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C/MS分析黄杨花精油成份(论文文献综述)
韩鑫[1](2020)在《3种松科树种抑菌效果动态研究》文中认为松科树种是东北地区常见的造林和城市绿化树种,四季常青,特别是在冬春两季,抑菌效果明显高于落叶乔木的抑菌效果,它们对改善城市街道与庭院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试验选取吉林农业大学校园中不同生长环境下(校园道路、校园缓冲带、校园山地)3种常见松科树种(黑皮油松、樟子松和红皮云杉),检测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的抑菌效果和抑菌效果的影响因素,筛选各样地3种松科树种不同季节综合抑菌效果最佳时1年(1a)生枝叶,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确定3种松科树种各季节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松科树种在园林绿化中更好发挥其抑菌效果提供参考。相关结论如下:(1)采用室内水枝插法,9月黑皮油松平均抑菌率最佳,为45%;5月樟子松平均抑菌率最佳,为54%;11月红皮云杉平均抑菌率最佳,为41.6%。采用自然沉降法,黑皮油松各样地抑菌率最佳时,6月在校园道路,为42.3%、9月在校园缓冲带,为35.9%、9月在校园山地,为32.6%;樟子松各样地抑菌率最佳,8月在校园道路,为22%、9月在校园缓冲带,为62.2%、9月在校园山地,为20.3%;红皮云杉各样地抑菌率最佳,7月在校园道路,为40.4%、9月在校园缓冲,为41.9%、6月在校园山地,为42.3%。(2)抑菌率与植物样地群落类型、群落辛普森(Simpion)指数、群落均匀性(Pielou)指数、群落香浓-威纳(SW)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生态优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抑菌率与温度、光照、风速、滞尘效益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3)挥发油提取试验表明:黑皮油松在6月校园缓冲带的平均提取率最高,为0.48%;樟子松在8月校园笃行路与校园缓冲带的平均提取率最高,为0.50%;红皮云杉在8月校园缓冲带的平均提取率最高,为0.45%;挥发油提取率普遍春秋季节高于秋冬季节。2019年5月~7月,9样地的植物挥发油提取率与叶片含氮量呈极显着正相关。(4)挥发油药敏试验表明:3种松科树种1a生枝叶挥发油都未表现出对G+、G-的专一性,具广谱抑菌特性。10月黑皮油松综合抑菌效果最佳,对供试细菌的抑菌圈平均值为18.03±1.54 mm;11月份樟子松综合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平均值为19.11±1.65mm;10月份红皮云杉综合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平均值为19.77±1.21mm,都属高敏。(5)挥发油分析结果可知:黑皮油松春季、夏季、秋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都为β-石竹烯,冬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γ-muurolene。各季节共有成分主要为(-)-α-muurolene、(S)-germacrene D、α-Muurolene。樟子松夏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delta-cadinene、秋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γ-muurolene、冬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beta-杜松烯。各季节共有成分主要为(-)-α-muurolene、α-Muurolene、(1,7,7-三甲基降冰片烷-2-YL)乙酸;红皮云杉春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左旋乙酸龙脑酯、夏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1,7,7-三甲基降冰片烷-2-YL)乙酸、秋季和冬季挥发油相对含量最高为乙酸冰片酯。各季节共有成分主要为beta-蒎烯、樟脑、冰片。3种松科树种挥发油各季节的主要成分均为萜烯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
张松松[2](2020)在《水溶性山茶油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茶油是我国的特色油脂之一,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茶多酚、茶皂素、角鲨烯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山茶油在美容、护肤、养发、护发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功效。目前,山茶油作为一款基础油已被广泛应用于面霜、身体乳、手工皂、洗发水等日化品中,其在日化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山茶油和水不能互溶,这就导致山茶油只能应用于膏霜类化妆品而不能应用于水剂型化妆品,极大的限制了山茶油在日化品行业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水解-酯化接枝两步法来制备水溶性山茶油,扩展山茶油在水剂型化妆品中的应用市场;不仅为山茶油的推广另辟蹊径,同时丰富了化妆品用植物油脂的种类,目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基于气相色谱仪(GC)、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检测手段对山茶油精炼油、毛油、脱臭馏出物以及冬化残留物的脂肪酸、角鲨烯、α-生育酚以及β-谷甾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精炼油、毛油以及冬化残留物的脂肪酸均是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花生烯酸这六种脂肪酸组成,并且这三种山茶油样品的脂肪酸相对含量相差并不大,都是油酸含量最高,花生烯酸含量最少;但是在对脱臭馏出物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时,发现脱臭馏出物除了含有上述的六种脂肪酸之外,还检测出了花生酸和山嵛酸。与此同时,在对山茶油微量生理活性物质进行检测时,结果表明四种山茶油样品中脱臭馏出物种的角鲨烯、α-生育酚以及β-谷甾醇含量都是最高的,依次为4580.151mg/kg、366.037mg/kg、1192.549mg/kg;冬化残留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角鲨烯和β-谷甾醇,但是α-生育酚的含量比较少,依次为227.022mg/kg、459.543mg/kg、58.646mg/kg;毛油中角鲨烯、α-生育酚以及β-谷甾醇含量依次为219.696mg/kg、155.731mg/kg、364.038mg/kg;在精炼过程中这三种活性物质损失了一部分,这就导致精炼油中角鲨烯、α-生育酚以及β-谷甾醇含量都是最低的,其含量依次为130.152mg/kg,77.873mg/kg、177.284mg/kg。采用碱催化法对山茶油进行水解,考察了KOH当量、油水比、醇油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山茶油碱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的山茶油碱催化水解最佳工艺条件为:KOH当量取1.1,油水比取2:1,醇油比取2: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90min,进行三次重复试验,此时产物平均酸值为204.89mg KOH/g。对水解产物的脂肪酸、角鲨烯、α-生育酚以及β-谷甾醇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解产物的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占8.44wt%、硬脂酸占2.23wt%、油酸81.10wt%、亚油酸7.39wt%、亚麻酸0.58wt%,除了未检测到花生烯酸之外,其余脂肪酸的组成和相对含量较未水解的成品山茶油相差不大;同时山茶油水解产物中角鲨烯、α-生育酚和β-谷甾醇的含量依次为60.138mg/kg、6.597mg/kg、72.067mg/kg;对比与未水解的山茶油,水解过程中角鲨烯损失了53.79%,α-生育酚损失了91.53%,β-谷甾醇损失了59.29%。以山茶油水解产物和PEG600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酯化接枝反应来制备水溶性山茶油。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投料比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得出制备水溶性山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选择4A型分子筛催化剂,用量为0.4 wt%,反应温度为160℃,投料比为1:1.2,反应时间6.5 h,此时酯化率为93.16%,得到的产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对产物进行红外(IR)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PEG600单、双酯混合物。与此同时,对产物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水溶性山茶油的含水率为0.67%,皂化值为110.2 mg KOH/g,过氧化值为4.6 mmol/kg,临界胶束浓度为1.5 g/L,此时水的表面张力为32.01 dyn/cm,HLB值为14,乳化最大分水时间9.8 min。在实验室成功制备水溶性山茶油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年产5000吨的水溶性山茶油的生产工艺。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拟定、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选择、初步物料衡算、生产工艺流程草图设计、反应器选型及操作设计以及带控制点的管道工艺流程图设计等部分。
邱凤英[3](2020)在《黄樟叶精油化学成分和重要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Roxb.)Kosterm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其叶中富含精油,叶精油中萜类成分复杂多样,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精油植物。至今为止,我国黄樟叶精油含量、成分和变化规律均不明确,叶精油中重要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研究未见报道,直接制约了黄樟精油优良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叶精油中重要成分的开发利用。本研究对我国主要分布区黄樟叶精油含量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解析了我国黄樟叶精油含量和化学成分水平、分布格局、区域变异和年变化规律;并结合转录组分析和精油成分分析来鉴定黄樟叶精油中桉叶油素、樟脑、芳樟醇等三种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和途径,对三种萜类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我国5省20个天然居群564个单株的黄樟叶精油研究表明,黄樟居群间和单株间叶精油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共检测到117种化学成分,共鉴定出14种化学型,并将20个天然居群划分为4大类。黄樟居群间和单株间叶精油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5-23.6mg/g和0.2-41.3 mg/g。从黄樟叶精油中共检测到117种化学成分,包括51种单萜、46种倍半萜和20种非萜类化合物。从我国黄樟主要分布区鉴定了14种化学型,其中分布频数最大的为桉叶油素型、樟脑型和芳樟醇型。主成分分析将20个黄樟天然居群划分为4大类,第一类为精油含量高且广泛分布桉叶油素型的广西居群,第二类为广泛分布樟脑型的云南居群,第三类为广泛分布榄香醇型的湖南和江西混合居群,第四类为以化学型丰富多样为特征的广东和江西混合居群,分类结果与各居群的地理距离相吻合。2.影响黄樟叶精油含量和组分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生长地经纬度、海拔和年均温。黄樟叶精油含量与生长地的纬度、经度均呈极显着的负相关,随着生长地纬度和经度的增大,黄樟精油含量呈下降趋势;芳樟醇和β-石竹烯含量与生境年均温呈显着正相关;樟脑含量与生长地纬度、经度均呈极显着的负相关,与海拔呈极显着正相关;柠檬醛含量与生长地经度和年均温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海拔呈显着负相关。3.芳樟醇型黄樟叶精油含量和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芳樟醇含量在不同月份呈现出极显着的差异。叶精油含量和芳樟醇含量均在3月份降到最低,叶精油含量5月份最高,在4-8月份维持相对高含量水平,其它月份相对较低,而芳樟醇含量则除3月份外,其它月份较为平稳。黄樟叶精油含量与月降雨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月均温呈显着正相关,高降雨量和高月均温都利于黄樟叶精油的合成和积累。4.结合黄樟叶组织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和不同化学型叶组织RNA-Seq测序,分析萜类生物合成通路,鉴定萜类各生成阶段差异基因,筛选出分别与萜类物质樟脑、桉叶油素、芳樟醇生物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采用PacBio Sequel平台对黄樟叶组织进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89 103个完整转录本;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对桉叶油素型、樟脑型和芳樟醇型黄樟叶组织进行RNA-Seq测序,获得高质量的表达谱数据。从萜类生物合成通路中,桉叶油素型与芳樟醇型比较组、樟脑型与桉叶油素型比较组、樟脑型与芳樟醇型比较组分别筛选出差异基因50个、46个和54个,其中在萜类化合物生成阶段分别鉴定出差异基因21个、22个和18个,其中分别包括单萜生物合成相关差异基因7个、9个和5个。结合萜类合成通路分析和差异基因qRT-PCR定量分析,筛选出黄樟TPS基因CpTPS1、CpTPS3、CpTPS4分别作为萜类物质樟脑、桉叶油素、芳樟醇生物合成候选基因。5.基于黄樟全长转录组序列,成功克隆了3个黄樟TPS基因CpTPS1、CpTPS3和CpTPS4,解析了CpTPSs基因进行蛋白结构、系统发育和亚细胞定位。CpTPS1、CpTPS3和CpTPS4分别编码580、582和558个氨基酸,均含有TPS蛋白家族具有的保守DDXXD结构域和(N/D)DXX(S/T)XXXE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CpTPS1和CpTPS3属于TPS-b亚家族,CpTPS4属于TPS-g亚家族。亚细胞定位显示,基因CpTPS1、CpTPS3、CpTPS4蛋白均定位在叶绿体(质体)中,与其推测生成产物樟脑、桉叶油素、芳樟醇等单萜物质合成位置吻合。6.通过5种化学型25个无性系的基因表达和木本模式植物84K杨转基因分析,初步证实CpTPS1、CpTPS3、CpTPS4分别与樟脑、桉叶油素、芳樟醇生物合成有关。从大群体中基因表达和精油含量分析推断CpTPS1、CpTPS3、CpTPS4分别与樟脑、桉叶油素、芳樟醇的生物合成有关。构建CpTPS1、CpTPS3、CpTPS4过表达载体,成功转入84K杨(Populus Alba×P.glandulosa),并在转录水平检测到CpTPSs的基因表达,经转基因植株叶片萜类化合物GC-MS检测,CpTPS4的5个转基因植株叶片中检测到少量的芳樟醇成分,证明了CpTPS4参与芳樟醇的生物合成。
薛建[4](2019)在《野扇花的香气成分分析以及遮荫对野扇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提出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是一种闻香赏果观叶的野生常绿花灌木,具有特有的清香,在庇荫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其资源丰富,在园林绿化中用途广泛,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从能查阅的资料和现有文献来看,前人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成分及生物学特性上,而对野扇花香气成分分析以及遮荫对野扇花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基本未涉及。本文开展了野扇花芳香组分分析,以及与上海地区常用耐荫植物相比,野扇花光补偿点的研究;另外,分析了夏季高温条件下,中等和重度荫蔽对野扇花生长的影响,同时从过氧化胁迫和代谢产物积累的角度,分析了可能的生理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的方法,对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引种的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进行了挥发性成分的检测与分析。共检测出19种相对含量大于1%的挥发性物质,其中苯乙醇(22.94%)、正己烷(9.76%)、吲哚(7.90%)、乙醇(6.13%)、3-甲基呋喃(5.87%)、罗勒烯(3.95%)为野扇花挥发性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中苯乙醇、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和芳樟醇可能是野扇花的关键致香成分。野扇花挥发性成分中苯乙醇、罗勒烯、芳樟醇等成分有较好的药理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野扇花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2、采用Li-6800光合仪,比较了不同光照强度下野扇花和上海地区常用的4种耐荫植物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洒金桃叶珊瑚(Aucuba japchica var.variegata)和野扇花的光补偿点,发现,野扇花的光补偿点最低,具有极强的耐荫性,是一种适合在上海地区推广的耐阴植物。3、分析了夏季高温条件下,与不遮荫的对照(CK)相比,50%遮荫(中等遮荫,T1)和90%遮荫(重度遮荫,T2)对野扇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遮荫显着降低了野扇花叶片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类含量。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a/b的含量也显着增加。遮荫处理后,叶片中的电解质外渗下降,丙二醛积累减少,尤其是在T2条件下。遮荫降低了野扇花叶片中H2O2和O2-的积累;随着光照强度下降,野扇花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T2条件下,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着增加。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不同遮荫条件下,野扇花叶片中代谢产物的积累。结合数据库分析,鉴定了100种代谢产物,包括24种有机酸、22种氨基酸、28种糖、12种糖醇、8种胺类化合物和6种其它化合物。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遮荫显着影响野扇花叶片中代谢产物的积累,在T1和T2条件下,代谢产物的积累也差异显着。在遮荫,尤其是重度遮荫条件下,糖的含量显着增加,尤其是半乳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分析,选择VIP大于1,与CK相比差异显着,同时变化倍数大于1.5的代谢产物9个,分别是延胡索酸、阿魏酸、丙氨酸、苏氨酸、景天庚酮糖、半乳糖、呋喃核糖、果糖和尿嘧啶,它们的积累可能与野扇花极强的耐荫性有关。
李莉[5](2019)在《阳岭种子植物多样性及越南安息香花的芳香油成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阳岭国家森林公园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公园位于江西省崇义县县城南郊1公里处,位于罗霄山脉南端,南岭山地北坡,地理位置为:E113°54′116°38′;N24°29′27°09′,总面积约6889.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6.8%。2016年对阳岭国家森林公园的种子植物进行全面、详细调查,共采集标本1500余份,标本鉴定后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组成、特点、区系性质和特征以及古老性等分析研究,运用植物区系学方法对阳岭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进行科、属、种三个层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阳岭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共存在种子植物155科592属1237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0属13种,单子叶植物20科70属117种,双子叶植物128科512属1107种。2)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多样性特征,阳岭国家森林公园的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性质在总体上以热带分布属占优势,在区系性质上阳岭国家森林公园与华南植物区系有许多共同的种类:如Gnetum parvifolium、Cinnamomum austrosinense、Camellia parvicuspidata等,表明阳岭区系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度的区系性质。3)具有许多古老性成分,阳岭国家森林公园保存了许多古老的科属和孑遗植物,如三叠纪的裸子后裔有Gnetaceae、Taxus、Fokienia、Cunninghamia等类群;此外还保存了许多白垩纪遗留下来古老类群,如白垩纪已经发生的被子植物类群:木兰科、伯乐树科、蜡梅科、金粟兰科等在阳岭仍然存在他们的后裔类群;另外还有桑科、金缕梅科、榆科等柔荑花絮类原始的植物也是如此。其次,较多的单型科如Erythroxylaceae、Sargentodoxaceae、Eucommiaceae等成分,也在阳岭国家森林公园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成为常见成分。这些充分说明了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起源的古老性。4)珍稀植物较多,阳岭地区有7科9属9种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7种;江西省级保护植物23种(国家级未统计在内),隶属19属16科,江西省Ⅱ级保护植物2种,省Ⅲ级21种。珍稀植物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5)与邻近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联系:阳岭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区系与齐云山植物区系、闽江源植物区系、武夷山植物区系、井冈山植物区系共有种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与齐云山在植物区系联系上,二者同属于南岭山向北延伸于罗霄山脉南段的诸广山脉腹地且具有相近的气候条件,说明本区系起源与演化有较密切的联系。6)本研究对阳岭国家森林公园越南安息香花的芳香油成分分析,共鉴定40个化合物,主要为酮、醇、烯、醛、烷、酚、醚、酯。40种化合物,含量高低依次是马鞭草烯醇(7.83%)、D-柠檬烯(7.38%)、壬醛(6.41%)、左旋香芹酮(5.24%)、丁香酚(2.93%)、茴香烯(3.2%)、β-紫罗兰酮(2.78%)等成分。
权美平[6](2018)在《基于不同方法提取茜草精油的化学组成及功能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系茜草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茜草根具有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祛瘀通经、改变体质效用并兼具有利尿剂属性的功效,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中药。茜草资源在我国地域上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陕西渭南地区。系统的研究和深入对茜草资源的认识,对我国的中医药发展及促进当地经济有一定意义。本文所用的茜草原料采集于陕西省渭南市南塬一带,对我国传统中药茜草的挥发性成分——茜草精油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茜草精油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学功能。1.大叶茜草素、呋喃大叶茜草素、4-叔丁基-2-苯基-苯酚、3-甲基-2-环戊烯酮、β-桉叶油醇和11-羟基大麻酚等物质成分被鉴定是水蒸气蒸馏法所得茜草精油的主要成分;呋喃大叶茜草素、大叶茜草素、β-桉叶油醇、4-叔丁基-2-苯基-苯酚、丁香酚、鲨烯和3-甲基-2-环戊烯酮被证实则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所得茜草精油的主要成分。另外,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法得到的茜草精油在表观状态方面也有一定差异。如:水蒸气蒸馏得率较低,呈亮黄淡绿色晶片状固体,具特征性刺激性气味;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所得精油得率稍高,呈橙红色粘稠状固体,具特征性刺激性气味。固相微萃取茜草精油主要成分为苯乙醛、长叶薄荷酮、香叶基丙酮、3-甲基-2-环戊烯酮和芳姜黄烯。2.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所得的精油和七种细菌为材料进行了抑菌实验。S.epidermidis B.cereus和S.typhimurium对于水蒸气蒸馏所得茜草精油表现更为敏感;S.aureus,S.epicdermidis,B.subtilis 和 S.typhimurium 则对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茜草精油更为敏感。大体上讲,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茜草精油强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茜草精油其抑菌活性。3.茜草精油与微生物细胞相互作用后,茜草精油干扰了微生物的生长,从生长曲线可以看出,茜草精油明显延迟了微生物细胞的对数生长期。微生物细胞表面、内部结构、形态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细胞表面不再规整,有细胞内容物的溶解与溢出。茜草精油处理后的微生物菌体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均表现出不同于原始细胞的形态。4.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所得的茜草精油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所得茜草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在三价Fe离子的还原力体系,不同类型自由基介导的2-脱氧-D-核糖裂解的作用体系,H2O2的清除体系,以及各类自由基如DPPH、OH-、ABTS等的清除体系中的表现更为明显。5.两种自由基体系如·OH和ROO·所引起的pBR322质粒DNA的损伤,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所得精油的干预之后,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精油均表现出对于已有损伤较强的修复效果,且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所得的茜草精油对·OH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强于ROOC。6.两种不同方法所得精油对AAPH引发的ROO·自由基介导的牛血清白蛋白的损伤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且保护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7.两种肿瘤细胞如人宫颈癌Hela和乳腺癌MCF-7细胞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所得茜草精油的干预之后,肿瘤细胞形态、生长和增殖受到抑制,且两种不同方法所得的茜草精油对于肿瘤细胞的抑制与茜草精油浓度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精油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所得的精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更显着;Hela细胞对于两种精油具有比MCF-7细胞更强的敏感性。形态学的观察结果表明,茜草精油可以诱导人人宫颈癌Hela和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凋亡后的肿瘤细胞形态与对照组差异显着。8.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所得的茜草精油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显着抑制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中相关检测指标的升高,如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血清中典型检测指标如AST、ALT和AKP;小鼠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指标如SOD、CAT和GSH-PX。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茜草精油作用小鼠肝损伤保护的剂量以中、高剂量较好。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茜草精油干预后的小鼠其肝脏受损细胞和组织明显得到了修复,可见茜草精油有预防CCl4所介导的急性肝损伤效果。9.福林酚法测定出两种不同方法所得的茜草精油的总酚含量不同,其中以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精油中总酚含量较高,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所得精油中总酚含量较低。两种不同方法所得茜草精油中的总酚含量的高低可以解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等生物活性的强弱,茜草精油中的总酚含量与生物活性间有一定地呈正相关性关系。
贾梅[7](2017)在《康复景观中几种芳香植物挥发物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康复景观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可以改善游人情绪或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景观形式。植物作为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对促进人体健康起着积极作用。随着康复景观设计的不断成熟与植物化学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关注“康复景观-植物环境-人体健康”三者之间的效应。本文通过对康复景观、芳香植物、园林植物挥发物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相关内容和前人文献进行梳理总结,选取了康复景观中具有潜在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七种芳香植物进行了一些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的方法对香花型植物: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狭叶栀子(Gardenia stenophylla Merr.)、假连翘(Duranta repens L.)、米仔兰(Aglaia odorata Lour.)和香叶型植物: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 L.)、蓝黑鼠尾草(Salvia guaranitica‘Black and Blue’)、花叶香桃木(Myrfus communis‘Variegata’)共七种植物的挥发物进行测定分析,确定其挥发物的种类与相对含量并判定其性质。通过来自学校的身体状况良好且无家族疾病史的青年志愿者参加七种芳香植物的闻香实验,利用生物反馈仪和电子血压计对人体闻香前后的皮电、皮温和脑电以及血压、心率进行测定,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判定闻香前后的一系列生理指标差异性。通过嗅闻芳香植物挥发物香气前后填写SCL-90量表和POMS量表,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判定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的挥发物种类多样,主要由烷烃、酯类、醇类、酚类、醛类、酮类、羧酸和含氮含硫含磷化合物构成。其中,萜烯烃、醇类、酯类物质含量较多且种类丰富。在检测的七种芳香植物中,九里香花朵在盛开期的主要挥发物是1,4-戊二烯(9.506%)、苯乙醇(5.699%)、14,15环氧花生四烯酸(5.676%)、苯甲醛(5.444%)、芳樟醇(5.197%)、苯乙醛(4.124%)、六甲基乙烷(3.389%)、吲哚(2.862%)、α-法呢烯(2.790%)、苯甲醇(2.349%)、正己烷(2.349%)、苯甲酸甲酯(2.212%)。狭叶栀子的花朵在盛开期的主要挥发物是芳樟醇(15.525%)、β-罗勒烯(9.887%)、α-法呢烯(4.838%)、惕各酸叶醇酯(2.443%)。假连翘的花朵在盛开期的主要挥发物是正己烷(16.445%)、罗勒烯(14.334%)、间戊二烯(6.233%)、肌氨酸(4.058%)。米仔兰花朵在盛开期的主要挥发物是β-石竹烯(13.524%)、丁位大根香叶烯(9.285%)、β-杜松烯(5.122%)、正己烷(5.085%)、茉莉酸甲酯(4.485%)、依兰油烯(4.070%)、双环倍半水芹烯(2.583%)、δ-榄香烯(2.209%)。香蜂草叶片的挥发物主要由棉隆(8.515%)、β-石竹烯(5.089%)、正己烷(4.322%)、橙花醇(2.957%)、柠檬醛(2.764%)、香茅醇(1.987%)构成。蓝黑鼠尾草叶片的挥发物主要由3,5-二羟基-3-甲基戊酸(7.470%)、丁位大根香叶烯(7.373%)、β-榄香烯(6.228%)、β-石竹烯(4.298%)、杜松烯(4.269%)、叶醇(4.091%)、甘油芥酸酯(3.122%)、α-依兰油烯(2.914%)构成。花叶香桃木叶片的挥发物主要是:乙酸桃金娘烯醇酯(8.122%)、15-OxoETE(8.121%)、桉叶油醇(6.024%)、α-蒎烯(4.781%)、芳樟醇(4.432%)、乙酰水杨羟肟酸(2.973%)、(+)-柠檬烯(2.608%)、15d-PGA1(2.602%)、乙酸芳樟酯(2.587%)、桃金娘烯醇(1.688%)构成。绝大多数化学物质都具有芳香气味,其中多数还能够作为食品香料香精添加剂。通过闻香实验表明,芳香植物挥发物整体上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生物反馈测定中,数据结果并无显着性差异。但从数据变化整体趋势来看,嗅闻芳香植物的香气可以让人体缓解疲劳、提高注意力。同时,通过嗅闻香气可以降低人体的血压和心率,使人变得放松镇静。其中,根据α脑波变化的趋势可以推测九里香花香中可能含有可以提高女性的创造力的化学物质,针对男性则可能帮助增加其注意力。狭叶栀子、香蜂草、香桃木的芳香气味可能能够帮助提高人体注意力,假连翘、米仔兰和蓝黑鼠尾草中可能含有能够帮助人们激发想象力的物质。闻香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变化,向积极状态发展,七种植物中对于压力、焦虑、疲劳的因素对比明显,闻香前后差异性显着,说明芳香植物的挥发物能够降低紧张程度,让人变得放松愉悦。与此同时,根据挥发物检测结果可知芳香植物的挥发物中释放的大量萜烯烃物质、酸类、醇类物质,它们都有一定的杀菌抗菌以及消炎杀虫的功效,也可以间接促进人体健康。芳香植物作为优秀的景观绿化材料,其作用是非常丰富的,因此要加强芳香植物的开发,充分发掘其价值,因地制宜,推广使用。根据本实验结果,在康复景观中设计一些芳香减压园,芳香创造园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胡平[8](2016)在《草果精油化学成分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农药残留是当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开发天然、安全的植物源农药越来越受广大农药研究者的亲睐。植物精油是植物源农药的重要来源,尤其在果蔬等农产品防腐保鲜杀菌剂的开发利用方面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植物精油在质量浓度为1g/L时,对6种常见果蔬采后致病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GC-MS分析了4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植物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开展了草果精油对苹果腐烂病菌等6种供试真菌的毒力测定,求出相应的毒力回归方程和EC50值;明确了草果精油对葡萄灰霉病菌体内琥珀酸脱氢酶(SDH)和几丁质酶(Chitinase)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葡萄灰霉病菌、梨黑星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枣炭疽病菌为供试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草果、十三香、路路通、广玉兰叶、吴茱萸、排草、桑白皮、银杏叶、芦苇茎叶、芦根、香蒲叶、空心莲子草茎叶12种植物精油在质量浓度为1g/L时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草果等12种供试植物精油对6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草果精油、十三香精油、路路通精油和广玉兰叶精油对供试病原真菌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对上述6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1.58%100%、57.13%100%、46.44%81.52%和46.22%71.06%。2.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草果、十三香、路路通、广玉兰叶等4种抑菌活性较高的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草果精油被鉴定出6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桉油精(27.24%)、四环[3.3.1.0.1(3,9)]癸-10-酮(9.18%)、2-异丙基苯甲醛(6.36%)、柠檬醛(5.98%)、β-甲基肉桂醛(5.26%)、马鞭草烯醇(4.62%)、香叶醇(4.50%)等;十三香精油被鉴定出51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茴香脑(59.68%)、D-柠檬烯(10.01%)、草蒿脑(4.55%)、1-(3-甲基-2-丁烯基)-4-丙烯基萘(4.50%);路路通精油被鉴定出7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石竹烯氧化物(10.65%)、马鞭草烯酮(8.83%)、桃金娘烯醇(6.33%);广玉兰叶精油被鉴定出56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β-榄香烯(26.51%)、长叶烯(10.69%)、香叶烯(7.27%)。3.抑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草果精油对苹果腐烂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葡萄灰霉病菌、梨黑星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枣炭疽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2.0557x+0.4563(r=0.9627)、y=3.3616x-3.9582(r=0.9839)、y=2.013x+0.2358(r=0.9945)、y=2.3779x-1.5497(r=0.9599)、y=2.7736x-2.8933(r=0.9783)、y=2.6761x-2.8781(r=0.9330),其EC50值分别为0.1653g/L、0.4621 g/L、0.2315 g/L、0.5685 g/L、0.6992 g/L、0.8618 g/L。可见,草果精油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枣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稍差。草果精油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良好的抑菌活性,显示出其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方面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价值;4.测定了0.1、0.2、0.3g/L等不同浓度草果精油对葡萄灰霉病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的精油处理组的病菌几丁质酶活性始终比CK组酶活性高,且随着草果精油处理浓度的增加,几丁质酶活性相对空白组升高越明显。CK、0.05、0.1、0.15、0.2、0.3g/L浓度组草果精油处理葡萄灰霉病菌后,SDH活力值依次为80.25 U/mgprot、77.12 U/mgprot 71.53 U/mgprot、62.08 U/mgprot、54.64 U/mgprot、47.19 U/mgprot,精油处理组的葡萄灰霉病菌体内SDH活性均明显低于CK组,且随着精油浓度的增加,SDH值呈下降趋势,即草果精油浓度越高,对葡萄灰霉病菌SDH活性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由此推测,葡萄灰霉病菌经草果精油处理后,一方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灰霉病菌产生葡萄糖饥饿现象,刺激几丁质酶活性的升高,不断降解真菌细胞壁,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引起细胞内渗透压不稳定,导致真菌细胞溶解死亡;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葡萄灰霉病菌体内SDH活性受抑制,直接影响细胞中电子传递链和呼吸氧化作用,阻碍三羧酸循环和能量代谢,使组织化学反应减弱或终止,细胞生长周期停滞,最终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
雷雨田[9](2016)在《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筛选及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龙脑樟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油树种,富含多种挥发油,特别是右旋龙脑(天然冰片)含量较高。我国市场对于天然冰片的需求有供不应求的趋势,因此寻找天然冰片含量高、抗寒性较好的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作为母本,大量生产优质种苗,对合理的开发利用龙脑樟资源有极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从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筛选和扦插繁殖技术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叶片中天然冰片的含量、挥发油的成分含量及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龙脑樟优良单株筛选;通过不同的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浓度、插穗木质化程度、插穗长度等变量,进行扦插试验,筛选出最适合龙脑樟扦插生根的方案。研究结果如下:1.优良单株初选: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00株入选龙脑樟单株叶片中的天然冰片,发现100株龙脑樟叶片中天然冰片含量差异明显,筛选出叶片中天然冰片含量≥1.0%的单株,共33株,分别为Z67﹥Z55﹥Z82﹥Z10﹥Z29﹥Z32﹥Z92﹥Z60﹥Z19﹥Z84﹥Z56﹥Z86﹥Z93﹥Z96﹥Z48﹥Z77﹥Z100﹥Z41﹥Z13﹥Z2﹥Z45﹥Z8﹥Z5﹥Z17﹥Z20﹥Z9﹥Z23﹥Z68﹥Z30﹥Z95﹥Z64﹥Z74﹥Z4,其中Z67天然冰片含量最高,达1.66%。2.优良单株复选:水蒸汽蒸馏提取出的叶部精油收集处理,将初选筛选出的33株龙脑樟单株对应的叶部精油进行GC-MS法检测,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将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9种重要挥发油含量进行分析,筛选出总得油率≥1.50%和9种重要精油的得油率≥1.00%的15株龙脑樟单株,分别为Z2、Z5、Z9、Z10、Z17、Z19、Z30、Z32、Z48、Z55、Z60、Z67、Z77、Z82、Z86。3.优良单株决选:复选出的15株龙脑樟单株进行抗寒性研究,测定各龙脑樟单株的抗寒指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CAT活性),采用模糊隶属函数进行分析,并结合冬季形态观察,筛选出抗寒能力最强的6株龙脑樟单株为最终筛选出的龙脑樟优良单株,分别为Z17、Z19、Z32、Z48、Z67和Z86。4.不同基质对龙脑樟容器扦插生根的影响差异极显着,其中基质A8,即泥炭土、珍珠岩、河沙、蛭石按体积比1:1:1:1混合配制,平均生根率达82.33%,平均根长为10.59mm,平均生根条数为7.48条,较其它基质配方效果更佳,最适宜龙脑樟容器扦插生根。5.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龙脑樟容器扦插生根的影响差异显着,其中各激素对应最适宜浓度分别为400 mg·L-1IBA、400 mg·L-1NAA、200 mg·L-1ABT-1#最适于龙脑樟插穗生根;而不同激素种类对龙脑樟容器扦插生根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中200mg·L-1 ABT-1#效果更好,平均生根率达89.33%,平均根长为10.52 mm,平均生根条数为7.47条。6.不同木质化程度对龙脑樟容器扦插生根的影响差异极显着,其中半木质化枝条平均生根率达88.67%,平均根长为10.35 mm,平均生根条数为7.48条。7.不同插穗长度对龙脑樟容器扦插生根的影响差异极显着,其中7 cm长插穗平均生根率最高,达89.33%,平均生根条数最多,为7.37条,9cm长插穗平均根长最大,为10.35 mm,5 cm长穗条各项指标也较高,生根率达86.67%,仅次于7 cm长插穗。综上所述,筛选出天然冰片含量及精油含量较高、抗寒能力较好的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并试验出最适宜龙脑樟扦插生根的方案,以筛选出的龙脑樟优良单株为母株,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获得高品质优良后代,满足市场需求,为科学合理地利用龙脑樟提供基础。
许冰心[10](2016)在《寒香蜜自然发酵葡萄酒香气成分的研究》文中指出寒香蜜葡萄属于欧美品系,天然无核,果肉脆而多汁,味道香甜如蜜,具有极强的抗病抗寒性。其自然发酵的葡萄酒颜色呈浅红色,香气特殊,口感清爽。本试验以采自辽宁鞍山地区新鲜成熟寒香蜜葡萄为原料,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寒香蜜葡萄及其自然发酵葡萄酒富集香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内标法分析不同发酵时期寒香蜜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差异变化,使用标准品分析了主要香气成分的绝对含量,掌握其香气变化规律,分析了主要香气的来源及其与品质指标的变化关系,鉴定寒香蜜白兰地的香气成分,了解其与寒香蜜葡萄酒香气差异,为酿造优质寒香蜜葡萄酒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寒香蜜葡萄中共鉴定35种成分,包括13种酯类、9种烷烃类、4种醇类、3种醛类、3种酮类和3种其它成分,含量较高的有己二酸二乙基己酯、棕榈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羟基丁酸乙酯、2,4-癸二烯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己二酸二辛酯、顺-3-己烯醇等。根据OVA值得出主要活性香气成分有丁酸乙酯、3-羟基丁酸乙酯、顺-3-己烯醇、水杨酸甲酯、仲辛酮、苯乙醇、肉桂酸乙酯。2.寒香蜜葡萄酒在四个不同发酵时期的香气分析共被鉴定出127种香气成分,均以醇类、酯类、酸类为主。在发酵30d时寒香蜜葡萄酒鉴定的成分最多,为56种,而在发酵70d时鉴定的香气成分含量最多,为410.97mg/L。其中含量较高的有:2,3-丁二醇、L-乳酸、乳酸乙酯、异戊醇、苯乙醇、异丁醇等。3.通过比较在四个不同时期寒香蜜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变化,得出香气成分种类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先增加后减少,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是一直持续增加;醇类、酯类、有机酸类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一直增加的状态;羰基化合物(醚酮类)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减少状态;其他类物质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波动状态先增加再减少。4.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寒香蜜葡萄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有1-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2,3-丁二醇、苯甲醇、苯乙醇、3-羟基丁酸乙酯、4-羟基丁酸内酯、丁二酸二乙酯、丁二酸单乙酯、乳酸乙酯、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比较寒香蜜葡萄和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其中苯乙醇、3-羟基丁酸乙酯来源于果香和发酵香,其他主要香气成分来源于发酵香。5.寒香蜜葡萄酒中不同发酵期的不同种类香气含量变化与其主要营养指标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总糖变化与醇类含量和醚酮类含量显着相关,总酚变化与酯类含量、酸类含量、醚酮类含量显着相关,总酸变化与酸类含量极显着相关,酒精度变化与醇类含量极显着相关,色度值变化与醇类含量、酯类含量、醚酮类含量显着相关。6.寒香蜜葡萄酒主要香气成分中异戊醇、苯甲醇和苯乙醇进行准确定量分析,可得出异戊醇和苯乙醇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持续增加,而苯甲醇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异戊醇与酒精度正相关显着,对色度值是正相关极显着;苯甲醇与pH值正相关显着;苯乙醇对酒精度正相关显着,对总糖和色度值是正相关极显着。苯乙醇、苯甲醇、异戊醇含量变化与寒香蜜葡萄酒品质理化指标有关联性。7.在寒香蜜白兰地香气分析中,鉴定出13种成分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乙酸(28%)、异戊醇(26%)、乳酸乙酯(21%)、异丁醇(5.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4.8%)、苯乙醇(4.6%)。寒香蜜白兰地主要香气成分与葡萄酒主要香气成分种类一致。含量有差异。8.寒香蜜葡萄酒在香气分析和感官分析中感官特性一致,具有酿制优质葡萄酒的潜质,亦可制成寒香蜜白兰地。
二、GC/MS分析黄杨花精油成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C/MS分析黄杨花精油成份(论文提纲范文)
(1)3种松科树种抑菌效果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3种松科树种概况 |
1.2.2 植物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
1.2.3 空气细菌微生物研究 |
1.2.4 植物抑菌效果评价方法 |
1.2.5 植物抑菌作用影响因素 |
1.2.6 植物挥发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预期结果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空气微生物的采集与鉴定 |
2.2.2 植物抑菌试验 |
2.2.3 环境因子、植物群落结构、叶片滞尘量、叶片氮含量测定 |
2.2.4 植物挥发油试验 |
2.2.5 试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植物抑菌试验 |
3.1 供试材料 |
3.1.1 供试菌种 |
3.1.2 植物样地说明 |
3.2 室内水枝插法抑菌试验 |
3.2.1 不同月份3样地黑皮油松抑菌率 |
3.2.2 不同月份3样地樟子松抑菌率 |
3.2.3 不同月份3样地红皮云杉抑菌率 |
3.2.4 小结 |
3.3 自然沉降法试验 |
3.3.1 不同季节3样地黑皮油松抑菌率 |
3.3.2 不同季节3样地樟子松抑菌率 |
3.3.3 不同季节3样地红皮云杉抑菌率 |
3.3.4 小结 |
3.4 植物群落抑菌分析 |
3.4.1 3样地3种松科树种群落特征值比较 |
3.4.2 各样地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比较 |
3.4.3 群落抑菌能力、环境因子、群落结构特征和滞尘效益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松科树种挥发油分析 |
4.1 不同月份3种松科树种精油提取得率 |
4.1.1 不同月份黑皮油松1a生枝叶精油得率 |
4.1.2 不同月份樟子松1a生枝叶精油得率 |
4.1.3 不同月份红皮云杉1a生枝叶精油得率 |
4.1.4 挥发油提取率与叶片氮元素相关性分析 |
4.1.5 小结 |
4.2 不同月份3种松科树种药敏试验 |
4.2.1 黑皮油松1a生枝叶药敏试验 |
4.2.2 樟子松1a生枝叶药敏试验 |
4.2.3 红皮云杉1a生枝叶药敏试验 |
4.2.4 小结 |
4.3 不同季节3种松科树种挥发油成分分析 |
4.3.1 不同季节黑皮油松1a生枝叶挥发油成分 |
4.3.2 不同季节樟子松1a生枝叶挥发油成分 |
4.3.3 不同季节红皮云杉1a生枝叶挥发油成分 |
4.4 不同季节 3 种松科树种挥发油主要成分变化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植物抑菌作用研究 |
5.2 植物抑菌作用影响因子研究 |
5.3 植物挥发油提取率研究 |
5.4 植物挥发油抑菌作用与成分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水溶性山茶油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0.2 山茶油综述 |
0.3 山茶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 |
0.4 水溶性植物油国内外现状 |
0.5 水溶性植物油制备方法 |
0.6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一章 山茶油中脂肪酸组成及生理活性物质测定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山茶油碱催化水解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溶性山茶油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年产5000吨水溶性山茶油工艺设计 |
第一节 设计任务 |
第二节 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
第三节 初步物料衡算 |
第四节 生产工艺流程草图设计 |
第五节 反应器选型及操作设计 |
第六节 带控制点的管道工艺流程图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缩略名词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黄樟叶精油化学成分和重要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樟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精油研究进展 |
1.2.3 植物萜类研究进展 |
1.2.4 转录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黄樟叶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的采样与鉴定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黄樟叶精油区域变异研究 |
2.2.2 黄樟叶精油年变化规律研究 |
2.2.3 不同方位黄樟叶精油含量和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含量研究 |
2.2.4 黄樟主要化学型筛选及其生物合成相关研究材料选育 |
2.3 小结 |
3 基于转录组学的萜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鉴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叶精油提取和化学成分鉴定 |
3.1.3 RNA提取与文库构建 |
3.1.4 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 |
3.1.5 三种不同化学型黄樟表达谱测序 |
3.1.6 基因功能注释 |
3.1.7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1.8 TPS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1.9 差异表达基因的定量(qRT-PCR)验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 |
3.2.2 三代全长转录组基因注释和功能分类 |
3.2.3 用于RNA-Seq测序的不同化学型黄樟叶精油化学成分 |
3.2.4 不同化学型黄樟RNA-Seq测序质量 |
3.2.5 不同化学型组间差异基因分析 |
3.2.6 不同化学型黄樟萜类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
3.2.7 TPS系统发育树构建 |
3.2.8 测序结果的qRT-PCR验证 |
3.2.9 三种重要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候选基因筛选 |
3.3 小结 |
4 三种重要萜类物质生物合成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黄樟总RNA质量检测 |
4.2.2 黄樟萜类合成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4.2.3 黄樟萜类合成酶蛋白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 |
4.2.4 黄樟萜类合成酶基因亚细胞定位 |
4.2.5 黄樟萜类合成酶基因功能群体验证 |
4.2.6 黄樟萜类合成酶转基因功能验证 |
4.3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黄樟叶精油区域变异与形成原因 |
5.1.2 黄樟叶精油年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 |
5.1.3 联合使用三代和二代转录组测序挖掘黄樟萜类物质合成关键基因 |
5.1.4 萜类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
5.1.5 黄樟TPS基因结构、功能与分类 |
5.1.6 黄樟TPS基因功能验证 |
5.2 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野扇花的香气成分分析以及遮荫对野扇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芳香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
1.1.1 芳香植物定义及类型 |
1.1.2 芳香植物的应用 |
1.2 植物的耐荫性以及耐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
1.2.1 耐荫植物的含义 |
1.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3 上海地区常见耐阴植物 |
1.3 弱光条件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及植物耐荫的生理机制研究 |
1.3.1 植物与光的关系 |
1.3.2 弱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3 植物适应弱光环境的策略 |
1.4 野扇花及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2 上海地区应用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野扇花香气成份的初步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主要挥发性物质成分——苯乙醇 |
2.3.2 野扇花在芳香保健园中的可能应用 |
第三章 遮荫对野扇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夏季高温条件下遮荫对野扇花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生理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遮荫处理 |
4.1.2 生理指标测定 |
4.1.3 酶活性等的测定 |
4.1.4 代谢产物的提取、衍生物和GC-MS分析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遮荫对野扇花干物质积累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2 遮荫对野扇花叶片细胞膜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积累的影响 |
4.2.3 遮荫对野扇花叶片中活性氧积累的影响 |
4.2.4 遮荫对野扇花叶片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5 遮荫对野扇花叶片相关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阳岭种子植物多样性及越南安息香花的芳香油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多样性研究 |
1.1.1 植物区系与植物多样性关系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多样性研究内容 |
1.2 研究进展 |
1.2.1 世界植物区系或物种多样性 |
1.2.2 中国植物多样性或区系研究进展 |
1.2.3 中国植物区系区划 |
1.3 阳岭的自然环境特点 |
1.3.1 地理条件 |
1.3.2 气候水文特点 |
1.3.3 地质、地貌 |
1.4 阳岭植物区系或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 |
1.4.1 阳岭多样性研究历史背景 |
1.4.2 植物多样性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技术线路 |
2.2.2 采集路线 |
2.2.3 标本制作 |
2.2.4 标本鉴定 |
2.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
3.1 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组成 |
3.2 科的区系成分特征 |
3.2.1 优势科分析 |
3.2.2 科的分布型分析 |
3.3 属的区系多样性成分特征 |
3.3.1 多种属的统计分析 |
3.3.2 属的分布型分析 |
3.4 阳岭古老性与珍稀濒危植物分析 |
3.4.1 古老性成分 |
3.4.2 珍稀濒危植物 |
3.5 与其他区系比较与联系 |
3.5.1 与其他区系相似性比较 |
3.5.2 与其他区系主成分分析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越南安息香花的芳香油成分研究 |
4.1 越南安息香花芳香油研究现状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越南安息香花的材料 |
4.2.2 越南安息香花的提取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花中重要挥发性芳香油成分 |
4.3.2 越南安息香花中挥发性芳香油成分的类型及其含量 |
4.3.3 挥发性芳香油成分的主要特征 |
4.4 挥发性芳香油成分的对比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不同方法提取茜草精油的化学组成及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传统中药茜草资源概述 |
1.1.1 茜草的植物学特征及地理分布 |
1.1.2 茜草的历史考证及经济价值 |
1.1.3 茜草的历史考证及药用价值 |
1.1.4 茜草的化学组成 |
1.1.5 茜草为主的主要中药制剂及疗效 |
1.2 植物精油 |
1.2.1 关于植物精油 |
1.2.2 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 |
1.2.3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 |
1.2.4 植物精油的成分鉴定 |
1.2.5 植物精油的应用 |
1.3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茜草精油化学组成的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试剂及设备 |
2.2.1 材料 |
2.2.2 试剂 |
2.2.3 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茜草精油的提取和制备 |
2.3.2 茜草精油的GC-MS分析 |
2.3.3 茜草精油的电子鼻检测 |
2.3.4 不同方法精油提取后茜草原料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
2.3.5 茜草精油的状态及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GC-MS分析结果 |
2.4.2 茜草精油的电子鼻检测分析 |
2.4.3 不同提取方法茜草精油比较 |
2.4.4 不同方法精油提取后茜草原料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
2.4.5 茜草精油的状态及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茜草精油抑菌活性及机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试剂及设备 |
3.2.1 材料 |
3.2.2 试剂与菌种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DIZ) |
3.3.2 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测定 |
3.3.3 最小致死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的测定 |
3.3.4 茜草精油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影响 |
3.3.5 茜草精油对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3.6 茜草精油对微生物细胞内容物的渗漏的影响 |
3.3.7 微生物超微结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 |
3.3.8 微生物超微结构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茜草精油的抑菌效果 |
3.5.2 茜草精油抑菌活性的MIC和MBC |
3.5.3 茜草精油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影响 |
3.5.4 茜草精油对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5.5 茜草精油对微生物细胞内容物渗漏的影响 |
3.5.6 微生物超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3.5.7 微生物超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茜草精油功能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试剂及设备 |
4.2.1 实验原料及所用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抗氧化活性 |
4.3.2 大分子损伤保护体系(DNA) |
4.3.3 大分子损伤保护体系(蛋白质) |
4.3.4 抗癌体系 |
4.3.5 肝损伤保护体系(在体实验) |
4.3.6 肝损伤保护体系(离体实验) |
4.3.7 总酚含量测定 |
4.3.8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抗氧化体系 |
4.4.2 大分子损伤的保护体系(DNA) |
4.4.3 大分子损伤保护体系(蛋白质) |
4.4.4 抗癌体系 |
4.4.5 茜草精油的总酚含量 |
4.4.6 茜草精油对CCl_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4.4.7 茜草精油对CCl_4所致BRL大鼠肝细胞保护作用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康复景观中几种芳香植物挥发物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 |
1.2.1.1 康复景观 |
1.2.1.2 芳香植物 |
1.2.1.3 植物挥发物 |
1.2.1.4 健康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4.2.1 切入视角 |
1.4.2.2 学科交叉 |
1.4.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康复景观国的内外研究概况 |
2.1.1 康复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康复景观相关理论的提出与延伸 |
2.1.2.1 基于自然环境为主体的理论与假说 |
2.1.2.2 基于心理感知为主体的理论与假说 |
2.1.2.3 基于行为活动为主体的理论与假说 |
2.1.3 康复景观设计案例 |
2.2 芳香植物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1 芳香植物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
2.2.2 芳香植物在康复景观中的应用 |
2.3 园林植物挥发物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2.3.1 植物挥发物的香型鉴定与植物种质资源开发 |
2.3.2 判定挥发物成分用于指导健康游憩林的营造 |
2.3.3 杀菌抑菌的相关研究 |
2.3.4 植物挥发物释放动态变化的研究 |
2.4 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2.4.1 植物挥发物对人体生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2 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心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3 植物挥发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
2.4.4 植物挥发物的临床试验研究 |
2.5 小结 |
3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3.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3.1.1 九里香 |
3.1.2 狭叶栀子 |
3.1.3 假连翘 |
3.1.4 米仔兰 |
3.1.5 香蜂草 |
3.1.6 蓝黑鼠尾草 |
3.1.7 花叶香桃木 |
3.2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的采集与检测 |
3.2.1 芳香植物挥发物的采集 |
3.2.2 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检测 |
3.2.2.1 SPME工作条件 |
3.2.2.2 GC-MS工作条件 |
3.2.3 芳香植物挥发物数据分析 |
3.3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
3.3.1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生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
3.3.2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心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
3.3.3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数据分析 |
3.3.3.1 皮电、皮温、脑波的分析方法 |
3.3.3.2 血压、心率的分析方法 |
3.3.3.3 心理指标(SCL-90、简式POMS量表)的分析方法 |
4 几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的鉴定与分析 |
4.1 九里香盛花期挥发物成分分析 |
4.2 狭叶栀子盛花期挥发物成分分析 |
4.3 假连翘盛花期挥发物成分分析 |
4.4 米仔兰盛花期挥发物成分分析 |
4.5 香蜂草叶片挥发物成分分析 |
4.6 蓝黑鼠尾草叶片挥发物成分分析 |
4.7 花叶香桃木叶片挥发物成分分析 |
4.8 小结 |
5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
5.1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生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
5.1.1 九里香花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5.1.1.1 九里香花香对人体皮电、皮温和脑波的影响 |
5.1.1.2 九里香花香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1.3 小结 |
5.1.2 狭叶栀子花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5.1.2.1 狭叶栀子花香对人体皮电、皮温和脑波的影响 |
5.1.2.2 狭叶栀子花香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2.3 小结 |
5.1.3 假连翘花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5.1.3.1 假连翘花香对人体皮电、皮温和脑波的影响 |
5.1.3.2 假连翘花香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3.3 小结 |
5.1.4 米仔兰花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5.1.4.1 米仔兰花香对人体皮电、皮温和脑波的影响 |
5.1.4.2 米仔兰花香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4.3 小结 |
5.1.5 香蜂草叶片香气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5.1.5.1 香蜂草叶片香气对人体皮电、皮温和脑波的影响 |
5.1.5.2 香蜂草叶片香气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5.3 小结 |
5.1.6 蓝黑鼠尾草叶片香气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5.1.6.1 蓝黑鼠尾草叶片香气对人体皮电、皮温和脑波的影响 |
5.1.6.2 蓝黑鼠尾草叶片香气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6.3 小结 |
5.1.7 花叶香桃木叶片香气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5.1.7.1 花叶香桃木叶片香气对人体皮电、皮温和脑波的影响 |
5.1.7.2 花叶香桃木叶片香气对人体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5.1.7.3 小结 |
5.2 芳香植物挥发物对人体心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
5.2.1 九里香花香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5.2.1.1 嗅闻九里香花香前后SCL-90 量表的变化 |
5.2.1.2 嗅闻九里香花香前后POMS量表的变化 |
5.2.1.3 小结 |
5.2.2 狭叶栀子花香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5.2.2.1 嗅闻狭叶栀子花香前后SCL-90 量表的变化 |
5.2.2.2 嗅闻狭叶栀子花香前后POMS量表的变化 |
5.2.2.3 小结 |
5.2.3 假连翘花香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5.2.3.1 嗅闻假连翘花香前后测试SCL-90 量表的变化 |
5.2.3.2 嗅闻假连翘花香前后POMS量表的变化 |
5.2.3.3 小结 |
5.2.4 米仔兰花香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5.2.4.1 嗅闻米仔兰花香前后SCL-90 量表的变化 |
5.2.4.2 嗅闻米仔兰花香前后POMS量表的变化 |
5.2.4.3 小结 |
5.2.5 香蜂草叶片香气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5.2.5.1 嗅闻香蜂草叶片前后SCL-90 量表的变化 |
5.2.5.2 嗅闻香蜂草叶片前后POMS量表的变化 |
5.2.5.3 小结 |
5.2.6 蓝黑鼠尾草叶片香气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5.2.6.1 嗅闻蓝黑鼠尾草叶片前后SCL-90 量表的变化 |
5.2.6.2 嗅闻蓝黑鼠尾草叶片前后POMS量表的变化 |
5.2.6.3 小结 |
5.2.7 花叶香桃木叶片香气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
5.2.7.1 嗅闻花叶香桃木叶片前后SCL-90 量表的变化 |
5.2.7.2 嗅闻花叶香桃木叶片前后POMS量表的变化 |
5.2.7.3 小结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可改进之处 |
6.2.1 关于对芳香植物挥发物研究的不足 |
6.2.2 关于对人体健康相关实验研究的不足 |
6.3 建议及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国内外康复花园植物应用案例 |
附录三 脑波实验图 |
附录四 SCL-90量表内容 |
附录五 POMS简式量表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草果精油化学成分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与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精油概述 |
1.1.1 植物精油简介 |
1.1.2 植物精油提取方法 |
1.1.3 植物精油生物活性及应用 |
1.2 草果精油研究现状 |
1.2.1 草果精油简介 |
1.2.2 草果精油的药理作用 |
1.2.3 草果精油的应用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菌种 |
3.1.3 仪器设备 |
3.1.4 药品与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植物精油的提取 |
3.2.2 12 种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测定 |
3.2.3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3.2.4 草果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测定 |
3.2.5 葡萄灰霉病菌酶活力的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12 种供试植物精油的提取率 |
4.2 植物精油对供试真菌的抑菌活性 |
4.3 植物精油GC-MS成分分析 |
4.3.1 草果精油成分分析 |
4.3.2 十三香精油成分分析 |
4.3.3 路路通精油成分分析 |
4.3.4 广玉兰叶精油成分分析 |
4.4 草果精油对6种供试真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
4.4.1 草果精油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毒力测定 |
4.4.2 草果精油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
4.4.3 草果精油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
4.4.4 草果精油对梨黑星病菌的毒力测定 |
4.4.5 草果精油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 |
4.4.6 草果精油对枣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
4.5 草果精油对葡萄灰霉病菌酶活性的影响 |
4.5.1 几丁质酶活性 |
4.5.2 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
5 讨论 |
5.1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 |
5.2 植物精油的GC-MS成分分析 |
5.3 草果精油对6种供试真菌的毒力测定 |
5.4 草果精油对葡萄灰霉病菌酶活性的影响 |
5.4.1 草果精油对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5.4.2 草果精油对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6 结论 |
6.1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 |
6.2 4 种抑菌活性高的植物精油成分分析 |
6.3 草果精油对供试真菌的毒力测定 |
6.4 草果精油对葡萄灰霉病菌酶活性的影响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筛选及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龙脑樟概述 |
1.2 龙脑樟优良单株筛选的研究 |
1.3 龙脑樟精油及成分分析的研究 |
1.3.1 龙脑樟精油主要成分概述 |
1.3.2 龙脑樟精油提取的研究 |
1.3.3 龙脑樟精油成分分析的研究 |
1.4 植物抗寒性相关研究 |
1.4.1 外部形态与抗寒性的关系 |
1.4.2 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1.4.3 膜脂过氧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1.4.4 保护酶系统与抗寒性的关系 |
1.4.5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 |
1.5 龙脑樟繁殖技术研究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筛选 |
3.3.2 龙脑樟扦插繁殖研究 |
3.4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筛选 |
4.1.1 水蒸汽蒸馏提取天然冰片 |
4.1.2 龙脑樟叶片精油主成分分析 |
4.1.3 龙脑樟抗寒性测定 |
4.2 扦插繁殖 |
4.2.1 不同基质配方对龙脑樟扦插生根的影响 |
4.2.2 不同激素处理对龙脑樟扦插生根的影响 |
4.2.3 不同木质化程度对龙脑樟扦插生根的影响 |
4.2.4 不同插穗长度对龙脑樟扦插生根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筛选 |
5.1.2 龙脑樟扦插繁殖 |
5.2 讨论 |
5.2.1 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筛选 |
5.2.2 龙脑樟扦插繁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寒香蜜自然发酵葡萄酒香气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寒香蜜葡萄简介 |
1.2 葡萄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1 葡萄的香气 |
1.2.2 葡萄成熟与香气成分的关系 |
1.3 葡萄酒香气成分的来源与种类 |
1.3.1 葡萄酒的芳香成分来源 |
1.3.2 葡萄酒中的芳香成分的种类 |
1.4 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 |
1.4.1 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富集方法 |
1.4.2 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1.4.3 葡萄酒香气成分的气味活性值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寒香蜜葡萄品质和香气分析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寒香蜜葡萄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2.2.2 寒香蜜葡萄香气的富集 |
2.2.3 寒香蜜葡萄香气的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寒香蜜葡萄的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 |
2.3.2 寒香蜜葡萄的香气成分分析 |
2.3.3 寒香蜜葡萄香气成分活性气味值分析 |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2.4.1 本章小结 |
2.4.2 讨论 |
第三章 寒香蜜自然发酵葡萄酒的品质和香气变化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寒香蜜葡萄酒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3.2.2 寒香蜜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富集 |
3.2.3 寒香蜜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分析 |
3.2.4 寒香蜜葡萄酒的感官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寒香蜜葡萄酒在不同发酵期的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 |
3.3.2 寒香蜜葡萄酒在不同发酵期的香气成分分析 |
3.3.3 寒香蜜葡萄酒在不同发酵期香气成分变化规律 |
3.3.4 寒香蜜葡萄酒香气物质种类含量与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3.3.5 寒香蜜葡萄与寒香蜜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6 寒香蜜葡萄酒不同发酵期特征香气分析 |
3.3.7 寒香蜜葡萄酒主要香气成分的定量分析 |
3.3.8 寒香蜜葡萄酒感官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3.5 讨论 |
第四章 寒香蜜白兰地香气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寒香蜜白兰地香气成分的富集 |
4.2.2 寒香蜜白兰地香气成分的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寒香蜜白兰地香气成分的分析 |
4.3.2 寒香蜜葡萄酒与白兰地的香气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 |
四、GC/MS分析黄杨花精油成份(论文参考文献)
- [1]3种松科树种抑菌效果动态研究[D]. 韩鑫.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2]水溶性山茶油的制备工艺研究[D]. 张松松.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黄樟叶精油化学成分和重要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研究[D]. 邱凤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4]野扇花的香气成分分析以及遮荫对野扇花生长发育的影响[D]. 薛建.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5]阳岭种子植物多样性及越南安息香花的芳香油成分研究[D]. 李莉.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6]基于不同方法提取茜草精油的化学组成及功能性研究[D]. 权美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康复景观中几种芳香植物挥发物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D]. 贾梅.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4)
- [8]草果精油化学成分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D]. 胡平.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 [9]龙脑樟无性系优良单株筛选及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 雷雨田.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 [10]寒香蜜自然发酵葡萄酒香气成分的研究[D]. 许冰心.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