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田暗管排水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瑾[1](2021)在《沿海垦区满足不同土壤脱盐目标及作物机收条件的暗管排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苏沿海滩涂新垦农田土壤盐分含量高,需通过排水洗盐措施来实现不同的土壤改良目标,满足农业生产要求;改良后的农田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制,农田排水系统建设是实现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考虑江苏省沿海垦区气象、土壤特点以及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本文依据东台市长序列气象资料,利用农田排水模型-DRAINMOD研究了暗管排水强度对沿海垦区初垦土壤的脱盐过程的影响,以及稻麦轮作条件下满足机械化收割要求的暗管排水系统合理布局。论文首先验证了 DRAINMOD模型对地下水位埋深预测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土壤盐分动态模型,分析不同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盐分变化过程,建立研究区盐渍土脱盐年限与排水强度之间的关系;然后模拟不同排水条件下,稻麦轮作农田满足一定机收保证率所需的暗管排水布局,并对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暗管排水方案进行了验证。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研究区农田地下水位实测数据对DRAINMOD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测研究区农田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过程。(2)对研究区长序列气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排水条件下,利用次降雨、年际降雨规律可实现土壤脱盐;一般年份下仅利用雨季(6~9月)的降雨量就可以实现土壤排水脱盐效果。(3)DRAINMOD模拟结果显示,暗管排水系统在研究区降雨规律作用下,可实现不同的土壤脱盐目标:当地表平整度较高(Sm=1cm),暗管埋深为100cm、间距为10m时,土壤盐分可在10 a后降到1.5g/kg以下;而在间距增大为50m时,需经34 a土壤含盐量才能达到上述目标;当排水间距大于100m时,则无法实现土壤脱盐目标。土壤脱盐年份(n/a)与暗管埋深(d/cm)和暗管间距(s/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n=33.24-0.272 d+0.57 s。(4)考虑沿海垦区稻麦轮作农田机械收割对于排水要求的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在水稻和小麦的收获期地下水位降到80cm以下,暗管埋深为90~120cm时,在地表平整度较高的情况下,在95%的年份保证收获期机械下田的最大暗管间距为22.5~33.5m,在98%的年份保证收获期机械下田的最大暗管间距为14.8~18.6m。(5)采用增量效益费用比法对四种暗管排水系统布置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四种方案下的排水方案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地表平整度较高(Sm=1cm,Si=0.5cm),暗管埋深为110cm,间距为15m时,可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98%的年份保证大型收割机可以在2d内进行作业的暗管埋深为110cm,间距为15.3m;该布置方案与沿海新垦农田的排盐条件下的暗管排水强度一致,是兼顾新垦农田排盐和现有农田的机收保证率下的最佳方案。
庄旭东[2](2021)在《暗管排水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盐分布田间试验及SWAP模型模拟》文中指出土壤盐碱化和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河套灌区中国农业大学永济试验基地选取典型研究区,开展暗管排水条件下葵花生长田间试验,通过观测研究区暗管排水过程、农田土壤含水率、含盐量、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矿化度以及作物生长指标和产量等,分析研究区地下水土壤水盐动态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SWAP模型,模拟暗管排水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为当地排水暗管的合理布设和防治土壤盐碱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表层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随时间变幅较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各处理土壤含水率逐渐增加,含盐量逐渐减小。2020年生育期A、B、C3个小区表层土壤含盐量较2019年同比下降34.8%、6.8%和31.9%,说明淋洗+暗管排水可以有效排除表层土壤中的盐分,有助于作物前期生长。(2)通过水均衡分析,2020年整个试验区生育期内渠道侧渗量高达84.5 mm,占降雨和灌溉总量的38.6%。渠道侧渗在补给区域地下水的同时,也会对农田土壤水盐运移与分布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注重渠道渗漏对整个试验区的影响。(3)经过田间试验资料率定和验证的SWAP模型可用于模拟分析研究区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埋深1.5m,间距45m的情况下,若暗管埋深增加0.5 m时,40 cm 土壤剖面处的向下水分通量累积量增加48.2%,向下盐分通量累积量增加35.8%,增加暗管埋深对排除土壤盐分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区暗管埋深取2.0 m,暗管间距取45 m较为适宜。(4)不同灌水处理下,葵花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其中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在现蕾期生长速度较快,干物质量在成熟期增长较快。2020年产量较2019年有所提升,其中A区产量增加5.3%,B区产量增加18.2%,C区产量增加12.0%,说明秋浇+暗管排水可以有效排除土壤盐分,提高作物的产量。
江陵杰[3](2021)在《暗管排水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降水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收获和小麦的播种。在长江中下游稻作区,由于稻田排水不畅,稻田出现积水,特别是规模农田,造成机器无法下田作业,导致水稻收获难,小麦播种难的生产实际问题,甚至出现“雪覆稻”和“元月麦”,严重影响粮食安全生产。为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极端降水天气对稻麦生产的影响,在迅速排出稻田多余水分的同时提高稻田水分滞蓄能力,田间暗管排水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为研究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养分迁移规律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江苏省苏州市太仓东林农场两块规模农田进行暗管排水与传统明沟排水对比试验,以南粳46为供试品种,在暗管排水田距离排水沟和暗管不同的位置采集水稻样品,未铺设暗管的田块取样做对照,对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状况指标和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水稻各部位氮、磷、钾含量以及不同土层土壤养分进行差异性分析,为完善与暗管排水相配套的水肥运筹,协调土壤养分与水稻生理及产量,提高水稻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暗管排水对分蘖期、抽穗期水稻生长状况指标的影响不同。在分蘖期较高的田间渗漏下,不利于分蘖期水稻地上部分生长,分蘖期离暗管越近和离排水渠越远的处理干物重有降低趋势,且均小于对照田,暗管排水田平均干物重减少可达20%。从抽穗期到结实期暗管排水田干物质累积量迅速增加,干物重比对照田减小幅度也显着降低。2、暗管排水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蘖期和抽穗期。苗管距对水稻各生育阶段氮、磷、钾吸收影响更为显着,其中对磷元素的吸收影响最大,钾元素次之,氮元素最小,吸收量增加分别可达30%、5%和2%。暗管正上方处水稻植株茎、叶和穗含氮量均显着小于偏离暗管处理的植株,甚至出现小于对照组的现象,由于水稻植株从分蘖期到抽穗期为吸氮高峰期,所以苗管距对此时水稻植株含氮量有极显着影响。在苗渠距相同的条件下,随苗管距的增加水稻氮、磷、钾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各部位的氮、磷、钾含量均在苗渠距15 m&苗管距2.5 m处理下达到最大值。3、本试验中暗管排水主要通过影响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而影响水稻产量。随着苗渠距的增加,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随着苗管距的增大,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穗粒数的差异最大。产量在苗渠距15 m&苗管距2.5 m处理下达到最大值9.97 t·hm-2,大于对照组15.22%。在苗渠距15 m&苗管距0m下穗数小于对照组7.19%,结实率、千粒重均大于对照组,但产量小于对照组2.44%;铺设暗管田块主要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而穗数和结实率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4、暗管排水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但暗管排水田0-60cm土壤养分与水稻生长势指标和产量的相关性更高。在生态需水量较大的分蘖期,暗管排水田水分渗漏排水效果显着,0-20cm和0-60cm 土层土壤湿度显着高于对照田,并且苗渠距和苗管距均对土壤湿度有极显着影响,但表层土硝态氮和铵态氮淋失量较大,较对照组均降低了超过40%;在抽穗期,稻田处于搁田阶段,暗管排水田的速效降渍功能显着,土壤湿度较对照田均降低,土壤养分累积量普遍高于对照田,田间养分随暗管排水渗漏在苗管距2.5m处土壤中滤持量较高,随着苗渠距的增加,土壤养分普遍降低。成熟期暗管排水田能保持较低的田间湿度,便于机械化作业。5、本实验发现暗管排水田表层土淋失的养分会随田间渗漏较多的滤持在深层土壤中,增加深层土壤养分,对田间局部区域水稻植株氮磷钾吸收有一定提高的效果,增加水稻产量,但自由暗管排水会导致暗管正上方水溶性的氮、磷和钾的流失,不利于前期水稻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导致产量下降。适当的稻田暗管排水强度有利于水稻早期根系生长,但人为改变田间渗漏途径的方式对于溶质迁移特征等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导致耕层土壤养分的流失,而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因此,排水系统应根据水稻植株养分吸收特性配套相适应的控制排水措施,在分蘖期稻田建立水层阶段堵住暗管排水口,同时保持田面与沟渠适当水位差控制田间渗漏,避免养分流失。此外,肥料运筹应侧重于分蘖期暗管正上方区域增施氮肥和磷肥,防止养分不足而造成的减产。
谭攀,王士超,付同刚,刘金铜,韩立朴[4](2021)在《我国暗管排水技术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暗管排水技术是我国盐碱地改良、涝渍区排水、南方稻田养分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21世纪前20年暗管排水技术蓬勃发展,综述其发展历史和现状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该项技术,掌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CNKI、万方、维普、百度学术和Elsevier数据库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百度搜索等平台,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暗管排水技术发展动态、用途变化、应用的空间分布、应用面积和服务对象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50年来我国暗管排水发展主要分为初步探索期(1976—1998年)、渐进发展期(1999—2008年)与蓬勃发展期(2009—2020年);江苏和山东为暗管排水技术研究的热门研究省份;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是我国暗管排水技术主要的服务对象;暗管排水技术正在盐碱地改良领域快速发展,主要以淋洗土壤盐分为主。水盐调控技术一体化以及暗管生态修复将是未来暗管排水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暗管、滤料等材料的更新和暗管施工机械智能化铺设效率的提高,暗管排水技术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塔吉姑丽·达吾提,罗浩,吕双庆,本秋平[5](2020)在《暗管排水条件下南疆农田排水矿化度和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暗管排水技术在兵团南疆垦区盐渍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地块,通过暗管排水试验,研究了暗管不同管径(?50 mm、?60 mm)和不同间距(6、8、10 m)对农田排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灌溉水相比,暗管排水的矿化度、电导率显着高于灌溉水。各处理6月、8月、10月三次暗管排水的平均矿化度分别是6.427、7.382、6.781 g/L,为灌溉水的8.33、8.58倍和10.76倍;电导率分别是4.833、6.222、5.379 mS/cm,为灌溉水的7.92、10.55倍和10.98倍。暗管管径和间距对暗管排水的矿化度、电导率有显着的影响。间距相同的条件下,暗管管径越大,排水的矿化度、电导率越大;管径相同的条件下,暗管间距越大,排水的矿化度,电导率也越大。3次灌水时,暗管管径60 mm、间距10 m处理的平均矿化度和电导率分别为8.562、9.070、8.807 g/L与6.670、7.910、7.364 mS/cm。
谢中意[6](2020)在《网壁排水暗管在非饱和土壤中的排水排盐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为配合滴灌技术的优点,使暗管在非饱和土壤中能实现良好的排水、排盐功能,解决盐碱地农田上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完善农田排水理论,本研究基于室内试验(土工布结构观测及水力性能测试试验、土柱试验和土槽试验),研究了作为农田排水暗管外包滤层的土工布的结构特征与其水力学性能的关系;试验观测了网壁暗管的管壁孔隙率和外包土工布对暗管在非饱和土壤中的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内在机理。本研究的供试土工布包括针刺短丝(300g/m2、400g/m2和500g/m2)、聚酯长丝(300 g/m2和500 g/m2)、超薄型(30 g/m2、60 g/m2、100 g/m2、150 g/m2和260 g/m2)3种类型(共10个规格)的土工布,分别标注为D300、D400、D500、C300、C500、B30、B60、B100、B150、B260。用显微观测技术、渗透技术、变角度排水技术和改进砂芯漏斗技术,观测了土工布孔隙结构、饱和渗透特性、非饱和持水特性等指标,分析了土工布水力性能与其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管壁孔隙率做了4个水平的处理,分别标注为P1(3.02%)、P2(31.6%)、P3(71.3%)和P4(88.9%)。用于土柱试验的暗管由4个管壁孔隙率(P1、P2、P3和P4)和5种土工布(D300、D500、C300、B30和B100)正交组合而成,共20个组合方式;用于土槽试验的暗管由4个管壁孔隙率(P1、P2、P3和P4)和2种土工布(D300和B30)正交组合而成,共8个组合方式。观测不同暗管在土柱或土槽试验中的排水量、排盐浓度、排盐量、土壤含水率、土壤基质吸力、土壤含盐量等指标,分析了网壁暗管的管壁孔隙率以及外包土工布对暗管在非饱和土壤中的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土工布的平面孔隙率和空间孔隙率都与其体积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短丝和长丝类型的土工布的纵向孔隙率与其体积密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超薄型土工布的纵向孔隙率随着体积密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最优值。各类土工布的垂直渗透性能都与土工布的纵向孔隙率呈正相关关系。短丝和长丝类型土工布的饱和度均随着土工布放置角度由小(0°)变大(90°)而降低;且随着放置角度的增大,体积密度更大的土工布,其排水量更少,即持水能力更强。在同一饱和度下,这两种类型土工布的吸力与其厚度呈正相关。(2)土工布作为暗管外包滤层,对提高网壁暗管排水、排盐效率及减缓土壤水分沿暗管周围的绕流现象有一定的作用。具有一定厚度的土工布(短丝土工布(D类型)和长丝土工布(C类型))的持水能力比超薄型土工布(B类型)的持水能力高,有利于将土壤水分吸持在管壁周围,减缓土壤湿润锋的绕流速度;水分沿土工布的圆弧工作面向下导水性更强,在土工布的侧底部更易形成局部饱和透水区,为水分进入暗管提供更有利的条件。试验结果显示,在同一管壁开孔率条件下,长丝土工布(C类型)和短丝土工布(D类型)所对应的排水量和排盐量,普遍比超薄型(B类型)土工布对应的排水量和排盐量大。土柱试验中,C300土工布对应暗管的平均排水量最大,D500、D300、B30、B100土工布对应暗管的平均排水量分别为C300土工布对应暗管平均排水量的55.92%、52.43%、30.68%、17.09%。C300土工布对应暗管的平均排盐量最大,B30、D500、D300、B100土工布对应暗管的平均排盐量,分别为C300土工布对应暗管的平均排盐量的82.53%、72.05%、66.32%、28.30%。土槽试验中,D300土工布对应的暗管的排水排盐效果良好,而B30土工布对应暗管均未排水,未排盐。(3)随着网壁暗管的管壁孔隙率(网孔率)的增大(30%-90%),管壁的透水面积的增大,土壤水分进入暗管的渗流阻力减小;非饱和条件下,土壤湿润锋沿管壁周围的绕流现象被减缓,管壁周围形成局部的高含水(低吸力)区,使得网壁暗管的排水和排盐量逐渐增大或存在最优质值,且相较于传统暗管(管壁孔隙率约3%),网壁暗管具有较好的排水、排盐性。土柱试验中,P4(88.9%)网孔率对应暗管的平均排水量和平均排盐量都最大,P1(3.02%)、P2(31.6%)和P3(71.3%)网孔率对应暗管的平均排水量,分别是P4(88.9%)网孔率对应暗管平均排水量的35.16%、69.41%和96.58%;P1(3.02%)、P2(31.6%)和P3(71.3%)网孔率对应暗管的平均排盐量,分别是P4(88.9%)网孔率对应暗管平均排盐量的41.15%、67.63%、93.22%。土槽试验中,D300土工布与P3(71.3%)网孔率组成的暗管排水量和排盐总量都最大,P1(3.02%)、P2(31.6%)和P4(88.9%)网孔率对应暗管排水量分别是P3(71.3%)网孔率时的50.93%、88.20%、71.43%,P1(3.02%)、P2(31.6%)、和P4(88.9%)网孔率对应暗管排盐总量分别是P3(71.3%)网孔率时的51.36%、98.46%、79.16%。
李开明[7](2020)在《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排水排盐规律的影响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中国的西北部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20世纪末,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之后,逐渐荒废了原有的排水渠,形成了“滴灌无排”的模式。这种模式短期内可以湿润根系层,使得根系层暂时脱盐,但长期会使新疆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暗管排水工程是治理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手段,其中灌水量和暗管埋深是排水排盐效率的2个重要影响因素。方法:本文基于暗管排水模型试验和HYDRUS数值模型,通过控制暗管埋深和灌水量,研究二者对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确定单指标优化的最佳暗管埋深和灌水量组合,验证数值模型后,利用优化后的数值模型参数,建立146团盐荒地的数值模型。结果:研究了暗管埋深和灌水量对农田各土层水盐运移的影响和总盐变化规律,确定出最优治理方案。结论:(1)土柱试验利用回归方程确定出各响应变量所对应的最优灌水量和暗管埋深组合,其中,D60W42.96(D代表暗管埋深,cm;W代表灌水量,L)处理下,060cm平均脱盐率达到最大,为83.15%;D73.88W42.45处理下,080cm平均脱盐率达到最大,为78.74%;D80.41W42.96处理下,0100cm平均脱盐率达到最大,为77.28%;D100W45处理下,暗管排盐率达到最大,为30.65%;D96.73W45处理下,地下水排盐率达到最大,为50.76%。(2)土柱和土槽在暗管排水的影响下,各土层脱盐显着。利用HYDRUS软件得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土柱含水率最大RMSE值和最小R2分别为1.677%和0.857,含盐量最大RMSE值和最小R2分别为1.720g·kg-1和0.865;土槽含水率最大RMSE值和最小R2分别为0.972%和0.731;土槽含盐量最大RMSE值和最小R2分别为0.205 g·kg-1和0.729,均在可接受范围内。(3)利用数值模型对146团盐荒地进行模拟显示,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的脱盐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暗管埋深的增加,土壤的脱盐效果越来越好,但暗管埋深对土壤平均含盐量的影响较小。暗管埋深2.2 m和灌溉定额480 m3/亩处理下的0200 cm深度范围脱盐率最大,为最佳灌水量和暗管埋深组合,膜下和整体脱盐率分别达到了51.72%和16.67%。(4)随着距暗管水平距离的增加,各层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除了在数值上有一些微小变化之外,变化趋势几乎一致,这说明在相同暗管深埋条件下,距暗管水平距离对各层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较小。
窦旭[8](2020)在《河套灌区暗管排水排盐有效性评价与土壤水肥盐时空变异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土壤盐渍化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农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产生了重灌轻排的思想,土壤次生盐渍化对农田具有较大的威胁,因此农田排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至关重要。暗管排水技术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措施,对作物生长和农业增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暗管排水过程中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以及土壤改良效果,对灌区盐渍化土壤的防治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的河套灌区下游为背景,本论文开展了田间定位监测以及小区试验,研究试验区土壤水肥盐时空变异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影响土壤盐渍化的主导因子,利用暗管排水技术改良和防治盐渍化土壤,研究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以及土壤盐渍化程度改良效果。采用DRAINMOD模型对暗管和明沟排水方式的排水过程以及作物产量进行了模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层土壤(0-20、20-40cm)含水率变异系数除6月份0-20cm(9.779%)均为12.384%~19.667%,属于中等变异性,深层土壤(40-100cm)含水率变异系数为3.513%~9.757%,属于弱变异性。表层土壤盐分变异系数为100.845%~129.279%,属于强变异性,深层土壤变异系数均为83.685%~98.853%,属于中等变异性。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均为32.954%~69.869%,均属于中等变异性。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水、肥、盐的变异性减弱。研究区各层土壤水、肥、盐空间变异半方差函数拟合性较好,空间相关度为0.038%~20.408%,均小于25%,说明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可以认为主要是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随机因素占总变异很小,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性较强。(2)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盐渍化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44%。与第一主成分密切相关的是Na+、Cl-、TS、Ca2+、Mg2+,这5个指标与土壤盐渍化关系密切,可代表了试验区土壤盐渍化状况;在第二主成分因子变量中,K+与HCO3-具有较其他变量更高的载荷,K+与HCO3-通过影响土壤碱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盐渍化。因此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采取适当的按方法减少土壤中的Na+、Cl-、Mg2+和Ca2+。其中重点减少Na+、Cl-含量。(3)利用暗管排水技术改良盐渍化土壤,土壤“高盐异质性-低盐均质性”转化过程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一个淋洗周期后,春灌和秋浇排盐效果明显,分别脱盐量分别为743.59、904.65t,生育期属于积盐状态,积盐1527.84t。整年属于脱盐状态,总体脱盐120.39 t。平均脱盐量为408.1kg/hm2。重度盐渍化土壤和盐土类型面积均有所下降,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下降为30.62%,盐土面积下降为2.39%,轻度和中度分别增加为14.83%和52.15%。重度盐渍化土壤对试验区土壤脱盐率贡献最大,为91.57%,由于灌溉后盐分降低,轻度盐渍化土壤和中度盐渍化土壤面积增加,贡献率分别为-3.24%和-31.48%。土壤各盐分离子脱盐率大小表现为Cl->Na+>SO42->Mg2+>Ca2+>HCO3->K+。其中Cl-和Na+含量分别由7.43、4.66g/kg下降为3.68、2.58g/kg,分别降低50.67%、44.68%,K+下降程度最小,仅下降7.14%。试验中Cl-、Na+离子含量较多,淋洗后土壤盐分离子向均匀方向发展。试验区灌溉淋洗后土壤以中度盐渍化为主,土壤盐渍化程度仍较严重,Cl-、Na+易溶于水且和土壤亲和性较弱,在后续试验中,应当增加灌水周期和次数来淋洗盐分,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4)采用DRAINMOD模拟了不同排水方式地下水埋深和排水量的变化,模拟精度较高,相对误差RE为6.02~11.15、相关系数R高达0.89~0.99、效率系数NS为0.87~0.96,且暗管排水的模拟效果略好于明沟排水。田间地下水波动主要在灌溉和降水时期,地下水埋深在1~1.8m之间,模型模拟略微高估了地下水埋深,相对误差较大,影响了整体的相关性。因此,DRAINMOD模型可以作为该研究区内田间水文过程的模拟工具。(5)0-40cm 土层为作物主要根系分布层,暗管处理与明沟处理春灌后土壤含水率分别为22.08%、23.31%,二者春灌后均能满足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生育期灌水后明沟处理含水率为22.77%,暗管处理含水率为21.36%,虽然暗管处理含水率低于明沟处理,但不影响为作物生长后期提供有效的水分,而不影响最终产量。暗管排水处理土壤脱盐率显着优于明沟排水(P<0.05)。春灌和秋浇灌水量相对较大,脱盐率较高,0-100cm暗管排水和明沟排水春灌脱盐率分别为57.96%、36.57%,秋浇脱盐率分别为63.54%、38.37%。生育期灌溉将一部分盐分淋洗到60~100cm 土层,暗管排水和明沟排水60-100cm 土层土壤脱盐率分别为-2.6%、-3.09%。距暗管(明沟)水平距离越近土壤脱盐率越高,中间点位置土壤脱盐率最小,暗管排水差异性较大。春灌、生育期、秋浇暗管排水在暗管水平距离0m处土壤脱盐率分别高达 61.94%、4.47%、67.77%,暗管中间点土壤脱盐率分别为 57.96%、3.54%、63.54%。明沟排水在水平距离0.4m处土壤脱盐率分别高达40.01%、4.27%、39.91%,明沟中间点土壤脱盐率分别为33.8%、2.55%、36.22%。
塔吉姑丽·达吾提[9](2020)在《南疆垦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不同管径和间距暗管排盐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兵团南疆垦区土壤存在的突出盐渍化问题,以兵团第一师二团、第三师红旗农场、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为研究区域,进行南疆垦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不同管径和间距暗管排盐效果研究,为因地制宜制定兵团南疆垦区盐渍化耕地改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垦区土壤盐渍化类型存在差异。依据030 cm土层盐分中(CO32-+HCO3-)/(CI-+SO42-)mmol比值,均无苏打型盐渍化。Cl-/SO42-mmol比值,二团土壤盐渍化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型和硫酸盐型为主,分别占49.04%、48.41%,无氯化物型。二二四团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为主,占32.31%、28.85%。红旗农场盐渍化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型和硫酸盐-氯化物型,占40.35%、36.84%,无氯化物型。(2)各垦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存在不同。二团非盐渍化土壤占比47.77%,中度盐渍化占比29.30%,轻度、重度和盐土较少,占22.93%。二二四团非盐渍化占比84.95%,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占8.85%,重度盐渍化和盐土占5.77%。红旗农场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重,其中非盐渍化占比19.30%、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占15.79%、重度盐渍化和盐土占比64.91%。(3)各垦区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特征不同,表现有表聚型和中聚型。从0200 cm土层来看,二团40100 cm土层含盐量较高,占剖面的47.01%,表现为中聚型。二二四团、红旗农场030 cm土层含盐量较高,分别占40.58%、31.61%,表现为表聚型。不同类型的离子在土壤剖面的分布规律不同。二团、红旗农场土壤阴阳离子中Ca2+、SO42-含量最多,变化趋势与含盐量基本一致。Na+、Mg2+、K+、Cl-和HCO3-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含量没有显着的变化。二二四团土壤阴阳离子中Na+、Cl-、SO42-含量最多,变化趋势与含盐量基本一致,表层含量高。Ca2+、Mg2+、K+和HCO3-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含量没有显着的变化,而CO32-在实验中未检测到。(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盐渍化特征差异显着,耕地盐分含量低于非耕地。二二四团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盐渍化弃耕地、沙包荒地和枣园地,含盐量平均分别为15.70 g·kg-1、2.04 g·kg-1和3.02 g·kg-1。红旗农场土地利用类型较多,未种植作物土地类型盐分含量平均分别为盐荒地48.13 g·kg-1、草甸地46.09 g·kg-1、弃耕地32.16 g·kg-1和砂石地9.98 g·kg-1。种植作物的玉米地2.75 g·kg-1、棉花地8.78 g·kg-1、葡萄地5.41 g·kg-1。二二四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阴阳离子组成主要为Cl-、SO42-和Na+、Ca2+,红旗农场土壤为Ca2+、Mg2+、Na+和SO42-,且含量变化幅度大,而HCO3-和K+的含量低,且空间分布较均匀。(5)不同时期暗管排水矿化度和电导率显着高于灌溉水。在6、8、10月,三次灌溉水矿化度分别是0.75 g/L、0.86 g/L和0.63 g/L,暗管排水矿化度平均分别是6.427 g/L、7.382 g/L、6.781 g/L,为灌溉水矿化度的8.57、8.58倍和10.76倍。暗管排水和灌溉水电导率变化与矿化度的变化基本一致。间距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管径暗管排水矿化度及电导率差异显着。管径60 mm矿化度及电导率50 mm的分别1.4倍、1.3倍。管径相同的条件下,不同间距暗管排水矿化度及电导率差异显着。间距10 m矿化度及电导率6 m、8 m的1.5倍、1.3和1.3倍、1.2倍。(6)不同管径对土壤脱盐率差异显着。暗管铺设一年后各土层脱盐效果差别较大,管径60 mm暗管排盐效果优于50 mm,土层0100 cm脱盐率分别在25.88%48.09%和18.92%40.52%之间。不同间距对土壤脱盐率差异显着。暗管6 m间距脱盐效果优于8 m、10 m间距,脱盐率分别为43.53%,36.91%,26.82%。暗管间距6 m、管径60 mm时,两次灌水后060 cm土层已降至轻度盐渍化水平(48 g·kg-1),暗管排水排盐效率较高,为第一师二团盐渍化土壤暗管排水较优间距与管径布设参数。
丁新军[10](2020)在《惠农灌区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农田土壤水热和水盐迁移规律及数值模拟》文中认为针对宁夏银北惠农灌区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相结合如何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方式,系统的研究了惠农灌区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农田水热、水盐运移及其数值模拟,对现代化生态灌区盐碱地改良和土壤水肥气热高效利用及作物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VOSviwer、Citespace对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领域文献引文进行挖掘,探明了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发展动态。得出了暗管排水领域的研究强国、暗管排水领域12个活跃的研究方向、高影响力研究机构,揭示了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内容上的差异,国内外暗管排水核心研究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分析得出暗管排水研究领域研究的未来新兴趋势。(2)通过银北惠农灌区田间水热观测试验,得出了节水灌溉和暗管排水区农田土壤水热变化规律,在竖向一维空间温度变化规律较好的遵循傅里叶热导定率,土壤70cm以下深层温度变化不明显,原因是当地地下水位高,深层土壤含水率较高导致热容量大和温度穿透距离较长的共同作用。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值大小对于土壤含水率很敏感。采用Fayer提出的日蒸发分配模型,较好的模拟了土壤表层水分日内变化规律,采用(PDV)模型模拟了日内小时精度各层土壤变化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3)采用SIMDualKc-HYDRUS农田水文集成模型,对不同作物生长过程条件下农田土壤水转化过程与农田土壤水盐进行了模拟,得到了 2018年及2019年银北惠农地区田间玉米作物系数在生育期的变化,田间各项水分(降雨、灌溉、灌溉水渗漏、毛管水上升补给作物、土壤蒸发、实际腾发量)变化规律以及土壤耗水过程。整个生育期田间深层渗漏达到灌水量的30%±2%,地下毛管水补给作物水量分别占实际作物需水量的25.2%和22.7%。作物生育期田间土壤含盐量变化不大,其中土壤返盐主要是由于土壤蒸发引起的,在作物中后期叶片成熟具有较大的冠层,土壤的蒸发不明显,因此这一期间没有必要再洗盐,因此作物种植密度与土壤覆盖是解决生育期土壤返盐的重要手段。灌溉方式上采用小流量多次数灌溉方式是降低减产风险的有效手段。(4)在银北惠农灌区分析不同ETO模型在不同时间步长上的适应性与差异性,探明各模型对五项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敏感性,以银北惠农灌区为研究对象,使用REF-ET计算参考腾发量软件计算ETO值,以FAO-56模型为基准,采用统计指标RMSD、MAD评价各模型的适用性、差异性。采用偏导数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ETO计算模型对各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的敏感性分析。各模型基于日时间步长的适用性指标RMSD值在0.05mm/day~2.34mm/day,基于月时间步长适用性指标RMSD值在1.4mm/month~66.4mm/month,日时间步长与月时间步长的差异性指标MAD值在1.5mm/month~13.15mm/month。得出分析各模型MAD值,各模型基于月、日时间步长计算得到的 ET0 值差异性不大。ASCE-Penman Monteith、ASCE-STAND、FAO56-PM、1972-Kimberly-Penman、1948/63 Penman FAO-24 PM 和 FAO-PPP-17 PM 模型对于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大,1996,82-Kimberly-Penman、FAOBlaney-criddle 和 1985Hargreaves-Samani 模型对于最高温的敏感系数最大,FA0-24辐射、1972 Priestley-Taylor和Makkink模型对于日照时数的敏感系数最大,Turc模型对于最低温的敏感系数最大。得出在银北惠农地区ASCE系列具有较高适应性,其次是1948Penman以及Kimberly-Penman系列;Turc、FAO-24 Blaney-Criddle 两款模型不适应于银北惠农地区。
二、农田暗管排水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田暗管排水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沿海垦区满足不同土壤脱盐目标及作物机收条件的暗管排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暗管排水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1.2.2 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的效果 |
1.2.3 沿海垦区盐渍土改良方法 |
1.2.4 DRAINMOD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收集 |
2.1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2 自然气候特征 |
2.3 研究区土壤情况 |
2.3.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2.3.2 土壤颗粒组成分析 |
2.4 水旱轮作种植特点 |
2.5 研究区农田排水现状 |
2.6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 |
第3章 DRAI-NMOD模型参数选取与率定 |
3.1 DRAINMOD模型介绍 |
3.2 DRAINMOD模型水量平衡原理 |
3.3 DRAINMOD模型参数确定 |
3.3.1 气象参数 |
3.3.2 蒸发蒸腾量的计算 |
3.3.3 土壤参数 |
3.3.4 排水系统输入参数 |
3.3.5 作物参数输入 |
3.3.6 灌溉制度参数输入 |
3.3.7 控制排水参数输入 |
3.4 DRAINMOD模型的验证 |
3.4.1 模型验证所需参数选定 |
3.4.2 地下水位率定与验证 |
3.4.3 模型参数率定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沿海滩涂新垦土壤脱盐为目标的暗管排水布局模拟 |
4.1 研究区田间排水水文过程 |
4.2 自然条件下地下水位变化过程 |
4.3 不同暗管布置下的排水效果模拟分析 |
4.4 土壤盐分变化模型的建立 |
4.5 模型输入参数的确定 |
4.5.1 DRAINMOD水文模型所需参数 |
4.5.2 盐分模型所需参数 |
4.5.3 盐分模块的参数验证 |
4.6 降雨对暗管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分析 |
4.6.1 降雨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 |
4.6.2 次降雨的脱盐效果 |
4.6.3 雨季降雨的脱盐效果 |
4.6.4 年际降雨的脱盐效果 |
4.7 不同暗管布置下土壤脱盐效果模拟分析 |
4.7.1 初垦阶段年内排水量影响脱盐效果的分析 |
4.7.2 长序列下土壤脱盐过程的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满足一定机械收割保证率的农田暗管排水布置方案 |
5.1 机械收割对于农田排水的要求 |
5.2 DRAINMOD模型中农机下田工作日计算原理 |
5.3 基于机收保证率的暗管排水布置方式 |
5.3.1 水稻收获期在控制水位下收保证率随暗管间距和埋深的变化 |
5.3.2 小麦收获期在控制水位下机收保证率随暗管间距和埋深的变化 |
5.4 基于一定机收保证率的暗管埋深与间距组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经济效益的最佳暗管排水系统布置方案 |
6.1 投资与收入计算 |
6.2 经济效益分析 |
6.3 最优排盐方案的确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暗管排水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盐分布田间试验及SWAP模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暗管排水研究现状 |
1.2.2 SWAP模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土壤基本物理参数 |
2.3.3 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 |
2.3.4 地下水位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 |
2.3.5 暗管排水量及集水井矿化度 |
2.3.6 作物生长指标及产量 |
第3章 暗管排水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盐分布规律 |
3.1 土壤水分分布规律 |
3.2 土壤盐分分布规律 |
3.3 地下水动态变化与水均衡分析 |
3.3.1 地下水位埋深及地下水矿化度动态变化 |
3.3.2 暗管排水流量及排水矿化度动态变化 |
3.3.3 水均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SWAP模型模拟 |
4.1 模型原理简介 |
4.2 SWAP模型的参数率定与验证 |
4.2.1 模型数据输入 |
4.2.2 土壤水分模块的率定与验证 |
4.2.3 土壤盐分模块的率定与验证 |
4.2.4 作物模块的率定与验证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土壤水分通量模拟 |
4.3.2 土壤盐分通量模拟 |
4.3.3 葵花产量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暗管排水条件下葵花的生长 |
5.1 作物生长指标 |
5.1.1 作物株高和茎粗 |
5.1.2 作物叶面积指数 |
5.1.3 作物干物质量 |
5.2 作物产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暗管排水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暗管排水的发展概述 |
1.2 暗管排水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1.3 农业暗管排水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
1.4 农业暗管排水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5 农业暗管排水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5.1 农业暗管速效排水对土壤水盐条件的改善 |
1.5.2 农业暗管速效排水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
1.6 农业暗管排水研究与发展动向 |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1.1 试验处理 |
2.1.2 供试地点 |
2.1.3 供试材料及运筹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1 水稻植株生长性状的测定 |
2.2.2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2.2.3 水稻吸收主要营养元素(N、P、K)的测定 |
2.2.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5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3.1.1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水稻地上部生长状况的影响 |
3.1.1.1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水稻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1.2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水稻株高、叶长和分蘖数的影响 |
3.1.1.3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3.1.2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水稻不同部位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
3.1.2.1 暗管排水对水稻不同部位含氮量的影响 |
3.1.2.2 暗管排水对水稻不同部位含磷量的影响 |
3.1.2.3 暗管排水对水稻不同部位含钾量的影响 |
3.2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下土壤湿度的差异 |
3.2.2 不同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
3.2.2.1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
3.2.2.2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 |
3.2.2.3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3.2.2.4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3.2.2.5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3 田间土壤湿度与土壤环境和水稻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
3.3.1 田间土壤湿度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3.3.2 土壤养分与水稻植株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的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水稻生长状况的影响 |
4.2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
4.3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4.4 降渍效果与土壤养分以及水稻生长的关系 |
4.5 暗管渗透速效排水对稻田理化性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我国暗管排水技术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
我国暗管排水技术研究重点及服务对象的演变分析 1.1 |
我国暗管排水技术研究重点演变分析 1.2 |
近50年我国暗管排水技术服务对象的演变分析 2 |
我国暗管排水技术主要研究应用区域 3 |
我国暗管排水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3.1 |
暗管排水排盐的比重逐渐增加 3.2 |
暗管生态修复技术有望成为暗管排水技术的新领域 3.3 |
暗管材料和铺设技术发展趋势 |
(5)暗管排水条件下南疆农田排水矿化度和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暗管排水与灌溉水的矿化度及电导率变化 |
2.2 不同暗管管径对暗管排水矿化度和电导率的影响 |
2.2.1 不同暗管管径对暗管排水矿化度的影响 |
2.2.2 不同暗管管径对暗管排水电导率的影响 |
2.3 不同暗管间距对暗管排水矿化度和电导率的影响 |
2.3.1 不同暗管间距对暗管排水矿化度的影响 |
2.3.2 不同暗管间距对暗管排水电导率的影响 |
3 讨 论 |
3.1 暗管排水与灌溉水的矿化度及电导率变化 |
3.2 最佳洗盐效果的暗管管径和间距 |
4 结 论 |
(6)网壁排水暗管在非饱和土壤中的排水排盐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饱和土壤中水盐绕流运移的研究现状 |
1.2.2 排水暗管结构形式的研究现状 |
1.2.3 排水暗管外包滤层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网壁暗管 |
2.1.2 供试土工布 |
2.1.3 供试土壤 |
2.1.4 土柱结构 |
2.1.5 土槽结构 |
2.2 试验方法 |
2.2.1 土工布参数测试方法 |
2.2.2 网壁暗管一维排水排盐效果试验方法 |
2.2.3 网壁暗管二维排水排盐效果试验方法 |
2.3 土柱和土槽试验的观测指标 |
2.3.1 暗管排出水体的矿化度 |
2.3.2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3.3 土壤含盐量的测定 |
第三章 土工布的结构特征与水力性能的关系 |
3.1 土工布的孔隙结构特征 |
3.1.1 土工布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3.1.2 土工布的孔径特征分析 |
3.1.3 土工布孔隙率特征分析 |
3.2 土工布的渗透性 |
3.3 土工布的角度持水特性 |
3.4 土工布的水分特性曲线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维渗流条件下网壁暗管排水排盐的效果 |
4.1 一维渗流条件下网壁暗管的排水效果 |
4.1.1 网孔率对暗管排水效果的影响 |
4.1.2 土工布对暗管排水效果的影响 |
4.1.3 土壤含水率分布 |
4.1.4 土壤基质吸力分布 |
4.2 一维渗流条件下网壁暗管的排盐效果分析 |
4.2.1 暗管排盐浓度分析 |
4.2.2 暗管排盐总量分析 |
4.2.3 土壤含盐量分布 |
4.3 渗流速度及绕流速率分析 |
4.3.1 湿润锋入渗速率 |
4.3.2 排水暗管周围土壤水分的绕流运动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维渗流条件下网壁暗管的排水排盐效果 |
5.1 二维渗流条件下网壁暗管的排水排盐效果 |
5.1.1 网壁暗管排水效果 |
5.1.2 网壁暗管排盐效果 |
5.2 二维流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及分布规律 |
5.2.1 入渗速率及绕流速率分析 |
5.2.2 二维渗流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分布 |
5.2.3 二维渗流条件下土壤基质吸力分布 |
5.2.4 二维渗流条件下土壤含盐量分布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4 本研究揭示的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排水排盐规律的影响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数据处理及方法 |
2.5 试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暗管排水排盐规律的影响 |
3.1 灌水量对土壤盐分运移影响 |
3.2 暗管埋深对土壤盐分运移影响 |
3.3 不同处理下土壤脱盐率显着性分析 |
3.4 不同处理下各土层水盐动态变化 |
3.5 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排盐量和地下水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柱和土槽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验证 |
4.1 HYDRUS模型简介 |
4.2 模拟内容 |
4.3 模型基本方程 |
4.4 数值模型建立和边界条件 |
4.5 数值模型参数率定 |
4.6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田暗管排水数值模拟与分析 |
5.1 模拟工程概况 |
5.2 数值模型建立 |
5.3 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5.4 灌水量对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 |
5.5 暗管埋深对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 |
5.6 棉花生育期内土壤平均含盐率的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河套灌区暗管排水排盐有效性评价与土壤水肥盐时空变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水肥盐时空变异规律 |
1.2.2 暗管排水技术改良盐渍化土壤研究 |
1.2.3 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 |
1.2.4 DRAINMOD模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自然条件和试验设计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实验设计 |
2.3 试验观测项目及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土壤和水质资料 |
2.3.3 试验区种植结构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试验区水分、养分、盐分时空变异规律 |
3.1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
3.1.1 不同时期各层土壤含水率统计特征分析 |
3.1.2 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空间结构分析 |
3.2 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
3.2.1 不同时期各层土壤盐分(EC值)统计特征分析 |
3.2.2 不同时期土壤盐分(EC值)空间结构分析 |
3.2.3 不同时期各层土壤盐分(EC值)时空分布特征 |
3.2.4 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
3.2.5 土壤盐渍化的主导因子 |
3.3 土壤养分时空特征变异分析 |
3.3.1 土壤养分统计特征与空间变异性 |
3.3.2 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析 |
3.3.3 土壤养分等级特征 |
3.3.4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试验区土壤改良效果及其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 |
4.1 暗管排水控盐有效性评价 |
4.1.1 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特点 |
4.1.2 春灌、秋浇对土壤脱盐效果的影响 |
4.1.3 淋洗对不同盐渍化等级的影响 |
4.1.4 淋洗对土壤离子含量的影响 |
4.2 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及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4.2.1 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含盐量的变化 |
4.2.2 地下水平均盐分(EC)变化 |
4.2.3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试验区水盐平衡规律研究 |
5.1 试验区水分平衡 |
5.1.1 蒸腾蒸发量的作用 |
5.1.2 排水的计算 |
5.1.3 地下水渗漏补给的计算 |
5.1.4 根层土壤储水量的计算 |
5.1.5 试验区水分平衡计算 |
5.2 试验区盐分平衡 |
5.2.1 根区盐分输入量的计算 |
5.2.2 排水盐分计算 |
5.2.3 地下水补给和渗漏的盐分计算 |
5.2.4 试验区盐分平衡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不同排水方式水文过程监测与模拟和土壤水盐运移规律 |
6.1 DRAINMOD模型介绍 |
6.1.1 模型基本原理 |
6.2 DRAINMOD模型输入参数 |
6.2.1 气象数据的输入 |
6.2.2 土壤资料 |
6.2.3 DRAINMOD模型排水参数 |
6.2.4 DRAINMOD模型作物参数 |
6.3 DRAINMOD模型率定与验证 |
6.3.1 地下水埋深的率定 |
6.3.2 地下水埋深的验证 |
6.3.3 排水量的率定与验证 |
6.4 不同排水方式水盐运移规律 |
6.4.1 不同排水方式土壤水分运移规律 |
6.4.2 不同排水方式土壤盐分(EC值)运移规律 |
6.4.3 不同排水方式对土壤脱盐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土壤水肥盐时空变异规律 |
7.1.2 试验区土壤盐渍化的主导因子 |
7.1.3 试验区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 |
7.1.4 试验区水盐平衡规律研究 |
7.1.5 利用DRAINMOD模型对不同排水方式水文过程模拟 |
7.1.6 不同排水方式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南疆垦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不同管径和间距暗管排盐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盐渍化土壤的分布 |
1.2.2 盐渍化土壤分级研究 |
1.2.3 盐渍化土壤改良研究 |
1.2.4 暗管排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第一师二团基本情况 |
2.1.2 第十四师224 团基本情况 |
2.1.3 第三师红旗农场基本情况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兵团南疆垦区典型区域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
2.2.2 不同管径及间距暗管排盐效果研究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南疆垦区土壤盐渍化类型分析 |
3.2 南疆垦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分析 |
3.3 南疆垦区盐渍化土壤离子含量特征分析 |
3.4 南疆垦区盐渍化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特征 |
3.4.1 南疆垦区土壤含盐量剖面分布特征 |
3.4.2 南疆垦区土壤阴离子剖面分布特征 |
3.4.3 南疆垦区土壤阳离子剖面分布特征 |
3.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
3.5.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 |
3.5.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离子含量统计特征 |
3.5.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阴离子分布特征 |
3.5.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阳离子分布特征 |
3.6 不同暗管间距及管径排盐效果研究 |
3.6.1 不同管径及间距对暗管排水矿化度及电导率的影响 |
3.6.2 不同暗管间距及管径对土壤排盐效果研究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南疆垦区土壤盐渍化状况 |
4.2.2 二团土壤不同管径及间距暗管排盐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惠农灌区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农田土壤水热和水盐迁移规律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耦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暗管排水研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银北惠农灌区田间土壤水热迁移试验与模拟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SIMDUALKC-HYDRUS模型的田间水盐模拟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ET_0模型的差异性与敏感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与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 |
四、农田暗管排水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沿海垦区满足不同土壤脱盐目标及作物机收条件的暗管排水布局研究[D]. 陈瑾. 扬州大学, 2021
- [2]暗管排水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盐分布田间试验及SWAP模型模拟[D]. 庄旭东. 扬州大学, 2021(08)
- [3]暗管排水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D]. 江陵杰. 扬州大学, 2021
- [4]我国暗管排水技术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J]. 谭攀,王士超,付同刚,刘金铜,韩立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 [5]暗管排水条件下南疆农田排水矿化度和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研究[J]. 塔吉姑丽·达吾提,罗浩,吕双庆,本秋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2)
- [6]网壁排水暗管在非饱和土壤中的排水排盐效果的研究[D]. 谢中意.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7]灌水量和暗管埋深对排水排盐规律的影响与数值模拟[D]. 李开明.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河套灌区暗管排水排盐有效性评价与土壤水肥盐时空变异规律研究[D]. 窦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南疆垦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不同管径和间距暗管排盐效果研究[D]. 塔吉姑丽·达吾提.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10]惠农灌区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农田土壤水热和水盐迁移规律及数值模拟[D]. 丁新军. 宁夏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