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上自动识别系统(AIS)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李宾郎,段建丽,柴昱含[1](2021)在《基于AIS的船舶航迹数据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历史数据保存着海量船舶航迹数据,其中蕴涵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等待挖掘。简单介绍了AIS系统主要数据内容以及数据处理技术,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对AIS船舶航行数据在船舶交通流特征分析、船舶行为特征分析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AIS数据可能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为基于AIS的船舶航行数据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连佳,何金平,王炳轩,张龙,徐渐晗[2](2021)在《小型LNG船通讯系统方案设计》文中认为按照LNG运输船对自动化程度及安全性的要求,需提供LNG运输船及船只之间、船与陆地之间的有线及无线的通讯系统。本文以小型LNG运输船为应用目标,设计一套完整的自动化通讯系统,来满足小型LNG运输船的通讯需求。该方案提出的通讯系统能够将工作指令准确、迅速的传达,保证日常生产和安全航行,对船舶通讯系统详细设计提供指导。
徐天奇,毛旭东[3](2021)在《基于AIS信息的船舶避碰局限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AIS系统的普及化使用,使得驾驶员在海上避让过程中过度依赖AIS信息进行避碰操纵,从而引发船舶碰撞事故发生.本文通过对船舶AIS的信息传输系统、设备静态信息及动态信息可信度的分析,提出了近距离船舶避让操纵中,过度依赖AIS信息作为避碰依据的局限性,并介绍了AIS的下一代系统VDES,总结了提高AIS信息可靠性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刘彬,殷非,张程,庄加兴[4](2021)在《自主航行船舶控制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近几年自主航行船舶(无人船)研究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MUNIN项目是最早研究无人商船的项目[1-3],该项目研究并验证了自主航行商船的概念和可行性。MUNIN项目引起了多方对自主航行船舶的广泛关注。挪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主航行船舶测试区,成立了自主航行船舶论坛NFAS[4]。Rolls-Royce公司公布了由其引领的"高级无人驾驶船舶应用开发计划"(AAWA)项目[5-6]研究无人船舶,主要研究感知系统(Intelligence System),
陈嘉敏[5](2021)在《渔船智能避碰算法与决策系统研究》文中认为
王帅[6](2021)在《船用导航设备信号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付忠健[7](2021)在《USVs群体智能避碰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卢威[8](2021)在《渔船综合导航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文中认为
郭昊[9](2021)在《基于AIS数据的轨迹段聚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世界各国间的贸易量增长以及水路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船舶的数量日益增长。有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挖掘领域的各类研究也呈现出活跃的趋势,对AIS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可以得出大量水路运输的数据特征。同时,数据挖掘分析的准确性与数据源的数据质量关系密切,合理设计数据质量评价方法获取高质量的数据,才能挖掘出更加准确的数据特征。本文在数据质量评价理论与数据挖掘理论的基础上,使用Python语言搭建相应的算法模型。采取了理论研究与实验分析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AIS数据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与轨迹聚类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给后续的数据挖掘研究提供更优质的数据,并且弥补AIS数据缺少一项针对AIS数据应用特性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的不足。设计并提出了基于数据处理的船舶数据质量评价方法。通过研究AIS数据应用的场景,确立完整性、连续性、时效性三项数据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对AIS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构建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大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问题,为后续的轨迹聚类研究提供优质数据。2)为了验证所提基于数据处理的船舶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使用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分别处理卫星AIS数据与岸基AIS数据,通过分析对比这两类数据的综合质量评分以及数据可视化结果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的准确性。3)为了解决传统轨迹聚类模型的轨迹相似度度量算法以及典型提取轨迹算法中存在的弊端。设计并提出了基于曲线长度(Curve Length,CL)距离的船舶轨迹段聚类模型。通过寻找航向变化率和航速变化率特征点,压缩与划分轨迹段;研究了当前常用轨迹相似度度量的缺陷并改进了传统轨迹间相似度度量算法,不仅体现了轨迹相似度度量的内部连通性,还提高了运算效率;搭建了轨迹段聚类模型并完成聚类分析;改进了传统典型轨迹提取算法,使得典型轨迹包含更完善的簇内特征。4)为了验证所提基于曲线长度距离的船舶轨迹段聚类方法的准确性与优越性,以长江入海口的一处分叉航线作为实验区域。通过对比电子海图规定航道与该算法的聚类结果以验证其准确性,通过对比该算法与当前常用算法的聚类效果和执行效率以验证其优越性。
张洪铭,闫实,唐斌,王成才,彭木根,陆军[10](2021)在《海上无线通信技术:现状与挑战》文中提出海上通信为海上用户与地面、空天和水下用户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枢纽,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数字基建战略的核心组成,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针对海上无线传输介质复杂多变、传输距离近、业务需求差异大等挑战,首先在对现有海上无线通信技术调研的基础上,阐明了传统海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影响海上无线传输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分析了海上无线传输的核心关键技术原理与性能,最后讨论了未来海上无线通信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二、船上自动识别系统(AIS)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船上自动识别系统(AIS)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IS的船舶航迹数据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AIS数据及处理过程 |
1.1 AIS数据 |
1.2 AIS数据处理过程 |
1.2.1 数据预处理 |
1.2.2 数据存储 |
1.2.3 数据挖掘 |
1.2.4 可视化 |
2 应用现状 |
2.1 船舶交通流特征分析 |
2.2 船舶行为特征分析 |
2.3 其它相关领域应用 |
3 未来发展 |
4 结语 |
(2)小型LNG船通讯系统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通讯系统构成 |
2 内部通讯系统 |
2.1 自动电话系统 |
2.2 声力电话系统 |
2.3 广播系统 |
2.4 视频监控系统 |
2.5 通用报警 |
2.6 局域网系统 |
3 外部通讯系统 |
3.1 无线电通讯系统 |
3.1.1 GMDSS无线组合台 |
3.1.2 VHF-FM无线电系统 |
3.1.3 UHF-FM移动无线电系统 |
3.1.4 NAVTEX接收机 |
3.1.5 应急无线电示位标 |
3.1.6 雷达应答器 |
3.1.7 应急双向对讲系统 |
3.1.8 卫通F站 |
3.1.9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3.1.1 0 KU波段卫星通讯系统 |
3.1.1 1 气象站系统 |
4 助航系统 |
4.1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
4.2 通导预警终端系统 |
4.3 雾笛系统 |
4.4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 |
5 结语 |
(3)基于AIS信息的船舶避碰局限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AIS的作用及应用现状 |
2.1 AIS的作用 |
2.2 AIS的应用现状 |
2.2.1 船舶动态监控主要手段 |
2.2.2 海上避碰导航重要信息源 |
2.2.3 海上事故调查取证信息源 |
2.2.4 广泛应用于各类助航设备 |
3 AIS系统局限性 |
3.1 广播信道拥挤 |
3.2 静态信息与实际不符 |
3.3 动态信息受传感器精度影响 |
3.3.1 位置信息 |
3.3.2 船舶动态信息 |
3.3.3 避碰态势信息 |
4 AIS系统局限性的解决方案 |
4.1 优化信息传输效率——VDES系统 |
4.2 提高AIS信息可靠性 |
5 结语 |
(9)基于AIS数据的轨迹段聚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IS数据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2 数据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3 轨迹聚类的研究现状 |
1.2.4 当前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AIS系统、数据质量评价及轨迹聚类基础理论 |
2.1 AIS系统概述 |
2.1.1 AIS通信系统 |
2.1.2 AIS数据组成 |
2.2 数据质量评价概述 |
2.2.1 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
2.2.1.1 定量指标 |
2.2.1.2 非定量指标 |
2.2.2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
2.3 轨迹聚类概述 |
2.3.1 主要聚类方法概述 |
2.3.2 轨迹间相似度度量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处理的船舶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数据处理的船舶数据质量评价模型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1.1 剔除时间乱码及异常经纬度 |
3.2.1.2 数据抽稀 |
3.2.2 完整性指标 |
3.2.3 连续性指标 |
3.2.4 时效性指标 |
3.2.5 综合质量评分 |
3.3 数据质量评价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结果展示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3.2.1 卫星AIS 数据与岸基AIS 数据质量的对比分析 |
3.3.2.2 数据可视化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曲线长度距离的船舶轨迹段聚类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曲线长度距离的轨迹聚类模型 |
4.2.1 轨迹聚类数据预处理 |
4.2.2 轨迹压缩与划分 |
4.2.3 轨迹段相似度度量 |
4.2.3.1 曲线长度距离 |
4.2.3.2 航向距离和航速距离 |
4.2.3.3 基于曲线长度距离的综合相似度度量 |
4.2.4 轨迹段聚类 |
4.2.5 典型轨迹提取 |
4.3 轨迹聚类模型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海上无线通信技术:现状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传统海上无线通信技术 |
1.1 奈伏泰斯系统 |
1.2 海上数字广播系统 |
1.3 自动识别系统 |
1.4 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 |
1.5 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 |
2 海上无线通信技术挑战 |
2.1 海上超远距离传输 |
2.2 海上高速数据传输 |
2.3 海上无线组网 |
3 未来海上无线传输技术研究方向 |
3.1 海上毫米波和太赫兹传输技术 |
3.2 海上编码调制技术 |
3.3 基于通信-感知一体化的未来海上新波形技术 |
3.4 基于通信-感知一体化的未来海上多址接入技术 |
3.5 未来海上机动便捷组网 |
3.6 未来海上感知-传输-计算一体化技术 |
4 结束语 |
四、船上自动识别系统(AIS)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IS的船舶航迹数据应用研究[J]. 李宾郎,段建丽,柴昱含. 长江信息通信, 2021(12)
- [2]小型LNG船通讯系统方案设计[J]. 王连佳,何金平,王炳轩,张龙,徐渐晗. 船电技术, 2021(11)
- [3]基于AIS信息的船舶避碰局限性分析研究[J]. 徐天奇,毛旭东.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21(03)
- [4]自主航行船舶控制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J]. 刘彬,殷非,张程,庄加兴. 船舶工程, 2021(08)
- [5]渔船智能避碰算法与决策系统研究[D]. 陈嘉敏.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6]船用导航设备信号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帅.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7]USVs群体智能避碰规划方法研究[D]. 付忠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8]渔船综合导航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 卢威.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9]基于AIS数据的轨迹段聚类方法研究[D]. 郭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10]海上无线通信技术:现状与挑战[J]. 张洪铭,闫实,唐斌,王成才,彭木根,陆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04)