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战勇[1](2017)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估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矿业城市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提升矿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时下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以此为视角,选取万元GDP能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3个投入指标和矿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矿山破坏土地恢复率2个产出指标,形成矿业城市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区域选取9座不同类型的矿业城市为研究对象,以3座"优秀矿业城市"为参照,借助DEA方法对其发展瓶颈和效率进行评估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深入挖掘矿业城市的资源潜力、构建多元发展战略、并通过技术创新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等,可以完成矿业城市的能力重整,提升矿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杨宁[2](2016)在《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业城市作为国家矿产资源和初级生产资料的产地,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矿业城市耗散结构和熵理论对其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研究,剖析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机制和过程,以武安市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状态和趋势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从耗散结构的视角揭示矿业城市发展特征和规律。通过对矿业城市动态开放系统和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特征分析,界定矿业城市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具备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的特性;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和熵流理论建立网络组织熵评价模型。将将矿业城市发展分为“生存、归属和成长”阶段,应用平面单核网络、环状单核网络和树状多核网络组织熵评价模型对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驱动力进行论述,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驱动力存在于土地利用、生态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中,并论述三大子系统的耦合关系。(2)揭示武安市自然资源系统健康性水平。为规避社会经济子系统过于乐观的影响,仅从土地利用和生态子系统评价武安市系统健康性。结果显示,空间序列上的土地利用子系统中,土地需求面积远超过实际土地利用规模,难以保持供需平衡;时间序列上的生态子系统中,每年经济生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自然环境经过39.4年才可以完全消除,远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1.5年,因此武安市健康性水平处在较差的状态。(3)构建熵理论基础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评价体系。以矿业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熵变过程为立足点构建评价体系,应用到武安市可持续评价中,结果显示,武安市的生态还原能力先减弱后加强,从2005年至2009年增长0.0048nat,2009年至2013年下降0.0059nat;生产经济成本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至2013年下降0.0242nat,可持续发展水平2005年至2013年下降0.0253nat,系统整体呈现可持续方向发展趋势;基于熵理论框架和可持续评价结果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从土地利用、生态和社会经济子系统负熵增加与正熵消除的角度,提出武安市三大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从支持型、压力型、还原型和消费型熵角度提出调整策略。
陈丹[3](2015)在《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性的学术问题,而且是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目前关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对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总体上来看,目前还是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有很多内容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提纲,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为视角,研究工作结合其他前辈的研究成果,拟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出发,力图梳理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任务及主要内容;从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评价东部城市鞍山市、中部城市黄石市、西部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程度、环境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求解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进行比较;同时运用排列图分析法,寻找影响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子,最后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论文整体包含有九章。每一章节力图能够进行合理的衔接,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展开说明,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对国内外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如矿业城市理论、生态文明指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等,介绍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研究现状和研究的基础。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和技术路线,并给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第二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及内容。本章首先定位我国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考量,结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明确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内容,即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本章从理论上阐述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评价内容,为后续章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章,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归纳总结现有典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三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三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实证分析。第四章,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在国土开发之前应进行适宜性评价工作,有助于对开发活动进行科学引导,保障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章在归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第五章,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从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即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六章,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第七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的评价,本章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运用排列图法寻找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比较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第八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主要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本章提炼和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科学的政策目标。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的做出工作展望。通过本文理论及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生态文明建设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三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鞍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两年有下降态势;黄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呈向好发展趋势;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持续上升,呈富载状态。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鞍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水平最高,其次黄石市。就生产空间而言,鞍山市生产空间适宜程度最优,其次黄石市;就生活空间而言,鞍山市、攀枝花市生活空间适宜水平显着优于黄石市;就生态空间而言,黄石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显着优于鞍山市和攀枝花市,鞍山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略优于攀枝花市。3.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对三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节约利用水平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在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三者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呈下降或平稳态势。4.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上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鞍山市环境质量指数在波动中呈增长态势;黄石市环境质量指数波动很大,2008年以前呈上升态势,而在2009-2011年下降迅速,近两年又呈上升态势:攀枝花市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近年相对比较平稳,略有下降。5.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的原因,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呈上涨趋势,黄石市、攀枝花市近两年上涨幅度减小,鞍山市近两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下降趋势;鞍山市和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黄石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稍有差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均呈上涨趋势,环境质量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稳发展的趋势;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说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受国家政策影响较为明显。另外,典型矿业城市的环境质量均是影响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运用排列图法分析矿业城市环境质量各影响因子;通过排列图法分析知,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发生地质灾害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从这个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地质环境是影响环境质量最关键的因素。6.矿业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体现矿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更要体现每个矿业城市差异定位的不同,包括主要矿产资源种类不同、区域位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先进技术不同、政策支持不同等。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研究需要在评价指标的标准选择、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发展阶段差异、区域差异问题三方面寻求突破。要提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应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生态环境管理,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易定量化任务出发,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进行测算。(2)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测算的基础上,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测度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比较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差异。同时运用排列图法,识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3)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将地质灾害发生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融入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使生态文明评价结果更接近现实。
黄晴晴[4](2015)在《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及其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效率反映了经济体生产活动增加的价值与其造成的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是衡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矿业城市依靠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造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基于生态效率视角研究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科学测度我国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在此基础上考察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我国矿业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参考与决策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1)采用DEA窗口分析技术构建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并对2003-2012年间我国48个典型矿业城市的工业生态效率进行科学测度。研究表明,我国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节能减排的空间巨大,不同区域的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差异特征明显,其中西部地区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最高,其次为中部,东部最低。此外,以2012年为例,本文对矿业城市的工业生态效率的分解结果及投入产出松弛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水平的主要因素,且工业烟尘和工业废水的相对冗余度较高;(2)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我国矿业城市2003-2012年工业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是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中部地区矿业城市比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工业生态效率发展状态好,煤炭类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发展也优于其他资源类型的矿业城市;(3)建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对我国矿业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产业结构、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对提升我国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人均GDP和对外经济对我国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着。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给出了我国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与对策建议,主要包括:(1)科学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2)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3)制定环境政策,提高矿业城市节能减排能力和环保技术创新能力;(4)宣传低碳理念,提高政府、企业和公众对节能减排的认识。
周羽[5](2015)在《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业城市对支撑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矿业城市转型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本文从矿业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一般性入手,借鉴国内外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生态转型理论发展与实践成果,总结和归纳出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和生态转型的客观规律;分析与评价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再从矿业城市转型理论出发,结合湖南衡阳、郴州矿业城市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出衡阳、郴州产业转型,生态转型的动因、路径;最后利用物质流方法系统地选取指标对矿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全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注重历史研究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移植借鉴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全文总共9个章节。每一章节力图能够进行合理的衔接,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展开说明,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对国内外矿业城市转型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如矿业城市转型、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介绍了矿业城市研究现状和研究基础。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和技术路线,并给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第二章,矿业城市发展规律及面临问题。本章首先探讨城市的形成和城市功能,分析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城市管理的措施。然后对矿业城市进行界定,在前人研究矿业城市的基础上给出了矿业城市的定义,矿业城市是指围绕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一个以矿石开采、加工、冶炼为主要产业的城市。其凭借矿产资源要素的天然禀赋,通过人们后天的开发建设而形成的单一产业性城市。接着对矿业城市界定历史研究进行梳理并给出了矿业城市界定标准,在此标准之下对全国资源型城市进行梳理得到矿业城市目录,湖南省矿业城市在地级市层面上有衡阳市和郴州市;然后本章对全国矿业城市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再生型、成长型、成熟型以及衰退型矿业城市;本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目前矿业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结构问题、社会体制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和资源约束问题等。最后本章对矿业城市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展望。第三章,国内外矿业城市转型经验及分析。本章节对国内外主要矿业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进行梳理,并就此提出对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的启示。本章主要选取了国外的德国鲁尔区-煤铁矿业城市、美国匹斯堡-铁矿业城市、澳大利亚珀斯-金矿业城市,国内的辽宁阜新煤炭矿业城市、甘肃白银铜矿业城市、焦作煤炭矿业城市。通过这些成功的转型案例,本章节总结出以下几点启示:为避免造成“九龙治水”的混乱局面,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专门机构;在资源开发尚处于增产期和稳产期时,矿业城市应利用这段资金较为充裕的时期开始制定转型规划,发展接续产业,以赢得时间和主动;单单依靠企业自身或者地方政府是不可能实现矿业城市自身转型的,必须要依赖省和中央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的大力支持,以解决矿业型城市积累的诸多问题;产业转型需要大量资金,依靠本地区的自身积累和国家的财政投入是不现实的,吸引外来投资是一条捷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力再就业。第四章,湖南省矿业城市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对于湖南省矿业城市发展现状和问题的描述为下文矿业城市转型研究提供现实基础。本章节首先介绍了湖南省矿业城市的概况,分别从矿产资源概况、国民经济概况、农业和服务业概况以及生态环境概况等四个角度来介绍衡阳和郴州矿业城市发展现状;紧接着指出了湖南省矿业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归纳出湖南省矿业开发面临的问题、经济产业问题、管理机制问题和环境破坏问题。第五章,湖南省矿业城市产业转型分析。本章节首先分析矿产资源经济承载力,主要是对衡阳-郴州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测算与分析,并对矿业资源经济承载潜力和土地资源可承载人口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衡阳、郴州进行产业增长趋势分析、区位分析、应用偏离-份额对产业结构和接续产业进行分析。通过历史数据对三产业增长趋势、工业产值变化趋势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共性规律,衡阳、郴州第一产业增长比例稳中略降,第二产业增长比例出现下降,而第三产业增长比例出现上升趋势。在对衡阳与郴州矿业城市主要产品区位横向分析时,可以看出原煤、有色金属产业的区位商居于前两位,说明在这两个矿业城市中,原煤和有色金属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原煤和有色金属皆属于矿产资源,可以看出矿业是衡阳和郴州的重要产业,其专业化程度也较高。利用偏离-份额方法开始测算出衡阳、郴州未来接续产业主要为十种有色金属和发电产业,因此要实现产业转型,需则要更多的关注有色金属产业和发电产业。第六章,湖南省矿业城市生态转型分析。本章节首先分析生态资源承载力,主要对衡阳-郴州矿业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与分析,并对水资源可承受最大经济规模、最大人口规模和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梳理衡阳、郴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城市结构布局的特征。衡阳市主要形成了一条沿湘江向南、向北展开的生活居住主轴,和一条自西向东挺进、垂直于生活居住主轴的综合服务功能主轴,呈现为“十字”型的空间形态;而郴州市则形成了“一体四翼”的城市布局结构。通过对衡阳-郴州矿业经济区环境承载力和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分析,本文提出了衡阳、郴州矿业城市生态转型路径,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转型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继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发展绿色矿业,实现矿业生态转型、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工业园区。第七章,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为了测算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章节利用基于MFA指标选择的DEA方法。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个包括矿产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5个子系统在内的复杂系统。在运用DEA模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时,结合物质流分析的基本思想,将上述5个子系统分成输入和输出子系统,并选取关键指标作为输入与输出指标。本文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直接物质量投入(DMI)、环境污染物质排放量(DPO)、全社会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等6个指标。本章节首先利用DEA模型分析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2003年~2012年湖南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上呈提高趋势,平均综合效率由0.555增加到0.998。为了进一步分析湖南省矿业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可持续能力演变,本文利用C2R进行了DEA横向评价研究,对湖南省矿业城市可持续能力进行了分解。衡阳市和郴州市在转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螺旋上升的,在2006年,衡阳市从矿业可持续角度来看发展是比较好,随之在2007年就跌入到谷底,2008年、2009年皆出现反弹,2010年又出现短暂滑落,之后衡阳市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进入佳境;在2003年-2006年,郴州市可持续能力发展效率由无效逐渐转变为有效,2007年、2009年却出现反弹,2010年之后,郴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向好的趋势发展。紧接着本文对矿业城市转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从湖南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以及衡阳市、郴州市可持续发展横向与纵向的研究不难看出,湖南省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转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出现了往复。从横向对比来看,衡阳与郴州做为两类不同的矿业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存在差异,而且发展效率综合评价值发生波动年份也不一。在经济结构方面,由于衡阳市第二产业发展缓慢,而郴州市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作为一个矿业城市,应更加重视第二产业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来降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使经济逐步走向多元化。在环境方面,衡阳市的劣势很明显,虽然衡阳市政府很重视环保,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治理环境问题,但是由资源型城市特有的产业性质,污染物排放特别严重,尤其是工业S02的排放,远远高于郴州,致使衡阳市空气质量恶劣。第八章,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本章提炼和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从矿业开发和矿产资源利用、经济产业转型、生态转型三个层面为湖南省矿业城市,特别是衡阳和郴州矿业城市转型提供政策建议。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矿业城市转型研究工作做出展望。第九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提炼和总结论文所展开的相关研究,为矿业城市转型分析评价与未来工作提出科学导向。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矿业城市转型研究做出研究展望。在矿业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中,本文主要考虑两个转型方向:产业转型和生态转型。通过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来探讨产业转型和生态转型,最终为湖南矿业城市转型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先点如下:1.在研究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时,由于国内研究矿业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文献比较多,其中运用区位分析、偏离份额分析等分析思路来选择接续产业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利用区位分析、偏离-份额法对湖南省矿业城市选择接续产业的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旨在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2.构建了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框架。基于MFA指标的DEA测算与评价,系统的分析了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同样也可以为全国其他地方矿业城市转型提供借鉴。3.从矿业发展、矿业城市产业转型和矿业城市生态转型三个角度,为湖南省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生态转型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理论视角,引入矿产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理论与方法、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在全面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衡阳、郴州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进行评价分析;对产业增长趋势、主要工业产品市场区位以及接续产业规划进行定量分析;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特征进行定性分析;最后立足基本理论,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分析,以力求研究结果与实际接近。论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环节运用有机结合,研究工作所涉及的理论比较多,相关的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对所有的理论与分析方法都逐一试用和阐述,有些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从现有的研究结果为衡阳、郴州矿业城市转型制定合理的政策路线提供参考。
袁祖怀[6](2013)在《基于协同理论的市矿统筹发展机理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我国矿业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入手,依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界定市矿统筹概念及系统边界的基础上,对矿业资源性城市市矿统筹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从市矿统筹的实践中引入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对市矿统筹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并以典型矿业资源型城市淮南市为例,对矿业城市市矿统筹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矿业资源性城市市矿统筹发展历史及现实可行性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出市矿统筹是矿业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这一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市矿统筹发展概念进行界定。从系统划分看,市矿统筹发展系统主要包含经济、社会、城市与环境、管理这四大子系统,并具有市矿系统特有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其次,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市矿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市场、社会文化等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城市与环境、管理等四个子系统方面的因素。在内外部因素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影响因素的结构与体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除产业结构等少数因素外,其余因素对市矿统筹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然后,在影响因素结构与体系分析基础上,分别从市矿统筹系统发展动力、系统演化机理、系统发展路径与优化三个方面研究市矿统筹发展机理。第一,市矿统筹系统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推力、拉力、阻力和压力四个方面。在利用振动力学模型分析动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淮南市为例,对市矿统筹发展的推力、拉力、阻力和压力进行解析,研究动力演变趋势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以推力和拉力为代表的正向力要大于以阻力和压力为代表的负向力,从而形成市矿统筹发展的正向动力。第二,市矿统筹系统演化机理则按照子系统内部演化、子系统之间的演化、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演化这一思路进行分析。分别利用协整分析、内生增长理论及哈肯模型的分析表明,市矿统筹系统不仅存在子系统内部的协同演化,也存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它们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演化。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是市矿统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序参量,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废综合利用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推动市矿统筹的快速发展。第三,从系统发展路径与优化看,市矿统筹系统变量主要从城市发展和矿业发展两个着力点切入,通过对市矿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居住及出行等方面进行综合统筹推动市矿统筹发展。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市矿统筹系统的分析表明,提高市矿统筹发展水平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投资比例的合理性及管理水平是影响市矿统筹总水平的重要因素。进而,利用DEA模型对我国34个典型矿业城市市矿统筹系统发展效率的测度表明,我国34个典型矿业城市中,有27个城市属于市矿统筹系统协同发展DEA有效,它们均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已达到技术和规模上的有效。最后,利用博弈论对市矿统筹发展制度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完善市场机制、构建产业发展机制、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社会发展新体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方面对市矿统筹发展进行制度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卢慧[7](2011)在《基于产业转型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矿业城市是我国一定时期内现代化建设所需资源的供应主体,在支撑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资源、环境、居民生活与就业等方面暴露出种种问题。许多矿业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虚假的高城镇化率和低水平的城镇化质量。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探索适宜的矿业城市城镇化发展策略,对推动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新时期城镇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以邯郸市峰峰矿区为代表的矿业城市城镇化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矿业城市城镇化发展策略为目的,以产业转型作为其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手段。首先阐明矿业城市虚假高城镇化率和低水平城镇化质量的现实矛盾,并以产业转型和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及其二者的互动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和依据,分析和归纳典型个案邯郸市峰峰矿区以及其他矿业城市的城镇化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在借鉴国内外典型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经验和研究峰峰矿区自身条件基础上,提出峰峰矿区产业转型的对策,并推广基于产业转型的一般矿业城市城镇化策略。
毕普云[8](2010)在《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业城市是中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主体,近年来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强,环境污染持续加大,民生难题亟待破解的发展问题。2007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矿业城市转型探索正式向全国范围内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推进。论文首先对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矿产资源需求和重要矿产资源供给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投入产出法、回归分析法等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业的投资效应、产业效应、环境效应进行定量研究;对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即城市发展高度依赖国家政策推动、矿产资源开采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散性的城市布局规律引发城市可持续发展危机。在进行矿业城市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资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能力进行了定义,把矿业城市可持续能力划分为资源持续利用能力、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环境持续治理能力、民生持续实现能力、科技持续进步能力等五大方面,并对不同生命周期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含义进行探讨,以四象限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归纳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路径;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大方面进行了指标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2个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五大子能力评价后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把32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五大类。通过分析得出矿业城市民生实现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一定不强;经济发展能力依然是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在矿业城市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淡化,但资源枯竭会削弱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结论。论文最后提出了提升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几大策略,即民生矿城策略、虚拟矿城策略、资源矿城策略、绿色矿城策略等。
丁博[9](2010)在《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业城市的发展遵循着生命周期的规律。根据矿产资源的开采程度及矿业开发阶段,矿业城市可以划分为幼年期矿业城市、中年期矿业城市和老年期矿业城市。其中老年期矿业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采程度或者矿业发展周期处于衰退及枯竭阶段的矿业城市。目前,我国老年期矿业城市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矿产资源衰竭、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加剧等诸多困难。因此,对老年期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评价,进而研究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老年期矿业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类比研究的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矿业城市基本概念及界定入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详细阐述了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的划分,提出了科学而系统的老年期矿业城市界定方案。本文构建了老年期矿业城市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总结了老年期矿业城市的困境现状及成因之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总结归纳法以定量研究的方式分别评价了老年期矿业城市人口素质模块、资源支持模块、环境系统模块、经济发展模块和社会体系模块的发展能力。论文在对老年期矿业城市发展能力定量评价之后,构建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型——“PREES模型”,总结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了老年期矿业城市转型必须依靠政府为主导,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第一产业支柱、第二产业更新、第三产业主导、综合产业发展的四种产业转型模式。并构建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民营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粮农经济发展模式、高新技术发展模式、旅游会展服务发展模式、工业改造发展模式、卫星新城式发展模式、易居养生发展模式等八种城市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并阐述了对其它发展阶段矿业城市发展的启示。
仇方道[10](2009)在《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适应性分析不仅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同时也为探讨产业生态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区域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体现了发展环境变化胁迫下产业系统的调整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再发展能力和动态竞争能力。因此,产业生态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载体和内容,其适应性增强的过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矿业城市形成、发展的资源高度依赖性,使其产业生态系统显示出强烈的产业与生态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特征,推进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东北地区是中国矿业城市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且大部分已进入资源开采中老年期,面对原有资源优势逐步丧失的现实,如何调整产业生态系统以适应已经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增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课题。论文以东北地区14个矿业城市(地级市)为研究案例,采用适应性研究范式,在对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特征及发育程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揭示了其适应机制,进而提出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模式和调控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适应性、产业生态系统、矿业城市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模型,认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由资源环境系统、原生产业系统、外生产业系统和共生产业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内涵及特征,并设计出包括适应对象、适应者和适应行为在内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框架,为开展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支撑,奠定了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和框架。(2)在阐述东北矿业城市发展概况及趋势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基础、经济体制和宏观战略环境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环境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特征与演化阶段,认为,结构单一、资源消耗高、结构脆弱性和功能脆弱性显着是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现状特征,并认为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单一产业发展阶段、产业链发展阶段、产业简单网络化阶段、循环型产业网络发展阶段等4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其发育程度,认为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整体发育水平比较低;从不同资源类型看,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育水平呈现冶金类>综合类>煤炭类>石油类的类型分异特征;从不同发展阶段看,呈现由中年期到老年期再到幼年期城市逐次递减的演变趋势;从空间分布看,呈现由辽宁到吉林再到黑龙江的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为开展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适应机制分析及适应模式和调控对策构建提供依据。(3)基于适应性要素、适应性目的和投入产出效率等不同视角分别构建了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模型,并分别从资源类型、发展阶段、城市规模、空间格局等方面刻画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的类型分异特征与规律,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分为4种类型,即高适应能力,协调发展类型;中适应能力,基本协调类型;低适应能力,环境优先类型;中适应能力,环境优先类型。(4)分别从战略适应性机制、结构适应性机制和环境适应性机制等3个方面揭示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驱动机制,并从系统结构重组与优化视角,提出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即产业拓展模式、产业革新模式和产业再生模式,且根据各模式的内涵,界定了各模式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增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之目的,提出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调控对策。
二、促进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进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估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评述 |
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瓶颈解析 |
2.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解析 |
2.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
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估与优化———基于样本的分析与仿真 |
3.1 生产可能集的构造 |
3.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 |
3.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分析 |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1 数据与结果 |
4.2 讨论 |
4.3 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
5 结束语 |
(2)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研究综述 |
1.3.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数据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2 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与演进 |
2.2.1 矿业城市一般生命周期理论 |
2.2.2 不同模式下的矿业城市生命周期 |
2.3 研究区资源与环境 |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业城市发展进程与可持续 |
3.1 矿业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
3.2 矿业城市发展现状 |
3.2.1 全国矿业城市发展现状 |
3.2.2 武安市矿业资源与发展 |
3.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3.3.1 全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3.3.2 武安市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熵理论基础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4.1 矿业城市耗散系统理论 |
4.1.1 熵与耗散结构 |
4.1.2 矿业城市耗散结构特征与熵流动 |
4.2 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动力机制分析 |
4.2.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 |
4.2.2 生命周期过程中矿业城市系统能量流动 |
4.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分析 |
4.3.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内涵 |
4.3.2 土地、生态、社会经济子系统互动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安市自然资源系统健康性诊断 |
5.1 武安市土地利用子系统研究 |
5.1.1 土地利用现状综述 |
5.1.2 土地利用转移 |
5.1.3 土地利用信息熵分析 |
5.1.4 土地利用子系统研究分析 |
5.2 武安市生态子系统研究 |
5.2.1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计算 |
5.2.2 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计算 |
5.2.3 矿业城市生态赤字核算 |
5.2.4 生态子系统研究分析 |
5.3 武安市自然资源系统健康性诊断 |
5.3.1 空间序列上的武安市系统健康性 |
5.3.2 时间序列上的武安市系统健康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熵理论下矿业城市系统可持续评价 |
6.1 熵理论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
6.1.1 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评价模型构建 |
6.1.2 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可持续评价结果 |
6.2 子系统间的武安市可持续综合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矿业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策略 |
7.1 国际经验 |
7.1.1 北美经验 |
7.1.2 德国经验 |
7.1.3 法国经验 |
7.1.4 日本经验 |
7.1.5 经验借鉴 |
7.2 基于熵理论框架的武安市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整策略 |
7.2.1 土地利用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
7.2.2 生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
7.2.3 社会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
7.3 基于熵评价模型的武安市可持续发展调整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和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矿业城市研究现状 |
1.2.2 生态文明研究现状 |
1.2.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及内容 |
§2.1 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 |
2.1.1 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
2.1.2 矿业城市的焦点问题 |
2.1.3 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2.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2.2.2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2.2.3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
2.2.4 促进矿业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
§2.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框架 |
2.3.1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 |
2.3.2 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 |
2.3.3 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2.3.4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
3.1.1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1.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1.4 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1.5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
§3.2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指标构建与筛选 |
3.2.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方法 |
3.3.1 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 |
3.3.2 综合评价法 |
§3.4 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研究 |
3.4.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3.4.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3.4.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4.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参考 |
§4.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评价体系的确定 |
§4.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
4.3.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
4.3.2 基础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归一化处理 |
§4.4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 |
4.4.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4.4.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4.4.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 |
5.1.1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 |
5.1.2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 |
§5.2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2 评价体系的确定 |
§5.3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 |
5.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5.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5.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6.1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
§6.2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2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6.3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6.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环境质量评价 |
6.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环境质量评价 |
6.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环境质量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 |
§7.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
§7.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模型的构建 |
7.2.1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
7.2.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模型 |
7.2.3 主成分分析法 |
7.2.4 排列图法 |
§7.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分析 |
7.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生态文明评价 |
7.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生态文明评价 |
7.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评价 |
7.3.4 典型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
§8.1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议 |
8.1.1 完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考核 |
8.1.2 体现矿业城市特征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
§8.2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评价方法的建议 |
§8.3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
8.3.1 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
8.3.2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 |
8.3.3 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及其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现有研究不足 |
3 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基本理论及方法 |
3.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3.1.1 矿业城市的内涵 |
3.1.2 矿业城市的分类 |
3.1.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 工业生态效率的基本理论 |
3.2.1 生态效率的内涵 |
3.2.2 工业生态效率的内涵 |
3.2.3 工业生态效率与可持续发展 |
3.2.4 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 |
3.3 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 |
3.3.1 价值-影响比值法 |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3 物质流分析方法 |
3.3.4 数据包络分析法 |
3.4 DEA模型 |
3.4.1 基础模型C~2R |
3.4.2 基于规模效益可变的BCC模型 |
3.4.3 DEA窗口分析 |
3.4.4 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 |
4 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实证分析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投入指标 |
4.1.2 产出指标 |
4.2 样本选择及说明 |
4.3 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静态分析 |
4.3.1 横向分析 |
4.3.2 综合分析 |
4.4 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松弛变量分析 |
4.4.1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 |
4.4.2 规模效益分析 |
4.4.3 投入冗余率分析 |
4.5 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动态分析 |
4.5.1 不同矿业城市的生态生产率变动分析 |
4.5.2 生态生产率变动的总体分析 |
4.5.3 生态生产率变动的差异分析 |
5 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相关指标选取及变量说明 |
5.2 回归模型构建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提升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的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业城市转型研究 |
1.2.2 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
1.2.3 生态城市研究 |
1.2.4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矿业城市发展规律及面临问题 |
§2.1 城市发展规律和管理 |
2.1.1 城市形成与城市职能 |
2.1.2 城市发展规律 |
2.1.3 城市管理 |
§2.2 矿业城市界定与类型 |
2.2.1 矿业城市界定 |
2.2.2 矿业城市特点与类型 |
§2.3 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 |
2.3.1 矿业城市经济结构性问题 |
2.3.2 矿业城市的社会体制性问题 |
2.3.3 矿业城市的生态破坏性问题 |
2.3.4 矿业城市的资源约束性问题 |
§2.4 矿业城市发展规律与趋势 |
2.4.1 矿业城市发展规律 |
2.4.2 矿业城市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国内外矿业城市转型经验及分析 |
§3.1 国外矿业城市转型经验 |
3.1.1 德国鲁尔区转型分析(煤、铁矿业区) |
3.1.2 美国匹斯堡转型分析(铁矿业区) |
3.1.3 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业区) |
§3.2 国内矿业城市转型经验 |
3.2.1 辽宁省阜新市(煤炭矿业区) |
3.2.2 甘肃省白银市(铜矿业区) |
3.2.3 河南省焦作市(煤炭矿业区) |
§3.3 国内外矿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启示 |
3.3.1 建立强有力的专门机构 |
3.3.2 制定科学开发规划 |
3.3.3 加大对矿业城市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
3.3.4 吸引外部投资 |
3.3.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再就业 |
第四章 湖南省矿业城市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4.1 湖南省矿业城市概况 |
4.1.1 衡阳市 |
4.1.2 郴州市 |
§4.2 湖南省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矿业开发面临问题 |
4.2.2 经济产业问题 |
4.2.3 管理体制问题 |
4.2.4 环境破坏问题 |
第五章 湖南省矿业城市产业转型分析 |
§5.1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
5.1.1 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
5.1.2 矿产资源承载力计算 |
5.1.3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测算 |
5.1.4 矿产资源承载潜力预测 |
§5.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
5.2.1 土地资源基本情况 |
5.2.2 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 |
5.2.3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标测算 |
5.2.4 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评价 |
§5.3 产业增长趋势分析 |
5.3.1 衡阳市 |
5.3.2 郴州市 |
5.3.3 综合对比分析 |
§5.4 区位分析 |
5.4.1 衡阳市产业区位分析 |
5.4.2 郴州市产业区位分析 |
5.4.3 综合对比分析 |
§5.5 偏离-份额分析法 |
5.5.1 数学模型 |
5.5.2 实证分析 |
第六章 湖南省矿业城市生态转型分析 |
§6.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
6.1.1 水资源基本情况 |
6.1.2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 |
6.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2 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
6.2.1 环境基本情况 |
6.2.2 环境承载力计算 |
6.2.3 环境承载力评价 |
6.2.4 承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演变 |
6.3.1 衡阳市空间结构演变 |
6.3.2 郴州市空间结构演变 |
6.3.3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特征 |
§6.4 城市生态转型路径 |
6.4.1 衡阳城市生态转型路径 |
6.4.2 郴州城市生态转型路径 |
第七章 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
§7.1 评价方法 |
7.1.1 物质流分析方法 |
7.1.2 DEA分析方法 |
§7.2 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
§7.3 模型评价思路 |
7.3.1 纵向研究思路 |
7.3.2 横向研究思路 |
§7.4 模型评价指标-基于MFA的指标选择 |
§7.5 模型数据 |
§7.6 模型结果分析 |
7.6.1 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 |
7.6.2 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中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
第八章 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
§8.1 矿产资源和矿业发展层面 |
8.1.1 加强矿产资源地质勘查 |
8.1.2 整合矿产资源 |
8.1.3 优化矿业结构 |
8.1.4 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规范矿业权流转行为 |
§8.2 矿业城市产业转型层面 |
8.2.1 促进产业转型 |
8.2.2 明确矿业产业发展方向 |
8.2.3 调整矿产资源产业结构 |
8.2.4 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
§8.3 矿业城市生态转型层面 |
8.3.1 设置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指标 |
8.3.2 设置矿山生态环境准入条件 |
8.3.3 发展循环矿业经济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
9.2.1 主要创新点 |
9.2.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协同理论的市矿统筹发展机理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2 市矿统筹概念的界定 |
2.1 市矿统筹的历史发展 |
2.2 市矿统筹的概念界定 |
2.3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边界的划分 |
2.4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规律及特征 |
2.5 小结 |
3 市矿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 |
3.1 外部因素 |
3.2 内部因素 |
3.3 影响因素的结构与体系 |
3.4 框架结构的模型 |
3.5 小结 |
4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动力 |
4.1 动力概念模型 |
4.2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的动力学模型 |
4.3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的动力分解 |
4.4 城市动力与产业动力的协同分析 |
4.5 动力作用机制 |
4.6 小结 |
5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演化机理 |
5.1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自组织特征 |
5.2 市矿统筹子系统内的协同演化 |
5.3 市矿统筹子系统间的协同演化 |
5.4 市矿统筹发展系统的演进 |
5.5 市矿统筹系统协同演化规律 |
5.6 小结 |
6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路径与优化 |
6.1 市矿统筹发展运行机理 |
6.2 市矿统筹系统变量作用路径 |
6.3 市矿统筹动力学系统及变量设置 |
6.4 市矿统筹系统动力学流图 |
6.5 市矿统筹系统动力学仿真与优化——以淮南市为例 |
6.6 小结 |
7 市矿统筹系统发展效率的测度与评价 |
7.1 评价模型 |
7.2 评价体系构建 |
7.3 发展标准设定 |
7.4 发展效率的测度与评价 |
7.5 小结 |
8 市矿统筹发展的制度与政策 |
8.1 制度设计的理论分析 |
8.2 制度设计 |
8.3 政策与建议 |
8.4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产业转型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工作框架 |
2 相关理论解析 |
2.1 产业转型理论 |
2.2 城镇化经典理论 |
2.3 城镇化现代理论 |
2.4 城镇化一般规律 |
2.5 城镇化类型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3 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
3.1 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
3.2 城镇化对产业发展的反馈机制 |
3.3 矿业城市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峰峰矿区城镇化现状及分析 |
4.1 峰峰矿区现状城镇化率 |
4.2 峰峰矿区产业结构现状 |
4.3 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 |
4.4 城镇化发展成因分析 |
4.5 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出路 |
4.6 本章小结 |
5 产业转型:峰峰矿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产业转型对矿业城市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
5.2 国内外矿业城市产业转型典型案例研究 |
5.3 矿业城市接续产业类型选择 |
5.4 峰峰矿区产业转型SWOT 分析 |
5.5 峰峰矿区产业转型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产业转型的矿业城市城镇化发展策略 |
6.1 矿业城市城镇化发展遵循的原则 |
6.2 基于产业转型的矿业城市城镇化发展措施 |
6.3 促进矿业城市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及本文研究内容 |
1.3 关于几个概念的辨析 |
1.3.1 资源型城市和矿业城市 |
1.3.2 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形势和发展问题 |
2.1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与供给 |
2.1.1 中国经济增长的矿产资源基础 |
2.1.2 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矿产资源需求 |
2.1.3 中国重要矿产资源供给状况 |
2.2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矿业角色 |
2.2.1 矿业投资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 |
2.2.2 矿业产业关联效应动态分析 |
2.2.3 矿业产业过程的环境效应 |
2.3 矿业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几大实质性问题 |
2.3.1 城市发展高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推动 |
2.3.2 经济结构单一造成城市发展缺乏活力 |
2.3.3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制约城市资源持续开发 |
2.3.4 分散的空间布局影响城市集约发展 |
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3.1 矿业城市基础理论 |
3.1.1 中国矿业城市界定 |
3.1.2 中国矿业城市数量及分布 |
3.1.3 资源枯竭型城市 |
3.2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3.2.1 系统观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2 协调观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循环经济理论 |
3.3 资源相关理论 |
3.3.1 资源优化利用理论 |
3.3.2 “资源诅咒”理论 |
3.3.3 资源持续利用“空心”问题 |
4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及测度 |
4.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 |
4.1.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含义 |
4.1.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类内涵 |
4.1.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路径 |
4.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解 |
4.2.1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 |
4.2.2 环境的持续治理能力 |
4.2.3 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 |
4.2.4 民生的持续实现能力 |
4.2.5 科技的持续进步能力 |
4.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量化 |
4.3.1 矿业城市的资源利用指标 |
4.3.2 矿业城市的环境保障指标 |
4.3.3 矿业城市的民生实现指标 |
4.3.4 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指标 |
4.3.5 矿业城市的技术进步指标 |
4.3.6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综合 |
5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5.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
5.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1.2 评价对象的选取 |
5.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系统评价 |
5.2.1 资源利用能力评价 |
5.2.2 环境治理能力评价 |
5.2.3 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
5.2.4 科技进步能力评价 |
5.2.5 民生实现能力评价 |
5.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总评价 |
5.3.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 |
5.3.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类 |
5.3.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总结 |
6 提升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策略和政策建议 |
6.1 民生矿城策略 |
6.1.1 吸纳民营中小企业进入矿业产业链 |
6.1.2 构建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机制 |
6.1.3 创新城市收入分配政策 |
6.2 虚拟矿城策略 |
6.2.1 探索矿产资源深加工保税区制度 |
6.2.2 建立城市矿业研究院,进行技术储备 |
6.2.3 发展矿业职业培训,输出矿业专业技术人才 |
6.3 资源矿城策略 |
6.3.1 深挖矿产资源潜力 |
6.3.2 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土地资源的矛盾 |
6.3.3 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的矛盾 |
6.4 绿色矿城策略 |
6.4.1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 |
6.4.2 深入治理环境污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成果 |
7.2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9)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特色 |
第2章 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 矿业城市 |
2.2 矿业城市的界定 |
2.2.1 矿业城市概念的演化 |
2.2.2 矿业城市界定的研究 |
2.2.3 矿业城市的界定标准 |
2.2.4 矿业城市的名单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3.4 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生命周期理论与老年期矿业城市 |
3.1 生命周期理论 |
3.2 生命周期理论与矿业城市划分 |
3.3 老年期矿业城市 |
3.3.1 老年期矿业城市及其界定原则 |
3.3.2 老年期矿业城市的界定标准 |
3.3.3 老年期矿业城市名单 |
3.3.4 老年期矿业城市的再细分构想 |
3.4 我国老年期矿业城市发展的现状 |
3.4.1 矿产资源逐渐枯竭 |
3.4.2 经济产业结构畸形 |
3.4.3 矿山企业负担沉重 |
3.4.4 城市经济增长缓慢 |
3.4.5 社会保障压力过大 |
3.4.6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3.4.7 城市区位先天不足 |
3.4.8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
3.5 我国老年期矿业城市发展问题的根源 |
3.5.1 城市发展历史原因 |
3.5.2 矿产资源衰竭 |
3.5.3 政府管理调控缺失 |
3.5.4 市场改革的滞后 |
3.5.5 全国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 |
第4章 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4.1 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思路及有关说明 |
4.1.1 研究的思路 |
4.1.2 选用指标的确定 |
4.1.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1.4 数据的选用及处理说明 |
4.1.5 矿业城市的选取 |
4.2 人口素质模块评价 |
4.2.1 人口素质模块评价过程 |
4.2.2 人口素质模块评价结果 |
4.3 资源支持模块评价 |
4.3.1 资源支持模块评价过程 |
4.3.2 资源支持模块评价结果 |
4.4 环境系统模块评价 |
4.4.1 环境系统模块评价过程 |
4.4.2 环境系统模块评价结果 |
4.5 经济发展模块评价 |
4.5.1 经济发展模块评价过程 |
4.5.2 经济发展模块评价结果 |
4.6 社会体系模块评价 |
4.6.1 社会体系模块评价过程 |
4.6.2 社会体系模块评价结果 |
4.7 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综述 |
第5章 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
5.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型 |
5.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5.3 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5.3.1 老年期矿业城市转型主导方式的选择 |
5.3.2 老年期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的选择 |
5.3.3 老年期矿业城市转型方向的选择 |
第6章 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启示 |
6.1 我国老年期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6.1.1 实现人口素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6.1.2 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6.1.3 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6.1.4 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6.1.5 实现社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6.2 对其它发展阶段矿业城市发展的启示 |
6.2.1 谨慎发展 |
6.2.2 离心发展 |
6.2.3 空间发展 |
6.2.4 协调发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适应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产业生态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三、矿业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
四、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基础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的理论问题 |
第一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内涵及组成 |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模型 |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基本组成 |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
一、适应性的内涵 |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基本内涵 |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的基本理论 |
一、产业生态学理论 |
二、循环经济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系统理论 |
第四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三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
第一节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发展概况 |
一、矿业城市研究对象选取 |
二、矿业城市发展概况与趋势 |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环境及演化 |
一、资源环境基础:优势趋于劣化 |
二、经济体制环境:由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 |
三、宏观战略环境:区域均衡战略-重点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 |
第三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现状特征及演化 |
一、现状特征 |
二、演化特征 |
第四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育评价 |
一、资源环境系统发育评价 |
二、原生产业系统发育评价 |
三、外生产业系统发育评价 |
四、共生产业系统发育评价 |
五、产业系统总体发育评价 |
第四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 |
第一节 适应能力评价意义、原则及总体框架 |
一、适应能力评价的意义 |
二、适应能力评价的特点和内容 |
三、适应能力评价原则 |
四、适应能力评价的总体框架 |
第二节 基于适应性要素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 |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二、评价方法及模型构建 |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特征分析 |
四、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类型划分 |
第三节 基于适应性目标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 |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目标取向 |
二、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三、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四、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特征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发展效率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效率演变特征 |
第五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 |
第一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内涵及要素构成 |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的界定 |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的产生过程 |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构成要素 |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机制 |
一、战略适应性机制构成框架 |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战略演化过程 |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演化的连续性机制 |
四、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演化的创新性机制 |
五、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演化的差异化机制 |
第三节 矿业产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机制 |
一、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内涵 |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继承机制 |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引导机制 |
四、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推动机制 |
五、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突变机制 |
六、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差别化机制 |
第四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机制 |
一、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机制内涵 |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的胁迫机制 |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的引导机制 |
四、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的内生机制 |
第六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 |
第一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内涵及特征 |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内涵 |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特征 |
三、构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的目标 |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类型 |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模式选择的原则 |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类型 |
第七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发展调控对策 |
第一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调控对策 |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的基本思路 |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调控对策 |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调控对策 |
一、推进产业系统结构多元化,降低系统结构易损性和敏感性 |
二、推进产业系统结构升级,增强系统结构稳定性 |
三、健全产业系统调控机制,提高系统结构适应能力 |
第三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调控对策 |
一、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力度,降低生态环境系统易损性和敏感性 |
二、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增强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性 |
三、建立健全环境管理调控体系,提高生态环境系统弹性 |
第八章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促进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估与优化[J]. 吴战勇. 中国矿业, 2017(02)
- [2]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 杨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3]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陈丹.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0)
- [4]矿业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及其提升路径研究[D]. 黄晴晴.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5]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问题研究[D]. 周羽. 中国地质大学, 2015(01)
- [6]基于协同理论的市矿统筹发展机理研究 ——以淮南市为例[D]. 袁祖怀.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7]基于产业转型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 卢慧.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8]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毕普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9]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模式研究[D]. 丁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D]. 仇方道.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