混凝剂(PZC)混凝剂,碱度梯度设置为(0.5、1.0、1.5、2.0、2.5)。探究了PZS、PZC的碱度、投加量、水样初始p H值对模拟生活污水的混凝效果影响。实验数据表明,PZS混凝剂的最佳混凝条件为:最佳碱度为1.0,最佳投加量为32mg/L,最佳初始p H为6。在最佳条件下的混凝出水的剩余浊度为0.55NTU,TOC去除率为89.3%,总磷的去除率为98.2%;但出水p H为3.58,需后续处理。PZC的最佳混凝条件为:最佳碱度为1.5,最佳投加量为24mg/L,最佳初始p H为6。在最佳条件下的混凝出水剩余浊度0.67NTU,TOC去除率为77.9%,总磷去除率为85.1%;此时的出水p H为6.74,不需进行后续处理。通过Zeta电位分析得出PZS、PZC混凝剂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主要混凝机理为电中和原理。PZS产生的絮体最大尺寸可达到1680μm,PZC生成的最大絮体尺寸可达到1600μm且量种混凝生成的絮体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2)研究了氧氯化锆混凝剂(ZOC)对模拟污水厂二级出水、含油废水、含氟废水、含镉废水、染料废水、地表水等的处理效果。其中混凝效果较好的有含氟废水、染料废水和地表水。对含氟废水在初始p H为6时,可达到65%的氟去除率;对染料废水(亚甲基蓝)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对地表水的处理后剩余浊度为1.5NTU,UV254去除率接近70%。对其他水样混凝效果较差,其中ZOC虽对二级出水的浊度的去除率达90%,但对UV254的去除率仅30%左右;对含油废水的去除效率虽接近65%,但形成的絮体不易沉降,需要进一步处理;对含镉废水的去除效率较差,最高只为25%左右。(3)研究了将ZOC与其他混凝剂复配使用的方案,以解决ZOC处理二级出水、含油(4)废水、含镉废水时存在的问题。将ZOC与壳聚糖(CTS)混凝剂进行复配使用以提升对油的去除率,其最佳复配比ZOC/CTS=1:1,最佳投量(以Zr计)为2mg/L,最佳初始p H为6,ZOC/CTS的除油率相对于ZOC提升了近50%。,复配产生的絮体最大尺寸是单独使用ZOC絮体尺寸的3倍。将ZOC/CTS用于处理二级出水,其最佳复配比为ZOC/CTS=1:2,使用后UV254去除率相对于单独使用ZOC提升了55%、相对于单独使用CTS提升了25%;同时ZOC混凝剂的抗温性较差,低温混凝效果较低,而ZOC/CTS的抗温性较强,在低温时其混凝效果基本无变化。对于含镉废水,采用了ZOC混凝剂与PAC混凝剂进行复配的方案。最佳复配比例为Al:Zr=1:4,最佳的镉去除率可达到70%。考察了不同初始p 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发现当初始p H越大,对镉的去除效率最好。复配产生的絮体最大尺寸可达到1200μm,且强度因子最大。
赵国强[6](2021)在《基于FLUENT的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的响应面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在絮凝区流场流态和流体粒子轨迹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其数值模拟结果所得到的水力参数,可以确定絮凝工艺最佳运行参数范围,并将此参数范围作为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因素水平的依据。因此,本文利用Fluent与响应面法相耦合,探究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时絮凝区流场流态和最佳工艺运行参数。本文运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不同浊度水在不同回流比、不同进水流量下絮凝区流场流态及其参数,着眼于探讨处理低浊(<30NTU以下)、常浊及高浊(>100NTU)度水时的最佳回流比和进水流量范围,获取不同回流比和不同进水流量条件下的速度v、湍动能k、有效能耗ε、速度梯度G等流场参数,分析絮凝区流场参数的变化曲线及其与水力条件、工艺运行参数等的关联性,进一步揭示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时不同回流比和进水流量下絮凝区流场流态变化规律。利用搅拌混凝试验和数值模拟所得的因素水平最佳范围,进行三因素(流量(絮凝时间)、回流比、投药量)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分析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时浊度、CODMn、UV254的去除效果,优化工艺运行参数。1、混凝搅拌实验:(1)实验得到不同浊度水的质量流量和颗粒平均粒径,为Fluent数值模拟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进口参数提供数据参考。低浊(10 NTU左右)、常浊(60-80 NTU)、高浊(200 NTU左右)状态下DPM模型进口处的质量流量分别为0.00001 kg/s、0.00006 kg/s、0.00017 kg/s;颗粒平均粒径分别为3.10 mm、7.9 mm、10.7 mm。(2)实验得到处理不同浊度水时的最佳投药量:低浊、常浊、高浊状态下PAC(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3 mg/L、28 mg/L、32 mg/L,为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投药量范围。2、流场数值模拟研究:(1)涡流澄清池絮凝区平均速度v、湍动能k、有效能耗ε、速度梯度G随进水浊度增加而减少,进水口到絮凝区之间的水头损失增加,其变化幅度较小。进水浊度对涡流反应器的水流扰动效果以及絮凝区流场参数影响较小。(2)随着回流比不断增加,絮凝区平均湍动能k、有效能耗ε和速度梯度G增加,絮凝区湍流强度I增大。以流场参数速度梯度G值(G=30~70 s-1)为指标,预测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絮凝工艺的最佳回流比范围为0.75~1.38。(3)随着流量(絮凝时间)不断增加,絮凝区平均湍动能k、有效能耗ε和G值及其变化率均增加。以流场参数速度梯度G值为指标,预测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絮凝工艺的最佳流量范围为4.2~7.0 m3/h。3、响应面工艺参数优化研究:(1)低浊(10 NTU左右)状态下:回流比对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流量,最后是加药量。流量和加药量之间交互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加药量和回流比,最后是流量和回流比。结合响应面优化模型预测值和重复性试验验证,在流量为5.9 m3/h、混凝剂投加量为26.2 mg/L、回流比为1.25最佳工况下,浊度去除率为87.05%,CODMn去除率为67.29%,UV254去除率为55.24%。(2)常浊(60-80 NTU)状态下:回流比对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加药量,最后是流量。回流比和加药量之间交互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加药量和流量,最后是流量和回流比。结合响应面优化模型预测值和重复性试验验证,在流量为6.4 m3/h、混凝剂投加量32.5 mg/L、回流比为1.07最佳工况下,浊度去除率为95.36%,UV254去除率为82.37%,CODMn去除率为64.28%。(3)高浊(200 NTU左右)状态下:回流比对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加药量,最后是流量。回流比和加药量之间交互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加药量和流量,最后是流量和回流比。结合响应面优化模型预测值和重复性试验验证,在流量为5.9 m3/h,混凝剂投加量34.8 mg/L,回流比为0.8最佳工况下,浊度去除率为99.23%,UV254去除率为95.03%,CODMn去除为71.42%。(4)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时的最佳工艺参数明显不同。高回流比更适用于低浊水处理,而低回流比更适用与高浊水处理;相比于低浊水,常浊、高浊水处理时的最佳絮凝剂投加量较大;而低浊、高浊水处理时最佳进水流量较小。
李文杰[7](2021)在《粉煤灰基聚氯硫酸铝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产生量在逐年上升,对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与煤粉炉粉煤灰相比,CFB灰差异性较大,含有大量的铁、钙等元素,不利于建材化利用;而CFB灰中的铝、铁、钙等均是絮凝剂合成需要的重要组分,利用其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能解决固废资源化和废水处理的双重问题。目前,利用粉煤灰制备无机絮凝剂存在铝利用率低、絮凝剂性能差等问题,因此,本论文以平朔煤矸石电厂的CFB粉煤灰为研究对象,采用盐酸常压-硫酸加压强化浸出的方法来实现铝、铁元素的高效溶出,然后通过水解、聚合、陈化等工艺来制备聚氯硫酸铝铁絮凝剂(PAFCS),重点研究浸出液中组分配比对PAFCS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制,以实现CFB灰高效清洁利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采用盐酸常压-硫酸加压强化浸出方法,在实现铝铁高效溶出的基础上,采用水解-聚合-陈化工艺制备了PAFCS絮凝剂。盐酸常压-硫酸加压强化浸出的结果表明,采用6 mol/L的盐酸溶液在100℃下酸浸120 min,Al2O3和Fe2O3的浸出率分别为65.1%和96.1%,进一步采用40%硫酸溶液在160℃下浸出120 min,最终Al2O3和Fe2O3的总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6.75%和97.9%。利用盐酸酸浸液在60-70℃下,用氢氧化铝溶胶中和p H值为3.0-3.5,引入硫酸酸浸液,保温4 h,陈化1 d后可以制备出呈红棕色的聚氯硫酸铝铁絮凝剂。通过XRD、FTIR测试分析结果表明:Al3+、Fe3+和SO42-不是简单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系中,而是参与了聚合反应,形成新的聚合物。系统探究了不同Al/SO42-、Al/Fe、Al/Ca摩尔比对粉煤灰基PAFCS絮凝剂结构与絮凝性能的影响规律。不同Al/SO42-、Al/Fe摩尔比对PAFCS絮凝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较大;适当的Al/SO42-、Al/Fe摩尔比有利于体系中不同反应单元聚合反应的进行,并且生成的共聚物稳定性更好,当Al/SO42-、Al/Fe摩尔比均为10:1、Al/Ca摩尔比为20:1时,铝铁单体形态含量最少,中等聚合态铝铁共聚物含量最高,制备的絮凝剂性能更佳;过量的添加SO42-和Fe3+,在铝铁离子水解聚合时会使得体系不稳定,容易生成溶胶或沉淀。Al/Ca摩尔比对PAFCS结构性能影响较小,适量的添加Ca2+有利于提高絮凝剂的电中和作用,当Ca2+含量过高时容易与体系中的SO42-或OH-结合生成硫酸钙沉淀或者氢氧化钙,减小了体系中铝铁可结合的SO42-或OH-量,不利于絮凝性能的提升。将优化条件下制备的PAFCS絮凝剂应用到焦化废水处理过程,并与市售的传统絮凝剂(PAC、PAFC)絮凝性能进行了对比。相比于PAC、PAFC,粉煤灰基PAFCS絮凝剂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效果最好,其对浊度、UV254、COD、DOC的去除率分别为93.2%、47.7%、44.3%、52.1%,并且可有效去除类富里酸类以及类腐殖酸有机物。通过对其絮体特性研究发现:粉煤灰基PAFCS的絮体粒径最大,使其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粉煤灰基PAFCS强度因子高,具有较好的网链结构,通过电中和、吸附和卷扫作用实现了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
史永浩[8](2021)在《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滤速和预处理是饮用水处理工艺系统中影响过滤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中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是最常用的两种化学预氧化方式,具有应用广泛、调节灵活、普适性好的优点。然而关于滤速变化及预处理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差异尚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定论。采用水厂调研、历史数据分析、中试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方法,评估诊断了滤池滤速和运行状况,调研了不同典型原水水质地区水厂的优化运行方式及处理效果,考察了预氧化强化过滤工艺应对南方排涝期原水水质恶化的处理效果,探究了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差异。滤池诊断试验发现,各滤池平均滤速差异大概在±0.5 m·h-1范围内,三格滤池滤速大致均匀且接近设计值,可以避免因滤速波动较大而导致的出水水质变化,此外,通过连续监测滤速发现,滤速波动受到原水流量变化的影响显着,相关系数为0.796,双侧检验值p为0.000;调研结果表明,各地原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呈现不同的水质特点,如高藻、高有机物、高浊等,通过预氧化强化常规工艺可以有效应对上述水质污染,提高常规工艺净水效率,从而保障出厂水质;历史数据分析发现,预氧化强化过滤工艺可有效应对季节性排涝期原水水质恶化问题,可将滤后水控制在0.3 NTU的内控标准以内,保障滤后水质;尽管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都有强化过滤作用,但两者对滤池的强化效果影响不同,臭氧条件下表层滤料生物量是次氯酸钠条件下的5~6倍,臭氧预氧化可以为滤池表层生物膜生长提供氧气、营养物质等条件,有利于滤层生物膜的形成,这是导致臭氧预氧化条件下滤池水头损失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2.0 mg/L次氯酸钠预氧化后待滤水中仍有0.35 mg/L的余氯量,将会抑制滤层生物膜的生长,可用于解决滤池生物膜过多而导致的水头损失增长过快的问题;次氯酸钠预氧化配合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更有利于发挥滤池深床过滤性能,次氯酸钠预氧化条件下使用聚合氯化铝时待滤水和滤后水浊度比使用氯化铁时低0.1 NTU左右,滤层总水头损失及表层水损占比与使用氯化铁时相比低10%左右。这一方面的分析讨论,对于预氧化和滤池工艺的运行管理优化以及升级改造等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岩[9](2021)在《中成药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特性》文中认为中成药产业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中药生产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其生产废水难以处理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以中成药废水中有机化合物与色素物质的高效去除为目的,针对其生产废水水质波动幅度大、可生化性差引起的污水处理工艺稳定性不佳所导致的排放不达标问题,构建了“混凝预处理-厌氧水解-SBR(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臭氧气浮”的物化-生化组合处理工艺,探明了组合工艺对于生物处理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原理。研究成果对中成药废水的高效稳定处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工程指导价值。本文通过组合物化-生物工艺逐级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研究了各单元运行参数对处理中成药废水效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各单元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最佳混凝剂与投加量为800mg/L PAC(聚合氯化铝),对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SS(悬浮物)去除率达到30.28%、67.78%;厌氧水解反应器HRT为24h,出水可生化性显着提高;SBR反应器的先缺氧后好氧环境对废水脱氮除磷的效果优于先好氧后缺氧,对废水中类富里酸污染物的有效去除降低了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的负荷,使得臭氧单元10min对COD、色度污染物去除率达到60%以上。以最佳工艺参数进一步组合物化-生物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根据出水水质指标评价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可行性,研究了生物反应器污泥微生物群落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和部分色度物质,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负荷;厌氧水解单元可以有效提高污染物的生化降解性,稳定均和处理水质,利于后续好氧系统形成稳定的生物菌群;臭氧气浮终端处理单元对于尾水色度和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提供了水质保障,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NH3-N(氨氮)、TP(总磷)、TN(总氮)、SS、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可稳定在90.24%、93.94%、87.93%、92.62%、97.71%、92.70%。厌氧水解与SBR活性污泥分别形成以Blastocatellaceae属水平微生物种群和Competibacter属水平微生物种群的优势菌属。
高奕珏[10](2021)在《壳聚糖基膜的制备及其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染废水作为一种不易处理的废水,通常其色度深、毒害污染物含量高、危害大。偶氮染料是使用较广的染料种类,由于该类染料具备致癌性的前体及其降解产物-芳香胺,因而该类染料脱色的研究得到研究者关注。其中酸性黑10B和刚果红作为重要的深色双偶氮染料,由于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的染色,但是这两种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芳香环,废弃在水体环境中难被降解,且对生物体具有“三致”危害,因而选取酸性黑10B和刚果红作为特定的染料进行处理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性。壳聚糖是在自然界来源广且储量多的一种天然碱性多糖,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赋予其较高的吸附能力。由于粉末状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吸附后易流失,难被回收利用。考虑到壳聚糖具有优良的成膜特性,本课题通过制备不同壳聚糖基膜材料,分别研究了其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双偶氮染料-酸性黑10B及刚果红处理效果,并分析了机理,此外考察比较了八种不同吸附材料对模拟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1)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试验因素对四种不同壳聚糖基膜吸附酸性黑10B和刚果红性能的影响,运用吸附模型拟合,并结合相关表征,分析机理。(2)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方法设计试验考察了壳聚糖-聚合氯化铝-沸石粉复合膜的最优制备条件及运行参数间的交互作用,运用minitab软件中D-最优搜索函数功能考察了膜的吸附性能。(3)探讨了三元复合膜重复使用及再生效果,以及运用来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可行性;比较了不同种吸附材料分别对酸性黑10B和刚果红模拟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的吸附效果。主要结论为:(1)壳聚糖-聚合氯化铝复合膜最优制备条件:3.2 g/L的聚合氯化铝溶液添加量为4 m L,反应温度为30℃,膜液熟化时间为24 h时,膜液烘干温度为75℃,经去离子水洗涤后膜烘干温度为35℃,脱膜液为2.5 mol/L的Na OH溶液;壳聚糖-沸石粉复合膜最优制备条件:壳聚糖溶液浓度为2%,沸石粉投加量为0.04 g(对于酸性黑10B)和0.07 g(对于刚果红);壳聚糖-聚合氯化铝-沸石粉复合膜制备参数的单因素试验表明:对于酸性黑10B和刚果红,最优制备参数分别为:沸石粉添加量0.05,0.08 g,3.2 g/L的聚合氯化铝溶液添加量为4 m L,5 m L,反应温度均为30℃,膜液熟化时间均为24 h。(2)四种膜材料对酸性黑10B和刚果红的吸附行为均能用Langmuir模型描述,对酸性黑10B和刚果红的吸附均可自发进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描述四种膜材料对酸性黑10B及刚果红的吸附过程,吸附作用为化学控速步骤。(3)三元复合膜中的壳聚糖、沸石粉、聚合氯化铝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且三元复合膜对模拟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中的刚果红和酸性黑10B均有较好处理效果,并能多次再生并重复利用。(4)对于酸性黑10B,当温度为63℃,初始浓度为2807.44 mg/L,时间为339.5682 min时,三元复合膜能达到对酸性黑10B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5337.6644 mg/g;当温度为58℃,初始浓度为2807.44mg/L,时间为405.3425min时,三元复合膜能达到对刚果红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2534.29 mg/g。(5)通过4次的吸附、解吸、再生循环,壳聚糖-聚合氯化铝-沸石粉复合膜仍然能较好吸附酸性黑10B和刚果红实际印染废水。
二、混凝剂聚合氯化铝与硫酸铝在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剂聚合氯化铝与硫酸铝在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沼液资源化利用混凝-絮凝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沼液的来源、组成特点与处理工艺 |
1.1 沼液的来源特点 |
1.2 沼液处理工艺及其现状 |
2 混凝/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及类型 |
2.1 无机絮凝剂 |
2.2 有机絮凝剂 |
2.3 生物絮凝剂 |
2.4 复合或改性类絮凝剂 |
3 混凝/絮凝在沼液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
3.1 无机絮凝剂 |
3.2 有机絮凝剂 |
3.2.1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 |
3.2.2 人工合成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 |
3.3 生物絮凝剂 |
4 应用前景与展望 |
(2)混凝水处理法应用现状及强化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凝技术影响因素 |
2 混凝技术应用 |
2.1 传统混凝技术应用 |
2.1.1 低温低浊水处理 |
2.1.2 藻类去除 |
2.1.3 含磷清洗废水处理 |
2.2 新型混凝技术应用现状 |
2.2.1 污泥回流工艺 |
2.2.2 混凝—气浮法 |
2.2.3 微生物类絮凝剂 |
2.2.4 钛盐混凝剂 |
2.2.5 基于果皮类混凝剂 |
2.3 现有混凝技术优缺点 |
3 展望与结论 |
3.1 展望 |
3.1.1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水 |
3.1.2 混凝—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 |
3.1.3 微生物絮凝剂的强化混凝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 |
3.2 结论 |
(4)臭氧-混凝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废水中磷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1.2 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 臭氧-混凝技术在废水中的应用 |
1.2.1 臭氧氧化技术 |
1.2.2 混凝技术 |
1.2.3 臭氧-混凝技术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模拟废水配制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磷含量的测定 |
2.2.2 有机物含量测定 |
2.2.3 矿化度(TOC)的测定 |
2.2.4 pH测定 |
第3章 混凝处理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研究 |
3.1 混凝实验装置与流程 |
3.1.1 混凝装置 |
3.1.2 混凝流程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混凝对废水中磷的去除作用q |
3.2.2 混凝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作用 |
3.2.3 混凝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臭氧处理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研究 |
4.1 臭氧氧化处理装置与流程 |
4.1.1 臭氧氧化处理装置 |
4.1.2 臭氧氧化实验流程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臭氧对废水中磷的去除作用 |
4.2.2 臭氧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作用 |
4.2.3 臭氧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臭氧-混凝同步处理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研究 |
5.1 臭氧-混凝工艺装置与流程 |
5.1.1 臭氧-混凝工艺装置 |
5.1.2 臭氧-混凝工艺流程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臭氧-混凝对废水中磷的去除作用 |
5.2.2 臭氧-混凝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作用 |
5.2.3 臭氧-混凝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5)锆盐混凝剂的混凝行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混凝的概念与原理 |
1.1.1 混凝的概念 |
1.1.2 混凝的原理 |
1.2 混凝的影响因素 |
1.2.1 混凝剂种类 |
1.2.2 混凝剂投加量 |
1.2.3 原水温度 |
1.2.4 原水pH |
1.2.5 水力条件 |
1.3 混凝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无机混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2 有机混凝剂研究现状 |
1.3.3 混凝的复配 |
1.4 锆系混凝剂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2 锆盐混凝剂的混凝行为及絮体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聚合硫酸锆PZS的混凝行为及机理研究 |
2.2.1 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2.2.2 最佳碱度的确定 |
2.2.3 最佳pH的确定 |
2.2.4 絮体SEM分析 |
2.2.5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2.2.6 絮体激光粒度仪分析 |
2.3 聚合四氯化锆PZC的混凝效果及机理分析 |
2.3.1 确定最佳投加量 |
2.3.2 最佳碱度的确定 |
2.3.3 水样初始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3.4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2.3.5 絮体SEM电镜分析 |
2.3.6 絮体激光粒度仪分析 |
2.4 PZS、PZC的混凝效果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锆盐混凝剂对典型污水样的处理效果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模拟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
3.2.1 混凝效果 |
3.2.2 出水Zeta电位及pH |
3.3 含氟污水 |
3.3.1 不同投加量/pH的影响 |
3.4 含油污水 |
3.4.1 油含量去除效果 |
3.5 含镉污水 |
3.5.1 镉去除率 |
3.6 染料废水 |
3.6.1 亚甲基蓝去除率及出水Zeta电位 |
3.7 地表水水样 |
3.7.1 实验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节 |
4 锆盐混凝剂的复配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氧氯化锆/壳聚糖复配混凝剂处理腐殖酸水样 |
4.2.1 最佳C值 |
4.2.2 三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对比 |
4.2.3 三种混凝剂出水pH及 Zeta电位 |
4.2.4 絮体SEM电镜分析 |
4.2.5 激光粒度仪分析 |
4.2.6 污泥回用、絮体光催化性探究 |
4.3 氧氯化锆/壳聚糖复配混凝剂处理含油废水 |
4.3.1 最佳比例 |
4.3.2 三种混凝剂除油对比 |
4.3.3 不同温度下复配混凝剂的油去除效果 |
4.3.4 最佳原水pH |
4.3.5 絮体SEM电镜分析 |
4.3.6 絮体激光粒度仪分析 |
4.4 ZOC/PAC复配处理含镉废水 |
4.4.1 两种混凝剂的除镉对比 |
4.4.2 不同投加比例及投加顺序的对比 |
4.4.3 最佳原水pH |
4.4.4 絮体SEM电镜 |
4.4.5 絮体激光粒度仪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6)基于FLUENT的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的响应面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来源、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絮凝工艺及其处理不同浊度水的研究现状 |
1.2.1 不同浊度水概述及絮凝特性 |
1.2.2 絮凝理论与控制指标 |
1.2.3 絮凝工艺的研究现状 |
1.3 数值模拟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Fluent数值模拟与响应面优化方法概述 |
2.1 Fluent数值模拟简介 |
2.2 Fluent数值模拟基本控制方程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2.3 Fluent计算模型及方法 |
2.3.1 湍流数学模型 |
2.3.2 多相流模型 |
2.3.3 求解器及运行环境 |
2.3.4 离散方法 |
2.3.5 离散相模型(DPM) |
2.4 响应面优化方法概述 |
第三章 搅拌混凝实验 |
3.1 实验目的、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第四章 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涡流澄清池模型 |
4.1.1 涡流反应器建模 |
4.1.2 涡流澄清池建模 |
4.2 Fluent初始条件设定与结果评价指标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不同浊度下涡流澄清池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2 不同回流比下涡流澄清池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3 不同絮凝时间下涡流澄清池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不同浊度下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 |
5.2.1 低浊(10NTU左右)状态下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 |
5.2.2 常浊(60-80NTU)状态下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 |
5.2.3 高浊(200NTU左右)状态下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 |
5.3 不同浊度下响应面对比分析研究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粉煤灰基聚氯硫酸铝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粉煤灰的利用现状 |
1.2.1 粉煤灰的产生及其性质 |
1.2.2 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现状 |
1.2.3 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 |
1.3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发展现状 |
1.3.1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
1.3.2 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3 聚氯硫酸铝铁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4 粉煤灰制备聚氯硫酸铝铁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分析表征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分析仪器及其测试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
2.2.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 |
2.2.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2.5 扫描电镜(SEM-EDS) |
2.2.6 三维荧光光谱(EEM) |
2.2.7 絮凝实验中所用表征测试方法 |
2.3 絮凝剂盐基度的测定 |
第三章 粉煤灰两段强化酸浸及其PAFCS的制备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CFB灰两段强化酸浸实验 |
3.1.2 PAFCS的制备及其絮凝实验 |
3.2 CFB灰理化性质及铝、铁的溶出行为 |
3.2.1 粉煤灰的理化性质 |
3.2.2 盐酸酸浓度、酸浸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3.2.3 硫酸酸浓度、酸浸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3.3 PAFCS絮凝剂工艺条件优化 |
3.3.1 SO_4~(2-)的添加方式对絮凝剂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水解聚合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水解聚合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氯硫酸铝铁絮凝剂性能优化调控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3 絮凝实验 |
4.1.4 实验方法 |
4.1.5 Fe、Al共聚物的水解形态测试 |
4.2 聚氯硫酸铝铁絮凝剂(PAFCS)的水解、聚合机理 |
4.3 不同Al/SO_4~(2-)摩尔比对PAFCS结构及其性能影响探究 |
4.3.1 不同Al/SO_4~(2-)摩尔比对PAFCS性能影响 |
4.3.2 不同Al/SO_4~(2-)摩尔比对PAFCS结构影响 |
4.4 不同Al/Fe摩尔比对PAFCS结构及其性能影响探究 |
4.4.1 不同Al/Fe摩尔比对PAFCS性能影响 |
4.4.2 不同Al/Fe摩尔比对PAFCS结构影响 |
4.5 不同Al/Ca摩尔比对PAFCS结构及其性能影响探究 |
4.5.1 不同Al/Ca摩尔比对PAFCS性能影响 |
4.5.2 不同Al/Ca摩尔比对PAFCS结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氯硫酸铝铁絮凝剂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1.4 絮体在线监测实验 |
5.1.5 实验方法 |
5.1.6 测试方法与表征手段 |
5.2 PAFCS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性能探究 |
5.3 不同类型絮凝剂絮凝性能比较 |
5.4 絮体在线监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源水质恶化对饮用水处理的不利影响 |
1.1.2 常规工艺的局限性 |
1.1.3 强化常规工艺 |
1.2 滤池在净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1 滤池作用机理 |
1.2.2 影响过滤性能的因素 |
1.2.3 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 |
1.3 预氧化强化过滤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臭氧预氧化强化过滤机理 |
1.3.2 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机理 |
1.4 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滤池综合过滤性能评估诊断 |
2.1 诊断方法的建立 |
2.2 各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1 滤速测定 |
2.2.2 水反冲洗强度测定 |
2.2.3 反冲洗效果评价 |
2.2.4 滤后水质指标测定 |
2.3 各指标测定结果讨论 |
2.3.1 滤速测定结果 |
2.3.2 水反冲洗强度测定结果 |
2.3.3 反冲洗效果 |
2.3.4 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2.3.5 滤池综合过滤性能分析 |
2.4 滤速波动对滤后水浊度的影响 |
2.4.1 滤速测定方法 |
2.4.2 滤速连续测定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预氧化强化过滤实际应用调研及历史数据分析 |
3.1 水厂调研情况 |
3.1.1 调研内容概况 |
3.1.2 前处理调节应用效果分析 |
3.1.3 滤池运行不足分析 |
3.2 水厂历史数据分析 |
3.2.1 水厂概况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分析 |
3.3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池运行状况影响差异调研 |
3.4 本章小结 |
4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差异探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中试基地概况 |
4.1.2 各指标测定方法 |
4.1.3 药剂投加情况 |
4.2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层生物量的影响差异 |
4.3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综合对比分析 |
4.4 不同混凝剂对预氧化强化过滤的影响探究 |
4.4.1 待滤水和滤后水浊度差异 |
4.4.2 水头损失差异 |
4.4.3 两种混凝剂对预氧化强化过滤影响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优化运行建议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学习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中成药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成药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
1.2.1 中成药废水的来源 |
1.2.2 中成药废水的水质特点 |
1.3 中成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物化处理工艺 |
1.3.2 生物处理工艺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思路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废水来源与废水水质 |
2.2 实验接种污泥 |
2.3 实验仪器和装置 |
2.4 实验分析检测项目及方法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
2.4.2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2.4.3 三维荧光图谱 |
2.4.4 分子量测定 |
2.5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
2.6 实验方法 |
2.6.1 混凝预处理实验 |
2.6.2 生物反应器启动实验 |
2.6.3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实验 |
3 中成药废水混凝预处理的效能研究及工艺参数特性 |
3.1 混凝剂的筛选与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3.2 混凝预处理工艺单因素实验 |
3.2.1 搅拌速度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2 PAM投加量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3 沉淀时间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2.4 pH对混凝去除中成药废水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
3.3 混凝正交实验及工艺参数优化 |
3.4 小结 |
4 中成药废水生物反应器启动实验及系统参数特性 |
4.1 厌氧水解生物反应器的启动实验 |
4.1.1 接种污泥 |
4.1.2 厌氧水解反应器进水水质的变化 |
4.1.3 启动阶段对废水处理的效能研究 |
4.1.4 水解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的研究 |
4.2 SBR生物反应器的启动实验 |
4.2.1 接种污泥 |
4.2.2 SBR反应器进水水质的变化 |
4.2.3 启动阶段对废水处理的效能研究 |
4.2.4 SBR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参数研究 |
4.3 小结 |
5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对中成药废水污染物的去除特性 |
5.1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对中成药废水的处理特性 |
5.1.1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对混凝出水的去除效能 |
5.1.2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对生物出水的去除效能 |
5.1.3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单元与生物系统组合特性分析 |
5.2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的效能研究 |
5.2.1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COD的去除效能 |
5.2.2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NH_3-N、TN的去除效能 |
5.2.3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TP的去除效能 |
5.2.4 最优参数下系统对SS、色度的去除效能 |
5.3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中处理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1 混凝预处理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2 厌氧水解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3 SBR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4 臭氧气浮单元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3.5 组合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的特性分析 |
5.4 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分析 |
5.4.1 厌氧水解与SBR工艺不同阶段微生物多样性对比分析 |
5.4.2 厌氧水解与SBR工艺不同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壳聚糖基膜的制备及其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物理处理法 |
1.2.2 化学处理法 |
1.2.3 生物处理法 |
1.3 吸附理论简述 |
1.3.1 吸附类型 |
1.3.2 影响吸附作用的因素 |
1.3.3 吸附热力学 |
1.3.4 吸附动力学 |
1.4 壳聚糖及衍生物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1 壳聚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4.2 壳聚糖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
1.4.3 壳聚糖的复合 |
1.4.4 壳聚糖复合材料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药剂 |
2.1.2 主要设备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1 酸性黑10B的测定 |
2.2.2 刚果红的测定 |
3 单一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其对酸性黑10B及刚果红废水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3.1 单一壳聚糖膜的制备 |
3.1.1 壳聚糖膜液的配制 |
3.1.2 膜的制备 |
3.2 运行参数对膜吸附酸性黑10B及刚果红的影响及组合优化 |
3.2.1 废水初始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2.2 单一壳聚糖膜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2.3 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2.4 运行参数的组合优化 |
3.3 单一壳聚糖膜对酸性黑10B、刚果红的吸附模型及机理研究 |
3.3.1 吸附等温线 |
3.3.2 吸附热力学 |
3.3.3 吸附动力学 |
3.3.4 吸附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壳聚糖基二元复合膜的制备及对酸性黑10B、刚果红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4.1 壳聚糖-聚合氯化铝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
4.1.1 壳聚糖-聚合氯化铝复合膜制备参数的优选 |
4.1.2 壳聚糖-聚合氯化铝复合膜的表征 |
4.2 运行参数对复合膜吸附酸性黑10B及刚果红效果的影响 |
4.2.1 废水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2 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3 复合膜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3 壳聚糖-聚合氯化铝复合膜对酸性黑10B、刚果红的吸附模型及机理研究 |
4.3.1 吸附等温线 |
4.3.2 吸附热力学 |
4.3.3 吸附动力学 |
4.3.4 吸附机理分析 |
4.4 壳聚糖-沸石粉复合膜的制备 |
4.4.1 壳聚糖-沸石粉复合膜制备参数的优选 |
4.5 运行参数对复合膜吸附酸性黑10B、刚果红效果的影响及组合优化 |
4.5.1 废水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2 复合膜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3 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4 运行参数的组合优化 |
4.6 壳聚糖-沸石粉复合膜对酸性黑10B、刚果红的吸附模型及机理研究 |
4.6.1 吸附等温线 |
4.6.2 吸附热力学 |
4.6.3 吸附动力学 |
4.6.4 吸附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壳聚糖基三元复合膜的制备及对酸性黑10B、刚果红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5.1 壳聚糖-聚合氯化铝-沸石粉复合膜的制备 |
5.1.1 壳聚糖-聚合氯化铝-沸石粉复合膜的制备参数的优选 |
5.2 运行参数对复合膜吸附酸性黑10B、刚果红效果的影响 |
5.2.1 溶液初始pH |
5.2.2 复合膜投加量 |
5.2.3 离子强度 |
5.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5.3.1 试验设计及相关模型 |
5.3.2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
5.3.3 变量对吸附量的影响 |
5.3.4 变量的组合优化 |
5.4 复合膜对酸性黑10B、刚果红的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研究 |
5.4.1 吸附等温线 |
5.4.2 吸附热力学 |
5.4.3 吸附动力学 |
5.4.4 吸附机理分析 |
5.5 复合膜的再生与重复使用 |
5.6 复合膜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可行性研究 |
5.7 不同吸附材料对酸性黑10B、刚果红模拟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分析 |
5.7.1 不同吸附材料对酸性黑10B模拟废水和刚果红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分析 |
5.7.2 不同吸附材料对实际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混凝剂聚合氯化铝与硫酸铝在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沼液资源化利用混凝-絮凝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范小芳,康鹏洲,王晓辉,葛小鹏. 中国沼气, 2021
- [2]混凝水处理法应用现状及强化措施探讨[J]. 周叶,高峰,戚雷强. 净水技术, 2021
- [3]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效能研究及工程应用[D]. 娄玉莹. 济南大学, 2021
- [4]臭氧-混凝同步去除废水中磷和有机物的工艺研究[D]. 刘雪倩.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5]锆盐混凝剂的混凝行为及机理研究[D]. 申粤.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6]基于FLUENT的涡流澄清池处理不同浊度水的响应面优化研究[D]. 赵国强.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7]粉煤灰基聚氯硫酸铝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文杰. 山西大学, 2021
- [8]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D]. 史永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中成药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特性[D]. 王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壳聚糖基膜的制备及其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研究[D]. 高奕珏. 常州大学, 2021(01)
标签:有机物论文; 聚合氯化铝论文; 水处理絮凝剂论文;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 絮凝沉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