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t电炉烟气治理改造工程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王福海[1](2018)在《渣钢、渣铁资源生产连铸坯及优质钢锭的工程实践》文中提出攀枝花钢城集团利用瑞钢工业有限公司搬迁改造的时机,利用公司的渣钢、渣铁资源,建设一条大电炉炼钢生产线,年生产铸坯约52万t,生产优钢钢锭约8万t。实现了渣钢、渣铁资源的充分利用。
李超超[2](2018)在《高氯酸法粗铅电解精炼新工艺及其工程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铅酸电池以其技术成熟、电化学性能稳定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汽车、电动车、UPS和太阳能发电重要的化学电源,极大促进了精铅消费的增长。粗铅精炼主要有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两种精炼工艺。由于火法冶炼工艺存在工序复杂,铅直收率和贵金属回收率低,高能耗,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因此湿法精炼工艺成为优选工艺。现有的湿法电解工艺是以氟硅酸作为电解液的Betts法,该方法不仅存在电解能耗高的问题,而且在电解过程受热易挥发并分解出有毒氟化物HF和SiF4,对员工身体、车间环境和大气造成严重的氟污染。针对粗铅湿法电解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稀高氯酸溶液作为稳定的非氧化性电解液,在安阳岷山集团建立了 9.1 m3的电解装置,进行新型无氟节能粗铅电解精炼工艺工程化研究。围绕粗铅电解精炼过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恒流电解、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和塔菲尔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联合添加剂对铅阴极电沉积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添加剂A、添加剂C和添加剂D作为联合添加剂可以获得良好的沉积铅效果。(2)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电解液中的主要杂质对铅阴极电沉积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氯酸作为电解液电解槽电压更低,杂质不会积累到有害程度;在电流密度400 Am-2条件下,阳极泥含量0.4 g L-1、Cu2+含量 0.003 g L-1、Bi3+含量 0.002 g L-1、Fe3+含量 1.5 g L-1、Sb3+含量0.3 g L-1时不会对电解槽压、沉积铅纯度和形貌产生较大危害;针对复产初期杂质超标问题,采用金属置换法可将电解液净化至安全线以下。(3)在经历200 L、500L到9m3三个阶段200余天的连续电解,结果表明:电解条件范围为HClO4浓度240-250 g L-1,Pb2++浓度85-95 g L-1,电解温度35-50℃,电解液循环速度20-45 Lmin-1,电流密度170-350 A m-2;新工艺在170 A m-2电流密度下,吨铅能耗仅48 kWh,电流效率大于99%,可比柏兹法节能60%,沉积铅纯度可达99.9991%;当电流密度300 Am-2时,吨铅能耗仅90kWh,电流效率大于97%。在高氯酸体系进行粗铅电解精炼,可以达到节能、增产、环保的目的,并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姚珺,陈华,田珺,田涛,范兴建[3](2018)在《江苏省钢铁行业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梳理江苏省钢铁行业环境保护状况,阐述行业装备、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污染防治措施水平,分析行业存在的环境问题,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特点,提出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管理需求的钢铁行业综合整治对策。
沈紫坤,赵旭德[4](2017)在《小型电炉烟气治理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因小型电炉炼钢工艺发展而出现的烟气治理难度加大的问题,结合设备运行特点和烟气治理工程措施,讨论烟气治理中捕集罩、除尘器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实现低阻、中温、大流量的工艺设计中可考虑采用的措施。
蔡毅[5](2016)在《循环床炉内脱硫气氛效应与组合脱硫运行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烟气脱硫技术,而烟气湿法脱硫则因脱硫效率高而得到广泛应用,将两种烟气脱硫技术有机结合将是降低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S02排放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以发展循环流化床SO2超低排放理论和技术为背景,基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对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技术研发中炉内脱硫和组合系统脱硫特性进行理论、试验研究及运行过程优化工作。论文以研究炉内气氛对脱硫影响机理及实现组合脱硫系统高效运行为目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炉内气氛对煤燃烧及含硫污染物释放特性研究、炉内气氛对脱硫剂脱硫特性影响研究和组合脱硫系统运行优化研究三个方面,具体分为6个部分,包括①低O2浓度下煤燃烧及含硫化合物释放与转化特性研究,②氧化性气氛下天然钙基脱硫剂硫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分析,③氧化/还原循环气氛下钙基脱硫剂硫化特性研究;④循环流化床组合脱硫系统试验研究,⑤循环流化床组合脱硫系统过程计算方法和⑥循环流化床组合脱硫系统运行策略及参数优化研究。炉内气氛对煤燃烧及含硫污染物释放研究发现,低O2浓度下,煤燃烧反应仍接近一级反应,由于补偿效应的影响,煤种表观活化能随02降低而下降;随着O2浓度由21%下降至5%时,煤中燃烧释放的含硫化合物总量呈下降趋势,当气氛由O2/N2变为O2/CO2时,SO2与H2S呈现向COS转化趋势。炉内气氛对脱硫剂脱硫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天然钙基脱硫剂在氧化性气氛下脱硫能力不同,鸡蛋壳煅烧后产生发达的孔隙及表面结构,具有更高的钙利用率;综合考虑活化能及反应动力学参数可以评价脱硫剂固硫特性;氧化/还原交变循环气氛下,石灰石硫化反应产物成分随循环反应次数增加发生改变;结合产物形貌特征与分形维数变化,提出一种脱硫产物结构变化反应机理。对于炉内炉外组合脱硫系统运行优化,首先通过组合脱硫试验验证系统实现达标排放的可行性,发现组合脱硫试验中尾部湿法脱硫效率小于尾部湿法冷态试验中所得结果;其次,利用Matlab软件计算组合脱硫系统运行流程中物耗和能耗,提出一种基于环保标准与技术经济性指标的综合优化方法;最后,基于组合脱硫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得出组合脱硫系统在“一炉一塔”模式下煤种折算含硫量Sco与运行经济性参数是影响系统运行策略的主要因素;通过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并建议“两炉一塔”模式下,当环保标准提高后,优先调整炉内脱硫运行参数,提高炉内脱硫效率,从而降低系统SO2排放,实现系统经济运行。
毛红英[6](2013)在《袋式除尘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介绍了冶金行业使用的袋式除尘技术及除尘设备的特性、型式、滤料应具备的性能等。论述了袋式除尘设备在冶金行业目前的主要应用场所、效果及袋式除尘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志军[7](2013)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节水减排及废水综合治理改造》文中提出针对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节水减排和废水综合治理改造(初步设计)。论文共分5章。第1章“绪论”,综述了节水减排和废水处理的重要意义和目前国内外节水减排和废水治理的研究和实践现状。第2章“设计概论”,介绍了企业概况、项目概况、项目改造依据和条件、设计原则、主要改造内容及其项目投资概算。第3章“节水减排”,介绍了企业给水排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水减排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分析了节水减排方案实施后企业生产过程中给水排水的改善状况。第4章“废水综合治理”,分析了企业废水排放现状、污水处理现状及其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企业内不同系统或单位产生的不同废水性质,提出了多种相应的治理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废水治理的主要内容,最后对废水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第5章“结论与建议”,分析了改造工程结束后,节水减排和废水综合治理产生的效果,同时,找出工程改造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赵刚[8](2013)在《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辅料资源运行特性的钢铁绿色制造系统集成运行模式研究(709711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绿色规划与优化运行技术(2006BAF02A03)”、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炼铁生产系统环境边界类生命组织形态研究(Q20121104)”和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钢铁制造系统绿色优化方法及其支持技术(T201102)”为依托,在借鉴绿色制造系统工程学、工程演化论和人工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钢铁制造系统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应对这些问题的工艺措施、技术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而具有创新性的探索研究。钢铁制造系统在其复杂的系统环境边界上与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大规模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并在外界环境的约束和刺激下触发更具环境适应性的系统演化行为。论文将钢铁制造系统作为非碳物质载体的人工生命形态,研究其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在环境边界上的形态特征与耦合机理,利用基于工艺子系统Agent的人工生命建模方法,建立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揭示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的系统演化行为及其基本规律。1.通过解析钢铁制造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艺流程,对钢铁制造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动态递阶环境边界形态进行数学描述,建立各工艺子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规则。2.根据物质能量代谢平衡的基本原则,研究基于时间工艺流程和空间递阶结构的环境边界耦合机理,建立各工艺子系统及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外部规则。3.基于对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解析与耦合,通过对物质能量代谢内外部行为规则的数学描述,设计基于吨钢能值、吨钢无效能值和吨钢环境排放的钢铁制造系统环境适应性指标与系统演化方向,利用基于工艺子系统Agent的人工生命建模方法,建立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4.借助非受控排序遗传算法等人工生命演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获取资源环境效益最优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向量,揭示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规律。5.将钢铁制造系统演化模型中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与我国东部地区某重点国有钢铁联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系统演化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论文研究揭示了钢铁制造系统在物质能量代谢行为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探索了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运行的基本规律,讨论了不同的系统演化方向对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实现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资源的优化控制和高效利用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方法。
黄振涛[9](2012)在《DF工程公司组织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组织结构是企业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为了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处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企业应审时度势、顺时而动,及时对组织结构进行诊断,调整优化组织结构,使之与内外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加强企业组织结构研究,分析其目前的现状,诊断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内外环境的变化,重新规划设计与企业经营发展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是企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论文以DF工程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对企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现状着手,通过理论分析和组织结构调查,发现现有组织结构存在着与经营战略不匹配、不适应市场环境、管理幅度过宽、职责交叉重叠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科学选择组织结构形式;第二,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合理设计管理职能;第三,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第四,根据职能分工和部门专业化,适当控制管理幅度;第五,根据集中统一领导原则,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在此思路指导下,建立了组织结构的新框架,界定了各部门主要职责,重新设计了一套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组织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王琰[10](2009)在《交流电弧炉电弧模型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在电弧炉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弧电阻的非线性,导致线路中的电流波形发生畸变,产生谐波;在熔化期内,由于电弧弧长的剧烈波动,造成线路中的电流随机变化,导致无功功率对电网产生强烈冲击,从而引起电网的电压波动和闪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弧炉容量和功率的不断增大,电弧炉对电网的危害日益严重。建立精确、实用的电弧模型,对于研究和解决由电弧炉引起的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问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精确、实用的电弧模型也为建立电弧炉电极系统模型奠定了基础。电极系统是电弧炉炼钢的关键环节,它是一个具有高度非线性、时变性、耦合严重和随机干扰强的系统。电极系统工作不稳定将导致吨钢电耗增加,炼钢效率下降,并且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利用电极系统模型可以研究性能优越的电极控制算法。本文以40吨交流电弧炉为研究背景,对交流电弧炉电弧模型的建立、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模型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已有的电弧模型缺乏通用性且物理意义不明确等问题,首先研究了电弧的阻抗特性,给出了操作电抗大于短路电抗的原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相关的电弧物理知识,以电弧电导作为状态变量,电弧瞬时电流和弧长作为输入量,建立一个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交流电弧炉电弧时域模型。针对电弧模型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机理分析,推导出了电弧模型参数的变化范围。在模型参数变化范围内,采用自适应变异差分进化算法辨识电弧模型参数值,有效地提高了辨识的速度和精度。通过与校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提出参数确定方法的正确性。针对电弧炉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将供电系统模型与新建的电弧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电弧炉电气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表明新的电弧模型既可用于谐波分析,又可用于电压波动和闪变的研究。以改善电能质量为目标,将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和固定电容器(FC)配套使用,设计了TCR+FC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为了研究电弧炉电极系统模型,首先建立液压系统模型。通过液压缸活塞位移与电弧长度之间的关系,将液压系统模型与电气系统模型相连接,构建了电极系统模型。将整个电极系统模型作为被控对象,结合电弧炉冶炼进程特点,并考虑电极系统自身特性以及变论域模糊控制和死区导致的稳态误差问题,设计了变论域模糊积分复合控制器。通过仿真和现场实际应用,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是合理的,也说明所建立的电弧模型可以用于电极系统模型及控制研究中。
二、30t电炉烟气治理改造工程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0t电炉烟气治理改造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渣钢、渣铁资源生产连铸坯及优质钢锭的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工艺路线 |
2 主要工艺设备 |
2.1 电炉系统 |
2.2 LF精炼系统 |
2.3 VD真空精炼系统 |
2.4 连铸系统 |
2.5 模铸系统 |
3 经济效益 |
4 结论 |
(2)高氯酸法粗铅电解精炼新工艺及其工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的性质 |
1.1.1 铅的物理性质 |
1.1.2 铅的化学性质 |
1.1.3 铅的主要化合物 |
1.2 铅资源的来源与应用 |
1.3 铅冶炼工艺综述 |
1.3.1 火法冶炼工艺 |
1.3.2 湿法冶炼工艺 |
1.4 铅污染与防治 |
1.5 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1.5.1 课题的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添加剂对高氯酸体系中粗铅电解精炼工艺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扫描速度对电解液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2.3.2 添加剂A和D作为联合添加剂对电解工艺的影响研究 |
2.3.3 添加剂A、C和D作为联合添加剂对电解工艺的影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杂质对高氯酸体系中粗铅电解精炼工艺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杂质在电沉积过程中行为的理论分析 |
3.3.2 杂质对电解工艺的影响研究 |
3.3.3 电解液净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氯酸体系中粗铅电解精炼工艺中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ClO_4-Pb(ClO_4)_2电解液对电解中试的影响研究 |
4.3.2 粗铅纯度对电解中试的影响研究 |
4.3.3 温度对电解中试的影响研究 |
4.3.4 电流密度对电解中试的影响研究 |
4.3.5 电解极距和循环对电解中试的影响研究 |
4.3.6 添加剂对电解中试的影响研究 |
4.3.7 沉积铅形貌分析 |
4.3.8 沉积铅纯度分析 |
4.3.9 电解液的净化处理 |
4.3.10 阳极泥洗涤与组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附件 |
(3)江苏省钢铁行业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省钢铁行业环境保护状况 |
1.1 分布情况 |
1.2 产能情况 |
1.3 装备水平 |
1.4 污染物排放 |
1.5 污染治理设施现状 |
1.5.1 烧结、球团工序 |
1.5.2 炼铁工序 |
1.5.3 炼钢工序 |
1.5.4 无组织粉尘 |
2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
2.1 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
2.2 企业布局不尽合理 |
2.3 污染防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2.4 环保投入差距明显 |
2.5 环保政策导向压力 |
3 污染治理对策建议 |
3.1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及装备 |
3.2 严格实施环保准入及环境监管 |
3.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
3.4 明确下一步提标改造及大气污染治理重点 |
3.5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 结语 |
(4)小型电炉烟气治理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炉烟气治理中的几个问题 |
1.1 捕集罩形式的选择 |
1.2 除尘器的选择 |
1.2.1 除尘器过滤风速的选择 |
1.2.2 脉冲系统的设计 |
2 低阻、中温、大流量的工艺选择 |
2.1 低阻工艺的选择 |
2.1.1 降低管网阻力 |
2.1.2 降低布袋除尘器的阻力 |
2.2 电炉烟气温度的控制 |
3 结束语 |
(5)循环床炉内脱硫气氛效应与组合脱硫运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中国SO_2排放及治理现状 |
1.2 中国火电厂SO_2排放标准及政策 |
1.3 火电厂燃煤脱硫技术 |
1.3.1 燃烧前脱硫 |
1.3.2 燃烧中脱硫 |
1.3.3 燃烧后脱硫 |
1.4 火电厂组合脱硫技术路线 |
1.4.1 煤粉炉组合脱硫技术 |
1.4.2 循环流化床锅炉组合脱硫技术 |
1.5 论文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
1.5.1 本文工作的提出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研究综述 |
2.1 循环流化床炉内气氛对脱硫影响 |
2.1.1 氧化性气氛 |
2.1.2 还原性气氛 |
2.1.3 氧化还原交变气氛 |
2.2 循环流化床钙基脱硫剂选择及强化的研究进展 |
2.2.1 天然/废弃钙基脱硫剂再利用 |
2.2.2 脱硫剂/乏脱硫剂活化 |
2.2.3 新型脱硫剂制备工艺 |
2.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低O_2浓度下煤燃烧及含硫化合物释放与转化特性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实验装置和实验样品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样品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不同气氛煤燃烧特性 |
3.4.2 不同气氛煤中硫释放及转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氧化性气氛天然钙基脱硫剂硫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
4.1 研究目的 |
4.2 实验装置和实验样品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样品 |
4.3 实验方法 |
4.3.1 热重实验 |
4.3.2 小型热态流化床实验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表面结构特征分析 |
4.4.2 煅烧后微观特性 |
4.4.3 热重硫化反应特性 |
4.4.4 小型热态流化床与热重硫化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氧化/还原气氛下钙基脱硫荆硫化特性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实验样品及方法 |
5.2.1 实验样品 |
5.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2.3 产物成分化学分析方法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产物成分分析结果 |
5.3.2 石灰石钙利用率随循环次数改变 |
5.3.3 循环反应产物表面微观结构特性 |
5.3.4 循环反应产物分形特性 |
5.3.5 循环反应产物表面结构改变反应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循环流化床组合脱硫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装置介绍 |
6.2.1 组合脱硫试验系统流程 |
6.2.2 循环流化床主体 |
6.2.3 电加热系统 |
6.2.4 烟气冷却系统 |
6.2.5 给料系统 |
6.2.6 测控系统 |
6.2.7 烟气成分配气系统 |
6.2.8 烟气湿法脱硫塔 |
6.3 试验物料 |
6.4 试验数据处理及运行工况 |
6.4.1 试验数据处理 |
6.4.2 试验工况安排 |
6.4.3 试验运行过程 |
6.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5.1 SO_2与NO排放及石灰石脱硫特性 |
6.5.2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试验研究 |
6.5.3 组合脱硫试验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循环流化床锅炉组合脱硫系统过程计算方法 |
7.1 引言 |
7.2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烟气成分计算 |
7.2.1 理论空气量V~0及理论SO_2排放量 |
7.2.2 理论及实际烟气量 |
7.3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对锅炉热效率影响 |
7.3.1 对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影响 |
7.3.2 对烟气排烟热损失q2影响 |
7.3.3 对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影响 |
7.3.4 对散热损失q5影响 |
7.3.5 对灰渣物理热损失q6影响 |
7.3.6 石灰石脱硫热损失q7 |
7.3.7 CFB锅炉热效率 |
7.4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模型 |
7.5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模型 |
7.6 组合脱硫系统物耗平衡计算 |
7.6.1 CFB燃料消耗计算 |
7.6.2 炉内脱硫石灰石耗量计算 |
7.6.3 WFGD系统石灰石吸收剂耗量模型 |
7.6.4 脱硫石膏产量模型 |
7.6.5 氧化空气量模型 |
7.6.6 脱硫系统水耗模型 |
7.7 组合脱硫系统能耗计算 |
7.7.1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系统能量消耗 |
7.7.2 尾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能量消耗 |
7.8 组合脱硫系统过程计算流程 |
7.9 本章小结 |
8 循环流化床组合脱硫系统运行策略及优化 |
8.1 引言 |
8.2 系统运行策略选择评估方法 |
8.2.1 可变运行成本 |
8.2.2 平准化可变运行成本 |
8.2.3 经济性评估计算基本参数 |
8.3 系统运行参数优化方法 |
8.4 300MW循环流化床组合脱硫运行策略 |
8.4.1 300MW循环流化床燃煤电站组合脱硫工艺系统 |
8.4.2 煤种选择及含硫量表征 |
8.4.3 煤种成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组合脱硫系统运行状态影响 |
8.4.4 运行成本参数对组合脱硫系统运行策略影响 |
8.4.5 平准化可变运行成本敏感性分析 |
8.5 循环流化床组合脱硫系统运行参数优化 |
8.5.1 循环流化床热电厂组合脱硫工艺系统 |
8.5.2 现场测试及数据处理 |
8.5.3 系统能耗设备运行参数 |
8.5.4 现场测试结果对比 |
8.5.5 运行参数优化 |
8.6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袋式除尘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除尘器的种类 |
3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 |
3.1 袋式除尘器的特性 |
3.2 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类型 |
3.3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
3.4 袋式除尘器的滤料 |
3.5 袋式除尘器的电控技术 |
4 袋式除尘器在冶金工业的典型应用 |
4.1 钛冶炼炉炉顶除尘 |
4.2 烧结除尘 |
4.3 转炉二次除尘 |
4.4 炼钢电炉除尘 |
4.5 轧机除尘 |
4.6 钢管吹吸灰除尘 |
5 除尘技术的发展趋势 |
(7)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节水减排及废水综合治理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现状 |
1.1.1 节水减排 |
1.1.2 废水处理 |
1.2 项目改建的依据和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特色 |
第2章 设计总论 |
2.1 企业概况 |
2.2 项目概况 |
2.3 项目改建的理由 |
2.4 设计依据及条件 |
2.4.1 设计依据 |
2.4.2 设计条件 |
2.5 设计原则 |
2.6 主要改造内容 |
2.7 项目投资概算 |
2.7.1 项目投资概算及运行成本 |
第3章 节水减排 |
3.1 概述 |
3.1.1 设计依据 |
3.1.2 设计资料 |
3.1.3 设计范围 |
3.1.4 给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5 节水减排实施方案 |
3.1.6 节水减排实施主要内容 |
3.1.7 节水减排实施后效果 |
3.1.8 消防系统 |
第4章 废水综合治理 |
4.1 废水排放现状 |
4.2 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4.3 污水综合治理方案 |
4.4 污水综合治理主要内容 |
4.4.1 场面污水收集系统 |
4.4.2 完善污水收集设施及输送管线 |
4.4.3 硫酸污水处理改造扩建 |
4.4.4 生活污水处理 |
4.4.5 串山垄水库废水应急处理站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节水减排实施效果 |
5.1.2 废水综合治理效果 |
5.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图1 串山垄废水处理站总平面图(大循环方案) |
附图2 硫酸废水处理扩建老系统废水处理带控制点流程图 |
附图3 硫酸废水处理扩建新系统带控制点流程图 |
(8)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全球环境问题 |
1.1.2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钢铁制造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行为规律研究 |
1.2.2 钢铁工业系统节能基础与环境负荷体系研究 |
1.2.3 钢铁冶金流程工程学与冶金流程界面技术研究 |
1.2.4 钢铁工业的绿色制造及工业生态学研究 |
1.2.5 基于人工生命建模方法的物质能量代谢系统演化行为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框架 |
1.3.1 依托的科研课题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钢铁制造系统的工艺流程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 |
2.1 钢铁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艺流程 |
2.2 原燃料准备系统 |
2.3 生铁制造系统 |
2.3.1 高炉炼铁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艺流程 |
2.3.2 高炉炼铁系统的原燃料和主要产品 |
2.3.3 高炉炼铁系统的物质能量代谢问题及对策 |
2.4 粗钢制造系统 |
2.4.1 粗钢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艺流程 |
2.4.2 粗钢制造系统的原燃料和主要产品 |
2.4.3 铁水预处理、二次精炼和连续铸钢系统 |
2.4.4 粗钢制造系统的物质能量代谢问题及对策 |
2.5 钢材轧制系统 |
2.6 钢铁制造系统及其物质能量代谢的内涵 |
3 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研究 |
3.1 钢铁制造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间的物质能量联系 |
3.2 钢铁制造系统所处的环境及其特性 |
3.3 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 |
3.3.1 环境边界形态研究的意义 |
3.3.2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的概念 |
3.4 确定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的基本原则 |
3.5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的基本特性 |
3.6 描述环境边界形态的广义数学方法 |
3.6.1 初值问题和初始条件 |
3.6.2 边值问题和边界条件 |
3.7 高炉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数学描述 |
3.7.1 物质运动模型 |
3.7.2 系统传热模型 |
3.7.3 各物料成分的物质平衡模型 |
3.8 转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数学描述 |
3.8.1 物质能量平衡的静态理论模型 |
3.8.2 描述脱碳放热过程的动力学动态模型 |
3.9 电弧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数学描述 |
4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耦合的机理研究 |
4.1 基于时序工艺流程的环境边界耦合 |
4.2 基于空间递阶结构的环境边界耦合 |
4.3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耦合的一般数学方法 |
4.4 典型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解析与耦合 |
5 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 |
5.1 基于环境边界形态解析与耦合的系统演化模型 |
5.2 基于 Agent 的人工生命建模方法 |
5.3 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指标与系统演化方向 |
5.3.1 现有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与资源环境指标 |
5.3.2 物质资源载能量与系统能源消耗 |
5.4 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求解 |
5.4.1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
5.4.2 非受控排序遗传算法(NSGA-II) |
6 粗钢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与实证研究 |
6.1 关于粗钢制造系统演化建模的若干假设 |
6.2 粗钢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解析 |
6.2.1 1 号高炉系统(老区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2 2 号高炉系统(银前区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3 3 号高炉系统(新区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4 老区银前区 90t 转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5 新区 120t 转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6 特钢 50t 电弧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3 基于物质能量代谢平衡与环境适应性指标的环境边界耦合 |
6.4 粗钢制造系统物质能量演化行为的求解与实证分析 |
6.4.1 非受控排序遗传算法的解算说明 |
6.4.2 以吨钢能值最小作为系统演化方向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分析 |
6.4.3 以无效能和环境排放最小作为系统演化方向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分析 |
6.4.4 粗钢产量在其他截集区间的系统演化行为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DF工程公司组织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1 总体思路 |
1.4.2 主要内容 |
2 理论概述 |
2.1 组织结构 |
2.1.1 概念 |
2.1.2 特征因素 |
2.1.3 权变因素 |
2.1.4 组织结构形式 |
2.2 组织结构发展的趋势 |
2.2.1 扁平化趋势 |
2.2.2 分立化趋势 |
2.2.3 矩阵化趋势 |
2.2.4 虚拟化趋势 |
2.2.5 网络化趋势 |
3 DF工程公司组织结构状况 |
3.1 总体情况 |
3.1.1 企业介绍 |
3.1.2 经营宗旨、战略目标 |
3.1.3 发展历程 |
3.1.4 经营状况 |
3.1.5 科技创新 |
3.1.6 经营战略分析 |
3.2 组织结构状况 |
3.2.1 人力资源状况 |
3.2.2 组织结构 |
3.2.3 内部组织结构调查 |
3.3 组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组织结构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匹配 |
3.3.2 组织结构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相适应 |
3.3.3 部分管理人员管理幅度过大,职责履行不到位 |
3.3.4 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叠,分工不明确,部分职能又缺失 |
3.3.5 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职能没有有效履行 |
3.3.6 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
3.3.7 指挥系统不统一,越级指挥、越级汇报普遍存在 |
4 DF工程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
4.1 目的 |
4.2 总体思路 |
4.2.1 合理规划价值创造过程,实施业务流程再造 |
4.2.2 坚持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科学选择组织结构形式 |
4.2.3 根据企业业务流程活动,明确部门职能分工 |
4.2.4 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 |
4.3 原则 |
4.3.1 坚持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的原则 |
4.3.2 坚持专业分工和合作配合的原则 |
4.3.3 坚持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 |
4.3.4 坚持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 |
4.3.5 坚持责任、权力和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4.3.6 坚持合理分权和集权的原则 |
4.3.7 坚持稳定、弹性和柔性的原则 |
4.3.8 坚持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分离的原则 |
4.3.9 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 |
4.4 设计方案 |
4.4.1 主要业务流程 |
4.4.2 组织结构框架 |
4.4.3 部门主要职能分工 |
5 DF工程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实施 |
5.1 实施前的准备 |
5.1.1 成立组织机构 |
5.1.2 制定实施计划 |
5.1.3 召开实施会议 |
5.1.4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5.1.5 实施业务培训 |
5.2 实施过程的管理 |
5.2.1 消除优化过程中的阻力 |
5.2.2 适应优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
5.3 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
5.3.1 工程订单持续增加,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
5.3.2 业务流程顺畅,运营效率明显提高 |
5.3.3 各部门分工明确,管理效率迅速提升 |
6 结论 |
6.1 组织结构要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相匹配 |
6.2 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 |
6.3 组织结构要与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相适应 |
6.4 组织结构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 |
6.5 组织结构必须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促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完成 |
6.6 组织结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安排、强力推进、确保成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交流电弧炉电弧模型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弧炉炼钢简介 |
1.1.1 电弧炉的发展概述 |
1.1.2 电弧炉炼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1.3 电弧炉炼钢的特点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3 电弧模型的研究概况 |
1.3.1 电弧的物理—数学模型 |
1.3.2 电弧的电路模型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交流电弧炉电弧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交流电弧的物理特性 |
2.3 交流电弧建模 |
2.3.1 电弧阻抗特性的研究 |
2.3.2 电弧模型的建立 |
2.4 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流电弧炉电弧模型的参数确定 |
3.1 引言 |
3.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3.2.1 模型参数对电弧特性的影响 |
3.2.2 模型参数的变化范围 |
3.2.3 自适应变异差分进化算法 |
3.3 实验与结果 |
3.3.1 现场数据的测量 |
3.3.2 数据处理 |
3.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流电弧炉引起的供电网络电能质量问题及补偿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电弧炉的电气系统模型及耦合关系仿真研究 |
4.2.1 供电系统的组成 |
4.2.2 电气系统建模 |
4.2.3 耦合关系仿真研究 |
4.3 电弧炉电气系统谐波问题仿真分析 |
4.3.1 谐波的产生及其危害 |
4.3.2 仿真结果 |
4.4 电弧炉电气系统电压波动和闪变问题仿真分析 |
4.4.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产生及其危害 |
4.4.2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估算 |
4.4.3 仿真结果 |
4.5 电弧炉引起电网电能质量问题的补偿方案 |
4.5.1 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 |
4.5.2 补偿方案的设计 |
4.5.3 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流电弧炉电极系统建模及控制 |
5.1 引言 |
5.2 液压系统 |
5.2.1 电极升降机构 |
5.2.2 液压系统建模 |
5.2.3 仿真结果 |
5.3 电极系统建模 |
5.3.1 电极系统模型 |
5.3.2 仿真结果 |
5.4 控制系统 |
5.4.1 电弧炉炼钢工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
5.4.2 电极控制策略选择 |
5.4.3 控制器设计 |
5.4.4 仿真结果 |
5.4.5 现场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 |
四、30t电炉烟气治理改造工程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渣钢、渣铁资源生产连铸坯及优质钢锭的工程实践[J]. 王福海. 冶金动力, 2018(12)
- [2]高氯酸法粗铅电解精炼新工艺及其工程化研究[D]. 李超超.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3]江苏省钢铁行业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 姚珺,陈华,田珺,田涛,范兴建. 江苏科技信息, 2018(03)
- [4]小型电炉烟气治理问题探讨[J]. 沈紫坤,赵旭德. 应用能源技术, 2017(06)
- [5]循环床炉内脱硫气氛效应与组合脱硫运行优化[D]. 蔡毅. 浙江大学, 2016(02)
- [6]袋式除尘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毛红英. 四川冶金, 2013(05)
- [7]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节水减排及废水综合治理改造[D]. 张志军. 南昌大学, 2013(03)
- [8]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D]. 赵刚.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3)
- [9]DF工程公司组织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D]. 黄振涛.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10]交流电弧炉电弧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 王琰. 东北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