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仿生学的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佛源[1](2020)在《基于参数化视角下的仿生建筑形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态与行为模式是自然演化与筛选的结果,其蕴含的内在规律一直以来就是仿生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仿生建筑形态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以不同的认知水平对自然生物规律加以模仿和运用的过程。随着科技与参数化设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于生物形式规律的认知与模仿迈向了一个新的层面。本文以参数化设计为理念,对仿生建筑形态生成展开研究,在拓展参数化手段的应用范围的同时,为仿生形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论文首先以仿生建筑的历史演变为入手点,分析并阐述了仿生建筑对生物形式运用的三个发展层次。进而从仿生建筑的适应性、协同性、自调节性三个方面论述仿生建筑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仿生建筑新的时代背景,从科学、文化、技术三个方面说明仿生建筑在当今参数化设计背景下的发展方向。进而从参数化建筑设计的含义、参数化对仿生建筑设计逻辑的影响、参数化对仿生建筑形态生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剖析了仿生建筑在参数化理念下发生的转变。阐述了参数化建筑设计的优势与工具平台,从设计思维与生形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参数化对仿生建筑设计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参数化影响下的仿生建筑形态特点。最后论文针对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设计提出了四点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设计流程的框架,按照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仿生建筑形态生成中的五个环节。最后,通过对仿生算法的举例与研究,论述了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设计方法。在这一环节中,论文首先介绍了两种已有算法,并对这些算法进行优化和改写,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生形设计。同时,论文以自主研究的两种生物形态为例,创新性的提出了由笔者自定义的仿生算法,以冀为参数化仿生形态设计提供更多设计依据。
詹慧娟[2](2020)在《仿生中空碳管块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仿生学以大自然为灵感来源,在各领域蓬勃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果。在微/纳米材料领域,研究人员结合人工合成材料和制备工艺,实现了对天然结构和功能的模仿和复制,研制出了几种典型的结构仿生材料,例如仿生光子晶体、超浸润界面材料和力学结构材料等。其中,北极熊毛因其独特的中空结构和优异的隔热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一系列仿北极熊毛结构的多孔纤维和织物相继被成功制备,但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且难以构筑宏观尺度的三维块材。因此,基于北极熊毛的结构特点,发展简单的合成策略并精细调控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制备出宏观尺度的三维块材,实现对材料的功能化及应用探索仍然是一大挑战。本论文着眼于此,以碲纳米线为物理模板,发展了一种简单的基于模板导向的水热合成策略,制备出一系列宏观尺度的仿生中空碳管气凝胶块材。首先,仿照北极熊毛的微观结构,通过优化碳管壁厚和孔隙率,制备了类似北极熊毛的超轻、疏水、隔热的仿生碳管气凝胶材料,该材料展现出优于北极熊毛的超弹性和耐疲劳性能。随后,设计制备了仿生双功能碳管复合气凝胶用于光热水蒸发,并探究了碳管气凝胶隔热层对提高光热转化效率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设计制备致密多节点交联结构,大幅度提高了中空碳纤维块材的力学强度。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受北极熊毛中空结构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启发,以直径35 nm的碲纳米线为模板,葡萄糖为碳源,发展了一种基于模板导向的水热合成策略。首先,葡萄糖在水解后包覆于纳米线表面和纳米线交联的结点上,形成核壳纤维水凝胶。随后经高温煅烧除去纳米线模板,最终得到类北极熊毛微观结构的中空碳管气凝胶材料。通过调节反应物的用量可以改变碳壳层的厚度和气凝胶的密度。研究表明,最优碳层壁厚为25 nm,此时的碳管气凝胶轻质疏水,密度仅为9.61kgm-3,接触角为146°。并且其固含量低,孔隙率高达94.3%,因此热导率低于空气,仅为23 mW m-1 K-1。相互交联的碳管网络框架赋予碳管气凝胶优异的超弹和耐疲劳特性,在钢球冲击下具有1434 mm s-1的压缩回复速度,可经受一百万次压缩并保持结构完整。此外,碳管气凝胶还具有突出的稳定性,在高湿度和重复压缩下,其热导率不降级,并且在100 Hz的高频压缩循环中仍能精准输出电学信号。仿生碳管气凝胶优异的隔热和力学性能来源于其独特的中空碳管网络结构,可用于隔热保温和压阻器件领域。2.基于优异的碳管气凝胶,制备了一种仿生双功能中空碳管复合气凝胶,并探索其在光热水蒸发领域的应用。为实现一体两用的效果,轻质疏水的碳管气凝胶直接用作隔热层,并通过复合二氧化硅及金颗粒,分别提高材料的亲水性以及对太阳光的吸收率,得到的复合气凝胶用作吸光层。由此双功能中空碳管复合气凝胶构筑了光热水蒸发装置,实现80%以上的光热转化效率和良好的海水淡化效果。其中,碳管气凝胶隔热层能够有效阻隔热量从吸光层表面到水体的传输,热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碳管气凝胶隔热层的存在能使热传导损失降低11%左右,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光热转化效率。在1个太阳光下,仿生双功能中空碳管复合气凝胶装置海水淡化的光热转化效率达到82.8%,并且在收集的淡水中,Na+、Mg2+、Ca2+、K+、B3+五种离子浓度大幅度降低,符合饮用水的标准。3.受北极熊毛中空结构和竹子管-节点结构的启发,设计制备了致密多节点交联的中空碳纤维块材,实现了力学增强。在水热合成中,合适的纳米线模板浓度可以大幅度增加节点的数目并避免浓度过高带来的纤维聚集,从而得到力学强度高的中空碳纤维块材。其中,中空碳纤维块材的压缩断裂强度最高可达2.6MPa,杨氏模量最高为52 MPa,而密度仅为0.061 gcm-3,热导率低至0.068 Wm-1K-1。与普通木材相比,中空碳纤维块材的密度更低,隔热和力学性能更优。为进一步提高中空碳纤维块材的韧性,在复合质量分数为30%的聚氨酯后,复合材料的韧性大幅度提高,断裂弯曲应变提高两倍,断裂强度提高近一倍。该仿生中空碳纤维块材疏水亲油,浸泡乙醇后可高温常压干燥,可用作工程结构材料、油水分离材料、隔热保温材料等。
王立防[3](2020)在《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仿生设计都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技术支撑,“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多维度跨学科的深入研究,仿生设计在设计领域,特别是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运用相对成熟,但在日新月异的商业展示空间中缺乏一定的理论梳理和应用分析。本次研究以仿生设计为基础,探寻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新的应用形式。以仿生设计现有理论为研究依据,结合当前运用的相关案例,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先对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方法、类型和价值做出了梳理和分析,然后总结出了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应用的一般流程,最后运用跨学科研究法,结合当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性思考,并构建了新的应用逻辑系统,为今后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更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室内空间类型的设计提供了借鉴与参考。论文整体分为六个章节,以理论梳理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构及章节要点如下:第一章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做出了说明,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预设。第二章分别对仿生学和仿生设计做出了概念界定及关系阐述,并总结出仿生设计在相关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第三章以商业展示空间为依托,结合相关应用案例,分析了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类型和应用价值。第四章通过对应用现状和应用思维的分析,总结出两种不同的设计路径。第五章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技术主导和意识主导两个不同方面的切入,理清了仿生设计在技术运用和特征提取方面的把握和实现,并结合仿生设计程序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应用系统。第六章主要对论文的研究成果、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展望作出了阐述,并对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论文有图50幅,表11个,参考文献75篇
王柯[4](2020)在《仿蝎子捕食定位行为学特征的震源位置检测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围绕以硬件为基础,算法为核心,以提升人机交互、感知识别能力为重点,形成稳定成熟的技术体系”。对地磁、声波、光谱、电磁、震动等信息的精准定位技术是人机交互、感知识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城市、智能工厂、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商业制高点和技术制高点。其中,震动定位是最古老、最常用的定位方式,其通过检测目标运动时产生的震动物理场来实现对震源的被动定位,主要应用于地下矿井、周界安防、隧道、桥梁、公共场所等复杂环境的安全监控和故障诊断。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存震动定位技术速度慢、精度低的技术瓶颈日益凸显。因此,探索新型震源精准定位技术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为解决传统定位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师法自然,开展基于典型生物定位行为学特性的仿生研究,是快速获取创新方法、解决棘手技术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蝎子是一种夜行节肢动物,视觉系统已高度退化,神经系统也远不及人类发达,但其为了满足生存、自卫、竞争和繁衍等各项需求,进化出对震动信息远超人类甚至精密仪器的精准、快速定位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中,通过感知地面传播的震动和空气气流的细微变化,在0.2ms的时间内,精准捕食定位低至10nm振幅的低频微振信号的猎物。本文以蝎子精准、快速捕食定位微猎物这一行为学特征为仿生模本,从生物定位机理、神经元编码模式、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仿生蝎子震源定位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彼得异蝎(Heterometrus petersii)作为生物研究对象,测量统计了其用于定位的8个震动感受器(Basitarsal compound slit sensilla,BCSS)的阵列组合结构。搭建了生物激励定位反应的行为学测试平台,在改变BCSS组合模式情况下对蝎子进行定位反应行为学实验,发现蝎子8只步足的BCSS在定位过程中都起作用,并且是8个BCSS相互协作完成定位;进一步结合生物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机制,推断蝎子的BCSS圆形感知阵列是利用神经元反向抑制机制实现震动精准定位的生物机理。2)基于BCSS的微观结构参数,构建了带有BCSS缝单元结构的可变形平面模型,量化分析BCSS包含的12条“C”形缝单元在震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形变微观响应,发现各条缝单元具有不同机械灵敏度和方向指向性。通过建立缝单元的结构参数与应力响应特征的回归模型,揭示了缝单元结构参数与动力学响应的内部联系。发现蝎子通过BCSS缝单元阵列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对外载应力进行集中和屏蔽,实现了对加载信号的幅值调制。进一步揭示了BCSS感知微结构利用生物结构加权滤波机制处理外载信号的生物机理。3)在蝎子捕食定位行为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模仿蝎子8个BCSS的组合特征,研制了仿蝎子震源定位装置,并建立仿蝎子反向抑制机制的定位模型,对震动信号进行编码与解码,构筑从生物的精准定位行为到仿生定位方法之间的结构、功能、信息传递机制的相似映射,实现对震源的精确定位。对仿生震源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进行性能测试,平均估计误差和相对估计误差分别为3.64°±2.44°、-1.43°±4.14°,结果表明仿生震源定位装置能够有效、稳定地进行震源位置检测。4)改进了以蝎子神经系统信号处理模式为核心的震动信号编码与解码过程:模拟BCSS的感知特性将震动信号转换成神经脉冲序列,然后通过突触调节机制完成神经元模型的震源位置信息整合,最后通过群向量算法定位震源。将改进的仿蝎子震源定位方法嵌入到仿蝎子震源定位装置,进行室内环境中人体行动的轨迹跟踪,对不同人、不同行走模式的定位跟踪率达到75.52%,测试结果表明,所提仿蝎子震源定位方法对人行动具有良好的定位跟踪性能。未来,随着对蝎子捕食定位行为的感知特性、生物机理、数学模型、技术应用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快速、高效、高精度的仿生定位器件和定位系统等相关工程研究的发展。
汤璇[5](2019)在《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存量规划的时代,城市空间的生态超载与生态退化趋势是目前城市发展与更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城市更新理论与方法已经难以应对今天日益复杂而尖锐的都市生态问题,“生态都市主义”作为一种回应城市生态问题的理念因而被提出并逐渐受到重视。另一方面,设计竞赛作为先锋思想的试验田,汇聚了最前沿的理念、策略与手段,成为“生态都市主义”重要的设计实验与理念交流平台。因此,本文将通过近年来重要的“生态都市主义”设计竞赛,梳理并提炼其中的前沿思想与策略,以启示当前的城市更新实践。论文首先从时间维度梳理了近年生态都市主义竞赛理念的变化与关注点的转移,讨论了竞赛主题变化与相关理论及技术发展的相关性。其次,通过对竞赛中不同城市更新策略的归纳和分析,结合当下的未来城市研究理论,总结出四个具有时代性的城市空间更新趋向:从“全球化”到“本土化”,从“集中式”到“分布式”,从“传统式”到“信息化”,从“单一策略”到“整合重构”;并在此三种趋向的基础上归纳并演绎了三种创新性城市空间更新策略:“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相结合,“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相结合,“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相结合。最后,通过具体设计题目及方案的个案研究,对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进行具体性和实践性的探索。本文全面分析了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演绎出适应未来城市空间更新的创新型策略与方法,揭示了具有时代性的城市更新趋向及其主要特征,并通过设计应用探索了创新型城市空间更新的实践意义。希冀以上研究可以为存量时代的城市空间更新和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提供新思路。
王仲宇[6](2019)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景观复杂曲面的生成与建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在复杂科学和后结构哲学体系的影响下,景观空间形态设计的方向和审美要求正发生变化,设计师们开始追求复杂的形态和空间体系。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复杂的形式和空间体系的生成和实现提供了平台和工具,它们使设计师们不再满足于仅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复杂曲面形式,并希望这些复杂形式也能在真实的物质世界中表现,这种表现过程逐渐成为了景观研究领域的热门问题之一。近些年来,景观设计师们也针对复杂曲面做出了许多尝试。但由于景观数字化设计技术和数字建造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景观设计到建造的流程体系还不够完整成熟,它们导致了景观营造过程中种种问题的出现,进而限制了复杂曲面的应用方式。在这样的背景和大环境之下,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视角放在复杂曲面形态实现方法上,重点讨论和研究景观表面形态的实现流程即从设计过程,优化过程到建造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本文重点介绍了景观的设计趋势以及景观复杂曲面形态在应用和实现方面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复杂曲面建构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以及复杂曲面建构的基本环节;接着从几何学和仿生学理论两个角度,提出了基于几何变换、自由形态以及仿生学建构复杂曲面的方法和复杂曲面优化的方法策略;之后对景观复杂曲面应用到的材料类型和建造施工方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后笔者用实际参与到的项目中华文化智慧公园规划设计和奥南文化商务园中心绿地设计两个实例来探讨基于数字技术所生成的复杂曲面的实际应用方法。希望此次研究能对将来类似景观复杂曲面设计及建造提供参考。
佘平[7](2019)在《基于导航网格的室内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文中指出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置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高效合理的人员逃生路径规划分析是关键。但现有室内火灾逃生路径规划方法往往静态、低效,其与虚拟现实结合度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基于导航网格的室内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室内火灾VR场景、设计导航网格动态生成算法、提出人员逃生路径动态规划方法,选择案例场景,研发原型系统并开展试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所示:(1)基于数值模拟的室内火灾VR场景构建与优化。首先构建了室内虚拟地理场景;然后基于场模型模拟得到火灾温度数值,构建了真实感室内火灾VR场景;并通过遮挡剔除和LOD技术对室内火灾VR场景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多模式用户与查询分析两种交互方法,实现了室内火灾VR场景的高效真实感表达。(2)基于导航网格的室内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首先对场景进行了分类,将室内场景分为可通行区域与不可通行区域;并基于可通行区域构建了室内场景初始导航网格;然后基于火势蔓延情况实时动态更新导航网格,生成基于室内火灾场景的动态导航网格;并选择基于导航网格的拐角点算法进行逃生路径规划;此外,设计了室内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可支持实现室内火灾人员逃生路径的动态规划与展示。(3)原型系统研发与案例试验分析。基于Unity3D、Visual Studio 2017以及HTC VIVE等软、硬件设备,研发了室内火灾VR场景逃生路径动态规划原型系统,选择了案例区域并开展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导航网格的更新时间均不超过10毫秒每次,逃生路径的更新时间平均为50毫秒每次,本方法可有效地支持实现室内火灾逃生路径的动态规划。
楚小庆[8](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李景明,于少侨[9](2016)在《物联网在居住建筑中的运用策略、途径与方法》文中指出物联网是今后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论文探讨的正是使用仿生学、树状神经结构以及建筑信息模型的物联网技术,在居住建筑中的运用策略、途径与方法。通过组建这种模式的物联网系统,利用大数据的综合管理,不但能对居住建筑中各种电子仪器设备乃至建筑构造部件实现监测以及控制,还能让居住建筑实现节能最大化,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居住生活品质,对节能降耗以及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张雯雯[10](2015)在《仿生学群智能行为指导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发展,始终离不开自然界给予我们的灵感,仿生学所提倡的向自然学习的理念也由此而来。本文通过分析仿生学在产品设计领域应用的现状与问题,开拓从行为层面进行产品仿生设计的新视角。提出不仅可以从生物表象进行产品仿生设计,还能够以群智能行为作为仿生对象,结合相关领域仿生学创新方法和产品设计专业特点,构建适用于产品设计的群智能行为仿生设计方法。在研究分析阶段,本文概括了进行群智能行为产品仿生设计研究的意义,综述了仿生学、仿生设计、产品设计方法和群智能研究的现状以及前景,明确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确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析群智能行为的涵义,阐述了群智能行为的主要特点。通过比较研究群智能行为模式与产品设计,构建群智能仿生适用于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以蜂群觅食行为作为研究模型,缩小群智能研究对象的范围,提出了可视化的群智能行为仿生设计模式,为更多产品设计协同群智能行为模式提供方便。在设计实践部分,本文以蜜蜂觅食行为作为生物模型,以协作式灾难搜救无人机组作为产品模型,进行产品行为仿生设计的实践研究。以二者功能、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作为仿生学指导设计实践的基础。从设计调研工作中了解到产品行为流程优化对于灾难搜救产品的重要性。通过相关产品调研与趋势分析,得出协作式搜救无人机组的设计需求,以模块化的设计手法解决群智能提出的设计需求。最后经过产品原型构建与测试最终完成的仿生产品设计实践。本文以理论与实践论证所提出的方法与模式的可行性,并展望可行的产品设计实践方向。提倡以理论创新引导产品设计实践创新,促进产品仿生设计多样化发展,优化产品的执行策略,推动产品设计走向高效和智能化。
二、基于仿生学的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仿生学的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参数化视角下的仿生建筑形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参数化技术发展引发建筑设计领域的深刻变革 |
1.1.2 仿生学为建筑设计提供大量灵感来源 |
1.1.3 当代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对建筑设计的挑战日益严峻 |
1.1.4 参数化设计与仿生的结合推动了建筑形态的创新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仿生建筑的历史演变 |
2.1 仿生建筑的发展层次 |
2.1.1 对自然生物的直接模仿 |
2.1.2 对自然生物的抽象表达 |
2.1.3 对自然生物的科学运用 |
2.2 仿生建筑的概念内涵 |
2.2.1 建筑形式与环境的适应 |
2.2.2 建筑功能与组织的协同 |
2.2.3 建筑行为与发展的持续 |
2.3 仿生建筑新的时代背景 |
2.3.1 科技的进步 |
2.3.2 文化的变革 |
2.3.3 技术的革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仿生建筑的参数化设计转变 |
3.1 参数化建筑设计的含义 |
3.1.1 参数化建筑设计的概念 |
3.1.2 参数化建筑设计的特点 |
3.1.3 参数化建筑设计的工具 |
3.2 参数化设计对仿生建筑的影响 |
3.2.1 参数化设计与仿生的关系 |
3.2.2 仿生建筑设计的参数化思维 |
3.2.3 仿生建筑形态生成的参数化逻辑 |
3.3 参数化影响下的仿生建筑形态特点 |
3.3.1 形态的生长性 |
3.3.2 形态的平滑与流动 |
3.3.3 形态的可变性与自适应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生建筑形态的参数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设计原则 |
4.1.1 整体优化原则 |
4.1.2 融合性设计原则 |
4.1.3 过程化评估原则 |
4.1.4 经济适用原则 |
4.2 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生成逻辑策划 |
4.2.1 选取参考原型 |
4.2.2 生成逻辑的参数化构建 |
4.2.3 建立参数集与逻辑库 |
4.2.4 获得结果集 |
4.2.5 筛选与检验 |
4.3 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设计方法 |
4.3.1 L系统的借鉴与应用 |
4.3.2 遗传算法的改写与应用 |
4.3.3 自定义仿生形态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项目验证 |
5.1 项目策划 |
5.1.1 前期分析 |
5.1.2 交通分析 |
5.1.3 景观分析 |
5.1.4 项目定位 |
5.2 方案设计 |
5.2.1 仿生原型的选择 |
5.2.2 仿生原型形态分析与模拟 |
5.2.3 建筑形态生成 |
5.3 方案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三维花瓣排布形态完整程序图 |
2.双螺旋悬索桥完整程序图 |
3.工程项目:北京市海淀区环保科技示范园景观建筑方案设计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仿生中空碳管块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结构仿生材料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仿生学在各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1 仿生学在建筑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2 仿生学在电子机械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3 仿生学在微/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 几种结构仿生微/纳米材料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
1.3.1 仿生光子晶体材料 |
1.3.2 超浸润界面材料 |
1.3.3 力学结构材料 |
1.4 北极熊毛结构仿生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北极熊毛结构仿生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
1.4.2 制备北极熊毛结构仿生材料的方法 |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仿北极熊毛结构设计制备的超弹、隔热中空碳管气凝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来源 |
2.2.2 碲纳米线的合成 |
2.2.3 CTA材料的合成 |
2.2.4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合成 |
2.2.5 样品表征方法 |
2.2.6 不同压缩应力下SEM图像的获得 |
2.2.7 CTA在不同环境湿度下热导率的测量 |
2.2.8 所有热图像的获取 |
2.2.9 机械测试 |
2.2.10 压阻响应的表征 |
2.2.11 CTA-25热导率的计算 |
2.2.12 有限元力学模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TA的合成与表征 |
2.3.2 CTA-25的超弹性和耐疲劳性 |
2.3.3 CTA材料的力学模拟 |
2.3.4 NW@CA和CTA材料的热传递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仿生双功能中空碳管复合气凝胶用于蒸汽生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来源 |
3.2.2 CTA材料的合成 |
3.2.3 C/SiO_2气凝胶材料的合成 |
3.2.4 C/SiO_2/Au气凝胶材料的合成 |
3.2.5 样品表征方法 |
3.2.6 通过氙灯进行水蒸发速率的测试 |
3.2.7 太阳光热转化效率的计算 |
3.2.8 DSC测量蒸发焓 |
3.2.9 能量平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DCTAs的太阳能蒸汽生成装置的制造 |
3.3.2 1kW m~(-2)强度光照下的水蒸发性能 |
3.3.3 不同强度光照下的水蒸发性能 |
3.3.4 C/SiO_2/Au气凝胶蒸汽生成装置的海水脱盐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仿生轻质高强中空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来源 |
4.2.2 NW@C核壳纤维材料的合成 |
4.2.3 HCF材料的合成 |
4.2.4 碲纳米线气凝胶的制备 |
4.2.5 HCF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6 HCF与黏土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7 HCF-PDMS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8 HCF-TPU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9 样品表征方法 |
4.2.10 机械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仿生轻质高强中空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 |
4.3.2 HCF-0.8-15与无机材料复合 |
4.3.3 HCF-0.8-15与有机材料复合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6 论文研究路线及研究大纲 |
1.7 本章小结 |
2 “仿生设计”概述 |
2.1 “仿生学”与“仿生设计” |
2.2 仿生设计的特征 |
2.3 仿生设计在设计领域的相关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
3.1 商业展示空间概述 |
3.2 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方法 |
3.3 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类型 |
3.4 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价值 |
3.5 本章小结 |
4 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设计构思 |
4.1 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设计依据 |
4.2 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设计基础 |
4.3 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设计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系统构建 |
5.1 意识为主导的仿生特征提取分析 |
5.2 技术为主导的仿生特征应用分析 |
5.3 应用系统的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仿蝎子捕食定位行为学特征的震源位置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定位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1.2.2 超声波定位技术 |
1.2.3 射频识别定位技术 |
1.2.4 超宽带定位技术 |
1.2.5 红外定位技术 |
1.2.6 震动定位技术 |
1.3 仿生学研究概述 |
1.4 典型生物定位功能仿生学研究 |
1.4.1 寄生蝇声音定位 |
1.4.2 鼹鼠震动回声定位 |
1.4.3 沙蚁偏振光定位 |
1.4.4 鱼类振动定位 |
1.5 蝎子定位功能仿生学研究概述 |
1.5.1 蝎子机械刺激感受器 |
1.5.2 蝎子震动定位功能研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蝎子捕食定位行为学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蝎子体貌特征 |
2.3 BCSS位置分布及形貌特征 |
2.3.1 BCSS位置分布 |
2.3.2 BCSS形貌特征 |
2.4 蝎子捕食定位行为学实验 |
2.4.1 生物激励定位反应的行为学测试装置 |
2.4.2 生物激励定位反应的行为学观察实验操作 |
2.4.3 蝎子震动定位行为响应分析 |
2.5 蝎子震动定位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蝎子震动感知结构的信号处理特性 |
3.1 引言 |
3.2 基于BCSS缝单元阵列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3.3 有限元模型动力学实验及结果 |
3.3.1 实验一:加载频率不同的响应 |
3.3.2 实验二:加载幅值不同的响应 |
3.3.3 实验三:加载方向不同的响应 |
3.4 动力学响应的回归分析 |
3.5 缝单元阵列结构的信号处理机制 |
3.5.1 缝单元阵列结构的信号接收 |
3.5.2 缝单元阵列结构的信号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蝎子震源定位装置及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仿蝎子震源定位装置搭建 |
4.3 蝎子的兴奋-抑制定位模型 |
4.4 仿蝎子震源定位方法 |
4.4.1 神经元模型的脉冲发射 |
4.4.2 震源定位的方向估计 |
4.4.3 仿蝎子震源定位方法与TDOA定位方法对比 |
4.5 仿生震源定位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1 实验设计 |
4.5.2 实验一:不同强度条件下震源的方向估计 |
4.5.3 实验二:不同距离条件下震源的方向估计 |
4.5.4 实验三:不同方向条件下震源的方向估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仿生震源定位技术的人体行动轨迹跟踪测试 |
5.1 引言 |
5.2 室内人体行动信号采集 |
5.2.1 踏步信号采集 |
5.2.2 匀速行走信号采集 |
5.2.3 不同测试人员多种行走方式结合的运动信号采集 |
5.3 仿生震源定位估计的改进方法 |
5.3.1 感知神经元编码 |
5.3.2 突触可塑性调节 |
5.3.3 指令神经元信息整合 |
5.4 室内人体行动定位及跟踪结果 |
5.4.1 踏步信号定位结果 |
5.4.2 匀速行走跟踪结果 |
5.4.3 不同测试人员多种行走方式结合的运动跟踪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内容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
1.1.1 全球生态超载和供需矛盾 |
1.1.2 中国“存量更新”的迷失与困惑 |
1.1.3 设计竞赛中的策略具有前瞻性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生态都市主义 |
1.2.2 设计竞赛 |
1.2.3 城市空间更新 |
1.3 研究现状 |
1.3.1 生态都市主义的研究 |
1.3.2 设计竞赛的研究 |
1.3.3 城市空间更新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基于生态都市主义的设计竞赛分析 |
2.1 生态都市主义理念详述 |
2.1.1 生态都市主义发展脉络 |
2.1.2 生态都市主义内容 |
2.2 设计竞赛的时代性内容 |
2.2.1 竞赛命题偏向对城市空间更新的讨论 |
2.2.2 竞赛方案以重构城市空间结构为切入点 |
2.2.3 竞赛方案注重对生态与信息特点利用 |
2.3 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城市空间更新策略发展趋向 |
2.3.1 从“全球化”到“本土化”趋向 |
2.3.2 从“集中式”到“分布式”趋向 |
2.3.3 从“传统式”到“信息化”趋向 |
2.3.4 从“单一策略”到“整合重构”趋向 |
第3章 设计竞赛中的生态都市空间更新策略 |
3.1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的设计策略 |
3.1.1 分布式组团社区策略 |
3.1.2 分布式生产模块策略 |
3.1.3 分布式办公模块策略 |
3.2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的设计策略 |
3.2.1 构建生态信息平台策略 |
3.2.2 生物合成与数据化策略 |
3.2.3 能源信息一体化策略 |
3.3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的设计策略 |
3.3.1 生态与信息循环利用策略 |
3.3.2 城市设施仿生建构策略 |
3.3.3 数字化生态改造策略 |
第4章 生态都市主义下城市空间更新竞赛策略的设计应用 |
4.1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公园都市设计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的设计概念 |
4.1.3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的设计策略应用 |
4.1.4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的策略应用分析 |
4.2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定制森林设计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的设计概念 |
4.2.3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的设计策略应用 |
4.2.4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的策略应用分析 |
4.3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响应式生态建构技术 |
4.3.1 响应式生态建构技术概况 |
4.3.2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的设计概念 |
4.3.3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的设计策略应用 |
4.3.4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的策略应用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5.3 本文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景观复杂曲面的生成与建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化”的发展使景观设计方式发生转变 |
1.1.2 景观复杂曲面的设计与建造体系不成熟 |
1.1.3 复杂曲面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式较为单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自由(复杂)曲线曲面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有关复杂曲面形态生成与建造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有关复杂曲面在景观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 |
1.3.4 复杂曲面在景观中的应用难点 |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 |
1.4.1 相关概念解析 |
1.4.1.1 传统曲面(Traditional Curved Surface) |
1.4.1.2 复杂曲面(Complex Curved Surface) |
1.4.1.3 数字技术(Digita Technology) |
1.4.1.4 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
1.4.1.5 数字化建构 |
1.4.1.6 数字化建造(Digital Fabrication) |
1.4.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2.1 研究对象 |
1.4.2.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3.1 研究方法 |
1.4.3.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景观设计中复杂曲面形态构建基础 |
2.1 复杂曲面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1 哲学 |
2.1.1.1 德勒兹哲学思想 |
2.1.1.2 德里达的哲学思想 |
2.1.2 “非线性”科学(Nonlinear Science) |
2.1.3 非欧几里得几何(Non-Euclidean Geometry) |
2.1.4 小结 |
2.2 景观设计中复杂曲面形态构建的技术基础 |
2.2.1 曲面形态设计软件 |
2.2.1.1 具有可视操作界面的软件平台 |
2.2.1.2 具有不可视操作界面的软件平台 |
2.2.2 复杂曲面的数控建造技术 |
2.2.2.1 冲压成型(Formative Fabrication) |
2.2.2.2 2D数控切割(2D Fabrication) |
2.2.2.3 三维减法加工技术(Subtractive Fabrication) |
2.2.2.4 快速原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
2.2.2.5 机器人装配技术(Robotics) |
2.3 本章小结 |
3. 景观设计中复杂曲面形态的应用方式解析 |
3.1 地形 |
3.1.1 实现场地与其他要素的统一 |
3.1.2 营造大地艺术景观 |
3.2 道路广场 |
3.3 景观小品 |
3.3.1 水景 |
3.3.2 景观墙 |
3.3.3 景观雕塑 |
3.3.4 廊亭和景观桥 |
3.4 协同设计(Collaborative Design) |
3.5 本章小结 |
4. 景观设计中复杂曲面形态实现的方法和体系 |
4.1 景观设计中复杂曲面的实现环节 |
4.2 景观设计中复杂曲面的建构方法 |
4.2.1 基于几何变换建构复杂曲面 |
4.2.2. 基于自由形态建构复杂曲面 |
4.2.2.1 样条曲面(NURBS Surface) |
4.2.2.2 网格曲面(Mesh Surface) |
4.2.2.3 细分曲面(Subdivision Surface) |
4.2.3. 基于仿生学( Biomimicry)建构复杂曲面 |
4.2.4 小结 |
4.3 景观设计中复杂曲面的优化 |
4.3.1 复杂曲面的分析 |
4.3.1.1 曲率(Curvature)分析 |
4.3.1.2 曲面连续性分析 |
4.3.1.3 结构线分析 |
4.3.1.4 贴图分析 |
4.3.2 复杂曲面的初步优化 |
4.3.3 复杂曲面的单元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单元离散方法) |
4.3.3.1 依据等高线进行复杂曲面的划分 |
4.3.3.2 依据曲面的UV网格划分单元 |
4.3.3.2.1 基于平面三角形进行复杂曲面划分 |
4.3.3.2.2 基于平面四边形进行复杂曲面划分 |
4.3.3.2.3 基于六边形进行复杂曲面划分 |
4.3.3.3 基于可展开曲面进行复杂曲面划分 |
4.3.3.4 基于直纹曲面进行复杂曲面划分 |
4.3.3.5 通过实体单元的拼接自由度拟合复杂曲面 |
4.3.4 小结 |
4.4 景观设计中复杂曲面的数字化建造 |
4.4.1 基于传统材料的建造方法 |
4.4.1.1 传统材料与手工或传统机械建造 |
4.4.1.1.1 竹子 |
4.4.1.1.2 砖石 |
4.4.1.2 传统材料与数控建造 |
4.4.1.2.1 木材 |
4.4.1.2.2 砖石 |
4.4.1.2.3 金属 |
4.4.1.2.4 陶土 |
4.4.2 基于复合材料的数字化建造 |
4.4.2.1 玻璃 |
4.4.2.2 塑料 |
4.4.2.3 混凝土 |
4.4.2.4 其他复合材料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实例研究 |
5.1 奥体文化商务园中心绿地设计实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搭建协同平台 |
5.1.2.1 技术基础 |
5.1.2.2 协同平台的搭建 |
5.1.2.3 景观节点的复杂曲面生成过程 |
5.1.2.3.1 道路广场 |
5.1.2.3.2 “鱼跃” |
5.1.2.3.3 天窗 |
5.1.3 小结 |
5.2 中华文化智慧公园 |
5.2.1 项目位置和背景 |
5.2.2 关键节点和数字技术 |
5.2.2.1 国学台 |
5.2.2.2 泮桥 |
5.2.3 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基于导航网格的室内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火灾可视化模拟 |
1.2.2 逃生路径规划方法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路径规划方法综述 |
2.1 路径规划方法原理 |
2.1.1 传统路径规划算法 |
2.1.2 基于图的搜索算法 |
2.1.3 智能仿生学算法 |
2.2 路径规划方法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内火灾VR场景真实感构建方法 |
3.1 室内虚拟地理场景构建 |
3.2 VR室内火灾场景构建 |
3.2.1 火灾物理真实感模拟 |
3.2.2 可视化效果真实感表达 |
3.3 场景优化 |
3.3.1 遮挡剔除 |
3.3.2 LOD技术 |
3.4 场景交互 |
3.4.1 多模式用户交互 |
3.4.2 查询分析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方法 |
4.1 初始导航网格构建方法 |
4.1.1 室内场景分类 |
4.1.2 初始导航网格构建 |
4.2 导航网格动态生成方法 |
4.3 逃生路径动态规划方法 |
4.4 人员疏散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型系统与案例分析 |
5.1 原型系统开发 |
5.1.1 开发环境 |
5.1.2 系统功能介绍 |
5.2 案例区域与数据处理 |
5.2.1 案例区域介绍 |
5.2.2 数据处理 |
5.3 案例试验分析 |
5.3.1 室内火灾VR场景构建 |
5.3.2 导航网格动态生成效率分析 |
5.3.3 室内火灾人员疏散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9)物联网在居住建筑中的运用策略、途径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使用树状神经结构的策略 |
2.1 居住建筑的物联网结构 |
2.2 居住建筑的数据库系统 |
3 使用仿生学的策略 |
3.1 内外互动的策略 |
3.2 分析除杂的策略 |
4 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策略 |
4.1 使用虚拟现实模型的居住建筑 |
4.2 独特编码坐标的建筑构造部件 |
4.3 建筑信息模型与建筑数据分析 |
5 使用控制与反馈的内部运作途径 |
5.1 物联网的控制管理中心 |
5.2 感受器件以及效应器件 |
5.3 对小偷入侵的应对举例 |
6 使用发送与接收的外部运作途径 |
6.1 发送接收的外部运作途径分析 |
6.2 居住建筑与城市管理部门交互 |
6.3 在老年人居住建筑中的作用 |
6.4 数码产品与物联网的相互通信 |
7 三大运作方法 |
7.1 使用条件判断的运作方法 |
7.2 使用逻辑先后次序判断的运作方法 |
7.3 使用紧急保险措施的运作方法 |
8 在居住建筑节能方面的运用举例 |
9 在太阳能技术方面的应用举例 |
10 居住建筑的物联网安全问题 |
11 展望未来 |
11.1 高效配合建筑信息模型 |
11.2 连接到城市信息模型中 |
11.3 应用于人类开发太空居住建筑中 |
12 结束语 |
(10)仿生学群智能行为指导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仿生研究概述 |
1.4 研究基本参照与方法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仿生学的产品仿生设计 |
2.1 仿生学研究概况 |
2.2 仿生学研究对象 |
2.2.1 形态结构仿生 |
2.2.2 行为进化仿生 |
2.2.3 生态系统仿生 |
2.3 产品仿生设计概述 |
2.3.1 仿生设计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
2.3.2 产品仿生设计发展历程 |
2.3.3 产品仿生设计的现状反思 |
2.4 形式结合行为的产品仿生设计 |
2.4.1 仿生学行为层面的可仿生性 |
2.4.2 产品行为仿生的结合点 |
2.4.3 行为仿生设计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群智能研究与产品仿生设计研究 |
3.1 群体行为与群智能研究 |
3.1.1 社会性动物的群体行为 |
3.1.2 群智能行为及其可仿生性 |
3.2 结合群智能行为的产品设计开发 |
3.2.1 群智能产品研究现状 |
3.2.2 群智能仿生产品设计应用的探索 |
3.2.3 群智能仿生产品设计开发的前景展望 |
3.3 产品群智能仿生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
3.3.1 仿生创新方法研究 |
3.3.2 仿生设计方法比较 |
3.3.3 方法构建的针对性参照 |
3.4 产品群智能仿生设计的一般方法 |
3.4.1 构建群智能产品仿生设计方法的必要性 |
3.4.2 设计导向性设计方法构建 |
3.4.3 生物导向性设计方法构建 |
3.5 群智能仿生产品设计思维的指导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导向型仿生设计方法指导产品设计 |
4.1 产品的群智能化仿生设计 |
4.1.1 群智能化仿生设计的涵义 |
4.1.2 群智能仿生的主要内容 |
4.2 可视化蜜蜂觅食群智能行为模式构建 |
4.2.1 模式构建的准备阶段 |
4.2.2 分析构思阶段 |
4.2.3 简化与完善阶段 |
4.2.4 可视化模式的设计与表达 |
4.3 行为相似性对照 |
4.4 目标产品定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搜救无人机仿生设计实践 |
5.1 民用无人机设计调研 |
5.1.1 搜救与无人机编组需求分析 |
5.1.2 民用小型无人机的市场调研 |
5.1.3 无人机的智能化设计趋势 |
5.1.4 智能搜救无人机产品设计建议 |
5.2 群智能搜救无人机组的仿生设计过程 |
5.2.1 群智能搜救无人机组设计要求 |
5.2.2 群智能-产品行为相似性推敲 |
5.2.3 相应技术支持 |
5.3 搜救无人机组的蜂群智能化设计实施 |
5.3.1 设计定位 |
5.3.2 设计方案构建 |
5.3.3 设计细节优化 |
5.4 设计原型构建与测试 |
5.4.1 行为流程规划与产品三维原型 |
5.4.2 产品原型测试与优化 |
5.4.3 产品交互模式与附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基于仿生学的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参数化视角下的仿生建筑形态设计策略研究[D]. 李佛源.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2]仿生中空碳管块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詹慧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仿生设计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 王立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仿蝎子捕食定位行为学特征的震源位置检测研究[D]. 王柯. 吉林大学, 2020(08)
- [5]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汤璇. 天津大学, 2019(01)
- [6]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景观复杂曲面的生成与建造研究[D]. 王仲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基于导航网格的室内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D]. 佘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8]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9]物联网在居住建筑中的运用策略、途径与方法[J]. 李景明,于少侨.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6(04)
- [10]仿生学群智能行为指导产品设计研究[D]. 张雯雯. 北京理工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