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庭氮肥厂输水管道的内外防护(论文文献综述)
吴清林[1](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刘琨[2](2017)在《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研究(1898—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采用战争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西方人实现了在华自由经商、探险的目的;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商人涌入中国内地开展商业活动,英、法、俄、美等国植物学家来华开展动植物资源考察,为掠夺中国经济资源准备条件。19世纪末期,美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影响力方面后来居上,尤其涉及到在华殖民利益时,美国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平起平坐;但美国在华动植物资源考察活动起步时间较晚,主要原因是相当长时期内美国人认为外来物种不适应本土气候条件,前往中国开展考察活动的机构也仅限于少数科研单位,例如: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费城自然博物馆等。随着美国农业生产局面发生重大变化,联邦政府为了保持农业经济高速发展,帮助各州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种质资源短缺问题,1898年成立了“外国种子和植物引进办公室”(The Office of Foreign Seed and Plant Introduction,简称 SPI),负责组织海外作物采集活动,该机构聘请着名植物猎人或植物学家,前往世界各地采集引种抗旱、耐寒、抗盐碱的新作物品种。中国拥有数千年的作物栽培史,已经驯化成熟的作物品种十分丰富,农业生产环境与美国有较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华开展作物采集活动成为美国首选,并且成为美国农业部的中心工作之一。关于西方国家在华采集活动的历史事实,已有国内外学者关注,出现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国内学者以中科院罗桂环研究员的学术专着、系列论文为代表,对19-20世纪西方人在华的动植物资源采集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国外学者以兰德尔·斯特罗斯(Randall E.Stross)为代表,对20世纪初期美国农业专家和农业传教士来华工作经历进行叙述,记录了大量历史事件和不同人物的性格;他站在美国立场,针对近代中国特殊历史背景进行了有独特见解的论述,认为这是美国试图利用农业传教手段帮助中国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但是,大多数中外学者研究视角是从植物资源或动物资源方面展开的,已有学术成果中缺少从作物采集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的系列化成果,论文针对这种研究缺憾而展开,通过对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具体考证,还原一个逐渐被淡忘的历史事实;论文研究为中国选择性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经验、调整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为优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作物的海外种植历史提供学理依据。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数据统计和补充论证等多种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起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近代西方识华生物史》(罗桂环,2005年)、《Frank N.Meyer-PlantHunter in Asia》(Isabel Shipley Cunningham,1984 年)、《Agrcul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A Documentary History》(Wayne D.Rasmussen,1975年)等着作是论文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料,并以1908-1924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219篇《新作物引进公告》为论文的基本研究素材;论文采用数据统计法,运用列表将不同采集主体的采集成果集中呈现出来,主要内容包括作物品种、样本数量、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编号等;运用补充论证法,结合美、英等国历史学者、农史学者的学术专着,对作物采集活动相关史实进行相互验证,详细考证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主体、活动过程、代表性成果、重要作物性状以及中国作物对美国农业的影响等内容。论文整体研究框架设计:除绪论部分外,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论文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论文主体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历史背景和主体。美国在世界各地开展采集活动,而在中国大规模开展作物采集活动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外因包括:近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特征、社会经济环境、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以及欧洲各国在华采集活动的影响;美国发起作物采集活动的主观动因包括: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环境,欧洲早期移民的特殊兴趣爱好,美国联邦政府的积极农业政策。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体包括:植物学家、植物猎人、各国驻华传教士等,在作物采集活动过程中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植物猎人和植物学家专业开展作物采集活动,各国驻华传教士积极主动参与,美国外交官员、商人、军方等多方力量相互配合,共同支持采集工作,留学美国的中国学者也发挥了中介桥梁作用。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五章,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以个案形式和共性分析法系统梳理了 3位主要美国植物猎人和其他采集主体的在华作物采集活动。各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二章追溯弗兰克·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要研究内容:首先,对迈耶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来华之前的工作经历进行介绍;其次,考证迈耶4次在华作物采集的主要活动路线和代表性采集成果,其中新疆之行和甘肃之行是研究重点;最后,关于迈耶的个性品质及其采集的中国作物种质对美国农业重要影响的评价,评价从美国传记作家、迈耶自我评价与作者评析三个角度展开。第三章研究欧内斯特·威尔逊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威尔逊的家庭出身、早期工作经历以及从事植物猎人后的传奇生涯;其次,考证了威尔逊在华的4次采集活动和代表性成果,包括1899-1902年云南“珙桐树”之行、1903-1905年中国“绿绒蒿”之行、1907-1909年湖北西部“白皮松”之行、1910年湖北、四川“帝王百合”之行;最后,对威尔逊的个性品质和采集活动进行评析。第四章考证约瑟夫·洛克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介绍洛克的家庭出身、青少年生活经历、从事植物采集事业后的漂泊人生;其次,考证洛克在华采集的活动路线与主要成果,包括1922-1924年云南玉龙雪山之行、1924-1927年中国西部甘青之行、1927-1929年中国西南川滇之行;最后,对洛克的个性品质和科研活动进行评析。第五章介绍了其他采集主体在华的作物采集活动。第三部分即论文第六章,对美国作物采集活动进行整体的客观历史评价,集中探讨美国作物采集活动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启示。研究发现,作物采集活动迅速提升了美国农业生产水平,中国作物引进与培育多次控制美国的果树疫情,丰富了美国农业生产种质资源,有效促进了美国农业科技快速发展。通过对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研究,带给中国农业发展如下启示:选择性借鉴美国农业“三位一体”模式,完善农业情报与科研互动机制,强化主粮作物的培育过程管理,增强作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作物特性美化城乡人居环境。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是其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也是美国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大国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历史经验值得全球所有发展中国家选择性借鉴。研究借鉴美国作物采集活动历史,对于中国提高作物生产技术、提升农业科研水平、发展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改善民众生活环境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国际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极度不稳定背景下,中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完全可以考虑运用经济手段缩短新作物品种的改良进程,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采集引种高附加值海外作物品种,迅速将中国的作物育种水平提升到新高度。论文研究充分体现历史经验与现实生产相结合,历史评价突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题中之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而论文研究中涉及的种质资源安全,更应该上升到粮食安全战略的首要位罝。
杨灿生[3](2002)在《洞庭氮肥厂输水管道的内外防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总结了洞庭氮肥厂Ⅰ泵房洞庭湖取水工程延伸水管的结构设计与施工经验 ,证明管外用沥青玛 王帝脂、管内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衬里是防止取水管腐蚀的较好措施 ,同时具有减小阻力、增加水流量和减少能耗的优点。
二、洞庭氮肥厂输水管道的内外防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洞庭氮肥厂输水管道的内外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2)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四、论文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历史背景和主体 |
第一节 美国采集中国作物的客观条件 |
一、近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特征 |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 |
三、近代中国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 |
四、欧洲各国在华采集活动的影响 |
第二节 美国开展作物采集的主观动因 |
一、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
二、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环境 |
三、欧洲早期移民群体的特殊兴趣 |
四、美国联邦政府的积极农业政策 |
第三节 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体 |
一、联邦政府、州政府积极推动采集活动 |
二、植物学家、植物猎人专业开展采集活动 |
三、各国驻华传教士主动参与采集活动 |
四、美国外交官员、学者等支持采集活动 |
五、中国留学生发挥了中介桥梁作用 |
第二章 弗兰克·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 |
第一节 迈耶的生平背景 |
一、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 |
二、来华之前的工作经历 |
第二节 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主要过程与代表性成果 |
一、迈耶首次在华考察路线和代表性成果 |
二、迈耶第二次在华考察路线和代表性成果 |
三、迈耶第三次在华考察路线和代表性成果 |
四、迈耶第四次在华考察路线和代表性成果 |
第三节 迈耶及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评析 |
一、关于迈耶的历史评价 |
二、迈耶采集的作物种质对美国农业的重要影响 |
第三章 欧内斯特·威尔逊在华作物采集活动 |
第一节 威尔逊的生平背景 |
一、家庭出身与早期工作经历 |
二、从事植物猎人的传奇生涯 |
第二节 威尔逊在华采集活动主要过程和代表性成果 |
一、1899-1902年云南“珙桐树”之行 |
二、1903-1905年中国“绿绒蒿”之行 |
三、1907-1909年湖北西部“白皮松”之行 |
四、1910年湖北、四川“帝王百合”之行 |
五、威尔逊在华作物采集的代表性成果 |
第三节 威尔逊及其在华采集活动评析 |
一、关于威尔逊的个性品质评析 |
二、关于威尔逊的采集活动评析 |
第四章 约瑟夫·洛克在华作物采集活动 |
第一节 洛克的生平背景 |
一、家庭出身与青少年生活经历 |
二、从事植物采集后的漂泊人生 |
第二节 洛克在华采集活动主要过程和代表性成果 |
一、1922-1924年云南玉龙雪山之行 |
二、1924-1927年中国西部甘青之行 |
三、1927-1929年中国西南川滇之行 |
四、洛克在华作物采集的代表性成果 |
第三节 洛克及其在华采集活动评析 |
一、关于洛克的个性品质评析 |
二、关于洛克的科研活动评析 |
第五章 其他人员在华作物采集活动 |
第一节 传教士与来华美国专家的采集活动 |
一、普通传教士代表性采集成果 |
二、农业传教士代表性采集成果 |
三、传教士医生与美国专家代表性采集成果 |
第二节 美国外交官与美籍雇员的采集活动 |
一、驻华美国外交官代表性采集成果 |
二、中国政府美籍雇员代表性采集成果 |
三、采集者不详的代表性采集成果 |
四、中国学者交换的作物种质 |
第三节 其他人员的作物采集活动评析 |
一、关于农业传教与传教士参与采集活动评析 |
二、中国留学生参与采集活动评析 |
第六章 美国作物采集活动历史评价和启示 |
第一节 历史评价 |
一、迅速提升了美国的农业生产水平 |
二、中国样本多次控制美国果树疫情 |
三、丰富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种质资源 |
四、有效促进美国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启示 |
一、选择性借鉴“三位一体”模式 |
二、完善农业情报与科研互动机制 |
三、强化主粮作物的培育过程管理 |
四、增强作物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五、利用作物特性美化城乡人居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四、洞庭氮肥厂输水管道的内外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2]美国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研究(1898—1949)[D]. 刘琨.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3]洞庭氮肥厂输水管道的内外防护[J]. 杨灿生.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